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学生上网的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上网的现象与对策
张大全板浦初级中学
摘要:互联网给现代人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又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怎么看待学生上网问题也就成立社会关注的最大问题之一。
关键词:网络游戏 上网聊天 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正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开展,也使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普及,学生对上网也是越来越感兴趣,由于网络的无限开放性,再加上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不成熟,好奇心大,意志力差,对各种诱惑的东西缺乏判断力,青少年很容易就沉迷于游戏,聊天,甚至光顾一些不良网站,浏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因此,如何然那个青少年从网络中解脱出来。让网络成为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也成了现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们的学生大多家在农村,买一台电脑对他们的父母来讲是不现实的,而网吧的兴起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廉价的场所。于是我们的学生有了一个比电子游戏厅更好的去处。他们在网吧里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用QQ与他人聊天,光顾不良网站。他们是带着好奇心进网吧的,如果沉迷于网上游戏,聊天和黄色内容,就会落入陷阱,成为网络的牺牲品。而屡屡见于报端的学生因上网引发的种种问题让我觉得这一切不再遥远,也许哪一天就会在我的学生中出现。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在七年级开学第一节课上我就做了一个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让他们玩游戏,我然后问了一些学生才知道,小学时,信息技术课上他们一般就是玩一些小游戏或者画图,老师根本不怎么过问学生在做什么。我也在九年级做了调查,有70%的同学都有OICQ号码,而他们在当踏入初中的时候我也统计过,基本上没有学生知道OICQ,所以说,学生通过网络自我去发现、学习、使用的能力是很强的,我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想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学生到了机房后就会说:老师,今天就不讲新课吧,让我们自己上网吧!可是现在的信息技术课都必须依托在网络的基础上,要是把网关了,你的课就没有办法上,我们老师只能说:“只要先掌握了新课的内容后,才可以上网,但是不准玩游戏”,而且我们建议学生去看新闻,关心一下国内、国外的一些重大事件,去收集一些与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料。这样的方法虽然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去学习,但是也是有弊端的,总是有一些学生在课上偷玩游戏或聊天。当你巡视过去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关闭或重新启动机器,时间长了,我们老师和学生就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这种情况并没有因为学生被抓而减少,而是上课玩游戏、聊天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每个班级总是有几个同学不听劝的,这种经历每个计算机老师都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情况,面对这学生无可奈何、失望的表情,我们作为信息技术老师不得不去思考:该怎么办?怎样才能使学生不再沉迷网络游戏,使网络有效的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下面我就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学生上网现状
据对上网学生的问卷调查,约86%的人上网玩游戏,5%人上网聊天,4%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他娱乐新闻,5%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学生上网都是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他们通过网络去获取他们学习相关的信息,但是
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寥寥无几,而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上了,他们根本没有很好的利用网络工具去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学习服务。有的学生上网废寝忘食,甚至逃课上网也大有人在。
二、全面了解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 internet,从某种意义上讲,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他起源于60年代,当时其主要用于美国国防部搞军事指挥,90年代初,一些企业开始逐步参于,并于1991年组成了“商业 internet协会”。商业机构的加入,很快发现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多方面的巨大潜力,继而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人个都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之中。久而久之,它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就成了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各种图书、文献和技术资料以及工作、娱乐、生活、教育、新闻和商业等各种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如网络可以用来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知识、下载资料、远程教育、了解实时新闻、网上聊天、休闲娱乐等。
三、正确认识网络游戏,激发学生创造力
计算机是一种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也是一种娱乐工具。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网络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则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们在游戏中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思想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不是为中小学生开发的,其中许多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另外,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如全国第三届电脑制作活动中来自广东南海的卢信是14岁的初二学生。他的作品《越算越快-人类计数的发展》获得了此次比赛初中组电脑动画一等奖。这件作品就是采用游戏过关的新颖表现形式从而脱颖而出的。正如卢信所说:“电脑游戏给了我许多启迪,每次找到过关的窍门后,我就试着从游戏中去研究它的程序设计,再按照原来的程序编出更完美的游戏程序。”
四、正确对待网上聊天,谨慎网上交友
现在网上聊天交友已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迷恋网络交友是自然的。但是有此学生因迷恋上网,忽略了现实生活,造成网络和现实的混淆,影响了真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家长和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网络交友本无可厚非,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很多学生上网交往时,习惯说假话、空话,有的对在聊天室或留言板上吵架骂人津津乐道,故意欺骗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你不骗别人,别人就会编你”成为不少学生网民的共同心态。从我做起,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是学生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也是网络教育应有的责任和任务。
五、教师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基本前提
网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对教师来说同样也是新事物。因此要做好学生健康上网的引导工作,教师本身必需认识网络,了解网络,使用网络;不仅要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学生怎样开始上网的,在什么地方上网,上网的时间,在网上做什么,上网的喜好程度等。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上网的基本动向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只有知己知彼,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收到好的效果。
