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我教育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精选)
自我教育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发现学习的兴趣。可是现在的孩子缺乏注
力和持久力,的确,很多孩子都无法安静的坐满一课时。如果是高年级还无法安心上课,很
可能有其他问题。对于小孩子,父母就不必过于担心,孩子们生性好动,容易见异思迁,再
感兴趣的事,往往过30分钟就产生厌倦。这样的孩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论做什么
马上就会厌倦,比如学习,不到5分钟就开始厌烦想放弃;另一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比如长跑,最多坚持3天,他就受不了了。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持久力,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就是,规定一件事情,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完成。这时,要选择让孩子完成负担不过重的事情,如小时侯可要求孩子饭后撤碗筷,或每天早晨拿牛奶,上学后就要求写日记等,不要在无谓的小事(闲谈、游手好闲地消磨时光)上浪费时间,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济水一中苗苗
掌握注意力——这是教师对儿童的思维施加的一种非常精细而微妙的作用。如果教师不去设
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努力
去理解和识记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师就要做到:
1.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法,还要为学生提供与之文本知识相关联的足够丰富的知
识背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了解。2、谨慎使用直观性教育手段。直观性教育手段
很多情况下只能吸引学生外在注意力,不能够让学生在智力与思维上得到发展,而智力和思
维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3是在学生进入学习后,教师要注意控制一定的智力障碍,让学生
在体验思考的成功感后加强这种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济水一中苗苗
第二篇:幸福是一种主动地选择情感美文
有一些人的高智商、懂事、和强大的思维逻辑,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并且,这些在他们成年后,往往会成为导致他们不幸福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整个童年里,对每个小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各种尝试和努力,以保持他自己内在心理状态的平衡。
在充满各种挫折和困境的现实生活中,他需要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形成各种各样的认知信念,各种对客观现象的解释,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心理上舒适的状态。
比如一个男孩小时候总是被家人忽视,这一情景会让他感觉很不舒服,他需要一个理由来解释这个现象。
他最终可能会形成类似于这样的认识:比如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或是人间不存在真正的爱、我不需要家人的爱等。
通过形成这些结论,这个现实情境他就有了一个可以去理解的解释,这件事情对他而言就会是“确定”的、被“解决”的了。
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就可以对再得到家人的爱而绝望,再次被家人忽视的时候,就能够对此彻底放弃努力了;
认为自己不需要家人的爱,就能够获得一种“我很强大”的感觉,再次被家人忽视时,就可以压抑住内心的渴望和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我们在早年时期能够获得来自父母的恰到好处的爱,所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会一直是在做自己。
因为外界环境没有给我们带来过度的挫折或创伤,所以我们不需要通过发展各种防御手段来保持内心平衡。
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活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充分的生活体验的同时,我们的这种“内外合一”的真实状态,也能够令我们从外界获得真实的反馈,从而很好的去成长。
但如果一个人他早年受到的创伤或挫折太多,由此所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这个人会想的很多。
他会比同龄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思考人生,自我分析,和自我反省上面。
因为他受到的这些挫折和问题都是的确需要去解决的,他不得不花费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
当别的“健康”的孩子愉快的在外面跑着玩时,他得思考妈妈总是打骂他,他应该怎么办;
别的孩子在打篮球时,他在分析自己这种这么强烈的悲伤是怎么回事;
别的孩子在睡觉休息时,他要想着怎样才能度过令人恐惧的明天。
因为小的时候,生命中充满的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的事件都是负性的。
所以他根本从来没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是“负性导向”的思维——他永远都在关注有哪些“问题”,而从来没想过怎样获得更多的“幸福”,怎样更好的享受当下这一刻。
在对人类的幸福感研究中,一个最基础的幸福逻辑是:幸福是一种主动地选择。人的注意力具有“增值”的功能。你关注幸福,就能获得更多的幸福;你关注问题,就会获得更多的问题。
所以这种早年生存环境下所导致的“负性导向”的思维,在根本上就导致了这类人的人生幸福感会更低。甚至可能一直以来他的幸福感都是—— 0。
因为他一直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下疲于奔命,而从来都没有时间、也不会去享受幸福。
为什么说这类人“不会”享受幸福呢?
