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的成长
用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的成长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的唐僧有一颗菩萨心肠,西天取经的征途中他遇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在他眼中都是善男信女。而孙悟空恰恰相反,遇见谁都用火眼金睛检验一番,仿佛每个人都是妖精.我欣赏唐僧的唯美主义,但不敢像他那样是非不分;惊奇孙悟空火眼金睛的精确无误,但我不认同他的苛刻!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拥有唐僧的心,孙悟空的眼,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学生身上一点一滴美好的地方,精心培育,细心呵护,用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的成长,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菩萨心肠看优点。
有一句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有的学生优点明显,人人都可以看见;有的学生缺点十分明显,还经常犯错,常给班主任添麻烦,所以做班主任工作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颗非常宽容的心——一颗像唐僧一样拥有大爱的菩萨心,用欣赏发现他们的小优点,用关爱忘记他们的大缺点,用智慧培育他们的好习惯,时刻激励学生奋勇向前。
1、班主任要从不同的角度辨证地去看学生的优点。
以分数看待学生,评价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惯性,也是班主任工作的误区,但更多时候我们要从学生的身体,思想,兴趣等不同的角度多元地看学生的优点。比如A同学成绩很差,上课不爱听讲,作业也不爱做,考试总考不好,学习很吃力,家长很着急,同学们也瞧不起他。但他是个很善良,很孝顺父母,个子长得很大,也很爱干家务活,我想他在学习上也许不是个出众的孩子,但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对家庭负责的人,一个让社会放心的人。教师应把这样的看法与家长交流,在同学间评说,让大家认同我的看法,评他为我班的“好孩子”,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用长处催化短处,促进转化,从而增强了该生的学习劲头和信心,呈现良性发展的好势头。
2、班主任要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去看学生的优点。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浪子回头金不换。”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而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一样,要经历一个初级到高级、不明理到明理的过程。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就要将眼光放远,不以成绩高低论好坏,更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其品德和心理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对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在帮助他们成长的时候要多一些耐心和宽容。某班B同学,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好斗、脾气暴躁、不讲卫生、说谎、偷东西„„很多老师都说这个孩子没法学好了,提起来就叹气,家长也想放弃。孩子这么点小,在他还不明白事理的时候,大家就要放弃他,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正的。经过细心观察,他的班主任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会拖地,拖起地来又快又干净,后来我告诉他想要打架的时候就转移注意力去拖地,并有意识地安排他担任劳动委员,还评他为班级“拖地将军”。渐渐地,该生浓厚于当好班干部的兴趣,坏习惯转嫁到树立良好的形象上。随后班主任把他工作的出色表现告诉了家长,并在班上开了一次表彰会,相信这个学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火眼金睛找优点。
关注、关心学生,仅仅从他们已经呈现的优点入手去激励和促进学生,这是不够的。作为班主任还需要勤动脑多学习做有心人,主动地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的优点,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找优点。
1、在学生的错误行为中找优点。
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积极发掘学生的优点,尝试用长处弥补短处,使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有些学生性格倔强,固执己见,但他有主见;有的学生做事拖拉,但细致;有学生冲动好斗,但正义感很强„„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短中见长,善用其短。C同学爱挑同学的毛病,经常告状,选他当班级卫生监督员;D同学下课爱疯逗追跑 ,安排他参加运
动队;E同学喜欢大声喧哗,培养他做班级读报员„„苏格拉底说得好:“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他发光。”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潜能,要像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
2、在学生的必然行为中找偶然的进步。
孩子的优秀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缺点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当一个孩子一贯的某个缺点突然有一天有了改变,班主任要及时捕捉到,把握住,运用好。例如F同学一贯不爱劳动,偷懒,怕脏怕累,但偶然有一次主动地打扫教室,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对他来讲,是一个极可贵的但很微弱的进步。秉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原则,他的班主任及时在全班表扬了他,并给予一定奖励,还告知了家长。在这一系列正面方法的鼓励下,这种微弱而闪光的优点,最终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3、在学生的平凡行为中找非凡的才能。
