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弄潮儿向涛头立
弄潮儿向涛头立
——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
《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07日
01 版)
初秋九月,钱江潮起。世界的目光聚焦“G20杭州时间”。
出席13场会议活动,发表11次演讲致辞,同27位外方领导人会晤……80多小时密集日程以分钟计算,习近平主席为峰会顺利举行作出的贡献,赢得各方高度赞赏。
历史的时空中镌刻下清晰的“杭州坐标”,时代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中国动力”。
总揽风云、运筹经纬,中国主张世界回响,大国外交结下金秋硕果
最忆是杭州。
月色如水、波光潋滟。习近平主席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贵宾们登上画舫,泛舟西湖。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们同船共渡,畅叙未来。
这如诗如画的短短航程,引领世界潮流的新方向。
一年之前,习近平主席用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向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发出邀约——2016年9月,我将在西湖之畔欢迎各位。
习主席之邀,应者云集。
各国政要宣布出席杭州峰会的消息纷至沓来,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缺席。
今年7月就任英国首相的特雷莎·梅,专门派人向习近平主席递交亲笔信,表达对出席杭州峰会的热切期待。
9月2日下午,巴西总统特梅尔上任伊始便赶来中国。见到习近平主席第一句话是:“选择中国作为首个出访国家,是我莫大的荣幸。”
西方媒体评论说,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手握重权的政治家同时前往中国,中国也从未拥有如此大的世界政治构建空间。
G20为何选择中国?
有国外媒体揭秘:当初多个国家争办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在征询成员广泛意见后,中国成为首选。
“这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也展示了中国愿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真诚愿望。”习近平主席说。
8年前,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的关头应运而生,各成员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
当世界经济再次走到关键当口,风险挑战重重依旧。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是二十国集团自身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中国,无疑在关键当口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张“全家福”,将杭州峰会的盛况定格在历史相册中。
4日下午3时,钱塘江畔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如扬帆待航的巨轮。习近平主席在这里迎接出席峰会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同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集体合影留念。
与会成员、嘉宾国及国际组织的35面旗帜整齐排列。习近平主席居中站立。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照片中既有老朋友又有新面孔。
人们记得,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参加峰会时,对这一机制准确定位:“二十国集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国际经济事务进行充分协商的重要平台。”
老挝、乍得、塞内加尔、泰国、哈萨克斯坦、埃及,当中国成为G20主席国,峰会受邀嘉宾国中来了6个发展中国家。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盛会。
拉美社评论:“杭州峰会在中国的领导和经济智慧的指引下进行……致力于打造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往事历历。杭州峰会筹备时,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走进联合国,走进非盟总部,走进七十七国集团,走进世界各地的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内陆之国、大洋岛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始终秉持开放、透明、包容的办会理念,同各成员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倾听各方利益诉求。
中国筹划,世界期盼。
当杭州峰会大幕开启时,国际舆论如是评价:“G20中国时刻”——世界经济走向的重要转折。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四层会议厅古朴典雅,一桌一椅、一纸一笔都充满浓郁的中国韵味。4日下午至5日傍晚,习近平主席连续主持G20峰会开幕式、第一至第五阶段会议及峰会闭幕式,在这一重要讲坛,阐述中国观点,提交中国方案。
中国声音,引领着杭州峰会进程。
德国《商报》撰文指出:“中国曾经长期处于世界政治的外围,如今在G20这一平台上扮演起核心角色。”
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亲诚惠容、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亲自推动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外交注入新的活力。
从大国到周边,从国家到国际组织,从伙伴到兄弟……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出访22次,行程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10圈,在国内同100多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会谈会见,亲力亲为打造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将中国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世界舞台的聚光灯频频投向习近平主席,中国抓住一切时机向外界传递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坚定决心。
“共赢发展”的中国主张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
“携手共进”的中国行动不断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赞誉。
G20杭州峰会,散发出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折射出中国外交的时代印记。
峰会虽已落幕,影响深远持久。
与会政要不约而同祝贺中国成功举办本次峰会,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卓越的领导能力,向中国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的贡献致敬。
风雨同舟、兼济天下,中国主动作为践诺守信,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
“今天我们见面,是我这次峰会期间最后一场外事活动,可以说叫„压轴戏‟。”5日晚9时30分许,习近平主席在西湖国宾馆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
3个多小时前,习近平主席主持的杭州峰会画上圆满句号,取得丰硕成果。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和各方嘉宾就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议题,以及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总结致辞,用“五个决心”显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的共同意志。创新增长蓝图、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果、一份份沉甸甸的文件,无不凝聚着中国理念、中国倡议。
“我深信,这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郑重宣布。
出席峰会的外国领导人深有感触。“这次峰会非常成功,包括每个细节。二十国集团不应只清谈而无成果。这次我们取得诸多实质性成果,这也得益于您的亲自推动。”奥朗德对习近平主席说。
德国将是2017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筹备期间会与中方保持亲密伙伴关系。“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通过举办杭州峰会,推动了很多全球合作方面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感谢中国的热情招待,感谢杭州百姓。”
历史必将铭记——
杭州峰会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这“三个第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
“杭州峰会从开始筹备,就一直把非洲发展问题纳入议题,充分体现了中非紧密关系和中国的领导能力。”塞内加尔总统萨勒这样对习近平主席说。
“发展”二字浓墨重彩地写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的长卷上。
“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这是和衷共济的大国担当,是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
3日下午5时30分,杭州西湖国宾馆如意厅,一个特殊仪式引人注目。
