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浮躁现象归因与对策
浮躁现象归因与对策
徐州市贾汪区建平求知中学
赵
冬
浮躁是人们对待事物的轻浮急躁的行为态度。当前在学生中间有普遍的表现。浮躁的人常表现有如下的特点:
一、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层出不穷,于是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制造出新的兴奋点。本就活泼多变,易受感染的青少年学生,不甘落后,今天电子玩物,明天电脑上网,世界杯赛、网球会战,加之新闻媒介、大众传媒的渲染,如浪起潮涌,搅得青少年的心晃来荡去。何去何从,孩子们是没有主见的,只是跟着感觉走,难免朝三暮四,急猴子屁股——坐不住,三分钟热度——难以持久。开放的社会和相对平静的学校形成对比,让这些学生产生一种不满足,也说不清需要什么的感觉,坐不下来,读不进去,这种浮躁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缺乏坚强的意志有关。
二、图现成,求省事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家族环境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等待的定势。功课要老师讲解才能放心,作业由老师帮助才能完成,生活由父母包办才觉顺心。因为习惯了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挑战的心理准备,在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就显得茫然失措,图现成、求省事的浮躁情绪的行为就更突出了。由于失去了师长们的帮助,当功课、工作一摆在面前,心内就打怵或发急,既要完成功课,又不愿多动脑筋,或不知从何入手,不是拍桌子摔本子,就是溜之大吉,最后,故技重施,照抄照搬例题,甚至请人代办,坐享其成。究其实,是缺乏自主能力,害怕挫折,逃避困难的心理作怪。殊不知,越想省事,越不得省事,越怕困难,偏碰到困难。由于贪图安逸,逃避困难,处世为人有可能只看利益,不问是非,只求享受,不愿付出,只求结果,不问过程。
三、不求深入,轻率从事
很多学生初学时,一看就会,一听就懂,取得了成绩就以为学习还不就是小玩,因而骄 1 傲起来,变得草率浮夸,常常忽略了细节,忽视了困难,欲速而不达;有些学生受社会功利思想影响,见利而作,泛泛而交;有些人过分自信,任性而为,不假思索,这些人很容易遭挫折而变得怨天尤人,不思进取。有些人兴趣广泛,却贪多图快,缺乏稳定性,各项活动,各种知识,皆有涉猎,却又“蜻蜓点水”,或缺乏统筹,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与愿违。长此以往,锐气渐消,终因尝试不到深入钻研、登峰造极的的乐趣而一事无成。原因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缺乏踏实持久的耐心。
以上所述,并没有包括所有的浮躁现象,有些分析未必得当,但可以知道,浮躁在青少年中已是很普遍的了,这种不良情绪,当然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以来互相作用形成的,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急躁烦恼得不到调整,情感意志尚未坚强,性格不完善的必然结果。从上述分析可知,浮躁的危害不仅在目前,而且浮躁对青少年的未来有着严重的影响。要防止和纠正浮躁,就得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以意志力的培养为主线,贯穿于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教育中,具体的内容或方法有:
一、目标教育
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快,是青少年的正常心理,对学生的个性品格及社会适应性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和家长应培养学生的持久的爱好,并使之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为之奋斗。古今中外为理想而努力拼搏成功的事例是目标教育的好例子,可以拿来刺激学习动机,或不断反复强化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是因材施教,因兴趣培养理想,用理想制订规划,用目的的实现发展兴趣。坚定理想,制订规划要把目标的实现分成几个阶段,低起点,小步子,循序渐进,让青少年的期待同意志力一同成长。
二、设障耐挫
前苏联教育家认为:“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予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就会萎缩、退化。”针对学生轻率从事、浅尝辄止、害怕挫折的行为和心理,要有意设置困难和障碍,原则是“跳一跳,够得着”,把诱人的悬念注入难题之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钻研习惯。又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又不能让他们一蹴而就,产生轻视心理,2 从而形成“愈挫愈奋”的“难题效应”。
三、独立教育
1994年中日少年蒙古草原夏令营较量之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意义,独立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尤其能完善性格,消除浮躁,有利于孩子的持续发展。图现成,求省事的毛病,其实是师长包办造成的,应该在改变自己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的同时,放心让学生自理、自立。学会独立,还包含着果断取舍,当事物繁多,头绪复杂时,要冷静对待,分清主次难易,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气急败坏或意志消沉。
目前,浮躁的危害还不为学生们认识。浮躁心理一旦成型,它就不只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顺利进行,还对他们的人生理想、社会交往造成很大伤害,使他们贪图享受,消磨意志,缺乏理想,没有耐心,变得功利。因此,防止浮躁是摆在每一位家长、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第二篇:浮躁现象分析
浮躁现象 原因
1、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浮躁心态。因为高科技强调一个快字,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天,神游。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笼统归为浮躁的心态所致。
2、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如果说高科技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一个诱因。那压力与竞争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冷漠也好,残酷也罢,都是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3、畸形的快餐文化。太多理财投资类书,太少净化心灵的读物。动不动畅销读物,排行榜,音乐小说。用新奇的标题,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形式,眩目的色彩夺取本已无太多抵抗力的人们。人们在物欲涌动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的接受。危害
浮躁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其主要特点是,为获得及时的满足而缺乏奋斗的耐性,盲目追随潮流而丧失自立性的选择,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凭感觉行事取代了思考的作用。浮躁者往往学习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工作拈轻怕重,眼高手低;做事急功近利,做人玩世不恭;听不得批评,也经不起挫折。
浮躁对人有很大危害。浮躁不像疾病让人一望而知,它属于隐形杀手。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使得一些人在虚荣心、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下,经不起金钱和名利的诱惑与驱使,不正确看待自身能力和客观实际,看见他人发展比自己快,产生了羡慕又嫉妒的心态;而当自己突然发了大财,或取得了一点成绩时,便妄自尊大、忘乎所以,以为自己了不起、什么都能干;在遇上挫折、情绪低落时,即刻就失去理性„„于是浮躁使然,孤注一掷,以侥幸的心态投机,铤而走险。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浮躁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好象毒瘤一个。工人浮躁,就图数量,不顾质量;干部浮躁,就不讲工作实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一点不顾百姓的实际,只图个人仕途的升迁。其实,社会各个群体都有想不经过努力,一锄就挖出个金娃娃者,不讲工作实绩,一味幻想自己海市蜃楼般美好的未来。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病,社会也跟着打喷嚏。人浮躁,社会就浮躁;而社会浮躁,会将人影响得更浮躁不已。如此恶性循环,其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篇:初中学困生归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学困生归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内容提要: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学困生”成为班级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它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初中“学困生”的研究,深入分析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为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初中 学困生 归因分析 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初中学生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并出现大批学困生,到八年级、九年级尤为严重,学困生约占30%——40%,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环境恶劣。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暗淡。据初步调查,这种现象还呈上升趋势。大量事实证明,学生一旦成为学困生,如果教师、学校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就会普遍厌倦学校的学习生活,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学校、家庭的负担。因此,积极探寻初中“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辅导策略,从而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改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初中“学困生”的研究,深入分析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为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学界对“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的定义,自1963年作为一个新名词登上教育大舞台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可查阅到的与学习困难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已达90种以上。我国学术界对学习困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或教育部的文件中也没有对此做出界定。
