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申请报告

时间:2019-05-13 19:2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申请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申请报告》。

第一篇:“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申请报告

安陆市府城紫金路小学

“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申请报告

新的发展时期,面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推进我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势在必行,开展“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对于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我校位于市府城中心地带,校园占地面积12269㎡,建筑面积10111㎡。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2459人,教职工135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语文教改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 “湖北省电化教育试点学校”“孝感市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装备站的支持协助下,学校坚持“抢抓学校发展机遇,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学校品牌,争创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规范化建设、标准化配备,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思路,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规范完善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工程,在打造“省电化教育先进学校”品牌方面取得了可喜得效果。

学校目前装备计算机教室两个,一个电子白板多功能教室,多功能音乐教室一个,三十五个教学班全部建成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一个,建有信息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各一个。建立校园网络,已接入

20M光纤宽带网。楼与楼之间光纤联接。“班班通”工程全面覆盖。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节点,真正实现了全校网络化。建有FTP资源服务器,学校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实现网络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挥网路信息化的独特作用。学校现有学生电脑85台,教师电脑50台。构建网站,提供平台。学校有独立的校园网站,并建有高质量并受师生欢迎的主页。内容更新及时,通过网络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信息交流,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学生信息电脑化、课时安排网络化等。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得到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学校100%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50%的中青年教师建有个人教学博客。近十几年来,教师电教论文、课件获国家级、省级奖励达150余人次。

三、总体目标

从2012年7月-2014年8月底,拟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数字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其主要目标是:

1、提出并确定“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校园”的信息标准与应用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

2、建设一个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和教学资源库,包括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

3、建立全校的电子身份体系,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体系为各种网络应用系统服务,使全校用户在所有的网络应用系统中都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

4、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5、建设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

6、建立一个统一的个性化门户,为校园网上的所有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点,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7、在网络平台不断升级完善、确保校园网络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重点完成校园网平台下网络信息化的全方位应用,构建一个具有渠中特色的数字化空间,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校园功能;

8、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整合环境、资源和活动信息,构建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最终实现我校教育过程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学校还将以关键业务系统为核心,以“数字校园”整体平台为基础框架,进一步实现基于校园网络的信息化新应用,完善与学校相适应的校园局域网。保证网络中心机房设备运行稳定,功能完善,布局

布线合理,信息点到达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等教学、学习和管理场所,促进数据利用的简捷和最大化,全面提高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教育行政管理、校务管理信息化。

第二篇: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组织实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通知(辽电教馆字[2012]11号)和《辽宁省电化教育馆“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了切实加快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力度,实现教学、管理过程和模式的全面信息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上级要求及时代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辽宁省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部署,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集教育教学、科研、办公、管理、后勤服务等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通过硬件建设和应用培训与研究工作,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健康便捷的生活服务,打造农村学校一流“数字校园”。

二、实施原则

1、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

2、坚持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办公、管理、后勤服务的原则。

三、实施目标

我校数字化校园发展的总体实施目标是: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环境、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以及办公、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创建数字化虚拟空间,实现学校的信息化和现代化。2013建成本地区农村高中数字校园领先学校,并在2014年底前达到辽宁省电化教育馆“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标准,真正建成辽宁省数字校园示范校。

四、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内容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类资源数字化,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办公、管理、后勤服务等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

数字化环境: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包括:覆盖全校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高速校园网络;数字化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数字化多媒体制作、演示系统;建立建全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机房、数字化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数字化管理:指校务管理系统,包括办公、人事、教务、学籍、校产等管理子系统。

数字化学习:指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和资源两方面。建立先进实用的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包括:校园信息发布系统、校务管理系统、教育教学系统、学生自学平台、家校联系平台、实验图书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等。

加强现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工作,不断开发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重视现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工作,把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传统媒介的信息资源尽快数字化。加强各类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包括教育教学资源库、科研资源库、管理资源库、学生信息库、数字化图书馆等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信息资源库。积极开发基于WEB技术的各类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学校、社会和家庭提供优质服务。

数字化科研:主要是规划科研项目管理、科技图书情报查询等。加强教科研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加强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过程的管理、著作成果的管理等。

