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和对策的思考
乡镇党政部门处在发展农村经济、进行社会建设和为广大群众服务等基层工作第一线,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直接载体,乡镇反腐倡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乡镇农村社会环境深刻变化,关系复杂交错,利益格局调整导致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就显得越来越紧迫。诸城市辛兴镇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从思想认识、权力制约、制度机制、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针对实际问题,积极拓展思路,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一、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一、对反腐倡廉建设认识不到位。对乡镇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加快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执行力,具体表现在:部分乡镇的班子领导成员,甚至是主要领导,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思想存在畏难情绪,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 1
付,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愿指出、不愿批评;部分领导甚至认为反腐倡廉工作可有可无,思想上不重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强,工作开展不扎实;个别乡镇的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抓得太紧会束缚干部手脚,挫伤干部工作积极性,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二、“官本位”思想盛行,无视制度、法纪约束。在一些乡镇的所属部门,部分党员干部把“官”看的太重,对“官”定位太高,以为做了官就可以为所欲为,将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臵之脑后,不去想如何履行为官的职责,只想着行使为官的权利,甚至是完全无视党纪国法的制约;部分党员干部“官迷心窍”,一心想着做高官、做大官,把追求更高层次的官职作为目标,思想出现问题偏差,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做出违反制度法规的行为。
三、乡镇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约。在乡镇部分党政部门,由于缺乏分权和制约机制,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出现较多集人事管理、财物管理、资产管理等于一处的“一言堂”部门、“一把手”部门。部分部门和部门“一把手”将自己凌驾于法纪、制度、人民之上,用自己的权力代替法
纪、规章,追求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以致损害人民利益,破坏政府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四、监督追究惩处机制不健全。乡镇纪检部门对基层党风廉政的监督检查,存在着对上级难以监督,同级不好监督,下级监督不了的现状;乡镇制定的很多制度、建立的很多机制,往往是原则性、纲目性、急就性的,既没有制定出详细配套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缺乏配套制度,又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挠,制度执行起来非常的困难,往往陷入困境;大部分基层单位和部门没有健全追究惩处机制,对一些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追究的力度不够大,贪污的罪行与所受的惩罚不相适应,使得一部分党员干部敢于顶风作案。
二、加强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的对策
面对乡镇存在的这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诸城市辛兴镇从思想认识、权力制约、制度机制、追究处罚等方面进行着力,研究了许多新方法,制定了许多新措施,全镇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一、从思想认识入手,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精神境界。辛兴镇加强党员干部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党纪国法的学习,特别是有关党员干部廉政建设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广大党员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认清发展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向党风廉政建设典型榜样的学习活动,帮助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维护群众利益的自觉性;经常性地采取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学习反腐倡廉专题教育片,听取有关廉政知识的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全镇党员干部的警戒意识,增强党员干部自觉道德约束力和纪律观念。
二、加强权力制约,大力增强科学民主化水平。对权力最有效的制约就是民主。辛兴镇积极加大党内集体决策力度,建立健全各项决策机制,创新意见征求渠道,如采用“无记名意见箱”等方式,营造出轻松、民主、和谐的决策环境,让广大党员干部可以“不计后果”的畅所欲言,进而推进机关内部管理和工作程序的公开化和民主化;坚持“问政于民”、“问策于民”的原则,对政府决策、社会重大事项、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广泛的征求群众意见,真正体现群众的意志,并将决策的结果进行公告,将各项工作的效果交给群众来评判,使权力的运行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消除权力腐败的可能。
三、创新制度机制,提高反腐倡廉预防监督能力。辛兴镇紧紧围绕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围绕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和环节进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腐败问题;围绕乡镇党务政务事务的公开工作进行创新,如进行党务政务网络公开等,将滋生腐败的“土壤”臵于“阳光”之下;围绕全社会共同参与腐败监督预警进行创新,努力拓展民意诉求监督渠道,如注意网上留言等方式,提高群众监督的有效性,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围绕保障制度机制运行进行创新,配套完善能够保障反腐倡廉制度机制运行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提高制度机制的执行力,杜绝出现“有制度无运行”的现象。
四、加大责任追究,坚决肃清腐败不正之风。辛兴镇根据责任大小、危害程度等方面,明确责任界定,对各类腐败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作出刚性惩治规定,做到轻罪则轻罚,重罪则重罚,不因其职务、人脉等因素干扰而出现同罪不同罚的现象,尤其是针对“讲情、说情”等问题,专门提出处理意见,增强反腐制度机制的严肃性;进行连带责任追究,对那些纵容下级不法行为,对下级腐败问题采取不干涉、甚至包庇态度的领导干部,不仅及时批评指正,而且依法追究