六、适时的开展网络知识的培训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通过班会课等不定期的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一些网络知识的培训。比如: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如何下载软件,有哪些好的下载工具,网络安全,病毒防治等。还要利用一些实际的事例,告之学生如果在网上禁不起诱惑,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让学生引以为诫。
七、家校配合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必要手段
对于一些农村同学的家长来说,对网络要么一无所知,要么一知半解。无法对学生的上网进行正确的指导。而对学生的教育家校配合一直是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对家长也有必要进行简单的宣传,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和监督。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等时机,向家长宣传什么是网络,我们的学生在网上可以做些什么:比如可以学习,也可以正常娱乐,还能够以更隐蔽的方法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因此家长对子女的关注应更多些,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能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和沟通,由家长和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还有现在农村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亲都是打工,周末回家后没有复习功课,很多学生去网吧,这样,我们教育部门必须联合公安机关去网吧进行拉网式的排查。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很好,学生在周日休息的时候,学校专门安排老师与公安机关联合去网吧检查,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好评。
八、教师开放的思想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重要条件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必需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教育思想。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是要将学生教育成和我们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年龄特征,有自己文化背景造成的特征,有他们所处的一个时代的特征,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该能够尊重他们的特征,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老师听说学生在网上打游戏了,先跟他交流一下打游戏的心得,然后再告诉他打游戏要注意掌握时间,要适可而止。学生交网友了,要告诉他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世界是不同的,要注意区分等。由于老师的开放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愿意跟你交流,他遇到难题也会乐意向你请教,然后在交流和请教中老师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最终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正确上网。
九、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上网场所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基本保障
我们的学生大都家在农村,家里购置电脑的比例很小。网吧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场所。而很多网吧的运营很不规范,只管赚钱。有的网吧甚至故意用不良的网站吸引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以牟取暴利。因此只有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上网场所,才能更好的起到保护,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向学生开放上网教室。通过对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的屏蔽和过滤,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而且由于有老师的指导,可使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掌握上网的技能。
总之,只有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那么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篇:中学生上网现象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现象调查报告
一、前 言
21世纪,世界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及时性、综合性等特点和集文字、图像于一体的表现手法以及传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所以,它正深刻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内容及方式。但网络利用不当对人的危害特别是对中学生的危害大家有目共睹,如荒废学业,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等。关注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掌握我校学生的上网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以提高网络时代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好网络时代学生的安全和德育工作,我们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式调查。
二、调查问卷
1.你主要在哪里上网()A,在家 B,网吧
C,到同学或朋友家 D,其他
2.你通常一个星期上网几次()A,1次 B,3次左右 C,6次左右 D,每天都上
3,每次上网的时间是多少()A,1小时以内 B,1-2小时 C,2-4小时 D,4小时以上
4,你对上网的迷恋程度()A,不迷恋 B,一般 C,迷恋 D,很迷恋
5,你最经常玩的游戏是什么()A,网络游戏 B,单机版游戏 C,电脑附带的小游戏 D,其他
6,对网恋的看法:()A,反对网恋 B,支持网恋 C,无所谓
7,你认为网络的开放与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是否有关A,是 B,不是 C,不清楚
8,你上网的目的(多选)()A,查资料 B,玩游戏 C,聊天,交友 D,阅读新闻 E,收发电子邮件 F,音乐,娱乐 G,其他
9,你认为上网是否对学习有影响()A,没有
B,有影响,但不大 C,影响比较大
10,是否因上网有逃课经历()A,是 B,否
()11,你对网上资料最感兴趣的项是:(多选题)()A,社会科学 B,教育 C,情感交流 D,文学艺术 E,游戏攻略 F,聊天 G,其他
12,网络对你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选)()A,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
B,认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减轻学习或生活上的心理压力
C,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D,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
13,你认为你的父母或师长对网络了解吗()A,了解 B,一点点 C,一点也不懂
14,有些学生因上网而使学业退步.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A,学校,家长和社会没有对青少年上网进行足够的引导,没有做到趋利避害
B,家长,学校的压制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和厌学情绪 C,网络中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D,上网时间和学习时间把握不当
15,家长有没有对你上网进行具体指导()A,有 B,没有 C,较齐全 D,不齐全 16,您的年龄()A,.16岁以下 B.,16~18岁 C.,18岁以上 17,您的性别()A,男 B,女
三、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中学生网民中,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上网学生中57.6%的人偶尔上网、40.6%的经常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学生网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两三年网龄的人只有10%,这说明当地中学生上网是近两年的事。
中学生上网多数是在周末或假期,81.2%的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学生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在对网络的基本评价中,有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30.5%的学生对网络表示满意,47.1%的人认为对中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
