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学案,爱上语文(共5篇)

时间:2019-05-13 19:4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好学案,爱上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好学案,爱上语文》。

第一篇:用好学案,爱上语文

用好学案,爱上语文

学案导学的探索过程让我认识到:学案导学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有很好的效果。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作业还需要家长的督促,另外也还没有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自学方法,所以没有急着让学生用学案自学。先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的方法,比如教他们做预习笔记,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之后,才开始引导他们认识学案。以下是我对自己在教六年级学生用好学案,引导学生爱上语文工作中的一些亲身体验,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教学生认识学案。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和家长都来了解学案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学案。利用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本让家长了解我校学案导学的特点,让家长支持我们的工作。第一次家长会我就明确地告诉家长,除了学案和配套练习册我们不给学生购买任何学习资料,家长也不要给学生买诸如全解之类的辅导书。家长对这个做法很支持,也很想了解学案导学是怎么一回事。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介绍了几年来学案导学的体会和收获,给家长展示了往届学生的优秀学案。家长对优秀学案展评很感兴趣,纷纷拍照,以便回去帮助自己的孩子用好学案。在教学生认识学案时,先给学生介绍了一份学案的诞生过程,让学生明白学案是老师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而且也凝聚着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所以要珍惜学案,用好学案,这样做学习语文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让学生在一开始就相信和喜欢学案,这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开了个好头。

教学生保管学案:(1)拿到新学案要包上封皮;(2)用黑色或蓝黑色笔书写;(3)用完的学案放到档案袋中保存。整理、改错、保存,老师批改过的红色印记、学生们认真完成的每一个题目,让这份凝聚着师生心血的学案成为独一无二的学习资料。(4)对学案保管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且把表扬写进家校联系本里。

教学生使用学案。在使用学案前,预习新课时学生要做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分为:字词积累;文学常识;好句摘抄;读后感悟几个板块。

这个预习作业一般是要求大笔记本做满一页。不同程度的学生呈现出水平参差不齐的预习笔记,有部分学生就会应付,字词写最简单的而不是按要求写出自己真正不会的;句子摘抄最短的而不是最精彩的,读后感悟东抄点西凑点,这样的预习达不到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积极探究文本的目的。使用学案以来,学生们在预习新课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预习导学中的字词积累、课文重点句子选词填空、文学常识填空还有背景介绍中的资料等,都是任课老师精心挑选、精心设计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条不紊地熟悉课文,逐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书写量少于预习笔记效果却大大优于预习笔记,学生很快就尝到了学案的甜头。原先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预习,其实是他们不知道该学些什么,要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在学案中经常会出现的题型有填空题,人物评价题,读了课文之后的感悟题,当然也包括字词的落实。尽量做到让学生在读了课文之后才能完成。预习导学中对读课文也有明确的要求(标出自然节序号、读准字音、划出好词好语,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预习工作不再茫然或者应付了事。

学案从教师备课到印刷成册使用有一段时间,任课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重难点,不能一成不变。二次备课中做好取舍,才能让学案发挥最大的效用。在教学《童趣》一课时,因为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兴致高但是不知如何学好,我扩展了预习导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案空白处记下读懂文言文的四种方法: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

2、利用以往积累的知识;

3、补字添词,将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

4、根据前后文猜读。这些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消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明白:让学习和思考成为习惯,用心去做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

利用预习导学指导学生预习,我总结了两个重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难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

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整体感知中的题目,我一般安排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思考解

决,把自己的答案大胆地写下来,哪怕错了,也是自己的一次可贵的尝试。思考中有漏洞和错误一点不可怕,只要用心做就是收获。我们把“学而不思则罔”改成“读而不思则罔”,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一堂课前,我都要先挑不同层次的学案,认真检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和能力水平;了解学习新知识可能出现哪些思维障碍以及认知难点是什么;了解学生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和困惑„„关注了课堂学生的起点,课堂才会更有效。