习近平主席起身向前,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正式递交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前完成参加协定的国内法律程序,是中国作出的承诺。当天上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加入《巴黎协定》的决定。
“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是中国政府作出的新的庄严承诺。”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胸怀世界,心系天下。从气候变化到联合国维和,从非洲十大合作计划到“一带一路”建设,在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倡议和行动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3日下午3时,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南非总统祖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以及1100余名工商界人士认真听讲,50分钟演讲中,掌声不断。
习近平主席提到一个细节:“中方把工商峰会安排在领导人峰会前夕举行,就是要充分汇集工商界的思想和智慧。”
“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也属于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
时代将会证明——
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面对镜头站成一排。
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但受全球经济影响各自经济发展均面临新的挑战。此时此刻,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发扬“金砖精神”,鼓实劲、出实招。
“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不为风雨所动,不为杂音所扰,不为困难所阻,不断强化伙伴关系,金砖国家必将实现更大发展。”
未来正在招手——
出席杭州峰会之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华访问,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拿大由此成为第一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北美洲国家。
发起成立亚投行,倡导构建“一带一路”,出资设立丝路基金,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凸显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东方智慧,逐渐呈现出无限魅力和吸引力。
2日,习近平主席与老朋友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谈。纳扎尔巴耶夫提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
习近平主席密集的双边活动中,“一带一路”频频出现。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土耳其、新加坡、老挝、沙特等各国政要纷纷表示出对接合作的强烈愿望。
真金不怕火炼,患难更见真情。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前行。
5日下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楼新闻发布厅,中外记者早已等候在这里,见证重要时刻。
下午6时40分,习近平主席和参会外国领导人道别后,来到大厅发表致辞。“峰会之后,我们将继续同各方一道,为落实和推进杭州峰会各项成果作出积极努力。”
铿锵有力的话语,体现中国的责任担当,昭示出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
沉稳睿智、真诚亲和,中国领导人展现大国风范,赢得世界尊重
“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
4日晚,杭州西子宾馆漪园宴会厅,灯光熠熠生辉,宾朋谈笑晏晏。习近平主席致辞时,列举了泰戈尔游览西湖时写下的诗句。
从400多年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记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出生于杭州的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骨灰安葬于此,再到上世纪90年代南非前总统曼德 8 拉游览西湖后表示“愿意在这里住上一辈子”,习近平主席拉家常般地讲起外国友人在杭州的故事,拉近了同现场外国嘉宾的距离。
平易亲切、融通中外、人情味浓,既在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中一以贯之,也在待人接物中处处可见。
4日下午3时,钱塘江南岸,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楼迎宾厅内,身着深色西装、系红色领带的习近平主席,在这里迎接八方嘉宾。
主人、主场、主持、主导、主张……随着习近平主席敲下木槌,峰会正式开幕。每阶段会议开始,习近平主席先介绍具体议程和中方考虑,接着邀请各方代表依次发言,衔接紧凑,过渡流畅。最后,习近平主席总结各方观点,结束讨论。
杭州峰会既是习近平主席与世界最重要经济体领导人共谋大计的多边舞台,也是习近平主席与新朋老友发展友谊的双边场合。
中美元首之间的一次握手,一句问候,从来都备受世界瞩目。
44年前,西湖国宾馆,见证了《上海公报》的谈判。
44年后,依然是西湖国宾馆。3日晚上,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结束3个多小时的高强度会见后,在月光下散步。
尽管奥巴马即将卸任,但习近平主席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倾注的智慧与努力,独具匠心地与美国总统开创的会晤形式,将长久镌刻在中美交往史上,留在两国人民记忆中。
之江山水,同样见证中俄领导人友情历久弥深。
4日上午,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远道而来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给习近平主席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箱俄罗斯冰淇淋。
几天前普京接见外国企业家时,听中国企业家说,中国人很喜欢俄罗斯冰淇淋。得知这一消息,普京特意带来这份礼物。
小小礼物,正是中俄元首3年18次会晤,不断巩固信任、加深友情的体现。惟其如此,中俄领导人才能利用一次访问时机发表3份重要联合声明,签署近30个务实合作协议。
2日上午至5日夜晚,习近平主席的行程繁忙紧张、环环相扣。尽管如此,他仍为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做了特殊安排: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谈,同埃及总统塞西共进早餐……
真诚相待是习近平主席赢得国际社会信任和尊敬的一个重要原因。
峰会期间,会见意大利总理伦齐时,习近平主席提及意大利8月底发生的地震,提出“中国也是深受地震等灾难影响的国家。只要意方有需要,中方愿意随时以各种方式给予支持”。
会见阿根廷总统马克里时,习近平主席说“你是参会领导人里飞行行程最远的”。他还对阿根廷今年纪念独立200周年表示祝贺。
……
在全球注目下,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外国媒体评论:习近平主席展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稳健的外交风度,坦诚的处事方式,恰与中国日益提升的大国地位相契合。
两年前也是秋季,风翻白浪,雁点青天。雁栖湖畔,习近平主席主持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聚共识、绘蓝图。
一年前,也是9月,中国举行盛大阅兵,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奏响和平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犹如钱江潮起,奔涌向前。
“弄潮儿向涛头立。”中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新华社杭州9月6日电 记者秦杰、霍小光、李忠发、熊争艳)
第二篇:5 弄潮儿向涛头立(《新时代面对面》⑤)——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弄潮儿向涛头立
——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在上海一大会址重温誓词,在嘉兴南湖红船追溯初心……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根脉。这次回望和追寻,充分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强烈使命担当,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点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97年前,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伟大历史使命从这里出发,一代代共产党人笃定目标、接续前行,不断开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深情回顾了我们党为完成历史使命走过的艰辛历程,号召全党为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而团结奋斗。
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1921年6月29日,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在日记中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为避免反动派搜查,用5个圆圈代指“共产主义者”。发端于上海石库门的“全国共产主义者之招”,吸引了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身党的事业,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寄托着人类关于美好未来的全部情愫和渴望。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思想,它的提出犹如一次壮丽日出,照亮了人类通向理想社会的康庄大 道。共产主义也是一种现实运动,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改变了亿万人民的悲惨命运,迎来了人类解放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在9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统一起来,把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同人民幸福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
