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村小学创“环境优美示范校”汇报材料
焕生机,扬斗志,创示范
——罗场镇陈村小学创县级环境优美示范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高县教育局各位领导:
你们好!
宋水泱泱,翰墨流香,在那青山绿水间,陈小在闪耀„„(注:摘自《陈小之歌》歌词)罗场镇陈村小学校起始于民国二十四年的“禹王宫”小学堂,其时,教师两名,学生三四十人。历经七十余载风雨历程,经过四次变更和完善,如今的陈小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工34人,在校学生600余人。学校有图书室、实验室、广播室、仪器保管室、远程教育室、教师会议室、微机室等。各种教育设施设备齐全。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校多次获得镇“先进学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县级“合格学校”、“校风示范学校”、“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养成教育示范学校”。以宜宾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之“22515”争创环境优美示范校为契机,罗场镇陈村小学校焕发出无比昂扬的生机与活力。把“进校园”活动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发动,全体动员,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现将创建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策划。
为加强对“进校园”活动工作的指导,我校成立了“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钟勋校长任组长,学校分管教导主任刘文华任副组长,成员由工会组长、教导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以及各班班主任组成,写入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和安全卫生工作计划;并制订了“进校园”活动、“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和“集中治理三乱”工作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会议,就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布置安排,各部门各负其责。采用多形式让全校师生明确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从思想上动员起来,使每个人都投身到这次创建活动中去,为本次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建全机构,完善制度。
为了突出综治管理的过程化和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我校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将校园环境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逐步实施。
1、我校建立了校园环境卫生责任制,并逐年完善。要求做到校容校貌整洁、美观。校园环境整洁,无尘灰;教室、走廊无痰迹,墙壁无污迹,厕所无污垢,天花板无蛛网、备品整洁规范、桌凳整齐化
一。校园内无瓜果壳废纸等杂物;教师办公室整洁有序,富有文化气息。为了杜绝“乱扔、乱划、乱吐”的现象,学校在合适位置设立有多个垃圾桶,并在相应位置墙上张贴有温馨提示语。
2、强化学生文明卫生教育,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学校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校园管理制度》、《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升降国旗制度》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编写了《学生礼仪常规》、《学生一日常规》和《学生文明十要十不要》,要求各班利用晨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刘文华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创作适合儿童传唱的《陈小文明礼貌歌》,在每日的“歌声校园”中午时段广播,并教给孩子们传唱,在歌唱中熏陶孩子们形成文明礼仪。各班也形成了各具侧重点的班级公约,其中卫生工作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各项工作本着“天天坚持,样样落实”的原则,使综治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3、建立红领巾监督和文明劝导制度。三年级以上的班长和中队长同时担任学校校园文明卫生的检查评比任务,大队部对这些同学进行培训后,让他们以学校小主人的身份参加学校的校园文明卫生建设的管理工作。红领巾监督岗成员又身兼文明劝导员在校门、操场和每个楼层执行文明劝导和文明监督任务,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和监督。
4、严格检查评比,实行量化打分。将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对教师考核,将评比结果与班级考核结果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效果不好的老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逗硬奖惩。对年度内完成较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班级,扣该班的班级量化考核分。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5、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要求全体教师都要树立“人人都是综合治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将各位教师都安排参与学生管理的工作。如:教师跟班参加活动、值周巡视、各楼梯口监控、楼层监督等等。注意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思想,任课老师与跟班老师主动配合班主任落实阶段德育任务,形成以少先队为龙头,班主任为核心,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整合教育力量,让“进
校园”净化成果遍地开花。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期定期召开会议,举行家长座谈会。学习、宣传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和相关要求。
三、扎实推进,营造氛围。