其实也可以说,就算他很努力的想要感受幸福,也很可能他仍旧无法感受到。
因为他其实一直和“自己”是分离的。
不仅是感受幸福,甚至是感受痛苦,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这是我们的“真实感受”。
这个“真实”很难解释。如果非要比喻一下的话,我想把真实比喻为是“本能”。就是你自然而然的、不假思索的产生的感受和体验。
但早年成长环境不安全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去发现并满足自己的真实感受。
因为对他们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他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应对各种不好的现实情况,怎样获得内心的平衡,所以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也正因此,他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一种十分“功利”的思维方式。这种功利的本质是对万事万物的“逻辑化”理解,而完全的缺乏真实的“感受性”的认知。
这句话可能写的有些奇怪,但我想如果是属于我们这篇文章所描写的那类人,可能会对上面这句话非常的感同身受。
因为这种“功利性”的思维方式实质上早已将他的情感也给“逻辑化”了。
因为频繁的自我分析、自我内省,“感受”在他的世界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客观对象”。他不知不觉间形成的习惯是: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作为“理性”的存在去思考。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体验不到幸福、很多时候也处理不好痛苦情绪的原因。
他的感受能力已经被逻辑给压制的僵化了。
他不知道什么是自然而然的对于幸福的享受。
当他处于幸福的情境中时,他很快又会习惯性的从感受中跳出来审视自己,然而一旦当他意识到“我现在的感觉是幸福”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是在“体验”幸福了。
痛苦情绪的疏解,通常需要的是深刻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但对他来说,痛苦也只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他会程式化的思考和分析:导致我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处理这种痛苦的步骤有哪些?
他可能一直都没有理解到:痛苦并不一定是“问题”,也并不一定需要被马上“解决”。痛苦是他自己在真实的情境下所产生的自然反应,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怎么了。
我觉得其实绝大多数出生于不幸的原生家庭中,且能活过10岁的人都是很棒的英雄。
因为作为一个懵懂无知、对这个世界认识是一片空白的婴儿,你能够在充满了挫折和创伤的情境中想出那么多的办法和方式来让自己坚强的适应生活,这真的很了不起。
问题只在于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我们逐渐离开自己的原生成长环境的时候告诉我们:
在你过去的十几年里你做的真的很不错。我看到一个聪明的、有想法的孩子是如何在那样糟糕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
但是你即将进入的这个更大的世界,它和你的原生成长环境一点儿都不一样。它更大,更宽广,充满了更多的机遇和风险。
最重要的是,你过去在那个糟糕的环境里一直使用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在这个更大的世界里已经不适用了。
因为这个更大的世界比过去那个糟糕的环境更加的安全,你可以不用再那么紧张,而是可以放松的去享受你所拥有的,而不用提心吊胆、不停思考着如何应对每一天。
所以你可以将自己当成一个新的“婴儿”一样,尝试着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开始学习如何生活。
过去的成长环境是你无法选择的,它的任务只是令你成长到现在,令你拥有成熟的智慧和见识。
接下来才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人生的开始。在这一刻起你才开始学习怎样拥有你自己的生活。
当然我很清楚,过去令你形成的这些思维习惯和防御方式早已成为了你本能式的反应,所以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先从过去的防御方式中停下来,你得先学会像一个婴儿那样重新去观察生活。
唯一的区别是你已经有了一遭的生活体验,而且你也有比婴儿更高的智力和思维。
所以你能够对生活产生更全面、更真实的认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局限在一个扭曲的、糟糕的生存环境中。
在糟糕的生存环境中发展出高智商作为自我保护方式的只是一部分的人。
其实在任何不幸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人,都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极端”的自我保护的手段,有的是形成畏缩的性格,有的是表现的对一切都不在乎,有的是选择各种自我放纵。
我想说的是,人生是艰难的。接受生活的真相也是艰难的。我无法给出一个能令所有人都幸福的方案,但我越来越觉得、也在冥冥之中越来越相信这一点:人终究都是要成为他自己的。
世上有好几十亿的人,每个人的性格,长相,想法,高矮胖瘦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有时候不妨让自己站在一个更大的视角上来看一看,可能你就会发现,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也许就是幸福的本质、和这一生存在的意义。
第三篇:班主任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班主任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有助于教育好学生,消除彼此间的误会,让学生从内心当中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但在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必须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既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关系。