五、建设与应用的特色与创新 未来三年,我校将加强数字化校园软硬件系统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人员培训

教师信息化的专业准备不足,是当前制约基础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最突出的瓶颈,因此数字化学校建设成败的关键是人的因素。只有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业务水平高、技术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全面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才能使数字化学校的建设顺利进行。

我校拥有大量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教师,学校的校本培训为学校和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校本培训方面今后将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的方式转变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二)基础建设

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全面优化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主要表现在:

1.校园网络系统

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最基础的设施,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数字的空间。所以首先要优化学校公共网络设施,建设校园网络系统,采用多网合一的多媒体综合校园网解决方案,实现计算机局域网、智能广播网和数字监控网的数字化多网合一。不断完善网上办公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等数字校园的核心支持系统。逐步建设通用技术、生物等学科的数字化实验室。

2.其它方面

加强学校教学场所多媒体设备建设与使用,实现教室全面多媒体化,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目前我校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要进一步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积极营造良好数字化环境。

(三)应用规划 1.学校管理工作

依托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在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学校各处室部门的配合,加强培训与指导,全面实现学校各类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

(1)行政办公系统

由以往的人工模式转变到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的智能模式。包括各类文件、通知、通告、校历、周历的发布,教育教学信息的网上传输,公文流转等全部通过学校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教师之间的联系,也可以通过发送邮件等来进行,从而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

(2)教学支持系统

包括学生成绩网上管理、网上作业、网上备课、网上论坛、网上教案课件管理、网上论文管理、网上试卷管理、网上课表管理、网上教学档案管理等等。

(3)德育管理系统

包括网上学籍管理、宿舍管理与生活指导;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学生信息调研、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等。

(4)科研管理系统 依托宽带网络,促进学校教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完善学校教科研信息数字化建设,开展各类网上课题研究,大力开展各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各类课题研究成果在网上的共享,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领域的相互转化,使科研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课题研究专题网站,利用专题网站促进教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使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得到反映。另外,通过专题网站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知名度。教育科研及课题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有利于学生了解新课改、新课标的前沿信息,吸引学生参与教师教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档案管理系统

逐步建立完善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档案的保存条件,使学校的校务、教学、德育、人事档案等方面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统的校校通网络直接为教育局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6)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馆一方面将自己原有的资源数字化,同时引进更多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网络数据库,并建立网络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为全校师生乃至校园外的学生提供全天候服务(包括检索、预约、传递、浏览、信息服务等)。

(7)后勤管理系统

及时对学校的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等进行登记和评估。2.课堂教学工作

依托宽带教育网络(校园网)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将带来教学模式深层变革。基于宽带网络的教育应用工程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核心,主体对象不仅是本校学生,还包括其他学校的学生。

(1)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体系

这是数字化教学应用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学校数字化校园的统一规划下,重点收集、整合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教学资源数据库,如教学资料信息库、高考信息库、教育教学视频资料库、教育教学图片资料库、教育教学音频资料库、教学反馈与评价信息库以及图文资料丰富的校园数字图书馆建设等等。

(2)网络教学系统

这是数字化教学应用建设的互动式基础教学平台。包括:网上课件制作、网上授课、网上作业、虚拟实验室、网上教学讨论以及网上教学测试等等。

(3)网络课堂系统

在校师生利用校园网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例如通过校园网进行课程点播或同步实时地网上课程(学术报告)直播,基于校园网的答疑系统和小组讨论(实时),通过校园网的作业提交以及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等。

依托宽带教育网络(校园网),通过网络公开课的功能开设远程课堂教学直播。利用计算机的数据通讯功能把电子教案(课件)与教学实况传送到各教学点,各教学点还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问或与远程教学点之间进行讨论。通过宽带网络,运用相关的视频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多点教学。几个老师可以一起协同对众多学生讲课。对于教师来说,将获得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将获得更多的机会接受优秀教师的教学,从而真正实现“名师共享”工程。

