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申报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的报告
关于申报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的报告
省综治委:
我校创办于1940年,是一所有着69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学校原名为观横小学,座落在光丰铁桥下,由当地知名人士谢海云先生创办。1975年学校搬迁至现在的金三角宾馆对面,并改名为光丰小学。九十年代末期,由于金三角地段搞开发,学校于2001年1月搬迁至光丰富冲,即现在的校址。新建校舍占地面积39996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332平方米。校舍呈欧式建筑风格,校园内花香四季,道旁树葱郁,育人环境优美。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700余名学生,在职教师40人。教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学生文明团结,勤奋守纪。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2002-2003年市文明单位、2002年全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2003学年度区目标管理考核第三名、2004年度区目标管理考核第二名、2004年度区先进集体、2008年区艺术节团体总分第四名、2008年市德育示范学校、2008年市级语文先进教研组、2009年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2009年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省级示范学校、2009年市安全文明校园的荣誉称号。荣誉属于过去,我们将为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为学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是促进学校稳定发展,优化校园环境,繁荣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以来江西省就下发了《江西省综治委、教育厅、公安厅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和《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评估细则》,2007年萍乡市教育局又印发了《在全市进一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根据以上要求,我校全方位开展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营造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安全文明校园。同时,学校根据《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评估细则》对学校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工作进行了自查,自查效果好,故特申请申报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学校。
申请单位:萍乡经济开发区光丰小学
2009年9月15日
第二篇:关于申报省级文明单位报告
关于申报省级文明单位的报告
省、市文明委:
几年来,我校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狠抓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严谨团结,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勤奋进取,立志成才”的学风,校容校貌大为改观。自1987年以来,我校连年被市县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党组织,涌现出省市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150人次,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地市级以上表彰的三好学生60人次,优秀学生干部50人次。1988年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1992年,在全省开展的“千秋杯”赛中被评为“河南省学校管理先进单位”,1994年9月被河南省教委、体委授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评优先进单位”。95年和96年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评为“十佳中学”。1995年教师节被县政府授予“管理规范化学校”。99年3月被县政府评为“管理先进单位”。2001年3月被县政府评为“文明学校”。2001年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总支”、“争先晋位完成目标先进单位”和“文明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体育局评为“河南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2002年先后被省教育厅、省直高工委评为“河南省文明学校”,被市总工会评为“先进教工之家”,被市爱卫会评为“鹤壁市卫生先进单位”。自2001年以来,我校认真贯彻《河南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条例》,对创建活动高度重视,列入学校重要日程,做到有领导机构,有工作队伍,有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和具体措施,有经费保证,有完整的档案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造势,增强创建意识,营造创建氛围。大力开展文明校园、文明处、室、组、文明宿舍、文明家庭、文明职工、文明学生等系列创建活动,对照标准,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创建文明单位的关键。常言道:“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几年来,我校领导一直把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抓紧抓好,专门成立了由党总支、校委会、工会、团委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我们着重思想建设,狠抓政治学习。在政治学习中,做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好浚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这一主题,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要求全体领导成员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转变作风,增强公仆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为全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为了提高领导班子的勤政务实、廉洁奉公、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水平,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专门制订了《领导班子工作准则》,还在每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的目标是:政治上要坚定,思想上要进取,学习上要自觉,工作上要实干,班子内要团结,在师生中形成一定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目标一致,职责清楚,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成为能够率领全校师生共同前进的坚强核心。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建文明单位的保证。
首先,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关怀他们在政治上的进步和业务上的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共产党员与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志结对子、交朋友、促膝谈心。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定期上党课,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教职工中加强时事政治学习,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理论文章,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 要论述,还组织学习了李素丽、李向群、王伟、郭秀明、张荣锁的先进事迹,号召全校教职工“真情为他人,岗位做贡献”。通过学习,教师队伍思想素质普遍提高,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更加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重任。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校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坚持每周二政治学习,大力表彰好人好事,树立先进典型,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了“四讲”、“四比”、“四争”活动,为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校专门制定了《教师全方位表彰制度实施意见》,在老师中全面开展了评选“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服务标兵”和“先进教研组”活动。我校现已建立起一支思想业务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他们心情舒畅,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言传身教,发挥着他们的模范作用。