共产主义犹如磐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不懈追求的远大理想。近一个世纪以来,共产主义始终是我们党须臾不可忘却的信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如此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可以说,我们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共产主义就像明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指引。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最高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标明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进步的历史进程。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美好未来映照前进方向,崇高目标凝 2 聚磅礴力量。在共产主义的光辉旗帜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步伐更加激情豪迈、铿锵有力。
共产主义好比愿景,是激励人们奋斗的美好向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共产主义对理想社会作出了生动描绘,比如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觉悟极大提高,彻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党宣言》告诉人们,共产主义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项伟大的事业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努力,为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而接续奋斗。
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实现的,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现实中不断增加共产主义的因素,向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靠近。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脚踏实地,接续奋斗,朝着远大目标不断前进。
微言
◆建党初心矢志不渝,红船精神历久弥新。
◆信仰之光,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信仰之塔,恰似大海里的航标,指引巨轮远航的方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用梦想领航,用旗帜指引,用信念定向,用价值凝魂,用实干成就,形成追梦逐梦圆梦的磅礴力量。
◆伟大梦想是总牵引,伟大斗争是总抓手,伟大工程是总保证,伟大事业是总任务。
二、勇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了千年未有之变局,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无数的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为有牺牲多壮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使命担当的鲜明写照。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名。这在世界政党史上绝无仅有,没有哪 4 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完成使命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建设使命担当的生动注脚。成千上万的英雄模范人物,公而忘私、殚精竭虑,投身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探索,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在春潮涌动的改革年代,“会当水击三千里”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使命担当的集中体现。无数共产党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勇立时代潮头,推动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经过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百年的使命担当,百年的奉献牺牲,百年的砥砺前行,百年的沧桑巨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合格担当者!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三、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伟大梦想,是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航船,是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朝日。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再接再厉,全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统筹推进“四个伟大”,为之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伟大斗争逐梦。“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条充满风险、面临挑战的拼搏之路。前面还有许多“雪山”“草地”等待我们去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征服,任何贪图安逸、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会使实现梦想的努力功亏一篑。我们要充分认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精神,做到“五个更 6 加自觉”,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为通往伟大梦想铺就一条壮阔坦途。
伟大工程筑梦。在近百年的筑梦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和脊梁。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实现伟大梦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全方位、整体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惟有如此,我们党才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交出优异的答卷,谱写民族复兴更加辉煌的篇章。
伟大事业圆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枝展叶,收获了累累硕果,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使古老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抚今追昔,我们由衷地感到,这条道路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个理论体系是照亮前进方向的耀眼灯塔,这套制度是保障发展进步的坚强守护,这种文化是凝魂聚气的精神纽带。我们有理由也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华“复兴号”列车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驶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伟大梦想指 7 引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领航导向;伟大斗争昭示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扫除障碍、提供牵引;伟大工程锻造领导力量,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伟大事业宣示道路旗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路径。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时代,我们要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贯通起来理解、协同起来贯彻,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政党。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从数十名到8900多万名党员,即将跨越百年的中国共产党恰是风华正茂。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奋斗,永远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掌舵“中华号”巨轮劈波斩浪,胜利驶向美好的未来。
链接
“五个更加自觉”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
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
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