合作探究中的题目有的小组讨论即可解决,有的需要全班同学群策群力。首先学生把在自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或标记或整理,为在课堂中的小组交流提供素材。还是以《童趣》为例,课前要求学生读熟课文,用学到的方法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重点词句、不会的词句记录下来,组内交流,依然解决不了的班内寻求帮助。经过这些不同层次的互相帮助,需要老师讲的所剩无几。在学案导学中,我逐渐认识到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有疑问,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达标测试”经常用课外阅读或者小练笔的形式进行。因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难点就是阅读和写作。补充短小精悍的课外名篇佳作,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感受多样的文学样式或者不同的写作角度,帮助学生做好阅读积累的工作;小练笔字数一般就在150字内,尽量

少设置写作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过教师自己要有一个系统的写作训练计划。作文训练的时间不再是每周两节课的时间,学案上的短篇练习、让学生常练笔,在潜移默化中攻克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我们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另外,对问题要做到“堂堂清,天天清”,不留疑难题目到下一节课。

教学生爱上学案。学生们用了一段时间后,逐步熟悉了学案,我就在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之间进行优秀学案展评。小组推荐、班内评比,让学生们自己选出优秀的语文学案,让大家在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讨论制定提高学案质量的措施。适逢期中复习,我告诉学生用学案作为指导资料,用心复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我们备课小组在出题时也充分研读了学案,让学生运用在学案中学到的方法,就能完成大部分的考题。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尝到了重视学案的甜头,关键是他们真的感受到了学案提高了个人语文学习的能力。期中考试后,我对学生进行过语文学案式学习的调查。有这样几项内容:

1、语文学案给我的帮助(或益处)。

2、我最喜欢语文学案的哪些板块?

3、我觉得可以增加(或去掉)哪些板块?

4、我对语文学案的好点子。

在第一个问题上学生给的回答有:我学会了要认真书写,爱惜书本,妥善保管学案;我养成了及时改错的习惯,老师指出的错误,一定及时修改整理,这样复习的时候才会减少麻烦;学案让我养成了查工具书的习惯,象在小学时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的情况越来越少了;课前想想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课堂上再认真听听老师的讲解,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学案开阔了我的眼界,我认识了很多作者,了

解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这些内容很多是书上没有的。学案让我养成了自己动脑的好习惯。

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两个板块,76%的学生选择了“预习导学”这个版块,我想这是跟在没使用学案之前的预习笔记的对比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预习导学让课前预习省时而有效。

65%的学生选择了“整体感知”板块,这可能是带着问题读书,让学生尝到了不一样的滋味;也有不少学生对“达标测试”情有独钟,相比之下,选“合作探究”的比较少,在“好点子”的回答里我猜到了答案,学生觉得问答题回答起来麻烦,他们更喜欢选择、判断、填空等形式,而合作探究的问题大多是问答的形式,这大概是喜欢“合作探究”板块的人数少的原因之一,另外这跟学生的年龄、对语文学习的能力都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方面不断按改进学案设计,让学案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人性化。具体操作时对于差生,可以适当放松要求,思考题自主选择完成,但是课后必须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补充完整,以便将来复习。鼓励优等生提前研究探究题,不必写出答案,生成一个印象即可,目的是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让能力强的学生根据自学所得,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他们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引导和推广。

在增删板块方面,学生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板块是他们愿意接受的,只是在一些题目设计上提了要求:比如预习导学里加入“我不明白的问题”啊,或者多增加一点课外阅读啊等等。学生也根据自己的需要提了不少好点子,比如在每课学案后面留出改错的空间、写本课收获或遗憾的地方等,总之,学生们的要求比较多集中在展现自己个性的方面。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说明近一个学期的语文学案导学,让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学生的进步也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设计语文学案,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给我许多启发。设计的问题和活动、选择的信息和材料,必须富有意义,能够引领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感受规律。

学案导学是一种教学趋势,学案导学要发展,就要在它的有效性上多下功夫。我们还是要树立学案为课堂服务、为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服务的意识,用二次备课为抓手,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学案,补充和完善学案,让学案在生成和完善中成为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媒介,而不是束缚师生发展的桎梏。这样,才能使学案更具针对性,更具有效性。

第二篇:爱上语文

语 文 教 学 感 悟------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

有人说:走过了春,便难忘春的嫩绿;走过了夏,便难忘夏的火红。教过语文的人,方知教语文的酸甜苦辣;这里不仅有知识的传承,更包含了人生的哲理与文明。有人文的美、适用的美一年半的语文教学让我深刻的感悟到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真的不容易,要想让孩子学好语文,一定要让学生爱上语文。那么如何能我们的孩子爱上语文呢?

