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教师和学校“自由呼吸”吧(周)[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18:4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教师和学校“自由呼吸”吧(周)[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教师和学校“自由呼吸”吧(周)[本站推荐]》。

第一篇:让学生、教师和学校“自由呼吸”吧(周)[本站推荐]

让学生、教师和学校真正的“自由呼吸”吧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徐州 周生亮

让他们自由呼吸吧!

读了“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一章中“有点落叶怕什么”,深有感慨。文中写到:学校认为很好的班主任,可在“我最爱戴的老师”评选中纷纷落马。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是很平常的事。在学校领导中认为班主任工作做得最好、班级管理最严、班主任考核得分最高的班主任,往往正是学生最为反感,最厌恶的老师。有例为证,我的儿子在上高中时,特别反感他的班主任,并说他班的同学都反感。我问其原因,说是她管得太宽、太多,大事、小事都管,不许干这,不许干那,只能学习,说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我通过了解,这位班主任在学校领导及同事们的心目中口碑较好,是学校的优秀班主任,还被评为区里的“三八”红旗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书中给了我们答案:学校对班主任的考核,对班级的考核,把班主任折腾得“死去活来”,自然,学校给班主任的压力在班主任手里已经变为压力的平方压到了学生的头上,学校办得像监狱一样,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斤斤计较,严加限制;学生对教师的“爱心”无比反感,并产生了逆反心理,使班级越来越难于管理。最终,教师的“爱心”换来了学生的“恩将仇报”,班主任十分

伤心。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所以,我们的管理者还是给教师松松绑吧,给学生们松松绑吧,别在计较一片落叶,别再给老师们日清月结地“算账”,而应该在提高班级生活质量、建设良好班风、为学生创造充满成长气息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的精神更加丰富多彩上下功夫,把学校办成充满感情的家园,生动活泼的乐园探索求知的家园,墙壁开口花草说话的花园。让师生在校园里能够真正地“自由呼吸”。

不协调的指挥棒

李希贵老师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第三章中的“一封学生来信引出的督查评价”谈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所初中学校在期中考试后闹出闹出**。一位青年语文教师所任的班级的成绩,已经在开学后的三次考试中名落孙山,按学校末位淘汰的考核办法,这位教师应该在期中考试后落聘待岗。”同学们喜欢的这位青年语文老师的教改是在为孩子的终生奠基,但眼前的考试就是过不了的门槛。看到这个案例,我的感受颇深,考试这道门槛挡住了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但归要结底还是我们的评价模式太死板。尽管我们的评价方案包罗万象,但最终评价学校、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还是看重的分数。高中看高考升学率,初中看中考升学率,小学看六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和平时抽测。在学校、老师、学生眼里,分数其实是个一俊遮百丑的东西,所以学校对老师的奖励也是考第一名奖多少钱,考第二名奖多少钱,上级对学校的奖励也是凭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来奖钱,在这种评价机制的驱动下,谁敢跨越分数这把利剑,又有哪个领导不怕被这把利剑刺伤呢?

正因为头上悬着这把明晃晃的利剑,学校不敢搞素质教育,不敢搞特色建设,生怕影响了考试的成绩,在课改方面也是踟蹰不前,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即使成功也可能见效很慢,大多数人都不敢去大胆地尝试,谁能保证不出现像文中提到的那位青年语文教师的结局呢?所以,尽管上级挥动的是素质教师和课程改革的指挥棒,但下面最终唱的还是应试教育的曲子,在这部不合谐的乐章里,自然就出现了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光打雷不下雨的欺瞒行为以及加班加点,加大作业量,不开足开全课程,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等一系列违背教育规律的怪现象。这种畸形发展的教育难道是我们所期望的吗?把考试这把利剑高悬于学校、老师、学生的头上,我们的学校、老师、学生何谈“自由呼吸”。所以,作为管理者,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不可一头沉向考试成绩,要用素质教育观去评价师生和学校,用课改的理念和规律去评价教师的课改行为,让学生发展特长,张扬个性,成功成才;让教师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大胆探索;让学校真正走向育人之路而不再成为铸造“考试机器”的工厂,真正呼吸到教育蓝天下的新鲜空气,在“科教兴国”这台大戏中奏出和谐的乐章。