四、上网利、弊分析
<一>上网的好处
1、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取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新闻更新信息,科技动态,极大的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2、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内人与人可以超越时空,地区和不相识或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给人们提供情感需求满足和信息获取这样一个崭新的交流平台。中学生有许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较孤独,现实交往带来压力,而网络给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3、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网络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学习就是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智力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扩展当今中学生的受教育空间
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在上面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老师的教辅资料。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电脑知识方面却一点也不叫苦,可以说,网络因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当然网络也是双刃剑。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行,网络的特征性作为科技的新生儿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利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弊的一面。
<二>上网的害处
由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许多学生一旦接触,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和网恋”是网络的三大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因此又被称为“电子海洛因”。是杀人不眨眼的“刺客”。究竟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有那些?我们认为,只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摧残身体,心理受损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上网,对眼睛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由于学生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狂地步。而在玩游戏时精神又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荧光屏色彩、图像的迅速变幻,不绝于耳的机器、打闹、脏话等噪声,给沉迷于其间的人的视力、听力等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的上网,对其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
另外,学生会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身体、学习;严重者导致心理变态、心态扭曲。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所以他们以聊天、游戏等方式上网,使自己的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绪变得稳定。须不知由于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对方的性格品德、甚至对方的性别,导致一些人交友不慎而使自己掉入对方设计的陷阱中,失物失财,甚至丧失性命,也有些则离家出走投奔网友,严重破坏家庭的安宁幸福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刺激不良欲求,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现在大部分的学生上网都是在网吧中,他们中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就想方设法地去偷、骗、欺诈,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打架斗殴的事件在网吧中也时有发生。另外,网吧经营者惟利是图,向未成年人提供饮食住宿,使得上网的学生夜不归宿,家长、亲戚朋友、老师心急到处找人,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3、影响学业 学生一旦对网吧痴迷,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转移,学习成绩日益下降。有的学生虽身在课堂,心却飞到网吧,一放学就直奔这些场所,课外作业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有的发展到逃学深夜,不分昼夜地泡在网吧中,终致学业荒废。一个年仅12岁的初中学生因沉迷游戏,整整7天7夜泡在网吧中夜不归宿,甚至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7天后,才疲惫不堪地回家,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通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学习。
五、措施保障
<一>从学校方面出发
1、加强思想教育
网络带给了学生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中学生由于年轻,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学生: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
3、以爱感染学生
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场所,无论学生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现状,拟定教育方案,加强爱的教育,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生活、学习、同学交往上给他们多加关心和照顾。对于弱势群体,老师应组织活动小组,在他们的生日开展祝贺活动,赠送生日礼物;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素质,科学教育学生,给学生多一点儿精神上的爱。因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丰富课外活动
现在的中学生,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就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希望学校: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减轻学业负担,学校的电脑房定期应对学生开放,应有专门老师指导,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学校还应组织了许多兴趣组:如学生们喜欢的航模、绘画、书法、弹琴、舞蹈、手工制作等,尽量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
<二>从家庭方面出发
1、正确对待网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为了防止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学生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2、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家长、老师都把自己的成功种植在学生身上,希望通过学生的出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学生,背负着重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要求学生,他们有着很大的不满与反抗,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倾诉、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关心(包括身体上的与心理上的)。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家长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家长绝不要老以一种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另外,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
3、掌握网络技术