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特殊的后进生要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可以让其它同学与后进生同学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有一些后进生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要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因此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自身要有主动的“心理换位”意识,随时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需求,并适当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要一味地只要求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另外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还要选择恰当的地点与时机,对于比较固执和满不在乎的学生,选择在办公室交谈使其感到谈话的严肃性,引起重视;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在清净的地方交谈,有利于他消除拘谨、防卫心理及自我封闭的倾向;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与之在室外交流,也可边走边谈。谈话要把握适当的时机,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说早了,条件不成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谈晚了,会失去最佳时机,甚至回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只有在可能引起学生内心的需求及其共鸣时,沟通教育才是适时的。
第四篇:让是一种文明礼仪
让是一种文明礼仪
场景一:一辆公交车行驶在公路上,车内坐满了人。司机停在车站旁,打开车门,迎上一位年迈的老人。乘务员看到了便说道:“哪位好心的乘客能够让个座位给这位老人,献一份爱心。”车上的乘客都毫无反应,他们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再讲悄悄话,有的在接电话,有的望向窗外,都熟视无睹。即便是乘务员讲了不下五次,依然是雷打不动。
场景二:公交车上挤满了人,里面有老人小孩青年人,当车厢内走上一大腹便便的孕妇时,车内的人都争先恐后的让座,搀扶着孕妇到他(她)的座位上。
公交车上让座难现象这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事。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以下情况:
1、认为年轻人让座给老弱孕残是理说当然,仗着自己是“老龄人”不予让座。
2、男士让座给女士,维持绅士风度。
3、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知识有文化的应让座。
4、农村百姓应该多多让座……………..让座与年龄大小、性别无关,更与受文化教育情况无关,受过高等教育只能说明他(她)知识丰富,文化程度深,良好的修养等于高学历是不成立的。有些人拥有高学历却文化素质很低,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嘴粗话等。归根究底让与不让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
一般情况下会有人认为自己没有义务让座位,出门在外谁都劳累,座位要按先后到的顺序。也有人认为让座无非是给那些老弱病残的人,孕妇者让座,这些人就像是天天在街上乞讨的人一样络绎不绝,你让我给钱能给的过来吗?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让座是一种文明礼仪,每个人应用这种意识。这是一个人对人自身尊重的态度问题,每一个人都会变老。说不定你就有不方便的一天,需要有人让座,对他人尊重就是对自己尊重。
不是说你必须让座,而是说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应该有起码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座不仅是因为出于文明礼貌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修养。
思想品德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源于生活。
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彰显出做人要谦虚礼让的美德。后代教育家们把孔融让梨写进启蒙课本《三字经》中,以此教育儿童学会礼貌让人。又如《蔺相如让廉颇》,教育人们要懂得容忍,顾全大局,不要意气用事。
培育一个人的修养包括两方面即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化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发展。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走上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而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做到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让座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它是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勿以事小而为之。让座有什么难呢?不就是把座位让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吗?难道当一个老人无助地从自己身边走过,大家扪心自问一下,真的没有歉意吗?让座,真的很难吗?它是道德修养的表现,换来不仅是给他人带来方便,更多的是让自己在精神上得到愉悦,身心得到满足。让座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培养年轻一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开篇就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十分看重后天学习和习得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人的大部分行为习惯是后天学习和习得的。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和面临的挑战看,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培养良好习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公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之一;有利于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们应该加强这一文明行为,实施有效措施。
