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建设 课堂改革王立涛
围绕质量核心 突出课程课堂 努力建设多样化卓越学校 以“质量提升年”为总体指导思想,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两大行动,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规范实施地方课程,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生长式卓越课堂”,倡导“开放高效,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是潍州外国语学校建校以来一直探索与追求的办学思路。
一、研究课堂,打造高效、精品课堂
精品课程、高效课堂的抓手作用首先是体现自身的精品性、高效性上。它们的抓手作用还体现在通过其建设推动课程教学运行改革。潍州外国语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及需求提出了自己的课堂改革目标:3年内,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学校特色的“ 自主、互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实践体系和课堂文化;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校教师100%达到“合格课堂”、60%达到“高效课堂”、30%达到“精品课堂”的要求。
1.抓常规培训,求规范内涵提升
规范各种例会,让例会变成培训会、研讨会,规范教育教学常规,不断提升内涵。学校各学科教研会、工作会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领导包靠进行计划交流、听课评课、管理讲座、常规检查等,让老师们以业务为核心进行参与式、集中式培训。
2.抓实科研项目,打造名师团队
在教学第一线发现问题,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学校制定翔实的课题研究策略、实施方案与激励机制,以同类型问题发现者或者教研组为小课题研究团队,让小课题研究当下具有实用性,能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潍州外国语学校的很多微型课题研究团队把课题研究做到了实用化、校本化、平民化。微型课题“七色评价法“、”将点兵“、”课始五分钟”等已经取得很大成功,极具研究推广价值。
3.抓骨干培训,树榜样同伴互助
让骨干教师总结亮点、经验,在教研组内产生辐射效应,真正实现同伴互助。潍州外国语学校年轻教师居多,他们有活力,工作积极性高涨。为了让他们更快成长起来,担负学校重任。学校每学期起始都让骨干教师教师人人上引领课,通过观摩研究给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以启示。“一月一磨课”活动,每月重点打造一名年轻教师,经过个人备课、集体研课、集体听课、评课议课、二次备课、提交教案、授课体会等环节,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锻造优秀教师队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激励青年教师的竞争意识,展示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体现他们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工作热情,加强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对话与交流,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课程建设,营建会呼吸、有生命力的特色课程
符合潍外学生培养目标,让潍外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学校定位为潍外特色课程。通过我们的特色课程实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业成绩、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良好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张扬、激情迸发,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实际生活、符合社会潮流、具有国际视野。
1.潍外名片特长超市
潍州外国语学校把“校园武术“、“双语演讲”、“智力围棋“作为学校发展的三张小名片。每周三下午学校开展了特长超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选择一项特长活动,由校内教师和社会专业人士到校任教,将社会化的课程资源融合到校本课程领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解放,让每个学生找到了做孩子的感觉。
2.文化环境阳光校园
潍州外国语学校倾力营造“儒雅文化氛围”,学校按照“爱心篇、礼仪篇、习惯篇、励志篇、雅颂篇”来教育启领童心。组建的“潍雅之声”广播站,早晨播放经典诗文、名家朗诵,各班学生跟读;中午的“儒雅讲坛”栏目,播放哲理小故事或启智育人的演讲;晚间的“聚焦校园”栏目,播报校园好人好事或优秀评比;学生在每天的儒雅之声中不断受到熏陶。
在潍州外国语学校,教师、学生自己设计墙壁文化内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育人,都能与孩子们对话。走进学校,风景如画、充满浓郁根基内涵的校园,老师们独特的气质,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让人感到的是一股阳光、和谐之风。
3.国际视野时尚英语课程
为明天准备民族素质,与国际接轨,打造精品学校的理念:“中国心,民族魂,世界眼,地球村。”潍州外国语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学校肩负着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教育使命,为潍坊市乃至山东省教育对外交流活动打下坚实的语言和环境基础。努力打造学校无声、有声英语氛围;英语个性化特色作业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特色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
4.合作、共赢家长会课程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会重视家长会工作的开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一定会重视每次家长会的成功召开。潍州外国语自建校以来就非常重视家校沟通,把家长会最为一门课程进行开发。从家长会的形式、内容、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更新。家长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受到了社会、家长的广泛好评,办学家长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
5.育德于心根基教育课程
根基教育是学校的立校品牌之一,建校以来在学生培养方面,以根基教育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品格培育主题活动。根基教育在校园,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品格、根基教育在家庭,搭建家校和谐沟通平台、根基教育在实践,开展品格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根基教育在激励,积极向上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
第二篇:王涛造型课程介绍
王涛造型课程介绍
都市丽人班学制:一周学费:880
该课程主要针对于个人自我形象设计与包装,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强,根据现代社会的流行趋势和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工作岗位的需求来对个人形象进行设计与包装,让周边朋友对你有新的认识与赞美。
现代影楼化妆班学制:二个月学费:2980现在报名可获得1000元优惠券该课程主要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紧跟时尚潮流,综合当今影楼的发展趋势,培养影楼整体形象领域的化妆人才。该课程针对零起点学员,重点培养希望从事生活、时尚、影楼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整体形象设计班学制:六个月学费:6980现在报名可获得2000元优惠券该课程是我校里的精华部分,主要对学员进行高端的培训与指导,全面讲授平面化妆的技巧与知识。并增设面饰、头饰、服装等的制作和学员化妆艺术鉴赏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员的审美、创新、综合设计能力,重点培养化妆行业的精英人才。该课程针对零起点学员或有一定化妆基础的学员,重点培养有志成为各化妆机构技术总监类的高端技术精英。
