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级骨干教师赴北师大研修心得
市级骨干教师赴北师大研修心得哈拉海乡中心学校 沈艳华深深地巷弄,雕梁画栋的建筑,咿呀的京剧唱腔,亲切朴素热情的北京胡同市民,在这个充满京式韵味的宾馆里我们开始了这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
培训老师们操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徐徐的为我们讲授教育教学经验,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首都文化气息。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幅字画,朱红的纸面上遒劲的写着一个墨色的“文”字。
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齐齐哈尔市一百名初中骨干教师一定不会辜负这次北京之行,不负重望学有所成的归来。
在这些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的讲座、示范课,也参观了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校训的北京101中学。我们的第一堂课的授课教师叫丁榕,虽已年近古稀,但将起课来神采奕奕,慈祥和蔼的面容,抑扬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的表演,典型生动的案例给我们的课堂营造了轻松幽默的氛围,这就是可敬的丁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她付出的太多了,他用爱心编织着自己的教育智慧,秉承着宽容理解的理念营造着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她让每个学生在学识和做人方面良性发展。学生们喜欢她,我们也喜欢她。显然作为一名教师她成功了,她收获了她的学生们对她的信赖。同样是教师,为什么她会成功那?而且还是如此的成功?在同事中,她的口碑好;在学生中她是大家信赖的“丁妈妈”。晚年时,学生
齐聚一堂为她祝寿,学生遇到重大事情都会想到她,伤心难过找她诉苦,开心快乐与她一起分享……
我想她的成功来自于她平时对学生行为的思考,她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她的成功更主要是因为定老师有爱心,她还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爱。她对学生的爱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60年代的学生,她给予温暖的爱;对于70年代的学生,她给予宽容的爱;对于80年代的学生,她给予理解的爱;对于90年代的学生,她给予尊重的爱,后来她对学生给予信任的爱。
爱是雨露,滋润干涸大地,爱是阳光,照亮阴暗的角落;爱是路灯,指引迷失的道路。
在丁老师的博爱、大爱下,她的学生快乐成长。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应遇见这样一位“丁老师”呢?
遇见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不是吗?以前我总是在心里暗想,我的学生遇到我这样负责任的老师真是他们的幸运!
作为班主任我狠抓班级管理,无论在班级学习、纪律还是在班级卫生方面我都做到一丝不苟。我想一定要为学生营造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取得好成绩。活动中我要让学生力争上游培养他们竞争、拼搏意识。在做人方面我通过班会、谈话等形式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不仅这样要求学生,我也这样要求自己。所以放假了,我还在想这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该怎样解决,那个学生是不是通过谈话激励会更优秀。
班级的成绩是优异的!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学生不喜欢我!
学生有错误,我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他与我顶牛。我心里很是委屈,我付出了全部都是为了你们,你们怎么这样对我?
这次学习回来后,我醒悟:作为班主任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爱。
现在网络发达,学生获得信息量大,学生接触社会较早,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不够健全。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理的能力差,所以我想,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是放手的爱。让学生去面对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适当指导,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会经历挫折,也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只知道一味包办学生的事情,像一个管家一样命令、束缚着学生。这样势必会形成阶级对立,最后教师只会在学生哪里“劳而无功”。学生也不会良性发展。
再想一想,以前的自己真是“自以为是”。
爱是关切的眼神,发现学生的苦恼与快乐;爱是肯定的话语,激励学生更进一步地成长;爱是教育后的思考,寻找更有效地教育教学方法。
这次培训还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理论,更新了理念,开阔视野。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咿呀的京剧唱腔,雕梁画栋在眼前忽现,“文”字又出现在眼前,一天一点否定现在,一天一点成长,一天一点变化,这就是文化吧!