三、加强秩序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质量在秩序之中,成才在秩序之中”,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深化秩序建设,我校自1990年11月开展秩序建设以来,校风校纪明显好转,一个良好的校风校貌出现在校园,学生违纪现象大幅度减少,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一定的节奏和规律,学习空气普遍高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是秩序建设需要不断深化,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学校专门成立了政教处,专门负责检查学生纪律和安全防范,还对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增强了门卫力量,门卫昼夜24小时有人值班,严格出入登记制度。学校在强化秩序建设的同时,还采取措施,净化校园,校园内禁止一切小商小贩卖东西,校外临街房禁止一切娱乐场所营业。学校在净化校园的同时,还抓了学生个人目标规划,让学生定期修订个人目标规划,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教育为灵魂,以理想教育为动力,以智育教育为主体,以体育教育为保证”。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抓,一齐抓,使其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校对学生明确提出:“抬起头来看路,埋下头去看书,紧张有序地生活”。在学生中,没有吸烟、赌博、考试作弊、浪费粮食现象,也没有使用不文明语言,在黑板和墙壁、课桌等处涂抹乱画现象。学生的生活、学习非常有节奏和规律,学习空气普遍高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我校还建立了全方位的奖励表彰制度,让中学生展露才华。我校不仅设了优秀学生干部、学习优胜奖外,还设了学习进步、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爱护公物、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奖。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奖励表彰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年受表彰的学生达500多人,学校还在三年级学生中评出100名优秀毕业生。
四、强化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四有”新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决策。为此,我们在学生中全面贯彻《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开展以“理想教育”为动力,以“五心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学生中还开展了“纪律卫生月”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组织学生参加了团县委举办的“五四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成功地举办了“庆澳门回归迎校庆越野长跑比赛”。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中学生晨光体育活动”。新生入学后,及时组织了新生入学教育,对新生进行了军训。我们还严格了升国旗制度,并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学校工、青、妇还联合开展了“青年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健康成长。还先后在学生中举办了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越野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还充分利用校报、黑板报、广播、宣传栏等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宣传,教育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学生成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接班人。
五、绿化校园、美化环境,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直接影响到育人环境的建设,我校每年春季都要绿化校园。还兴建了植物园,在校园内种上了多种花草。在绿化校园的同时,学校还硬化了校园主要干道,重新柏油了校园马路、油漆了全部门窗,粉刷了教学楼,改建了厕所,种植了草坪,安装了莲花灯,设立了果皮箱,还改建了国旗杆,筹建了语音室和电教室。2001年,学校先后筹建了新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为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和冷热饮水机,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2002年,学校正在兴建科技实验楼和多功能餐厅。现在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学楼、办公楼宽敞明亮,整洁卫生,全校师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六、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俭办,认真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我校计划生育工作比较顺利,移风易俗也搞得很好。几年来,我校没有违犯计划生育现象,没有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我校还经常开展卫生知识和人口理论知识的宣传活动,如加强体育锻炼,防止传染病,优生优育宣传等。
几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思想政治工作使我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决心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河南省第一流的名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篇:申报省级园林先进单位报告
申报省级园林先进单位报告
绿化委员会:
我校根据省、市关于建设园林小区、绿化美化庭院、建设生态园林单位的有关指示,自建校起就把建设园林先进单位摆在重要的工作日程。为建设园林校园、绿化美化校区,我校近几年投资达近三百多万元,将我校已建设成为校内园林翠绿、草坪绿茵如毯、名贵树木错落有致、鲜花四季盛开的生态园林学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先后被漯河市、郾城县评为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园林先进单位。创建于 年,位于漯河市区风景秀丽的沙澧河畔,是一所年轻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级示范性高中。在十二年的办学道路上,学校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短短十二年间飞速发展,教育质量连上台阶,教学成绩凯歌高奏,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四十多项殊荣。由于成绩卓著,原已于2004年11月漯河市区划时,正式升格为市直高中,并更名为。
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260亩,173,420平方米,生均校园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91,76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4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主体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实验楼、会议楼、礼堂、餐厅等建筑各具特色,其间点缀着 1