教育不是让每一个孩子适应我们的标准,而是根据每一个孩子制订适应他们自己的教育标准。一些孩子看起来普通、平凡。班主任就要帮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充分发展他们的强势智慧,并有意识突出和夸大优点。如,某同学上课范读课文,声音美但非常小,老师绝口不提声音小的不足,而赞不绝口地夸:“声音真动听,音质真美,像某某歌星一样。”然后话锋一转,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可以当播音员了。再如,一个学生下课主动捡起地上的纸片,班主任应趁机进行表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吗?这是一种热爱班级的行为,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教师要善于在平凡的行为中挖掘、凸现学生的才能,点亮孩子平凡的人生。
三、小题大做用优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被赞赏,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同学的欣赏和老师的肯定。要想让学生稍纵极逝的闪光点,变成大优点,养成好习惯,需要班主任有策略地用他们的优点,欣赏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1、小题大做用优点,让学生热爱班级。
从“小题”培养学生的勤劳。“小题”就是做小事,帮小忙。例如:给班级领粉笔,给同学带口信,帮同学做清洁等,这都是为班级做小事。帮老师拿本子,陪老师家访,替老师管清洁,做家长会接待员等都是替老师帮小忙。凡是能让孩子们做的事都尝试让他们做,尽可能不让老师包办代替,让孩子们习惯为他人服务,感受劳动的快乐和光荣。从“大做”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大做”就是大力表扬经常宣传。学生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以后,班主任要借助一切平台表扬和宣传他们的行为事迹,而且要夸大表扬经常宣传:班会课,家长会,黑板报,表扬稿,感谢信,甚至是平时地交流和聊天,一言一行都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欣赏和赞美,要让孩子在接受老师的诚意时,胸中升华起一股自信和骄傲:“我就是最棒的,不信,去问我们老师!”这样学生找到了提高自己的精神支柱,找回了自信,敞开了心扉,调整好了学习心态,就会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由此自然形成的学生个体自信与班级和谐,构筑成一种蒸蒸日上的班级氛围。
2、开展小型班级活动,让学生热爱生活。
班级活动能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班主任可以设定每周半小时的班级特色活动“小”“精”“趣”。要求同学们全员参与,进行着丰富多彩小型竞赛:跑步、掰手腕、竞走、跳远、跳绳„„小表演:唱一支歌、跳一段舞、讲一个笑话、背一首古诗„„小展示:播一段新闻、主持一个节目、画一幅画„„还有一些孩子们自创的活动:左手拍球、快速穿衣、超级记忆等。热烈的掌声,诚挚的夸奖,醒目的奖状,精美的表扬卡,书写着孩子的优秀,鼓舞着孩子的士气,振奋着孩子的精神,不断促使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班主任用孙悟空似的火眼金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的成长,。倾注一片爱心,必将收获一片彩虹,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令班主任最幸福的事情。
第二篇:用经典启迪学生智慧 用经典促进教师成长
用经典启迪学生智慧 用经典助推教师成长
——读《甘肃庆阳:用经典唤醒灵魂》和《建造精神特区》有感
土溪镇官坝中心完小:朱
侠
2011年四月,按照县教育科学技术局和镇中心学校的要求,我与全体教师一起学习了《甘肃庆阳:用经典唤醒灵魂》、《建造“精神特区”——破解“岔河现象”的奥妙》和《从均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河北省邯郸市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纪实》等三篇文章。学习后,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特别是对《甘肃庆阳:用经典唤醒灵魂》和《建造精神特区》两篇文章的感受颇为真切,我将它们与我校的“经典诵读实验”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深受启发,现将其感受简述如下 :
一、感悟经典文化的魅力
无论是甘肃庆阳还是河北岔河,他们都把真正的经典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不管是《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还是对《论语》参悟理解,无不包含他们这一群教育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经典文化的认同与追求。《甘肃庆阳:用经典唤醒灵魂》告诉了我们,不管是学校校长还是一名普通教师,都必须要做有思想的教育者,怎样左右思想的教育者,必先会读书。庆阳市教育局局长卢华栋说得好:“所谓教书育人,首先要育人,经典诵读,公在育人。把人育好了,不仅不会影响质量,反而会有助于提高质量。”庆阳师范附小提出的“六年读100本书,为孩子终身奠基”。他们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读,共享成长的幸福。在读书中,教师学会以宽容的心面对教育,从书本中寻找到教育智慧的源头,从学生身上发现了更多的惊喜。在山东岔河中学,张斌利校长从探寻中国教育的根谈到了学校“精神特区”的诞生,从他脱口而出的《论语》中的经典句子中我知道了教育的顺序就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有学文。”也知道教育的内容就是:“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还知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矣。”更然我感受深的是张斌利校长通过读《论语》,打开了《论语》的另一扇窗子——教师读《论语》,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中提炼出教师一直追寻的教育境界——“教之者不如好教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学校从“和”、“道”字上做文章,倡导“人本”,提出“四不”,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积极向上的精神诠释着教育大智慧,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道精神实现“立校”,让教师在快乐中成长,提升教师的思想和文化品味。
