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新课标对我excel教学的触动
摘要: 以实际工作经验为素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如何最高效地吸取任务驱动及生活算法等先进教学理念中的精华,并运用到具体的“表格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教学中,让学生在愉快地自主地学习中,提升综合素质和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字: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任务驱动、信息素养、生活算法
在多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直耳濡目染着“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它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任务驱动”教学法给传统的传授式、灌输式的枯燥课堂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风格。
然而经过了多年实践,逐渐地感觉到“任务驱动”型教学中似乎还欠缺了某些东西。比如针对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任务的大小、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有时候挖空心思设计出来的任务,学生对此毫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会考的压力,很容易忽视对学生信息技术文化素养的提升,忽略对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深受启发。在今年的“表格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教学中,一改以前的教学模式,将学习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对新知识疑难知识点的解答方法、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退居二线,以引导答疑为主。下面通过四方面来介绍具体实施过程。
一、我有兴趣、我想学
误区
1、任务设计难度难以把握,出现“吃不饱”、“吃不下”的局面
由于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各地小学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及教学师资又不尽相同,导致进入我校的高一新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有些“大虾”们,一上课就谈论新学了某某软件、玩了某某游戏;而 “菜鸟”们,一只手死死握着鼠标,不知双击、单击为何物,更甚者不知如何开机。于是讲课时大虾们不屑一听,菜鸟则听得极其认真,但自己操作时,仍是手忙脚乱,不知何从下手。
2、任务设计难以满足学生的“新鲜感”,难以激发兴趣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当然知道任务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要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要能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学习实用知识的快感,但具体实施则很难。比如在excel中学到公式、函数的计算就会引用同学的某次考试成绩,因为此数据来源于学生,切合学生实际。一节课还可以,但到后来,就有学生叫“又是那个表格啊,烦死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致也就一落千丈。
解决方案
在今年的教学中,我首先从三个方面(表格美化、表格数据统计、数据图表)向学生展示六个优秀作品,在演示中不时地听到:哇,好漂亮啊!(有关表格美化)好快啊!(有关数据统计)、真神奇!(有关图表)、原来是可以这样做啊,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呢!听到这样声音,就可以开始窃喜了,学生的“瘾头”已经被叼出来了。接下来便布置总的学习计划:自主命题、设计一个利用excel软件创作的个性作品。
主题的确定和兴趣的培养由优秀作品的“激发”而产生,由学生在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上量身打造,保持了以往知识的连贯性,解决学生非“零起点”问题。对于“大虾”们可以确定有深层含义的任务,如音乐前线、体育地带;而“菜鸟”们,可选择简单任务,如成绩统计、身高统计等等。没有了教师以自己思维制定条条框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个性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露,学生提出的均是自己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有此前提,今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致有多高就不言而喻了。
二、我不会,教教我
误区
在讲解新知识时,大虾们不屑一听,需要真枪实战时,也不免失手之;而菜鸟们由于接受能力和基础的薄弱,听得实在是云里来雾里去,难以掌握。因此课堂上,尽管已经非常买力一刻不停地跑来串去的解答疑问(其实很多疑问都是在讲解知识点是强调过的),但学生举手的频率还是有升无减,“老师、老师”的“求救”声还是越来越高。
解决方案
为扶平每一颗热诚的心,凭我个人力量实在是力不从心。在教学中我请到了两大援手:网上自学教程和技术顾问团。
在一个月多的excel作品创造中,学生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解决作品创作中碰到的技术问题:
A、制作完善的网上自学教程
此网络教程是我根据课本知识、课程安排、学生实际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而创作的,为了方便学生访问并自主学习,我设置访问网址http://172.18.20.20。网站分成四部分:课堂教学、网络硬盘、一中校友录和自由空间论坛。而课堂教学共分了八部分:初定计划、作品数据输入、美化作品、数据计算、数据统计、建立美化图表、最后修改作品、作品总结交流,相对应的八节课来完成创作自己的作品。
由于之前刚进行过期中考试,便将“统计期中考试成绩情况”作为主线,以网页的形式具体介绍了学习excel中的知识点。选择此任务的目的有二,一是期中成绩统计表切合学生实际,而且从统计中还能很好帮助他们总结反思期中考试;二是有些“菜鸟”,无法独立设计自己的任务,那么只需稍加修改,就可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在编制中还采用生活算法这一思想,尽量多地使用生活语言、平常思维,尽量减少计算机的专业俗语。比如将鼠标左键比喻为学生自己的手,右键则是计算机高手的手,当碰到难题时,可先让“高手”来帮帮你;每每在学生碰到难题时,我总会提醒一句“按照我们平常生活中的思路,应该怎么分析、怎么思考”。
网站中的网络硬盘方便学生存放维护自己的作品,而校友录和自由空间论坛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学生生活中的想法、疑问的场所,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
B、寻觅并成立“技术顾问团”
在每个班中我寻觅了四五个操作能力强、肯热心帮助同学、有极好自我控制能力的大虾,作为我强有力技术顾问团。有了这支鲜活的队伍,学生举手等待“求救”的时间大幅度减少,只要一举手,就有技术顾问帮助解答。而且他们之间毫无代沟,辅导起来有时还胜我一筹。
C、难点教师统一答疑
当碰到全班有共同难点时,我便集体讲解。由于这些难点是学生研究过并不能解决的,所以都听的很认真,还不时传出“哦,原来这样啊”,这种效果当然是以前“满堂灌”所不及的。
通过以上三大法宝,菜鸟数慢慢减少,学生的自习能力也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学习兴趣也日趋笃厚。
三、请你欣赏我的佳作
误区
对每一个认真创作作品的学生来说,教师对他作品的肯定无疑能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学生的评价大多只能一句带过,或者通过教师机匆匆展示,效果不是很理想,激励作用也不能持久。
解决方案:此次excel教学,我采用了三种评价方法来展示、评价学生的作品。
A、自我评价
每节课请5到8名学生到讲台上通过多媒体软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有四大好处,一:按学号展示作品,让每位同学都有上台的机会。为不失面子或显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尽其全力地创作作品,直接地提高了学生作品的质量。二:学生想法各异,可从展示中借鉴别人优秀之处,并引入到自己作品。这样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作品也越来越完美。三:当发现作品不足时,我和其他同学可给予一定的建议。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学生作品中的缺陷漫漫地被补上,作品更趋完善。四:学生上讲台展示作品本身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和提高。
B、生生互评
经过几节课的创作,已有学生完成自己的大作,有些学生自以为作品已很完美,无须再改。于是我请他们向大家展示佳作。展示完后,我采用了先退后进的方法,先表扬其优秀之处,再借其他学生之口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而此时,学生会说“知道了知道了,我改好了再给你们看”。在摆平“大虾”傲劲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饱了眼福,取了些经。
