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9-05-13 19:1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刘亚男 英语 200721244

5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摘要】: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当今时代是一个人才的竞争的时代,中国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有大量优秀的人才做后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7%。农民问题就是中国的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我国的义务教育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改进,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突出表现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和农村教育质量差等方面。本文将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说明,同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然而,由于城镇和农村的经济存在着差距,义务教育在农村和城镇的实施情况却还是存在了一些差距。

一、农村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1,学校布局不均衡。“普九”期间,村村办学,基本解决了“人人有学上”的问题。随着人口出生下降,生源逐年减少,一些地方教学资源闲置,部分学校成班率低。

2,师资配备不均衡。一方面教师编制总额超编,另一方面农村边远学校和乡镇薄弱教师短缺。主要原因一是教师流动失衡。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其中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他们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信息闭塞,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而又由于农村待遇低,好的教师每年都大量流失,特别优秀的教师大都调入省、市,部分流往沿海地区;或想办法调入好的县里。优秀教师在乡镇越来越少,乡镇教育教学质量根本难以保证。

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对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因此在教学实施上不能做到按国家要求倡导的新课改,素质教育等,还是停留在原始的教学模式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要求。

3办学条件不均衡。经过“普九”时的突击建设及后期国家专项资金的拨付,一部分城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改善,但农村中心小学和村小条件十分落后,条件简陋,教室破旧,缺少教学辅助设施和运动场地。国家教育经费在农村教育投入的太少,使得乡村学校条件特别差,校舍不足而且简陋。据调查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校都是很简陋的,不但占地面积小,而且楼房也很老。据统计,全国中小学有危房1300万平方米,大部分都集中在农村。例如在地震中,损失最惨重的就要数学校了,尤其是中小学。楼房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也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就更不用说电脑、语音教室等硬件设备。4学生分布不均衡。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由过去“有学上”到要上个“好学堂”。农村学生流向城镇学校,城区薄弱学校学生流向优质学校。一些资源优质的学校无序招生、盲目扩班,助长了 “择校风”。有的学校学生过多,班额过大;有的学校生源不足,开班不齐。

5教育投入不均衡。在教育投入“以县为主”的体制下,教师工资、教育工作经费及“普九”债务等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农村税费改革后更是雪上加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难以建立,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明显不足。

二、解决策略分析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规划是前提、学校布局是基础、师资配备是核心、资金投入是关键、政府重视是根本。

1、推进新一轮布局调整,实现农村中小学校合理分布。

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学生人数在逐年下降,与最高峰相比,现在,每年新生只有高峰时的一半。教师大量富余,应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一方面减轻教育对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改革使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在乡村学校也可以享受在县、市、省和沿海一样的待遇,把他们留在农村,保证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进行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使之与城镇发展、人口结构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县市城区学校重点完善布局规划;各区镇处场重点建设好每镇一所初中、一所镇小和服务万人左右的农村中心小学,形成以镇中、镇小为主体,中心小学为基础,极少数村级低年级教学点为补充的学校布局;确定永久性保留学校和过渡性学校,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整合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年推进。2建立管理和保障机制,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

改革现行的教师调配方式,建立政府管编制、教育部门管配置的机制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师保障机制。一是教师编制直接核定到学校。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不合理、学校规模小、成班率低的特点,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适当放宽镇以下中心小学和村小教职工编制;对中小学老师编制实行有增有减的动态管理,一年一核定。二是积极推进校长聘任制和轮岗制。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的行政级别,建立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校长定期交流制度,有计划地从优质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充实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领导班子。三是实行青年教师下派制。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招聘的教师,先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新调入城区的教师,先安排到城区薄弱学校任教;教师晋升中、高级职称和评先表模,要把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作为必备条件。四是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乡镇为单位,建设教师公寓,以成本价出售给教师,实行集中居住,解决农村教师安居问题;适应教师流动需要,建设周转房,解决教师临时住房。

