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顺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
牛顺小学开展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反思、提高的系统性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贯彻落实县教体局《关于开展“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铸造精神文化、提升办学理念,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丰富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层次,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领导小组
组长:王树昌
成员:张希国芦文明朱玉萍滕瑞国杨秀丽杨瑛
杜建靓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
1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目标任务
1.提升办学理念。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作风民主、管理科学(领导文化),理念先进、师德高尚(教师文化),团结活泼、积极进取(学生文化)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统一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上来。
2.提升文化特色。加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文化渗透研究,提升课程实施的文化品位;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文化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3.提升文化内涵。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挖掘学校地域文化,确立学校文化主题,形成环境、班级、办公等文化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学校主题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县级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力争培植县级窗口学校。
4.提升管理水平。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
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修定学校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修改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探索文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五、主要工作
继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三风”建设为核心,努力锻造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共同的团队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文化,打造全新的学校精神风貌。
1.加强学校领导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学习风气,学习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管理理念;研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广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经验,提炼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校风,引领提升学校精神文化。
2.加强师德建设。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为主线,以爱心从教,用心施教为主题,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大力倡导 “敬业爱岗,求实创新,教书育人”的教风,净化教师灵魂,凝聚团队精神,提升师德修养;引导教师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等细节入手,修师德、练师能、干实绩、聚师魂,凝聚学校精神文化。
3.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会读书、会思考、爱学习、懂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规范养成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文明歌曲比赛、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小品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加强学风训练,抓好学法指导,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团结
活泼、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彰显学校精神文化。
4.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内化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等学校精神文化,做到学校精神“入脑”、“入心”;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座谈会等活动,将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达到有机融合、完美统一。
六、具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要有宣传标语,校内要有名人头像、名言警句及温馨提示。运动场地要有运动图标。
(2)班级环境布置。教室后墙要有开放式书架和卫生角,主墙面为“学习园地”,由各班主任负责个性化、人文性设计,要求班级文化建设有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凸显主题,个性鲜明。
(3)各室文化建设。根据各功能室职能,确立相应的室内标语并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便于工作,引起重视。
(4)文化长廊展现特色。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作用。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文化传统和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的国
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
(3)积极创建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声,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要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歌曲,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5)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6)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学校设有阅览室,试行“书中寻‘蜜’、‘甜’在心里”的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7)打造“爱生、重效、格高、业精”的教育团队精神。要紧紧围绕“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宗旨,狠抓校本培训,采取“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堂研讨、推门指导”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渗透“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每学年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一个教育故事、一份教学设计、一节汇报课例、一本教学专著、一本听课记录、一套学习材料。通过教师的实践与反思、合作与交流等形式,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制度建设中要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努力营造“人
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的新局面。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文化提升年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确保学校文化建设长期深入、有序有效开展。
2.强化工作措施。一是确保经费投入。各校要把学校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保障投入到位、人员到位,促进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二是实施典型带动。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培植先进典型,实施典型带动。
3.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成果展示机制。适时组织现场展示交流活动,为学校展示成果搭建平台。二是建立检查评估机制。以争创学校文化先进单位为契机,加大对文化提升年活动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强过程督导,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按照规划有序开展。三是打造师生良好精神风貌。培育积极向上、以校为荣、开拓进取的师生精神风貌,制定师生礼仪规范,要用在校师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影响家庭和周边群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学校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时刻拥有“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我们坚信,在学区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下,我校的办学质量会更上一层楼!
