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班级的课程教学问题

时间:2019-05-13 18:2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2班级的课程教学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2班级的课程教学问题》。

第一篇:2+2班级的课程教学问题

2+2班级的课程教学问题

原教学安排及费用 船舶驾驶专业(第一学年已经完成)

第一学年,基础理论课,本年费用6660.00 第二学年,基础理论课,本年费用4500.00 第三学年,专业课程,本年费用12300.00 第四学年,专业课程,本年费用12960.00 轮机工程专业(第一学年已经完成)

第一学年,基础理论课,本年费用6660.00 第二学年,基础理论课,本年费用4500.00 第三学年,专业课程,本年费用12100.00 第四学年,专业课程,本年费用8900.00

教学调整

针对学生的底子比较弱,基础理论不够完善,接受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的情况,学校对于原来的2+2专业课程设置(原来的四年教学安排)作如下调整:

船舶驾驶专业

第一学年,基础理论课,本年费用6660.00第二学年,专业课程,本年费用12300.00 第三学年,专业课程及训练 本年费用12960.00 第四学年,专业课程考,本年费用4500.00 轮机工程专业

第一学年,基础理论课,本年费用6660.00第二学年,专业课程,本年费用12100.00 第三学年,专业课程及训练,本年费用8900.00 第四学年,专业课程,本年费用4500.00

中专基础理论阶段,主要学习普通中专或高中层次的基础课,为各种专业课打基础。第一学年已经结束,所有费用已经发生的,从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除年龄因素外,在两年内考出适任证书难度较大,必须鼓励学生集力学习和训练。故学校将从第二学年开始,根据学生的自主要求做如下调整:

第一类,提前停止中专基础理论,而把这段时间用于来学习专业知识。

即原计划中的第三年第四年的课程提到第二年第三年来进行,则发生相应的费用为第三年与第四年的费用。第四年,学习专业课程,发生的费用为第二年的费用。第二类,选择相应的水手或机工专业,提前上船,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后两年的专业课程。收费标准不变。

第三类,现在年龄够18周岁,在具备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基础上,可以直接从2+2退出,然后直接入两年制学习,即第二年的费用不发生。只发生调整后第一三四年的费用。

期末考试结束后,请鲍老师专门给学生做了专门的座谈会。在介绍专业的同时,也给出了各方面的建议,给他们列出了若干种未来就业的选择。下个学期开学,学校将对学生的课程做调整。原来学驾驶(轮机)的同学,给出了以下选择方案:

①水手(机工)→②考取水手(机工)适任证书→③上船实习+服务12个月→④回校学习三副(三管)理论18个月→⑤考A类三副(三管)

①中专学习2年→②考B类三副(三管)→③服务12个月→④考A类三副(三管)① 中专学习2年→②做水手(机工)三个月→③考A类三副(三管)

前提条件就是学生的年龄必须达到18周岁。若不符合要求,可以跟班试读。等达到年龄要求,再考取相应的证书。

第二篇:2(发周主任)班级阅读课程

班级课外阅读课程构建与实施

问题的提出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成长史,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历程和精神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层面越来越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几乎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老师都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书籍,受到美的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丰富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同时也从书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提升人文素养。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走进班级、走进学生,近距离观察,才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着林林总总的问题。学生阅读现状:

1、读了什么?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不清楚,有一部分孩子喜欢读《爆笑校园》《阿衰》《寻宝记》等文学价值不大的漫画书和《学霸养成记》《米小圈上学记》故事书,家长也不懂得甄别课外书的优劣,只是单纯地认为只要孩子喜欢读就好,所以尊重孩子意愿主动为其购买这类“快餐书籍”。

2、怎么读的?

虽然有部分孩子的阅读意识有所增强,形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孩子因为缺乏引导,把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作业当成负担,敷衍完成,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没有养成主动阅读和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存在较严重的被动阅读和零散阅读情况。

3、读的效果?