一.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首先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老师。

教育学、心理学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而教育则是爱的归宿”,爱,是人的情感,是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它包括相互感知、理解和相互影响。而要达到理想的感知、理解和相互影响,必须要亲近感为前提。亲近感是师生间的一种依恋性情感。这种情感能使双方关系亲密无间、无拘无束。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语文,一定要让孩子爱上语文老师,孩子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喜欢平易近人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还是面带微笑的老师。其实微笑是什么,是尊重,是爱心。特别是孩子们有了错误了时候,就更加要用这种爱感召学生改正错误。

二.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还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想要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课,那么我认为教学方法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这是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学中我是既“勤快”又“懒惰”,“勤”是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住教材的主旨,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学会偷懒。”这个“偷懒”意味着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多参与,少一点教师的包办代替。这个‘偷懒’意味着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也取决于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要让孩子爱上语文,还要让孩子爱上课外书。

要想让孩子爱上语文,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简单的字词句篇,到复杂的阅读与习作。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孩子们爱上“书”开始。首先,我注重由语文课堂阅读的知识,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延伸到浩瀚的书海之中,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就是说学习语文最主要就是要多读书。可是想终归是想,学生会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么,答案是不言而欲的,我首先要求其次我也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要求评价要“立足过程”,通过评价发展语文学习兴趣,主要还是靠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过程性评价。通过一些激励,比如课堂上一句赞扬,一句引导,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好的评价。正是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很浓,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总之,教无定法,让孩子爱上语文的方法也不胜枚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在孩子天真烂漫的年代,也许不应该去强求他们喜爱某样东西,但作为小学语文这最基础的学科,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的话,老师无论多努力,也只能劳心劳力,事倍功半。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呢?我觉得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师要爱语文。

语文是集工具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它不仅是其他基础学科的基础,而且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对于提高个人乃至社会的素质都具有奠基意义。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学好了语文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老师就要把这种乐趣与享受带给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东西都能够让人感觉美,如:普通话美、中国汉字形体美,阅读课文里也有许多值得挖掘的东西,如文章思想内容富

有教育意义,其思想性让人感觉美;文中的妙词佳句很多,其写作方法让人感觉美„„一节好的语文课,学生就应该在这种美的氛围中度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的东西教师首先应该感受到,如:很多课文都有一些情景,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情景,进入角色,老师则首先要进入角色,老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绘声绘色的讲解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一些课文内容很感人,老师受到感动后,要把你的感觉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也会受到感动;要让学生反复读的重点段落或重点词句,老师可和学生一起读;还有一些课文,文中的妙词佳句不断,老师就要把这些妙词佳句精选出来,表现出自己对文中优美词句的喜爱,再让学生也找到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者用笔做上记号,或者把优美词句摘录下来„„总之,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把你对语文的爱表现出来,让学生感觉到,学生也会和你一样爱语文。

二、在课堂中让学生爱上语文。

爱上语文是个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让我们注重我们语文课堂艺术性,再结合人文思想,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用我们的热诚来感动孩子纯真温柔的心。

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是充满情感与情趣。要让学生能真正地潜入到语言文字的意境中,与优美的语言共振,深入地体会着优美的语境,课上老师就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语文实践。在实践中自主地领悟语言规律,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和沉淀。那么,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是一个可望且可及的目标了。

每节课都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为他们展示一个世界,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未知世界。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运用设置悬念或猜迷语等方法,在学生想知道而又无法知道,欲言而又不能的时候巧妙地引出新课及环节过渡,让学生带着求知、探索的兴趣主动地去寻找新知识。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一板书完课题就用惊讶的语气发出疑问:“咦,我怎么觉得这个课题有点怪?这是怎么回事呀?”这么一问,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随之引发了一连串的提问:“老师,为什么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加上双引号?”“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题目?”“我真想知道里面在讲些什么!”„„此时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极浓,求知欲极高,我便抓住时机,开始教学新课。另外在各环节中、各段落之间我还精心设计了过渡语言,使各部分内容紧密相扣,时时调起学生的兴趣。

