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宿安乡明德小学督导汇报材料
宿安乡明德小学督导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宿安乡明德小学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恳请各位领导对我校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师资队伍
在校教师15人,前勤教师10人,后勤教师5人,其中本科2人,大专学历9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职称8人,教学班6个(其中幼儿园2个班),学生230人。
2.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1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44平方米。
(2)配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仪器室、心理咨询室、教室集体备课室等专用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全部按照标准配备器材,演示实验开设率100﹪学校现有图书4000余册,生均20册以上。
二、面向全体,把义务教育落实到实处。
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全面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每学年末,都及时从派出所调出适龄儿童入学名单,组织好新生入学,对
于没有到我校入学的儿童,学校及时通过向村委会了解、入户调查或与有关学校沟通联系等形式,及时掌握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状况,保证适龄儿童100﹪入学,认真做好义务教育过程管理,完善转出转入手续办理,保证巩固率达到100﹪。
三、创新德育形式,注重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抓德育队伍建设,拓展德育渠道,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校内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校外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校外辅导员队伍作用。
2、抓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把工作重点放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体现环境建设与安全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同步,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建设水平。
3、抓常规教学,彰显德育功能。严格落实常规管理制度,建立起严格的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督查制度。并坚持实施管理公示制度,坚持开展“星级”教师,文明教师评比活动。
4、抓主题活动,深化德育内涵。以少先队为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以兴趣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四、以人为本,实施精细化管理
1、抓常规,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首先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上课。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学习后进生的转化措施,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校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严要求、轻负担、低消耗、高质量。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度,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2.抓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首先抓好教学研究。建立教研活动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其次,抓好学校小课题研究。2012年学校确定以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了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做到针对性强,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抓信息技术工作,发挥现代技术资源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使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组要的不足和问题
由于明德小学2012年9月1日才正式投入使用,师资配备和各项硬件设施还不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中由于收到教师人员缺乏等问题的影响,教学成绩不理想。仍然存在一些之处。
1、教学配置落后。如仪器配备等,部分已经陈旧或者与时代不符,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校可供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器材不足。离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2、我校新教师多,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理解还不深刻,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3、学校特色已经显现,但成为特色学校还需继续努力。
4、学校的各种活动室的设施和学生动手实践的空间有局限性。
5、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新课改要求,还必须加大推进的力度。
七、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1、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修订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务求开拓创新,细则要体现教师的水平,要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鼓励教师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为目标,培养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
2、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学校,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而且业务学习形式要多样,有声有色,体现工作的实效性。
3、加大课改力度,建立激励机制,结合本校实际,办出本校特色,制定出有利于在本校能操作的一套考评制度,激励教师工作,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向前发展。
总之,学校在生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我们需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变困难为动力,变过程为经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超凡的思路、超前的理念和务实的措施,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整体全面的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把学校办成充满魅力、充满诗意、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学校而不懈努力。
宿安乡明德小学
2013年11月
第二篇:杏树明德小学省督导检查汇报材料
杏树明德小学 省督导检查汇报材料
多年来,明德小学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全方位育人原则,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现将我校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杏树明德小学是由原南杏树小学和北杏树小学于2007年11月合并而成的新学校。由台湾台塑集团捐款60万元,县、乡、村筹资50万元,共计110万元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小学。2009年通过保定市标准化学校验收,教育教学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杏树明德小学位于南、北、西杏树三个行政村中间地带,交通、地理环境优越,于2007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1700平方米,生均19.7平方米。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生均4.8平方米。专任教师22人,在校生595人,14个教学班。学校覆盖南杏树、北杏树、西杏树,总人口8876人。
学校布局合理,室内设施完善,配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实验室、少儿科技活动室、音体美器材室6个功能室。学校现有图书13200册,较四年前增加藏书3100册。各种教学仪器155种,微机15台。