(4)网上学习系统

着重解决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为全校师生创造更好的网上学习环境。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营建过程中,资源库的开发是关键。我们认为: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把以自我开发为主的各类教学软件运用于日常教育,并建立大量的个人教学资源,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以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为基本原则,引进具有新课改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把建设、充实和完善学校资源库当作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头等大事来抓,各年级各学科要按课程教材整理好教案和课件,使资源库的建设为我校的新一轮课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5)网上课程资源的整合 整合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新课标体系的资源,开发学科专题学习模块,包括学校各类研究性学习专题、校本课程开发专题、新课改专题等等。

3.拓展育人时空

(1)多元化学习环境 众所周知,网络教育的优势在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每一个成员进行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学校教学支持网和网络课堂的建立,使得学生在家能够很方便的学习,一方面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资源共享和服务,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2)网上家校互动

建设“远程家庭教育平台”,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校园网络资源,构建起来的远程家庭教育工作平台,该方案实现了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的统一。

六、预期效果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信息平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将校园的主要教育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协作式、研究性的学习,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扩大校园教育承载能力和教育覆盖地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基于以上的理解,我校建设“数字化校园”将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教学支持网站、信息资源库、数字图书馆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面向教学应用为首选,以循序渐进和逐步完善为主要建设模式,创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七、保障措施和进度安排 1.经费保障 我们将认真、主动地做好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和交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持;密切沟通社会各界,拓宽资金融汇渠道;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切实加强对校园数字技术中硬件的投入力度,共同为数字化校园的实现提供优秀的资金平台。

2.组织保障

由校长牵头成立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部门领导和信息技术组长,统一协调学科研究组、德育工作组、教务工作组、信息发布组等各工作小组的工作,由信息技术组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并不定期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整体的信息素养。

学科研究组由教务处、教研组长、各学科的优秀教师组成,学科研究组的任务是建立网上的学科教学支持系统,不断丰富完善其内容,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拓展教育教学时空。

德育工作组由政教处、团委、各班班主任组成,德育工作组的任务是通过心理测评、论坛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以班级网页制作评比、论坛交流等为主要形式,抓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策划设计网络版的德育(班主任)工作平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教务工作组由教务工作人员和信息技术组网络开发人员组成,任务是策划设计网络版的管理平台,方便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开展。

信息发布组由学校信息技术组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是及时发布学校对内对外信息。

3.进度安排

具体的建设思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5月——2013年4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举行启动仪式,筹备相关资料等。

学校已完成班级装配大屏幕投影,并尽快完成教学白板的配备,优化现有教学资源,建立更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促使所有中青年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在现有的软硬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教师的备课系统,充分发挥团队备课的优势,采用网上备课的方式,进一步减轻教师的压力,提升教师备课的质量,促进我校师生对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学习,提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本校师生创作、整合信息的技能,倡导全校师生健康文明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加强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建立起学校的资源库,让全校师生更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数字化的好处,为了更好地进行新课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保障。

第二阶段(2013年5月——2014年4月),建立起完善的学校数字化管理中心,教师的人事档案管理将纳入学校数字化管理中心,同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一起,组成档案信息数字化、将教师成绩管理系统功能扩大,扩大教师教学业务评价评估功能,其中包括教师的备课检查、作业的批改、试卷的讲评、学生的反馈、教科研方面的发表文章数目等等,都将纳入教师业绩管理。

第三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2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上课节数占到该教师所上课总数的40%到50%甚至以上,100%的中青年教师都擅长将多媒体技术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电子备课系统,让该系统既涵盖教学备课的功能,又可以让教师不用借助其他外围软件或书籍,完成备课的全部过程。建立起有效的资源共建激励策略,在学校实际应用中,将发挥最大的辅助备课作用,同时完成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积累。

第三篇:“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3

中央电化教育馆

“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背景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把数字校园建设列为重要工作,在学校信息化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制订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推动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达标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推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中小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在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和实践的积累,形成了一批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典型。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开展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专项研究,探索新时期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经验,引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开展“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目标

用4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和应用效果好的学校,通过实验探索,形成百所国际 1

领先、应用创新、成效显著的数字校园示范校,引领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三、建设思路