每节课都应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积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成功感。语文课本中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文,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老师时常建议他们凭自己的兴趣,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写写小练笔;也可以把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写成读后感;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这些都是每节语文课的收获,学生都会说“我学会了„„”从而体会到学会一项知识的快乐。结合课文内容,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从所学课文中悟出更多的东西。如学习课文《掌声》,学生明白了英子的性格从忧郁变得开朗,是因为掌声让英子感受到同学对她的鼓励和爱。老师可以趁势引导:“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别人对我们的关爱,我们也在把我们的爱送给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关爱的人。所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那么,爱仅仅是掌声吗?在生活中,爱还是什么?”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启发式提问,孩子们很快就会想到:爱可以是一杯热热的茶,爱可以是雨中的一把伞„„老师通过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再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学生自然会从这堂课中悟出爱的真谛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还应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如果能够畅所欲言,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活起来。记得在一次阅读教学赛课上,我教授《矛和盾的集合》,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对我不熟悉,再加之后面有很多领导、老师听课,学生显得特别紧张,在课前五分钟,我很亲切地和学生聊起了家常,然后再让学生面对后面的评委和老师做自我介绍,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激活,他们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在后面的教学中,他们又都恢复了往日的活跃。个个踊跃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气氛令在场的老师都受到了感染,师生之间的情感达到了融合。这样的课,老师信心百倍,激情昂然,学生思维活跃,轻松获得知识。

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孩子喜欢这个语文老师,也就喜欢他执教的科目--语文。所以,语文老师的课除了充满情趣以外,课上和蔼的态度,关爱的目光,没有压力的学习,一定也会让受学生欢迎的。.师生之间本应是平等的、好友式的关系。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为孩子看似不正常的语言或行为所生气,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尽量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一些问题,理解他们,进而引导、启发他们。我曾经摘录了这样一段话,这时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评价他所喜爱的一个老师上的一节课时写到的,“从开始到结束,课堂上总有一种乐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同学们都全身投入。能让人感到一份友情,而烦恼都烟消云散。”因此,每当我踏入教室,都会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而我也会从一张张稚气、充满信任的小脸上,看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点拨下爱上语文课时,就会在课堂上充当积极、主动探索进取的角色,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揉碎”“硬塞”进去的。这样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愿学、爱学、会学,学生在课堂中就能真正发挥聪明才智,三、让学生在课外学习语文。

学生在课外应该扩大语文学习的阵地。在课外我们可以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如引导学生看课外书,记课外笔记等,常言是“日久生情”,经常让学生接触语文,母语,就不怕学生不喜欢。

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就要注意让学生课余体验生活,并把在生活中的体会用于课堂上。课余让学生深入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学生生活,又让学生感受文章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深化了学习效果。如学习《玩出了名堂》一课后,我让学生在平时玩的时候多观察,多思考,并把在观察中的收获或发现记录在本子上,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如果爱上了语文,他就一定会去读很多很多课外书籍,这些书籍无论是否跟语文学习有关,都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老师一旦在班上发现了这样的学生,就应该大力地鼓励、宣扬,让这样的同学在班上交流读书心得,推荐好的书籍。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少部分同学带动大部分同学,让班上的同学都爱上读书。

看来,让学生爱上语文并非难事。只要语文老师善于用情感开启学生的心门,让学生在艺术的课堂里遨游,课外,再和学生一起关注语文学习,学生就会爱上语文,终身收益。

第三篇:爱上语文读书心得

《爱上语文》读书心得体会

新惠第六小学 魏先超

本学期在学校读书活动的引导和感染下,我静下心来看了一些有关专业方面的书籍,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尤其是《爱上语文》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作为语文老师,这是一本不能不看的好书。书中的内容安排得科学合理,实践与理论交相辉映,可读性很强。内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书中的很多教学方法非常实用,可操作性极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真真切切来自于我们的教学之中,读来倍感亲切,一篇篇精辟到位的案例分析一次次让我茅塞顿开,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终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

