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辅导员应该成为大学生引路人
辅导员应该成为大学生引路人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事业,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学生的辅导员任重道远,需要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先做好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使学生能接受你的指导,必须首先放下老师的架子,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困难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正确人生态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率先身体力行。
树立远大的理想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认识到: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遵循社会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规范,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诚信道德,遵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努力锤炼个人品质。
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教育学生要开拓视野、刻苦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
第二篇:大学辅导员事迹材料:甘做青春“引路人”
大学辅导员事迹材料:甘做青春“引路人”
个人简介
刘韧,男,汉族,1979年7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5年毕业留校任职辅导员至今,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挂职任湖南省湘乡团市委副书记。现任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院学工办主任。
工作情况
“看着学生们在校健康快乐,学有所长,毕业后顺利工作,继而成家立业,收获人生的幸福,我从心底为他们感到骄傲。”38岁的刘韧在湖南科技大学当了12年辅导员,目睹了一个个学生从青涩的高中毕业生蜕变为成熟的社会人,却甘心做着青春的“引路人”。
刘韧头上的光环不少,他是“湖南省最美基层团干部”、“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个人”、“湘潭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湖南科技大学十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他工作的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学生们称呼他“韧哥”,他是和学生贴得最近的人。学院80余个班级,大社团若干,刘韧身兼学院学工办主任,又负责学生日常事务,又指导学生团体开展活动,还负责学生的心理教育。
大学时光有“韧哥”相伴
高校辅导员工作繁杂、任务重,但刘韧把事情安排计划得井井有条。新生入学前,刘韧会提前阅读班级每个学生的档案,提早对学生有所了解。入学后,他一边做好学生的入学适应教育,一边像朋友一般融入大学生的生活。
“刘老师加了我们的微信,QQ,成立了班级微信群,群里最活跃的就数他,学校的大事小事他都爱跟我们讲。”大一学生小张说,刘韧还是学生宿舍里的常客,常提醒大家注意身体,告诉大家湘潭哪里有好吃的……因为刘韧,大家快速习惯了大学生活。
光做“益友”还不够,刘韧更关心学生的学业成长。他将大学四年分成不同的阶段——大一关注学生入学适应和课程学习,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大二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提高专业认同感;大三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水平,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大四时,学生的就业择业就成了他关注的重点。
刘韧笑称自己的职责是“为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全程服务”,看似轻松的工作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劳。同事陶娟回忆道:“在和刘韧共事的11年里,他就像个‘工作狂’,我常常看到他整夜不回家,熬夜在电脑前做着材料,简直太疯狂了!”
实践育人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刘韧以特色社团为学生活动天地,多侧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用主题团组织活动作为学生展现的平台,多概念、多形式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学院有传统团体:学生会、分团委、分党校;有志愿服务性质的“青年志愿服务团”;有学生特长发展性质的“BT摄影协会”、“纵横演讲协会”;还有为大学生提供成长服务的“心灵驿站”大学生成长辅导室。各团体活动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为学生充分搭建起成长与交流的平台。刘韧还通过组织举办、主题班会、班级联欢会、读书活动月、时事大家谈、学雷锋志愿服务、就业模拟答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
为工作,他从未停止学习
刘韧相信:“辅导员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辛勤和汗水,更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刘韧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和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人,要和他们拉近关系必须通过他们熟悉的方式。所以,刘韧将网络平台当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建立的“源梦园”辅导员博客,曾荣获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奖。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范磊在博客中留言说:“我以前上网,除了游戏、聊天就是看电影,现在看了老师的博客,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的很多道理,不再沉迷于游戏了。”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为此,刘韧利用业余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在参加工作之后,刘韧还在职业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近几年,刘韧主持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项目—《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心灵驿站’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每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都喜欢来院里的“心灵驿站”寻求帮助,辅导室成立以来,辅导人次累计达到2000余次,通过各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普及健康知识,该项目还荣获第十届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到基层锻炼提升服务水平
刘韧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从高校选派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1年至2012年受团中央选派分配到湖南省湘乡团市委挂职锻炼,任团市委副书记一职。在基层,他坚持走访调研,走访22个乡镇、街道,访谈团员青年数共8000余人次。同时,他带领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了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带领学生深入乡镇,开展了“深入新农村,感受新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自我认识和发展,工作事迹被《中国共青团》和《湖南共青团》网站报道。
学生的进步是他的最大幸福
虽然是一名男老师,刘韧却非常细心,他总是能洞察学生心理的细微变化,他说,这是辅导员的必备素质。