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的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的有关知识,只有16%的家长比较熟悉。好多家长为了我们的学习,省吃俭用买了电脑,却发现我们这些学生玩游戏入迷,好不痛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家长首先要熟悉网络,帮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这也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消极形象,消除与孩子的代沟。作为家长,只有熟悉网络知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父母可以与学生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又可以增进父母与学生的亲子关系。
<三>社会提供环境
社会是中学生生活的大环境,应该以育人为主,培养健康一代为主,不妨多提供给他们学习、活动的场所,如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青少年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街头网吧却一家连一家,网吧事件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真诚地期望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还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
第三篇: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及对策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及对策
课题名称: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及对策
课题组组长:张露铭
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师:朱金潮
一、课题的来源与确定: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中学生对上网聊天、玩游戏、发帖、写微博越来越感兴趣。我们经常听到、看到,尽管学校老师一再批评教育、尽管家长严加防范,有不少的中学生,一有机会就上网,千方百计去泡网吧。为什么网络对我们中学生有这么大的魔力呢?上网真的能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吗?上网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带者这些问题,我们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决定将《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及对策》作为研究课题。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永泰县城区四所中学(城关中学、青云中学、永泰一中、私立云山学校)学生的上网情况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思路:
(一)研究目的1、了解中学生上网现状,及家长、教师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
2、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向同学们提供经验教训,帮助同学们增进对网络的了解。
3、通过分析总结网络对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建议,供学校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二)研究思路
1.在研究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
2.通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小组成员自身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网络搜索资料了解各地中学生上网情况及网络对中学生成长影响情况。
2、问卷调查法: 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对本县城区四所中学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城区中学生上网情况及对学习的影响情况。
3、座谈研讨法: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对走访本校部分学生,与部分家长和老师进行座谈研讨,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五、研究时间及各阶段有关活动
2011年9月30日——2012年5月30日
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时间:2011年10月-11月)
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并形成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时间:2011年12月-2012年3月)
1.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分工,理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开展针对性研究工作。
2.查阅相关网络资料、文献资料,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归纳工作。
3.编印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
调查过程:我们对永泰县城区四所中学各抽取一个班级,共210名学生进行了上网情况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175份(其中,初中学生120份,高中学生55份。)。调查内容包括10道选择题和3道问答题。
4.采用人工统计法,课题组成员对回收的17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三)总结阶段(时间:2012年4月——5月)
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在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结果
(一)正确使用网络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在调查中,37%的同学选择利用网络查寻学习资料,9%的同学经常在网络上发帖、写微博、发表文章。
2、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从前学生们很难搜集到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现在在网络上可以轻易得到。网络给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业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学生在网络上与网友交谈时,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很方便地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想说而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
(二)如果上网不当,可能将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1、上网不当,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耽误学业
据问卷调查,有27%的中学生做作业时依赖网络,不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而是通过上网“百度”作业答案、抄袭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有71.6%的同学选择了上网聊天和玩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的网上活动。38%的同学放学不按时回家而上网吧,有时玩通宵,甚至旷课、逃学,不但影响了当天的听课,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恶性循环。
2、上网不当,将影响学生家庭关系的和谐,导致疏远亲情。
父母都会给孩子零花钱,虽然许多中学生觉得父母给的零花钱太少,但是算算大家花在网上的钱也不是一个小数字。10%的同学单是上网费用每月达到300至500元,而将近7%的同学每个月上网的花销甚至超过了500元。后者对于绝大多数最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这份钱有可能是家长一周的劳动所得!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就是用了父母的血汗钱无度地去上网玩游戏和聊天。这实在是一种不知感恩的行为。
我们还找到《青岛早报》的一篇报道:胶南一位初中生因迷恋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遭到父亲训斥后他跑到日照市一家网吧连续上网10天,在民警的帮助下父亲才从网吧内发现了走失10天的儿子,看到儿子瘦了一圈,父亲当时就抱着儿子失声痛哭。这位过分迷恋网络游戏,导致亲情的疏远。
3、上网不当,将影响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可能诱发犯罪。
在网上,人们说话似乎格外随便,谎话、粗话或者威胁性的语言张口就来。这使得90%的同学都误认为上网的好处就是随心所欲。只有46%的同学认为上网撒谎是不道德的。
有的中学生迷恋上网但又没钱,就会为了上网成瘾而盗窃,盗窃公物和他人财物;有的中学生敲诈、勒索、抢劫小同学。可见,上网不当,会使得一些中学生为了上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上网对学生健康的影响:身心发展,埋下隐患
(1)生理健康:健康体魄,受到摧残
问卷调查表明:有将近49%的同学在网吧上网,也有34%的家中已经装上了宽带。他们上网的时间普遍不短,普遍一周达到24小时以上,其中2%的同学一周达到100小时以上,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可以说他们是把课堂以外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上网了,甚至包括睡觉时间,有的同学几乎每到周末都至少通宵上网一次。