比较流行的有学习困难学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二、初中“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
(一)智力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在思维活动中,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敏捷性可以影响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心理活动的进行速度。他们的观察肤浅、抽象概括能力差、记忆力差、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他们约占学困生10%左右。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有困难。
(二)非智力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一项或几项非智力因素(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他们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不能逻辑分析问题。这部分学生的多数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差。他们约占学困生70%左右。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得很好,但对于不感兴趣的或复杂的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均有困难。
(三)外因导致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得疾病、家庭的变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等社会不良影响、交友出现问题或品德滑波等原因而导致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懒散、有的表现成绩急剧下降同时带有思想、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有的心理状态下降,闹情绪或消沉,或破罐破摔。这部分学生困难原因比较复杂,学习困难表现为阶段性、局部性。他们约占学困生20%左右。他们在某一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
三、初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在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包括内在学习基础低、学习动机态度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行为习惯欠缺等几个方面。
1难以经受失败的打击
美国教育家格拉塞通过研究发现,学生一般都有知道受教育的重要性,但失败的经验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努力。即使许多“差生”也试图再作努力,但由于等待他们的大多是再一次,的失败,终于他们开始逃避学习过程的主动介入,其结果是失败更加频繁。正因为这种恶性循环,才最终导致学生内部动力机制被扭曲和进一步丧失。缺乏毅力,意志品质水平低 他做事情没有持久性、稳定性,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直接转向他人寻求答案,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缺乏责任心。缺乏自制力,不能控制、约束、协调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也不能支配自己去克服困难,所以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学习不景气的局面。缺乏内在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日本研究者以初中学生为对象调查他的学习动机,结果显示优生比学困生具有显著意义差别的更强的学习动机。学困生往往把成败归结于能力不够,导致产生习得无助感,觉得自己对一切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造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降低。4 学习态度偏差
由于此类学生长期学习成绩偏差,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不够,成为被遗弃的“羔羊”,又兼于他们在学习上常常遭到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仅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走出失败的困境,没有成功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目的和自觉性,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消极应付作业等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严重地制约了这类学生的进步,成为他们难以走出学习困境的原因之一。学习技能存在障碍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与相应的技能相结合,不能将知识转化成某种技能和能力,进而出现阅读、表达、计算、写作、会话等技能的缺陷。在调查中发现,85%的学生反映,在做数学题时,公式记得很熟练,但在具体论证和推理过程中不善于将公式进行变通。在做政治论述题时基本原理记得比较准,但不能根据有关材料利用原理进行准确分析等等。这种学习技能上存在的障碍使他们难以走出学习困境。
6学习策略和方法欠缺
学习策略和方法是指学生掌握、理解和学习知识、支配调控学习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认真听课技术以及读书、记忆、思维、复习、应试、联想与创新的策略等。如果学生不能采取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形成学习策略和方法障碍。这种学习策略与方法上的欠缺,也是导致他们难以走出学习困境的原因。
(二)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包括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言行失当、家庭变故因素等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家长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而社会要求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家庭教育提出来的,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家庭的一般一般舆论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影响,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态度和信仰,例如:有些父母把把自己工作的不顺利,不称心看成是因为缺乏教育
而造成的,因而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子女上大学,有写父母满足现有的工作,生活,对孩子要求不高,只求过的去,一般情况下,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符合于社会要求,那么中学生原来已经初步形成的学习动机萌芽可以可以得到巩固,深化,原来不正确的动机可以得到纠正,反之,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目的不一致,则会阻碍正确学习动机的确立。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型的学习动机会不断发展变化,中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世界观会逐步形成,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动机越来越占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导动机,因此中学生的家长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指导。
2,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包括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或者只顾自己的生活而忽视对孩子的管教。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小学生,有的由于从小溺爱到大、任由发展,小时宠爱、长大不服管教,粗暴教育如棍棒教育下造成的逆反性格,或出于对父母的不满而故意以学习成绩差来报复父母;有的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以致影响他们专心致志地学习等。
3、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
如一方溺爱,一方严厉;或对待孩子的许多具体问题上父母双方意见不一致。发生这种情况有时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有时又使他们有机可乘。这种矛盾的家庭、矛盾的管教,会使孩子产生矛盾的心理,以致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4、家庭变故因素。
单亲、父母离异、父母双亡、隔代抚养等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