学院有一名叫小朱的学生,性格孤僻,经常独来独往。刘韧想要接近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发现小朱是个足球迷,而且在球场上非常较真。恰好刘韧也是个球迷,于是他以切磋球技的名义接触小朱,还经常请这个来自远方的孩子吃饭。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中,小朱慢慢敞开心扉,性格也慢慢开始发生转变。在他的影响下,小朱已经蜕变为一个阳光男孩,成为了学生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小冯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母亲多病,家里全靠父亲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大一新生报到那天,她没能凑够学费,在刘韧的帮助下顺利入学。小冯的性格有些自卑,但成绩却名列前茅。刘韧常常找到她谈心,慰问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后来发现她具有演讲才能,鼓励她参加学校的辩论赛,竞选并担任学院文学社社长、演讲协会会长。在他的激励下,小冯坚持对梦想的追求,年年专业第一,获得湖南省优秀学生,并成功考取浙江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
内向的小杨热爱科学研究,却从未向人展示他的才华。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韧发现了他的特长,此后便常常找他谈心,激励他展示自我,帮助小杨寻找导师、组建团队。在刘韧的鼓励下,小杨逐渐从团队中崭露头角,开始在各项赛事中收获成绩,不仅荣获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和国家发明专利2项,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细心的“韧哥”总是出现在学生最需要他的地方。快放假了,他会为学生们购买火车票;学生病了,会抽出时间去陪伴生病的同学;学生迷茫了,他会和学生畅谈未来,暗地里为他们的实习就业四处奔走……刘韧总说:“学生的成长是我的最大幸福”,而他,一直走在幸福的路上。
获奖情况1、2016年所在学院获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
2、个人事迹被《湖南日报》、《红网》、《湖南教育网》、《科教新报》、《大学生新闻网》和《湘潭传媒网》等媒体报道3、2011年挂职工作经验被《中国共青团》和《湖南共青团》网站报道。
4、2016年湖南省“最美”基层共青团干部5、2016年湖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6、2016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一等奖7、2015年湖南省第六届高校军事理论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8、2015年湖南省第五届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科研论文优秀论文一等奖9、2015年第五届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0、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
全文转载,并被《中国社会科学网》专题报道11、2014年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个人12、2013年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优秀建设项目13、2013年工作成果获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4、2013年湖南省第五届高校军事理论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15、2013年湖南省第四届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科研论文优秀论文二等奖16、2012年第十届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7、2012年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奖18、2011年湖南省反邪教理论研究论文一等奖19、2009年所带06级工业工程1班获湖南省优秀班集体(任该班班主任)
20、2010年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1、2008年湘潭市优秀共青团干部22、2009年湘潭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优秀指导者”
23、2010年湘潭市委党校第二期团干班优秀学员24、2013年湘潭市统战理论调研成果三等奖25、2008年湖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6、2009年湖南科技大学十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7、2011年湖南科技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8、2016年湖南科技大学优秀辅导员
29、湖南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3次)
30、湖南科技大学优秀团干部(4次)
第三篇:教师 十九大 引路人
教师 喜迎十九大,做好引路人
在习主席“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教师也要“撸起袖子”,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新时代下的师德师风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同时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执教时间并不是很长,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跟教师之间是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脾气需要磨合,默契也需要磨合,对于之前没有教学经验的我来讲,这些经历将会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上也得到了不少启发,他们身上给我以教学的灵感,课下与他们的交谈,也近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代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不会用旧眼光去看待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对于初中生,可能成绩更重要,因为面临着中招的压力。从怀揣梦想到实现梦想,这一路上感触颇多,在教学中我认为学生有一个好的品德比好的成绩更重要,我之前并没有一个判断学生的标准,也可以说,没有那么明确的是非观,在我眼中学生都是一样的,经过将近一年的洗礼,我认为在前期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给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需要长时间去锤炼的。虽然我没有用旧眼光去看待学生,但能感受到这些学生身上的特殊性,所教的学生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这些孩子跟着自己的爸妈来上学,本身心里面就会有很强烈的寄人篱下的感觉,因此教师在教育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将心比心,这样效果会比较理想。毕竟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作为一名教师,面临的是一群渴求知识,有着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觉察到班级的特殊性,在私下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我会让他们把我当成倾诉对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会认为跟你说的问题会被告诉家长,因此学生很慎重,而老师就要通过日常的交流,消除学生心中的顾虑,这点跟自己考心理咨询师证所学到的的知识一样。教师要尊重与信任学生,同时也要保护学生的隐私。经过自己的努力,有一位学生的表现真的让我觉着自己的工作没有白做。
二、德育故事,潜移默化