“阅读是吸纳,表达是倾吐”,虽然孩子们阅读了大量书籍,但有一部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得到相应提升,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作文能力提升都不明显。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认为,要激发学生真正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行为,必须将班级阅读活动进行序列化,系统化整体规划,形成并实施班级阅读课程。

所以,我在班上构建了班级阅读课程,旨在推动班上的阅读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具体实施如下:

一、为什么读——制定目标,“读”有方向 制定班级阅读目标如下:

1、通过开展常态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坚持阅读,与书为伴,培养乐意阅读、热爱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书籍,丰富扩大阅读量,积累多元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增加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

3、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从书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美的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提升人文素养。

二、读什么——经典为本,“读”有质量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因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他们精神成长的营养元素,“读什么”直接关系到营养的优劣,关系到其身心成长的健康。而人的一生有限,书籍永远读不完,所以,在有限的时间中,选择相对经典的书来阅读十分必要。我在班级中主要推荐三个领域的经典课外书供给学生的成长需要:

(一)儿童文学经典读物。

目前儿童读物商业化发展趋势严重,市面上的儿童读物虽种类繁多却良莠不齐、鱼目混杂,呈现出“乱书”渐欲迷人眼的“乱象”。这些琳琅满目的“乱书”中不乏“垃圾书籍”,不仅对孩子的美学和人文教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让家长在为孩子购书时显得茫然不知所从。作为教师有责任把好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质量观,引导孩子在有限的童年时光里接触阅读相对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哪些书才算是经典之作呢?有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四看”选书金钥匙可以分享给家长和学生。

1、看出版社。每个出版社的出版能力各不相同,也各有所长,选择在儿童文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出版社可以作为选书的首要依据,如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课件上举例)

2、看作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经过无数读者的考验,其作品也应该是值得信赖的,如国内的冰心、洁、曹文轩、孙幼军等,国外的罗尔德·达尔、托芙·扬松、林格伦等。(课件上举例)

3、看版次和印次。优先选择那些“第 X 版”“第X次”(X越大越好)的书,因为越经典的儿童文学书籍,再版次数越多,说明该书籍经过时间的洗礼,其文学与人文价值越发得到读者的肯定和认可。(课件上举例)

4、看获奖情况。优秀的儿童学文学作品以其较高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往往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肯定,自然容易摘得文学大奖的桂冠。如国内有:冰心儿童文学奖,与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儿童文学奖并称国内四大儿童奖;国外有:安徒生国际儿童文学奖、林德格伦儿童文学奖、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等。(课件上举例)

(二)国学经典读物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诵读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提升其人生智慧,促其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发展。同时,我们认为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而一旦开发出来,超强的记忆能力能惠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

因此我们在低中段多引导学生诵读朗朗上口、音韵感强的经典读物,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等。低段孩子阅读这些经典读物,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自然为孩子阅读其他书籍时扫清许多字词障碍。

同时,为实现课内外结合,我们还链接教材,立足课文拓展延伸同一主题的经典诗词作品,例如:学完“春天的脚步”这一单元后拓展关于春天的组诗;学习完“祖国在我心中”这一单元后选编爱国的诗歌。(课件出示)

(三)儿童诗经典读物

有语言学家曾说:诗歌是文学中的贵族。优秀的儿童诗在形象、意蕴、结构、语言等多方面都体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一首首儿童诗就像是一幅幅灵动的画,成为儿童理想的阅读、鉴赏、积累对象。因此,我们在年级组长曾建英的带领下进行“儿童诗诵读之旅”研究。首先查阅资料,从多种渠道收集、筛选、整理出上百首中外经典儿童诗,例如金子美玲的《总得有人去擦星星》……编辑成册,定期发放给学生诵读。儿童诗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语言富有音韵美、情趣美,深深地吸引、感染着学生,就像美丽的星星和烛光在他们的心灵深出闪烁,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三、怎么读——方法多元,“读”有路径

(一)“读”有原则:

1、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把传统的“要我读”转变为学生的“我要读”。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主动阅读、乐于阅读。运用多种指导方式充分带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和可选择性。

2、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原则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云: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通过在课外阅读大量的经典文本,亲近语言文字,积累语言范式,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标。

(二)“读”有路径

1、自主静心读,乐在其中;

读书如游泳,只有将自我身心浸润其中,方能触摸到语言的温度,感受到文字的芬芳。因此我们引导孩子利用各种时间全身心沉浸在阅读中:整合教材,每篇文章一课时教学用以压缩教材教学时间,每周挤出至少一节课堂学习时间作为学生的静心阅读课,;辅以每天中午四十分钟静心午读;放学回到家至少三十分钟静心暮读。

2、合作交流读,信息共融;(1)合作购书,交换阅读。

找好朋友合作购书,互相借阅,相互督促提醒有两个好处:借来的书更好看,提高阅读效率;有利于开展伙伴阅读交流活动。例如《歪歪路小学》《雾中的奇幻小镇》。(2)图书漂流,漂出情谊。

