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具有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在政府机关、第三部门(文教、卫生、体育及公益部门)、以及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现代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包括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理想、道德与职业精神,健康的心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3、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具有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4、掌握进行公共事业管理必需的技能和方法。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相应的外语水平;会检索专业文献,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5、面对21世纪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双重挑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较强的转换职业岗位的能力,善于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
三、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
四、主要课程及专业主干课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政策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等。
主干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政策学等6门课程共21学分。
五、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见附表)
本专业共设置9门公共基础课,7门专业主干课,8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课,20门限定选修课,18门任意选修课。
其中:
学院公共基础课37学分,专业基础课24学分,专业课19学分,共计80学分,占课内学分比例的 52%。
系内选修课(限选课中选20个学分以上)25学分,占课内学分比例的 16%。任意选修课(含院、系自选课)30学分,占课内学分比例的 19%。实践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计2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 13%。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学分(见附表)
包括假期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暑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进行一次(共计 4学分);第二、三学年各撰写学年论文一次(共计 2学分);毕业实习为 8周时间(共计 6学分);毕业论文为8周时间(共计 8学分)。
七、毕业学分说明
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55学分:其中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80学分,专业选修课25学分,公共选修课30学分,实践20学分。
八、修业年限
3学年—6学年
九、授予学位及要求
附:
1、教学计划进程表
2、实践环节教学安排表
3、各学期理论教学学时学分分配表
4、总学分、总学时统计表
5、总周数分配表 管理学学位
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一定法学知识,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业务素质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并具有较强的政策分析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
四、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4年。按学分制管理要求,实行弹性学制,在校最高修业年限为6年。
五、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六、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应用统计、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定量分析、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概论、管理文秘、地方政府学、人力资源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财务、公共关系学、公共经济学、市政学。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安排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办公自动化、秘书实务等课程实践训练,进行实地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2周,专业见习3周,毕业实习14周,以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详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实践课程部分)》。
八、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取得160学分方可毕业(港、澳、台及外籍留学生按相关规定执行),其中理论类课程144学分,实践类课程16学分。理论类课程学分中必须完成普通教育必修课49学分,普通教育限选课(通识类限选课)11 学分,专业必修课65学分,专业限选课12学分,任选课7学分。
第三篇: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30101 专业名称:法学(Law)
二、所属一级学科
代码:0301 名称:法学
三、培养目标
法学本科教育要培养系统掌握当代中国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法律事务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技能,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较强法律意识,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尤其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法律职业的基本素养,受到良好的法学思维和法律事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法律事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3、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法学分析方法和技术。
4、正确解读我国现行法律和党的现行政策。
5、具备法律事务所需要的良好语言表达和表述能力。
6、具有较强的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7、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学、历史、社会学等知识。
8、具有法律职业所需要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
9、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五、主要(核心)课程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法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法律咨询、专业讨论和辩论、参与法律援助、社会调查、模拟审判、法律诊所教育等。
七、学制和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学分要求:最低学分152学分。
八、毕业条件
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包括各实践环节(公益劳动、军训、社会调查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合格;须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取得相应成绩;须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水平(或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五级水平)考试并取得证书;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水平;体育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九、学位授予
经审核,符合《青海民族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十、学分计算
1、课堂教学。普通理论教学(含实验教学)课程18学时计1学分;公共外语课程24学时计1学分;体育课、计算机上机课36学时计1学分。课时换算为学分时,四舍五入,小数点后不保留数字。
2、实践环节。以教学周数为基数,原则上每周计1个学分。
3、课外学分:(1)阅读专业书籍20本计1分。(2)听学术讲座20次(不限法学院组织的)计1分。(3)社会调研2次并写出两份调研报告计1分。(4)《学生课外学分登记册》中课外学分登记要求核算记载的其他计1分。
十一、学分(学时)构成1、总学分、课堂教学总学时构成课堂教学学分(学时)实践环节学分课外
学分总学分课堂教学
总学时
理论教学学分(学时)实验教学学分(学时)
学分学时学分学时
***5224962、课堂教学学分构成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
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
专业任选课公共任选课
4157141010
十二、课程设置流程图
十三、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学分课内学时周学时分配
学时讲授学时课内实践学时实验(上机)学时设计学时第一
学年第二
学年第三
学年第四
学年备注
12345678
14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随机
课
堂
教
学必
修
课
程公
共
基
础
课
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5642143+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1725418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1725418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15436182+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2828
2就业指导118181
英语11272272444
4计算机基础492464642
体育41361362222
普通话训练236362
大学语文2/036/036/02二选一
写作2/036/036/02
军事理论114141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4***
专业课程法理学4564
宪法学342
3中国法制史3543
刑法学712643
民法学712643
刑事诉讼法学3543
民事诉讼法学354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3543
国际法3543
国际私法3543
国际经济法3543
劳动法学3543
环境与资源法学3543
知识产权法学3543
经济法学3543
商法3543
必修课程合计57998
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学分课内学时周学时分配
学时讲授学时课内实践学时实验(上机)学时设计学时第一
学年第二
学年第三
学年第四
学年备注
12345678
14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随机
课堂教学选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法律文书23622学生在所列科目中选修14学分即7门课