二、思考经典诵读的缺陷
综观我镇的“经典诵读”实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思想上都是认同于我们祖国的经典文化,我们都想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才气的君子和淑女,我们都是一起行走在经典诵读文化上的行者。然而,就内容上来说:我们的经典诵读教材在选材上过于简单,没有具体的文化主题,也没有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很多东西不适应学生成长需要。我们在教材的选取上更多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中某一个方面的经典文章,如中华文明四字成语;还选取了一些学生到中学后就要学习的一部分经典文章,而这部分文章绝大多数内容繁多,不易理解,如《背影》、《荷塘月色》等;而真正适应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的儿童读物等相关经典文章选取太少。其次,从推广形式上看,我们有具体的教材,但我们的教材不能做到人手一册,教师和学生不能更好的享受这一资源;第三,我们虽强调学校认真开展,但对一些学校的工作开展不闻不问,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导致一部分学校教师错误的认为“经典诵读”实验就是一种累赘,一种形式。第四,从诵读方法上看,我们在倡导学生读经典、诵经典、写经典时忽视了教师的读、诵、写,就导致一部分教师在经典诵读课上不知所云,对于经典文章没有自己的见解,更多的是人云亦云;我们每一天只利用20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后或课余就没有什么可读的,如果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诵读教材,那学生就能自主的学习和诵读经典,到那时,经典诵读不仅能真正影响学生,还可能影响到学生家长乃至社会。
三、打造经典文化特色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岔河8年建造“精神特区”,庆阳6年成就经典阅读。岔河中学全校师生因经典文化学习而生成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岔河精神特区,是因为教师在对于《论语》的诵读没有只停留在诵读上,而是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实践,与孔子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庆阳之所以能获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有卢华栋局长对当下教育的深刻思考、对经典的执著追求和对校长们的思想引领。
我们的“经典诵读”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半,从这一年半的工作中,我们看到我们的不足,但总是找不到真正前进的方向。今天,在读完两篇文章后,心里豁然开朗,我们要“用经典启迪学生智慧,用经典助推教师成长”。这就是我们为之寻找的和打造的经典诵读特色,为了实现这一特色文化,我们要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1、实现经典诵读“校校有主题”
在主题的确定上,我们要遵循每一个学校办学的特点选取不同的主题,再根据自己的主题选择适合在自己学校的诵读材料,(如:我校的的经典诵读主题就可以结合学校的“三自三爱行天下”这一德育理念,以“自信、厚德、励志、做人”为主题,从《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和《宋词》等当中去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文章,要以《论语》、《唐诗》、《宋词》上的文章为主。)分年级装订成册使用。
2、实现经典诵读“期期有考核”
经典诵读要在全镇推广,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诵读特色,让每一位老师都乐于参与,我们必须得在考核上下功夫,将经典诵读工作纳入对学校和教师的学期工作考核,奖励先进,鞭策后进。镇中心学校在每学年初就要专题会议,回顾上期工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成绩,提炼工作中好的做法,制定出下期新的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安排部署新学年的经典诵读工作。
3、实现经典诵读“人人有收获”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打开智慧之门,还要让老师在经典诵读中不断成长,真正实现参与者“人人有收获”。一是要在学生中广泛宣传,让学生由认识到喜欢读,明白经典诵读对他们一生发展和启迪智慧的重要性;二是在诵读方法上还需加强,我们要在倡导“读经典、诵经典、写经典”的基础上应再加上“悟经典”和“用经典”,让学生通过读、诵、写后,自己经典的东西有所悟,要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对经典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包括运用,把“经典与生活、经典与理想、经典与行动”联系起来,让经典启迪学生智慧,陪伴学生成长;三是要加大对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引领,中心学校要组织学校校长诵读经典,学校校长要组织教师诵读经典,让全体教师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动上步调一致,在知识上稳步提升,真正实现用经典助推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创建;四是借助经典诵读在学生中开展“读书计划”,实施“读书工程”,让学生由读经典文章到读经典书籍,进而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五是在教师中开展“读好书活动”、“读书沙龙”、“读书文摘”、“走进名师”等活动,丰富老师文化底蕴,提升教师文化品味,净化教师心灵,升华教师人格,以此建造学校特有的文化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对《甘肃庆阳:用经典唤醒灵魂》和《建造精神特区》的学习,我对我校乃至我镇的经典诵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我们接下来要开展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个人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礼,全体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都会进一步加强,行走在经典诵读路上的步子会更加坚定,更加执著,更加充满着希望„„
路在脚下,脚在路上。这条路,注定将成为土溪镇学生成才之路,教师成长之路,学校特色创建之路!