1、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学校制定了远景规划,做到逐年投入,逐年重点突破。近年来,学校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二十多万元,对学校厕所进行维修改造、新建标准化篮球场,对学校花坛、树圈破损瓷砖进行维修更换,粉刷学校围墙墙壁、油漆门窗,整改建设“无烟化”煤改气食堂,聘请专业人员手绘舞台背景,更换破旧墙面宣传栏,高标准打造校园和班级黑板报,着力打造班级文化建设,清理卫生死角,补充绿化苗木,美化校园。让校园环境处处渗透温馨与和谐。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发挥教育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社会影响。组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队伍4支次,参加人员达300人次,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印发“告别陋习,共建美好家园”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1500余份,张贴、悬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标语3幅,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栏。营造出人人关心、参与和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引领,务求实效。
1、继续深入开展“小手带大手,全民齐动手”主题活动,带动家长及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宜宾市教育系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校评比标准》,学校针对校门口脏、乱的“顽疾”,向家长发放了“以身作则,当文明家长”的倡议。订每周一、三、五为大扫除日。在当天下午组织学校师生对校园内外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卫生清扫。
2、开展主题为“小手牵大手,共建文明社区”的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每期举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竞赛。孩子们用“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行动起来,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为文明出力的良好风尚,共建我们美好陈小。
3、继续开展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文明在心中、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中、文明在脚下”的德育主线中。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并且进行大张旗鼓地宣扬。先后举行了“‘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启动签名仪式”发出了倡议书,全校师生在“小手带大手,全民齐动手”的巨型横幅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大家纷纷承诺要“告别陋习,牵手文明”,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为共创美好家园作出贡献。“环保小卫士”表示,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带动更多的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今,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行为蔚然成风。
4、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小手在行动”文明创评活动。学校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拒绝陋习、文明校园》的倡议。倡议他们养成文明良好习惯。我们安排红领巾监督岗教育好学生不要乱丢乱扔,随时保证学校整洁、畅通。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始终是家校联手的最有效途径。我校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充分利用“家校互访”和电话同家长联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反馈,老师和家长都能及
时了解学生发展近况;发动学生当义务宣传员,让学生家长与孩子一道,按照“三管住、十不”的要求,通过教师带学生、学生带家长、家长带家庭、家庭带社会,带动、影响家庭成员以及社会每个公民改掉陋习、讲究卫生,形成全民动手、全社会动手、人人齐动手的良好局面。
6、开展“让垃圾回家,还校园洁净”、“我是文明小学生”、“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讲卫生,保健康”等一系列主题班、队会。我校要求学生随时做到“三个捡一捡”,(遇到纸屑捡一捡,遇到果皮捡一捡,遇到落叶捡一捡)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时常会看到学生主动捡拾走廊、公区的垃圾纸屑,学生弯弯腰,伸伸手,捡一捡,收获心灵上的快乐。促进学生内化文明卫生意识,形成良好的文明卫生行为习惯。
7、开展“整治城乡环境,我们共同行动”环保小卫士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劳动1000余人次,上街义务扫街,冲洗人行道、清理垃圾,清理乱贴的广告标语,保证了学校周边街道的卫生清洁。
五、环境治理,形势喜人。
1、小卖部、食堂等生活服务区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污物、无异味;厕所地面、坑位、门窗、四壁整洁卫生,沟槽、管眼畅通,无蝇蛆、屎碱、剧臭等现象。
2、建设规范整洁的校园信息发布栏,无乱张贴现象;无乱扔垃圾、墙壁乱涂、卫生死角等现象。
3、校园内外,本校师生无乱吐、乱扔、乱倒等行为;无追逐打闹、制造喧哗、破坏公物、说脏话打架等现象。
4、制定好长远德育规划和具体德育工作计划。并有计划地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5、校园环境逐年进步,每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如今学校绿树成荫,窗明几净,各墙面墙画、黑板报、标语、宣传栏、温馨提示、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绘舞台背景,班级文化建设等文化布置,演绎着陈小十几年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彰显出我校注重历史底蕴,传承优良传统;同时又积极学习借鉴,不断创新的发展思想。
六、不断探索,再铸辉煌。
如今,学校在县教育局、中心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钟勋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常规立校,人和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思路;以“以人为本,发展至上”为办学理念;以“强管理,促和谐,创特色”为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团队发展,学校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逐步将陈小打造全县一流完全小学。
第二篇:陈村小学创“环境优美示范校”汇报材料
焕生机,扬斗志,创示范
——罗场镇陈村小学创县级环境优美示范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高县教育局各位领导:
你们好!