现在农村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好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当部分农村教师文化程度不高,不够专业,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可以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制定考试考核办法,吸引较高素质的人员受聘,坚决清除不合格的在校代课教师。并且增加政策导向,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向基层,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血液,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

3、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众所周知的。所调查的家长中很多人其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他们的见识与观念会严重影响着孩子,而那些有文化有修养的家长,会给孩子造就一个怎样的成长氛围,这都可想而知了。所以,就此我们即可看出,在农村,对成年人的教育,并不比义务教育的任务轻。

因此我们应该完善乡规民约,纯正家风、民风,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纳入乡规民约,消除少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使未成年人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家庭都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第二篇: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农民工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为了促进农村教育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以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给出的对策。

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低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需要我们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危房面积在逐年减少,基本的教学设施也日趋完善。但现有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机房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仍很难普及和应用,再加上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据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首先,农村教师短缺以及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缺乏,不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教师结构老龄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一些教师已不再胜任教学工作,而由于受当地财政水平的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和正规本科毕业生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却聊聊无几。因此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次,对农村教师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致使农村教师代课现象普遍,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城市教师相比普遍较低,而随着居民消费指数的不断上涨,一些农村教师对目前的生活现状越来越为之不满。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近些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以及收入低等现象致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因此产生了学习无用或让子女提前就业学门手艺的想法,所以就导致了大量学生辍学和厌学现象的发生。在广大农村,读书无用论至今仍被一些家长认同并加以推崇。虽然也有许多农民希望子女成才,但因受到农村的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学生仍无缘和城市学生一起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四)外出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

对于留守子女的定义,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与此同时,学生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外出民工总数的56.70%,是外出打工家庭总数的一半;而在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中,父亲外出打工数明显多于母亲。统计结果还显示外出民工家庭教育中进行隔代教育的占留守儿童总数为 41.24%,而长期处于这种隔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依赖、懒惰、自私、的习惯,同时也更容易忧郁和自卑。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日益成为教育界以及学术界广泛探讨的话题。

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较低仍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严格实施教师资格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帮扶工作等。

(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培养学生也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家长的职责。只有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在广大农村,因经济落后,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在农村的发展中,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力要推动农村的经济,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家长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

(三)开展关爱活动,关注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因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作为教师,要多关心他们,多进行师生交流。通过一些积极的交流,可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的加以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集体中感受温暖。

(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影响来塑造和培养学生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矛盾的自我疏解以及自我控制。广大家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五)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选择。

所谓寄宿制学校,是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的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统一管理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的生活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留守儿童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寄宿式学校是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将会摆脱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寄宿学校学校中充分体验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健康茁壮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到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增强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发展与改革并举,努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第三篇: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21世界,人才最重要。而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因此,教育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力量之源。义务教育在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城镇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上严重失衡,导致我国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目标;教师素质;教育投入;教育平衡

(一)农村义务教育目标错位。受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把升学与成才等同,把升学率的高低与办学质量的优劣等同。一些地方、一些学校的教育工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等等都围绕着升学考试指挥棒转。形成重智育轻德育丢体育,重分数轻能力,重升学轻实用的“三重三轻”的恶性循环局面。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差,个性特长受压抑,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更无兴农爱农的思想意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等,一切都围绕升学转。至于其他不能考得高分的学生,学校并没有教给他们适合学习的方式,大多数毕业后回乡务农的学生缺少必要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和致富本领,所学的知识不实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农村中小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山村,多数教师家在当地,并且配偶没有固定收入,一个人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不得不分散精力从事其它职业,增加收入以维持生计,从而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家在当地,调动可能性小,也影响了教师的进取精神;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致使多数教师不可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因此改革意识较为淡漠。山区教师缺编严重,教师所教学科极不稳定,并且常常是同时教几个学科,这极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造成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就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了。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绝大多数是由小学老师调任,一般都是中师文凭,到中学后往往是通过自修或函授学习尽快使学历达标,而自修或函授学理科难度大,学文科相对较容易(绝大多数是学中文和政史专业),但部分教师学非所用,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影响了教学能力的发挥。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的教师是由民师经过突击培训,转正而来,其整体素质不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全日制大学生一般都不愿到贫困边远的山区工作,即便是分配来了,工作也不安心,总想通过各种渠道外流,使这些学校教师结构不能得到良性改善。总之,由于贫困地区学校条件艰苦,外面的好教师调不来,本校的好教师又留不住,使这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差。