第三篇:加强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成长
加强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成长
------中华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
朱王堡小学
李艳萍
经典美文诵读,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它不但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夯实教师的文化底蕴,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何让学生多读书,爱读书呢?当然不能强迫硬逼,而要依靠环境的熏陶、榜样的引领。只有让学生成长在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亲近经典,才能激起诵读兴趣。因此,要从“创设书香校园、打造书香家庭”入手,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全方位地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使学生浸润在书海之中。引导学生与书为友,悟读书之法,品读书之趣。
一、创设书香校园,营造诵读氛围
学校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加大投入,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做起,努力建设“书声朗朗,文墨溢香”的书香校园。在校墙、橱窗上粘贴经典诗文等书法作品,教室四周悬挂名言警句;校园主要通道两旁放置精心设计的文化标语牌,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下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格言警句时刻进入学生视野,浸润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每天早晨规定一定的诵读时间,诵读诗词内容,与文本对话,与名人交流,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品德得到陶冶。每周定期设定诵读栏目,播放古诗词光盘,或配乐朗诵、配图解读、配文表演,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和美妙。
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氛围对孩子诵读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家长做到“建一个家庭书架,共读经典美文”,引领构建学习型家庭,使家长成为诵读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以此作为促进学生诵读深入持久、永不衰竭的动力。
二、建立制度,分级落实保障诵读
为了使诵读从一开始就落实到位,学校要及时建立并完善系列制度,保持学生诵读热情的持续高涨。一是保证诵读时间。要保证每天一小课,每周两大课的时间进行诵读。例如:每周二、四下午诵读课及操前20分钟统一为全校诵读时间,每天10分钟晨读,每节课前3分钟诵读,走读学生每天回家再诵读20分钟,以此达到积少成多效果。二是探索导读方法 学校倡导老师开发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近几年,教师们探索研究阅读方法的指导,常见的有自主阅读课,读书汇报课,好书共享课,你评我点话好书鉴赏课以及阳光诵读等课型,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效率及热情。还有一天一句格言警句,一周一篇经典美文,一月一次读书交流,一期一次成果展示会,一年一个读书节,倡导“熟读成诵,渐得渐悟”等等。三是建立评价制度 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经典诵读之星,”学生可人人参与,不限制名额,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均可以成为经典诵读之星。同时,每个寒暑假学校可开展师生阅读活动,并进行假期阅读之星评比,及时召开读书交流会,营造师生共阅读的气氛。
学校还可每年评选书香家庭,以此为契机,引导家长建立家庭书架,制订亲子阅读计划,落实亲子阅读活动,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创设条件,推荐读物分层读。
1、构建书库。“有书读”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要让各个层面的孩子有适合他们自己阅读的书。为此,学校要建立三级书库:一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大量优质图书,学生每周有固定时间借阅;二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于教师、学生,学生可以随时借阅;三是建立“家庭书架”,建议家长一个月左右与孩子逛一次书店,共读一本书,营造亲子阅读氛围。
2、分段推荐读物。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阅读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阅读取向,因而各学段课外阅读内容和程度应该有梯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据此,可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推荐优秀读物,并辅之以保障落实的阅读建议。例如:低年段可推荐《中华童谣100首》 《假话国历险记》等中外好书。建议 进行“一课一儿歌(对子歌)、一日一成语、两日一谚语、三日一古诗(三字经)、一周一接龙、一周一故事、一周一生活记录、一月一好书”。中年段推荐《唐诗三百首》《元曲》《弟子归》《孟子》《长生塔》《爱的教育》等中外好书,建议 “一课一名言、一日诵一段、两日一古诗、一周一摘录、一周两生活记录、两周一好书、一月一感受等活动。高年段推荐《论语》《中庸》《大学》《庄子》《草房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中外现代文学作品,建议通过“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加以落实。”
3、编写诵读读本。仅仅推荐读物篇目是不够的,因为每次老师都要独自寻找资料,难以真正落实。即使到书店买,也很难买到供各年段学习的适当读物。最好是利用学校教师资源,策划自主编写经典诵读读本,把小学阶段应该积累和阅读的优秀名句名篇以及本地名家名篇,如骆宾王、吴晗等作品统统编写进去,形成学校独有的文本1-6册,供一到六年级的孩子分别阅读。
四、植根课堂,习得方法学会读
有了兴趣,还要懂得读书的方法,做到“会读书”。要把经典诵读牢牢植根于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致力于探索有效诵读模式,教会学生读书技巧,关注读书过程。要探索课堂诵读模式 探索“引导——诵读——探索——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运用相关的名言警句、传说、轶事、诗歌赋文等激发学习兴趣。诵读时,通读、精读、美读、品读相结合,循序渐进。探索中,探究古汉语的语法现象、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美等。拓展时,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提高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拓宽视野。经典诵读,不强求深入理解,要允许“不求甚解,渐得渐悟”,让学生在学语习文中,习得方法,习得能力,再向课外拓展,或独立或合作阅读,在自然状态中运用方法,在迁移中渐渐学会读书。做到“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要明确“三不读书”要领,即 “不会默读不读书”,通过默读,推敲词义,理解句子,根据读书目的选择运用精读、略读、质疑、摘抄等读书方法,抓住主旨; “不动脑筋不读书”,把读书与积极思考结合起来;三 “不动笔墨不读书”,把阅读和动手结合起来,在读书时勤动笔,圈点勾画出精彩语句,涂抹记录下所思所感。