宋水泱泱,翰墨流香,在那青山绿水间,陈小在闪耀„„(注:摘自《陈小之歌》歌词)罗场镇陈村小学校起始于民国二十四年的“禹王宫”小学堂,其时,教师两名,学生三四十人。历经七十余载风雨历程,经过四次变更和完善,如今的陈小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工34人,在校学生600余人。学校有图书室、实验室、广播室、仪器保管室、远程教育室、教师会议室、微机室等。各种教育设施设备齐全。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校多次获得镇“先进学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县级“合格学校”、“校风示范学校”、“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养成教育示范学校”。以宜宾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之“22515”争创环境优美示范校为契机,罗场镇陈村小学校焕发出无比昂扬的生机与活力。把“进校园”活动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发动,全体动员,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现将创建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策划。
为加强对“进校园”活动工作的指导,我校成立了“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钟勋校长任组长,学校分管教导主任刘文华任副组长,成员由工会组长、教导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以及各班班主任组成,写入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和安全卫生工作计划;并制订了“进校园”活动、“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和“集中治理三乱”工作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会议,就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布置安排,各部门各负其责。采用多形式让全校师生明确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从思想上动员起来,使每个人都投身到这次创建活动中去,为本次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建全机构,完善制度。
为了突出综治管理的过程化和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我校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将校园环境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逐步实施。
1、我校建立了校园环境卫生责任制,并逐年完善。要求做到校容校貌整洁、美观。校园环境整洁,无尘灰;教室、走廊无痰迹,墙壁无污迹,厕所无污垢,天花板无蛛网、备品整洁规范、桌凳整齐化一。校园内无瓜果壳废纸等杂物;教师办公室整洁有序,富有文化气息。为了杜绝“乱扔、乱划、乱吐”的现象,学校在合适位置设立有多个垃圾桶,并在相应位置墙上张贴有温馨提示语。
2、强化学生文明卫生教育,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学校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校园管理制度》、《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升降国旗制度》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编写了《学生礼仪常规》、《学生一日常规》和《学生文明十要十不要》,要求各班利用晨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刘文华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创作适合儿童传唱的《陈小文明礼貌歌》,在每日的“歌声校园”中午时段广播,并教给孩子们传唱,在歌唱中熏陶孩子们形成文明礼仪。各班也形成了各具侧重点的班级公约,其中卫生工作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各项工作本着“天天坚持,样样落实”的原则,使综治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3、建立红领巾监督和文明劝导制度。三年级以上的班长和中队长同时担任学校校园文明卫生的检查评比任务,大队部对这些同学进行培训后,让他们以学校小主人的身份参加学校的校园文明卫生建设的管理工作。红领巾监督岗成员又身兼文明劝导员在校门、操场和每个楼层执行文明劝导和文明监督任务,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和监督。
4、严格检查评比,实行量化打分。将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对教师考核,将评比结果与班级考核结果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效果不好的老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逗硬奖惩。对内完成较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班级,扣该班的班级量化考核分。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5、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要求全体教师都要树立“人人都是综合治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将各位教师都安排参与学生管理的工作。如:教师跟班参加活动、值周巡视、各楼梯口监控、楼层监督等等。注意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思想,任课老师与跟班老师主动配合班主任落实阶段德育任务,形成以少先队为龙头,班主任为核心,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整合教育力量,让“进校园”净化成果遍地开花。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期定期召开会议,举行家长座谈会。学习、宣传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和相关要求。
三、扎实推进,营造氛围。
1、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学校制定了远景规划,做到逐年投入,逐年重点突破。近年来,学校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二十多万元,对学校厕所进行维修改造、新建标准化篮球场,对学校花坛、树圈破损瓷砖进行维修更换,粉刷学校围墙墙壁、油漆门窗,整改建设“无烟化”煤改气食堂,聘请专业人员手绘舞台背景,更换破旧墙面宣传栏,高标准打造校园和班级黑板报,着力打造班级文化建设,清理卫生死角,补充绿化苗木,美化校园。让校园环境处处渗透温馨与和谐。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发挥教育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社会影响。组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队伍4支次,参加人员达300人次,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印发“告别陋习,共建美好家园”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1500余份,张贴、悬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标语3幅,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栏。营造出人人关心、参与和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引领,务求实效。