其失职责任;制定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使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在选拔任用、福利待遇等方面受到制约,增加其贪污腐败的成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戒除贪腐之心。
三、总结思考
我们要认识到,基层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总结、创新,在各方面进行更多的有益尝试和借鉴,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使基层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落实和提高。
第二篇:反腐倡廉的现状与对策
反腐倡廉的现状与对策
——读《镜鉴》有感
《镜鉴》摘录的每一个真实的案例,既反映了社会现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纵观全文,故事中的主人翁都是由勤勉敬业一步步走向贪污腐败,由辉煌到毁灭,由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纵然有很多因素都将促使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但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催生腐败的罪魁祸首。
客观地讲,《镜鉴》中的主人翁们在思想上都与腐败行为做过斗争,然而他们的思想防线最终被腐败现象攻破了第一道关口,以致到后来收受他人钱财而不能自拔。实际上他们在收受他人大额钱财后有些心里的不适应,但是,他们找出了“我没有出卖企业的利益”、“钱是人家硬要送的,推也推不掉”、“这件事情不会暴露的”等等让自己心安理得实属掩耳盗铃的理由。由此可见,廉洁从业的思想防线在腐败行为的攻击下一退再退必然会身败名裂。
我认为,思想教育是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具有自我约束作用、坚定信念作用、继承优良传统、启迪心智的作用,尤其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具有提升内涵的激励作用。目前,我国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是,基本形成了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理论指导体系;二是,基本筑起了反腐倡廉思想防线;三是,基本形成了反腐倡廉教育的制度框架。思想教育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的先导,它侧重于“防范于未然”和“防微杜渐”,能起到帮助人们提高觉悟,净化心灵的作用,是整个惩防体系的重要环节。“物必自腐,而后生虫”,《镜鉴》中大量案例表明,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是从思想锐化变质开始的。他们本应在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就是随着职务的升迁,他们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丧失了理想信念,从而经不住权利、金钱的考验。用错权利的原因在于私欲在作祟,产生私欲的根源却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每一个领导人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利,才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制度上的漏洞给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但是即使是健全的制度,遇上不据规章制度办事的人,杜绝腐败也成为了一大难题。我们党历来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是保障,是反腐倡廉的关键一环。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规。包括:《廉政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等,体现了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强度。再好的制度更需要的是配合制度执行的人,各级领导务必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因为,制度和程序本身是防范风险的有力保障,也是制度设计时要达到的目的,遵循制度和程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我们不能把制度当做摆设,不能把本应由集体决策的重大事项变为个人决策。《镜鉴》中不少主人翁虽然对制度规范很清楚,但始终未能将制度落到实处,甚至有意规避程序,从中谋取私利。
除了在思想上不断净化,在制度上严格执行,我们还要在监督上下足功夫。监督包括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我们必须强化监督力度,对领导人员权利的运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有效防止权利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纪检监察部门应高度重视,除了工作八小时内的监督,还应与八小时外的监督相结合。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任何人无视党纪国法,私欲膨胀,独断专行,背离组织和制度,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都会致使自己锒铛入狱,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在思想上,我们应该绷紧理想信念这根弦,加强党纪国法的学习,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制度上,坚决按制度办事,健全制度的执行机制,对有章不循或擅自变通的行为要追究责任;在监管上,要落到实处,明察秋毫,不让监管流于形式。
《镜鉴》中的故事告诉我们贪污腐败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第三篇: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干部作风问题事关一个单位、一个团体的对外形象和影响。作风实,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对外形象就好,群众就信赖;作风不实,办不成事,群众就不信赖。乡镇干部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作风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为此,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干部作风的现状
近年来,大足县通过狠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通过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两学两讲”和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干部作风大为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信赖。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作风漂浮型。在做农村工作中,下村蹲不住,到村工作转一圈,当“邮递员”、传话筒,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认为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所联系的村,用“摇控”指挥,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二是方法简单型。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做农村工作,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动辄耍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三是观念淡漠型。