五、活动贯穿始终,体验成功促进读
“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是开展经典诵读的又一策略。从“竞赛、欣赏、专题”三个角度设计活动。竞赛活动可分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有全体学生参加,如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展示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欣赏活动可通过校广播进行,让学生领略古往今来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在欣赏中得到情感陶冶。专题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有专题辩论赛、好书推荐会、模拟书店和课前三分钟谈天说地。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以班队会形式开展的专题活动,如“说古论今话对联”“走近李白”“能说会道大派对”等,还有“看,我家里藏书多”“寻访骆宾王”“走进中国小商品城”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年隆重举行校园文化读书节,在读书节中开展“赛诗会”“美文诵读展演”等,让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拂过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此外,学校要搭建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室板报是每个孩子展示读书成果的天地;学校校刊是学生展示自己的窗口;班级《我们的成长故事》记录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每年一次的读书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
六、家校联系,倡导亲子共阅读
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形成和保持旺盛的求欲,是开展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学校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外,还要充分利用“父母”这个有效资源。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亲身力行,就能大力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因此,我们发出“构建书香家庭”倡议书,定期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投身到诵读活动中来。我们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天听孩子背诵相关唐诗宋词,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同时,学校倡议老师与孩子一同诵读,营造老师、学生、家长共诵读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促进诵读的有效落实。
第四篇:如何发现和赏识学生的长处
如何发现和赏识学生的长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的引言中讲到:“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使人世间最美好的教育渐渐地远离了生命,远离了生活、远离了时代、远离了大自然……”“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因此如何发现和赏识每位学生的长处?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特别是特长生,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有了一些体会:
一、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俗话说:“人无完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无论他的缺点有多大,她的身上也会有一些闪光的地方。比如我这学期接手的这个班,我一拿到名单就有老师对我说班里有一位男同学不听老师教育,不专心听课,不叫作业,经常和同学打架,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学生。我知道了情况后,在开学注册时我就特别留意这个学生,当他拿着作业来注册时,我看了他的作业后表扬他字写得比较清楚,他受到表扬后显得很高兴,我就和他聊了一下,换种方式教育他怎样做才是一名好学生。也许是我没有一见面就批评他的缘故,他在第一天上课前主动和几位同学把教室打扫干净,因此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和那几位同学。从那以后他就
主动督促值日生的工作和教室的清洁卫生。同学们看见他有了进步,在选举班干部时他被同学推选为卫生委。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而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批评时也要讲求方式方法,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如果教师对他们整天都是批评不绝于耳,他们会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一无是处,就会破罐子破摔,所以作为老师应该顾全学生的面子和自尊,用伯乐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千里马。
二、通过社会传媒发现和赏识学生的长处
社会传媒是指储存和传播社会信息的工具,如书报、杂志、电子出版物、影视、卫星、广播、网络等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星电视的普及,小学生也可以通过看电视、听音乐、读书报接收到很多在课堂上没学到的知识。一些小学高年级学生出入网吧去查找他们所需的资料,经过对一系列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在青少年成长的四大影响因素: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中,传媒的影响作用已由一向认为的排列第四跃为第一,由此可见,社会传媒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社会传媒尤如一柄“双刃剑”,它在引领青少年学生披荆斩棘驰骋未来的同时,又在诱导他们走向鲜花遮掩的陷阱。小学生由于他们接受的知识还不多,自控能力也不强,许多学生会被社会传媒(特别是电视和
网吧)纷繁复杂的画面和内容所迷惑而荒废了学业。但是也有学生能把社会传媒的作用转化到学习中来。所以作为老师对社会传媒不应该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而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教育。如我发现有位学生很喜欢看电视,看完后还能有条不紊的复述给同学听,有时还配合一些动作,惹得同学捧腹大笑。我知道后不是批评他不把时间放在学习上,而是认为他有很强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的天赋。