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解读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动者、引领者、实践者
曲青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动者、引领者、实践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攻克的难关,从胜利走向胜利。
深度阅读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第三篇:向谢元立学习材料
向谢元立学习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谢元立,1988年毕业于长春职业技校焊接专业,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工人。工作期间,由于他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拥有高超的焊接技术水平,先后被公司派到德国、法国、清华大学专门学习。他通过学习,掌握了三种不同的编程方法,攻克了环口焊接难题和机械手焊接技术,自主编写了《侧梁六步编程法》《机械手智能编程法》《机械手焊接综合参数手册》等焊接技术操作手册。2009年,谢元立获得了吉林省首届技能大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光荣称号,他所在的班组继“吉林省青年文明号”、“全路创新示范岗”之后又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个职高毕业生,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发人深省,令人敬佩。环顾四周,不难发现,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一些成功的典型,如奥文电机厂厂长于飞、昆嵛大厦经理刘铁柱、奥文电机设备科科长于永幸、威海家家悦总公司财务科长宋爱玲等都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屡获佳绩,成为单位的先进典型。
榜样就在身边,成才之路就在脚下,同学们,我们应当向谢元立学习,向我校优秀毕业生学习,为此,特提出如下倡议:
1、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发愤图强,不懈奋斗。
2、爱国爱校,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不计个人得失,在奉献中体现自身价值。
3、崇尚科学,刻苦学习,历练本领,增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反对愚昧无知。
4、勇于攀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自强自立,反对好逸恶劳。
5、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互助进步,教学相长,反对不文明行为。
6、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共建和谐校园,反对迟到、早退、缺课、违纪现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收获成功人生。
教务处 学生处 2012年6月10日
文登高级技工学校教务处学生处 关于开展向谢元立学习活动的通知
各教研室、车间、各班级:
请及时查阅校园网,迅速响应“向谢元立学习”的倡议,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和解读“一个职高毕业生成长为全国劳模的故事”。
一个职高毕业生,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发人深省,令人敬佩。组织开展向谢元立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全体师生爱岗敬业、励志笃学,刻苦钻研的工作热情。
各教研室、车间、班级,应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向谢元立学习的热潮。
号召全体同学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收获成功人生。
教务处 学生处 2012年6月10日
谢元立简介
谢元立,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工人。2000年,谢元立被公司派到德国专门学习焊接机械手的操作技术;2006年,他被派往法国学习;2008年,公司又安排他到清华大学接受现代企业班组长管理培训。面对公司的悉心培养,谢元立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了工作上。机械手编程相当于设备性能开发,是一项连专业技术人员都感到头痛的工作。谢元立通过刻苦钻研,硬是掌握了三种不同的编程方法。环口焊接问题,就是让机械手在工件上自动焊出一个很小半径的圆圈。这在外国专家那里都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焊接动作,在谢元立的手上却变成了现实。引得厂家经常带买家来车间参观,以展示机械手焊接技能的魅力。工友说,小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简直像着了魔。他带出了一个现代化的班组。这些年,谢元立把自己所学到的技能编写成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班组同事。《侧梁六步编程法》、《机械手智能编程法》、《机械手焊接综合参数手册》,有实做,有理论,让同事受益匪浅。而他的刻苦钻研技术的劲头更是深深感染了班组的每个成员。“现在的机械手班,钻研技术的风气在整个公司都是少有的。”谢元立的领导如是说。
2009年谢元立获得了吉林省首届技能大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光荣称号,他所在的班组继“吉林省青年文明号”,“全路创新示范岗”之后又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长春客车股份公司开展向创新能手
谢元立学习活动
7月22日,北车集团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动员大会,发出了向忠诚企业,立足本岗,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知识型员工谢元立同志学习的号召。
谢元立是长客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焊接机械手班班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二十多年来,他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用骄人的工作业绩诠释了当代中国工人的优秀品质,成为了新时期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员工的典范。2004年转向架中心组建了“谢元立技术创新小组”以来,在谢元立的带领下,这个小组几乎完成了所有车型的侧粱焊接程序编制。2007年,升级为“谢元立创新团队”,集程序开发、人员培训、技术创新于一身,目前拥有拔尖人才2名,高级工人技师4名,工人技师9名,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实力最强的机械手群。2008年,谢元立到清华大学接受培训,他把这些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整理编写成了《快速轨道侧粱六步编程法》、《机械手智能编程法》、《机械手焊接参数综合手册》,为大型焊接程序的编制积累了宝贵经验。谢元立常说:“人生的价值不是一两次耀眼的成功,而在于平凡岗位上的日积月累。我的价值就是电焊这手活,把焊接钻深钻透,价值就提升了”。公司董事长董晓峰在讲话中号召全公司要迅速掀起向谢元立学习的热潮,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氛围,各基层单位要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搭建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各级组织要努力服务于技术创新,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切实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公司形成创新人才层出不穷、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谢元立:技能人才领跑者
记者的话
年届不惑的谢元立谈到这22年的工作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时,黝黑的脸上有着孩童般的羞涩。从自卑的高考落榜者到技能人才的领跑者,他就像阿甘一样,一直坚定地跑着。巨资引进的国外最先进焊接机械手、大批量多品种的订单“逼”着这位已经赢得“职场大满贯”的班长向更高目标跑步前进。他的身后是平均年龄30岁、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机械手班组成员。
转向架各种参数直接决定车辆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和旅客乘坐舒适性,转向架的焊接至关重要,高速列车对转向架的要求更为严格。巨大的压力下,这支实力强大的机械手队伍凭借创新精神、团队力量交出了“件件是精品”的答卷。正如公司领导所说,谢元立的价值是由一枝独秀变成春色满园。
现场速写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一排排焊接机器人正不紧不慢地有序运行,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技术工人拿着视校器,紧盯着焊点。工作通道上,有个人在蓝色电弧光、火红焊花不断闪现的各工位来回巡视。在打磨声、铁水爆裂声中,他不时大声与技术工人交流。在重点工位,他会仔细检查焊接质量,并经常现场编程。每天7时55分的例行班前会上,他会用几分钟时间总结前一天工作情况、安排当天工作,这几分钟,是他一天里唯一不在车间里巡视的时间。
自从2000年竞聘上机械手班班长,谢元立的工作流程便彻底改变:不再用焊枪来书写职场人生,而是将自己多年实战积累下来的焊接经验与独特手法,“翻译”成计算机语言,通过编程指令机械手完成各种焊接任务。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焊接程序中的命令便一道一道地生成。同时,他带着机械手班组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公司几千个生产班组中的骨干队伍之一。
身份定格