长时间的上网,对中学生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一方面,上网时间过长对视力伤害很严重,另一方面,网吧内人员密度大,空气混浊,同学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有的同学为了玩游戏,甚至不能按时吃饭,调查中,13%的同学在玩游戏
和吃午饭之间选择了空腹作战,丰盛的午餐变成了在网吧凑合了事。
上网也抢占了同学们的户外运动时间。在我们采访的同学当中,当你问他们课余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是什么时,他们的回答几乎无一例外——去上网,而这种休闲方式使得青少年的户外运动减少,把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电脑上。
(2)心理健康:污染心灵,威胁安全
有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致使不少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网站应运而生,严重侵蚀青少年的心灵。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与人沟通等性格,现实中往往是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调查中,上网上瘾的学生有95.3%都是在玩网络游戏,游戏代替了现实,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侵扰。尤其是一些心灵单纯的女同学,如果交到还网友,很容易上当受骗。
七、应对措施
禁止中学生上网不可取也不可能,关键在于怎样进行正确引导。网络本身无错,关键在于怎样引导中学生去使用它。
(一)学校方面
1、建议学校和老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加强自律。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习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课堂学习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但决不能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2、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希望学校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学校的电脑室应定时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还应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尽量把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
(二)家庭方面
1、家长应掌握网络技术,正确对待孩子上网
在调查当中,我们发现有71%的家长不了解网络。16%的家长认为该关闭网吧;62%的家长认为要加强网吧管理,不得让未成年人进入;79%的家长坚决反对孩子上网吧。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家长要熟悉网络,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消除与孩子的代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2、监督、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
因为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为了防止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
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与学生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三)社会方面
1、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力度
有关部门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认真检查,严格管理,保护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中学生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并且要把电子游戏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组织开发主题健康、情节生动、青少年喜欢的游戏产品。
2、多建立中学生喜爱的网站。
中学生上喜爱的网站,能够寓教于乐。那些正规导向健康的论坛,能够让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倾诉苦恼,发表看法和建议,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八、研究收获与小结
1.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真正让我们学会与人更好地沟通与相处,进一步了解了社会。
为做好中学生上网情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困难,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研究学习中,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2.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们全组同学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这次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克服了胆怯,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成熟。
第四篇:中学生上网的危害及预防对策
中学生上网的危害及预防对策
据调查,很多学生很喜欢上网或迷恋上网,达到了严重影响学习的地步,网络对许多的中学生造成了较大的身心影响。现对网络的危害和预防对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网络的危害
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是网络三个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有的学生热衷于网上聊天、网上交友,须不知由于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对方的性格品德,甚至对方的性别,一些人由于交友不慎而使自己掉入对方设计的陷阱,失物失财、甚至丧失性命的事例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很多学生因网上交友不慎而离家出走去投奔网友。给平静的学校、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波澜,严重破坏家庭的安宁幸福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由于网络游戏、色情和聊天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许多学生一旦接触,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上“三魔爪”又被称作“电子海洛因”,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沉迷网吧的危害究竟在哪里,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摧残身体
如果长时间上网,对一个人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由于学生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狂地步。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食物味、汗臭味,五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声声刺耳,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所以一般玩通宵电游的网迷走出网吧时,眼睛通红,蓬头垢面,两腿发软,形似缟素。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的上网,其对身体的危害不会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害言耸听。
2、心理受损
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严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有人说,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上找个忠实的听众(不一定是朋友)聊聊,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绪会变得稳定,我们不否认此说法,如果能把握好,对调节心智是有一定益处,但实际上,许多未成年人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将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网吧里,致使学业受影响,老师批评、家长生气,反而心理负担更重。
3、滋生是非
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小学生,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还有一类人进出网吧,他们纯粹是敲诈中小学生,经常有打架斗殴的事在网吧发生,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未成年人提供饮食住宿,子女夜不归宿,家长自然心急火燎,亲戚朋友、老师一起出动,到处找人,确实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4、影响学业
