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作业
科技事业管理
关键词:科技事业管理 创新
摘要: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要,是人类的共同的事业。其原因在于,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之后的第四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它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相当程度上,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第一生产力。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在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特性,和政府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现代的科技事业管理模式。
那我们就应该回到一个问题上,怎样来管理好科技事业? 当前,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总体说来呈现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人力资源雄厚,科技资金来源多元化,民生科技产业兴起这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中可以发现,我们要注意产品进口依赖度高的问题和进一步引导产业技术创新链形成中的诸多环节,以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创新链形成,最近十年间,具
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998年我国专利申请量为12.2万件,2001年达到20.4万件。一批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新品种的诞生,使我国在人工晶体研究开发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我国科学家独创性的“量子避错码”和“量子概率克隆机”等研究,被国际权威专家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并网发电成功和“神舟”号系列飞船点亮宇宙般地圆满发射等等表明,我国在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龙芯”系列通用芯片研制成功,CPU方舟3号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使我国结束信息产品“无芯”的历史迈出了关键步伐;联想万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使我国超大规模计算机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SCI、EI和ISTP三大国际科技检索共收录我国科技论文6.5万篇,国际论文数排序跃居世界第六
这些成果不恰恰说明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在蓬勃发展吗?在当今社会,我们靠着自己的努力,还有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然后自主研发高新技术。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科技人力资源雄厚,经过新中国50余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迅速发展,截止到2005年末,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00余万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拥有量仅次于欧盟和美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体结构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并且出现女性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且年龄阶段也趋于年轻化。
我国行政体制上实行“条块分割”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体系与部门内部问题很容易解决,要解决部门和部门之间的问题却是很难。比如中科院作为一个普通的政府部门,很难行使宏观科技管理的职责,不利于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科委的成立,虽然可以统一领导科技事业,协调各个部门的矛盾,但是条块分割的局面仍然存在。科技资源缺乏统一配置和使用,重复劳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无法
避免。
其次,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影响了科委对科技事业的管理。在科委的统筹下,科研机构的计划由国家统一下达,研究经费统一拨给,物资供应统一调配,保证了国家科技计划的施行。这种方式保障了国家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是使科研机构缺乏自主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同时也造成科学发展中的不均衡,但是科学的发展,是不能完全按照计划来规划的,这样会造成科学事业缺乏热情以及自由发展的空间。
并且,现在许许多多的公司和学校都不愿意进行科技创新,认为科技创新并么你有多大的作用,于是出现了许多的“山寨”。很多资金雄厚的国营企业,并不愿意创新,因为国家的政策使他们不创新,也有高额的利润,所以更不愿意进行创新。
苏联科技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是从1953年以后开始的。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大背景下,中国模仿苏联建立了一系列科技制度,特别是中科院“科研中心”的建设可以说是苏联科学院的翻版,但对于苏联我们并不是完全照搬过来的,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对国情的判断,事实求是的追求自己科技事业管理体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我们就是照搬苏联的体制。
但是事实上我们还是学习了许多西方国家的经验,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发展起来,并不是全都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承认的是我们的创新能力的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针对于我们国家的现在的实际情况。还有很多问题等着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相应的对策
(一)破除行政分割,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一是系统梳理各部门科技管理职能,归并整合,防止交叉。二是完善与强化宏观科技协调机制。建议加强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更多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国家科技行政部门可作为领
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协调相关各部门贯彻科教领导小组的决策。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科技项目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与科技相关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立项决策与项目验收,不再直接分配项目。二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科技基金委员会,将原有的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一并纳入国家科技基金委员会管理。国家科技基金委员会统筹负责各类科技项目的分配与实施,实行信息公开、程序公开、阳光操作,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三是建立独立的国家科技项目监督评估委员会,由科技、产业、政府等方面相关人士组成,对项目的决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项目的科技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三)改革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研环境
一是对科研机构(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机构)减少项目审批式的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拨款基数。二是科研人员的工资应予提升并以财政支持为主,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类别(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不同程度地减少与科研项目挂钩的比例。三是科研评价应以同行评议为主,关注长远效应,基础研究重论文质量,应用研究重转化效果。四是确立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按照科研的规律管理科研,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研环境。