1988年至今,谢元立从一名最普通的一线焊接工成长为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高技能人才、中国北车集团 “金蓝领”、拔尖技术能手等国家、省、市、企业级荣誉的杰出人才,实现了 “职场大满贯”。22个春秋,匆匆流逝的8000多个日夜,忠实地记录了他一次次挑战自己,不断向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冲击的奋斗场景。
1989年,谢元立参加全厂技术大比武,获得 “焊工状元”称号。这是谢元立工作中获得的第一个荣誉,对他的鼓舞是巨大的。“信任与荣誉是我学习的驱动力。”这种力量一直 “逼”着他在干中学、学中干。1996年,他读完大专后又继续学习,获得了大连交通大学本科学历。谢元立觉得,积累起的知识能帮助他把握人生中的机会。
1997年,听说公司计划引进焊接机器人,谢元立开始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学习令人头疼的英语,琢磨计算机编程。机械手编程相当于设备性能开发,是一项连专业技术人员都感到头痛的工作。谢元立通过刻苦钻研,硬是掌握了三种不同的编程方法。2000年,他通过竞聘当上了机械手班班长。2004年,转向架中心组建了 “谢元立技术创新小组”。几年来,几乎完成了所有车型的侧梁焊接程序编制。2007年,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在公司投产,“谢元立技术创新小组”升级为集程序开发、人员培训、技术创新于一身的 “谢元立创新团队”。他刻苦钻研技术的劲头深深感染了班组的每个成员。在他的带领下,机械手班从原来只有一名焊接技师,发展成拥有2名拔尖人才、4名高级工人技师、9名工人技师的队伍,班组继吉林省青年文明号、全路创新示范岗之后,又获得了 “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内心感悟
这些年来,谢元立获得了很多荣誉,他最看重的是2008年转向架中心成立20周年时颁发的 “优秀建设者”称号。“‘建设者’多贴切,我一生的价值都包含进去了。”谢元立觉得,人生的价值不是一两次耀眼的成功,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日积月累。“在岗位上干出平均水平以上的价值,人的一生就没什么遗憾。”
2000年,谢元立被公司派到德国专门学习焊接机械手的操作技术;2006年,他被派往法国学习;2008年,公司又安排他到清华大学接受现代企业班组长管理培训。“是企业的发展让我一步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我要知恩图报。”他把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总结出来,独立编写了 《快速轻轨侧梁六步编程法》《机械手智能编程法》 《机械手焊接参数综合手册》等实用性很强的书籍,为大型焊接程序的编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经典语录
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还要不断地超越自己。
身为中国北车集团的资深专家、首席操作师、全国劳模,我一定要带出一支高素质团队。
我的人生价值就是企业需要时能够顶上去,干好自己的活儿。谢元立:焊花飞舞写人生
谢元立在操作焊接机器人设备。
尚未踏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的大门,砂轮打磨声、铁水爆裂声,声声入耳。走进焊接车间,耀眼的蓝色电弧光映衬下,焊花四溅,一排排焊接机器人正有序运行,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技术工人拿着视校器,紧盯着焊点。一个肤色暗红的男子正在工作通道巡视。他就是谢元立,焊接车间机械手班班长。技术工人,适合自己的岗位就有奔头
20多年前踏进电焊工这个行当时,谢元立并不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可以精彩。
当年,谢元立高考无望,在父母的劝说下来到职业学校铆焊班,“学门吃饭的手艺”。看着工人师傅穿着没有衣服模样的“油包”,脸上黑黢黢地淌着“油汗”,谢元立觉得人生一片灰暗。可生活总要继续,父母日夜操劳,自己得养活自己,谢元立慢慢转变心态。1988年,他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焊接车间,成为水箱工段的一名焊工。
谢元立知道,饭碗端得稳不稳,要看活干得好不好。凭借在学校掌握的基本功,加上虚心向师傅们请教,他很快就掌握了薄板不锈钢和镀锌钢板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1989年,谢元立参加全厂技术大比武,获得“焊工状元”称号。
这是谢元立工作中获得的第一个荣誉,一种无法描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他觉着有奔头了。工余时间,他天天从废料堆里找来料件苦练技术。1995年,25岁的谢元立被任命为水箱班班长。当上班长第一年,水箱班就实现了“千个水箱不泄漏、万米焊缝无缺陷”目标,步入先进班组行列。如今,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公司的“金蓝领”,薪酬水平远超普通管理人员,谢元立知道,像他这样的技术工人越来越吃香了。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当初,谢元立想分个好单位,有个体面工作,最终,他选择了脚踏实地干好电焊工。他说,人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干适合自己的工作最重要,一样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才能挑起重担
谢元立的闺女说爸爸的脸皮厚,为啥?原来,闺女有一个任务,每隔几天给谢元立揭脸皮。谢元立说,这是职业病,焊接时脸被灼坏了。“就是脸皮厚,说话不算数。”谢元立的妻子插话。谢元立知道妻子的意思,他无数次答应带闺女去旅游,可因为工作忙,闺女都13岁了,至今未成行。
“不能放松呀,不然就落伍了。”这些年来,谢元立不敢有丝毫松懈。1996年读完大专,今年又获得了大连交通大学本科学历,谢元立觉着,积累起的知识能帮助他把握人生中的机会。
1997年,听说公司计划引进焊接机器人,谢元立敏锐地觉察出机械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开始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咬牙学习最头疼的英语,琢磨计算机编程。1999年,公司正式引进了焊接机器人,并实行机械手操作工竞聘上岗,早有准备的谢元立脱颖而出。2000年,他当上了机械手班班长。
在车间里,谢元立很少有坐着的时候。晚上在家,闺女做作业,妻子收拾家务,他就坐在大鱼缸前,看着鱼儿自由自在地游,一言不发,一坐半小时,心静了,累也消了。
谢元立说,没有前面的吃苦受累,哪有今天的位置和荣誉。
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日积月累
这些年来,谢元立获得了很多荣誉,小到车间,大到国家,他最看重的是2008年转向架中心建厂20周年颁发的“优秀建设者”称号。“‘建设者’多贴切,我一生的价值都包含进去了。”谢元立觉着,人生的价值不是一两次耀眼的成功,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日积月累。“要相信自己创造的价值不比别人少,在岗位上干出平均水平以上的价值,人的一生就没什么遗憾。”
“我的价值就是电焊这手活,把焊接钻深钻透了,价值就提升了。”2004年,转向架中心组建了“谢元立技术创新小组”,几年来,几乎完成了所有车型的侧梁焊接程序编制。2007年,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在公司投产,“谢元立技术创新小组”升级为集程序开发、人员培训、技术创新于一身的“谢元立创新团队”。机械手班从原来一名焊接技师,发展成拔尖人才2名,高级工人技师4名,工人技师9名,一步步成为亚洲最大、实力最强的机械手群。
2008年,谢元立被安排到清华大学培训。学习中,他把这些年工作积累的思考和认识总结出来,独立编写了《快速轻轨侧梁六步编程法》、《机械手智能编程法》、《机械手焊接参数综合手册》,为大型焊接程序的编制摸索出理论基础。
车间里,抚摸着整齐堆放的京沪高铁列车构架那平整光滑的焊点,年近四十的谢元立露出了笑容。单位今年要实行强制休假,他打算带着一家人坐动车去北京看看。谢元立说,这次下了决心。
精彩工人谢元立(图)
谢元立在工作。
杨 旸摄
年轻的面庞沉静温和,笑起来纯净明朗,40岁出头的谢元立现在是中国高铁行业的工人“明星”了:凭着对中国高铁事业的热爱与拼劲,高中毕业的谢元立,可以编出连博士都叹为观止的程序;一手焊接绝活,连以严谨著称甚至有些苛刻的德国人都佩服不已。
“希望给我们制造业企业更多的支持,给我们一线操作工人更多的关爱;希望在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上、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上,再多下一些功夫。”2011年1月25日,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的工人谢元立走进了中南海,代表央企1000万工人向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献策,向总理建言。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普通车间,走到中南海献策建言。谢元立谱写了精彩的人生故事。而这故事的背景正是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前行,企业的进步。
只要用心,行行出状元
1988年,谢元立在职业技校焊接班学习了两年“吃饭的手艺”后,走进了长春客车厂(长客股份公司的前身)焊接车间水箱工段。
那时的水箱工段到处都黑乎乎的,灰尘、油垢挂满了每一寸可能停留的地方,沾到衣服上的灰尘会一小片一小片掉落,一股股浓烟从唯一通往室外的大门涌出。
谢元立肠子都悔青了,“说句实话,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彷徨了,想一想将来一辈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自卑,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地学习呢?”
可当他真正拿起焊枪,焊出第一个合格产品时,他的心态反而平和了。他自己暗下决心:既然干上这一行,就要干出个样儿来。在很多青工还在痴痴地怀念校园的“美好生活”时,他已经开始踏实地向师傅学艺,努力地前进了!
此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10周年,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的挑战开始把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技术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员工也开始打破铁饭碗,捧起了泥饭碗。
谢元立深知,饭碗端得稳不稳,要看活干得好不好。凭借着学校学来的知识,加上虚心请教老师傅,他很快掌握了当时先进的不锈钢薄板焊接技术,并在全厂的技术比武中获得了“焊接状元”称号。那一年,谢元立只有19岁。