学生一旦对网吧痴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学生一旦进入网吧,成绩直线下降。有一位学生写道:该死的网吧,你夺走了我的学业、夺走了我的大学,我咬牙切齿,切肤心疼!但我就是不能自控!还有位同学这样说:我一闭眼,就看到键盘,手指碰到任何物体都有鼠标的感觉,鼠标一点,导弹就发出了。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通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学习。
5、安全隐患
大多数网吧都未请专业人员安装设备,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其营业场所的电脑安放的密度、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网吧出进仅一扇门,无安全通道和疏导标志,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教育工作
1、提高学生抵制诱惑的能力
应该说,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尤其城区)都上过网,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完全荒废学业,陷于其中。在网吧里,首先陷落的是那些意志薄弱、信念不坚的懦弱者。这种现象小学校比初中严重,初中比高中严重,这是心理发育的规律决定的。我们应该告诉同学们: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精神支撑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家长要帮助学生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告诉他们,我们如果抵制不了一点诱惑,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摔很多很多跟头。这个世界有金钱诱惑、权力诱惑、美色诱惑,而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可怜者葬身于金钱、权力、美色诱惑。要具有较强的抵御诱惑的能力,就必须胸怀大志,不断追求;必须信念专
一、永不放弃;必须警钟长鸣,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有不少同学都曾经深受网吧之害,他们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贤贞不渝的信念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长城,他们走出了网吧的漩涡,获得了新生,他们的成绩进步了,重新找回了人生价值。
2、教育学生调整好心态
迷恋网吧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出于好奇,有的出于消遣、休闲,有的心理负荷大,寻找心理释放,不管哪一种原因,归结起来是心理问题,我们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单调乏味,有的情绪不好、心态浮躁,出现此类事情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但他们第一个就想起网吧,他们将网吧当作是解开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结果,恰好相反,一旦踏入网吧,有的从此陷入“网”中而不能自拔。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下手。作为教师应该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理解每个学生,优秀的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方法和心理调控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勇于面对现实、面对困难。同时,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情绪调控技巧,即使已经产生委屈、难过、害怕、烦恼、苦闷等情绪,也要寻找适当的办法,比如找知心朋友、老师、家长倾诉,合理地宣泄;或转移消极情绪,到操场跑跑步、打打球,尽量将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因素。
3、学校、家庭双管齐下,共同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因一时的疏忽而影响了孩子前途将是巨大的损失。我们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同学生家长一起教育好孩子。要帮助孩子提高自身抵制诱惑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和正当有益的特长爱好。万一学生不慎迷恋网吧,千万不要急躁和打骂体罚,我们要讲清道理,引导他们不沉迷于网上游戏和网上垃圾。
我相信,在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把我们的学生教育好。
第五篇:对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分析及对策
对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分析及对策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离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上网。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17日第17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止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的总数为11100万人,24岁以下者比例上升到了51.7%,超过了上网总数的一半,而年龄为18岁以下的网民的比例也高达16.6%,对于网民职业分布的调查则显示学生的比例高达了35.1%[1]。可以看出使用电脑的人群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生活、网络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学生,然而网络是一把双仞剑,由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他们往往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无节制的聊天,玩游戏,浏览色情网页等等,形成网络成瘾,最终导致其学习成绩下滑和精神面貌萎顿,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正确地认识这些危害,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中学生上网进行管理,引导他们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上网成瘾及其表现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简称 IAD)概念最早于1994 年由美国纽约市心理医生依凡·金伯格(Ivan Goldberg)提出。此后,IAD很快引起精神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在1996年初专门开设了一个治疗计算机和网络成瘾综合症的诊所。而在1997年多伦多和1998年旧金山两届美国心理学年会上,研究者们专门讨论 了IAD成为正式诊断的可能性。目前,对于IAD在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界定标准.而学者欧居湖提出的定义值得借鉴:“网络成瘾是指以网络为中介,以网络中存储的交互式经验,信息等虚拟物质,信息为成瘾物所引起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沉醉于虚拟的交互式经验,信息中不能自主,长期和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生理机能和社会,心理功能受损的行为[2]。” 健康上网是网络时代人们生活、学习、工作、闲暇的需要,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上网成瘾却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上网和上网成瘾呢?研究者们认为,要诊断一个人患有IAD,必须在过去12个月内表现出下列七种症状的三种以上:第一耐受性增强,不断的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网瘾越来越大;第二,戒断症状: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的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也与互联网有关;第三: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也总比事先计划的要长;第四: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第五,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的大量文件等等;第六,上网使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第七,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但仍然花大量的时间上网。