1.实验先行,示范引领。在先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形成数字校园示范校,为全面提升全国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水平提供经验和示范。

2.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项目学校要不断提升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水平和效果,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前沿技术、新兴产品的试验和应用,研究其对学校教育、师生发展、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变革等,形成新的突破。

3.活动推动,应用创新。围绕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提升项目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校长领导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推进数字校园的常态化应用和创新应用。

4.广泛合作,协同攻关。数字校园建设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指导、需要教育信息产业部门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在经费、技术、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协力打造新时期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示范项目。

四、实验内容

1.利用先进技术,前瞻建设数字校园环境

(1)完善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在校园网络全接入、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创设网络环境,推进个性化学习和随时随地的学习;重视面向学生发展的信息化学习设施和体验设施的建设;重视基于新技术的应用。

(2)整合并完善数字校园的资源建设。整合各种优质

数字教育资源,加强学习资源设计与建设,开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兴趣的选修课资源、校本教育资源的建设和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建设。

(3)整合并完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在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学校管理、家校互联系统、网络社区等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支撑和应用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关注学生电子成长档案与教学过程评价系统建设,整合和开发支持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

2.加强数字校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1)加强数字校园环境下的网络学习、虚拟实验及各种生活体验,探索高水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各有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

(2)加强数字校园教学系统的全面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推进数字校园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数字校园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教育管理决策的数字化,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学校办学水平。

(4)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间协同教育系统的应用,发挥数字校园在校际协作、家校协作、远程协作等方面的作用。

3.探索并形成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投入和保障机制 数字校园建设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探索形成建设经费投入和日常经费保障的机制,关注

数字校园专业队伍建设、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申报与确认

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条件具备的学校中分批遴选,经评审通过后的学校开展数字校园实验示范的研究。

1.项目学校的基本条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能够把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与本校整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具有良好的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基础,已实现校园网络全接入、全覆盖;终端设备能满足教学和管理的常态化应用要求;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实现常态化应用,并在当地具有较好的影响力;

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有专项经费支持和人力等条件保障;

学校自愿,并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和充分支持。

2.项目学校的确认

省级电化教育馆(中心)推荐,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专家评审,中央电化教育馆审批确认。

3.示范校确认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评估验收优秀的学校确认为数字校园示范校。

六、组织与保障

1.项目的组织管理

中央电化教育馆成立“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和“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等的拟定、项目学校的评估和指导,相关地方

电教机构参与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

项目学校要成立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

2.项目学校的队伍建设

中央电化教育馆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组织项目学校校长、教育信息技术专门人员及教师的培训,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研究队伍。

项目学校要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并结合本校的实际,通过应用提升队伍的水平。

3.加强数字校园的应用

中央电化教育馆将根据项目学校的实际,组织开展数字校园的应用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数字校园的创新应用。

项目学校要积极参与有关数字校园的应用活动,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数字校园应用的评估制度,提高数字校园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4.加强项目学校的管理与协作

构建项目学校的网络管理与交流平台,实现专家咨询指导、成果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项目学校的协作研究和整体实施的效率、质量。

项目学校通过该平台进行经验交流与研讨,总结和宣传本单位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成果与经验。

第四篇:龙口市实验小学 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龙口市实验小学 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据中央电化教育馆“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硬件方面

1.学校现有2个计算机网络专用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

2.一线教师达到人手一机,学校各功能室、办公室计算机数量能够满足日常教学管理的需要。

3.我校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并通过100M光纤宽带接入烟台教育网,全面规划和布局校园信息点,实现网络的室室通,班班通,建立了无线网络。4,我校建立数字化平安校园工程监控系统,在相关处室设置管理终端和报警中心,实现数字化平安校园。

5,我校建立数字校园电视台,数字校园电视台是学校、家庭及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多元互动平台,可以播放原始自制节目,VCD,并实现现场直播。

6、我校所有教室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并使多媒体跟校园网进行连接,使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进入课堂。

7、我校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学校电子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随时读阅电子文献、访问Internet网络。