影视人物造型班学制:十二个月学费:12980现在报名可获得3000元优惠券该课程将全程由王涛老师教学,并可经常得到剧组实习机会,是我校培养高端化妆人才的精英班。通过大量的实习机会,增加学员对化妆行业的了解并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及其个人工作能力,让你进入社会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妆师。该班是全云南省我校唯一设立的,也是我校的特色班。针对零起点学员或有一定化妆基础的学员,重点培养影视人物设计及其高端化妆全方位精英人才。
第三篇: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石莲
张毓昌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知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互相交流。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二.新课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顾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或讲授知识点时,要降低标高,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通过师生合作,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的确很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第四篇:王涛本学期运用对分课堂小结
初次运用对分课堂教学遇到的问题
——基于《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的尝试(河西学院王涛)
一、课程介绍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以下简称《行为观察》)是培养幼教师资专业技能的课程。本课程为学生提供观察学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准确评价幼儿发展水平,为教育活动确定准确的发展起点和最近发展区;与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结合使学生能够初步开展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在选修本课程之前,需要完成《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游戏论》、《基础心理学》、《学前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各领域教学法等相关课程,最好与《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同期开设。该课程需要16周完成,共计32学时。
二、问卷发放情况
本人从2014年9月开学的第二周开始运用对分,参与的班级主要:2014级的2个班级(1个普通班,1个艺术方向班,两个班级入学成绩有较大差距);2013级的2个班级。四个班同时完成《行为观察》课程的学习。
在期末时对上述四个班级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后有效问卷共计181份,有效率92%。本文所作分析,一方面结合对分教学问卷统计结果,另一方面是建立在本课程期末教学反馈问卷的基础上。
三、本学期初步运用对分课堂的反馈
(一)教材情况的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于“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是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教科书”这一问题的评价中,7%的同学非常认同,58%的同学比较认同,27%的同学保持中立,7%的人不很认同,1%的同学很不认同。对于“当前选用的教科书是否合适?”,3%的人表示非常认同,61%的人比较认同,28%的同学保持中立,7%的不很认同,1%的人很不认同。
从调查看,这个教材的选择基本合理,但是没能照顾到全部学生的需要。分析其原因: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对教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大二的学生相对与大四学生而言更认可教材具有挑战性,而大四的学生对教材的要求更加多样化,持中立态度的学生也更多(大二学生持中立态度的占21%,而大四学生持中立态度的达到32%),他们希望教材中应该有“便于理解的、丰富的案例”、“教材更应该告诉我们如何操作这些观察方法”、“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等。大四的学生参加过教育实习,对于实践操作的要求较高;大二的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前期的专业知识铺垫太单薄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所以,建议这门课程可以再大三下半学期或者大四上半学期开设比较合理。
(二)对分教学各环节的分析 1.讨论环节
在运用对分课程的过程中,主要把握“隔周讨论”的要求,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留出1个学时给学生课堂讨论。课堂讨论过程基本沿用“组内讨论——组间讨论——教师总结”的组织形式。讨论环节一再调整,最开始是根据每个班上学生讨论情况,逐渐缩短或者删去组间讨论的方式,弥补小组内讨论时间不足的问题;学生讨论了几周之后,课堂纪律有些松散,所以在第二阶段,为了督促学生讨论,还要求每个小组将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一般会有6—10个问题,对于本组提出的问题,请其他小组回答,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这些问题。到最后几周,主要围绕期末作业展开,根据完成情况,教师先点评优秀作业案例,再由小组内讨论,最后每个小组发言,点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三个阶段中的讨论主要根据教师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观察而定,总体来说能够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了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小组讨论跑题、讨论时间不够、学生希望教师参加每组讨论等。
如何分组,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意愿而定,可以随机分组,也可固定分组。参与对分教学的四个班级中,只有一个班级乐意选择固定分组的方式,其他3个班基本上以随机分组为主。通过观察发现:随机分组的班级中,也有一些同学会自发结合成固定小组。学生在随机分组时主要考虑教室内座位安排、人际关系这两个因素。而采用固定分组的班级,由于每个小组人数较多(6名),每次讨论时,每小组也会随机又分成两个小组讨论。目前学校设计的桌椅不太适合搬移,这对讨论也有一定影响。相对于其他两个环节而言,讨论环节对学生而言是最为困惑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一方面为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多困惑,“吐槽”也最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很难。在讨论开始的时候,难以开启讨论,不知道该讲什么;讨论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述能力差,思路不清等原因,经常发生争论,存在很大分歧,致使讨论难以进行;学生对讨论结果持怀疑的态度,认为通过讨论获得知识点不全面,甚至对自己的分析结果比较怀疑;还有一少部分同学认为容易跑题;也有同学认为组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讨论时间也不合理,有的同学认为太长,有的则认为太短,意犹未尽;直到期末,仍有少数同学表现出“不适应”、“适应缓慢”,希望教师多讲解,少讨论。
2.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中,仍以学校拟定的教学大纲为主线,按照对分课堂的原理,精简教学内容,缩短讲课学时。对分教学对于“教哪些知识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揣摩知识点的之间的关系、难易程度,在讲解每章节的内容框架的基础上,讲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问卷反馈发现:学生开始对教师的课堂讲解的要求更高。运用对分课堂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加认可,这是对教师更加信任的一种表现,但通过其他问题的补充提问,也发现学生对教师“讲”的要求更高:
第一,希望“教师应把重点和难点讲解的再清晰,便于自己理解”。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往学生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很少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疑问,而现在迫于课堂讨论、作业的压力,课下不仅要认真复习,还要反思,甚至有的同学希望“讨论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对教学内容开始产生种种疑问,而课上听讲的质量直接影响课下复习的效果,因而开始关注教师的讲解是否合理;第二,同学们还需要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视频、参考文献等,大二的同学还希望教师多提供参考工具书等。
3.学生自我吸收环节
这个环节关系到学习效果和课堂讨论环节的成效,但是也最缺乏教师的监督的一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的责任心、自我监控能力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所以问卷中有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会“拉大同学之间的差距,好的同学更好,差的同学跟不上”。但是客观的说,学生之间基于学业上的差距本身就存在,但是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变化对学生学习力的影响更加明显。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基本能维持到每周3个小时左右的自学。单纯从学习时间的角度看,自学时间较长,大部分学生以复习为主,少数学生还能做到预习。但是从讨论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学生自学环节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自主学习耗时长,效率低。虽然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阅读,但是学习效率低,阅读能力弱。本课程所选择的教科书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适用的,但是学生升入大学之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方面与高中相比,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考前死记硬背的方法比较容易通过期末考试,常常出现“看书抓不住重点”之类的问题。
第二,不会做读书笔记。填写问卷的学生中,明确反映自己不做读书笔记的学生只有1位。同学们做读书笔记“侧重数量,不重质量”。从笔记内容和问卷结果看,笔记中主要是摘抄教材中的目录和板书内容,然后简要附上自己阅读时“想出的讨论问题”,这些想法还不一定全部都能在讨论环节展示出来,而能够写出自已阅读后的反思、体会的同学不到25%(43位)。
(三)学生对对分教学的整体评价
强调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法一统天下的方法被简单称为“传统方法”,运用对分之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改变,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学生认为对分教学方法比较好。
对于保持中立的63位同学,结合其再开放式问题的陈述,发现:(1)其中有22位同学明确表示对分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仍存在一些担忧,比如:讨论环节中存在较多问题,自己可能不是很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讨论,讲解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太差,阅读过程比较痛苦。(2)有7位同学对这个方法的学习结果比较怀疑,认为没有涉猎所有的知识点;还有同学希望“传统方法和对分教学多结合”,其实目的是让教师多讲,自己少讨论。(3)有3位同学明显反对意见,表示出不适应。从整体反馈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对分教学的方法是持肯定态度的。结合本人在各个环节中的分析,目前采用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阅读能力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日常阅读量少,知识结构单一,阅读后不善于归纳、总结、反思,加之写作能力略显单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教师教学观念提出更多的疑问。
第五篇:王涛 2012.06.15浅谈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浅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炼铁厂王涛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通过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最高位置,把群众当亲人,执政为民,我们党才能永保先进性,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本人通过组织和参与张店钢铁总厂以及炼铁厂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受益匪浅,认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学习内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关键在于学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党性、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党组织要明确学习内容,特别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要求、更新的思路,不断学习理论,学习科学知识,让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所得,感到学习管用。因此,党员的学习内容除了各职能部门所涉及到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从党组织的性质来说,各级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各级党员干部的执政本领来体现。只有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的学习应用,才能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系统学习,党员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二、提高思想认识,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是十分迫切。从党的性质和地位来说,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从作用来说,党组织成员整体素质怎样,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全面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企业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决定了党组织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说它迫切,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组织面临着改革开放、2l世纪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党组织能否通过组织化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审时度势、驾驭全局,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充分说明,做好“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培养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水平高的党组织,已经成为事关党的建设和发展大局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奔流、信息密集的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必将推动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过去那种“十年学习、终身受益”、“不用不学”的观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当前全体党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党组织要推动党员干部形成终身学习观念,以创新开放的思想,树立应用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的观念。通过强化学习目的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组织的学习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认识,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去学习,把学习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科技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新形势面前,把握时局。这些都需要通过党组织来推动和宣传,党员干部形成终身学习观念才能实现。