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指导工作指手划脚、指责训斥,无耐心,不做细致工作,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高在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四是不思进取型。这种类型的干部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认为个人发展无望,表现在工作方面,安于现状,消极应对,平庸渡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乡镇干部作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存在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松了思想教育,致使政治理论素养较低。近年来,通过开展“三讲”、“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两学两讲”教育活动,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的问题,有的地方长期不组织开展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致使不少基层干部特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道很少,特别是对上级涉及农村的各项政策,规定知之更少,导致宗旨观念淡漠,服务意识淡化,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群众感情的事。二是放松了技能培养,致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少数地方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认识不清,往往习惯于过去惯用的计划指令安排,而放松了对干部必要的技能培养锻炼,由此导致不少干部在指导农村工作中,对农业产业建设处于“门外汉”,无法实施有效地指导。三是机制不活致使干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目前存在的人权、财权、事权不统一,导致少数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上级主管部门的鞭长莫及管不着,基层政府无法管。基层工作人员无法开展正常活动,不少同志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在一个乡镇,一个单位工作,致使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三、加强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考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要以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广大干部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政策水平,依法行动和廉洁从政能力,切实解决广大干部权为谁所用,利为谁所谋问题。要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基层干部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而开展的各类实用技术的培养,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指导农村经济特别是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的能力,拓宽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解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问题。
二是开展“四走进”,架起“连心桥”。
&nbs
第四篇:浅谈村干部反腐倡廉现状与对策
浅谈村干部反腐倡廉现状与对策
村干部是党在农村方针路线的重要贯彻者和直接执行者,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社会管理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现有乡镇3.9万多个,村民委员会20多万个, 作为国家庞大行政机器中‚末梢神经‛的‚村官‛队伍多达100多万人。他们肩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不可低估。
一、当前村干部腐败的主要形式
一是巧立名目,集体贪污。重复列支,虚开项目,占有并侵吞集体财产,是少数村干部贪污的惯用手法。如夏秋粮油、田间管理、积肥造林、抗旱放水、劳务输出、看护林木、计划生育、防汛抗洪、治安值班、修桥垫路等等,本来均为村干部份内工作,按规定领取的工资和奖金已作为其应得报酬,然而一些村干部们却无视上级有关部门规定,除违纪超额私发工资奖金外,又假借这些名义私分集体财物。
二是吃喝玩乐,大肆挥霍。现在,农村大多数地方,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都不太雄厚,特别是贫困山区,集体经济更是捉襟见肘,因此,有关部门对村一级的招待费用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但有些村干部却臵若罔闻,大搞超标准招待,大肆挥霍集体财产。极个别村干部甚至为了‚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走出去,绕道‚考察学习‛,大肆挥霍集体资金。三是胆大妄为,挪分公款。国家下拨的扶贫、救济、救灾等专项资金,在使用上国家都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程序,因此被称为碰不得的‚高压线‛,但仍有一些村干部把贪婪的目光盯上这些救济款项,想方设法占为已有。特别是近年来减免农税后的退耕还林、打井窖等工程项目,也被部分乡村干部视为‚唐僧肉‛,甚至连国家给予农民的粮食直补款、退耕还林款、农村低保款和‚母猪‛繁育补助费等也有村干部胆敢插手,中饱私囊,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二、村干部腐败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腐败犯罪认识上有误区。首先是对腐败犯罪的主体认识不清晰。这是产生腐败犯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根源。有些村干部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不深入,理解不全面,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简单地认为村干部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因而也就与贪污犯罪无缘,甚至还戏说‚我们想贪污还轮不上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由于对法律认识的模糊不清,在村干部会不会产生腐败的问题上,将自身臵之度外,这就为产生腐败犯罪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二是教育与管理的缺失。由于上级党委对村干部教育和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很多村干部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农村工作。有些贫困村,由于村干部感到工作难干,报酬又不高,个别村干部还易招致打击报复,撂挑子现象比较普遍。于是在乡镇这一边,不得不被动地以放松管理、容忍‚越轨‛来换取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而在村干部这一边,认为‚基层工作很辛苦,吃点占点不算啥,离‘高压线’远着呢‛,‚村官不是官,法律管不到,不捞白不捞‛。特别是村官特殊的‚农民‛身份,‚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惩戒措施对他们没有足够的震慑力。