牛顺小学
2013年3月4日
第二篇: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
汀罗二中2014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育人重环节。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按照《关于在全县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利教字〔2012〕3号)总体要求,根据《利津县学校文化建设评估细则(试行)》,结合学习型校园与小班化建设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铸造精神文化、提升办学理念,研发课程文化、提升文化特色,创新制度文化、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丰富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层次,促进全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领导小组
组 长:韩廷良 副组长:崔建庆、成 员:王明学、邵克昌、李同远、朱艾叶、李红梅、刘黎明及各班主任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目标任务
1、提升办学理念。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作风民主、管理科学(领导文化),理念先进、师德高尚(教师文化),团结活泼、积极进取(学生文化)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统一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上来。
2、提升文化特色。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文化渗透研究,提升课程实施的文化品位;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文化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3、提升文化内涵。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挖掘学校地域文化,确立学校文化主题,形成环境、班级、办公等文化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学校主题文化品牌。
4、提升管理水平。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修定学校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修改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探索文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精致化和科学化,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五、主要工作
(一)开展精神文化提升活动,彰显学校办学理念
继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三风”建设为核心,努力锻造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共同的团队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文化,打造全新的学校精神风貌。
1、加强学校领导作风建设。结合“学习型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学习风气,学习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管理理念;开展学校领导治校方略论坛,研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广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经验,提炼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校风,引领提升学校精神文化。
2、加强师德建设。以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为主线,以爱心从教,用心施教为主题,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广泛开展教师向先模人物学习等活动,大力倡导 “敬业爱岗,求实创新,教书育人”的教风,净化教师灵魂,凝聚团队精神,提升师德修养;深入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优秀教师事迹报 告、“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引导教师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等细节入手,修师德、练师能、干实绩、聚师魂,凝聚学校精神文化。
3、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会思考、爱学习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规范养成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文明歌曲比赛、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小品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创新年活动”,组织学习规范知识竞赛和学习经验交流,加强学风训练,抓好学法指导,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团结活泼、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彰显学校精神文化。
4、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内化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等学校精神文化,做到学校精神“入脑”、“入心”;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座谈会等活动,将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最终在教、学、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达到有机融合、完美统一。
(二)开展课程文化提升活动,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1、加强课程文化研究。一是确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三维目标”研究,突出加强各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育人目标研究;落实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要求,实现学科教学既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又陶冶情操、培养习惯、提升素养的有机结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二是开展课程文化研究。开展课程文化渗透研讨活动,举办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专题讲座,推出学科文化育人研讨课、示范课,引领全校教师提高学科课程研究水平,提高实施课程文化育人的能力。三是积极研发学校课程。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办学目标,挖掘学校地域和传统文化素材,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凸显学校文化特色;开展学校课程研发评比活动,让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导,发挥课程文化的育人作用。
2、开展课程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隐性课程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扎实开展好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和“读书节”活动,制定实施方案,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实效。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完善有利于乡村少年儿童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的规章制度,落实场地、器材、师资等相关保障。启动“科技教 育进校园”、“学术讲坛进校园”、“社会名人进校园”活动,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人走进校园,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讲座、科普讲座、成长历程宣讲等活动,浓厚学校学术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3、丰富环境文化内涵。继续组织3月份”校园绿化美化月”活动,开展学校环境精品”景点”建设;精心培育“校树”、”校歌”,在校一年以上学生必须人人会唱 “校歌”;做到校园干净整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达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的效果,实现校园环境精品化。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的呈现内容和呈现形式,做到楼层之间、功能区之间,墙壁、走廊等文化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注重效果,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做到环境文化主题化。
(三)开展制度文化提升活动,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学校制度文化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刚性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从关心教师的生活学习、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修改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常规管理、校本研训、后勤管理、考核评价等一整套管理体系;修定教育教学工作岗位职责,做到岗位职责与各项制度要求相统一,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构建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符合学校办学理念、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文化体系。二是健全学校制度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团队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走访、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设立监督电话、监督信箱等形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学校制度学习与落实活动,让广大师生学习、掌握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行动”教育与实施活动,做到制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文化管理的转变,大幅度提升制度管理的效益。