班级统一购书,给每本书编号并找一位小主人负责保管,促进漂流顺畅。在漂流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之间形成共同的语言密码,不仅增进信息共融,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

(3)师生共读,引发共鸣。

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给老师和同学,邀请老师或朗读明星读给班上的同学听,师生共读一本书。共读时刻,一边读,一边聊,一边猜,一边评,同一文字里惺惺相惜,促成情感共鸣。例如《乌丢丢奇遇》。

3、个性展示读,训练表达。

课外阅读的分享不应该只局限于师生分享,更应该鼓励生生分享,我在班上从二年级开始利用“课前三分钟,趣文齐分享”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展示读,通过这一平台交流读书内容和感受,训练语言表达。通过长期实践后发现,个性展示读不仅帮助学生树立表达自信,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实现积累语言的目的。我在班上实施的课前三分钟“三部曲”如下:

第一步:发现并熟读喜欢的段落。

我们引导学生将课外书中看到的特别喜欢的有趣、生动的句子勾画下来,熟读,为课前三分钟与全班同学分享做准备。

第二步:声情并茂展示交流。在分享时,孩子们有的声情并茂朗读,有的加上动作、表情来表演,利用多种手段来表达自己对句子的感知、理解和体验。这些生动优美的词句也深深印在了孩子们心中,沉淀为属于自己的语言储备,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第三步:全班齐参与,共同来评价。分享完毕后,给三个评价机会。然后全班同学当观众举手形式投票评选出“分享金话筒”、“分享银话筒”、“分享铜话筒”。全班评价的好处:第一,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为分享后每个孩子都要行使投票权利。第二,最大限度实现学生之间语言信息交流。(播放“课前三分钟”视频)

4、“囫囵吞枣”读,熟读成诵。

这种读法主要是针对国学经典和儿童诗的诵读:(1)诵国学经典:

晨诵:每天利用早读课二十分钟时间诵读国学经典,小老师教读,跟着视频诵读等,每周100个字左右。(总量?)数数《论语》字数。路诵:每天路队放学时整齐诵读,夕阳下的队伍书声琅琅,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2)吟儿童诗:

每天放学前十分钟教读儿童诗,回家自主安排时间背诵,争当“背诵明星”。班级每周规定背诵篇数,一般两周10首。一学期约60首,一二年级四个学期共240首左右,引导孩子诗意前行。

四、读得怎么样——评价跟进,“读”有动力

评价机制的构建对学生持续的课外阅读行为有积极的催化作用,所以构建系统的评价机制显得格外重要。我在构建评价机制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评价:

1、以评价激兴趣,维持阅读动力。(1)读书分享会,抒发阅读情感。

孩子们的阅读过程,就是与文本人物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为读者的学生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生动有趣的语言,峰回路转的情节往往让他们有“不吐不快”的兴奋。而读书分享会就给他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引导其畅谈阅读感受。

针对儿童诗,我们还利用班队会举行“快乐儿童诗会”活动。一般一学期举行两次儿童诗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儿童诗加上动作表情,戴上自制头饰表演诵读,在有滋有味的诵读表演中,抒发阅读情感。

(2)“阅读存折”,储蓄阅读收获。

每阅读一页书,换算成一枚金币,存入“阅读存折”中,当积累到一定量的金币后到老师处兑换相应价值的礼品。阅读的过程既是耕耘,也是收获。孩子们乐在其中。(3)渐变色小树叶,见证阅读足迹。

每读完一本书与家长交流后,以家长签字的形式记录阅读痕迹,到老师处用一本书换一片小树叶贴在班级展示墙上,定期进行“书香娃娃”评选,这样的评价方式及时、显性,能极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特别适合低段学生。

2、以评价夯基础,促其检测通关。

我们学校所处的区教研室在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都会设计“国学经典连一连”的检测项目,旨在评价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情况。为达成学生熟读经典,顺利连线的目标,我们每天保证学生诵读的时间和遍数。熟读成诵的条件得到保障,学生诵读国学的行为便真正发生了。

3、以评价促积累,积淀语言文字。(课件出示《小书虫成长记》)对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是积累语言。我在班上以评价促积累主要是通过《小书虫成长记》这一本阅读记录册来实现的。(1)栏目划分: 阅读时间、书目、页码、分享人、积分、喜欢的词语句子。(2)“积累”栏目:

“积累”栏目采用“两定”方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①定类积累——培养“类”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做摘录笔记时,将积累对象固化,规定学生摘录某一类词语或句子。

如在学习完《翠鸟》一文后,指导学生勾画或摘录课外书上“()的()”的偏正短语,引起学生对这类短语的有意注意。又如学习《葡萄沟》一文,学生对文中的比喻句有了深刻感受,故引导学生在其他课文或课外书上定类摘录比喻句。②定期积累——抓住“新鲜期”

除了将积累对象固化,实现定类积累外,还利用学生的新奇感引导学生定期摘录,即在某一段时间内学生都摘录这一类语言。如在学习完《葡萄沟》一文后,规定学生在未来两周的时间里都摘录比喻句。(3)“我们去远行”积分活动。

根据我班学生对交通工具比较感兴趣的具体情况,我在班上设计了“我们去远行”的学科评比活动,将“我们去远行”的评比栏贴在教师墙壁上。语文学科方面进行的就是阅读积分活动。学生每阅读一页就积一分,每天记录分值,每周总分。达到一定的分值后进入相应的交通工具组,将自己的照片贴在相应的栏目中。每达到一个级别依次被评为“书香娃娃”、“读书达人”、“阅读明星”等,发放相应的点赞卡。(4)奖励形式:“幸运大转盘”。

积满六张点赞卡,可以获得一次转动“幸运大转盘”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大多数孩子格外重视《小书虫成长记》中的积分,不敢丝毫怠慢,阅读兴趣越发浓郁。

4、以评价练表达,提升语用能力。

当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后,为了能让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深层回顾和总结,我们还以整本书读书小报的制作为依托,引导学生点评趣味人物,记录精彩情节,书写阅读感受。这样的过程其实也是练习语言表达,提升语用能力的过程。

针对儿童诗,学生们读诗、诵诗、背诗、演诗,在诗歌潜移默化的浸润中,孩子们也开始模仿喜欢的儿童诗进行创编或自由创编,参与评选班级“诗意娃娃”。仿编作品:

企鹅(三三班:宋镇宇)我看见海滨城的企鹅,简直挪不动脚步

小企鹅的快乐生活让我十分羡慕 我真盼望自己也变成一只企鹅 住在冰屋里,该有多么舒服 游泳不用脱衣服 随时可以打雪仗

免去了上学,也不用做作业 如果冰屋里再放上几本好看的童话书 加上美味的鸡腿和可乐 那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 对

现在就开始研发变企鹅的魔药!自由创编作品: 生气歌(刘昱锟)哼——哼——

妈妈呀妈妈,你今天为什么不给我买肉松和热狗? 哇——哇——

爸爸呀爸爸,你又为什么不给我买肉松和热狗? 哼—— 你们都不买 我回家找爷爷去 可是——

平时最和蔼的爷爷也不同意买 哎——

我还是多吃点饭菜填饱肚子吧!

虽然孩子们创编的儿童诗很简单,意境也不那么悠远,但他们写诗的热情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儿童诗中徜徉的快乐和幸福。与书相伴的童年,是健康充实、幸福美好、生机勃勃的。孩子们在班级阅读课程中这样一片丰沃的土壤中不断地汲取成长的养料,在书香文海中遨游。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必将收获满园春色,采撷到缕缕书香。

第三篇:问题教学心得体会2

“问题教学”背景下的有效教学

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我镇于上午组织全镇语文教师观摩“问题教学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以二年级的《坐井观天》和五年级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两节语文课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案例,重点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张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语,课堂开场地震灾后视频,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关注。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在愉悦的情绪中完成阅读过程在阅读中主动开拓思维,深刻理解和感悟文章的精髓,享受审美的乐趣,地震灾后视频,给孩子们以直观的视觉,听觉触动,明白地震给人们带来多么大的灾难,房屋倒塌,家园毁灭,到处是受伤的,去世的灾民,直击心灵,孩子带着对地震的认识与感触,学习课文,更能调动孩子的情绪,学习以后,孩子的情感能得以升华;《坐井观天》一课,蔡老师把课前热身活动加入课堂,借助简笔画,视频,生字开花等多种形式,让课堂生动有趣,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蔡老师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蔡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从整体上看,这堂课有以下特点

本课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井沿”、“无边无际”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了实践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让同学们通过课件亲临井底,感受青蛙的眼光狭小。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了青蛙为什么会弄错的原因。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做了一个假设: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们会谈些什么?从而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这样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紧扣“读”,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语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同时,充分发挥导学的功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方法、带着要求来读书,读得有目的、有内容、有体验。