(四)整合研发资源,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建议通过重组和整合转制院所及其他开发类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总院。研究总院下可根据产业类型设若干分院,主要开展影响产业和行业发展的战略性、共性技术的研发。研究院属国家级事业单位,运行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工程技术研究总院及各分院可考虑建立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出资的各类研发基金,通过共同研发促进产学研结合。
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作业
第二次作业案例分析
分公司经理最近听了关于目标管理的讲座,当时就激发了他的热情,更加增强了他关于目标管理的思想。他最后决定,在员工会议上介绍这个概念并且看看能有什么进展。
他细述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发展情况,列举了在这个分公司使用它的好处,并且要求他的下属人员考虑采纳目标管理方法。
并不像每个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在会议上,参会者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财务主任要求知道:“你是否有由总裁所分派给你的明年咱们分公司的目标?”分公司经理回答说:“不,我没有。我一直在等着总裁的办公室告诉我,他期望我做些什么。但是他们装得好像与此事毫不相干一样。”
“那么咱们分公司要做什么呢?”生产主任问道,他不希望限制下属人员的活动。
“我打算列出我对咱们分公司的期望”,这位分公司经理说:“这没有什么神秘的,我希望销售额达到30OO万美元,税前利润率达到8%,投资收益率为1 5%,一项正在进行的项目6月30日前投产。我以后还会列出一些明确的指标,用以选拔管理人员。今年年底前完成我们的xz型的开发工作,以及雇员的流动率稳定在5%。”
与会人员对他们的上级经过考虑提出的这些可考核目标,以及如此明确和自信来陈述这些目标有点目瞪口呆。他们为他要求实现这些目标的诚意也感到惊奇。
“下个月,我要求你们每个人把这些目标转换成你们自己职能的可考核目标。不用说,这些目标对财务、营销、生产、工程和经营将是不同的。不管你们如何把这些目标表示出来,我希望它们加起来,就实现了咱们分公司的目标。”
请结合所学到的知识和案例内容分析:这位分公司经理实施目标管理的方法是否得当?是不是最佳方法?你会怎样做?
提示: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必须结合书本上所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有关概念必须解释。
案例分析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理论知识;二是结合案例分析。
2、什么是公共事业组织?与市场体制和国家体制相比较,论述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
第三篇: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学、行政法、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分析、组织行为学、高等数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财政学、行政法学、公共伦理学、管理文秘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8周。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或管理学学士。
1、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与公共责任是何关系?其基本性质、特征和内涵是什么?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和履行的职责。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或者说是公共责任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表现,公共性以及以这一公共性为基础的效率标准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从以公众对政府的希望和要求来认识并划分行政责任的观点角度看,其内涵包括回应、弹性、胜任能力、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廉洁。
2、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基本内涵是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即指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真正承担起应担承担的责任。公共部门的责任机制,核心就是监督和制约,因而还在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唯一主体的发展阶段时,人们就对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责任机制进行了研究,而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范畴的形成,目前一般从正式与非正式、内部和外部两个相互联系的途径或方面出发,来对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进行构建。
3、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
4、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立法机构对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责任法律的确立和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控制
5、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主要有行政诉讼机制和行政赔偿机制
6、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公民参与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有公开听证、民意调查、资讯委员会、利益群体等基本方式
7、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伦理?什么是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
政府组织伦理通常也称为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政府组织伦理或者以政府组织系统为主体,或者以政府组织为主体,是针对政府组织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政府组织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非政府组织伦理是指非政府组织在从事其组织活动,即公共事务或与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活动时,所应遵守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
8、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内容构成是什么?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意识(包含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伦理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维护公共服务活动正常运行所需的伦理规范,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设计、制定和推广的;二是指对于政府倡导的这些公共服务活动中的伦理规范,除了用社会舆论、自我评价等软约束手段支持外,还要为其设定政策优化的硬约束手段,使这些伦理规范真正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公共服务中的普遍化行为方式。
9、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第一、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第二、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第三、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
第四、勇于承担公共责任
第五、高尚的敬业精神
10、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在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中有什么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有着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选择作用
11、如何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建设?