2、加强学校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起规范的档案室,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重视档案整理工作,分类、分期收集整理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规范装订;高度重视教师档案、学生档案、财务档案及学校发展重要活动档案等长期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要组织好档案管理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档案管理员培训活动;开展档案管理专项督查,不断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扎实做好学校文 化积淀工作,保证学校档案能够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发挥档案文化的育人作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中心校成立由学校一把手苏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确保学校文化建设长期深入、有序有效开展。
2、强化工作措施。一是确保经费投入。各单位要把学校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障投入到位、人员到位,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二是实施典型带动。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培植先进典型,实施典型带动。镇教体办将适时召开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现场会,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专家指导机制。邀请县内外学校文化建设专家,成立学校文化建设指导组,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指导,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层次。二是建立成果展示机制。适时组织现场展示交流活动,为各学校展示成果搭建平台;建立学校文化建设专题网站,为学校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搭建平台。三是建立检查评估机制。以争创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文化名校为契机,加大对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情况的检查督导力度,按照各单位建设规划,加强过程督导,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按照规划有序开展。镇教体办将强化过程督导,做到一月一调度,确保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四是打造师生良好精神风貌。培育积极向上、以校为荣、开拓进取的师生精神风貌,制定师生礼仪规范,学校在岗教职工要统一佩戴校徽,在校学生要统一佩戴学生证,要用在校师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影响家庭和周边群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学校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
杨家坡中心小学 2012年5月30日
第三篇: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育人重环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反思、提高的系统性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贯彻落实县教体局《关于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沂教发[2012]53号文件精神,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铸造精神文化、提升办学理念,研发课程文化、提升文化特色,创新制度文化、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丰富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层次,促进全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领导小组
组长:苏彦祝
副组长:赵西旺、成员:邵明珠、齐文宏、邹良恩、张志玉、代晓娜、王加莲、各学区负责人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1
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目标任务
1、提升办学理念。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作风民主、管理科学(领导文化),理念先进、师德高尚(教师文化),团结活泼、积极进取(学生文化)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统一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上来。
2、提升文化特色。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文化渗透研究,提升课程实施的文化品位;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文化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3、提升文化内涵。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挖掘学校地域文化,确立学校文化主题,形成环境、班级、办公等文化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学校主题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县、市级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或市级学校文化名校,力争培植县、市级窗口学校。
4、提升管理水平。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修定学校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修改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探索文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精致化和科学化,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五、主要工作
(一)开展精神文化提升活动,彰显学校办学理念
继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三风”建设为核心,努力锻造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共同的团队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文化,打造全新的学校精神风貌。
1、加强学校领导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学习风气,学习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管理理念;开展学校领导治校方略论坛,研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广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经验,提炼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校风,引领提升学校精神文化。
2、加强师德建设。以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为主线,以爱心从教,用心
施教为主题,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誓言评选、向先模人物学习等活动,大力倡导 “敬业爱岗,求实创新,教书育人”的教风,净化教师灵魂,凝聚团队精神,提升师德修养;深入开展”感动教育人物”评选,优秀教师巡回报告“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引导教师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等细节入手,修师德、练师能、干实绩、聚师魂,凝聚学校精神文化。
3、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会思考、爱学习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规范养成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文明歌曲比赛、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小品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创新年活动”,组织学习规范知识竞赛和学习经验交流,加强学风训练,抓好学法指导,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团结活泼、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彰显学校精神文化。
4、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内化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等学校精神文化,做到学校精神“入脑”、“入心”;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座谈会等活动,将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最终在教、学、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达到有机融合、完美统一。