2009.3.1

第二篇:让亲情自由呼吸散文

有兄弟两人,小时家贫,父母只供得起一人读书。哥哥天性善良,主动提出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弟弟,于是父母把学习的机会给了小儿子。小儿子很争气,念完大学,又念了研究生,后来又考取了公费到国外去读博士,学成回国,不久就进了外企拿着很高的薪水。而此时哥哥还在家乡的一个小矿山里做最危险最劳累的挖煤工。

弟弟在房价上百万的北京生活、工作,虽有高薪,可仍然感到生活的压力。所以对老家的亲人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父母只想着以前亏了大儿子,指望小儿子出息了,能帮帮哥哥,好歹也算弥补。所以对如今的小儿子很是不满。

这时,大儿子对父母说:“我也有一双手,能靠得了自己,虽然我小时候把学习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可学到今天这一步也全靠他自己,他对父母赡养是应该的,对我这个哥哥,他没有这个义务。我不能对他要求什么,你们也不要生气。”

父母听了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这话转给了小儿子。小儿子听后,给哥哥去了封信,说:“哥哥,我在国外学了几年,也吃了很多苦,也认为我不欠你们的,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和哥哥你比,我觉得我很自私,我虽然书读得多,可做人和你比不了。”他随信还寄了一万块钱。

钱,哥哥没收,回信只有一句:“你不欠哥的,安心过日子吧。”再后来,哥哥从挖煤工一直干到了一个中型矿的承包人,生活彻底改观了。弟弟在北京经常对朋友说起自己的哥哥,说他是个白手起家的企业负责人,言谈间充满了自豪。

是呀,生活需要人自强、自立,如果哥哥因为当年的一次谦让,而让弟弟一辈子来还债,一辈子来救济自己,进而放弃了自己对生活的努力和追求,哥哥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弟弟也会觉得疲惫不堪,难道亲情是可以用公式计算的吗?既然不能,当付出的时候就不要想到回报。有如此胸襟的哥哥在生活中一定会是个强者,自然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弟弟的尊敬。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亲情不断索取的例子举不胜举。可是,既然是亲人,既然爱他们,就学学故事中的哥哥,自强自立,让亲情自由地呼吸吧。

第三篇:自由呼吸,打开学生新视界

自由呼吸,打开学生新视界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三本书:一本是“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与儿童心理专家——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还有一本是曾3次受克林顿之邀作客白宫,他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大屏幕,感动万千父母教师的美国教师罗恩克拉克写的《罗恩老师的教育奇迹: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还有一本是北大教授钱理群写的《做教师真难,真好》。这是我最近读的三本书,它们深深影响和震撼了我,让我去努力发现课堂无视生命的现象。其实只有观念的变化才能带来方法的改变,其实我们的同事们也在读书,也在反思,也在发现课堂。因为“生命课堂”的理念已经根植在我们心中,我们想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带领我们进行一场捍卫生命的改革。

一、理论学习中静思

每周我们学校都要进行理论学习。记得校长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台湾作家张晓风 写的《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小男孩儿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他欣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人怔怔地望着细细的朝阳而落泪。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儿,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教育部门,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儿,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儿,而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一位母亲对教育的叩问,就是这个故事开启了我们的求知之旅。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必须让课堂充满活力。还有一次郑校长引用了下面的内容 叶澜教授还这样描述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情景——

我能否在学生茫无头绪时给他们以启迪? 我能否在学生没有信心时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斯普朗格说: “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用真情)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于是我们开始重新走进我们的课堂

一、课堂教学中静观

学校工作群每周都要公布查课情况,不是查教师的授课情况,是查学生的状态,同时也要点出每个班级有几个睡觉,几个不听课的,几个玩手机的。于是我们发现很多问题,于是我们迫切地想知道什么样的课堂是生命课堂。

一、生命课堂应该是富有情感的载体,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达到“披文以入情”的关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生命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生命的活水才能在课堂上自由欢快地流淌,师生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语文课堂生活。

三、生命课堂应该是现实开放的构建生命课堂,就必须转变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以课本为载体,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使课堂具有开放性,真正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

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有不听课的呢?