C、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课堂巡视阶段,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发现一些小的错误,如在统计身高时,将数据和单位输入在同一单元格中,以至无法进行统计计算;如作品中各个字段如何合理安排;如发现好的作品,马上请他向其他同学介绍经验等等。二是,在学生自评或同学互评时,不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并鼓舞学生的锐气。
通过评价,我还可以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案,实现教与学相长。
四、我的学习心经
误区
学生当中,常可听到这样的声音,“上节课学了什么啊?”、“我全忘掉了”、“这么多操作步骤的啊,怎么记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些学生没有理解为何如此操作,而是死记硬背,信息技术课一星期才两节,没有理解有些知识点当然容易忘记。
解决方案
第一堂课中,我便告诉学生,想快好省(省时)地学习信息技术,只需掌握两点:(1)、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算法,尽量用生活经验和平常思维去理解信息技术中的专业知识和复杂操作,做到思路清晰。(2)、找规律,只需掌握必要的规律,大部分知识都很类似,换汤不换药。于是在课中,我不断提醒学生学会总结,鼓励学生找出规律。并请已经探索并总结出规律的学生向大家贡献自己的宝贝,在大家公认其规律正确后,以该生姓名命名的此条规律。经过一个多月的操作,同学们总结了一些规律:
1、我的好帮手—鼠标左键右键:同学们将鼠标左键比喻为自己的手,吃东西要先用手拿住,所以,要对工作表中行、列、单元格等操作必须先用鼠标左键拿住。鼠标右键=计算机高手的手,当碰到拦路虎的时,就可以请它来帮忙。
2、电脑是不怕疼的,你尽管试好了: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和美化工作表时,要尽可能多的去试各种设置,最佳效果是考试出来的,电脑是机器,不用怕他疼的。
3、多注意对话框中的文字解释:在函数计算中,根本就不用记每个函数的意思,因为在函数名下方,都会告诉你的该函数的作用和用法,嘿嘿会偷懒吧。
4、碰到拦路虎时,请右键和菜单帮帮忙吧:当想达到某种效果但不知道如何操作时,你完全可以从右键的快捷菜单和相关的主菜单中去找,只要你是有心人,肯定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
5、二个三步曲+二个四步曲帮你创作完成EXCEL佳作
如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三个知识点的操作可以统一归纳为三步曲:选择数据—选择命令—执行命令;
工作表中行、列、单元格的所有操作都可归纳为四步曲:选择目标—鼠标右键—选择命令—执行命令;
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地探究地学习表格数据的处理和统计的教学模式,我感觉是很成功的。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利用生活经验和信息技术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小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大大提升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3、《教育技术咨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附网站截图
作者: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 信息技术教师
章杨琼
联系地址:绍兴市袍江开发区袍中路一中分校 信息中心
3120075 联系电话:0575-8133612
0*** 邮箱:qiongqiong1121@163.com
第二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刘伟心得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
21世纪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迅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正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主渠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的努力会作出达到惊人的程度。”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注重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探索。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特点,课本中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设计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而又引人入胜。以小熊贝贝作为贯串全书的角色,以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情编成小熊贝贝的故事,作为学习的情境导入学习内容,让学生倍感自然、亲切且有趣。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
难、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地思索,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
例如教学“画图”程序时,我先为学生选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收集和创作了一些图、文、声并茂的绘画作品。如《花》、《树林》、《童趣》、《装扮新家》、《绘制餐厅》、《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等。教学时通过播放课件告诉学生:这些漂亮的绘画都是利用“画图”程序创作出来的,只要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就能创作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绘画方法非常简便,只要你能认真地听,仔细地画,作品一定画得比其他同学还要好。如果你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你就可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将来可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小画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生动画面的展示和教师激励的话语,学生们的绘画兴趣一下就能提高,学生急于想知道绘画的过程和技巧,人人认真听“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自主地投入学习信息技术中去。
二、重视动手操作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它突出的特点是动手操作性、实践性强。在信息技术课中用“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当然是不行的,是无效果的。上信息技术课时“百看不如一练”,重在动手操作。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实践最重要。从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
例如在教学“制作贺卡”时,以小故事引入教学:“小熊想送一件礼物给妈妈,送什么礼物呢?经过考虑,小熊觉得亲手设计一张生日贺卡送给妈妈最有意义。”然后进行讲解制作贺卡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制作。遇到困难时每个同学可以得到一次帮助,通过这样,学生上机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会急于求助,因为机会只有一次,而是先想:“怎样解决?”“为什么?”,上机探索或查书,着力于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勤于动脑、敢于尝试、善于总结、开拓视野,这些都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方法。如果还有问题不能解决,我会用一两句关键的话启发学生,使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体会到了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所以,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在教学时,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要激励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去发现真理,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倡导自主探索