1、继续深入开展“小手带大手,全民齐动手”主题活动,带动家长及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宜宾市教育系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校评比标准》,学校针对校门口脏、乱的“顽疾”,向家长发放了“以身作则,当文明家长”的倡议。订每周一、三、五为大扫除日。在当天下午组织学校师生对校园内外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卫生清扫。
2、开展主题为“小手牵大手,共建文明社区”的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每期举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竞赛。孩子们用“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行动起来,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为文明出力的良好风尚,共建我们美好陈小。
3、继续开展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文明在心中、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中、文明在脚下”的德育主线中。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并且进行大张旗鼓地宣扬。先后举行了“‘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启动签名仪式”发出了倡议书,全校师生在“小手带大手,全民齐动手”的巨型横幅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大家纷纷承诺要“告别陋习,牵手文明”,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为共创美好家园作出贡献。“环保小卫士”表示,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带动更多的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今,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行为蔚然成风。
4、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小手在行动”文明创评活动。学校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拒绝陋习、文明校园》的倡议。倡议他们养成文明良好习惯。我们安排红领巾监督岗教育好学生不要乱丢乱扔,随时保证学校整洁、畅通。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始终是家校联手的最有效途径。我校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充分利用“家校互访”和电话同家长联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反馈,老师和家长都能及时了解学生发展近况;发动学生当义务宣传员,让学生家长与孩子一道,按照“三管住、十不”的要求,通过教师带学生、学生带家长、家长带家庭、家庭带社会,带动、影响家庭成员以及社会每个公民改掉陋习、讲究卫生,形成全民动手、全社会动手、人人齐动手的良好局面。
6、开展“让垃圾回家,还校园洁净”、“我是文明小学生”、“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讲卫生,保健康”等一系列主题班、队会。我校要求学生随时做到“三个捡一捡”,(遇到纸屑捡一捡,遇到果皮捡一捡,遇到落叶捡一捡)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时常会看到学生主动捡拾走廊、公区的垃圾纸屑,学生弯弯腰,伸伸手,捡一捡,收获心灵上的快乐。促进学生内化文明卫生意识,形成良好的文明卫生行为习惯。
7、开展“整治城乡环境,我们共同行动”环保小卫士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劳动1000余人次,上街义务扫街,冲洗人行道、清理垃圾,清理乱贴的广告标语,保证了学校周边街道的卫生清洁。
五、环境治理,形势喜人。
1、小卖部、食堂等生活服务区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污物、无异味;厕所地面、坑位、门窗、四壁整洁卫生,沟槽、管眼畅通,无蝇蛆、屎碱、剧臭等现象。
2、建设规范整洁的校园信息发布栏,无乱张贴现象;无乱扔垃圾、墙壁乱涂、卫生死角等现象。
3、校园内外,本校师生无乱吐、乱扔、乱倒等行为;无追逐打闹、制造喧哗、破坏公物、说脏话打架等现象。
4、制定好长远德育规划和具体德育工作计划。并有计划地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5、校园环境逐年进步,每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如今学校绿树成荫,窗明几净,各墙面墙画、黑板报、标语、宣传栏、温馨提示、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绘舞台背景,班级文化建设等文化布置,演绎着陈小十几年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彰显出我校注重历史底蕴,传承优良传统;同时又积极学习借鉴,不断创新的发展思想。
六、不断探索,再铸辉煌。
如今,学校在县教育局、中心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钟勋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常规立校,人和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思路;以“以人为本,发展至上”为办学理念;以“强管理,促和谐,创特色”为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团队发展,学校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逐步将陈小打造全县一流完全小学。
第三篇:后陈村汇报材料111
谷金楼乡后陈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简介
谷金楼乡后陈村位于南乐县城北3公里,106国道东侧。现有总人口1006人,已婚育龄妇女200名。
近年来,后陈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支村两委“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多次被县、乡评为“计划生育工作示范村”。
一、夯实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投资60万元,建设了占地3000平方米多功能人口文化大院,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二是进行了信息化建设,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建立了一套真实完善的人口信息数据库,与乡计划生育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互联网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生殖健康知识等,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三是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育龄妇女小组长,完善了管理制度,建设了一支整体素质高和服务能力强的计生干部队伍。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完善了平时宣传工作机制,加大了集中宣传服务的力度。平时宣传方面,采用印发宣传页、举办培训班、广播喇叭、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向村民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婚育新风、生殖保健等知识。今年发放宣传页5000多份,刷新标语15条。集中宣传方面,充分利用人口文化大