第二篇:骨干教师研修心得
骨干教师研修总结
每年短短的七天集中培训,让我们离开熟悉的工作岗位,真正静下心来学习、倾听、感悟、反思、提高;让我们打破已有的思维模式,去拓宽视野、沟通交流,让人受益匪浅。
一、每年一个专题,全方面提高教学水平。
为期三年的学习,让我对小学数学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让我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上更加的科学、合理、适应学生的需要。让我能对每个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习了更多的实用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二、倾听名师专家讲座,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每一次的名师专家讲座,我听的都很认真,记录的很详细。因为我知道这些不仅仅是理论,更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是更高层次的思考。老师们不仅和我们交流了理论成果、实用技术、教学经验,还不断的鼓励我们、指引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些帮助和鼓励是我成长的动力,让我能坚持学习,努力用先进的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站在更高的台阶上进行反思。
三、走进名校,开阔视野,正视差距,催人奋进。
每次学习,都让我们能走进名校名师讲堂,去亲身感受那里浓郁的学习氛围和教师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去体会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学生的机智聪慧。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叹那里的学生太厉害了,其实我知道孩子的厉害离不开教师的培养。那里的老师很注重细节,一个动作,一个语句,一个问题,一种习惯都经过仔细的思考,每节课都倾注了教师大量的心血,因此才有了学生如今的精彩表现。这些体会和感悟,让我看到了差距,找到了改进的措施,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四、沟通交流,共同提高。
我们的培训班,聚集了来自四川各地的同仁精英,大家在课堂上积极沟通交流平时教学的经验,课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提高。
五、积极实践,不断进步。
每次集中培训一结束,我都觉得心潮澎湃,有好多学习心得想和学校的老师交流,有好多好的教学方法想去实践,有好多想法要付诸于行动。在学校的教学教研中,我常常把好的经验介绍给同组教师,常常把实践中的成败和他们进行交流,还积极带他们去参加各级教研活动,鼓励人人都上教研课,向“老教师”学经验,向“新教师”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从多角度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努力,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六、反思不足,努力提高。
三年的学习,让我成长很多,也让我思考更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努力克服困难,给自己制定目标,布置任务,让坚持变成一种动力,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逐步形成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善于把研究实践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益。多思考,多锻炼,争取每学期能上一节研究课。平时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教学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及时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每学年能写出有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分析各一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到理论层面,切实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第三篇:赴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赴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聆听顶级盛宴 感受前沿理念
2016年7月24日至28日,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十几人赴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在这短暂的几天时间里,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学习结束,尽是满满的收获,在收获之余,也颇有感慨!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次培训学习机会,并在这次学习中切实受到了教育,很受启发,可以说,这次培训学习将终身难忘!下面将从两个个方面对我的外出学习进行总结:
一、前沿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自我提升
这次培训的专家,谈到了一个共同话题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培养,不再是刚实行课改时那种形式上的关注,而是真正重视学生心理变化,理清知识脉络,找准思维起点,让教学贴着学生的思维展开,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上得到发展。
在吴琼教授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和北京特级教师梁捷老师的《以发展学科素养为纲打造“深度学习”特征的课堂》讲座中均讲述了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方法,及如何关注学生发展空间,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分析了当前教育现状:教师迷失了,在思想中,在评价中,根深蒂固的事什么?--依旧是成绩;总结出我们的教育要找到落点,落点是什么?--人。表明教育要以人和自由为出发点,教育要把人作为最根本点出发。只有关注人的心灵和理想,才能生发出健全、灵魂丰富的人。专家们纷纷通过实例说明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深度学习”的相互联系,以自己生动的教学案例讲述了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
李水平处长的 《基础教育形式与课程改革动态》,用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形式与课程改革新动态。专家曹培杰《未来学校,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给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手段和方法,展示了国外的未来学校,为中国未来学校的构建和课程结构的整合提供了想象空间。
王佩霞教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生动的数学实例提出了提升教师素养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课堂提问的现状,及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在此过程中并以教学案例《圆的面积》为例,同课异构,提出数学教学要求真、求实,要学会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人课合一才是最完美的课堂。要求在教学中要顺学生思维而道,读懂学生,关注学生,关注数学本质。
张彩云主任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鲍传友教授《做研究型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新时期的老师一要提高素质,二要提高专业,教育要分6步实施,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最后才可能教育小孩。他提出了课程整合,并用北京十一学校“走班制”的教学改革实例,说明了我们需要去研究和探索和实践,做时代的先锋。
二、培训学习反思:教育无止境,且思且进步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短暂的学习,丰硕的收获,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给我带来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及许多教学上实用的东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无止境,且思且进步!