一个万人大厂的焊接状元,对谢元立的鼓舞是巨大的。“这是我参加工作后获得的第一个荣誉,当时我非常兴奋,一种无法描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
谢元立感受到公司对技术工人的重视和需要,一下子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走技能人才的路,还是行的!”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苦练技术上。在不知不觉中,谢元立成了车间领导和班组员工公认的生产骨干,并渐渐地爱上了电焊这个职业。几年后,25岁的谢元立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水箱班班长。当上班长第一年,水箱班就创下了“千个水箱不泄漏、万米焊缝无缺陷”佳绩,步入先进班组行列。
新时代的劳动者,要“体力”更要“智力”
方方正正的字体,圆融的笔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无法想象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是谢元立“焊”出来的。
现在,谢元立的手工焊接、机械手焊接不仅在整个长客股份公司,就是在全国同行业领域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拼的是体力,但更多的是“智力”。1999年,长客股份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加强自身的实力,在硬件上花血本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焊接机械手。但它对当时的所有人来讲都是一个陌生领域。只有职高学历的谢元立连设备显示器上的英文指令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如何操作了。
焊接机械手是公司第一次引进的技术。机械手厂家的工作人员只是在安装时教给基本操作和一般的故障处理,要是问太深的专业问题,他们就以自己是外国人听不懂为由拒绝回答。而设备在安装一年后,再编焊接程序,工厂就要付钱,每天要给人家上千元的费用。
谢元立暗暗下了狠心,坚决拿下这个难啃的骨头随身带上一个本和一支笔,师傅说什么就记什么,不懂的就主动问,有时候接连问几遍还是记不住。他为了弄明白显示器上的英文,拿着英汉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只要有与焊接技术相关的培训班,谢元立就报名参加,其中还有英语培训班。
谢元立通过刻苦钻研,硬是掌握了三种不同的编程方法。环口焊接,就是让机械手在工件上自动焊出一个很小半径的圆圈。这个连外国专家都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焊接动作,在谢元立手上却变成了现实。引得厂家经常带买家来车间参观,以展示机械手焊接技能的魅力。
长客股份公司总经理卢西伟感慨地评价说,相比体力,谢元立更是智力型的劳动模范。平日里,谢元立的电子邮箱经常是满的,大家知道他爱学习,经常发些焊工类、编程类的书籍给他。“无论何时,我都是长客的一名工人,都会保持工人本色,但我还要掌握更多适应企业发展的知识,成为头脑丰富、理论深厚、技术娴熟,不断进步的新一代高铁工人。”
谢元立“疯狂”的学习尽头也带动了全班同志的学习热情,班组有“英语角”、“学习交流日”等活动。现在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谢元立的班组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焊接机械手的操作要领,他们不仅改进了外国专家编制的CW—2侧梁焊接程序,还自主开发了北京地铁、伊朗地铁侧梁等焊接程序,打破了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厂家人员编程的先例。
众人拾柴火焰高,万紫千红才是春
在长客,谢元立不仅是一个榜样,更是一种精神。在长客,重视人才的培养已是共识。各种人才培养政策给了谢元立们成长的土壤和环境。
2000年,谢元立被公司派到德国专门学习焊接机械手的操作技术;2006年,他被派往法国学习;2008年,公司又安排他到清华大学接受现代企业班组长管理培训。谢元立说:“我真的对公司有一种感恩的心。正因为公司对于技术的重视,我才能够走到今天。” 谢元立成长起来后,公司给予了他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2004年,他所在的车间成立了“谢元立技术创新小组”,2007年,这个小组已经升级为集程序开发、人员培训、技术创新于一身的“谢元立创新团队”。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团队不仅产生了十几名拔尖人才、高级技师和工人技师,还解决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吉林省青年文明号”、“全路创新示范岗”等光荣称号。
在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谢元立相继编写了《焊接机械手智能编程法》、《机械手焊接参数综合手册》、《浅谈如何提高焊接机械手的自动化程度》等实用教材;开办职工夜校、普及机械手操作技术,把现场当作课堂进行培训。
近年来,“谢元立职工技术创新团队”攻克了一道道生产难关,他们先后编制了K55侧梁、DZ34侧梁、DZ24侧梁、K53侧梁、CW—200构架焊接程序等几乎所有车型的侧梁焊接程序的编制,为一线工人编制大型焊接程序开创了先河。
在北京奥运车项目上,“谢元立创新团队”将“精品转向架、安全行天下”的理念,完美地展现在他们的产品上,接受了世界人民的大检阅。
“中央企业1000多万工人,这次就一个工人代表名额参加座谈会,这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当一名高铁工人肩上的担子和责任。”从中南海回来的谢元立深深感觉责任更重了:“只有焊接技术全部实现机械化才能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将不断壮大和锻造我的团队,让其他人在自己的领域也能够创新发展。让我们亲手制造的高速动车组跑得更快、更稳、更安全,让‘中国创造’这张名片更亮、更灿烂!”
谢元立:成就“金蓝领”之三部曲
在国际体坛的赛场上,很多顶级的运动员都把获得“大满贯”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理想。在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股份公司)却有这样一名职工,在抱得“职场大满贯”——国家、省、市授予工人的最高荣誉后,淡定地表示:“工作中,我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还要不断地超越自己。”他就是长客股份公司机械手班班长谢元立。
20年前,谢元立只是一名普通的电焊工,20年后,他却在“钻研”中成为轨道客车制造领域的焊接高手,与长客股份公司董事长董晓峰并肩站在了光荣的领奖台上。与带领企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董事长相比,谢元立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普通的人生创造出不凡的业绩,他靠的是什么呢? 企业飞速发展与个人把握机遇之交响曲
1988年,高考无望的谢元立在职业技校焊接班学习了两年“吃饭的手艺”后,走进了长春客车厂(长客股份公司的前身)焊接车间。初来乍到,看着一脸汗水一身油污的师傅,听着刺耳的打磨声,闻着刺鼻的焊烟味儿,谢元立肠子都悔青了,“说句实话,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彷徨了,想一想将来一辈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自卑,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的学习呢?”可当他真正拿起焊枪,焊出第一个合格产品时,他的心态反而平和了。他自己暗下决心:既然干上这一行,就要干出个样儿来。在很多青工还在痴痴地怀念校园的“美好生活”时,他已经开始踏实地向师傅学艺,努力的前进了!
此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10周年,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的挑战开始把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技术素质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员工也开始打破铁饭碗,捧起了泥饭碗。谢元立深知,饭碗端的稳不稳,要看活干得好不好。凭借着学校学来的知识,加上虚心请教老师傅,他很快掌握了当时先进的不锈钢薄板焊接技术,并在全厂的技术比武中获得了“焊接状元”称号。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一个万人大厂的焊接状元,对于谢元立的鼓舞是巨大的。“这是我参加工作以后获得的第一个荣誉,当时我非常兴奋,一种无法描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谢元立感受到公司对技术工人的重视和需要,一下子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走技能人才的路,还是行的!”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苦练技术上。在不知不觉中,谢元立成了车间领导和班组员工公认的生产骨干,并渐渐地爱上了电焊这个职业。几年后,25岁的谢元立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水箱班班长。当上班长第一年,水箱班就创下了“千个水箱不泄漏、万米焊缝无缺陷”佳绩,步入先进班组行列。
1989年,企业开始产品换型并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对技术工人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次,谢元立想主动承担一个部件的焊接工作,得到外国专家的答复是你没有资质。“没有资质就是没有资格。”谢元立说,这件事对他的触动非常大。从那以后他也知道了什么是欧洲焊接标准。“那段时间,我白天按照欧洲焊接标准学习技术,晚上回家按照欧洲焊接标准学习焊接理论。”很快,他考取了欧洲焊接资质证书。
1999年,公司引进了焊接机械手。在机械手操作工竞聘上岗考试中,谢元立脱颖而出并当上了这个班班长。当别人都羡慕他能够一次次把握住机遇的时候,他自己清楚,为了了解和掌握自动焊接技术,他已经搜集并“偷着”学习了两年这方面的知识和英语。谢元立说:“是企业的发展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岗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要不是引进设备,我都不知道焊接机械手是什么样子。”他们的车间主任却说:“再好的设备,要是没有像谢元立这样肯学技术的员工,又有谁来操作呢?”