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在探索学习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画、自己看、自己学、自己试。教师不要轻易给现成的结论,尽量引导学生探索,自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设置主页”时,让学生明白主页即Homepage,也称首页,是指你进入一个网站显示的第一张画面,让学生动手设置。通过对资源的自主探索,学生会有自己的见解、知识。在教学申请电子邮箱时,比一比谁最先能够申请到邮箱并发信给我。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尝试,申请后给老师发一封电子邮件。有的学生一下子就完成,有的学生在自己苦苦摸索之后也申请成功了。在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中交流,在平等和谐的空间,在经过自己苦苦探索下,学生享受着成功的快乐。经过大家的努力,学生有了自己的信箱,给我发来了邮件。有的提问题、有的制作了简单的电子贺卡。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自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自由、独立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良好发展。另外,学生依靠自主学习有所收获,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发掘。
四、与课程的整合学习信息技术是让学生能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因此,应重视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学习容量,丰富学习内容,运用学习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整合,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叠加,不是仅仅使用几张幻灯片。而是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为其它学科服务。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交互化;学习环境的时代化,全球化。例如在教学“键盘操作”时,可以和英语相结合,编辑小报时结合语文知识、美术知识。另外,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的开展多种创作活动,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电子作品制作等活动,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通过自己的构想、自主探索,最终形成创作技能,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又一次得以提升。
五、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和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它既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表现。自我评价和反思等过程的发展水平影响着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大多学生在解决信息技术实际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能力,因之学生难以对自己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及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所以我建议学生在练习时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一个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的有效方法,它给学生记录正确率、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展示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机会。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用成长记录袋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首选。学生可以自主管理电子成长记录袋,完全按自己的学习方式、练习情况来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迅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主渠道。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发挥最大的功效,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第三篇: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要点摘要:
1.要想真正在课堂上授之以渔,教师就要首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不追求课上的热闹,而要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2.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其实也不能忽视知识的传授。因为学习的最终还是要获取一些知识的。
3.要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备课思维,以前重结果,如今重过程。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方法是教师主体作用的最佳体现。
5.上课伊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6.教给方法特别重要,但是也特别需要耐心。教给结果快但不长久,教会方法就有了打鱼的方法。
7、要想让学生对预习感兴趣,就要让他从预习中尝到了乐趣。
8、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学习本领是学会预习知识的自学能力。
9、虚心求教说:我认为授鱼---授渔应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不能
超之过急.10、在教给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适度引导,给予适度的鼓励。这样才能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11.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再逐渐喜欢学习本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群体“授之以渔”的基本途径。
12、授之以鱼是培养知识技能目标,授之以渔是培养过程与方法目标。
13、低年级的学生,授给鱼也很重要!在鱼基础上再教给学生“渔”。
14、我认为预习的教学内容也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是要所有的内容都要预习。
15、现在孩子自学能力差,不会自学,教师不要盲目放手,要有前瞻性,有目的的教会学生预习方法
16、预习要因人而异,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
第四篇: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指出:“一旦学生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难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就要沉到学生中去。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研究他们怎样才爱学语文,怎样才能学会语文;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有能力会学、学会、学好语文,从而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所有的一切,也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人本思想的体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这就是所说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的潜能的一种主要途径。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笔者认为要在具体的实践中,破除传统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敢于放手,多给时间让他们去安排,多给机会让他们去把握,多给权利让他们去选择,多给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多给是非让他们去明辨,多给疑难让他们去探讨……多给一点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空间。下面就结合我近三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所作的初步探索,来具体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指导学生预习,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发现者
