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我国易遭反倾销调查的成因

时间:2019-05-13 02:5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当前我国易遭反倾销调查的成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当前我国易遭反倾销调查的成因》。

第一篇:浅析当前我国易遭反倾销调查的成因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当前我国易遭反倾销调查的成因

作者:吕 红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8期

[摘要]文章通过倾销和反倾销概念的论述,说明我国目前易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概况,并指出其易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包括:(1)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2)WTO遏制非关税措施的使用与各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相伴而行;(3)不少企业消极应对反倾销调查,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反倾销的发生;(4)商品结构不合理;(5)国际营销战略观念不到位;(6)新兴大国与既定规则的碰撞。

[关健词]反倾销;消极应对;商品结构;国际营销战略

[作者简介]吕红,南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南阳,473004

[中图分类号] F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8-0001-0002WTO对倾销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产品经过一国出口到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出口国正常贸易中旨在用于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低于该产品的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家,该产品就被确定为倾销。”的确,倾销本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在客观上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一定的威胁和损害。因此,WTO及其前身GATT都制定并完善反倾销协议,各国也制定自己的反倾销法规,对倾销行为进行打击,以维护公平的贸易秩序。但由于反倾销协议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合理性,使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滥用反倾销措施对本国进行贸易保护,使发展中国家正常贸易遭到限制和伤害。

世贸组织早前发布的反倾销统计报告显示,从1995年至2006年,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自1979年欧盟首次对原产于我国的糖精和闹钟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到2006底,我国的出口商品共遭遇反倾销调查600余件,共涉及到钢铁金属制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以及煤矿化工、原料性产品、半成品等200多类产品。2007年全球新立案的反倾销调查虽呈下降趋势,但我国仍然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国;而且反倾销发起国涵盖了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到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南非、韩国、印度、土耳其、印尼、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乌克兰、特立尼达、多巴哥等发展中国家。美国、欧盟、印度和澳大利亚是对华提起案件较多的国家或地区。

目前这种严峻的反倾销形势与我国的贸易大国身份不配,与我们追求贸易强国的目标相悖。那是什么原因呢?

一、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近年来,虽然欧美等国家已逐渐改变过去对我国所有企业实行统一反倾销税率的做法,而且欧盟也于1998年7月修改反倾销原则,将我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中划去,并且规定如果我国企业符合“市场经济5项标准”,可获得市场经济待遇。但在反倾销案件的实际处理中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了十分苛刻的歧视性政策。例如,对中国外贸企业以“国有”为由,普遍实行单一的反倾销税税率,甚至把对个别企业的反倾销当成对整个国家来裁决,即一家企业遭受反倾销起诉,全国同类产品同为被告。还有,欧美国家往往采用所谓“市场经济第三国”同类产品的正常值作为衡量我国商品是否构成倾销的依据;同时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常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国的第三国,如韩国、法国甚至美国这些根本不具有可比性的国家,来确定正常价格,导致正常价格一直处于过高状态,无端扩大了产品的倾销幅度。这为我国产品易遭反倾销调查定下了基调。截至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遗憾的是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等到目前为止仍不承认。虽然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韩国三个发达国家承认,但这三国在30个发达国家中仍排名靠后。

二、WTO遏制非关税措施的使用与各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相伴而行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和对各成员国约束力的增强,各国的关税水平逐步降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非关税措施已经受到严格约束,使用也大大减少。这种情况下,作为世贸组织允许的用于保护国内产业的反倾销手段的使用频率势必大大提高。反倾销已经成为WTO成员用以保护本国产业,抵制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最主要手段。过去只有少数西方国家立有国内反倾销法,但现在反倾销立法已经普遍化、全球化,使得反倾销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近年来各国纷纷以反倾销为法律武器抵制不公平贸易,维护国内产业市场。更有甚者,有时达到滥用的程度。这都易使反倾销变成这些国家贸易保护的工具。