(三)地方财政困难,教育资金投入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税费改革后,尤其是“一费制”学校,上交各部门代收费用后,剩下的初中人均40元、小学人均30元杂费,无法开销学校正常办公经费,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诸如水电费、出差会议费、报刊茶水费、取暖降

温费等无法解决。有的学校公用电话也停了,工友也辞退了;有的学校因交不起电费,如取消收上机费,就会被迫停止计算机教学;电脑、电教器材坏了没钱维修,只好停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无钱添置,危房无钱改造,更不要说还债;桌凳坏了学生自己带回家修理,教师的办公桌椅坏了,也只能是自己修理,凑合使用等等。

(四)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排上以升学为根本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管理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考虑较少,缺乏农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并且大多数农民认为,上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一定就是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不思进取的孩子。由于这些偏见的存在,导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严重失衡的问题。

二、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端正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转移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要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要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劳动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每一个青壮年农民能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力量。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要使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提高,必须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增加农村教师的山区补贴额。应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农村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师德好、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应予以重奖,对于评价不合格的农村教师,应清除出农村教师队伍。

(三)加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社会多方筹措资金。

建立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对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应该齐抓共管,尤其需要突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特别是中央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和县级政府要将农村教育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统一直接拨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还要通过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全部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将会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要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督保障机制,实行农村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要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四)推行使用乡土教材,开设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同时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的初中一、二年级阶段加入有当地特色的农村职业课程,初中三年级可不予安排。如在山区农村可安排种植类、畜

牧兽医类的课程,在沿海地区可安排海产养殖类的课程。这样,即可以培训回乡从事农业的学生的一技之长,又不会耽误、可升学学生的学习。教材应采用在地方长期从事农业推广、有经验的农技员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土专家编写的教材,教材应该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即可以满足农村孩子对农业事务了解的渴求心理,又可以让农村孩子学有一技之长。

第四篇: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检验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只有搞好义务教育,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生源来接受高等教育,来发展国家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础教育搞不好,将对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应该肯定,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各地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也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农村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也面临着不容乐观的问题,其突出表现有:

一、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一)教育投入少,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办学经费的问题。近些年,虽然在有关法律、政策的保证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危房少了,但配套设施跟不上,基本的教学器具仍比较缺乏。一些课程特别是艺术、体育以及实验课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和教具不完善。农村学校学生享受不到城镇学校学生的学习条件,薄弱学校依然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正是由于办学条件上的差别,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农村学校也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比。这使 到一些地方的学校‚开得了学,而办不好学‛。正是由于经费不足,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为此,一些学生家长对学校不满意,情愿为子女出高价择校、借读或送子女入民办学校,从而使中央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规定在有些地方成为一纸空文。就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经济比较薄弱的乡镇,基础教育的发展难度极大。二是各地实施新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后,学校的经费单一全靠财政维持学校的基本的运转,无其它多余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更新设施设备,更谈不上足额保证教师进修提高和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费用。三是由于山区条件限制,按学生就近入学要求,迫使一些学校的整合力度不够,无法更好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二)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教师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政府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一些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实际收入低,较多的骨干教师流向城市或调入效益较好的城市学校,或纷纷抢夺公务员这个‚金饭碗‛,至使一些学校特别是边远学校严重缺编、教师老龄化。一些教师即使没有调动的想法,但为了家庭生活也大多从事第二职业,变成了‚亦商亦教‛,这样使一些原本基础教育薄弱的地方更是雪上加霜。就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多数教师无其它收入来源,只能靠工资养家糊口,不得不分散精力从事其它职业,增加收入以维持生计,从而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了教师的进取精神;二是学校其它收入微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完全与教师劳动付出成正比,奖金分配差距不大,难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三是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致使多数教师不可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因此改革意识较为淡漠;四是经济薄弱的乡镇教师严重缺编,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所教学科极不稳定,并且常常是同时教几个学科,这极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造成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就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了。总之,由于农村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学校条件艰苦,外面的优秀教师引不进,本地的好教师又留不住,使这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较差,许多教师‚上得了岗,但站不‘稳’岗。