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一些调查材料反映,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标准。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首先讲清道理。当你每天进入教室时,看到到处是废纸,课桌排放歪歪扭扭,于是你发一通火,勒令学生这儿扫干净,那儿排整齐,下午进入教室又是涛声依旧,地面仍然废纸一地,课桌又恢复原样,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告诉孩子该怎样做。向学生发火甚至动手,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你在教室狂风骤雨的发一通火,学生一个个噤若寒蝉,但等你前脚走出教室后脚还没离开,学生就已经眉飞色舞了,没多少效果。所以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修炼到不生气,孩子犯错是正常的,正因为孩子会犯错,所以才更需要老师,在这种心态下你才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润物细无声”的对孩子实施教育。我们提常规要求时,不要总告诉孩子不能怎样做,而是要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要告诉孩子我们之所以遵守常规,不是做给学校领导看的,也不是做给学校检查的看的,更不是做给老师看的,我们不扔废纸是为了我们班同学有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我们摆放好自己的物品,是为了我们能很快的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认真做眼保健操,是为了我们有一个好视力,让学生明白你要求他做的事情,尽量不要说:“你看你,怎么怎么样,又给咱们班扣分了。”如果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分数比他们重要,这样你的要求就不容易落实。
其次明确责任。要想让教室经常保持整齐干净,要想让教室不出现废纸,物品排放整整齐齐,你走进教室地面上有废纸,你要做的是:1.告诉孩子不能扔,明确你的态度;2.命令孩子们捡干净,告诉他们该怎样做。有的班主任说了:“不管用,说了N遍了,该怎样扔还怎样扔!”仅仅泛泛的说是不行的,接下来要做的是,明确责任。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地上有纸时,孩子们会推诿:“不是我扔的。”谁也不拾。每个小组都有责任人,赏罚分明,每个人都要参与管理卫生,自己负责自己周边卫生。只要在自己周围有废纸,不管谁扔的,都有义务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在你出教室前要先环顾自己的周围,确保无废纸,再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把座位放进桌下,才能出去。
再次让常规成为习惯。只有这样的要求还仅仅是一个起点,如果你觉得这样学生就会自觉遵守就大错特错了,然后要做的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常规成为习惯,首先是你提出要求后要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落实情况,一开始要抓榜样,树典型,进入教室要找做的好的学生大加表扬,做的不好的限期整改,这样几天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好,这时就要重点整改少数几个特困户,重点整改,一是需要做到具体指导这些孩子怎么做,二是指派做得好的学生重点帮扶。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不能松懈,孩子们是很聪明的,我们和孩子们打交道,其实是和孩子们不停的博弈,他们在不停的试探你的底线,所以你每天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这几个孩子的物品摆放和卫生,发现做的好的一定大力表扬,不长时间所有的孩子都会做不错;第四点要不断强化,不需要多少时间,只要一句话——今天教室真干净,或者一个眼神,特别看一下某个同学的桌肚,让学生意识到你关注什么,就足够了。刚接这个班时我几乎一个月的时间很少在办公室,现在我轻松多了,即使偶尔外出一天,班内也不会太出格。现在你在任何时间进入我们的教室,我不敢说地上一片废纸没有,但至少不会太多,我不敢说每个学生的个人物品摆放得都很整齐,但最起码不会惨不忍睹。最后一点,是要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这是常规能否保持的关键,比如,在上体育课时到教室转一圈,等孩子们回来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批评做得差的同学,使学生逐渐将常规形成习惯。这些事也给我了很大的鼓舞,说明我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能够想到自己的语文教师,愿意过来倾诉。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持之以恒,教贵有思
参加工作以后会有所发现,当你把自己大学期间学的知识忘记以后,剩下来的才是你自己的。在工作单位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教学中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厚自己的积淀,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学生跟教师之间的交流很微妙,我发现自己的脾气也在发生变化,我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跟学生站在一个战线上,用心去感染他们,当自己伤心时,学生会很认真的去问你怎么了,这点让我很感动。今后的工作更要努力,以诚相待,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我会努力用真情教育学生,用真爱感动学生,在帮助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本,处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让学生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明白诚信的内涵,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做事。教师一言一行都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学习负责,做学生可以信赖、值得尊敬、言行一致的教师。
第四篇:学生的引路人
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学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每位教师都要有知识恐慌的危机感,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力争成为所教课程专业的行家里手,用自己的知识学问、思想智慧和学术造诣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做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每一个教师都要有远大的志向、纯粹的心灵、高尚的节操。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我们新疆才有希望。
在中国被人们所称道、为历史所铭记的好老师,无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位教师自觉选择了为他人、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并以此为人生大乐,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了永恒价值,他所从事的这一职业就获得了伟大意义。
其次做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人们常说,先成人后成才,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常流水。而“德”是做人的底线,也是学做人的标准。只有“立德”才能“树人”。我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去涵养学生的人格,平时要关爱学生,“勿以
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去教育学生。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时刻起表率作用,要用事实说话,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让学生明白老师就是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让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把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明白“立德树人”的内涵。
第三做个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教师博学多才,学识广博,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扎实学识,如果教师知识不扎实、教学不过硬,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教师的学识魅力不仅仅在于教师要拥有广博和专深的理论知识,更在于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于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切反思,在于教师能够运用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在行动中做教育,在行动中做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成为智慧型的老师,教学课堂才会成为智慧型的课堂。