识字教学也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采用独具特色的翻阅式字卡和翻转字卡,让孩子们清晰感受汉字乐趣,并能有趣高效识记生字。

这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蔡老师使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让课堂短短的40分钟,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难忘时光,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无尽的回味,乃至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这节课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掌握了扎实的知识,这节课无疑是精彩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张老师抓住“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紧接着围绕“父亲的了不起从哪些方面看出来?”让学生分小组带着学习目标再次读课文,深入探究,一步步深入思考并交流,由于这个突破口找得比较准,整体的教学效果很不错。整篇课文的教学思路就是抓着“了不起”这条主线来展开,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在分析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时,老师主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句子。特别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因为曾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和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再没人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对这两句话,张老师重点通过朗读来归纳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让学生在朗读中明白父亲对孩子的爱,这是一位坚韧不拔的父亲,文章的难点也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这些环节的设计,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训练点,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句意,并在美好,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熏陶。学生积累了语言,内化了语言,并灵活的运用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用运的能力,获得了扎扎实实的发展。

这次“问题教学”的研讨活动,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指出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为今后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第四篇:校本课程教学总结2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兴隆乡直小学

转眼一学年已悄然接近尾声,为了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现总结如下:

本学年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老师们将自己的满腔热忱投入到了教学之中,边教边思索着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爱数学这门课程。根据我校刻纸课的整体安排,把校本课程活动安排在每周二下午进行。我们组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轮流研究课程,做课使教师本身得到了锻炼,组内成员也在参与中相互学习、借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每位教师能够运用趣味思维训练学具或者题目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收获,体验快乐。根据学校的自身性质、特点、条件以及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等情况,利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自制了独具特色的教具,如我们趣味思维训练组把扑克牌充分利用,让学生在玩扑克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这一新颖教具的开发,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参与、探求欲望。使课堂生动、活跃、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凸显了人文主义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知识技能,丰富了学生的智识,增加了新的体验。真正的提高了孩子们动脑、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智、德的全面发展。每节课结束后我们都会坐在一起进行反思、评课,明确指出本节课的优缺点,并针对不足之处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手段,以便今后相互借鉴,扬长避短,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虽然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却感受到了它的生命力所在。

一是它不仅增强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性、自觉性和责任感与创新性,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只管按照国家课程规定,使用统编教材的依赖性,缺少主动探索、发挥潜能的作用和空间。而且使教师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充实,去提高,去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是感到它对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是有重要作用。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的独特性,这就为他们特长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而为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校化需求提供了保证。

三是我们感到它对学校生存发展,构建学校特色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校结合校情,根据校本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多元化校本课程,创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还仅仅是开始。

我们还有许多困难与问题学要解决,但是,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一定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让校本课程的生命力永远燃烧。

2011-2012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兴隆乡直小学

第五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2

校本课程教材教学----《美丽的大通》

陈海花

教材内容:美丽的大通

设计思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从而更好的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为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建立和谐茅坪,每个茅坪中学的学生能够贡献出一份力量。

教学目标

1、明白大通县的地理位置,知道大通县的民族分布情况

2、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形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建立和谐校园。

3、以各村学生为小组,对本村的民族分布情况和本村相邻的地方所属的县、镇、村进行交流。达到对知识目标的实现。

4、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和宗教信仰,了解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从而达到相互尊重。

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教学重点:大通县概况。教学难点:大通县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

1、新课引入

我们大通县,有很大值得大家骄傲的地方,例如:①重要的战略位置,地处娘娘山脚下。②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是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内陆城市西宁市的市辖县,享有国务院赋予的同沿海开发放城市相同的优惠政策。辖22个乡、6个镇,41万人,人口密度129人/平方公里。主要旅游资源有桥头公园、元朔山、娘娘山、茶汗河国家森林公园、达坂山、宝库石林温泉、黑泉水库、鹞子沟风景区。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大通县大面积退跟还林,发展畜牧业。同学们一定很想了解大通回族的基本情况吧。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探讨:大通县有哪些民族和人口情况。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的为大通县,少数民族人口为20752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7.60%,从各民族人口分布状况看,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大通县;回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大通县藏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大通县、湟中县;土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大通县。