三、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既不能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也不能“一阵风”。要不断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本人作为山钢集团张店钢铁总厂属下的炼铁厂党总支中一名共产党员,在参与炼铁厂党总支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通过切身体会与具体执行,浅显的认为,炼铁厂党总支主要做到了“四个结合”和“六个充分利用”。
(1)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到“四个结合”
“四个结合”:即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在岗学习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
技术知识学习相结合。作为山钢集团张店钢铁总厂属下的炼铁厂党总支,具体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中心组学习、加强务实研讨、坚持支部组织生活学习、加强党课和形势教育、参加集团总公司举办的各类党课、学术讲座或辅导报告、参加集团总公司号召和倡议的任何关于党与党组织的活动、坚持每天自学、积极参加培训调研活动、认真抓好“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研讨交流与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
(2)在学习途径上要做到“六个充分利用”
“六个充分利用”:一是充分利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抓手,增强学习的实效性;二是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培训和轮训党员干部,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企业门户网站、《张钢报》等媒体媒介,开设“党员论坛”、”学习园地”“党史专栏”等栏目,实现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和动态管理;四是充分利用“创建文明企业”“先进集体”“四优、四强、四好”等活动载体,引导各车间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先进的管理水平;五是充分利用主题实践活动平台,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先锋岗”、“党员攻关小组”、争创“四强四优”以及“安康杯”、“创优争先”、“基层组织建设年”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干部学习锻炼搭建平台,提升学习的实践性效果;六是充分利用2012年是总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打造低碳绿色、富有特色、殷实富裕新张钢的“起步年”为契机,动员各车间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充分展示企业和员工良好社会形象和精神风貌。
四、建立健全制度,促进学习取得实效
坚持用制度加强学习管理,用制度保证和促进学习效果,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组织和管理机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它们都说明拥有知识的重要性。而要拥有知识和获得知识,就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但学习不是空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从个人来说,只有自主地、充满乐趣地发自内心的自觉学习、才能真正了解学习的真谛,让个人快乐。但这种学习是松散的临时的,随意性大。从
组织来说,学习是组织的事情,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来决定,必须按照组织的各种需求来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具有统一性、持续性和强制性,必须以学习效果为目的,建立学习激励机制。
党组织要结合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测评标准体系,准确设计测评要素,科学制定学习计划、科学设定考试科目和内容,不能千遍一律。由于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考试科目除了必考党的政治理论外,应以各部门的职能所涉及到的知识面为主,突出专业,活学活用,以党员干部为主进行学习考评,检查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效果,明确平时考核、阶段考核的学习内容和目的,确保学有明确内容,考有合理目标。要把学习考核与党员干部平时考核、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结合起来,科学地考评出党员干部的学习实效。把党员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量化细化,按照平时表现、理论考试和实践工作,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考核。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促使党员勤学、真学、实学、比学,避免党员学习活动流于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
五、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在为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精神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势在必行,而企业领导的身体力行,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表率作用带领广大党员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将是关键点、启发点和原动力。也就是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抓得如何,取决于企业领导集团的政治素质和学习自觉性,因为领导集团学习状况直接影响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没有领导集团的率先垂范,是搞不好的,因此,从厂领导到车间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头读书学习,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带头宣讲辅导,尤其是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要自觉遵守各项学习制度,不得无故缺席和迟到、早退,带头破解党员干部学习中的难题,坚持从严治学,从严管理,从严考核,只有这样,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有实效。
综上所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党员干部深入实践的行为范式与发展。只有通过实践途径,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依据实情改革创新、提升能力;才能保持党组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哲理,但就是难以落到实处。究其原因,有客观的方面,但更多的是主观内因。为促进党员干部这一行为范式的自觉发展,学习型党组织应注重四个硬件建设:一是党组织的网络平台建设;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系列具体内容规定及其规划的文本建设;三是实践调研成果的公开、公示及其评价体系建设;四是调研团队的组建及其奖惩激励机制建设。
我们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有终极目标的。这个终极目标应该是:形成浓厚而科学的、本组织所独有的党建文化。因为只有高态势的文化才能饱含着巨大发展潜力。我们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形成党建文化自觉型和文化特质型,实现党建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