三、不少企业消极应对反倾销调查,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反倾销的发生

反倾销和合理应诉本都是世贸组织赋予一个国家和企业的一项合法权利,但我国许多企业面对对方反倾销往往不应诉或应诉不力,其结果则意味着默认外国的指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不愿意或无能力支付打“洋官司”的巨额费用,转而出口他国,以保住眼前利益;(2)缺乏反倾销的专业人才,使一些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后不知道怎么应诉或者应诉错误走弯路;(3)企业缺乏应诉意识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国外对我们一些产品实行反倾销,我们本来可以积极应诉并有可能胜诉,但一些企业不愿意打这样的官司,那就只能听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时间长了,人家就觉得中国企业好“欺”,动不动就向我国的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指控;(4)由于有关国家长期以来在反倾销裁定中采用“替代国”和“统一税率”等歧视性做法,使企业的应诉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认为胜诉的可能性极小;(5)国内各生产商之间、生产商与出口商之间信息不灵或存在“搭便车”的思想,不能联手参加应诉,缺乏整体合力;(6)我国企业不应诉就是主动放弃了法律上对反倾销案件的知情权和申诉权,从而就降低起诉者的成本,并诱使国际间的竞争对手对我国企业实施更多的反倾销起诉,形成连锁反应。

四、商品结构不合理

数量众多的企业分散经营,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加之行业管理和协调力度不够,出口管理不够规范,最终导致反倾销案件的发生。例如,苹果汁在早几年出口效益较好,各地纷纷设厂,结果由于大量出口使国外市场迅速饱和,最后在美国发生反倾销案件。还有,我国越来越多行业的产品与进口国的相似产业存在激烈的竞争。但由于我国产品具有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明显的有利地位,于是经营情况日益恶化的当地产业纷纷提起反倾销申请,希望借助这种手段将我国产品挤出本国市场。这种与国外当地产业产生的竞争冲突,将客观上导致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较高的数量。

五、国际营销战略观念不到位

一是“薄利多销”的低价格竞争。即以低价作为进入市场的方法,将开拓国际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低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价格优势上。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同行竞相压价,以低价求胜,通过销售量的扩大来获利,这就给进口国留下了“低价倾销”的印象。这种做法不仅使我国产品质量受到质疑,而且使我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指控。二是对非价格竞争手段重视不够。由于缺乏对进口国消费者风俗习惯的了解,不注意口味、款式、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往往出现“一流”质量“三流”价钱的现象。三是缺乏宏观调控,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一些企业未能把握国际市场和进口国行情,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加大了对我国遭受反倾销的概率。

六、新兴大国与既定规则的碰撞

加入WTO以后,是我国贸易大发展的时期,从最初贸易量排在全球第二十几位,到现在单出口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相冲突。首先,我国加入WTO后,客观上成为国际经济事务中一个正常的参与者,原来游离于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之外,现在加入了本身是规则制定者和实施者的WTO,容易受到其他国家从规则角度引发的纠纷,因此遭受反倾销调查也是必然。其次,在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大环境下,我国的贸易顺差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这种情况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抬头。再次,过去12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渐发展为以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结构占据主导地位,贸易结构的升级必然导致利益冲突者的类型和国家增多。因为我国的升级必然要挤占原有利益既得者的市场份额,必然与原有国际经济秩序既得利益者产生矛盾。

第二篇:我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

题目: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 选题的目的: 通过分析其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除此之外,也由我国频遭反倾销的现状对我国自身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行探讨,旨在减小国际对华反倾销,以及因反倾销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增强我国的贸易保护力度,以促进我国经济更高速增长。

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全球反倾销的行动中,中国首当其冲,成为最主要的反倾销对象,根据WTO的统计数据。到2011年6月为止,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3922起,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案件为825起,中国出口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频率大大高于一般国家,这使得我国每年至少损失100-200亿美元的出口。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和企业该如何减轻或避免其损害,发挥出更好的优势,探讨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篇:201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

浅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

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自2010年5月份首次超过官方的控制目标3%之后,便逐月走高,截至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本月CPI同比涨幅4.9%。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进入通货膨胀阶段是不争的事实。