(三)辍学率有所反弹,实际辍学率情况严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但至今为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初中三年辍学率累计最高的可达到20%左右,一般初中学校年辍学率实际都在4—10%之间。具体情况一般是小学毕业后就有1%左右 的学生未就读初中,进入初中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初三年级为辍学高峰。初中学生辍学多发生在年级之间,即由初一年级向初三年级过度时,或二年级向三年级过度时。其辍学原因有:一是课程内容设臵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二是教学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丧失学习积极性,厌学情绪大;三是部分教师缺失师德师风,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师生抵触情绪大;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严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叛逆心理较强;五是家长法律意识、社会见识差,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远见,与学校教育不同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基本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学生 ‚上得起学,却上不好学‛。

(四)山区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布局调整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然而,在山区,学生的上学交通安全问题也由此凸现出来。在山区,有的小学生每日要走10多里才能到学校,再加上山区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安全问题尤为严重。由于山区交通无法达到像城市一样便利,学校集中实施寄宿制后,造成上下学、放假或返校时段交通拥挤,甚至学校生无公交车可乘,迫使一些学生搭乘无证车辆,形成严重安全隐患。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一)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教育经费来主要源于政府的投入,虽然义务教育现在实行免费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学校办学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只有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稳定的投入,才能真正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

一是通过制定教育投入法和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县、乡镇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责任、投入比例和奖励处罚要求:根据城乡不同的人均GDP和人均实际收入,制定乡镇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标准,作为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考核目标。

二是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拨款制度,首先是要制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的拨款原则与拨款标准,使教育拨款有章可循,同时要完善拨款程序,增加拨款的透明度。当前,在投资取向和政策选择上,弱化或不实行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臵政策,不使有限的资金、教学设施和素质高的教师流向少数学校,不扩大城乡教育的差距,然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现实情况下,要特别增加对乡镇学校、对各级各类村级小学的投入,解决经济落后乡镇义务教育面临的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是保证县财政对义务教育主渠道投入的畅通,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提高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所需经费纳入政府经常性预算,并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

(二)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 针对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低,必须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重抓好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实现区域师资配臵的均衡。并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觉悟,使农村教师安教乐教。

首先,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上,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分布广、班额小等情况,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增加教师编制。

其次,对长期坚持在落后乡镇工作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县政府安排一定专项经费,补贴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提高这些地区学校教师待遇,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在职称评定上,为鼓励优秀教师到条件艰苦的学校任教,同样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其职称晋级。

最后,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必须下大力气清理整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一是对于不能胜任教师职业的要分离出去,同时严把教师进入关,招考教师应考查参考人员的实际教育教学操作能力为主,而不能只停留在书面的理论考查上;二是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关心热爱学生;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加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四是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让他们接触最新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各地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城市的 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上观摩课、优质课,这样可以把先进的经验、方法、思想和观念带到农村,达到资源共享。也可以引导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结对子,在互帮互学中使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

