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听课反思
作文听课反思
七里汤中学 王咏梅
在爱华的课上,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
首先,由老师表演一系列动作:拍、敲、打、踢、摸几个简单的动作,带动学生的热情,活跃了课堂开场气氛。学生的积极参与,立即带动了课堂的进程。
接着,老师给出了一句话,让学生妙笔生花,让学生来挑战老师的写作。在鼓励、激励的语言的推动下,基本上达到了全员参与。挑战成功。所以,我在不断反思,每一节课要是都有这样的开场,那每一节课都是成功的一节课。
然后,老师又出示了一组图片,开始了真正的课堂之旅了。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生怕漏掉一个动作。一组动作放完之后,学生立即口头发挥,然后其他小组也跃跃欲试,把自己的认真观察也一字不漏的表达出来了。
课程进行到这里,已经能看到了成功的收获了。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完完全全调动出来了,好似不让他们写点什么他们都觉得难受似的。于是,他们主动请缨,要求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小试牛刀,学生自己露出了笑脸,老师也露出了笑脸。于是,动作描写进行到了高潮,加上心里的描写。老师选择的图片也是现在学生最喜欢看的欢乐喜剧《家有儿女》。在学生熟悉、喜欢的情况下,更加挡不住他们的学习热情了。作文课,不再是他们的通病,反而成了他们津津乐道的了。一会儿,他们就争先恐后的开始展示自己的成果
了。
这节课的每一步骤都是成功的,每一环节都紧紧相扣。只要我们认真的去研究我们的学生,只要我们找对了钥匙,作文这扇紧闭的大门最终会被我们胜利的打开。
观课报告
文登市七里汤中学王咏梅
今天我们听了于爱华老师的作文课,颇有感悟。这节作文课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动作描写,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如何上好作文课,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摸索教学思路一直是我心中所期盼的。这几次的磨课,给我指明了一些努力的方向,使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对照自己平时的作文教学,似乎有了几许感悟。
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不会例外的,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于老师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先通过老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一连串动作,让学生描述一下。第二步,出示《最后一课》中经典的动作描写句子,让学生体会动词要用的准确,才能生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三步出示《家有儿女》中的视频,学生当堂进行人物动作片段描写,最后学生互评。
练笔后的让小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然后由其他同学点评,指出习作好在哪里,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培养了学生赏析与评改作文的能力。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赏识、分享时,才会真真切切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评改习作,是情感的再次体验与交流。创设学生点评,提出修改建议,由作者再修改。学生通过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但在讲课时也还有不足之处。第一个环节描述老师走进教室的一连串动作,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来,致使课堂前半部分学生兴趣不高。
观课报告
文登市七里汤中学王咏梅
今天我们又听了于爱华老师的作文课,通过这几天的磨课,我获益匪浅。这节作文课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动作描写,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如何上好作文课,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摸索教学思路一直是我心中所期盼的。这几次的磨课,给我指明了一些努力的方向,使我茅塞顿开,对照自己平时的作文教学,似乎有了几许感悟。
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不会例外的,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于老师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先通过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告诉学生要仔细观察。第二步,出示《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经典的动作描写句子,让学生体会动词要用的准确,才能生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三步出示《家有儿女》中的视频,学生当堂进行人物动作片段描写,最后学生互评。
整堂课我觉得能做到师生互动,教学气氛有序、和谐、积极活泼。以学生喜欢的小游戏的方式导入,并提出要求,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
练笔后的让小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然后由其他同学点评,指出习作好在哪里,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培养了学生赏析与评改作文的能力。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赏识、分享时,才
会真真切切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评改习作,是情感的再次体验与交流。创设学生点评,提出修改建议,由作者再修改。学生通过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第二篇:作文听课反思
作文听课反思
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有幸听了两位老师指导作文的方法,受益颇深,现总结如下:
首先,营造班级写作的环境,让学生处在一个喜欢写、乐于写的氛围之中。从老师自身来讲,老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自己爱读写,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这么重视读写,自己也会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来说,自己的读写练习,也是提高老师自身的一种途径。从学生角度来说,我们要对进行的习作训练进行跟踪反馈,像编书成册,制作小报等,这样优秀的作文得以展出,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好的同学继续努力,落后一点的同学可以学习优秀的经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其次,作文从而来?这恐怕是许多同学所苦恼的问题,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在这次作文讲座中,陈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写作素材的一些来源:可以立足课文,挖掘素材,例如:结尾续写等;也可以从校园生活中寻找真实的“素材”,写写我们周围的故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也需要我们老师的蕙质兰心去巧妙地引导。
总之,作文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老师有计划有耐心的去引导、实施、坚持,不断地探索与总结!