三是法律监督不到位。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对村委会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我国司法界对村官的身份认定一直存在争议,《刑法》规定的一系列惩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对村官违法乱纪行为被认定为不适应。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村干部只有在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贪污、挪用、受贿行为,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范围,至于在管理村里内部事务中产生的其他违法乱纪行为,司法机关往往很难介入。这样就造成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打击不力,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村级财务监督乏力,村民知情权落不到实处。一些村的账目不清不楚,财务混乱,白条满天飞,有的村甚至连续几年不做账,堪称‚一把烂豆子‛、‚一本糊涂账‛。与过去高层反腐中‚刑不上大夫‛相对照的就是基层‚管不住村官‛的客观现实,导致了村官腐败现象的滋生及蔓延。
四是村民对村干部的腐败行为在情感上普遍持有宽容心态。相当一部分群众对腐败犯罪的法律规定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认为村干部不会发生腐败犯罪,反腐败是领导干部的事,是国家机关的事,村官不是官,也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反腐败与农村和村干部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群众对村干部平时吃点喝点拿点这些现象普遍存在着宽容的心理,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这在客观上对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起到了纵容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腐败行为更加肆意蔓延,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大力推进村干部反腐倡廉建设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在教育的主体上,要扩大教育面。不仅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廉政建设教育,也要加强对广大村民的廉政建设教育,使全体村干部和村民都懂得,加强廉政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把我们的干部教育好,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在教育的内容上,要全面充实。不仅要进行理论教育、法纪教育,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还要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形成廉政建设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强典型示范,用模范的行为引导人。在教育的形式上,要丰富多样,实用管用。要充分发挥乡镇党校阵地和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培训、参观、报纸、电视、电台、短信、墙报、演出、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使反腐倡廉建设深入人心。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带有根本性、长远性,没有良好的制度是我们过去发生各种错误的重要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反腐倡廉建设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因此,我们要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首先是廉政教育要形成制度化。要把廉政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紧抓实抓好,不能紧一阵松一阵。其次是具体的工作制度要完善。已有的民主生活会、村务党务财务公开、村民理财等各项制度要坚持,不够健全的部分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使制度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再次是建立健全事后处理制度。一旦出现违纪违法行为,按照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严惩不贷,决不姑息。总之,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制度管人和制度管事的良好运行机制。
三要加强监督控制。党组织、政府、纪检、村‚两委‛等各级各类组织,都是村干部廉政建设的监督机构,明确监督职责,完善监督机制,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监督和控制村干部的权力。要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挥群众视角多方位、信息多渠道的优势,并运用网络、通讯等现代化手段,将村干部的权力运行臵于千万双眼睛的监督之下,促使村干部行使权力时小心翼翼,真正做到权为民用。
四要不断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探索反腐倡廉新机制。
教育形式要有新‚突破‛。在充分利用村级党日活动、党员大会、村干部工作汇报日等时机,对广大村干部开展经常性党风廉政教育的同时,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村干部党风廉政现状,积极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便捷、快速、高效的优势,及时制作对村干部有实际教育意义的‚教育课件‛,广泛开展对村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通过开展结对帮困、访贫问苦等形式,加强村干部与困难群众的联系,达到‚联苦思甜保廉洁‛的功效。通过组织村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观看警示教育图片展,座谈讨论,开设村干部廉政论坛等形式,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使村干部时刻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通过组织村干部‚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等方法,拓宽村干部视野,增强村干,部发展经济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教育对象要有新‚突破‛。在坚持抓好村干部党风廉政教育的同时,通过在‚三八‛、‚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向村干部家属寄发相关党风廉政资料、组织村干部家属参加廉政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把村干部家属列入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倡导村干部家属做好反腐倡廉的宣传员、监督员、守门员与战斗员,此外,结合正在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通过举办廉政文艺巡回演出,组织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印发党风廉政宣传手册、开展‚廉政文化书法比赛‛、举办‚廉政书画展‛、‚廉政漫画展‛、建立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村级民主管理示范点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廉政教育延伸到千家万户,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坎山镇工农村就充分利用村宗族祠堂的悠久历史,结合本村历史上的清官以及良好品德传统来开展农村廉政文化,非常具有特色,也深受村民欢迎。