第四篇:赴日研修心得
威视是山-赴日研修心得
此次赴日研修参观学习之行感触很多,针对丰田成功的主要因素总结起来有三点:看板管理+JIT+自动化。
首先,看板管理是管理要简单有效的典型证明。在丰田汽车制造的整个供应链中贯穿的信息流就是通过看板管理实现的。所谓看板,就是各种形式的信息板,有的是电子显示屏、有的是指示信息的展板,但更多情况下,就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质卡片,上面记载着工序上下游之间需要的相关信息,衔接着每一道工序的生产动作,传递着信息流动的节拍,就像是人体上的一个个神经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询问了丰田的培训老师,日本多数制造型企业的信息管理正是通过这种看起来非常简单,但确实有效的看板管理方式实现的。并不像欧美企业,通常依靠计算机运行的庞杂的ERP企业资源信息系统,来管理生产制造的整个流程。两者信息管理方式的区别可能来源于,看板管理适应依靠订单驱动的拉动式生产,而ERP管理适应计划驱动的推动式生产。对于我们来说,需要结合这两种方式进行生产管理,预投部分适于采取计划推动,而客户定制部分适于采用订单拉动的方式,且定制选择模块化。
其次,JIT(Just In Time)是高效供应链的管理基础。之所以说它是基础,是因为这是基于企业管理理念,甚至依赖于整个供应链的信用基础。以采购供应链条为例,丰田汽车的零配件库存是很少量的,完全由下一道工序通过看板管理,向上游工序提出需求,直至采购向供应商发出送货指令,供应商则会按照看板指令,在要求的时间,将要求的物料,按质按量地交到指定的地点,不差分毫,这就是所谓的JIT。JIT的实现依赖于整个供应链的信用基础,还有整体的波动相对稳定,以及每个环节乃至每个人的节奏合拍,步调一致。我们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了日本国民文化教育对此起到的作用。这与欧美文化的契约精神,也是各有不同。就是说日本企业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事先不用约定,或者说不需要通过合同约束,就建立起了相互可以信赖的合作基础,所以后来我们也理解了在丰田不需要质检的原因。
最后,自动化是人与机器的完美结合。参观过丰田科技产业馆的人都会记得那个用小号吹奏美妙乐曲的机器人。我们在丰田汽车车体加工车间参观时,在机器设备工作发出的嘈杂声音中,同时听到诺大的车间厂房里飘荡着曼妙的轻音乐,看到林立的数十台机械手挥舞着手臂,与流水线上穿梭工作的工人,相互配合着完成一步一步动作,节拍准确,节奏清晰,真的就像是在演奏一部和谐的交响乐。
回想当初参观过的海尔,海尔总结自己成功的动力源泉在于持续创新,与松下提出的持续改善相比,关键是不破不立。两者既不矛盾,也无绝对优劣之分,视企业自身情况而定。企业发展到不同阶段,出现不同阶段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自然不同。如海尔在创业初期,凭着那一柄砸掉质次冰箱的大锤,砸出了一个崭新的海尔,然后又不断地以永不守业的精神自我完善。借用海尔对自己的比喻-“海尔是海”,我想说“威视是山”。山路有起有伏,只要脚步不停,永远有更高的山峰等着我们去征服。
第五篇:省级骨干教师研修心得
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研修心得
临高中学 生物组
2014年的7月份,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本次培训有幸聆听了几位专家精彩的讲座,以及省教育培训中心公布了中学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2013考核的情况。以下是我的研修心得体会:
7月2日下午有幸聆听了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李凤来教授的一堂具有震撼力的讲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讲座开始是以视频《未来教室》导入的,视频中的教室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教室模式,感觉置身于科幻世界中,惊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完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也相应的跟上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
此次的收获颇多,李凤来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比如:给大家推荐了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技术教学,在里面可以教你如何使用手机传屏到电脑、如何快速制作PPT课件等等;其次给大家讲述了“云服务”,这不是一般的“云”,它可以改变现在“机箱+显示器”的模式,实现文件和信息不会受限于同一台电脑,把它们存到这朵“云”中,这样随时随地在任何电脑中都可以提取出来。并且给我们推荐了几朵有用的“云”,如:快盘、百度云和微云等等;最后还给我们推荐了好多有用的网站:QQ群视频、网易云课堂、多贝网、淘宝同学、梯子网和维客平台等等。