造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一)大宗商品进口成本提升及美元贬值,造成了输入型通货膨胀 大宗商品进口成本提升及美元贬值,输入型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它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国外商品价格的上涨 传递到国内,从而导致该国国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讲,它一般表现为由进口商 品价格上升所引起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外依存度是各国广泛采用的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是用一国进出口总额除以该 国的 GDP。我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程度已经达到了 60%以上,最为明显的是我国对国际大宗基础性商 品依赖度很高。如最近受到人们持续关注的铁矿石谈判,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经攀高至 62%,在 铁矿石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中国作为铁矿石全球第一大买家首当其冲,这无疑推动了我国钢铁行 业产品的价格上涨;另外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达到了 51.3%,首 次超过 50%的警戒线; 而且我国煤炭进出口的形势也在发生巨变,2009 年首次由煤炭出口大国一跃成 为煤炭的净进口国。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外国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对我国的价格 变动产生巨大的冲击效应。

(二)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胀

1.2010年11月,美联储继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宣布推出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政策计划让美联储在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同时宣布,将在之后的各月中逐步实施这一计划,预计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会使全球再次面临流动性泛滥的冲击,我国自然也不能避免。为刺激本国经济,缓解债务危机,美国实施这一货币政策等

于开动起印钞机,其中一部分钞票用于购买中国的产品或在中国进行投资。大量美元流入中国,银行、企业、居民都不愿持有美元,在市场上卖给中央银行,同时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进行对冲,央行购汇,就要向市场吐出相当数量的人民币,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2.85万亿美元,央行吐出了将近20万亿人民币。而由于量化宽松、零利率的政策,增加的外汇储备再投资美国资产,投资经营和保值增值难度也越来越大。投资既得的利益也不能完全弥补先前投放的大量基础货币,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2.贸易顺差过大也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影响。国际贸易收支平衡表中,经 常项顺差在2007年占到GDP的10.6%,2007年后的三年在逐步下降,2010年降到GDP的5.2%。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比经常项差额要小得多,但也是顺差。经常项目或贸易顺差过大,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必须购回美元,从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较多的货币增强了流动性过剩,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物价上涨。

3.为渡过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我国自2008年底逐步实施“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这一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有利于重振人们的信心,经济有过热的转向,大家比较乐观,从而引起资产价格大幅上升,尤其是房地产和股市价格上升较快,又给投资和消费带来很大刺激。受此刺激,很多做实业的人开始转向投资,炒房产、股票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产泡沫,通胀压力。

(三)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1.输入型通胀是成本推动型通胀的组成部分。前面提到美国开动印钞机,一部分钞票用来购买中国产品或在中国进行投资,而另外很大一部分用来购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使其价格上涨。以及最近国际局势动荡也是导致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之一,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已接近每桶100美元,全球粮食价格创历史新高。另外供给全球海运炼焦煤市场50%以上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今年因洪水严重而影响全球炼焦煤供给,给钢铁业另一主要原料铁矿石的价格迅速上涨增加了不小压力,而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依赖高达75%。据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1月16日报道,运往中国的基准铁矿石价格自2010年11月初以来上涨20%,达每吨178.3美元。这些因素均会致使工业原材料成本上涨,由此引发的进口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对我国影响巨大。

2.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加剧了我国通胀。我国现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需求较大,而农业科技欠发达,无法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到非农业部门,尤其是继春节之后,各地均现用工荒,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再加上国家进一步努力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继续上涨。而由于人口上升,天气变化,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再加上上游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据去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农民收入(工资上调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增速13年来首次超过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是这一成绩的背后,也预示着成本推动是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又一原因。

(四)对通胀的预期加剧通胀发生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从国际上看美元贬值,黄金再创新高,油价站上高位,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预期。从国内来看,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购房热,购车热,购黄金热,与通胀预期的流行与强化有直接关系。人们非理性的通胀预期必然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加剧通胀,可能造成通胀成螺旋式的上升。另外,大量国际投机资金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持续流入我国,2003年-2010年我国热钱已为净入年了,据测算,十年来境外流入中国的热钱2890亿美元,2010年高达为355亿美元。这些投资基金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进入了资产领域,驱动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进而扩大了总需求,推动了物价上涨,进而推高通货膨胀率。