院的阵地作用,组建文艺宣传队,每年组织开展 “关爱女孩树新风”文艺演出、“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6次。营造出了浓厚的计生宣传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优质服务
根据本村群众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温馨、优质、高效的计生服务。一是做好孕前优生检查服务工作。先后做好群众宣传、调查摸底、完善机制、规范档案等工作,并实行车接车送和零收费,不增加育龄人群的负担。二是创新康检服务。开展生殖保健知识教育活动,把查孕、查环和治病有机结合起来,用优质的服务吸引育龄妇女参加康检。利用“检前检后两通知”的方式,对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参检率达到了100%。三是开展便民服务。在村人口文化大院设立了“计生便民窗口”,让群众不出村实现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婴儿落户、政策咨询、投诉受理等服务项目一个窗口办理。
四、完善利益导向,打造和谐计生。
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制定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并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和落实了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对于村内20户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奖励20元,并以存折的形式一次性发放到位;将3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优先纳入了低保范围,为10名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减免了挂号费、医疗诊查费;为30个独生子女、双女户
家庭办理了《一卡通》,可享受入托、入学、就医、招生、征兵、农村宅基地划分等方面的照顾;为30户计划生育家庭免除了一人份的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尽可能多的实惠,增强了广大群众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四篇:创“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汇报材料
沐浴校园文化 润泽美好童年
——创“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示范校”汇报材料
修水县第八小学兴办于2013年9月,作为良塘新区第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是一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余人,教职工62人,高职教师4人,中级职称6人,市骨干教师2人,全体教师学历均本科以上,学校各部室设备齐全,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打造示范校园,三年来,一直致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打造幽雅的环境文化,彰显育人魅力
学校把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校园里,树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一年四季,绿草成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理性化的人文环境,通过对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廊、一块碑的精雕细琢,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深化,内涵升华,精心打造墨香校园和书香校园。校园整体设计,做到在思想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和谐统一。本着“高品位、儿童化”的原则,对学校的每个角落进行文化着装,院墙墙面上校训,校歌,校徽及校风、学风、班风、教风要求整齐醒目,教学楼墙壁上悬挂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壁画。同时,楼层主题分明,第一栋教学楼为“感恩楼”。四个楼层主题鲜明:一楼为“感恩父母”主题;二楼为“感恩老师”主 1 题;三楼为“感恩同伴”主题;四楼为“感恩社会”主题。第二栋教学楼为“快乐楼”。四个楼层也主题分明:一楼为“快乐生活”;二楼为“快乐学习”主题;三楼为“快乐合作”主题;四楼为“快乐成长”主题。制作了80块主题鲜明的走廊文化宣传牌匾。同时,为切力推进校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建设,又制作了64块永久性标牌,让学生将说普通话作为自己的一项自觉行动。学校操场围墙上画有体育运动的宣传标语。置身校园,不但使人神情愉悦,还会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的熏陶。学校还建立了校园音响系统,课余时间,漫步校园,到处都充满了曼妙的乐音。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开化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二、以打造“四化”校园为突破口,营造整洁、优美的育人环境。
1、校园净化
整洁、干净的校园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学校从制度建设入手,责任到人,管住自己的手,不乱丢,不乱画,管住自己的脚,不乱踩,不乱跑,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叫,不乱吐,保证了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
2、校园美化
①、校园内建筑布局比较合理。教学设施较完备,生活用具齐全。
②、学校的各种展牌橱窗制作精致。在院落适当位置设置着制作 2 精致的宣传橱窗。
③、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各班按学校要求布置国旗、班训、《守则》、《规范》、班级信息栏、风采园、标兵栏等。
④、办公室美化工作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一室一品”,定期组织评比,各教师办公室做到布置优雅大方、整洁卫生、富有文化气息,打造教工之家。
3、校园绿化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绿化,建有高标准,大面积的绿化林,绿化带,绿化池,绿树成荫,相映成趣,同时,组织学生动手,种植小树苗,点缀校园走廊,整个校园绿化覆盖率高达60%,推动了花坛文化,楼道文化和走廊文化建设。
4、校园的语言文字规范化
学校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要求教师上课、与学生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提倡师生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十字礼貌用语。学校标语、公文、师生书写必须使用规范的汉语语言文字。同时,大力开展书写规范字活动,要求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必须用正楷字,并组织评比,学生每日二十分钟书写课,让语言文字规范成为一种习惯,我校已成功获评九江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也是我县目前唯一的一所,填补了我县此项工作的空白。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1、利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举办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开展“先进班级评选和“文明礼仪伴我行”、“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关心集体、尊敬师长、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格。每年举行“两节一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