三、激发兴趣,发现和赏识学生的长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甫琴科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好奇心重、模仿性强、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等特点,利用他们多种多样的兴趣,因人施教。一个班里的学生,有的爱书法,有的爱游戏„„兴趣各异,他们的长处也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去发现和赏识他们的特长,如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她特爱唱歌,同学们都夸她歌唱得好,但她的学习成绩却是一般,尤其不喜欢体育运动。我了解情况后特意找她单独进行谈话,首先肯定她的歌唱得好,鼓励她继续练习,然后向她说明没有强健的体魄什么事也干不成,希望她多参加体育活动,把身体锻炼好,最后让她明白文化知识不高,就不能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就不能有感情地投入歌唱里去。通过谈话她接受了我的教育,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并且在我校的文艺汇演中获得了一等奖。
通过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他们的长处也不同。在这方面是他的长处,但在另一方面也许就是他的短处,老师应教育他们在发扬长处的同时也要克服短处,做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再培养和发展特长,这才是现代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通过日常生活,发现和赏识学生的长处
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味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得到出人意外的收获。作为老师更应该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而不能只是把教学工作完成就行了。老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做人的同时就会发现学生有许多在课堂上没有发现的长处。这样,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长处转化到学习中来,使您的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老师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此,老师应该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和赏识学生身上的长处。曾经有一个例子令我感触颇深:有一位学生在老师的眼里是既没有突出优点,又没有大的缺点,但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改变了老师对他的看法,在活动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一组并且服从他的安排,而且在这次活动中他们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那以后,老师发现他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极强的号召力,班里的很多事情老师都交给他负责,而且他也做得很好。
俗话说:“各师各法”,老师发现和赏识学生的长处的方法有很多,在全面、深入地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身上的长处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第五篇:用爱伴随学生成长
用爱伴随学生成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计算机艺术系的王庆有老师。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伴随学生成长!儿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觉得教师职业是最光荣的,也是最伟大的。从大学本科毕业到现在5年时间里,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这5年时间里,我作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爱心,对教师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教师为什么要爱学生? 教师为什么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是一群青春年少的活宝!尽管我们的青春在渐渐逝去,但我们的心因为学生而永远年轻。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都很不成熟,难免会犯这种那种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耐心教导、真心对待、细心关怀,用爱去感动学生们。今天我想对我班的学生和我上课班级的学生说:我是深爱着你们的!因为爱你们,我不断改变自己的个性,试图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因为爱你们,我战胜悲观,鼓励自己也鼓励你们:态度决定高度,差距就是潜力;因为爱你们,即使是躺在床上我也在扪心自问:是不是我的忽视、我的批评、我的要求、我的处罚已深深地伤害到了你们?因为爱你们,我多么渴望走近你们,多么愿意包容你们的过失,多么渴望看到你们每天都是快乐的、有成就感的。为了你们,我无怨无悔;为了你们我任劳任怨;为了你们,我愿意将自己的激情燃烧在了这片土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么多爱岗敬业的教师会用爱去赢得尊重,赢得信任,赢得家长和学生无悔的选择!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做事。
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向来都很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教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我穿过它面前的这些光环,走进它的内核时,我渐渐地理解了它的内涵,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而我只愿做那小小的铺路石,让我们的新一代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远方。回顾这几年来的从教历程,我深深地感到,要做一个学生喜欢、同事肯定、领导认可的优秀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遵守。面对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一颗颗水晶般纯净的心,我想:教育事业也许拥有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整个美丽的人生。教学中,我也许不能把爱汇聚成海,但我会竭尽我的全力,把爱的水滴凝聚成一条小溪,让清澈流进每个学生的心。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饱含情感的空间。
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让我们爱岗敬业,成为学生敬重的教师,但溶入了爱的责任会让我们不仅成为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也会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而高尚的师德要求爱与责任并重。批评和教导是教师的责任,而引导和鼓励却溶进了教师的爱。相信爱与责任并重的教育定会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开花,结果!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计算机艺术系王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