玲珑的雕塑、幽静的亭榭、百卉争艳的花园、葱茏青翠的草坪,小桥喷泉、照壁相连。置身其间,就像在优美的图画中。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劳技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投影设施、教学网络和双向闭路电视系统、视频展台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为教学和师资培训提供了方便条件。学校南北两个校区共有两处卫生室,并配有较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卫生器械设备达标,常用药物齐全,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了保障。高规格的运动场地和设施齐全的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标准化的400米跑道,为师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校现有69个教学班,在校生达6500人,教职工307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2人,专任教师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32名教师已经取得或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历。26位教师被国家、省、市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2位教师被省、市命名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4名教师被省、市授予模范班主任。
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位、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中心、后勤为保障”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按教育规律育人,形成了“博学、笃行、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及“德育人本化、学习个性化、身心和谐化”的办学特色。春华秋实十二年载,辉煌业绩映沙澧,我校从首届毕业生重点上线114人到2005年高考重点上线人数达381人,取得历史新高,位居全市理
科总分、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增幅、升学率六个第一的辉煌成绩。九届毕业生,共有2014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的毕业生。先后有宋广辉、孙兰涛、王媛媛、臧祎霖等100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各名牌院校,有34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科技制作、文艺演出、体育、书法、绘画和学科竞赛中,漯河五高也连连夺魁。
1993年创建南校区时,为高规格的建设校园,学校聘请漯河市规划设计院、漯河市园林规划处对我校的建设和绿化美化进行了全面整体规划。学校按照漯河市绿化委员会的整体规划,相继投入一百多万元建成了园林小区,对校园内进行了全面绿化。香樟、垂柳栽满道路两旁,红花草开满草坪,月菊、石楠、含笑、四季金桂点缀其间,处处充满花香春意。
2003年学校投巨资建成了北校区,在建设北校区时,学校聘请省、市规划单位进行整体规划,特别在绿化方面,学校聘请绿化专家进行整体设计。学校绿化投入达二百多万元,建成了园林小区,四季花卉小区,小桥流水,香樟、石楠、桂花等名贵花木校园到处可见,整个校区树木四季常青,鲜花四季常开,形成了花园式、园林式学校。绿化美化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省、市社会各界和外省、市兄弟学校的高度赞扬,被漯河市绿化委员会评为“园林绿化先进单位”,被漯河市教育局评为“漯河市窗口学校”。
目前,学校绿化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以李自刚校长为组长的绿化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绿化专业工作小组。绿化面积达109亩,绿地率达42%,绿化履盖率达54%以上,乔、灌、花、草、藤布置得当,四季树木长青,鲜花四季长开,园林景观、雕塑连廊优雅,自然环境与人造景观和谐优美。
校内整洁卫生,花坛别致,品种丰富,沿街围栏鲜亮透绿,植物修剪整齐,在万花翠绿中奇石景观富有特色,爱护花草标志醒目。
全校师生自觉爱护树木,花草意识已根植于灵魂深处,建造美好校园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创建省级园林校园早已是全校师生的共同心愿。
2011年10月27日
第四篇:关于申报省级卫生镇的报告
柏政[2010]25号
季桥镇人民政府
关于申请省级卫生镇的报告
许昌市爱卫会:
鄢陵县柏梁镇位于县城以西2公里,311国道横贯于镇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名优花木园区四分之三在我镇境内,国家名优花木博览园坐落于我镇中心地带。全镇土地面积65000亩,辖5个社区,29个行政村,人口5.3万人。
近年来,季桥镇党委、政府在围绕名优花木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旅游开发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开展卫生乡镇的创建活动,把创建省级卫生镇工作列入镇政府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了爱国卫生组织,成立了创卫办,制定了《季桥镇创建省级卫生镇工作实施方案》,把创建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镇直各部门和行政村,组建了城管队、绿化队和环卫队,层层鉴定创卫工作目标责任书,随时接受群众对创卫工作的意义和建议。
为将创建工作做得更好、更具体,我们先后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健康教育、食品安全、除“四害”、农村改水改厕等工作,加大了创卫投入,完善了基础设施,使镇区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通过各个阶段的创卫工作,使镇区居民看到了创卫的好处,从而大大提升了全镇创卫的热情,现各项工作效果明显,请市爱卫组织研究考核。
季桥镇人民政府 2012年6月21日
第五篇:关于申报省级文明单位的报告
关于申报省级文明单位的报告
湖南省文指委:
湖南省卫生厅:
慈利县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总面积为3.5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现有在职干部职工458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6人,中级职称130人,开设床位400张,临床、医技科室共25个。2009年,医院完成门诊140477人次;入院17010人次,业务总收入8442万元。
自我院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各级文指委的关心、帮助、指导下,经全院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精神文明之花结出丰硕成果。2006年,我院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 2007、2009年获湖南省疫情报告先进单位;2007年获湖南省消毒管理先进单位;2007、2008、2009年获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8年神经外科获湖南省巾帼文明岗;2008、2009年获湖南省医疗执业先进单位;2009年获湖南省质量协会工作先进单位。此外还有1名同志被评为省劳模。
在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我院坚持依法行医,文明行医,不断提搞管理水平,为全县人民健康铺设了一绿色通道。为确保我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院班子始终把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城区列入重要日程,将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大资金投入,详细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积极组织、宣传动员和安排
布置各项创建工作。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努力树立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促进了我院党风廉政建设的顺利开展,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
自我院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后,几年来,我院没有丝毫松懈,认真对照省级文明单位的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逐项对照检查,目前已具备了省级文明单位的条件,特向省文指委、卫生厅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特此报告!
慈利县人民医院
201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