(五)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就业人数多,对通胀的发生也形成一定的压力。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并有过热风险,GDP增长速度为10.3%,创下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经济快速增长,会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大幅度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六)劳动力工资加速上升,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 劳动力工资加速上升,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劳动力工资超过劳动生产效率的进步是形成通货膨胀压

力的重要因素。劳动力价格是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一度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而吸引了大量的外 国投资,而我国的本土企业也因为低成本的劳动力价格而拥有了较强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现在的劳动 力价格却已不在低廉,发生在年初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用工荒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 涨,这导致了企业成本的上升,也将必然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升高。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 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从而支持一国的工业 化。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不可能一直存在。据中国社科院人口所预测,劳动力供求的转折点可能在 2009 年左右出现。目前,中国无限供给 的剩余劳动力时代行将结束,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劳动力供给的紧张状况是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根 源。而且不同产业劳动生产效率的进步速度并不一样,这样在劳动工资增长过快的背景下,生产效率 进步较慢的部门将出现盈利下降和价格上升并存的局面。

(七)投资增长迅猛带来的需求快速增长 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维持经济的平稳发展而施行的政府 4 万亿的投资,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的同时,一方面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使得需求上升,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又流向了 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从而对价格的上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许多地方单纯以 GDP 来衡量 政绩的背景下,为追求一时政绩而滋生了大量的政府短期的投资,这些资金的使用一般而言是毫无效 率可言的,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害而无利,另外这也导致了某些企业的盲目投资 行为,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而进行非理性投资行为,从而导致了局部生产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

第四篇: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及措施

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及措施

一、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

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企业因为国外的反倾销调查而伤痕累累,损失惨重。中国遭受到国外反倾销的产品不仅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从小到蜡烛、光盘大到钢材都是被外国进行反倾销的对象,而且还遭到国外多个国家的反倾销起诉,例如美国、欧盟、印度尼西亚都对中国的钢铁材料提起了反倾销诉讼;另外中国产品遭受的反倾销税是比较高的,都显著高于WTO成员国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指控案件有增无减,已经沦为反倾销调查与制裁的“重灾区”,其严峻形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遭受反倾销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广

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只要他们认为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可以列入倾销产品的范围,反倾销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广。

2.遭受反倾销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自1979年我国出口产品首次遭遇反倾销以来,次数不断增多,截止2003年底已达618起,在这600多起案件中,70年代仅2起,80年代平均6起,90年代平均30起,基本上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从1994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被反倾销投诉的国家。

3.反倾销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

在80年代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中,没有一件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进入90年代以来,涉案金额日渐增大,超过1亿美元金额的案件已达15起,如1994年的鞋类案达3亿多美元,1995年的旅行箱包案达6亿多美元,且有急剧增长的趋势。

4.反倾销征税税率逐年攀升

由于对华反倾销歧视,国外可随意确定中方倾销幅度,且不断增大,例如美国80年代对我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平均幅度为90%,而90年代平均幅度上升将近130%,又比如1993年12月墨西哥甚至对我国出口的鞋类征收了高达1105%的反倾销税率,这些反倾销税率,已远远超过了可能存在的倾销幅度,如此高的反倾销税,迫使我国有的商品完全丧失了国外市场

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同时,外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案件也迅速增加,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出口贸易面临严重威胁,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二、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新世纪,我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应加强联合,积极应对, 反倾销应诉工作要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依法开展:

1.对政府来说,转变职能,加强政府的协调和市场调控.政府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2建立和完善反倾销机制.3.尽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转变出口策略——以价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 4对企业来说发挥优势正视不足.首先端正意识,转变经营观念,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本着应诉收益的原则,积极应诉.5.加速市场化,实现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6.对行业协会来说,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组织及其职能。

7.完善预警机制

第五篇:201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

摘要:作者结合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趁势,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通货膨胀治理的一些建议。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