同时,这也引起我深刻的反思。先进的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课堂是必然的趋势,虽然我们学校近几年也在完善各个教室的硬件措施,基本实现每个教室多媒体化。但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熟悉利用这些设施,所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再加上技术的不断更新,所以教师也应与时俱进,要不断地完善自我,继续学习,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到课堂上,使得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7月3日上午穆肃博士的讲座《新兴技术的教育变革及教师专业发展》中,给我们呈现了好多新兴技术及学习工具,比如云技术的应用、Big Data、3D打印机技术等等;还有一些新兴的应用平台和软件,比如一对一和BYOD、Citelighter软件等等;并介绍了一些开放性教学资源及教学过程,比如网易公开课、书香中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等等;而且也给大家介绍了翻转课堂。讲座内容非常的丰富,感觉置身于科学技术的前沿,享受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育的春天。
当代教师不再是以前面对着黑板,手拿着粉笔的模样,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介入,教学的形式趋于现代化了,然而信息技术是在不断地进步,促使教师也不得不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掌握、驾驭、适应且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 “通行证”,也成为了教师是否能有效开展教学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排头兵,是发动机,是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结合的先锋。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对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的要求,希望教师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应用中培养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并不断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从而带来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
新兴技术的教育变革是必然趋势,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各种培训,不断地进取,进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7月3日下午,来自海南华侨中学语文组的汤成慧老师讲述了她的教师成长历程。这是第二次听小汤老师的报告了,每一次都是那么的让人感动,感动于她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与付出。是的,教育本是一场修行。从小汤老师的回忆录里头,可以感知到桃花源的梦是那么的美丽,从差劲的普通话到演讲比赛的字正腔圆,再到坚持每天的日记记录,坚信有翅膀,还要有天空。就这样,小汤老师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很是欣赏小汤老师作为教育者的态度与特色。她说要做教育的痴心人,爱是教育生活的第一主题,“热情”应成为教师的第一品格。同时,教师应当拥有对教育思考和记录的习惯与能力,保持日记的习惯,做勤快的教育者,这样教师会因为思考而生动,因为记录而感动,例如好研博客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家园。小汤老师保持着教师独立的人格与品位,师者脱俗,教育方能脱俗。她认为新时代的教师是学生前行的关注者、陪伴者、助推者,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品位的建构者。还有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集合着对教师知识能力、工作态度、智慧情商、性情风度等多重性的考量,因此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生服务的,不能鼠目寸光,不能蝇营狗苟,不能急功近利。小汤老师关于她的现在与未来引用了这样唯美的诗句:“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由此可见,小汤老师着实是一位孜孜不倦令人佩服的教育者!
听完小汤老师的报告,我感到惭愧极了,回想着自己的教师生涯真的是不值一提呀。以后一定要以小汤老师为榜样,借鉴她的有效经验来完善自我。也给我的学生呈现出这样的世界:“我一直都想给他们温暖诗意的课堂。行云流水的才情,浓墨重彩的气势,云淡风轻的境界,沧海桑田的回味。”在此,非常感谢小汤老师给我们带来久违的深切的感动!
总而言之,面对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认清自己,要以汤成慧老师为榜样,努力研究钻研,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努力认真适应教学中的各种变革,成为一名有思想的、顺应时代潮流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