教育内容要有新‚突破‛。在认真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新农村建设等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组织广大村干部学习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二个《纲要》、三部《条例》等党纪条规知识,加强对《宪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知识等学习培训,同时结合本镇、本村实际开展教育,努力扩大村干部的知识面,不断提高和巩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第五篇: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适应市场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关于我校教育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既是教育发展的标志,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当前,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使职业教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为使我校职业教
育健康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作贡献,笔者对我校的教育现状和基本县情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找出对策。
一、禄劝县情禄劝是昆明市的一个远郊农业县,县城距昆明市72千米,下辖3个镇13个乡,总面积424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8﹒4﹪,总人口45万人,全县居住着汉、彝、苗、栗粟、傣等24个民族。禄劝县现有普通中学16所,完全中学初中4所,在校初中学生2人,每年初中毕业生6000多人,按60﹪计算,约3600人升入高中,还有2400多人,需要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二、禄劝职业高级中学现状:禄劝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4年,是我县唯一的一所培养各级各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学校。占地140亩,现有20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人数1087人。设置有计算机、汽车修理与驾驶、建筑与装饰、旅游、畜牧兽医、水利水电等专业。其中计算机专业和旅游专业与昆明市农业学校联办,汽修专业与市交通技工学校联办,建筑专业和水利水电专业与昆明市铁路机械学校联办。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除计算机教学设备能满足教学外,其他专业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数量严重不足。校舍严重紧缺,学生的学习、住宿、活动极不方便。我校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职工7人、教师68人。专任教师中基础课教师46人,专业课教师22人。专业教师22人且大多为农学类和计算机类,其他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学生实训、实习不能正常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1世纪中职人才的业务规格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首先,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趋势表明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状况1995年以后主要呈现出二种走势:一是就业单位类型趋于多元化。职业中专生就业单位的类型逐渐向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流动,少数毕业生走向了独立创业的道路,开办了自己的小企业。二是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明显转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向一线技术工人或智能型工人岗位流动,目前这种流向还在不断加强。从人才规格的要求看,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急需复合型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因为中小型企业的经济规模较小,人员精干,组织结构扁平化,职能部门也比较精简,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一身数职,专业人员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将为中等职业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外,独自创办小企业。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生独自创业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却体现着一种新的就业趋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类型和就业岗位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用人规格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挤压了技术员类人才的市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大的人才选择余地。传统的由职业中专毕业生担任的职业岗位,现在用人单位大多选择了普通专科生或本科毕业生。这些变化进一步说明中职学校的教育必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淡化技术员类人才和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界限。其次,就现在的形式来看,wto关于教育服务的条款对职业教育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而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也将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更重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紧迫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使劳动力跨行业流动性增加,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错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其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应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以上学校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21世纪对中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急需加强和改进以下工作。
一、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1、通过政治学习和组织培训,转化办学理念和思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忧患意识,树立职校的发展就是要发展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切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更本思想。