软件方面

1、我校建立浙大办公自动化平台,包括日常公务处理,信息发布,公文流转、会议管理等功能,为学校及各职能部门提供基于校园网的协同办公环境,使学校办公实现电子化,无纸化。

2、学校建立“家校通”平台,实现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网上交流

3、教务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计划、课程、选课、排课、学籍等,实现教学教务管理数字化。

4、学校建立了教学资源平台,开发特色资源,分学科建设精品教案库,精品习题库,形成我校特色教学资源库。

5、建立了教师备课系统,利用平台进行网上备课活动,形成网络备课的教

学环境。

6、我校信息发布系统,即校园网门户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教育的重要窗口,是学校与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

7、我校图书管理系统。由数据处理、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构成,能够完成图书借还、图书续借、图书预约、查询等管理工作、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8、我校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档案的保存条件,为学校各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服务。

9、我校财务管理系统,将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统一到计算机的应用管理平台,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发展目标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目标为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三种功能与一体的综合系统。

1、应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

学校来往公函、会议通知、会议纪录等基本文书管理的自动化;重要文件、学校管理制度,历年的决定、学校规划、设想等制度管理的网络化;校内各项重大活动的安排和纪录,校史纪录、校友纪录,对国内、国外参观人员的接待,安排及相关事宜的纪录和管理学校等重要事件管理。

要求有关人员输入、修改及方便的查询;校长、教师、学生按权限分配可以访问相应的内容,某些内容可以在网上查询。

2、应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学管理的数字化。

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的输入,修改。主要是学生入学时的基本情况:包括入学成绩、健康状况等。学生在校时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籍贯、家庭住址及照片等比较全面的个人信息。学生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工作单位等。学籍变更管理:由于转班、跳级、休学、退学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学籍变更,变更原因都可纪录以备查用。

学生成绩管理――可设置各年级班级的考试课程、时间,可以按学年、学期输入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以选择输入方式(按原始分或按等级分输入),可以管理必修课、选修课成绩,可对输入的成绩采用规范标准进行各种统计。可打印

学生成绩报表,如:学生期末成绩、各班级的成绩统计信息。)对学生综合评价的输入,修改,打印,如对学生的基础素养和发展性评价的记录与修改。

课程管理――主要完成对课程(必修课、选修课)的自动编排和学生Web选课管理。可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自动排课、输出(各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等。

教师信息管理――对全校教师基本信息的管理,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通过Web浏览器根据不同的授权对全校的管理信息进行查询。

3、实现学校信息的自动化服务。

构建全校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校园信息的网上发布、全校的电子邮件系统、网上资源的信息共享。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

大量学习资料、教学资料放在校园网上,使得师生在学校、家里也能进行阅览到,实现的阅览室功能最大化,节省广大师生的时间,真正做到了信息共享。

4、实现对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变革。

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为核心”,数字化校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换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资源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工作措施

1.成立数学化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处室主任为成员,加强对我校数字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全和完善建设所需设备的配备、使用、管理体制和领导机构,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先期投入。

2.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及考核工作,建设一支具有信息素养、理念领先的教师队伍。

3.加快硬件配备,中心机房添置二台专用服务器,以促进数字化建设的顺利实推进。

4.引导教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堂课教学,努力发挥学校现有“班班通”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堂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学校定期开展以数字技术为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评比活动,调动教师运用数字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第五篇:金沙县第一中学 申报“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金沙县第一中学文件 校字(2012)10号

金沙县第一中学

申报“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确保其建设质量,本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服务中心,重点应用”的原则,我校根据中央电教馆《关于组织实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通知》(教电馆[2012]35号)、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关于组织实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通知[黔电教通(2012)17号]及毕节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通知》[毕教通(2012)107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和服务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校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1—

二、总体目标

从2012年7月-2014年8月底,拟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数字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其主要目标是:

1、提出并确定“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校园”的信息标准与应用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

2、建设一个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和教学资源库,包括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

3、建立全校的电子身份体系,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体系为各种网络应用系统服务,使全校用户在所有的网络应用系统中都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

4、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5、建设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