其中,最使我深受启发的是书中关于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指导朗读则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成功的指导朗读不仅使阅读教学课堂熠熠生辉,其产生的影响也是深广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当然,阅读教学中如果朗读指导不当或任凭学生自己读,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很难提高,所以,在朗读过程中要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

一、要重视范读课文

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境”。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是示范法。所谓“示范法”,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用朗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这样,孩子们受到的教育会十分深刻。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投入朗读的情境

作者的情感表达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但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加上和作者所写的内容时空差距较大,朗读时,有时不能完全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如果老师善于创设情境,就能将学生引入情境。

三、找准“读点” 有的放矢

“读点”必须精心选择,应紧扣教学的目标、重难点进行。选择“读点”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体现主题处。找准文中最能体现主题、最能让学生获得情感体 验的词句作为“读点”,让学生在深层朗读中品语体情,领会文章的主旨,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

(2)疑难问题处。一些文中有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用心读,设计理解这些语句的巧妙策略。

(3)写法精妙处。课文中一些语段写得精彩,如人物动作、语言写得传神、环境描写优美等,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精读品味,学、用文章写法。

四、发挥情感 多情多趣

情感是教学的生命。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教学活动一旦触及儿童情感领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必然的。如果我们发挥情感的效能,必定会让我们的教学大放光彩。教师必须精心备课,明确文章主题,把握好作品的感情,然后找准体现这些情感的多情句,细心品味,把它们作为重要的“读点”,引导学生读出情味,读出神韵。那么,教师在设计策略上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让设计符合学生的天性,适合学生的“口味”,让他们乐于参与,动其真情,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陶冶,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教材深处。

五、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演出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精心组织有效的评价语言

在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进行实施有效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情找到更准确的落脚点。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将朗读教学的目标、意图蕴含在评价中,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充分肯定读的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追求教学艺术的最佳境界,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第四篇:如何使用好导学案的几点意见

如何使用好导学案的几点意见

导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扎实的导学案使教师能有效的组织教学,实现优势互补,让教师的课堂变成和谐的课堂,紧张的课堂,优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导学案作为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它会极大地促进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对广大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导学案导学”不应当定位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当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最大的价值或者说它的精髓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在课堂中需要寻找一个抓手,那便是“导学案”。因此导学案的设计成为了“导学案导学”研究和实施的关键。希望今天关于导学案使用的共同学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明确概念

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2、导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使用的。

二、利用导学案导学的主要过程

1、课前自学。课前教师首先要把文本或多媒体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预习目标和部分导学目标。其次,教师进行适当辅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那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2、自学检测,讨论交流。课堂导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检测、反馈学生的自学成效,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解释疑问时帮助学生解决。

3、精讲释疑,当堂训练。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要克服满堂灌、满堂问,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训练要精,要加强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的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校正,做出讲评。讲评时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概括而言就是:“五讲五不讲”。五不讲:自学之前不讲、自学懂的不讲、能讨论懂的不讲、不提出问题不讲、结论性语言不讲 “五讲”——是指学生理解不全面的时候,教师作补充讲解;学生讲错的时候,教师作更正讲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作点评讲解;学生回答问题涉及到几个方面之后,教师作归纳总结讲解;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举一反三的时候,教师作延伸拓展讲解。

4、巩固练习。根据当天所学,合理分层次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达到及时巩固,进一步熟悉应用的目的。

三、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1)、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以前多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预习习惯,少部分学生能够预习但没有习得方法,不能突出学科的特点。这样学习起来,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想学什么,只是被动的接受和等待。导学案的预习能够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能抓住各科目学习的关键点,自主地进行预习,在投入到课堂教学学习之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因为有了问题急于想求得伙伴或教师的帮助,急于想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2)、检查预习的环节:学生小组交流导学案上的预习题目,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障碍及疑难之处,教师要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点拨。此环节,教师要做好三点: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扫清阅读障碍的字词,要处理的准确扎实;强调中心问题。预习中有关内容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充分重视、明白、理解,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强化集中的问题。大家都容易出错的问题一定要强化解决,哪怕是一个字的读音,也要做到事无巨细的弄准确,不留预习上的的死角,这也是堂堂清的具体体现。