也许这都是理论,但是我们在学校“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美文征集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篇。

《别“放过”任何一个答不出问题的孩子》

课堂上一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如何求72的立方根,要是这个孩子看着我不回答的时候,我就会等待。班级里的所有学生没有人会挥舞着胳膊争着回答,没有在会在等待中烦躁而着急地望着我,仿佛在说:“我指导答案!叫我啊“老师说那段安静是在给那名学生思考的时间。他说:”转向其他人就意味着对之前那个学生放弃。“如果我们快速地“跳过”他们,因为他们不能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而放弃他们,我们教师就是向全班学生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而且,我们会给学生混过课堂的机会,让他们降低对自己的期望。这一小小的细节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教师其实是一个高危职业。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谈话,一次作业评语,一次拒绝或者帮助,既可能成全学生的一生,也可能毁坏学生的一生。这一小小的细节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该受到尊重的的。还有一篇《掌声送给每个人》

英语公开课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鼓掌,那掌声持续了二十秒。那掌声告诉我们,我们的表现非常好,我们的老师表现非常好,掌声是送给我们每个人的。这不是在表演,这是我们的同学在一堂开心英语课后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也是生命和生命的融合,升华。

看到这我们都被深深的感动了,这些都是对生命课堂的描绘。教育的快乐从哪里来,就在每天接触到的这些细节中。学会知识,学会尊重,学会感恩,这才是我们的课堂该呈现给学生的美好状态。

三、课堂外静心修炼

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年轻教师进行有主题的座谈活动。记得在一次“中学教师精神”的座谈会上,一名老师就引用了一位莫越秀老师《以古典的心情对待教学》一文。文中说:”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激情澎湃地融入其中,持有以后再说那个执着的情结,重视创新与合作;同时,更要学会在我反思和调整,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古典的精神:善于等待,善于宽容,善于分享,善于选择。“

还有老师说:“我们应该持有这样一个评价自我教学文明程度的尺度——每一节课中我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呢,为学生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说得多好,如果没有对课堂上每个生命的尊重,如果没有对每个生命潜力的相信,也许我们还在走老路,也许我们还在扼杀学生创造力的这条路上沾沾自喜。

于是我们有信仰了,爱课堂,爱教育了。

争鸣中我们也看到,有的老师提出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表面热热闹闹,实质平平庸庸的课堂教学?有没有表面“沉默“、“静谧”,实质上思维含量、知识质量极高的课堂教学?

就是这样的碰撞,让我们在反思中前进,思考我们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们如何真实而生动在课堂中完成自己,完成对学生的塑造。其实我们应该感觉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身边除了有鲜活思想的教师团队,我们的课堂还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电子白板的使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为学生打开一个新视界。我们在课堂中思维驰骋,创意闪现。我们没有理由不精神抖擞的,充满激情的开始我们快乐教师生活。

四、且行且思,我们静待花开 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组内公开课,校公开课,推门课。这些课程就是展示我们科学理念的场地。每天下午的第六节,没课的老师都要听课,参与评课。我感觉自己在那段时间的成长非常快。

新课程有效教学追求的是“全面的效益”。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效益,但是学生的思维开发、学习体验和身心成长是更重要的效益。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效益,包括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兴趣、习惯、愿望、态度、经历、体验、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等,都是能够长远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在基础。所以新课程有效教学,体现了教学的人文关怀和生命高度。那么让我们去课堂看一看

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验生活,我们在学习如果生活,如何成长。

一名同学在随笔中写道:

“记得老师让我们捡一片落叶,那天还下着雨,我走出教室,走到大树下,捡起一片树叶,准确说是一片残叶。看着这些残叶曾经那么绿,像许多活生生的小精灵。我也想到了自己,想到了那个课堂上从来不举手的自己,老师从没有放弃过我,于是我感觉自己不再残缺,为何不好好珍惜呢,所以我要感谢生命的美意,感谢那些对我好的人-----我想课堂的变化,首先带来的就是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能够乐观的看待自己,享受生命的美好。

“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他们引领我回到心灵的故乡,给我无尽的爱和对生命秘密的探索。

如果哪一天,我也像孙瑞雪老师那样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呼吸,享受课堂的乐趣,享受生命的美好,我将是何等的幸福。