第三篇:听课反思
高三组内听课总结反思 总结人:白逸云
最近,听了文综组几位老教师及几位中年教师的课,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每节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启发。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位老师的观摩课都很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具体谈几点感受。
1、各位教师的知识底蕴都比较深,教态自然大方,板书工整有序,语言表达各具特色,地理老师冉老师,语气平缓但不失幽默,董老师方言有点重,但有大学教授的风范,但瑕不掩瑜。基本功扎实,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值得我去学习。
2、重视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政治王和平老师,他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说明我们要学习什么,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地理冉老师以自己和学生为参照物讲解地理知识,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同样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我有时在课堂中,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读又占很多时间,恐怕课时完成不了,于是老师的问和讲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方面应该好好学一学,得转变转变。
3、重难点把握准确,善于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突出教材主干内容的教学与复习,而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知识迁移、综合运用能力。如魏耀辉老师运用大量的计算题来突破商品的价值量这个难点,而关于货币的产生只是做简单讲解,重点进行货币职能的教学。王和平老师让学生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我自己在重难点上把握不够准确,所以复习时,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可谓是“事倍功半”。
4、几位老师都十分注意教学问题的设计以及应试技巧的指导,还有课堂练习的选择,难易程度适中,达到巩固当堂内容的目的。在这方面,我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少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有时候问题设计太难等。
二、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多做近年的高考题,拓宽知识面,把握高考的命题规律,只有这样,讲课的时候才能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2、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满堂灌”,以自己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都由我替他们解决。
3、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材内容的再整合,尤其是复习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另外,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总之,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之长,积淀自身教学素养。
第四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2018级历史 郑文冉 9月21日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听的杨老师的一堂复习课,受益匪浅,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找6名同学进行课前检测,检测的内容既有上节课的回顾,又有新课的内容,这一点值得我学习,一般复习课检测的内容只有上节课的知识,这节课涉及的比较少,可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加上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和检测,采用同桌评价的方式,效率较高,课前检测不拖沓,在很多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课前检测用时太长的问题,所以接下来还是要向课堂要效率,在黑板上列了框架,整个框架很好的概况了这节课的内容,使内容更加体系化。
收获最大的是和生活相联系,使历史和现实相联系,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晦涩难懂的解释类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尽量和生活相结合,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学生们听懂,使学习历史变得不那么枯燥无味,更加生活化、趣味化是我以后课堂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听了这四节课以后,或许我没什么侃侃而谈,或许沉默是另一种感触吧。。
第一位老师,站在那里,镇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课堂安排有条不紊,一反教材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引入,这位老师选择从两角差的余弦,用旋转的方式构造线段的等,从而得到公式,进而得到和的余弦。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引起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由正余弦的关系(诱导公式)发现:sin()),应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需要将,,这三个角分成22
两组,同学们的思维出现了冲突,通过老师对
2()这种分组的处理,学生们发现1
分组错误;2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可以验证诱导公式。因此学生会更有信心拿起笔追求最后的结果和胜利。
说实话,鲜有听说老师一节课介绍四个公式。但这位老师的处理很得体,节奏明快,这样的处理更让我看见了一种知识生成的连贯性。接下来,我想也许可以先得到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此为基础得到其余的和与差,推导了一下,遇到一点困难,经过和上课老师的交流,我领会了她方法的真谛。
第三位老师,课堂行云流水,整个安排就像一条小河,浸润着每一个角落。课堂的引入是通过一个猜想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进而引发同学们的探究。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数学理论得来的发展过程。同时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严谨性。课堂中无论学生们的回答如何,他都会像一个慈爱的兄长,轻拍每一个孩子的肩膀,我想这就是孩子热爱数学的情感基础吧。接着我把这种知识演绎的过程放在了我的课程中,受益匪浅。
第四位老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展示,在我眼里他是一个真正地学者,我认为这堂课最大的难点在于选题和立意上,这是多么深厚的基本功和数学素养啊,能够将问题向多个方向进行发散:一种曲线到另外一种曲线,由焦点到其他点,由垂直到斜率乘积为定值。。一个接一个,像连绵起伏的高山,都有高度,也都有深度,然后同学们背起行囊不断地征服一座一座的高山。最后还要给出严格的证明。
第三四位老师都给出了数学的发展过程的一般方法:由特殊的例子,得到一般性的猜想,再验证猜想,给出严格证明。这正是数学严谨性最好的体现。
四位老师的意气风发,挥洒自如,让我感觉到年轻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有年轻人都有的心急,有的时候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感谢市教研室,给了这次被培训的机会;感谢育才学校提供如此精彩的课堂;感谢这四位老师提供学习的榜样。这样精彩的活动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