2、课堂上注意勤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此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保存好作为以后的复习资料。

四、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必需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组长,教师按照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体会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取代教师的批阅。

2、要求学生利用“导学案”时坚持自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自动按照“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故弄玄虚。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利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本人能处置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纪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点,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4、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体现例题的典型示范做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5、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6、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7、突出一个“导”字。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指导学生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质疑品质,提高质疑能力,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8、强化一个“研”字。在实施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教师要加强对其他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不断挖掘“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巨大潜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教研组集中攻关,遵循课前集体备课——课中观察诊断——课后共同反思的课例研究路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9、按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操练。

10、导学案导学中教师有效落实导的6个方面:

(1)指导学生的自学。要善于结合具体自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

(2)指导学生的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有组织地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争取能在小组内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并形成共同的学习成果和共性的问题。(3)引导学生的质疑。对学生学习中的共性的问题或疑难问题,要善于在解决的方法上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4)引导学生的小结。要善于通过对学生学习小结活动的引导,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的学习活动。

(5)辅导个别学生。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要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态度、方法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应有的要求。

五、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讨论开始时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

(一)校订学案,小组长带领全组首先校订学案,要逐内容进行;

(二)组内个别释疑解难,小组长或组内其他同学对于某同学的个别问题答疑解惑。小组内要互帮互学,开展交流,提倡合作;

(三)落实学习目标,小组长带领全组对每一个目标检验落实情况或对给定问题组织讨论;

(四)如有集中的困惑问题,小组收集、2、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各小组的主要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重点内容(对本小组领取的重点学习任务,认真研究,弄懂吃透,能够解答他人的疑惑,全部组员要高质量解决相关问题;也可以尝试不分配特定内容)板书展示,展示人要写上名字。

3、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课上集中的困惑问题记在学案上、个人的疑难批在学案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得写在学案上、思维的碰撞更要注在学案上。

4、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

对课堂知识方法的概括是对学的结果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展示反思可以借助学案,修改反思更需要学案。

5、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整合以及阶段复习都需要用到导学案,可以通过自主评价等环节自查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有主次的复习。

6、课堂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教师课堂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会写的教师不写,教师是对各知识点强调、指导、点拨,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对学案再次修订。

7、教师引导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后十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生应适度浏览新学案,结合教师的引领初步了解新学案。

六、利用“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

目前,我县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县四中作为参与课改的一员,暑假前后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针对已经印制好的导学案,为规范利用,特提出如下备课要求:“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提前备课:体会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教学内容进行说课,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选择的教学方法,设计的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完善导学案。

3、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填补完善。

4、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的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5、具体要求

导学案不等同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导学案当成备好的课,而应当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删改,融进本人的创意。教师可在导学案上进行创意备课,只是备课的形式灵活多样。导学案要有教师圈点勾勒和填补填写的踪迹,并且具有实效性、实用性。如导学案不合适本人的教学要求,可在后面另加附页,写进本人需求的教案和学案,并粘贴正在后面。

七、相关保障:

1、实施“导学案”后,可合理选用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等教辅材料,不再随便的印制试卷;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行;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并按标准课时放置学科教学时间。

2、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方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拾掇的学习风气。

3、合理放置学生座位。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现有知识实际,合理放置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做,互伴互帮。充实发扬“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担任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

4、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讲堂评价标准是:

①看学生的学习氛围;②看学生的参与面,参与人次;③看学生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多少;④看教师采纳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⑤看学生的学习效果;⑥看教师的讲解效率。

第五篇:让小学生爱上语文

让小学生爱上语文

摘 要: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小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兴趣 故事 魅力 赞美 爱上语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W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怎样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课呢?