(二)开展课程文化提升活动,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1、加强课程文化研究。一是确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三维目标”研究,突出加强各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育人目标研究;落实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要求,实现学科教学既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又陶冶情操、培养习惯、提升素养的有机结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二是开展课程文化研究。确立学科课程文化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开展专项研究,培养学科课程文化研究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文化渗透研讨活动,举办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专题讲座,推出学科文化育人研讨课、示范课,引领全县教师提高学科课程研究水平,提高实施课程文化育人的能力。三是积极研发学校课程。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办学目标,挖掘学校地域和传统文化素材,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凸显学校文化特色;开展学校课程研发评比活动,让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导,发挥课程文化的育人作用。
2、开展课程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隐性课程的作用,让学生在学
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扎实开展好校园“百灵艺术节”、“体育节”、“布谷科技节”和“读书节”活动,制定实施方案,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实效。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完善有利于乡村少年儿童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的规章制度,落实场地、器材、师资等相关保障。加快学校各类社团组织建设,要将各种兴趣小组提升为学校社团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开展优秀社团评选活动,推动社团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启动“科技教育进校园”、“学术讲坛进校园”、“社会名人进校园”活动,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人走进校园,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讲座、科普讲座、成长历程宣讲等活动,浓厚学校学术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积极开展市、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提高师生普通话普及水平和汉字书写水平。
3、丰富环境文化内涵。继续组织3月份”校园绿化美化月”活动,开展学校环境精品”景点”建设,学校精品“景点”不少于2处;精心培育“校树”、“校花”、”校歌”,完小以上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校树”、“校花”、“校歌”,积极提倡学校自主培育“校树”、“校花”,在校一年以上学生必须人人会唱 “校歌”;做到校园干净整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达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的效果,实现校园环境精品化。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的呈现内容和呈现形式,做到楼层之间、功能区之间,墙壁、走廊等文化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注重效果,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做到环境文化主题化。开展班风、班歌和“我的学习座右铭”等评选活动,发挥学生打造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加强班级文化与课堂文化的整合研究,用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层次;以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教学改革氛围,形成班级舆论导向,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体现班级文化课程化。精心研究和打造办公室文化,在落实学校文化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与各学科教师专业成长要求有机结合,建设以”学科发展、教研制度、教研动态、成果展示”为主要内容的办公室文化,发挥办公文化凝聚力量、激励干劲、促进教改的引领作用,凸显办公文化的学科化。要重视实验室、餐厅、活动室等功能用室文化建设,与其功能相对应,让功能用室同样成为人文气息浓厚的育人乐园,达到功能用室文化特色化要求。
(三)开展制度文化提升活动,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学校制度文化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刚性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从关心教师的生活学习、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修改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常规管理、校本研训、后勤管理、考核评价等一整套管理体系;修定教育教学工作岗位职责,做到岗位职责与各项制度要求相统一,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构建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符合学校办学理念、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文化体系。二是健全学校制度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团队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走访、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设立监督电话、监督信箱等形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学校制度学习与落实活动,让广大师生学习、掌握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行动”教育与实施活动,做到制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文化管理的转变,大幅度提升制度管理的效益。
2、加强学校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起规范的档案室,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重视档案整理工作,分类、分期收集整理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规范装订;高度重视教师档案、学生档案、财务档案及学校发展重要活动档案等长期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要组织好档案管理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档案管理员培训活动;开展档案管理专项督查,不断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扎实做好学校文化积淀工作,保证学校档案能够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发挥档案文化的育人作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中心校成立由学校一把手苏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确保学校文化建设长期深入、有序有效开展。
2、强化工作措施。一是确保经费投入。各单位要把学校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障投入到位、人员到位,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二是实施典型带动。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培植先进典型,实施典型带动。镇教体办将适时召开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现场会,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专家指导机制。邀请县内外学校文化建设专
家,成立学校文化建设指导组,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指导,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层次。二是建立成果展示机制。适时组织现场展示交流活动,为各学校展示成果搭建平台;建立学校文化建设专题网站,为学校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搭建平台。三是建立检查评估机制。以争创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文化名校为契机,加大对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情况的检查督导力度,按照各单位建设规划,加强过程督导,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按照规划有序开展。镇教体办将强化过程督导,做到一月一调度,确保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四是打造师生良好精神风貌。培育积极向上、以校为荣、开拓进取的师生精神风貌,制定师生礼仪规范,学校在岗教职工要统一佩戴校徽,在校学生要统一佩戴学生证,要用在校师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影响家庭和周边群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学校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
杨家坡中心小学
2012年5月30日
第四篇: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1