5,家长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人片面追求“物质价值观”、“金钱至上论”,不少家庭(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家庭)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挣钱,将子女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甚至托付给亲戚代管。对子女的学习关注不够,甚至认为是在校消磨掉时间即可,能认识几个字,将来会算一些简单的帐目就行了。长此以往,其中的一些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继而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学习参与度逐步降低。如此恶性循环,他们最后会沦为学习困难生。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包括学校的教育观念不正确、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粗糙、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好等几个方面。1 初中教师的传统观念不利于学生发展。
(1)一直以来,在中考指挥棒下,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优秀率,部分教师功利主义当头,舍难取易,只重视中生、中上生的培养而无视学困生的存在,教育中对待学困
生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把他们视作可抛弃的包袱;(2)在教学上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对九年义务教一育阶段学生个体认知水平与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的足够重视,盲目提高学习要求、教学难度,出现讲课节奏快,教学要求划一的现象,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感到难以适应、望洋兴叹,对所学知识难以消化;(3)而教师在不自觉中表现出的偏爱中上生及漠视学困生的急功近利做法,又使他们消极悲观、自暴自弃,人数日益增加。家庭、同学、社会和教师都可能由于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我们把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称为“师源性心理伤害”。师源性心理伤害给学生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甚至永远无法弥补。另外,社会对学校不尽科学的评价体系,也很容易导致教师形成上述不良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使学困生不断产生 教师教育不当是学困生产生的又一原因
有些学习困难生并非智力低下,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不是他们的家庭,也不是他们自己,而是教育他们的老师。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当学生学习成绩滑坡时,一些教师不是很好地帮助学生共同查找原因、制定对策,而是喜欢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大家都坐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老师上课,别的学生能学好,你成绩怎么这么差,你给我好好反省反省。”类似的语言成了老师训斥学生的口头禅,甚至把皮球踢给家长,让家长在试卷上签字、来校。不可否认,老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殊不知这样做对某些学生适得其反,他们出于自尊的需要,在教师的逼迫下也去努力寻找失败的原因,但往往不能触及根本。这种老师把失败归结于学生、家长,并附带消极评价,如果反复出现,就可能直接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从而认为“自己真的不是读书那块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3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影响巨。
教师疏于感情投入,忽视学生感情需要,使学生个人情感方面出现障碍,自我感觉学习常常失败,有强烈的挫折感,所以不愿学习,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惧怕、回避。
(四)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包括学校设备不健全,不良出版物、音像带以及种种不良的传播媒介对学生造成的信息污染,尤其是黄毒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危害。
1、教育环境不好,教学设备不全 首先,学校师资短缺,教师负担过重。由于初中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教师缺乏预防、转化学困生意识,更没有预防、控制、转化学困生的专门机构。在访谈中了解到,有少数中年教师还要兼做其他的工作,甚至农村教师要兼种家中农田。其次,教师自身缺乏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部分教师无上进心,不愿加强业务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磨灭了学生的灵性。最后,教学内容繁、难、偏、旧,教材编写难度大,脱离现实生活。近代公共教育自形成以来,在现代化方式之下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技术,但从未立足于公民的现实生活,从正面处理现实的矛盾与问题。
2、网络、黄赌毒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巨大
(1)、网络对中学生的吸引是巨大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与网络特征之间存在着某些契合点,如: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高速性符合中学生追求时效性的个性,上网“冲浪”的时尚性符合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追求时尚的心理;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也正好符合中学生追求个性自由的心理等等,正是这些契合点,使得中学生更容易被互联网所吸引,以致从内在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受到极大的影响。(2)
让人担忧的是,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在使中学生获得丰富资源的同时,也让他们接触到一些“垃圾”信息,特别是一些对中学生成长不利的黄色、暴力信息以及低级趣味的网上游戏。涉世未深、判断力、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去寻找“禁果”,致使其无法抵挡一些色情、暴力等非法和有害信息的侵蚀,常出现成天想入非非、精神萎靡等情形,甚至造成道德意识混乱,道德行为失范。据了解,凡爱好上网的中学生几乎都因抵制不了诱惑而访问过色情网站,并进而观看过淫秽影碟的也不在少数,这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
3、来自社会的困扰。
(1)日益进步的社会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如社会竞争力的增强,从某一角度看,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出现人对人的信任度在降低。同时,对人的 焦虑度在不断上升。这反映在学困生身上更是明显。他们总是觉得有人在不怀好意地注意自己,特别是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如果发现有人在注意自己,心里就会感到紧张。(2)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诸如枪杀、盗窃、拐骗、桥塌、火灾、交通事故等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恐惧感。他们经常感到后面有人跟着自己。有些学困生害怕很多东西:害怕到高的地方去;害怕听到打雷声;害怕乘车穿过隧道或路过高桥;害怕黑暗,喜欢整夜开着灯睡觉。他们还常常做恶梦。结合学困生成因分析,从转化原理和指导要求出发,要转困、脱困必须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学困生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四、转化初中“学困生”的对策建议
(一)倾注爱心,培养“学困生”优良的学习心理素质。、从“学困生”的兴趣和爱好入手,点燃“星星之火”
求知欲望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引发学困生的求知欲,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其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效率。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习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困生绝大多数对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某些科目常表现出厌学,怕学或应付了事等消极情绪。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这些学科学习的目的与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该门学科知识对自己一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还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困生意志力,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承受能力。2、消除“学困生”的戒备心理应从关怀入手
要改变学困生的状态,必须启动其内在动力。要增加感情投资,厚爱学困生。教师要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偏爱学习优秀的学生是每教师容易做到的,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对每位教师都是一种令人欣慰的良性刺激,而要做到厚爱学困生,视他们为迟开的花朵,给予精心哺育,却往往是不少教师不易做到的。其实,“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只有用满腔的爱才能唤醒他们沉睡的心,只有用爱才能填补心的鸿沟,只有爱才能打通情感障碍,只要对他们热情关怀,耐心教育,精心指导,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培育其学习的情趣,学困生就能打开心扉、接受教育。
3、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
学困生普遍存在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教师应该主动地关爱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利用课堂,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做到优先交流、优先批改、优先表扬,同时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消除恐惧心理,远离学困。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凡是学困生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一定要严格训练,言必行,行必果。从日常的点滴小节做起,根除危害儿童成长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因材施教,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1、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夯实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分层递进教学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分层递进教学以