2008年以来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较2008年增加6人,正在进修本科学历4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4人。四年来,教师获市级奖励4人次,县级15人次。
二、确立办学思想和理念,形成办学特色。
我校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认清变革的方向,有效地利用社会提供的发展条件和机遇,把外内的需求内化为学校的目标,走主动发展的变革之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我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革命,主动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建构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充分依托和发挥我校独特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各类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更多了解、接触地区社会发展的真相,培育学生对未来社会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总体目标:积极创建一所地区有影响的、有综合竞争力的现代新型学校.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校管理建立健全了适合教育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各种制度。制度包括行政、教学、后勤、体卫、财务等各方面。有了这些制度,学校的一切工作走向正规化,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学校在县、乡镇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不断制定、翻新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工作步入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使我校的管理工作做到了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
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并领会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师德八条”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特别是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青年教师是教育战线的生力军,是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他们的精神风貌、政治、业务素质、能力结构状况等,直接关系到今后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教育大计。我们站在战略高度,切实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循循诱导,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各方配合,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多予鼓励,激发青年教师的上进、拼搏欲望。
二是加大了教研教改的力度,以新课程培训、评优课、新教师过关课、展示课、示范课等形式开展听、评、改活动,转变了教育观念,确实改变教学方法。
三是熟练地掌握应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备好课、上好课,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让农村孩子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达到40分钟最大限度的利用,效益最大限度的提高。
四是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正评价学生,完善了学生个性,展现了教育魅力。
五、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取得实效
要充分发挥每个领导成员的积极性,班子成员具体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搞好各自的工作;同时要对各分管的工作随时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领导班子成员上下拧成一股绳。领导班子的团结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努力办好学校
我校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特别是从兄弟学校中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加强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取得了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明确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要与家长建立一种亲切、友好的关系。为家长提供了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支持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效果上相互强化和促进。另外,学校还把每学期的工作绩效向家长公布,以提高学校在家长中的透明度。争取家长在合作中为学校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
七、改善办学条件
2008年,投资5.6万元对学校进行绿化、硬化,学校环境初步得到改善。2009年,投资3万余元,继续对学校进行绿化、硬化。2010,年投资10万余元使学校实现暖气供暖,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投资3万元,更新学校电脑。投资1.5万元,购置多媒体教学设施一套,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条件。今年,我校又投入2.5万元,继续扩大学校绿化、硬化面积。投资7500元,购置音体美器材。投资1.3万元,对学校安装了监控设施。
八、德育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首,以德育人的原则,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开展多种形式德育活动,如:革命传统报告会,聘请老党员讲党史,利用重大节日举行纪念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了良好基础。
九、健全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积极开展学生体检工作,制定了详实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预案和方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学校公共卫生的安全。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以德立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强化内部管理,加快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管理力度,以教研为助力,以特色为先导,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今,杏树明德小学正向着教学设施一流,教学质量一流,教学环境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的工作目标阔步前进。
2011年5月
第三篇:宿安乡蔬菜典型情况
引进产业资本 引领农业转型 宿安乡加快新型农业主体建设
宿安乡万亩品质蔬菜园区位于临邑县宿安乡政府驻地东5公里处,是德州市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园区,是引领全乡农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也是加快新型农业主体建设的“桥头堡”。2017年,园区内引进澳台商会投资1.5亿元建设了啟丰农场,流转土地7000余亩,加之2016年,引进北京世贸天阶集团投资1.05亿元建成的3000亩兴康农场,两大农业龙头企业共流转土地超过一万亩。
园区以“自然的、健康的”为发展理念,种植各种时令蔬菜,致力于打造产品供应一线城市和国外市场的“菜篮子”工程。为提高蔬菜品质,园区采用等距种植、微滴灌、水肥一体化、高端冷库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蔬菜质量与数量的双提升。兴康农场借助蔬菜品质,产品远销广东、深圳、上海等市场,2016年兴康农场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实现利润800万元,亩均经济效益达到6000元。今年初,根据市场行情调研情况,公司确定了以油用牡丹育苗为主的发展战略,并与延吉州政府签订了1000亩油用牡丹育苗订单种植计划。经测算,油用牡丹亩产可实现经济效益3万元,是传统种植小麦玉米的30倍。啟丰农场高点谋划、精准布局,以大规模芦笋种植为主攻方向,着眼于国外市场,与德国胡培顿公司、福建立兴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由立兴集团负责深加工环节,由胡培顿公司负责在美国和德国市场销售。该农场计划先期种植1万亩美国“脆心圆3号”芦笋,并不断扩大规模,适时建设自己的加工企业。据测算,美国“脆心圆3号”每亩可产芦笋3000斤,市场价格在5元左右,每亩可收入1.5万元,是传统种植小麦玉米的15倍。目前,公司已种植700余亩芦笋试验田,从生长情况来看,本地的气候、水利、土壤等条件完全符合芦笋种植生长条件,芦笋长势喜人。在其余6000余亩土地上,该公司还种植了白萝卜、红萝卜、西兰花等蔬菜,其中仅白萝卜一项,就种植了2000亩,平均亩产达到9000斤,市场价格在0.8元左右,亩收入7200元,实现收入近1500万元,这一项收入就解决了企业土地承包费用、人工费用等支出。