(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学生流失

义务教育对个体的成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展,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流失反弹迹象明显,大量初中未毕业的学生流失到社会,直接阻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农村社会的长远发展,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后劲。并且,‚早流‛的青少年群体缺少抗体和抗病能力,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习气等‚病毒‛感染,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控制农村初中生流失,必须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统一认识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第一,着力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教学场所等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师素质等软件配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优化课程设臵,尽量开设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让更多学生能发现自身的特长,而不至于在学校当中找不到自己学下去的理由。第二,建立依法保障机制。实行‚控制学生辍学四书制‛,即学生入学前向家长送达由乡(镇)政府盖章的《义务教育通知书》;学生入学时由乡(镇)政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签订《保学合同书》;学生辍学时向家长送达由乡(镇)政府盖章的《限期复学通知书》;家长不送学生返校时送达《处罚决定书》。

第三,建立控制辍学奖惩机制。凡是农村初中辍学率超过规定范围的,教育工作评先选优时将实行一票否决。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产生大面积辍学的,要追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由于学校管理混乱,导致辍学率明显上升的,要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由于歧视、侮辱、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辍学的,要追究学校领导和当事教师的责任。

第四,完善学籍管理机制。加强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两级报表制和辍学学生情况报告制度,认真履行学生转出转入休学手续,防止学生辍学。建立小学升初中交接制度。避免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出现学生辍学现象,保证初中的入学率。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四)立足源头,解决安全隐患

面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日益突出交通安全问题,要坚持从源头入手,切实保障师生安全。一是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学校区域结构。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可按照‚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方便群众,确保安全‛的原则进行,不能只停留在撤并几所学校或改建几所学校的基础上,“关、停、并、转”也不能搞一刀切。学校布局一要结合乡镇建设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二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地理位臵进行规划,重点放在扩大乡镇所在地的初中和中心校规模上,这样既可以满足乡镇适龄儿童和农村转入城镇的适龄儿童入学的需要,又可以实现初中和中心校有限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良性运转。在学校建设方面要在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上多做文章,以满足中小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总之,我们必须正视义务教育在经费上、教师队伍建设上、高辍学率上、安全上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青龙学校

吕振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既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农村脱贫致富本小康的希望所在。农村义务教育是繁荣还是凋零,预示着农民的命运,也影响和决定着我们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危房改造。但毋庸讳言的是,随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城镇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却呈现不断滑坡之势。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不但农村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将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其他社会问题。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官员对义务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育的投入还不够大。特别是乡镇几乎没有投入,有时甚至还存在挤占挪用现象。其原因是教育周期长,在其任职期内不能见效。对官员的考评,此项也没有列入主要内容,地方官员也想办法弄虚作假,学校更是无能为力。地方官员都比较热衷于修路、建楼、开发、招商引资等见效快的工作而忽视教育,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

(二)教育经费缺乏,影响学校日常工作的运转。有关资料显示,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但教育经费仅占48%;初中教育经费中,农村仅占29%。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学生大量进城就读,农村学校生源渐少,而学校经费是按学生数拨款,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正常的教学维护和设备维修无法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低,待遇差,教师队伍的稳定也很难保证。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上不去。一是目前农村学校师资建设的外部环境令人堪忧。农村教师工资相对较低,福利待遇几乎没有,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比城镇差,家庭又不能兼顾,因此千方百计流向城镇,就是留在农村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也不高;三是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年龄偏大,如我乡小学教师平均年龄:桃湾小学岁,西林小学岁,港口湾小学岁,青龙小学岁,全乡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岁。教育教学观念老化,教师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加上流动性的缺乏,有的教师在一个地方工作几十年、甚至是一生,无形中产生惰性,制约着教师的发展。

(四)学校布局调整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入城市,他们中的一部分自己进城的同时,将自己的小孩也带入城市,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另一部分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祖父母辈的隔代家庭中,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且在心理上一般比较孤僻、固执,而且这些孩子中间,还有很多面临失学和辍学的危险。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学校教育不堪重负。因撤点并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需要在学校住宿,学生年龄偏小,生活不能自理,学校又没有专职的生活指导。同时有的学生上学较远,交通不便,周五回家和星期日到校要半天甚至一天时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期待关怀。在农村学校,班主任每天到校最早,离校最晚,有住宿生的学校,班主任一个星期都不能回家。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独生子女难管难教育,为此,班主任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是班级各方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但是班主任没有专业级别,按照国家规定,其工资待遇也与普通教师没有大的区别,而农村学校往往资金紧张,学校无法像城市学校一样为班主任提供补贴,这样导致农村学校班主任心理不平衡,无教师愿意担任班主任,每学期开学班主任安排也是学校管理者最为头痛的问题,这样也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容易产生教育的缺失。