有人曾看过法国某小学一年级的一个语文课教案,是学习如何描述鸟类,那课上得真叫有趣。第一节课时,老师让学生们带着鸟来学校。上课铃还没响,孩子们已经在七嘴八舌地议论教室里各种各样的鸟,老师则静静地在一旁记录下他们的描述,然后轮流点评、纠正。下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每人画一只鸟,然后再写上介绍的话。第二节课开始了,老师把学生们的画收集起来,摘录下每个学生的一句话,再加上巧妙的串连,连成了一篇看图作文。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老师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将枯燥的语法、词汇、结构都融会贯通了。其实,让学生爱上语文很容易。

一、兴趣――语文课堂上跳动的音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大熊猫》一课时,我课前精心地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大熊猫可爱照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猜谜法,“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动物,然后出示大熊猫的图片,自己观察并说说自己看到的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习兴趣异常浓厚。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同时也在无形中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一举两得。

二、故事――点燃学生学语文的热情

大语文观强调了大语文的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和熏陶。讲故事教语文,不仅符合这种教育思想,而且对教师上课,对学生学习都有一定的好处。

美国教育的语文起步于“故事”。把握年龄阶段兴趣就有可能让人爱上语文。按美国语文来说,正是抓准了孩子喜欢听故事而来的。讲故事是一门艺术,从这种意义上说,和讲课是相通的,因此,在语文课上讲故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讲故事,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讲故事,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如在教学《假如》一课时,我挑选了班里讲故事最出色的一名同学,请他为同学们讲与课文有关的《神笔马良》的故事,一方面,提高了讲故事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了听故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注意力。另外,在教学《白雪公主》、《丑小鸭》等童话故事时,我让学生练习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学习课文,并将好的童话故事推荐给他们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让学生在读故事、听故事的同时增加课外知识,丰富他们的视野,同时一个讲故事高手可以将语文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就提高了语言运用水平,长时间坚持下去,作文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三、放手――将语文课堂的主人地位还给学生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如在教学《快乐的小青蛙》、《咕咚》等角色性很强文章时,我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读课文、演课文、评同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因此,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同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四、魅力――让学生爱上语文老师

曾经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那么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其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演员”要用自己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渗透情感的语言,用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另外,幽默也是魅力老师必不可少的法宝。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欢迎富有幽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幽默,制造一点活跃气氛,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接受与反馈,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建构,是非常有效的。当然这一切要做到适量合度,浓淡相宜,既“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每个教师都应该研究幽默艺术,做一个富有幽默感的老师。

五、赞美――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要学会欣赏孩子们的天真顽皮,就会理解他们的活泼好动;欣赏孩子们的纯真无邪,就能感受那份美好纯净的童心;欣赏孩子们课堂上的独到的“狡辩”,就能发现创新的智慧火花;欣赏学生习作中的一个个“闪光点”,就能培养出许多文笔优美的“小作家”。学会欣赏学生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我们就能创造出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在课堂上,我经常对学生做出激励性的评价,承认他们学习中的哪怕一点点进步,让他们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下载用好学案,爱上语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好学案,爱上语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描述爱上语文七年级作文范文合集

    语文,一提到这个词,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们源远流长的国家—中国。语文这门功课,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我国的造纸术,印刷术都离不开语文,它代表着中国的骄傲。下面给大家分享一......

    读《爱上语文》有感

    读《爱上语文》有感读《爱上语文》有感最近阅读王崧舟老师的书《爱上语文》,心灵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感叹于王老师的思辨能力,探索精神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他能从一个小小的......

    少数民族孩子爱上语文

    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村孩子爱上语文 ------浅谈多媒体在少数民族山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也已成为当今农村小学教学领域的热点......

    爱上一个人(共五则范文)

    爱上她会累? 人生是一场苦旅,走久了,才知道倦累;人生是一次跋涉,走长了,才知道艰难。人与人之间,一个选择;心与心之间,一个念头。一个选择从此熟悉或陌生;一个念头从此咫尺或天涯。不......

    浅谈怎样让小学生爱上语文作业(共5篇)

    浅谈怎样让小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作业是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对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充分发......

    让阅读回归经典,让学生爱上语文(模版)

    让阅读回归经典,让学生爱上语文 摘要:语文被誉为工具学科,基础学科。但就是这样一门洋溢着美感,蕴含着无限韵味和深意,指导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学科,却难以让学生喜欢并投入地学习,我......

    爱上阅读发言稿[共5篇]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上阅读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爱上阅读发言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

    爱上阅读作文(共五则)

    爱上阅读作文(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