一、引进产业资本,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宿安乡作为传统农业乡镇,粮食种植是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传统一家一户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土地种植管理模式,规模化程度低,不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而且由于一家一户种植管理,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不容易大规模推广使用,导致科技含量低,造成土地利用率低。同时,由于群众对市场调研不够专业和深入,对市场掌控能力差,又由于一家一户种植,产量低,总量少,实力薄弱,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弱。另外,由于种植模式、品种单一,每亩土地每年只有不到1000元的经济纯收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如何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成为摆在宿安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现实而紧迫的难题。在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宿安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认识到,产业资本有着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能够拉长并完善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规模化、科学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能够实现一产接二产联三产的目标,能够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最大程度地挖掘土地和市场潜力。产业资本的介入可以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问题,又能够聚合调动专业力量做好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最大程度地获取全产业链的利润。在引领农业转型的同时,还能解放劳动力,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增加家庭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宿安乡党政一班人认识到产业资本是引领农业转型的主要力量后,把引入产业资本推进新型农业主体建设,做好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当做宿安乡新的工作方向。2016年新年伊始,宿安乡就组织专职招商团队北上南下,以老乡招商、以商招商为主要手段,扩大招商信息源,与各大企业对接农业项目,最终与北京世贸天阶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引进投资1.05亿元建设了3000余亩的兴康农场,并配套了8000立方米的冷库及50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2017年3月份,当得知澳台商会在农业项目有投资意向后,宿安乡迅速成立由乡党委书记挂帅的招商团队赶赴上海洽谈,经过十多天的驻外招商,5月份宿安乡与澳台商会签下啟丰农场建设项目。目前啟丰农场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7000余亩,2400立方米冷库已启动建设。
二、创优投资环境,服务产业项目建设
宿安乡牢记“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利润”的铁律,不断创优投资环境,优化农业产业项目服务体系。宿安乡牢牢把握夏粮收获之前的一个月时间,瞅准时机,果断进行大规模流转土地,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派出一名分管书记带队,农业、招商、城建、水利、电力、交通、信访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工作组入驻施工现场,盯紧靠上,挂图作业,下村入户,早出晚归,现场为群众解惑,入户为群众答疑。项目建设指挥部平均每天接待上访群众达10多例,干部们每天下村入户走访超50户,干部们的腿跑细了、嘴皮子都磨薄了。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园区一万余亩土地实现无震荡流转,全程无一例到县、市上访案例。为了保证项目用水用电,乡干部们全程代办审批手续,频繁往返于工地、乡政府、县城之间,最多的一天往返了八个车次。为了保证项目建设期间的安全问题,宿安乡设立了园区警务室,派出干警日夜巡查值守,杜绝了无故阻挠项目建设的现象。为了方便企业的生产经营,使大型货运车辆进入园区,该乡还投资20万元,加宽和新修了道路10公里,解决了运输难问题。
三、顶端谋划设计,打造特色产业新区
在宿安乡无微不至的关心扶持下,园区内两大农场运作良好,一产优势已经形成,成为引领全乡农业转型升级的龙头,连接二产三产的途径已经打开,不久的将来就会形成三产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在未来的3-5年内,宿安乡将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园区规模,打造1-2万亩的芦笋种植基地,深化与国内外各大企业的合作,配套蔬菜深加工等二产项目物流运输等三产项目,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力争早日实现一二三产联动,打造新的产业格局。实施过程中,宿安乡将注重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引导脱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同时,以城镇化倒逼农业结构调整,在引入更多的产业资本进行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同时,大力加强城镇化建设,依托产业资本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特色小区,把农民吸引上楼,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形成城镇化建设与农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相得益彰,最终将宿安乡打造成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农村繁荣的新型特色乡镇。
四、引进产业资本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启示
(一)引入产业资本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引入产业资本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诸多像成立农民合作社等方式也可以成功的完成大规模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但农民合作社在管理技术、市场营销、风险规避等方面具有先天不足,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而引入具有管理整合能力的产业资本也就顺其自然地有了技术管理、市场调研、风险识别预判等专业团队,技术和经验上都有了很大的保障。
(二)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途径。单单引入产业资本对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远远不够的,适度规模的经营对于农业转型升级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规模达到了,机械化才能展开使用,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只有规模达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找到有效载体,更加便捷的服务于生产;只有适度规模的土地流转,才能做出农业转型升级的导向来。
(三)提高科技含量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农业转型升级不仅仅要在土地流转数量上达到适度规模,而且要在科技上有一定的含金量。没有科技作为支撑,农业产业化管理起来费时费力,效果与传统农业一般无二,甚至不如传统农业,造成对产业资本的浪费;没有科技作为支撑,农业增产就会成为空话,农民增收就无从谈起。以宿安乡两大农场为例,若是没有微滴灌技术,作物给水给肥、病虫害防治都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作物质量无法保障,产业资本必将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久而久之,产业资本必将退出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舞台。
(四)政府支持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产业资本愿不愿来、敢不敢来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投资环境,而创优投资环境又离不开政府,政府支持理所应当的成为产业资本能否成功进入的关键所在。产业资本引入后,如果得不到政府支持,也不会走的长远,因为土地流转、与地方关系的协调、生产要素的配置、生产环境的创造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一旦生产经营因以上因素受到影响,产业资本就会面临亏损甚至退出,从而起不到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实现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目标。
