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开发区小学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开发区小学
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根据教育局、教研室统一部署和安排,我校于 2014年1月19、20、21日,进行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测评价工作。现就语文学科质量与试卷分析予以报告:
一、试题特点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次试题内容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人文性。其特点为:
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精:以点带面,从一个考查点能透视出多重问题,在份量和要求上均有一定弹性。
活:突出素质教育思想,强化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活学活用。实:每一个题目都实实在在,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每个年级都体现了积累和运用这一新理念。
新:每份试卷都有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注重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试卷分析
(一)定量分析
纵观以上统计表,我校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高分:低年级100,中年级97,高年级96;各年级及格率都在80%以上。
(二)定性剖析
本次测试题确实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试题灵活多样,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贴近生活,广度、深度皆宜。
仔细阅卷后,发现一些问题,有的属知识性错误,有的是非知识性错误。
1、非知识性方面
诸如:写错别字,各年级都很严重。从卷面看,还有部分学生文字书写不规范、不整洁,涂改现象较严重。
2、知识性方面
(1)基础知识
各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充分显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①学生的积累素养较高。
②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亟待提高。
虽然积累这方面的成绩较好,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欠缺。这说明学生的积累没有深度,运用没有广度,感悟能力较差。
(2)阅读能力
1~6年级都设计了阅读篇目,而且加大了阅读量,课内外阅读篇目兼有,题型灵活多样。这部分失分率较高。把阅读从出题范围上分为两大块——课内和课外;从命题方式上分为知识性问题和能力性问题。
从卷面分析看出:学生完成课内阅读好于课外阅读,完成知识性问题好于能力性问题。因为课内阅读学生们都熟悉,大部分知识是学生见过的,光凭记忆就能得分;而课外阅读学生眼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理解又要运用,所以失分率较多。
综观阅读题目:
1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基本上把握住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领悟能力,也能够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但是做的还不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还不强,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学生生活经验少,缺乏社会实践。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只有把语文学习融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让语文生活化,让生活语文化,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更生动更长效。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被封闭在教室这一狭窄的天地里,做为教师要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摆脱出来,尊重学生在亲历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内在乐趣、享受灿烂丰厚的文化精华。
(3)习作能力
这次测试,从低年级孩子的说话到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①欢喜的是:百分之百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写作,没有跑题的现象。基本上都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不成文的几乎没有。
②让人忧的是:在四、五、六年级中普遍存在这样两个大问题: a、学生不会“抒真情,写实感”。
习作的首要评价标准应该是“抒真情,写实感”,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写实实在在的事儿,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儿,才有话可说,才能具体、明白。而这方面的欠缺,正是这次测试中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大问题。
b、学生不能大胆联想、想像。
合理的、大胆的、放开的去想像、去联想是习作的另一个评价标准,在这方面我们的孩子仍然存在着大毛病。
总而言之,缺少真情实感,缺少创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习作要“重内容、轻形式、淡化文体”,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淡化习作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在最自然的放松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象、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观察要更细,发现要更多;想象要更丰富!
总之,我们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应尽快走出误区,倡导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倾吐心声,放飞遐想。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习作境界。
三、教学建议
1、重视母语教育
多年来,人们对母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了。分配给母语的时间减少了,被逐渐兴起的学科挤走了。
从试卷的习作中能明显看出:学生错别字太多,学生的语言表述能
力差。反说话,说半截话,词语搭配极不当,标点更让人头疼。这些都是教师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传授的基础知识。
怎么办呢?首先让学生过识字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因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在生活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努力开发广袤丰富的识字资源。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示范,严格要求,规范写字。把母语教育放在教学的首席,因为它确实是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课程不能停留在理念的层面上,必须走进课堂,教师要努力创设充满生命活力、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课堂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尊重、充满期待。
3、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
课程改革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以少胜多”。教师课堂上讲授得少是为了讲得更好,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的思维僵化了,主动性没了,只能生吞活剥。所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透过一个典型范例,达到举一返三的教学效果。
4、努力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首先,要否定“课本为中心”:不应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堂资源。教师要指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要适当地开发校本资源。