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存在差异。首先,相信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内的每位学生都具有得到较高发展的潜能;其次,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特点与水平,将不同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再者,强调学生层次的可变性;重视学生个体内部的差异性,从而使教师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对转化学习困难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2、“扬长补短”,充分利用“学困生”的长处
以往在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上仅侧重于“补短”,其结果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学生十分消极被动,视“补短”为“煎熬”,正是这种情感障碍,造成学生学习时大脑总处于抑制或半抑制状态,使生机勃勃的智慧活动变得凝固、冰封。要消除这种情感障碍,“扬长”是必要的。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有学好学业的天赋,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培育成才。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成才的途径具有多样性。
3、教会学生如何“取其精华”
心理学认为,在实现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环节会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质量。其中首要的就是对问题信息的加工编码。在面临问题情景时,学生常常因为不能分辨出什么是重要信息,什么是非重要信息,而难以对问题的关键性信息进行编码,从而阻碍了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课标教材在引入新知识时,往往采用以大量文字陈述的实例,将简明的课题知识掩盖在繁复的背景中,对学困生而言更使其望而生畏。新知识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导入、应用题导入、问题导入、难点前移导入、归纳性导入、以旧引新导入等等,课标教材最常用的是情景引入,应用题引入,这在引发学生探索兴趣上是可取的,但缺点是容易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脱节,实际上并没有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铺垫。而新知识的构建总是要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引申和发展才能完成的。针对课标教材部分知识的引入实例过于繁复和部分应用题文字量过大的毛病,教师应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学困生的心理负担,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人们在学习时,事实上也必须经历两个阶段:获取对象和对这些对象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四)、密切与家长配合,共同营造学困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1、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内管好“学困生”
当前,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形式和新变化,而“学困生”因为自身的不足在家庭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不是歧视打骂便是溺爱纵容,导致“学困生”与父母的关系不正常,“学困生”的问题也得不到根本解决。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家庭教育理论发展很慢,作为学校不能消极适应,应该主动联系家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尽量排除和克服来自家庭的一些
消极影响,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在教育“学困生”的方向上保持一致,共同转化“学困生”。
2、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引导学生向积极方向前进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统一的教学计划,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学校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的全面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为学生在家里度过的时间最长,有充分的时间和家长朝夕相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学困生”在其成长中,主要面对的是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环境,他们都会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如果这些要求都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那么就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这些要求不是统一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学困生”家庭素质有待提高 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倍加重视。许多家长把闲遐时间的大部分用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有的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添置设备。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缺乏先进的家教观念和正确的家教方法。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用心虽好,但效果不佳。为了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就应当在与家长交往中,适当传播一些教育科学知识,使家长更新家教观念,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使家长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下,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积极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举办家长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条件,使家庭教育知识得以普及并使之系统化,可以提高家长教育水平,调动他们教育子女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家校共育”。
(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创设舒适、愉快的教学环境
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教师应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幽默的表情手,接受学生个体差异,宽容学生语言形式的错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以愉快、轻松的心情学习,降低焦,排除自卑、厌倦等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口头交际,获得更多交流和练习的机会及更高的有效吸收,提高课堂效。
2、创设情景,尽量利用多媒体
现代信息渠道畅通,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丰富易得,如电视、录像、情景对话,或网上下载的音乐、报道、图片等,对它们加以适当的编辑便可作为很好的学习材料,且带有更强的新奇性、变化性和刺激性,纳入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情景中。直观的教学手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能扩大课堂信息容量,还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的、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习得知识。
(五)、指导学困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1、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会如何学习是当今教育心理领域里的一个响亮口号。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困生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常常面对学习问题无从下手。因此,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是掌握学习策略。教师应结合某门学科的知识教学,帮助他们认识和掌握自己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等各种认知能力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不断给其学法指导,如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听课、复习,如根据知识的记忆和遗忘规律指导其记忆。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管理学生能力、教学能力,努力适应时代要求、课标要求。
2、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欠缺是学困生产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策略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正是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根本途径。
