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指导竞赛听课反思
观摩高港区首届作文指导竞赛有感
十二月二十一日和十二月二十三日,我在高港实验小学分别观摩了十二节作文指导课和十二节作文评讲课。欣赏着十二位教师不同风格的教学,品味着他们的课堂艺术,收益颇多。
一.重视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习作亦然,如果没有写作兴趣,那么就没有写作动力;相反,有了写作兴趣,那么就不用别人催促,也会自觉主动地学习,甚至能达到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地步。所有的老师在课前都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方法各不相同,有古诗文竞背,猜谜,变魔术,做游戏等。先声夺人,在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让学生兴趣盎然。
二.精心指导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精心引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记录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描述他人的动作„„为作文的写作积累了材料。如:让学生谈谈自己购物的经历,说说自己刚刚玩过的游戏(传盒子、吹泡泡),说了自己心里的感受等。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三.注重作后评讲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所以,老师们对学生的作文不吝表扬:有的采用光荣榜展示,有的评选各类奖项,奇招迭出。
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将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以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相信每个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篇:作文听课反思
作文听课反思
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有幸听了两位老师指导作文的方法,受益颇深,现总结如下:
首先,营造班级写作的环境,让学生处在一个喜欢写、乐于写的氛围之中。从老师自身来讲,老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自己爱读写,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这么重视读写,自己也会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来说,自己的读写练习,也是提高老师自身的一种途径。从学生角度来说,我们要对进行的习作训练进行跟踪反馈,像编书成册,制作小报等,这样优秀的作文得以展出,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好的同学继续努力,落后一点的同学可以学习优秀的经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其次,作文从而来?这恐怕是许多同学所苦恼的问题,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在这次作文讲座中,陈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写作素材的一些来源:可以立足课文,挖掘素材,例如:结尾续写等;也可以从校园生活中寻找真实的“素材”,写写我们周围的故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也需要我们老师的蕙质兰心去巧妙地引导。
总之,作文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老师有计划有耐心的去引导、实施、坚持,不断地探索与总结!
第三篇:听课反思
高三组内听课总结反思 总结人:白逸云
最近,听了文综组几位老教师及几位中年教师的课,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每节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启发。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位老师的观摩课都很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具体谈几点感受。
1、各位教师的知识底蕴都比较深,教态自然大方,板书工整有序,语言表达各具特色,地理老师冉老师,语气平缓但不失幽默,董老师方言有点重,但有大学教授的风范,但瑕不掩瑜。基本功扎实,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值得我去学习。
2、重视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政治王和平老师,他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说明我们要学习什么,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地理冉老师以自己和学生为参照物讲解地理知识,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同样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我有时在课堂中,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读又占很多时间,恐怕课时完成不了,于是老师的问和讲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方面应该好好学一学,得转变转变。
3、重难点把握准确,善于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突出教材主干内容的教学与复习,而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知识迁移、综合运用能力。如魏耀辉老师运用大量的计算题来突破商品的价值量这个难点,而关于货币的产生只是做简单讲解,重点进行货币职能的教学。王和平老师让学生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我自己在重难点上把握不够准确,所以复习时,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可谓是“事倍功半”。
4、几位老师都十分注意教学问题的设计以及应试技巧的指导,还有课堂练习的选择,难易程度适中,达到巩固当堂内容的目的。在这方面,我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少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有时候问题设计太难等。
二、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多做近年的高考题,拓宽知识面,把握高考的命题规律,只有这样,讲课的时候才能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2、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满堂灌”,以自己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都由我替他们解决。
3、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材内容的再整合,尤其是复习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另外,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总之,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之长,积淀自身教学素养。
第四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2018级历史 郑文冉 9月21日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听的杨老师的一堂复习课,受益匪浅,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找6名同学进行课前检测,检测的内容既有上节课的回顾,又有新课的内容,这一点值得我学习,一般复习课检测的内容只有上节课的知识,这节课涉及的比较少,可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加上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和检测,采用同桌评价的方式,效率较高,课前检测不拖沓,在很多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课前检测用时太长的问题,所以接下来还是要向课堂要效率,在黑板上列了框架,整个框架很好的概况了这节课的内容,使内容更加体系化。
收获最大的是和生活相联系,使历史和现实相联系,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晦涩难懂的解释类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尽量和生活相结合,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学生们听懂,使学习历史变得不那么枯燥无味,更加生活化、趣味化是我以后课堂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听了这四节课以后,或许我没什么侃侃而谈,或许沉默是另一种感触吧。。
第一位老师,站在那里,镇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课堂安排有条不紊,一反教材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引入,这位老师选择从两角差的余弦,用旋转的方式构造线段的等,从而得到公式,进而得到和的余弦。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引起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由正余弦的关系(诱导公式)发现:sin()),应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需要将,,这三个角分成22
两组,同学们的思维出现了冲突,通过老师对
2()这种分组的处理,学生们发现1
分组错误;2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可以验证诱导公式。因此学生会更有信心拿起笔追求最后的结果和胜利。
说实话,鲜有听说老师一节课介绍四个公式。但这位老师的处理很得体,节奏明快,这样的处理更让我看见了一种知识生成的连贯性。接下来,我想也许可以先得到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此为基础得到其余的和与差,推导了一下,遇到一点困难,经过和上课老师的交流,我领会了她方法的真谛。
第三位老师,课堂行云流水,整个安排就像一条小河,浸润着每一个角落。课堂的引入是通过一个猜想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进而引发同学们的探究。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数学理论得来的发展过程。同时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严谨性。课堂中无论学生们的回答如何,他都会像一个慈爱的兄长,轻拍每一个孩子的肩膀,我想这就是孩子热爱数学的情感基础吧。接着我把这种知识演绎的过程放在了我的课程中,受益匪浅。
第四位老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展示,在我眼里他是一个真正地学者,我认为这堂课最大的难点在于选题和立意上,这是多么深厚的基本功和数学素养啊,能够将问题向多个方向进行发散:一种曲线到另外一种曲线,由焦点到其他点,由垂直到斜率乘积为定值。。一个接一个,像连绵起伏的高山,都有高度,也都有深度,然后同学们背起行囊不断地征服一座一座的高山。最后还要给出严格的证明。
第三四位老师都给出了数学的发展过程的一般方法:由特殊的例子,得到一般性的猜想,再验证猜想,给出严格证明。这正是数学严谨性最好的体现。
四位老师的意气风发,挥洒自如,让我感觉到年轻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有年轻人都有的心急,有的时候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感谢市教研室,给了这次被培训的机会;感谢育才学校提供如此精彩的课堂;感谢这四位老师提供学习的榜样。这样精彩的活动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