企业悉心培养与个人敬业精神之协奏曲
有人说谢元立很幸运,他赶上了一个崇尚技术的时代。谢元立却说:“我还赶上了一个重视技术的企业。”谢元立偷偷告诉记者:“我现在的工作岗位是有津贴的。”的确,为了培养谢元立,长客股份公司也下了大力气。
2000年,谢元立被公司派到德国专门学习焊接机械手的操作技术;2006年,他被派往法国学习;2008年,公司又安排他到清华大学接受现代企业班组长管理培训;作为高级工人技师、公司少有的工人队伍里的A类拔尖人才,他被公司授予和公司推荐上级授予的荣誉称号不胜枚举,“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高技能人才”、中国北车公司“金蓝领”、拔尖技术能手、劳动模范„„谢元立说:“我真的对公司有一种感恩的心。”
面对公司的悉心培养,谢元立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了工作上。机械手编程相当于设备性能开发,是一项连专业技术人员都感到头痛的工作。谢元立通过刻苦钻研,硬是掌握了三种不同的编程方法。环口焊接问题,就是让机械手在工件上自动焊出一个很小半径的圆圈。这在外国专家那里都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焊接动作,在谢元立的手上却变成了现实。引得厂家经常带买家来车间参观,以展示机械手焊接技能的魅力。工友说,小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简直像着了魔。谢元立却笑着说,不就是几天没回家么。这样的没回家对小谢来说已经是常事。小谢说,女儿3岁的时候,我就答应要带她去旅游,可是,今年女儿已经13岁了,对女儿的承诺依然没能兑现。
可是,没有带女儿旅游,他却带出了一个现代化的班组。这些年,谢元立把自己所学到的技能编写成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班组同事。《侧梁六步编程法》、《机械手智能编程法》、《机械手焊接综合参数手册》,有实做,有理论,让同事受益匪浅。而他的刻苦钻研技术的劲头更是深深感染了班组的每个成员。“现在的机械手班,钻研技术的风气在整个公司都是少有的。”谢元立的领导如是说。
企业创新需要与个人价值追求之奏鸣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力量之源,也是一个企业的不竭动力。谢元立说:“现在的我是被企业大环境给”逼“出来的。”的确,要想用当年焊接一千个无泄漏水箱的技术水平去自如地操作现在的焊接机械手简直是天方夜谭。企业明白这一点,谢元立当然更清楚。每年成千上万的技术难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企业需要成百上千个像谢元立这样的员工。“逼”这个外因作用于向往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因,谢元立的成功就显得那么自然和顺理成章。
谢元立的电子邮箱经常是满的,大家知道他爱学习,经常发些焊工类、编程类的书籍发给他。谢元立说:“我的人生价值,就是企业需要时能够顶上去,干好自己的活。”很简单却很不容易,但他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多更好。
2004年,他所在的车间成立了“谢元立技术创新小组”,2007年,这个小组已经升级为集程序开发、人员培训、技术创新于一身的“谢元立创新团队”。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团队不仅产生了十几名拔尖人才、高级技师和工人技师,还解决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
两年前,公司300km/h动车组转向架项目开工,从机械手班抽调了大批的操作骨干。谢元立再一次发挥自身的技术特长,带领新入厂的青工边生产边培训,使得班组人力资源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补充。目前,2008年入厂的16名青工都掌握了两种以上焊接机械手的操作,已成长为生产中的主力军。机械手班也名副其实地成为长客股份公司蓝领之路的领跑者。
2009年谢元立获得了吉林省首届技能大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光荣称号,他所在的班组继“吉林省青年文明号”,“全路创新示范岗”之后又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长客领导形象地说:“谢元立的价值是由一枝独秀变成春色满园。”而小谢却淡淡地说:“我是班长,这是我的职责。”如今,谢元立已成为公司全体职工学习的楷模,公司各条战线都在深入开展像谢元立同志学习的活动,争做谢元立式的“金蓝领”。
第四篇:向世涛同志简历及先进事迹
向世涛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向世涛同志现任重庆市万州区局(分公司)局长、经理、党组书记,1987年至1998年先后任巫溪、巫山县局(公司)局长、经理、党组书记。该同志在部队先后8次立功受奖,从事烟草工作后被行业和地方政府10余次评为先进工作者,3次被评为万县地区优秀企业家。他从部队复转后激情投入烟草创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积累,学会了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先后搞活3个烟草企业,被业内人士誉为“治企能人、扭亏专家”。出任巫溪县烟草公司经理时,经过3年努力,使长期亏损的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调任巫山县烟草公司经理时,经过奋斗,当年补亏659万元,4年为企业创造了2500万元所有者权益;晋任万州分公司经理后,率领片区烟草员工开拓进取、负重拼搏,整顿规范烟草市场经济秩序,关停了五桥、巫溪2个计划外烟厂,完成了国家重点移民项目万州30万担打叶复烤工程建设任务,组建成立了万兴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按期关闭了万州烟叶复烤厂;卷烟销售年均增幅达22.4%,超过重庆烟草同期整体发展速度,并弥补亏损2500万元,消化库存烟叶8万担。特别是在2002年初,他出任万州区局(公司)法人代表后,主动适应烟草体制调整,正确对待职务升降,面对企业“五合一”后员工多、摊子大、成本高、包袱重、管理难的现状,同员工激情创业,争先创优,当年就卷烟销售大增长,品牌结构大提高,经济效益大攀升的良好发展趋势,企业实现税利1676万元,并获得文明单位、网建联动、专销先进单位等27块奖牌。2003年,万州烟草在他的带领下,发扬“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又创造了低成本运行、高结构销售、农网现代物流、专销紧密结合的网建特色,企业被重庆市局树为片区样板、重庆先进。
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珍惜党组织对他的信任和员工对他的拥护和支持,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勇于开拓,拼搏进取,团结带领职工队伍精心经营,为万州烟草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五篇:(向立宏)就业工作总结报告
机电工程系就业工作总结报告
尊敬的学院招就处领导:
首先我要感谢领导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这个总结会议。我们机电系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和招就处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们系的就业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全系5大专业,17个班,共707名学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下面就我系本学期的具体就业工作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做一个简短的汇报。具体分为四部分来讲:
一、本学期机电系就业工作基本情况介绍
机电工程系目前有5个大专业,供热与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的就业率为98%,其中1人邓源源同学已转到轨道系,陈倩倩、秦晨、庄明睿三位同学自己创业。其他的同学都找到工作单位的。学生的就业区域主要还是在长株潭地区比较多,如:远大空调的,株洲唐人神集团的、联城和长沙美的等。深圳地铁也有6位同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就业率达到98.95%,接近100%。这个专业适用性比较广,一般机械类的企业都有需求。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长沙和株洲地区。如:湖南三一泵送、株洲连城集团、株洲钻石切削刀具有限公司、长沙通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外省的有佛山中德机械、从工业大学引进来的上海昌硕有限公司、浙江人本集团等。
数控技术专业:就业率达93%。学生就业主要还是集中在长沙和株洲,长沙三一泵送、三一中成有限公司、中轻集团长沙长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株洲九方装备有限公司、湖南宇航工业公司、株洲华信实业有限公司。外省的有中山大洋机电、深圳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就业率达到93%,学生就业也是主要集中在长沙和株洲本地,如:湖南三一泵送有限公司、北汽福田、蓝思科技、晟通科技集团、株洲汽车齿轮有限公司,湖大三佳;外省主要有深圳德昌电机集团、中山大洋电机,安徽芜湖奇瑞集团、福州福大自动化集团等。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就业率达到98%,焊接专业的学生就业很走俏,学生就业主要在本地较多,如: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天一焊接切割公司。外省主要有广州南车等。
二、本学期我系部在就业工作方面做了哪些事情
1、就业工作制度的建立。我系部在唐主任的指导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就业工作制度。明确了系部所有领导和老师们的就业工作职责。
2、应学院的要求,根据我系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较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
3、我系部主动联系了10多家用人单位来我校考察和招聘毕业生。并初步和数家比较大型的发展较稳定的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比如:湖南中财化工集团、珠海格力集团、珠海伟创力集团、长沙晟通科技集团、中轻集团长沙长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五局三环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集团、成都时代海纳集团等。
4、积极配合学院组织召开的大型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另外,还组织学生参加湖南工业大学、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招聘会,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湖南省人才市场高档人才招聘会、株洲市人才见面会等,让我系部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就业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5、系部组织人员参加了长沙和株洲几场大型的招聘会,也深入企业了解社会和企业对本系各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并通过整理形成了书面的调研报告。