3、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有些学困生虽然学习也有积极性,但成绩却总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学习策略,不会调控自己的认知过程与方法。因此,对这样的学困生应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表明,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活动。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是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的。他们往往不是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而常常是因为不喜欢某任课教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对学困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多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建立起来了,学生就会愿意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七)、纠正学困生的行为偏差,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困生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一定要严格训练,言必行,行必果。从日常的点滴小节做起,根除危害儿童成长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八)、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的学习“饥饿感”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学困生,恢复制造学习“饥饿感”的教育,正是一刘对症良药。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把重点只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而在制造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基础——“饥饿感”方面,是极少见到的,但从初中学困生的特点考虑,却是激发其学习动机的重要的一环。心理学把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之朝着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称为动机。一个人只有有了活动的动力,并且有所活动,才有可能产生对某事物的兴趣,诱发其情绪、情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一般来讲,学习动机正确且强度适中时,学习效果就比较好;相反地,学习动机不良或强度过高,过低都容易导致较差的学习效果。因此,如果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突破,那么不管对学困生如何倾注心力进行各种转化措施,也是收效不大的。所谓制造“饥饿感”,就是使学困生从低学习动机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时感到精神上的“饥饿”。事实上,当代社会资讯的洪水汹涌而来,但不知“知识饥饿”的学生仍是很多。由此可见,对于低学习动机的学困生来说,知识不可能成为他们学习需求的对象,这样,学生又怎会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呢?所以,信息过多剥夺了学生对知识的饥饿感,教师、家长不宜让学生拥有过多、过滥的参考书籍,并且要严格审查此类书籍,避免参考书成为学生逃避思考问题的工具。
2、运用教师自身的饱满热情,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课程学习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情感因素都起作用,动机对双方很关键。学生内在动机缺乏时,教师可提高外在动力,让外因转化为内因。只有教师有正确的教书育人目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对自身工作饱含激情,才能用自己的“火”点燃学生的“火”,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产生对学习主动、负责的态度,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反之,教学效果就会大幅度降低。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八)、改变评价的方式是转化的关键。
1、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
2、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做学困生的朋友。
教育最大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重、自强的良好品质。对待学困生,教师不论在行动上还是心理上,都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与坏,而需进行全方位的衡量。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做一名“心理医生”,做到不讽刺、少批评、多鼓励、常谈心。通过耐心真诚地帮助,拨开学生心灵上的阴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展示机会。
学困生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也样样不如人。教师应多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机会。发挥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和长处,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表现自己。
总之,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学困生的转化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教师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的做法,其效果也大不一样,尽管方法不同,可其目的却是一致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为他们服务,在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工程中定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结束语
素质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我要试着去改变学校中的一些不如意的方面: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排斥、歧视,对因学习困难而辍学现象的漠然,倡导全体学生的参与,承认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主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性,我们可以做的是改革课程,从关注学生的经验出发,促进学生自己建设知识。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能学习,所有的教师都能教好所有的学生。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改变学校教育,关注学困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教育需要,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面向全体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起点是人而不是书。学习的第一任务是学习做一个人,而不是学习读一本书。做人必须有一种不朽的精神,读书则只需符合技术的规范。素质教育应成为舒展个性的天堂,而不应压抑个性。通过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学会的最主要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理想、典范的人,献身于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能感知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公平正义的精神,崇尚简朴,拥有优雅的情操。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密切与家长联系,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办成师生所期望的水平,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乐园。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为使教育有较大的转机,希望家长和学校都积极行的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2]钟启泉、张华、崔允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张红梅,刘亚主编:《教师如何做好学困生转优》,天津教育出版社.[4]赵亚宁.学困生的心理剖析与教育对策[J].科技资讯,2006,(15).[5]王新霞:《中国教育面临的紧要问题》,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10.[7]雷实:《教育实验方法论——中小学教育实验的反思与自我规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8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9]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10]郑翔:《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再认识》,《数学教育通讯》2003.(6).致谢
随着这篇毕业设计的准备、选题、修改和答辩,几年的学习就要告一段落。这几年于我而言是奋蹄扬鞭、提升自己的关键时期。本文得以完成,既渗透着我这几年来的执著追求,更凝结着老师对我的辛勤栽培,借此机会,我从内心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谢忱和敬意。
首先,我要感谢诸多老师对我的精心栽培,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言传身教,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也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感谢您对我的论文的悉心指点,当我困惑、迷茫时,您为我指点迷津,点拨思路,多次关心我的论文进程,不断的鼓励我。在此我谨向您表示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最后,感谢身边的朋友和同学,是你们筑成了我大学四年的快乐!