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是道德建设驱动自律和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A、道德建设驱动自律
即:通过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道德修养,使其能够超越一切外在监督和制约,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基础,自觉地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规范和要求。
B、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即: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来推动公共事业管理者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规范和要求,逐步达到自律。
这一机制实际上是将伦理建设与公共事业管理结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履行机制
第三、行为守则
第四、公民参与
第四篇: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本科)集中实践环节实施细则 为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本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毕业实践环节的内容、目的和时间
1、毕业实践的内容、目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是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包括管理(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两部分,共计8学分,其中管理(社会)实践为3学分,毕业论文为5学分。
根据本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毕业实践环节应达到以下目的: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利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和严谨的科研作风。(4)使学生熟悉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
2、时间安排:凡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学分80%以上的学生即可进行。
二、管理(社会)实践
1.实践时间及形式
管理实践不得免修,时间共一学期。管理实践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管理类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各教学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必要并恰当的实践形式,在实施细则中对此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规定。
学生在毕业实践的一学期内完成实践报告。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少于3000字。
2.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实践报告,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评定实践成绩等。
3.教学点的要求及实习组织
(1)根据省电大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校备案。实施细则要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选择指导教师并与指导教师一起落实毕业实践。监督检查社会调查与论文写作过程的落实并确保质量。
(3)各分校应成立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协调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以加强对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指导。各分校、工作站要结合集中实践环节开展课题研究,抓好典型,认真总结经验,以不断提高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水平,保证试点教学质量。
(4)省电大负责建立健全集中实践环节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与监督,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集中实践环节工作的检查、评估,负责及时向中央电大反映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中央电大将对试点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4.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取得60分以上成绩者给予相应的学分。凡未参加管理实践活动、未提交反映管理实践成果的文字材料、抄袭造假者,按不及格处理。
成绩评定依据为学生参加管理实践过程情况、表现、所撰写的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及所在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凡管理实践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基层电大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有效学程内进行重修。
三、毕业论文
1.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检查进展情况,进行具体指导(一般对学生进行三、四次阶段检查,每次阶段检查须做阶段记录或反馈意见)。
2.毕业论文课题的选择
选题是进行毕业专题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首要工作,与毕业论文的质量关系密切。恰当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①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总目标和毕业论文教学目的。②选题应注重科学性和前沿性。
③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选择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④鼓励学生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选题,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⑤指导教师应考虑学生的选题在时间、方法、经费和设备条件等方面的可行性,确保学生在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
3.课题的类型
(1)分析性课题:分析性课题包括两类:
①调查研究性课题:调查研究性课题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获取所需的完整资料和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必要的讨论。
②资料分析性课题:资料分析性课题是利用已有资料或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可用资料(没有充分分析的或前人调查收集的资料),经过认真审核与整理,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必要的讨论。此类课题研究应注意资料的可信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应进行补充调查。
(2)论证性课题
论证性课题是在对大量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卫生事业管理领域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论点,提出充分的和有说服力的论据,得出结论。