6、建立一个统一的个性化门户,为校园网上的所有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点,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7、在网络平台不断升级完善、确保校园网络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重点完成校园网平台下网络信息化的全方位应用,构建一个具有渠中特色的数字化空间,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校园功能;

8、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整合环境、资源和活动信息,构建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最终实现我校教育过程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附:金沙县第一中学“数字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图

—2—

三、组织保障

为实现总体目标,学校成立专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全面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

(一)领导小组 组 长:骆国江

副组长:万俊利 邓明非 邹渊明

成 员:罗昭宇 罗 捷 陶发强 钟勇军 刘 宁 王 丽

黎 明 黎希华 李常圣 曾 宇 曾 霖 毛永健

刘世发

曾亚平

喻茂灿

任云文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

主 任:万俊利 副主任:任云文

成 员:毛 野 张长涛 庞 艳 徐建桂

(三)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

—3—

组 长:任云文

成 员:张长涛 庞 艳 徐建桂

四、实施步骤

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重要应用优先的原则、实际应用易于推广的原则,考虑学校信息化发展实际应用情况,我校计划分三个阶段分步实现总体建设目标。

(一)2012年7月-2012年12月底目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虽然我校校园网络(校园局域网)的上网率已达100%,但其设备设施还不够完善,需要更新、升级与整合,其主要内容是:更新校园网防火墙、核心交换机(采用双引擎双电源)、核心路由器等关键设备,消除单点故障隐患;建设防雷、防静电及消防系统,以“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学校的统一的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安装上网安全管理软件,为我校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快捷、高效、功能强大的校园网基础平台;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功能扩展预留接口;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后期项目打好基础。

(二)2013年1月-2013年8月底目标(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

1、建立“数字校园”规范体系、数据标准

由学校成立的“数字校园”建设专门管理部门,针对学校的现有信息系统,完成统一信息资源规划,规范“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建立渠中“数字校园”的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集,即门户集成标准及技术规范、数据库编码规范及基础数据规范、业务系统数据集成规范、信息系统安全规范、系统运行保障规范等,为今后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可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2、建立公共数据库平台(含中心数据库)

公共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为今后建设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提供基础性的平台。建设覆盖全校的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校务平台,包括教育机构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继续教育管理、在校学

—4—

生数字化学习、教育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网络服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以及其他教育业务管理的网络支撑系统。

3、建立基于单点登录和统一身份认证的校园门户平台

整个校园门户平台是作为全校今后信息系统集成和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和新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基础性平台。通过实施单点登录功能,使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则去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稳定性。

4、建立信息发布平台

统一学校主页和门户网站中各类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实现统一的信息发布流程和规范,完善互联网开放管理日志、校园网中心机房维护日志,实现各级部门分级信息管理。通过信息发布平台整合学校日常的所有主要信息发布功能,不用通过多个系统去实现,从而方便和简化用户的使用和日常工作。

(三)2013年9月-2014年8月底目标(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包括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的全面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社区及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教育动漫等资源共享。

学校将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主,实施并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班班通”建设,推广并完善集成数据环境中数据标准及共享数据库,实现全校内信息共享与交换,使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率达到10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率达到100%,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100%,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校园网络(校园局域网)的上网率达100%,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全县先进水平。

—5—

学校还将以关键业务系统为核心,以“数字校园”整体平台为基础框架,进一步实现基于校园网络的信息化新应用,完善与学校相适应的校园局域网。保证网络中心机房设备运行稳定,功能完善,布局布线合理,信息点到达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等教学、学习和管理场所,促进数据利用的简捷和最大化,全面提高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教育行政管理、校务管理信息化。具体规划如下:

1、与图书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业务流程的网络化与自动化;

2、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网络无纸化办公;

3、集成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务管理;

4、集成学生系统,实现学生入学、在校管理、转(休)学、毕业等过程自动化流程,完善学生管理环节;

5、集成科研信息统计管理系统,全面实现科研管理与统计网络化,提高科研管理和应用水平;

6、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和学习空间,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7、集成资产管理系统,将学校资产纳入科学管理轨道;

8、建立财务运行体系,确保财务数据实时同步和更新,方便后勤、教学和科研等资金管理;