尽管论文已经顺利完成,但限于学识和时间,本文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
第四篇:学生作文非个性化现象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共)
学生作文非个性化现象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株洲市泰山学校黄治宇
中共中央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的轨道”。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责无旁贷地肩负着这一使命,要为提高国民素质作出贡献。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如何,更大程度上可以看他的写作能力如何,写作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我们,对此深有感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头戏,也是一个较为头疼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积极参加了中央教科所的“个性化”作文教学课题的研究,开展了“随心所欲”的作文教学尝试,现就我们探讨的一些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非个性化现象探讨
在作文教学和繁重的作文批阅中,我们发现学生不爱作文、怕作文,视作文为“挖煤”,为了完成作文任务,他们到处抄袭、拼凑、杜撰,生编乱造;千人一面的思路和价值观,不说自己的心里话,缺乏真情实感,有些做“无病呻吟”状。例如,写“我的母亲”,就是自己生病了,母亲如何在医院里几天几夜不睡觉,然后是母亲累得病倒了。一写到“我的老师”,就是挑灯批改作业,或者是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太好,老师耐心劝导自己,到文章结尾,总忘不了要表表决心。一写到“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总有一大半学生凑巧捡到了钱,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上交了;或者是搀老太太过马路。为了表现家庭困难,许多学生都让自己父母“下岗”;为了表现独生子女的困惑,有一半学生让自己的父母“离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这内容雷同、毫无个性的文章呢?下面的一则材料,会对我们有所启示:有一个讨论小孩子吃零食是否有好处的电视节目,电视台记者先在街头作了一个调查,他拦住了一个小学生问:“小朋友,你爱吃零食吗?”孩子先愣了一下,然后肯定地说:“不爱吃。”这个答案太出乎意料了,连记者也愣了一下,忙又问:“为什么不爱吃?”“因为对身体健康不利。”这个十岁左右的小孩不一定真的不爱吃零食,但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按照大人教给他的价值观念来回答“是”或者“不是”。他们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有雷同的思路、雷同的价值观,唯独不会说自己的话,不愿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吗?
许多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连篇,空话套话满天飞,虚情假意,空洞无物,千篇一律,读了真是让人生厌。学生为了追求立意的“正确”,往往放弃自我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讲空话,说假话,胡编乱造。文章立意虽然貌似正确了,但文章的灵性和个性魅力也荡然无存了。这实际上是过去“八股文”的现代翻版。再看看下面这些文字。
1.公共汽车上,自己座位旁边不是立着一位孕妇,就是站着一位抱小孩的老妪,自己理应让座,却思谋再三。站立者摇摇欲倒、危乎险哉之际,“腾地”站起一位往往是非老即残的人士,而“我”则羞愧难当,后又“顿悟”老迈体残者常常心灵美好,身体健康者则精神伤残。
2.去鞋摊修鞋,不仅享受到免费服务,还聆听了鞋匠师傅“政治外交”“改革理论”的谆谆教诲,不禁“一股热浪直冲头顶”,顿感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振奋”过。
3.第一次英语考试失利,自己满腹惆怅,一片茫然。周末晚上花园漫步散心时,突然一盲翁摔倒,当自己扶起他时,只听他口中喃喃说道:“我虽然看不见,但我心里有一条路。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路,你不必刻意去寻它,它就在你心中,就在你脚下。小姑娘,大胆朝前走吧!不要茫然,你的路就在你脚下延伸。”一席话,顿使我“从来没有这样警醒过”。这几类作文,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看到过,让人无法看清其面目,无法窥见其心灵,看到的只是一张张面具、一副副定格的表情,虚假、板滞、毫无生气、千人一面。
一个个本来有个性的学生,写出的竟是些无个性的文字垃圾;“作文要有话说,要说真 1
话”这一起码的写作要求,已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中一个无法逾越的难关。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致力于彻底改变它吗?