3、教师归纳与补充

一、大通概况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属省会西宁市辖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0°51′—101°56′,北纬36°43′—37°23′之间,地处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海拔2280—4622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4.9度,极端最高气温35.6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6.1摄氏度,最大冻土深度114厘米,最大积雪厚度18厘米。年降水量523.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762.8毫米,全年降水天数168天,降水量最多在8月,最少在12月,年平均相对湿度56%。年内无霜期61—13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553小时,最大风速18米/秒。

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43﹪。全县辖9镇11乡,289个村委会、2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2万人,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6个民族,各民族相懦以沫,团结和睦。

2011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88亿元,县属固定资产投资32.7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44.6元,完成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0.4亿元。

二、大通县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一)铁路:宁大(西宁—大通)铁路(客货)支线全长36公里,与兰青(兰新)铁路干线在西宁市小桥站接轨。宁大铁路支线运输公司管内5站,与支线接轨的企业专用线17条、企业专有铁路2条。纵穿县境的兰新铁路客用干线2014年建成通车。北川工业园西界址沿线有宁张铁路孙家寨、长宁、陶家寨三个管内客货站点。

(二)公路:全县形成了“四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县乡公路连通全县20个乡镇通乡公路基本实现黑色化,公路里程达到1192公里。县城距西宁市仅35公里,距西宁

飞机场约50公里。227国道(宁张公路)、在建兰新铁路(兰州—新疆)贯穿全境。宁大(西宁—大通)高速公路全长37公里。大湟公路(长宁—多巴)全长27公里,(三)电网:现有330KV变电所2座,110KV变电所5座,35KV变电所7座,黄家寨变电所和景阳变电所以330KV输电线路内连桥头铝电股份Ⅲ、Ⅳ、Ⅴ号机组火电电源,外接龙羊峡、李家峡水电电源。北川工业园有330KV、110KV阶梯双回电网,110KV鲍家寨变电所可满足近远期项目建设需要。

(四)天然气:现有涩宁兰天然气输气管道三条。一条从西宁已敷设至宁张公路30公里,另两条从互助县城至大通桥头镇城区和北川工业园。金地燃气公司县城输气管道工程2010年10月建成并分户供应。至大通管径∮219,设计运行压力4.0Mpa,实际运行压力1.6 Mpa,工业用气价1.86元/m3。近期天然气供应能力1.52万m3/h,远期供应能力2.4万m3/h。北川工业园年内将建成专供天然气门站,可就近接通天然气,保障项目建设运行。

三、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境内野生动植物众多,有珍稀野生保护动物白唇鹿、雪豹等20多种;黄芪、枸杞等药用植物有160多种,蚕豆、蕨菜等50多种土特产品畅销省外市场;全县有天然沙棘林、白桦林12万亩,已开发生产的沙棘油、沙棘汁、白桦汁营养保健饮品畅销省外市场。

境内已探明矿藏有31种,其中煤、石英石、方解石、粘土等储量可观,品质高,易开采,用途广泛,市场开发前景好。石英石的储量居全国首位,以玻璃、硅酸盐为主的民用、建材工业,以烧碱、电石、聚氯乙烯为主的化工工业,以碳化硅、硅铁为主的冶金工业等项目开发建设的首选地。

(一)煤炭:大通矿区煤炭保有储量1.2亿吨,主要用于工业发电和民用取暖。

(二)石英岩:青海省石英岩矿资源量居全国首位,矿石品位高。而大通县石英岩矿产资源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主要矿床集中分布在大通县娘娘山一带的中元古界磨石沟组地层中,现已查明的矿山有大通县窑沟石英岩矿、门洞滩石英岩矿、卧牛掌石英岩矿、柏木沟石英岩矿,可满足工业硅用石英岩较理想的矿山有窑沟石英岩矿和门洞滩英岩矿,目前全县石英岩矿开采量20万吨,主要用于硅铁和碳化硅原料。

(三)氯气:境内现有化工工业副产品:氯气约8000吨/年,青海宜化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工程已建成投产,氯气资源达20万吨/年左右,可为下游产业聚氯乙烯、盐酸的化工项目提供原料。

(四)电解铝:县域内有中铝青海分公司和桥电铝业两家企业,电解铝产能达70万吨/年。由中铝公司投资的50万吨电解铝项目正在筹建中,可为铝产品延伸项目提供原材料。

(五)水资源:大通县水资源总量为67135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5650万m3。大通县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6133万m3(44.20万m3/d)。塔尔、新庄的第四、第六水源是西宁市重要水源地,年供水能力8760万m3(24.00万m3/d)。