初中学生掌握的词汇已相当丰富,而且一般都能使用工具书,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这就为他们预习提供了可能。现行的语文教材一般在课文的前面都附有“预习提示”、“阅读提示”,或在每单元前有课文内容的梗概或在每篇课文后有探究练习,这些均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来设计预习要求,让学生通过读、划、思、查、画等步骤来完成预习任务,从而预先感知将要学习的知识,体味“我能懂、我能学”的学习快乐。
如在教语文版九年级上册《一厘米》时,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预习题:(1)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惟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课文中哪些情节表现了她为此所做的艰辛努力?作为一个普通女工,一个普通母亲,她为什么要这样做?(3)课文中有许多处心理描写,找出一两处来分析一下,并说说这些心理描写有何作用。(4)小说的主人公陶影自身并不完美,家境并不富裕,但她对孩子进行了“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你能理解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吗?谈一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新的体验和认识。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前三题是完全能够完成的,这也就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第四题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也是我们通过教学这篇课文要学生明白的道理,也正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位学生成为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教师怎么做,教学的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或者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教案要求为止。语文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代替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课堂成了教师的练武、用武之地,学生却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奴隶、容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压抑。这样的教学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扼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从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中得到了许多启示。
首先从形式上入手。将原先的课桌排列为茶馆式,五六个人围坐在一起,为生生交流提供空间上的便利。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培训小组长,通过他们去引导、鼓励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树立“能学好”的信心。
其次从本质上体现。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讨论,有时甚至是争论、辨论。如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三颗枸杞豆》时,在学生各自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然后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介绍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这两位同学课前根据老师布置的预习题查阅了很多资料,作了精彩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每位参与讨论发言的同学,都能对课堂内容记忆犹新。
三、鼓励质疑问难,让每位学生成为探索者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他们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因而难免会有不同意见、见解。这时,老师应作出延迟判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想法,为学习的“探索者”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如教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时学生提问“予”为什么要“尝求古仁人之心”时,我让同学们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不立即作出判断,只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分析完了文章的第四段,同学们很自然地得出了结论,是作者借“古仁人”自喻。
四、创设文本情境,让每位学生成为表演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学生表现欲最强的阶段,我们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创设文本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扮演角色,真正调动起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轻松愉快地记住院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成功情境的创设是引发主体参与、促进主体参与、巩固主体参与的最佳手段。”如:我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陌上桑》是我国汉代的乐府诗。因这首诗浅显易懂,在教学设计上,我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让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在表演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用表演的方式组织教学,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中,当我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演自主学习的意见提出以后,全班同学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他们在一块讨论角色,改写台词,寻找道具,不到十分钟,一切搞定,表演时,扮演使君的同学故意丑化使君的形象,并在台词中加上现代化的语句:你看我坐奔驰,住别墅,有钱有权,你就跟我走吧。这样的表演文本诗歌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课堂成了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教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包括自主学习在内的诸多方面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当今社会也越来越需要合作,因此,有必要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编演中,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发挥优势,担任编剧,擅长表演的学生担当表演任务,美术好的学生担当化妆布景……这样,每一个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都积极承担起个人的责任,通过合作,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彼此间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放手让学生写和演讲。书,引导学生自己读;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决;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创造条件形成学生的主人意识,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求知、求真、求善、求美。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些,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河南省伊川县江左乡第一初级中学
赵华安
第五篇: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感受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感受
一、培养信心——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因素