二、造成学生作文非个性化现象的原因探讨
造成学生作文非个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社会、家长、学生、老师四个方面的原因。
当今社会,信息量大,学生疲于接受各种信息,无暇去作思考,更不会去做深入的思考,思想贫乏,更别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代中学生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之大,是90年代以前的中学生无法想象的。按理说,接收信息越多,思维就应该越活跃,但是,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读书又不多,思考不多,语言积累少,底气不足,大量的信息反而使学生迷失了自我,对外界信息兼收并蓄,人云亦云,在作文中就表现出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说到失败与成功的关系必然举出爱迪生加以论证,再搬出居里夫人压阵;说到全面发展的话题就要去写爱因斯坦的音乐修养,张衡的文学成就;说到内外因的关系就要写到洪秀全的失败、秦始皇的过失……不仅论据彼此雷同,而且结构单一,内容单薄,议论文就像一道数学证明题,一个论点加几个例子再加一个结论就成。更有甚者,长篇列举事例,一篇议论文基本上被事例材料填满了;至于记叙文,则不分主次,挂流水帐;说明文则层次不明,重点不清,文章无新意,这类问题在作文中相当普遍。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子女痛爱有加,呵护有加,独生子女参加社会活动少,生活经历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少得可怜,写不出好文章,更别说写出有独特体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加上各书店充斥着“作文大全”、“描写辞典”“电脑作文”之类的书,使学生养成了惰性。学生写起作文来不懂章法,没有自己的见解,缺少“个性”,对作文题目所联系的内容不进行深入思考,没有真实的感受和真切的感悟,更不愿在结构上刻苦经营,见题就动笔,胡乱拼凑,结果必然下笔千言,空话连篇,甚至离题万里,导致作文变成一堆材料或一篇空文。
再说老师的原因,语文教师改作文时,有人感叹,改一篇学生作文比教师自己写一篇还费力。收一次作文就是一百多篇,批阅工作量可想而知。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导致一些教师产生消极心理,或批改太简略,或评语千篇一律,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见文不见人”,作“庖丁解牛”式的理性处理或简单给出一个分数,或板着面孔说句套话,更有甚者在文末一个红勾了事。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冷处理”,使学生写作的热情减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严重的是,对于作文,他们更多的是“创伤记忆”,少有愉悦成功的快感。长此以往,师生对待作文的态度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学生的作文水平更难提高。
教师在作文教学训练中,常常由教师命题作文,作文命题的模式化,常常使学生感到无话可说,而又不能不说以应付老师的苦恼。例如《一件难忘的事》或《童年趣事》这样的题目,学生从小学写到初中,写过许多遍了,已经没难忘的事可写了,童年趣事也写光了,又如何叫学生写出新意来呢?以往的作文,不仅限制文体,甚至题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脱离生活实际,又怎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不少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常常陷入不重内容,技法至上的泥沼中。他们不注重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材料的分量,不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材料所包含的人文情感,不指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内容表达出来,反而舍本逐末,把作文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上,有的写作指导课和讲评课大讲如何点题、开头、过渡、照应、结尾,大讲起承转合应由几个自然段构成,甚至对不同的文体各写几个自然段都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对写作的内容则轻描淡写,一语带过。这些作法完全忽视了对写作个体审美需要的尊重,把具有独特体验和个性创造的写作活动视为机械化批量生产,缺乏情感交流,缺乏智慧火星的碰撞,缺乏审美愉悦,缺乏想象和创造。这样做必然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助长了无病呻吟、哗众取宠的不良之风,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个性、高尚的情操、创新的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改变“学生作文非个性化”现象对策的探讨
造成学生作文非个性化的原因有社会、家长、学生、老师四个方面的因素。对于社会、家长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但我们仍要做出我们的努力,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做好宣传工作,让正确的理念和思想影响家长,影响社会,逐步形成教育的合力。下面着重就我们教师方面谈点看法。
(一)解除心灵枷锁,注重生命
首先,在吸收多文化方面,要破除我们现在被包裹着的“独头茧”。只有“破”,才能“立”。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蔑视权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其次,在作文主题材料的确立上,应当从重表现“大我”到重抒写“小我”,让学生尽情放松地去写他们的所爱所思,如小动物、好伙伴,如足球、网络、外星人。这样的作文才会真实,才会萌生独到的感悟。只有写好了“小我”才有可能写好“大我”;有了那种对小生灵的原初之爱,才会养育出对人类对社会的博大之爱;在主题材料的确立上,还应该敢于让学生去探索未开垦的思想言论处女地,要让学生做个“审美者”,但也不要阻止他们做个“审丑者”。让他们写《童年趣事》,也不能提防他们写《青春伤怀》;让他们写《家乡新貌》,却也要让他们写《乡村之灾》;鼓励学生写《我爱中华》,也可让他们写写《民族之短》;……真正的“健康”与“正确”总是在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较量中才得以凸现的。只有认识了假恶丑,才更加懂得真善美,我们的学生也才能写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来。
(二)改革作文命题,激发创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主张:“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必须改革作文命题,作文命题形式应该多样化。学生喜爱写日记,随笔,提示了笔者,尝试让学生自拟题目。笔者曾对学生所拟的题目进行整理,再分成“校园短笛”、“心灵絮语”、“兴趣聚焦”、“奇思妙想”和“亲情友情”等五类。自拟的题目,丰富的意味,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开拓了学生独特的角度、独特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也就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次,教师的命题应尽可能从宏观方面入手,不要在微观里兜圈子。如《我的妈妈》、《我爱我家》、《窗》等等,这些限制性的命题局限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美国小学生的命题方法,如“假如你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你的船已经沉没,你将怎样生存下来?”“你的未来人生将是什么样的?”“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等等。题目的宽泛,也使写作的内容伸缩较大,思维不受限制,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新意。总之,教师的命题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与心灵,以学生为圆心,以生活为周长,为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提供广阔天地。
(三)注重文学熏陶、关注社会生活