论证性课题强调导论、正论和结论,要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毕业论文的要求
毕业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过程:文献综述、课题计划书、开题报告、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毕业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其中文献综述、课题计划书和毕业论文要上交教学点。论文总字数不少于4000字。
(1)文献综述
明确初步选题意向后,学生首先应进行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一般为5年左右,至少应阅读20篇有关文献。学生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写出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2000字。
(2)课题计划书
计划书内容应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实施计划、预期结果和可行性等。
在学生提交计划书后,各地电大应组织小规模的开题报告会,由三名以上导师和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审阅和评价,提出修改和指导性意见。课题计划在导师认可后方可正式实施。
(3)资料收集与分析(论证性课题)
原始资料经过筛选、剔除、整理后,方能用于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应在课题设计时就考虑,如果获得数据与设想的类型有不同,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实得资料的性质,重新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处理时,应注意核对所录入的数据是否正确。分析后完成论文撰写。
5.论文格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题,毕业论文的格式亦有不同,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论文写作格式。
(1)论文题目:小三号黑体。论文题目的字数不能过多,如果需要,可以列出副标题补充说明研究主题。
(2)摘要:起头书写,五号楷体-2312,“摘要”加黑。
摘要的文字要简练,一般在250个汉字左右。应包括选题写作的目的,写作方法、结果及结论等几部分。对于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生准备申请学位的,要求撰写中、英文摘要。
(3)关键词:起头书写,五号楷体-2312,“摘要”加黑。
一般毕业论文中的关键词为3-8个,相互之间空一格,不加标点符号。
(4)前言:五号宋体,22磅行距。
前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简述进行这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问题的由来);问题有关的论文或/和著作回顾(有关重要的文献简述);问题的历史背景和缘由,强调本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等;资料来源和搜集方法(简述研究所用材料和观察记录等);前人对同类课题研究情况(作过何实验,有何结果,哪些问题已明确,哪些问题未解决);最近国内外对此问题的认识程度和研究动态;论文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术语或概念的解释等。
(5)资料和方法(6)结果与分析(7)讨论
(8)结论(小结):结论(小结)部分是作者对本课题研究的归纳和总结,包括研究内容、主要结果、发现和结论。与论文摘要相比,主要侧重研究成果和结论,文字更概括和简练。对于实验研究类论文,结论部分非常重要,而管理类文章则不一定需要。如果省略结论部分,在讨论的最后最好能说明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等。
6.毕业论文答辩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导师评价:学生完成论文后,导师应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导师评价占论文总成绩的20%。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学习态度;②科学作风;③课题研究能力;④文献综述、课题计划书、论文撰写水平;⑤是否按时完成课题计划等。
第二部分对毕业论文的评价:答辩委员通过对毕业论文的审阅和听取论文报告,对毕业论文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本部分评价占论文总成绩的60%。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课题研究目的明确,立题依据充分,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②课题设计严谨,步骤清晰,研究方法适当合理
③调查资料与数据可靠,统计处理得当,计算准确,图表正确、美观
④逻辑推理严谨,结论可靠,与资料分析结果相符
⑤论文写作重点突出,结构规范,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第三部分,对学生答辩过程的评价
重点考查学生对论文报告的组织与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水平和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本部分评价占论文总成绩的20%。
毕业论文成绩的最终评定采用等级制,凡评分在85分以上者为优秀,75—84分之间为良好,60—74分之间为合格,低于60分者为不合格。
对于毕业论文考核不合格的学生,给予重新修改论文的机会。学生必须按答辩委员会的意见认真修改论文。修改后的论文经导师审阅,由所在分校择期组织重新答辩。
四、毕业实践环节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管理(社
第五篇:公共事业管理
请思考:2009年国务院决定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以来,到现在已经2年过去,为什么地方还没有全面实施,原因何在?
1.实施绩效工资涉及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需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还要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工作量很大,不可能一步到位。
2.实施绩效工资尤其会牵扯到工作不勤奋的人的利益,而工作不勤奋的人一般比较喜欢挑事,这是很大的阻碍
绩效工资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实施绩效工资可以更好的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能够充分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所承担的各项职能、职责。
绩效工资能有效实施吗?
能,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实施绩效工资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会导致员工之间的竞争,破坏员工之间的团结;又比如有的员工会问了达到高绩效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绩效工资实施后如何发挥事业单位及其工资人员的积极性?
1.将个人的收入同其本人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
2.严格的、长期的绩效工资体系
3.绩效工资要有具体的兑现日期并且要及时兑现,4.绩效工资与固定工资的比例要大
绩效工资有效实施需要哪些配套条件?
1.工资范围足够大,各档次之间拉开距离;
2.业绩标准要制订的科学、客观;业绩衡量要公正有效,衡量结果应与工资结构挂钩;
3.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支持业绩评估系统的实施和运作,使之起到奖励先进、约束落后的目的;
4.将业绩评估过程与组织目标实施过程相结合,将工资体系运作纳入整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运作系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