其次,要否定“课堂为中心 ”。开发社会课程资源,拓展校外课程资源的途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旅游景点等。语文教学要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既要开放搞活,又要扎实高效,全神贯注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5、教师在阅读、习作教学中必须细化“两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和感悟积累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应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具体说,教学结构应包括四个环节:①创设情境,自读自悟;②读读议议,披文入情;③质疑问难,合作探究;④联系生活,积累运用。
(2)正确处理好习作教学中语文基础与自由表达的关系。
“课标”在习作教学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是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像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习作训练应切实抓好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因为它们是语文素养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低年级要加强句子训练; 中年级要进行构段训练;高年级要进行初步的谋篇训练。
6、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单凭经验、单靠教参已无法适应教学和学生。这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孜孜以学,苦练内功,增加自身语文积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性地把握和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摒弃过去那种只埋头教学,不抬头看路的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不断研究新课程、研究学法,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第二篇:小学语文第一学期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第一学期试卷分析
在这样一个郁闷的下午,对着每年一成不变的试卷分析,我犹豫着是不是又该像往年一样的下笔——审题不清、字义不明、基础不牢固。我将加强这个,加强那个;训练这个、训练那个。我又想起了王校长说我们的试卷分析她都会背了。
考试,有第一就必定有第五。关键在于你是第一还是第五,这个问题很重要,这个问题必须有。比这更重要的是第五之后如何反思,如何分析。所以,今天我要写出一份有诚意的试卷分析,以表我心。
综合考察学生的试卷,各个方面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出现,如果照此路一一赘述,就有掉入往年的漩涡挣脱不得。做教师十几年,也就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爱上这个职业,才开始思考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为人师者首先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人,所有人所共有的东西,老师也不会免俗。所以无论是从自身出发、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个轻负高质的契合点。如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仍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我想是很多为人师者考虑的问题。尽管教坛从不平静,今天这个理论,明天那个课堂……人人都叫嚣着能给我们带来理想的教育。但身为一线的老师,想在这些纷扰中寻得自己的一条路却实属不易。
我始终在困扰中——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成绩,还是要他们全面发展?是给他们忙碌的学习生活,还是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是素质还是应试?想来想去,这些命题又似乎并不矛盾,只是这些难题都归结到了老师身上,看你是否有能力为这些看似矛盾的命题找到一个契合点。看着小语界那一个个表面光鲜亮丽的成功者,我不知道他们都是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奋斗之路,但确定的是伴随他们一路的必定是不断的思考、探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前一段读了《小学语文教师》为管建刚出的专刊,感慨我们的教师生涯有那么多的共同点,所不同的是他已凭借自己的执着、思考、坚持,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作文教学之路。我,仍然在路上。他说他一开始并不喜欢当老师,但既然当了,就把他当成事业来做。我也会。
第三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
文学科试卷分析
七年级其中语文试卷共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四大块。其中“积累与运用”占20分;“现代文阅读”占26分,包括两篇,一篇课内记叙文,一篇课外语段;“古诗文阅读”占14分,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阅读两部分;“作文”占40分。考查内容全面,知识、方法、运用等方面统统涵盖,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积累与运用”部分,1题考查了词语的读音;2题考查了字形;3题考查了礼貌用语、病句对联及处理信息的能力;4题考查了名著阅读;5题考查了古诗词的理解与默写。
“现代文阅读”部分,其中散文阅读《春》选段考查了学生对景物描写的理解,对重点字词表达效果的理解,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等;课外语段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等内容,训练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古诗文阅读”部分,16题考查了最基本的字词知识常识,17题翻译能力;18题考查了文言句子的翻译;19题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一个行为品行正直的人20题要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怎样去做人。与国家提倡的传统文化一致。21、22、题古诗词阅读同样是对其理解赏析的考查。
“作文”部分仍采取命题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精彩的文章。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第4题名著阅读主要考查了《朝花夕拾》的人物、性格特点及相关故事情节,第3题的第(3)小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要求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2)小题结合已给文字对对联,没有训练过此类题型的学生来说有难度。总之,第一部分有亮点。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第8、9、10题较传统。第7题,变换形式出题,有新意。第11、12、14、15、题,都是对文章理解的考查。做题时要仔细审题。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出题中规中矩。
第四部分作文,作文仍采用半命题的形式,题目要求先自选角度,补全标题,确定主旨,根据主旨写作。
总之,本次语文试卷题型灵活、考查面广、考查范围大、难易适中,是一套不错的语文试题。
会盟二中七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
2017.11.21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学科质量及试卷分析报告
一年级语文学科质量及试卷分析报告
随着紧张而繁忙的阅卷工作的结束,这次期末学科质量测试也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促进今后试卷质量及学科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特对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及测试质量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此次测试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其内容多为图画、童话故事的形式,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其形式灵活多样,既有“写生字”、“连线”等答案唯一的题型,又有“照样子写词语”、“看图填空”等开放性题目,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也便于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其语言采用“我会„„”的形式,既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又增强了自信心,使其在考试过程中时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试题的不足之处在于:用“绿、做”组三个词语,题目本身测试价值不大,它与阅读理解短文内容没有联系,因此在“阅读”部分中没有必要出现。
建议“我会看图填空”一题,画面采用清晰的彩色图画,便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图意并填空。