正如上文所言,“技术至上”的训练,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方法。优秀的作文,从来都不是相貌堂堂的八股文,而是有血有肉、个性丰满之文章。作文训练还要落实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通过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其次,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拓宽阅读生活的视野,引导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以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真实融入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真情,没有个性了。
(四)多点人文关怀,采取民主讲评
作文应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一种心灵释放,一种内心独白,具有一定的秘密性和可交流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性情,批阅时不可忽视“文”后的活生生的生命存在;批阅的过程应视作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关注学生流露的愉悦、焦虑、幸福、痛苦、迷茫等等生命的体验和独特感受,并动情地写下自己或慰籍或理解或劝导或激
励或警策的话语。这是作文批阅应有的人文关怀。其次,应该让民主走进作文评讲。师生共同参与作文讲评是当今作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学生与老师一起参与,共同探讨,可以变教师“婆婆”式的说教或“权威”者的指点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师生在人格对等前提下的思想碰撞,使学生在一种相互信赖、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这样的讲评,才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总之,教师只有改变“教育观”、“学生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作文教学的内部环境(心理)与外部环境(大语文环境),在肥沃的土壤与合适的温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种子才有可能生根发芽,顺利成长,盛开独具个性异采的作文奇葩。
第五篇:信仰缺失浮躁迷茫现象分析
信仰缺失浮躁迷茫现象分析
2010年03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位研究生父亲的疑虑:是谁绞杀了青年学子心头的崇高》,站在一位父亲的角度,表达了国人对当代青年学子的状态深深的忧虑。
理想是一种信仰
一位父亲或许会感到疑惑,是谁绞杀了青年学子心头的崇高。人们想象中的青年学子应有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荡然无存。没有热忱的信念,没有深刻的思想,精神萎靡蜕化,只剩下狭隘的求职需求。置身其外,你会为之深感震撼和不安,可是当你置身于其中,你会发现一切自然而然。
信仰的缺失,恐怕已经成了当代青年学子的通病,是这一切病症的症结所在,这里,我指的不是宗教信仰,是对理想的信仰。我曾经看到身边一些人不甘心地将求职就业视为信仰,心底里却不得不认为这只是一种对自我境界的阿Q似地满足,求职就业只是一种需求,需求不是信仰,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无关信仰。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和持有,是一个人宁愿相信其正确,不在于其是否真实的精神。信仰是一种崇高的理想,无疑信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它能让你即使身处最为艰难的处境,也不会自甘颓废。
青年学子的集体浮躁
近年来,房价飞涨导致社会情绪中弥漫着焦虑和浮躁,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心与日俱增,一代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极低。这也导致了校园中的青年学子日益浮躁和焦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已然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这点在最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也被专门提及,最普遍的现象比如逃课,提前选课等现象都反映了这种现状。提前选课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凑学分的心态恐怕与学习质量低有直接的关系。浮躁是一种只求结果的急切心态,是缺乏信仰的病态表现。信仰在,则不浮躁。信仰是唯一能够抵制浮躁的定心药。
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躁动不安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急功近利,要么对目标的专注度不够,要么对现有目标的耐心度不足,要么现有的目标不切实际。很多企业家浮躁,喜欢做大做强,却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很多政治家浮躁,追求和谐世界,在权利和市场的巨大矛盾面前却束手无策。很多经济学家浮躁,喜欢批判一切,却不能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文化界则浮躁得有些无厘头,偶尔甚至以生产脑残的恶搞的傻乐文化为荣。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在所难免,虽然他们迫切地想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却无法安心在教室里学习。然而,一旦缺失了信仰,大学生与非大学生其实就没有丝毫区别了。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迷茫
如今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但是转向哪里,多数人无从知晓。而生活中有太多人们习以为常实际上却值得警醒的现象,关于这点,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典故: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有一天,学堂的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 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当问及恩来时,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励志典故,故事的本身其实并无需赘言,只是如今的年轻学子能说出这样志气十足的话吗?恐怕你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未必敢说,恐怕就算你这样说了,无疑会遭到一些鄙薄的嘲笑,更恐怕是,你压根没有这样的想法。
对这个行为我并无褒贬之意,我只是在思考动作背后的因素。敢于大声地说出自己的信仰并受到刮目相看,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而言不可理解,正如你不能理解的还有,以前的青年学子为什么竟有如此的胆量和号召力能站在一张小凳子上就热血沸腾地展开演说?以前的青年学子为什么会真诚地认为自己是为了改造社会,为了实现个人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而读书,这滋味和情景,如今恐怕没有大学生体会过。从个体行为上无法理解的现象,从社会信仰上理解往往一目了然。那就是,当时的社会是信仰十足的,是理想明确的,是不迷茫的,当时的青年学子是热血沸腾的,青年学子有信仰,社会就会有信仰。可是如今,还有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信仰?
树立信仰,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赢
信仰对于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是无数先人用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卡耐基有句名言: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可是现在青年学子的状态却直接忽略了“立志”。想到钱学森去世后留下的中国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由此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信仰是一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终极关怀的体现,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境界。当信仰缺失,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也就荡然无存。一个人的社会属性萎缩,整个生活只剩下个人的孤岛,那么在追逐私欲的过程中就会变得找不到方向和准则。此时,浮躁和迷茫更变得在所难免,甚至无良现象也变得自然而然。
树立一个信仰,对理想的信仰,不是求职,不是房子,面包和美女,为了有个精神皈依的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