第四做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我国传统教育文化中赋予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等优秀教育者的品质,正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教师的这一尊重是把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好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应该把教师作为一种事业去做,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治学境界。我们应该全面提高自己,不仅要学习专业教学知识,还要学习党的政策,了解国家、国际形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尤其是做一个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第五篇:教师如何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一、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知识是多元性的,并鼓励学生对多元性的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探索研究: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备择答案,揭示关键词,相机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备择答案,并积极鼓励学生推断出多种新的答案,也可以提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针对基本概念,提出多种印证基本概念的问题。通过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思维,寻找最佳路径,最终印证基本概念。这最佳路径由于是经过自己大脑思维后从多种路径中选出来的,甚至是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提炼出来的,不仅记得牢,而且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也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并发现新的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也使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
教学设计要保证知识的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并适应变化的情景,增强迁移性和覆盖面。
教学材料应保持知识的基础性、生活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以促进学生的探索与建构能力,教学应基于情境、重视学习与教学的可视性、情境化和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还要理清一种现象:整个课堂沸沸扬扬的,一片热热闹闹的气氛。这种多数学生在玩,教师却“淡化出场”就是自主学习吗?这是浮躁而不是活跃,这种由学生挑选的“拉郎配”就是合作学习吗?自主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思维上的创新,还是学生行为上的放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也由学生挑选,放任自由教学活动,结果会变成了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而不是思维上的创新、求异。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我认为: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的方式。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是尊重别人,与人合作、友善待人、虚心求解的心态的表现,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别人发表自己不同意见时,其它同学就安静坐好,边听边思考,积极构建自己的认知,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见解,主动获取信息的行为。浮躁的产生是因为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吸引力,他们没有真正参与进去。教师要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教师应满怀期望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独特见解,富于机智的引导启发,学生自由放飞想像,他们的发言就会出人意外的精彩。
三、搞清一种道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要不要讲授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控制局面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课外的探究不同,也与科学家的探究不同。这里蕴含着几层意思:一,课堂上的探究是在教师引导下、帮助下进行的;二,学生探究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未知的,但对人类总体知识而言是已知的;三,课堂上的探究是为学生理解教学过程服务的;为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服务的,总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在中学阶段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思想、探究的方式或独立或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及身边存在的基本问题,探究的目的并不在于发现什么或发明什么,而是体验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观、提高分工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观和学习能力一旦形成,将促使学生步入到一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它不仅会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还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实现教育主体对象本位的复归。
首先,教师当然要讲授,但讲授不等于“告诉”,而是要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次,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点化”,使之不断深化;其三,学生的探究还需通过教师的讲授上升到凭学生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的高度。因此,学生探究,并不是教师无所作为了,而是对教师乃至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有效进行探究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有些完全不适于探究的内容,另当别论。这就需要教师转化思维定势,不要低估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也不要认为“只要教师讲了学生就一定懂了”,而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设计问题、引发问题。
其次,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思维操作的中介性工具。思维操作工具既包括有价值的问题,也包括教师的语言工具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实体工具。在课堂教学的中,尤其是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要结构化,实体的操作工具,要精心设计,使之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探究与合作及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展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