二、测试质量分析
本次测试共168人参加,合格率在85%以上,分“日积月累”和 “阅读”两部分进行测试。
(一)、“日积月累”部分: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短语和句子等知识的积累运用情况,以及写字的基本功。共有五个题:
第一题重在测试学生对要求会写的生字的掌握和书写情况。从卷面上看,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由此可见,学生的写字能力很强,基础很扎实。只是个别学生由于拼音错误、同音字混淆等原因,也出现了个别错误。
第二题重在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卷面来看,第一组连线题测试效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勇敢、深刻、道理”等词语意思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第三题重在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照样子写词语)情况。测试效果良好,大部分同学都能照样子较准确地写出来,只是个别学生不懂题意,用所给的词语造句。
第四题重在测试学生的观察和阅读能力。一部分学生对此题不太适应,基本能看懂图意,但填空时错字较多,有的学生还写出了与图意无关的语句,影响了卷面及测试质量。
第五题重在测试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区分生字的音形义的能力。此题测试效果良好。个别同学不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区分同音字,极个别学生生字掌握得不够好,基础不扎实。
(二)、“阅读”部分:重在考查学生是否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即能否通过自己的独立阅读,知道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初步了解短文大意等。
从测试情况来看,用“做”字组三个词语、音序查字法、概括短文大意这三个内容效果较差。可见学生对“音序法”查字典掌握得不够好,概括短文大意能力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除扎扎实实地抓好字、词、句等各项基本功外,还应该在培养学生灵活审题、适应各种开放性题型、准确把握和理解文章等方面多作努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第五篇:小学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命制
试题力求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以新“大纲”为纲,以书本为“本”,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试题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次质检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的十个大题中就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标点、修辞、朗读等方面。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生字词的考查,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基于这一点,修订版“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质检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如第三大题和第六大题填写词语、古诗、对联、格言、歇后语,目的就在于检查学生的语文常识的积累。
二、考试情况
这次全市语文质检成绩比较理想,这充分说明各校领导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广大语文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表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分析学生的语文素质,透视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认为本次质检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基础知识掌握较牢
试卷的一至八题基本都属于基础知识部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率较高。对汉语拼音,“大纲”的主要要求就是能够正确拼读,从第一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够达到要求。后面的补充成语、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填空、默写古诗都失分不多,这充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
二、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本次阅读题设2个题目,旨在降低难度,增加阅读量,题目
(一)为状物,(二)为纪事。两个不同类型的阅读题学生答题情况都不错。尤其是给文章标点,和概括短文大意,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三、能写出基本合格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可以写真正做过的梦,也可以写理想和愿望。范围比较大,选取材料容易。学生大多行文顺利,完成了500字左右的文章。由此可见平时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抓得比较紧。
四、缺乏应变能力
从试卷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对试题的变通能力。如平时能倒背如流的古诗、对联,一旦要求用到具体的环境就茫然。综合修改还不能前后联系起来改正错误等等。
五、表达能力还需提高
本次习作基本属于想象作文的范畴,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再进行作文。部分学生能写出较为新颖、有趣的习作,但是多数学生作文内容较为平淡,或者把以前单元题或毕业模拟题中已经训练过的作文硬搬上试卷,鲜见想象丰富,表达生动,充满童趣的好作文。这一方面说明学生思路还不开阔,有“宿构”嫌疑,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想象能力不强。
六、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了体现这一思想,试卷特别设了1分的卷面分,2分的书写分。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开始填写姓名、学校就潦草,这说明平时就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老师的重视。
三、教学建议
为了克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针对本次的质检情况,结合当前的课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丰富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倡导自主学习《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我们的阅读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阅读期待”,习作指导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习作期待”,口语交际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交际期待”,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除了文本本身要有吸引力以外,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努力做到: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⑵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3、强调感悟积累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⑴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⑵引导学生多读。⑶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生活的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⑷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⑸理解内容与欣赏内容相结合。
4、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再造想象又是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对某一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时,往往总在努力寻求统一的或唯一的认识,而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思维的开放性发
散性过程,这无疑会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的提问设计、问题点拨,应当特别具有培养再造想象的功能,应当充分显示创新思维开放性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