校园文化大提升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育人重环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反思、提高的系统性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贯彻落实县教育局精神,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铸造精神文化、提升办学理念,研发课程文化、提升文化特色,创新制度文化、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丰富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层次,促进全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领导小组
组长:曹更义
副组长:曹立棉
成员:郭立华徐朝英冯占辰陈迎辉曹吉扩
三、目标任务
1、提升办学理念。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作风民主、管理科学(领导文化),理念先进、师德高尚(教师文化),团结活泼、积极进取(学生文化)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统一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上来。
2、提升文化特色。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文化渗透研究,提升课程实施的文化品位;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文化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3、提升文化内涵。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挖掘学校地域文化,确立学校文化主题,形成环境、班级、办公等文化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学校主题文化品牌。
4、提升管理水平。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修定学校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修改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探索文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精致化和科学化,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四、主要工作
(一)开展精神文化提升活动,彰显学校办学理念
继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三风”建设为核心,努力锻造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共同的团队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文化,打造全新的学校精神风貌。
1、加强学校领导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学习风气,学习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管理理念;开展学校领导治校方略论坛,研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广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经验,提炼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校风,引领提升学校精神文化。
2、加强师德建设。以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为主线,以爱心从教,用心施教为主题,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誓言评选、向先模人物学习等活动,大力倡导 “敬业爱岗,求实创新,教书育人”的教风,净化教师灵魂,凝聚团队精神,提升师德修养;深入开展”感动教育人物”评选,优秀教师巡回报告“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引导教师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等细节入手,修师德、练师能、干实绩、聚师魂,凝聚学校精神文化。
3、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会思考、爱学习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规范养成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
4、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内化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等学校精神文化,做到学校精神“入脑”、“入心”,将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最终在教、学、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达到有机融合、完美统一。
(二)开展课程文化提升活动,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1、加强课程文化研究。一是确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牢固树立
新课程理念,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三维目标”研究,突出加强各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育人目标研究;落实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要求,实现学科教学既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又陶冶情操、培养习惯、提升素养的有机结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二是开展课程文化研究。确立学科课程文化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开展专项研究,培养学科课程文化研究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文化渗透研讨活动。三是积极研发学校课程。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办学目标,挖掘学校地域和传统文化素材,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凸显学校文化特色;开展学校课程研发评比活动,让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导,发挥课程文化的育人作用。
2、开展课程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隐性课程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扎实开展好校园活动,制定实施方案,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实效。
3、丰富环境文化内涵。做到校园干净整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达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的效果,实现校园环境精品化。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的呈现内容和呈现形式,做到楼层之间、功能区之间,墙壁、走廊等文化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注重效果,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做到环境文化主题化。
(三)开展制度文化提升活动,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制度文化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刚性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从关心教师的生活学习、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修改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常规管理、校本研训、后勤管理、考核评价等一整套管理体系;开展学校制度学习与落实活动,让广大师生学习、掌握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行动”教育与实施活动,做到制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文化管理的转变,大幅度提升制度管理的效益。
2、加强学校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起规范的档案室,重视档案整理工作,分类、分期收集整理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规范装订;高度重视教师档案、学生档案、财务档案及学校发展重要活动档案等长期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要组织好档案管理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档案管理员培训活动;开展档案管理专项督查,不断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扎实做好学校文化积淀工作,保证学校档案能够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发挥档案文化的育人作用。
东望小学
2014年8月12日
第五篇: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
小学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反思、提高的系统性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贯彻落实《高台县教体局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铸造精神文化、提升办学理念,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丰富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层次,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 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目标任务
1.提升办学理念。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作风民主、管理科学(领导文化),理念先进、师德高尚(教师文化),团结活泼、积极进取(学生文化)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统一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上来。