乔治 肖伯纳说: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理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时,就亲手创造了它。

作为有想法有作为的二十一中教师我们要把周围的喧嚣浮躁都置之度外,脚踏实地,沉稳内敛,虚心学习,就像一位优雅的君子,不急不躁、智勇真纯、优雅宽容地一路前行。为了学生的自由呼吸,为了给学生给你打开一个新视界。

第四篇: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由

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由

●汪加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要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由。

写作是如此重要,但目前中学作文的现状令人不容乐观。当今作文教学存在着课堂结构封闭、作文内容封闭、指导讲评封闭、文体训练封闭、习作心理封闭等诸多现象,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把作文看作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毫无兴趣和快乐可言。很多语文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说: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老师看的,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在这种缺乏终极关怀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作祟之下,作文教学忽略了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不是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改作文。由此,作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了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得出来的怪现象。因此,学生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学生对作文自然兴味索然了。

为了能够切实改变这一状况,我对中学作文教学作过种种尝试。先是请学生打草稿作修改;后又是精批细改,加强面批;接着利用课前三分钟请学生轮流演讲„„虽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感觉效果不大。

《新课标》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和独特体验,第一阶段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所谓的“自己”可以理解为独特。第二阶段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阶段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这么多的表述中,我们可以说,突出独特的“我”字,是中学作文课的重中之重。这些目标无不要求从学生特有的童真出发去观察世界感悟人生的真谛,无不要求学生以幼稚纯真的眼光去描绘世界的真善美。只有这样的视角和内容,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才会让学生感到作文的乐趣。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作文教学模式上大胆的尝试,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找到自己所需要强烈表达的内容,真正让作文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由。

一、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自丰而不枯,水自活而不歇。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孩子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关注建国六十周年祖国的发展腾飞,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辰、小河田野、瓜果蔬莱„„观察生活和自然,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快乐自由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所以我们鼓励孩子大胆创新,个性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体验。由此可见,多一些童真,多一些烂漫,多一些幼稚,少一些说教,少一些立意,少一些严肃,不但不会对作文教学有什么坏处,还会让课堂增色不少,还会让作文精彩许多。作文就像呼吸一样自由。

二、以校园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体验生活。

中学生往往是以学校生活为中心。因此,扩大生活视野,对增加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感悟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直接丰富生活感受,即“行万里路”;二是间接的方式增加生活阅历,只有这样学生的感受力才会增强,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细腻的体验,那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有意识地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在作文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 “我佩服他(她)”、“我的同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的兴趣,又选取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在记事方面要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利用团队活动召开 “畅想未来”、“爱的故事”、“我爱你中国”、“著名风景区导游”;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社区实践;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培养,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由起来。

三、以生活积累为抓手,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每个人都在生活,但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差异极大。同样是城市的公共汽车,有学生发出“方便”的赞叹,有学生发出“拥挤”的牢骚,有学生希望给公共汽车长上翅膀,有学生要给公共汽车穿上卡通的外衣。但这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已具备的能力,他们往往难以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独特感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提醒孩子们关注生活,去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发展孩子们的情感感受能力。

写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有了生活的积淀,情感的积淀、艺术的熏陶,才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七彩纷呈的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才情具备,丰厚的语言内功以及对周围事物细腻敏感的感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同时也不能放任不管,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动机要予以指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作文就能做到人文性和思想性统一。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由。

四、以科学评价为载体,激励学生热爱生活

我们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差的作文,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饱尝成功的甜头。点评作文的时候要及时,要表扬的面广,要多读好句好段好的篇章,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写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评价的几点建议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新课程标准呼唤一种崭新的评价方式,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其实,中学生作文不但是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说教者的形象,以亲切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也就像呼吸一样自由。

由此可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使他们的视野更广阔,知识层次更高,信息容量更广,写作的题材库就会更充盈,作文也就像呼吸一样自由起来。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我们决心继续在快乐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发现,坚持用“发展与创新”的理念作引领,努力开创出一片焕发勃勃生机和生命活力的作文新天地。