9、集成人事管理系统,建立人事档案,实现人事管理网络化;

10、扩展网络服务功能,加强校园网、“班班通”建设,建立校园网络电视、广播站和校园安全及监控系统,实现广播网、电视网、监控网并入校园数据网,共享网络平台资源。

五、建设措施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6—

渗透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超常规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建设任务。

学校成立“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组织、计划、宣传动员、统筹协调等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建设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负责制定“数字校园”发展规划、“数字校园”管理的有关制度、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的管理规章制度与服务措施、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负责“数字校园”的管理登记和维护记载,落实任务布置、工作检查、过程督查、经验总结和组织考评验收等工作,切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二)争取资金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上级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逐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重点实施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班班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网络教育及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校安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等,加快推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手段和政策的创新,“以市场换资金”、“以政策换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拓展融资渠道,想方设法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努力实现“数字校园”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投入达到50元/生,学生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2:1,教师备课、教学和办公计算机配备率达100%以上。

(三)完善管理体系,保证建设质量。

—7—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为此,学校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时,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决策制度”、“学校信息化项目立项、监理、初验、终验的全过程项目监管制度”、“招投标及纪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学校将建成学生学籍与成绩、师资与教学、设备与校产、人事与劳资、财务、科研、公文、图书等数据库,并能与市县级数据库同步;建成学校办公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教职工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宿舍管理、图书管理、设备与校产管理、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等系统,并与市县级系统互联互通;建好学校独立的校园门户网站,实现学校信息通过校园网站对外发布,实现家校信息网上互动交流。

为了保证建设质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还必须报县“数字校园”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教育局组织专家指导组评审通过并立项后,方可实施建设。

(四)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建设人才。

“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我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采取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师资信息能力培养培训工作,能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在县内外及校内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方面的讲座、研讨、培训、交流等活动,建立学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网上学生宣传阵地,用信息化手段支持教学模式创新,以课件、网络辅助教学、网上独立课程等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使学科资源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优质资源占30%以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率达100%,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合格率为95%以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70%以上,—8—

教师对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0%以上。学科教学中有学生直接运用网络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软件进行学习的课程和学习内容,鼓励教师开发特色资源,创建专题学习网站、学科网站、教师博客、学生博客、课件制作素材库,组织优秀教师开发、建设优质的校本教学资源,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各类信息技术活动,积极参与各级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活动,学校每学年有1个以上市县级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有2个以上校级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学校每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批培养各岗位的技术人员,使每位教师均达到一专多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数字校园”建设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

(五)建立奖惩机制,完成建设任务。

为确保“数字校园”建设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学校将建立“数字校园”建设目标任务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目标考核,并纳入教师考核、评优评先和评职晋级之中。

二0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主题词:申报 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金沙县第一中学 2012年5月11日印发

共印25份

—9—

下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申请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申请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学校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第一部分 学校建设项目背景信息 一、学校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

    学校特色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学校特色建设项目申请报告一、指导思想: 生本教育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探索,最初起源与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体系的实验研究,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

    五二学校文明礼仪示范校申请报告

    乐都区五二学校 关于申报创建县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的报告 区教育局: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创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我校师生的文明习惯,大兴礼仪之风,促进精神文明建......

    德育示范校申请报告

    乌什县亚曼苏乡中心小学创建地区级“德育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申请报告 地区中小学德育示范校评估专家委员会: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

    素质教育示范校申请报告

    素质教育示范校申请报告 为认真贯初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素质。程庄镇中心小学多年坚持实施素质教......

    德育示范校申请报告[最终定稿]

    申报市级“德育示范校” 创建的请示阿勒泰市教育局: 近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

    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篇一:建设项目申请书范文 建设项目申请书范文 **市***局:********有限公司是经***市**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号文“关于中外合作经营*********有限公司合同书、章......

    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篇一:项目建设申请书 项目建设选址申请书(个人)建设项目 规划选址申请〔格式文本〕长宁县规划和建设局: 我因 原因,拟建设 (项目名称)。一、建设意向和要求如下 1、建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