3、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增加阅览室座位数,开辟阅报宣传栏。充分利用中午时间向学生开放阅览室,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特色。
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1.营造学习的班级氛围。
(1)发动学生用自己种的花草或是制作的手工画、美术作品来点缀教室;
(2)办好黑板报、学习园地,学生好的作品在园地中展示。(3)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 2.培育自立自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优良班风。
以班级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等理念倡导布置班级环境,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学生干部、值日生为骨干,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班的事情自己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逐步形成主动自觉,天天向上的优良班风。
五、建设儒雅的教师文化,提升育人质量
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培养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根本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教师文化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优雅智慧、博厚谦逊的教师文化,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4 主动谋求教师行为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和谐,主动实现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的高度一致,在充满人文情怀的团队中,调整行为,激发潜能,催生智慧,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位。我们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我学习我快乐”的读书活动,组织教师每周一次进阅览室学习,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学习,提倡工作之余的自主学习。进行摘抄笔记展示,学习心得评比,并经常组织讨论和交流。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专著,观一堂名师课,上一堂示范课,带一名徒弟,讲一个教育故事,做一次专项交流),引导教师把学习作为一种良好习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浓烈的文化氛围,促使教师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展自己的思维和眼界,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逐渐内化成一种文化育人的魅力,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
六、塑造文雅的行为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学生的素质就是学校的“品牌”,每一个学生是学校发向社会的一张名片。我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制定了《修水八小师生一日常规》,坚持每周一个常规重点、一次集会,“红领巾监督岗”和大队部坚持每天一日三巡,对清洁、纪律、两操等情况认真检查督促、及时公布、天天 5 提醒,督促队员的一言一行。值周教师总结工作,坚持每周一评比,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颁发流动红旗,使校园“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我校坚持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心理疏导为突破,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强文化基本功,重全面发展,促快乐成长,积极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做到了四个一:“每节一歌、每天一讲、每周一诗、每月一评”,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化了六大系列主题教育——①亲情感恩教育系列;②绿色环保教育系列;③爱国主义教育系列;④革命传统教育系列;⑤安全健康教育系列;⑥文明礼仪教育系列。这些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清醒大脑、放飞希望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
六、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为重点,形成严谨、踏实、进取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校园制度建设应该着眼“人本”,即制度的建设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是为了最终达到无意识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和指令性优势,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1)学校管理制度文化。
学校实施人本管理,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情境。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每学期把文化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文化建设项目投入不断,为创建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加强学校管理,成立了文化建设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由郑国富校长亲自挂帅,刘小春书记具体督导,政教处和信息办联合组织活动开展与材料整理。
2.制度完善,活动有序。
我校的规章制度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在制度管理中我们坚持师生的主体地位,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明白自己的责任、义务、权利,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学校文化像春风,像雨露,像阳光,推动着学校持续发展,提升着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目标管理考评优胜单位”、“教学质量优胜单位”、“教学管理巡回看优胜单位”、“九江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有市县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4名,学生在艺术表演、征文比赛、科技制作、书画作品创作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200人次。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不断创新,把我校建设成为文化强校,成为播撒文化和知识的摇篮。
2016年4月12日
第五篇:内江市环境优美示范校申报
内江市环境优美示范学校评比标准
申报单位:隆昌县响石镇中心学校
内江市环境优美示范学校申报表
注:申报学校应在《申报表》后附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学校工作总结,按照《评
比标准》打出自评分表一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