第五篇:李希贵,让心灵自由呼吸

走近李希贵,让心灵自由呼吸

临邑第五中学周华

临邑实验中学来洪吉

走进李希贵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领悟着他全新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的结晶历数着他20多年的从教历程,感受着他长期“自由呼吸”的教育梦想的漫漫求索,每一个做教育的人都不能不为之震撼为之感动,聆听着李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切身经历的典经案例。每一个都能引发我心灵上的共鸣和理性的思考。当我顺着书中的教学线、教育线、管理线,来历数李老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应该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统慑了整部书的灵魂。

李先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起步,他跋涉的足迹刻录了他对语文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冷静地反思。正如他在书中所说:“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书中还引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铭说过的话“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其实,读书不求甚解有一点类似于素描。先勾勒骨架,然后逐步细化,让笔下的人物或形象逐步鲜活和丰满起来。没有听说画人物,先把一个人的眉毛全部画好,画得不能修改之后再画眼睛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会没有整体感,会失掉这个人物的神韵。

读书不求甚解也与人生的一个浅显的道理相契合,那就是凡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很多时候人要不厌其烦,要有耐心逐步深入,逐步探究,务必坚韧,如是而已。

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希贵先生逐渐生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信仰亦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在书中,李希贵先生曾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品读着李希贵先生的这部书,很是为其中的先进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做法所深深打动与触动。

在“教育,从平等开始”一节中他叙述了三个故事。“教师完全可以道歉”、“学生不需要假分数”、“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其中最好一个案例给我的触动最大。叙述的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当面揭穿一偷同桌手表的女生,结果毁了这位女生的一生。最后他总结道“教育与警察不同,教育的成功决不是抓出一个小偷,它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用情感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在“经营学校文化”一节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让苦累文化‘上市’”一文。李希贵在担任高密四中任校长时,帮助四中人建起了“苦累文化”,到现在高密四中大门两侧的墙壁上依然写着“怕苦累莫入此门,图轻松另寻他处”。正是在这“苦累文化”的影响下一个个后进生升入了高校,一个个教育奇迹正在四中创造。

李希贵先生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

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砺炼了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凭心而论,要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但我们都能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任何对教育理想的求索都要付诸改革,而“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雅斯贝尔斯语)。“人的回归”不外是“成为自己”!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因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来承传宝贵的民族文化的薪火,让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孩子能自由地成长,并不但地开启他们的心智。

从事着教书育人的职业,我也感同身受,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我们就得让学生唱主角。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强迫是最糟糕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始终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把课堂学习的时空

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去体悟学习的快乐,去体悟学习的真谛,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和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是李希贵先生的一条重要的管理思想。“管理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是李希贵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在教育工作中,不管你是哪一个级别的领导,抑或是任教哪一个学科的普通教师,都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领导管理教师需要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师管理学生需要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在自由呼吸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和完整

下载让学生、教师和学校“自由呼吸”吧(周)[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教师和学校“自由呼吸”吧(周)[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尊重学生 让学生自由表达

    尊重学生 让学生自由表达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再现,是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反映。要使学生的习作真正变为内心的一种倾吐需......

    周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小结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小结 桑营镇中心学校周扬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部书,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启发,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学到了一些管理教育学生的......

    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新课标对我excel教学的触动 摘要: 以实际工作经验为素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如何最高效地吸取任务驱动及生活算法等先进教学理念中的精华,并运用到具体的“表......

    让学生自由真实的成长[精选]

    让学生自由真实的成长 ——读《尼尔与夏山学校》有感 读了《中国教师报》2010年3月3日刊登的《尼尔与夏山学校》一文后受益匪浅,由衷佩服尼尔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尤其是他......

    自由阅读让学生快乐成长

    自由阅读让学生快乐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自由呼吸——多篇教师案例反思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自由呼吸——多篇教师案例反思1.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在于调......

    让学习变得像呼吸一样自主和自由(五篇模版)

    让学习变得像呼吸一样自主和自由——杜郎口学习心得 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好久没有出远门听课和学习了,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儿子快四岁了,没有怎么出过远门,所以,这次学校里安......

    发挥小班化优势,让学生自由飞翔

    发挥小班化优势让学生自由飞翔 安陆市儒学路初级中学 如果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那么改革创新则是腾飞的翅膀。两年前我校大胆采用了代表当代教育改革世界性趋势的小班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