1、让让座成为市民基本礼仪,政府出资宣传“让座文明”的公益广告,在公交车上都安装语音提示系统,逢老弱病残等上车时,司机摁键,然后广播就说:“尊老爱幼,帮助弱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谢谢。”
2、每月设排队日、礼让日,倡导市民在人流拥挤的 重点公共场合自觉排队,遵守秩序。着重培养市民礼让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引导市民在公交车等不同公共场合自觉让座,特别是爱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
3、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明礼仪应该从小教起,学校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在上礼仪课时专门开设让座礼仪讲座,使让座这一文明风尚深入到孩子们的心中。
4、设爱心卡奖给让座的人,卡中的奖品是一张一元公交车预售票。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去参加这种活动,把让座变成自己的本能反应。
5、让座宣传立体化,拍摄文明礼仪的大型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在公交车上和车站内张贴“让座文明”的标志和海报。
那么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旗帜。思想道德修养课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在青年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德修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青年大学生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性所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利用课堂教学等形式,与大学生共同讨论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做的道理。大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就谓这“知”。但获“知”并不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履,就成为这门课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在践履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
第五篇:让是一种美德
(第一部分,总结对方的错误/可以当作盘问一辩的问题)对方辩友一直强调让不是一种美德,无非是是想说xxx,但+++ 可能的观点:
我方强调两点 1.让是个人主观行为,一定是有选择余地的,您方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是没有选择的,他们已经不属于“让”这个范畴了。
2.让这件事本身就是美德,由于“让”而牵涉的后果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您方所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例子选择“让”的当事人第一目的是为了促进和谐,这是一种美德。由于选择“让”造成的后果(长期遭受家暴、欺侮)这不是让这个当事人所能决定的。当事人第一目的是期待事情和平解决,获得和谐的结果,比如说六尺巷里的两户人家都选择了退让,获得了和谐的结果。对方辩友不能否认遭受家暴的妻子在选择忍让之后,仍有良知的丈夫大彻大悟选择改邪归正,不再施加暴力这样一种情况。
(第二部分,重复一辩观点)
正如我方一辩所说,让,能够促进和谐。对方辩友能够否认孔融让梨、六尺巷的故事这里面的“让”不是一种美德吗?显然是不能的。您方之前提到的种种反面例子全是由于“让”这件事情发生后引发的连锁反应,我们谈论让是不是美德,即我们要讨论“让”本身在价值层面上是否是美德,至于之后发生的事情是不确定的,它可能像您方所说往坏的方向发展,但是任何人不能否定有好的方面存在。无论后事是好是坏都不影响我们讨论让本身是一种美德。对面辩友刚刚论述这么多都不能推翻我方观点。
公交车的让座,就是为了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您方担心有道德绑架,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人迫使你“让座”呢?想必您方是不知道的,我来告诉您,因为让座本身是一种美德,别人希望你践行这一美德,这样才会发生道德绑架。所以,道德绑架不是美德,但让座却是美德。让是我觉得你比我更需要这种资源,我把它给你,这才叫让,他是主动的,是有选择余地的,他的目的是促进和谐。
孔融让梨,促进和谐了吗?促进了!六尺巷两户人家相互退让,促进和谐了吗?促进了!我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奶奶让座,促进和谐了吗?促进了!您方提到的诸如”忍让退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它的第一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和谐。所以说嘛,让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升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和、礼让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幸福快乐。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仅是对一个人德行的考验,也是为了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只能是一个孤家寡人。
做事要懂得给人留有余地,当你一味争抢的时候,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有可能连带地伤害了他的家人。得理让人,不仅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人脉的积蓄。俗话又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对方先过,哪怕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你会发现,这既是为他人着想,自己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我一直有个愿望,如果大家都正确的选择“让”,那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就会更快的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