从临床表现来看,一般将网络成瘾(IAD)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网络交际成瘾(cyber-relational addition)(包括OICQ、聊天室等网上人际交流)(2)计算机成瘾(game addition)(包括不可抑制地长时间玩计算机游戏)(3)色情网络成瘾(cyber-sexual addition)(包括网上的色情音乐、图片、文字、音像等)(4)信息超载(information overload)(包括 强迫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的或不迫切需要的信息)(5)网络强迫行为(net compulsions)(包括强迫性地参加网上赌博、网上拍卖或网上交易)上网成瘾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操作的时间失控,而随着乐趣的增加欲罢不能,难以自拔,上网时间不断延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患者早晨起床后会有一种立即上网的渴望,有关网络上的情况反复出现在梦中或想象中,沉湎于网上自由说谈或网络互动游戏,而忽视现实生活的存在,人际关系淡漠,交际范围逐渐变小,幸福感下降,重者出现孤独和忧伤、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思维迟缓、精力不足。一般来说IAD 患者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以后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则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上网成瘾对中学生的影响
2.1 身体方面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形成上网成瘾,上网将占取他们大量的时间。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的相关高级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肠胃神经功能症,紧张性头痛等。同时,由于眼睛过度注视电脑屏幕,会导致视力减退,眼痛,怕光等,而由于长时间操作鼠标,则会出现手指及腕部麻木和僵硬。2.2 心理方面
在网络虚拟的人际交流环境中,不存在空间隔阂又无须见面的网上交 流,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中学生的思想顾虑和心理戒备,从而在网络中无限畅游,这容易导致电脑综合症,认知虚幻症和电脑狂热症。个别学生在网上甚至喜欢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导致了性别的心理错位。通过网络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进行交流,容易使那些心智不够成熟的学生产生错觉,认为只要有了网络,足不出户便可以拥有一切,进而减少与现实世界的交流,诱发心理问题.2.3 学习方面
上课睡觉,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兴趣下降或丧失,经常逃学,旷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严重者还出现不能坚持上课和完成学业。调查发现,95%的网络成瘾者刚开始学习成绩处在班级或年级的中下水平,但上网成瘾后成绩就急速下降,90%的网络成瘾者承认网络的使用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影响[3]。2.4 人际关系方面
由于上网成瘾者迷恋网上虚无的交往关系,长时间上网挤占了大量与他人交往的时间,使得与亲人朋友感情逐渐疏远,交往范围缩小。久而久之,随着其对网络越来越依赖,就会对正常的社会交往产生恐惧,其人际关系单一,人际适应退化,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人际矛盾或冲突。有调查显示,80%左右的网络成瘾者不喜欢和周围的人打交道,如当他们在上网时有人打搅,他们会表现出烦躁或不耐烦,而周围的人则经常抱怨他们上网的时间太多影响了相互的交往关系 [4]。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
3.1 网络自身的诱惑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谁。”这句网民的口头语反映了网上交际的主要特点。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交友聊天,个人的真实身份完全丧失,不需要面具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言论, 做出许多平常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这使他们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刺激感和满足感。现实中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网络,很难理智地做到不过度入迷,网络的自由感和虚拟感使中学生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依赖于网络上的情感交流,远离现实社会,与家人、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开始变得淡漠,减少与现实的交流,性格变得孤僻离群。
3.2 网络的相关法规不健全
青少年是上网的主力军,尽管我国已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但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对网吧的管理依然存在漏洞。不少网吧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法律知识;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经营中疏于管理。有的网吧无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仍然对18 岁以下未成年人开放,更有不法经营者,企图用黄色,暴力内容吸引涉世未深的中学生,使中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3.3 中学生自身的原因
3.3.1 逃避现实: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特别是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考试成绩不理想,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注,体验不到成就感。他们为了逃避现实而转向网络寻求网上的发展。在网络世界里,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等原因,中学生可以完全逃避现实,通过某种游戏的大胜来获得成就感,在这里他们的情绪可以得到充分的宣 泄。时间一长,就会迷恋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好处,于是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3.3.2 缺乏沟通:当今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朋友少、玩伴少,普遍缺乏沟通,甚至有不少学生还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还有部分中学生与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而网络这一虚拟世界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给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乱侃,不用顾忌太多,而且无需直接面对他人。
3.3.3 精神空虚: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原因,不少中学生无心上学、精神空虚、面貌颓废,不思上进,他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网络世界,而网络空间提供的各种虚拟环境,如论坛BBS,游戏,聊天室等,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到他们的精神寄托。
3.3.4 自制力差:中学生自制能力没有成年人好,更有部分自制力差的中学生,被多彩而又充满迷惑力的网络世界所深深吸引并不能自拔,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也就成为网络世界的主流。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对策
对于网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和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抵制、控制甚至是禁止学生上网的态度,但是这种做法所产生的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为根据中学生这一特殊时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大多数孩子会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再加上青春发育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使得好多学生在错误的“网路”上越走越远。面对学生对网络的 迷恋,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当采取积极引导的态度,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网络,让他们从电脑网络中获取有益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4.1 社会方面
4.1.1 加强引导和监督。
网络环境既要宽松自由,又要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建立广泛的CA(数字证书)认证制度,使网络行为者身份可查询。改进网络服务器,使其具有对访问者的地址、访问时间和操作行为记录的功能,形成“有据可查,违纪必纠” 的客观条件;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建立专门的网络监察机构,明确其监管职责,层层把关。