2.提升文化特色。加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文化渗透研究,提升课程实施的文化品位;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文化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3.提升文化内涵。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挖掘学校地域文化,确立学校文化主题,形成环境、班级、办公等文化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学校主题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 位,力争培植窗口学校。
4.提升管理水平。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制定学校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修改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探索文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五、主要工作
继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三风”建设为核心,努力锻造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共同的团队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文化,打造全新的学校精神风貌。
1.加强学校领导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学习风气,学习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管理理念;研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广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经验,提炼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校风,引领提升学校精神文化。
2.加强师德建设。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为主线,以爱心从教,用心施教为主题,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大力倡导 “敬业爱岗,求实创新,教书育人”的教风,净化教师灵魂,凝聚团队精神,提升师德修养;引导教师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等细节入手,修师德、练师能、干实绩、聚师魂,凝聚学校精神文化。
3.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守纪律、站好 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会读书、会思考、爱学习、懂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规范养成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文明歌曲比赛、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小品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加强学风训练,抓好学法指导,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团结活泼、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彰显学校精神文化。
4.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内化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等学校精神文化,做到学校精神“入脑”、“入心”;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座谈会等活动,将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达到有机融合、完美统一。
六、具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要有宣传标语,校内要有名人头像、名言警句及温馨提示。运动场地要有运动图标。
(2)班级环境布置。教室后墙要有开放式书架和卫生角,主墙面为“学习园地”,由各班主任负责个性化、人文性设计,要求班级文化建设有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凸显主题,个性鲜明。
(3)各室文化建设。根据各功能室职能,确立相应的室内标语并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便于工作,引起重视。(4)文化长廊展现特色。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作用。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文化传统和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
(3)积极创建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声,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要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歌曲,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5)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6)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学校设有阅览室,试行“书中寻‘蜜’、‘甜’在心里”的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7)打造“爱生、重效、格高、业精”的教育团队精神。要紧紧围绕“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宗旨,狠抓校本培训,采取“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堂研讨、推门指导”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渗透“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每学年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一个教育故事、一份教学设计、一节汇报课例、一本教学专著、一本听课记录、一套学习材料。通过教师的实践与反思、合作与交流等形式,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制度建设中要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努力营造“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的新局面。
七、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1月-2月):制定实施方案阶段 1.学校成立“校园文化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2.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
第二阶段(2013年3月-4月):组织宣传动员阶段 1.学校制订活动实施计划。
2.召开动员会议,部署工作任务,把握开展“校园文化提升年”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增强党员干部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和主动性,形成开展“校园文化提升年”的良好工作氛围。
第三阶段(2013年6月-7月):选树典型学习阶段
1.精心凝炼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内涵,形成鲜明的治校理念。
2.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和个性校园文化。
3.抓好师生室舍文化、校园文化阵地和网络文化建设,注重打造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栏目。
4.活动小结,培树、宣传、推广典型。
第四阶段(2013年8月-11月):整体指导推进阶段 1.参加全县中小学文明礼仪风采竞赛活动。
2.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先进个人、“专家型校长”、“校园小雷锋”等评选活动。
3.开展校园艺术节、运动会。
第五阶段(2013年12月):系统评估总结阶段
1.对照《张掖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标准,完善各项工作。
2.迎接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校园文化提升年”活动的推进情况和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方向,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领导 小组,负责文化提升年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确保学校文化建设长期深入、有序有效开展。
2.强化工作措施。一是确保经费投入。学校要把学校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障投入到位、人员到位,促进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二是实施典型带动。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培植先进典型,实施典型带动。
3.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成果展示机制。适时组织现场展示交流活动,为学校展示成果搭建平台。二是建立检查评估机制。以争创学校文化先进单位为契机,加大对文化提升年活动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强过程督导,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按照规划有序开展。三是打造师生良好精神风貌。培育积极向上、以校为荣、开拓进取的师生精神风貌,制定师生礼仪规范,要用在校师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影响家庭和周边群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学校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时刻拥有“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我校的办学质量会更上一层楼!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