2、更新教育观念在管理上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发展的机会——分阶段完成学业;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圆满完成学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3、放眼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我县的实际在发展现有专业、开设新专业的基础
上,建设自己的骨干专业(计算机、汽修、建筑、畜牧兽医)。根据我市、县的实际发展及劳务输出情况,开设一些中、短期的就业培训。
4、开设家庭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甚至还在学习中)在家庭中种植或养殖,自己还负责管理和营销。让老百姓尝到甜头,享受到实惠。老百姓是最实惠的,这样他们才会支持我们的职业教育。对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创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心、不屈不挠的精神、既谨慎又敢冒险等;掌握创业必备的知识,如市场的、财务的、法律的知识等;给予创业过程的指导,如怎样申请营业执照,如何筹集资金等;最好还能给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
5、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以人为本,这是办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也是专业建设和课程结构优化的落脚点。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反馈情况看,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学科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扩大知识的科技含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行分层次教学。近年来受市场就业问题的困扰,职业教育生源不足,招收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校要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大体可分为:①升入高一层次学校继续深造的;②获得中等相关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③学会、掌握一二种岗位操作技能的。教学活动分层次展开,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6、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纵观我校毕业生岗位工作情况,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我校毕业生职业素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面对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语、计算机已成为任何一门专业的工具学科,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能力的发挥,它像一种必备的工具一样,没有它很难深入到现代社会中;学校应在各专业中加大英语和计算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写能力和使用各种新型计算机软件的能力。②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相对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职业中专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基本内容。③敬业精神、协作能力。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重要的内容之一。
7、转变办学模式(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方向转变),积极抢占职业培训市场。现代社会中,不论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个人可能多次转换工作岗位,甚至改换职业。即使职业不变、岗位不动,劳动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劳动者为了适应和改善职业生活,在他的劳动生涯中就需要多次接受培训。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算一算: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学历化的职教一般只是一次(有些人一次也没有,他们接受了学术性或工程性的教育),而需要多次接受职业培训。所以社会对职业培训的需求总量是大大超过学校职业教育的。
二、师资配备和培训方面
1、根据专业的设置情况和我校的专业教师配备情况,在建筑装饰、水利水电等专业相当缺乏专业教师,应从不同渠道大力引进相关的专业教师。
2、我校的专业教师由于长期的进行文化课的教学而忽视了自己的专业,专业素质和专业教学水平都有所下滑甚至丢掉了自己的专业而变为文化课教师。所以,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的培训是我校迫在眉急的工作。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1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院校进修学习。2不定时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参观学习,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3聘请校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和有相当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指导教师。
三、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方面
1、筹措资金,尽快建成实训楼和各专业的实训室及实训基地,解决学生实训的问题。
2、学校抽调业务素质高、办事能力强的人员组成“招生就业办公室”或“学生科”,专门负责学校的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平时就要做,一方面加强与人才市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随时掌握用工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学生毕业前的集中实习对他们就业有较大影响,更需要妥善安排。
3、与省内外著名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解决学生的实习与就业问题,形成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
4、组织宣传队或义务服务队深入我县广大农村进行宣传和开展相关的无偿服务,让广大的农村农民了解我们职中,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实行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和五年内免费返校学习进修制。总而言之,我们要对职业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进行不断改善和提高。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就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也就能让我们看到禄劝职业高级中学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