4.1.2 推进网络的法治化进程。
网络信息资源非常庞杂,其中有积极的信息,但也不乏糟粕,具体表现为网络信息资源中的网络色情、网络欺骗、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犯罪、黑客和信息污染等。这些消极的信息资源是中学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导火索”,对此,国家应制定法律、法规切实保障网络信息资源对青少年正面积极的影响。首先,要加快立法的步伐。针对我国网络立法的现状和不足,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内容和形式,重点抓好:一是制定新的信息犯罪法规,使之适用于网络信息犯罪。其次,加大普法和执法的力度。近几年,国家为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对网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必须加大普法的深度和广度。同 时,以法治网,既要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此,一要为立法、司法、执法部门培训专门网络人才,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二要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三要加大惩处的力度。4.2 学校方面
4.2.1 提供良好环境为学生创造在校上网的机会。
学校不应该眼睁睁地看着学生走进街头网吧而任由网络教室闲置。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室,除了增加平时的开放时间,节假日也应该向学生开放,尽可能地建立电子阅览室,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同时还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尽可能将学生留在学校上网,为防止学生沉溺网络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4.2.2 强化中学生网络文化建设。
现在上网的中学生很多,而适合中学生的浏览的健康的网站或网页却很少。因此,首先,要建设一批适合中学生浏览的网站,为他们提供健康,科学,文明的内容,全面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工程”。坚持以网站提高中学生素质、让中学生参与建设网站的整体思路,把网络特征和中学生特点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架构中学生网站,并不断创新,及时更新,建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其次,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开设“上网成瘾”的心理咨询热线;定期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增加师生交流的渠道,使有心事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处倾诉。通过师生间的网上对话,及时开导,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如广东省各学校在局域教育网和校园网中建立了中小学德育网站和网页,开设了“德育快讯”、“德育论坛”、“法制天地”、“知心姐姐”、“心理热线”等栏目,让学生在网上真实地反映 思想、反映意见,校长和教师直接在网上和学生对话,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出解答,使教师能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5]
4.2.3 开展个性教育,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中学生上网成瘾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意志品质的问题,由于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没有意志力、控制能力差,形成依赖性和耐受性,因而容易成瘾,因此,对有上网成瘾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如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形成健康的知识文化氛围,开展“主题班会”“体育竞赛”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不把网络作为唯一的课外娱乐活动,在这些有益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4.3 家庭方面
家长要经常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并根据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加强沟通,鼓励孩子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4.3.1 与孩子平等交流帮助孩子认清迷恋网络的危害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尽管还很幼稚但其成人感却已经很强烈。他们要求得到与成人平等的地位,渴望父母的尊重与理解。父母要想帮助孩子摆脱对网络的迷恋,就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由家长式的说教,改为朋友式的引导。用沟通的方式取代说教方式,当孩子感觉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尊重时,对抗情绪就会消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听取父母的教诲。父母用平等的态度、孩子的视角来启发孩子,使孩子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引导孩子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要比父母用家长式的说教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对于孩子,在平时就要教会他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只有当他懂得了具有自我约束能力是做人所必须的品质,他才可能在学习和游戏方面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4.3.2 帮助孩子养成自我约束的能力
现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而中学生则是易患高发人群。”[6]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控力很弱,而且富于幻想,还无法分清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再加上枯燥的学习生活,他们很容易被虚拟世界里的刺激和快乐带来的满足感所吸引。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如果允许孩子上网就一定要限制上网的时间。做出规定后就要认真执行,不能因孩子放假了或某天作业少了就可以违反规定。严格执行规定,不仅可以防止孩子上网成瘾,同时也可以把履行规定作为帮助孩子学会拒绝诱惑、克制欲望的自我约束能力的手段。4.3.3 用肯定的方法帮助孩子重建良好的行为习惯
帮助孩子成长是一项长期、需要付出巨大耐心的工作。当孩子在父母真情感化、平等沟通、正确引导下,认识到迷恋网络的危害,决心离开网络的时候,父母还需要持续不断地使用肯定、鼓励的方法帮助孩子重建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可以用记录孩子不上网的日期来肯定孩子的毅力,也可以用表扬孩子在生活中学到的任何一点技能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当孩子无法抵抗住诱惑时,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告诉他,你相信他能坚持下去,而且坚决不允许他违背自己的承诺。在这个过程中,多用肯定的方法,少用批评指责,使孩子在父母理性的关爱和引导下建康成长。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校正、避免中学生上网成瘾,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和学生自己的积极配合,尤其是学生自己要正确认识上网成瘾的危害,主动接受帮助,不要沉迷于网络。当然,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网络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它的积极意义,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用的知识,让其真正促进中学生的学习。
致谢:
本篇论文在王元钊老师的细心帮助和指导下,才得以顺利完成。在此特向王元钊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xiexiebang.com [2] 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2003.13.[3] 杨彦平.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D].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4.16.[4] 杨彦平.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D].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4.16.[5] 李建途.中学生上网成瘾分析及对策 [J].中小学图书情报界,2005,(1).60.[6] 杨辉.浅谈中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J].江西教育,2001,(7).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