自信心与自学能力紧密相关,两者是一对循环体,互相促进,其中自信心又是内驱力。很多学生学不好,或是不想学,最根本问题并不是基础差,而是丧失学习的兴趣,没有自信,导致学生厌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因素。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即新教材的形式上首先给学生一种视觉新理念的体验——每一章的章头图都结合了日常生活的特点,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以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让学生首先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新教材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在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动手亲历的基础上,互相探讨、启迪、争论,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思维逐渐由定势思维转向发散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学到有用的,需要的数学,逐步形成合适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以数学的思维思考解疑。我在布置学生预习的过程中都特别重视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如七年级的第一章在上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前,布置学生各做一个正方体,比一比谁做的合理,学生自然在动手中发现问题,而完成任务也就对课程有了了解。在相互间比一比,议一议怎样制作合理的正方体的思路中,知识掌握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的先决条件
预习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有效的预习,可以保证听课的质量,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长期坚持就能更快的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我校提倡学生一定要做到课前预习。
一般地说,预习的步骤可分为:
1、感知教材。预习数学时,主要是由“粗”到“细”,先将内容粗看一遍,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温习旧知。新旧知识间有必然的联系,学习新知必须以旧知为基础。预习应针对性的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并自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提高预习的质量。新教材特别强调知识的螺旋上升,同样的问题在不同学段就有不同的要求,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涉及到以前学过的,进行及时的复习,并适时归纳,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3、挖掘疑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预习的目的之一是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因此,预习要善于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而初步把握重点。自觉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一番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之举。
4、尝试练习。预习了新知后,应主动选择一些习题练,练作为验证预习效果和对新知领会掌握的程度的检验。应该注意的是不做有难度的习题,以书本上课后练习为重点。尝试练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我检测,一方面巩固预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促进成绩的提高。如有的习题做不出来,可再预习或留待上课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应强调的是发扬勤学苦练的精神,消除“怕”字当头的思想。只有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才能运用所学。
三、课堂先学——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阶段
所谓课堂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常是15分钟,也可根据内容的难易,适当调整),对课本进行自学。
1、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教学任务),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达到什么要求。通常我是根据课本内容设置预习提纲,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带着问题预习,作到心中有数。
2、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学。
3、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平时我一般要求学生在预、复习时作些笔记,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疑问摘录下来,尤其是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交流中先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小结时侧重从“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让学生把学习知识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而我自己则十分注意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的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启发思考,从而使他们提出问题。
四、教师点拨——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时机
这一阶段,是一节课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阶段,教师可根据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以及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对知识点做进一步的评讲与升华; 对重点内容精心点拨;
学生的自学只是一个前提,当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对教材的理解,对本节课的内容做重点讲解。对学生的提问积极评价。
学生在自学阶段必然会有各种不同的问题,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属于共性问题的,可利用点评时间给予共同解答,对个别问题教师可利用巡视的时间给与个别辅导。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不同类型的提问,即使是再简单的提问,教师都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解答或评价。因为学生本身有个体之间的差别,水平不一,学生表达不清,或提出的问题简单,甚至不着边际时切不可粗暴阻止,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因为教师都知道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也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并发动学生共同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当堂训练——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保证
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到底掌握的如何,每个学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让学有余力的生能更好发挥,在当堂训练的阶段中就要有所体现。所以每节课的当堂训练是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的差异,所以在当堂训练阶段一要有针对性,大致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训练。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必须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当堂掌握;对程度较好的同学可适当增加一些拓展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对当堂训练的习题要做到当天批改,当天反馈,对少数同学也可采用面批的形式,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作业中出现错误,应鼓励学生自我分析,做好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教会学生方法。如,让学生自己进行自我分析总比教师口干舌燥讲一遍效果好,通常可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知识性方面,判断理解方面,粗心大意,记忆方面等而对于问题多,基础差的学生,在分析时适当给予帮助。对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