6、根据学校的要求,每月25号及时准确地向学院招生就业处上报我系部的就业情况。
7、完成了对我系部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统计、更新和归档工作。
8、我个人来讲,这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我在4月下旬,参加了由肖院长联系和组织的,由香港工教网和珠海伟创力集团在东莞举办的《务工前引导性教师培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就业指导知识和先进的职业指导教学方法。5月份,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湖南省高级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并以高分通过考试,获得了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同时我也撰写了论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途径探析》正在出刊。非常感谢学院和系部领导给我这个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和平台。
三、目前我系部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1、学生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问题。
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过高估计自己,本身能力和素质不高,但是对企业的要求很高,有些学生要求要在长株潭地区,要求待遇高,工作要轻松点。。像这种学生往往在招聘的过程中会被企业淘汰。
2、学生很渴望有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但是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职业指导,他们搞不清楚就业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该怎样正确的评估自己,该怎样准确地做好职业规划,该怎么去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该怎样做到与企业的最佳匹配。(三圈理论)
3、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全程化和系统化的指导。学校缺少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老师。不少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缺乏对学生的个案指导。而且给学生上课的老师有很多是兼职老师,缺乏实践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所以指导课没有吸引力。导致学生对职业指导课失去兴趣。
4、我系毕业生更换单位的频率比较高。
我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发现我们系部的学生大概有30-%左右,有换单位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这里面可能有学生本身的原因,比如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好,吃不了苦,适应能力比较差。同一单位,有些学生认为单位条件差、工作重、待遇不好,但是有些学生却对学生很满意。也有企业的原因,有些企业的管理制度严格,工作任务繁重,刚毕业的学生可能一下子适应不了。还有些学生,缺乏对整个职业的规划,往往遇到一点困难、遇到一些不公就提出辞职等等这些原因导致了毕业生更换单位的频率比较高。
5、我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不强
机电系的学生都是学工科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弱点,沟通能力较差。单位招聘的时候,别人问一句就答一句,很少主动说话沟通,有的表达用语很生硬表达不清楚。这一点,我曾经也和我们罗主任一起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说怎样去培训和锻炼我们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6、缺少创新能力.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机械地去学习已有的书本上的知识,不敢创新,也没有创新意识,希望系部或学院以后多开展创业创新比赛,这样有利于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7、校企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目前与我系建立比较稳定的用人单位不是很多,不过我系部唐主任和刘首席老师与珠海格力集团合作开办了格力订单班,这为我们系部开展校企合作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我系部在唐主任和汤书记、罗主任的带领下准备利用暑假出去考察企业,准备在09级和10级的各个专业设立一个订单班,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我系部以后的就业工作质量。
四、今后我系就业工作努力的方向
1、继续学习和关注国家关于就业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特别是学习国家十二五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新政策,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便能更好地给学生做就业指导工作。
2、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指导大学生明确就业的目的,大力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指导毕业生应在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指导学生在预备就业的过程中,边工作,边根据企业工种需求再学习另一种职业技能。在校学习有余力的学生也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其次,是要在鼓励学生多考证,以便增加就业竞争力。
3、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应从大一开始直到大三进行全程化和系统化指导。(就业前的指导(三圈理论)、就业后的指导《心理疏导》《劳动权益保障》)
大一年级要进行“择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把“学生所学专业与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择业指导的切入点,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等问题上,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好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大二年级“定业指导”和“创业指导”。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的要求、条件,明确今后的求职方向;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其次,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良好的创业品质,学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大三年级 “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让他们了解国家就业政策,了解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譬如:《劳动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就业促进法》等。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职业决策,尽快的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准自己的职业位置。三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4、建立学生职业指导档案: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档案、毕业生跟踪调查档案、典型就业指导案例分析等。我经常和我们唐主任讨论就业工作如何开展问题,唐主任提出了“三三制原则”就是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优秀、一般、就业能力弱点的学生。把企业分成三档:一档、二档、三档。那么把我们优秀的、能力强的学生推荐到一档企业,把表现一般的学生推荐到二档企业把成绩和能力稍差点的学生推荐到三档企业中去人才和企业,这样才能达到人才和企业的最佳匹配。为什么这么做呢?。。
5、多收集一些学生、家长、企业对我们反馈的意见,并及时与系领导沟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市场经济下,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取向,做到“产销对路”,学生毕业才有出路,学校也才有生存的竞争力。
6、多参加一些高档的人才招聘会收集一批发展稳定,实力雄厚的企业,并重点考察,争取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体计划】准备建立三个就业基地:珠三角(深圳、广洲、东莞、珠海、佛山等)。浙江、江苏地区、昆山地区;长株潭地区。(中联、五强集团、三
一、远大、蓝思科技、山河智能、长泰机械、中铁五局、晟通科技)
7、加大对我系部老师们的就业指导培训力度,特别是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级兼毕业班课的老师都应该要培训就业指导相关知识,以便增强我系部的就业指导队伍力量。
8、严格执行学院和我系部制定的就业制度。实行奖罚分明,系部老师每建立一个订单班可在考核上加分,每推荐一位毕业生也可加分。如果工作职责没有落实的,要扣分。
9、进一步研究和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1)争取与50-100家发展趋势比较稳定,实力比较较雄厚、企业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和合作关系。2)争取能在09级和10级每一个专业中都要建立一个订单试点班。
10、积极扩展就业途径,鼓励学生去中小企业、去基层就业、西部及急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鼓励学生入伍,鼓励学生开展“支一扶”、援藏、农村特岗教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