第四篇:宿安乡食品安全工作报告
宿安乡食品安全工作报告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一核心,全面贯彻《食品安全法》。深入整治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积极探索新时期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模式。集中力量塑造典型,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把全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协作、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方针,按照“突出重点、轻重兼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要求,把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严格执法与规范管理、打击伪劣与扶持名优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行政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为一体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实现食品从“源头、生产、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全程监控,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同时,引导农村居民安全消费,促进农村食品安全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
二、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及措施
(一)工作重点
农业种植养殖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市场流通环节、食品消费环节是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突出抓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肉、蔬菜、水果、饮料、豆制品、水产品、酒等九大类食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
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工作目标
把宿安乡建成全县食品安全先进镇,率先实现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事故进一步下降、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食品监管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稳步上升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督促农业经营者建立生产经营记录,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激素等,规范种植、养殖行为。蔬菜农药残留和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2、加强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监管
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组织开展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促进中小食品生产企业健康发展。本地产食品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0%。
3、抓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落实街道集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开办者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食品经营单位销售假劣食品行为。加强生猪产品销售管理,禁止从非定点屠宰企业购入生猪产品。
4、加强食品消费环节监管
推进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管理,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到100%,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85%以上。
5、强化畜禽集中屠宰和酒类流通管理 严格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生猪及其产品违禁药物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高度重视酒类流通管理工作,规范酒类流通渠道,保证广大消费者喝上放心酒。
三、工作进展及成效
1、组织召开动员大会,结合《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努力营造食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广大群众积极监督的良好氛围,为创建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围绕创建工作目标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加强保障体系、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监管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和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农业投入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使用,依法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秩序,依法打击各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全面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人民群众广泛监督的积极性,深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及时总结和报送创建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工作交流和信息交流,促进创建工作有力开展。
3、群众满意度,消费者维权网络健全、通畅,投诉举报处理率达95%以上。当地群众对食品安全状况满意率达90%以上。
2011年9月6日
第五篇:宿安乡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下步工作计划和措施
下半年,我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查找不足、理清思路、狠抓落实,力争年底超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一是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促投资1.5亿元的济南远大电缆临邑基地项目建设早建成、早投产。继续做好邹城金鹏食品投资1.2亿元的生猪宰杀项目、投资2亿元的高档彩色印刷、7000万元的物流中心建设、投资6亿元的汽车城项目、投资7000万元的天津友发集团——瑞达高速公路材料有限公司镀锌生产线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跟进工作,力争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同时,积极登门拜访济南、青岛、京津、江苏等地企业,积极宣传临邑、推介临邑。
二是深层次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指导小组,帮助农民解决资金、技术、用地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做好产品的品牌申报工作。从财政列支50—70万元,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和奖励资金,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品质农业;以大棚建设为重点,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加强蔬菜水果品牌申报工作;继续扶持木业加工产业,加快“林木栽植—采伐—旋皮—胶合板”产业链条的形成。膨胀现有林场规模,对零散种植区域实行集中流转,实现成方连片种植;充分发挥于安社区“合同猪”养殖基地、小许家、魏家乌苏里貉养殖基地,耿楼、南街獭兔养殖基地,魏家肉牛养殖基地的龙头效应,带动全乡养殖业呈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三是尽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水、电、路、医、学”为重点,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结合宿安乡实际进行实地规划,建成政务区、住宅区、商业区、绿化休闲区、文化活动区等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系统完善的新城镇格局;充分
发挥社区党建指导员的作用,探索建立社区事务代理员制度,积极推行“公开接访、定期下访、跟踪回访”信访三访机制,让老百姓少跑腿、少说话,将不稳定因素排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