二、思考与对策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是摆脱农村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没有农村经济和教育,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的现代化,更不会有我国的腾飞。下大力气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考验。

(一)提高和进一步完善办学管理体制。好国务院“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要求,实行政策倾斜,政府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要根据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坚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进行倾斜,重点解决好当前突出存在的基础性、普遍性、全面性方面的几个问题。一是乡村办学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二是与乡镇搞好关系,继续调动乡镇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

(二)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全市要对小学、初中教育经费划给教体局管理。由教体局对全市校舍修建、设备采购进行统筹;对全市教师的工资统一发放,取消重点非重点学校之分;师资力量由全市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也就是说在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大轮流,或者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从传统的结对子,对口扶持薄弱学校的做法进一步走向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其基本形式是:城区和农村的中小学分别建立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城乡学校的校长分别为共同体的的第一、第二责任人,教体局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分别同各学校共同建立密切的联系,在城乡学校、教体局之间形成“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共同体关系,核心内容是:师资配备一体化,督导评估一体化,学校管理一体化等。

(三)给予农村学校及教师优惠倾斜政策。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想方设法突破教育经费极度短缺这个农村教育瓶颈。因为,有了钱,农村中小学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更靠近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有了钱,农民子弟就可以不因贫困而辍学;有了钱,农村教师就可以安居乐业、心无旁骛地培养下一代;有了钱,农村教育的各项改革就容易顺利实施。因此,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 “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要给予一定津贴、补贴”的规定,建议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农村教师补贴细则,建立农村教师津贴制度。二是在评优、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给农村教师大的倾斜,打破人事局认为设定的晋级指标,通过获得相对高的报酬来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真正让教师“进得来、留得下、教得好”

(四)教师水平决定农村的教育质量。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参加自考、进修、函授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扩大教师对口交流,在农村学校,教师不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教学方式,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引进个方面的先进经验,扩大对外交流,让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乡镇之间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师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和发展,必要时让教师进行脱产学习。

(五)加大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待遇。新时代要求班主任随时了解和接受新的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班主任极其希望有关部门能为他们提供专业化培训的机会。学校领导既要在工作中为他们创造机会,又能关心班主任教师的思想状况,并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目前班主任津贴还是维持在象征性的程度上,这与他们的付出极不相称。提高班主任津贴,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学校应该建立起对班主任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并适当将班主任工资与其工作情况挂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热情,使班主任工作得安心、舒心,保证班主任队伍的长期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无疑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个强劲的政策动力。农业兴,则中国兴;农村教育兴,则中国教育兴!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教育投入的增加,我过农村教育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

2009年4月

下载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据调查,近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比例有上升之势。洞口县反映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辍学呈上升趋势,尤......

    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利用十年时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基本实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城区择校问题 董庄小学 虽然近年来义务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各地起点不尽相同,发展的差异性逐步凸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

    论银行业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银行业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迅速蓬勃壮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入世步伐的加快,金融业竞争将愈演愈烈,我国商业银行也将面临着前所未......

    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关于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调查报告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现在的义......

    中国义务教育存在六大问题

    中国义务教育存在六大问题 修订草案凸显五大亮点 2月25日,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当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这是义务教育法施行近20年来的首次修订。《人......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 要: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实体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吸引消费者购买相应商品,网络......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题目: 班号:学生:指导老师:评阅老师: 江西理工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函授站(点) 届 专业 年月 日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