犯罪学23622
房地产法23622
婚姻法23622
物权法23622
合同法23622
外国法制史236112
西方法律思想史236112
金融法23622
证据学2362
专业限选课程合计14252
专业任选课程犯罪心理学2362学生在所列科目中选修10学分即5门课
中国法律思想史2362
刑事法律诊所2362
民事法律诊所2362
公司法2362
证券法2362
税法2362
法文化236&n
bsp;(美)A•L•科兵中国大百科全书1998
7欧洲合同法(德)海因•克次法律2001
8格式合同研究杜军群众2001
9合同法新论•总则王利明、崔建远中国政法大学2000
10合同法要义隋彭生中国政法大学200
311国际经济法论何力上海人民200
212WTO法律的国内适用孔祥俊人民法院2002
13国际贸易法文选(英)施米托夫中国大百科全书1993
14国际货物买卖杨良宜中国政法大学1999
15最新国际货币金融法赵威人民法院2002
16国际货物多式运输法律问题研究贺万忠法律2002
17国际投资保护的国际法制刘笋法律2002
18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朱榄叶法律2002
19国际服务贸易法律的多边化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制陶凯元法律2000
20信用证杨良宜中国政法大学1998
21市场法制论邱本中国检察2002
22中国经济法学史研究肖江平人民法院2002
23自由市场与社会正(美)凯斯•R•孙斯坦中政法大学2002
24探究经济和法互动的真谛史春际法律2002
25环境侵权法曹明德法律2000
26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美)大卫•D•弗里德曼法律200
427反垄断法原理孔祥俊中国法制200
128环境法(日)原田尚彦法律1999
29竞争法研究王晓晔中国法制1999
30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与立法于安中国法制2001
31金融监管吴志攀中国政法大学2003
32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贺小勇法律2002
33WTO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马卫华中国人民大学2002
34美国银行法陈小敏等法律2000
35WTO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完善研究周辉斌中国方正
36财政法新论杨萍等法律2000
37财税法论丛刘剑文法律2002
(四)法理、宪法学应读书
序号书名著者出版社版本
1比较宪法沈宗灵北京大学200
12宪法监督论李忠社会科学文献200
23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莫纪宏法律2002
4宪法诉讼原论胡肖华法律2002
5比较宪法与行政法龚祥瑞法律2001
6中国行政法学新理念刘莘、马怀德中国方正200
17论行政相对人方世荣中国政法大学2000
8行政权研究王学辉、宋玉波中国检察200
29国家、公民与行政法董炯北京大学200
310比较行政法张正钊、韩大元人民大学1999
11行政法的价值定位关保英中国政法大学2003
12中国走向行政法治探索应松年中国方正1998
13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林莉红武汉大学2003
14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徐晓光贵州民院2002
15民族法学评论吴大华华夏文化艺术2002
16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教程徐晓光华夏文化艺术2002
17民族法学讲座吴大华民族1997
18民族法学通论吴大华中国方正 1997
19法人类学基础(日)汤浅道男 等华夏文化艺术2001
20少数人权利的法理周勇社会科学文献2002
21民族区域自治法学赵秀玲华夏文化艺术1990
22法律文化理论刘作翔商务印书馆1999
23法哲学范畴研究张文显中国政法大学2001
24人权研究徐显明山东人民2001
25法律帝国德沃金中国大百科全书1996
26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认(奥)凯尔森中国大百科全书1996
27奥本海国际法(英)詹宁斯 百顿中国大百科全书1995
第四篇:公共事业管理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事业管理》
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公共事业
2.政府
3.狭义的社会事务
4.公益性研究
5.卫生事业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
1.我国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谈谈你对事业单位社会化的理解。
3.政府为什么要管理教育事业?
4.现代公用事业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5.政府介入现代公用事业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第五篇: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学、行政法、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分析、组织行为学、高等数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财政学、行政法学、公共伦理学、管理文秘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8周。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或管理学学士。
1、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与公共责任是何关系?其基本性质、特征和内涵是什么?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和履行的职责。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或者说是公共责任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表现,公共性以及以这一公共性为基础的效率标准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从以公众对政府的希望和要求来认识并划分行政责任的观点角度看,其内涵包括回应、弹性、胜任能力、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廉洁。
2、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基本内涵是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即指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真正承担起应担承担的责任。公共部门的责任机制,核心就是监督和制约,因而还在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唯一主体的发展阶段时,人们就对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责任机制进行了研究,而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范畴的形成,目前一般从正式与非正式、内部和外部两个相互联系的途径或方面出发,来对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进行构建。
3、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
4、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立法机构对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责任法律的确立和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控制
5、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主要有行政诉讼机制和行政赔偿机制
6、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公民参与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有公开听证、民意调查、资讯委员会、利益群体等基本方式
7、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伦理?什么是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
政府组织伦理通常也称为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政府组织伦理或者以政府组织系统为主体,或者以政府组织为主体,是针对政府组织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政府组织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非政府组织伦理是指非政府组织在从事其组织活动,即公共事务或与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活动时,所应遵守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
8、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内容构成是什么?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意识(包含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伦理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维护公共服务活动正常运行所需的伦理规范,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设计、制定和推广的;二是指对于政府倡导的这些公共服务活动中的伦理规范,除了用社会舆论、自我评价等软约束手段支持外,还要为其设定政策优化的硬约束手段,使这些伦理规范真正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公共服务中的普遍化行为方式。
9、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第一、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第二、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第三、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
第四、勇于承担公共责任
第五、高尚的敬业精神
10、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在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中有什么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有着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选择作用
11、如何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建设?
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是道德建设驱动自律和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A、道德建设驱动自律
即:通过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道德修养,使其能够超越一切外在监督和制约,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基础,自觉地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规范和要求。
B、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即: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来推动公共事业管理者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规范和要求,逐步达到自律。
这一机制实际上是将伦理建设与公共事业管理结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履行机制
第三、行为守则
第四、公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