(六)农林牧利资源:大通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之一,巳跻身于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行列,是全国500个粮食大县之一。耕地面积68.6万亩,草原面积234万亩,林地面积230.89万亩,林木积蓄量166.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1﹪。

(七)商贸物流资源:坚持实施 “商贸富县”战略,全县巳形成多层次、相互配套、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的城乡市场体系,商业网点遍及全县城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4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经营领域全方位拓展,并逐步走向规模化,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人文资源:大通历史悠久,从上孙家寨村出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等古文物证

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此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清雍正三年(1725)设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裁卫设县。1949年9月9日大通县解放,15日大通县人民政府成立,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1966年划为西宁市属县。1986年7月10日成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桥头镇距省会西宁35公里,宁大铁路由两宁直达县城,宁张(西宁一甘肃张掖)公路横贯全境,勤劳的大通先民在此创造过博大精深的灼灼华章,是西宁通向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是国宝舞蹈纹饰彩陶盆的故乡,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是西王母大展风彩的热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今日大通,政通人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商贸、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大通人将乘改革开放的长风,踏市场经济的巨浪,愿与天下英才、志土一道,再创辉煌。

(九)文化旅游资源:大通县被誉为:“中国·夏都生态园”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通生态旅游纳入全省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老爷山、察汗河、鹞子沟和娘娘山景区被命名为西宁市知名景区,是青海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基地。林连群峰的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察汗河景区,苍茫辽阔的宝库峡、碧波荡漾的黑泉水库,素有“北武当”之称的老爷山、夕照流金、形神兼备的“西王母瑶池”娘娘山、苍茫雄浑的明长城、青海野生动物观赏基地、青海五大黄教寺院之一的广惠寺等汇聚于此,令人留连忘返。这里是西北高原闪烁着熠熠光华的明珠,是舞蹈纹饰彩陶盆的故乡,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是西王母大展风采的家园,是民间花儿艺术之乡。大通马家窑(彩陶)文化,淳朴的土族、藏族、回族民俗风情,优美的高原自然风光和现代工业基地互相交融,给大通平添了无穷魁力,构成了美丽、神奇、多姿的旅游资源特色,是理想的旅游和避暑胜地。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表现的特别好。该发言时,全班同学都举手了;听我对知

识归纳时,聚精会神。这是因为校本课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无关,在共同研讨、交流、互动中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在校本课上找回了自信,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

本节课使学生体会到,集思广益对他们成长中的作用,这是教师用很多时间的说服教育,都没办法达到的教育效果。在本节课中的问题,针对某个学生而言,不管他有多么的优秀,都无法给出完整的答案。但通过小组的回答,然后归纳,就得出了完整的答案。教师的归纳,其实是对学生得出的答案的组合,是对学生答案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本科知识的强调。真正探索问题答案的还是学生,这对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帮助。

在本节课中,合作与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组内讨论,不同小组的交流,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对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感受到学生生活的乐趣。

总之,校本课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面的。例如:地理等学科用到的乡土地理知识,在这里得到落实。建议学校,加重校本课的课时量,真正体现“学生的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的课标要求。

下载2+2班级的课程教学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2班级的课程教学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与教学教案教案2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基础 1.识记 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设计的教学直线式的程序、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 先行组织者、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建构主义......

    大班教学课程安排 2

    大班教学课程安排 2010年度大班5月份教学计划 识字:1、猴子捞苹果2、折飞机3、龙虎斗 我的数学:1、放大画2、相加和相减3、魔术机器4、对号入座5、还剩多少6、购物高手 主题......

    课程与教学论2

    课程与教学论 1.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简)15 在国外,有四种关系模式,二元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包含模式,二元循环联系模式 在国内,有三种观点,教学论包含课程论,两者相互独立,课程论......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2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万安县芙蓉小学 游小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

    课程与教学论2(精选5篇)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1、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 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型是 A.绝对评价 您的答案:A 2. 典型的自学辅导......

    《公共艺术设计2》课程教学总结

    《公共艺术设计2》课程教学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系: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教研室:风景园林 任课教师: 一、 课程概况 公共艺术课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艺术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任务2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

    《天平游戏2》课程教学反思

    由于自己是第一次接触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材,不知道自己对于这节课教案的设计合不合理,也不知道是按照课本根据等式性质去讲方程比较好,还是用数量关系讲方程学生更容易接受,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