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自2010年5月份首次超过官方的控制目标3%之后,便逐月走高,截至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本月CPI同比涨幅4.9%。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进入通货膨胀阶段是不争的事实,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

一、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造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一)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胀

1.2010年11月,美联储继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宣布推出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政策计划让美联储在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同时宣布,将在之后的各月中逐步实施这一计划,预计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会使全球再次面临流动性泛滥的冲击,我国自然也不能避免。为刺激本国经济,缓解债务危机,美国实施这一货币政策等于开动起印钞机,其中一部分钞票用于购买中国的产品或在中国进行投资。大量美元流入中国,银行、企业、居民都不愿持有美元,在市场上卖给中央银行,同时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进行对冲,央行购汇,就要向市场吐出相当数量的人民币,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2.85万亿美元,央行吐出了将近20万亿人民币。而由于量化宽松、零利率的政策,增加的外汇储备再投资美国资产,投资经营和保值增值难度也越来越大。投资既得的利益也不能完全弥补先前投放的大量基础货币,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2.贸易顺差过大也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影响。国际贸易收支平衡表中,经 常项顺差在2007年占到GDP的10.6%,2007年后的三年在逐步下降,2010年降到GDP的5.2%。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比经常项差额要小得多,但也是顺差。经常项目或贸易顺差过大,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必须购回美元,从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较多的货币增强了流动性过剩,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物价上涨。

3.为渡过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我国自2008年底逐步实施“4万亿”拉动内需 政策。这一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有利于重振人们的信心,经济有过热的转向,大家比较乐观,从而引起资产价格大幅上升,尤其是房地产和股市价格上升较快,又给投资和消费带来很大刺激。受此刺激,很多做实业的人开始转向投资,炒房产、股票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产泡沫,通胀压力。

(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1.输入型通胀是成本推动型通胀的组成部分。前面提到美国开动印钞机,一部分钞票用来购买中国产品或在中国进行投资,而另外很大一部分用来购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使其价格上涨。以及最近国际局势动荡也是导致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之一,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已接近每桶100美元,全球粮食价格创历史新高。另外供给全球海运炼焦煤市场50%以上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今年因洪水严重而影响全球炼焦煤供给,给钢铁业另一主要原料铁矿石的价格迅速上涨增加了不小压力,而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依赖高达75%。据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1月16日报道,运往中国的基准铁矿石价格自2010年11月初以来上涨20%,达每吨178.3美元。这些因素均会致使工业原材料成本上涨,由此引发的进口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对我国影响巨大。

2.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加剧了我国通胀。我国现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需求较大,而农业科技欠发达,无法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到非农业部门,尤其是继春节之后,各地均现用工荒,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再加上国家进一步努力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继续上涨。而由于人口上升,天气变化,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再加上上游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据去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农民收入(工资上调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增速13年来首次超过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是这一成绩的背后,也预示着成本推动是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又一原因。

(三)对通胀的预期加剧通胀发生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从国际上看美元贬值,黄金再创新高,油价站上高位,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预期。从国内来看,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购房热,购车热,购黄金热,与通胀预期的流行与强化有直接关系。人们非理性的通胀预期必然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加剧通胀,可能造成通胀成螺旋式的上升。另外,大量国际投机资金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持续流入我国,2003年-2010年我国热钱已为净入年了,据测算,十年来境外流入中国的热钱2890亿美元,2010年高达为355亿美元。这些投资基金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进入了资产领域,驱动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进而扩大了总需求,推动了物价上涨,进而推高通货膨胀率。

(四)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就业人数多,对通胀的发生也形成一定的压力。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并有过热风险,GDP增长速度为10.3%,创下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经济快速增长,会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大幅度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1.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增加关键设备关键技术的进口,尽量减少初级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在不损坏贸易利益的同时,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减小外汇储备规模,降低流动性过剩。

2.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力求社会供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通货膨胀时期,政策必须改为稳健的或者是紧缩的,因此我国应当适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例如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以及收缩贷款等方式回笼部分过剩的流动性,控制好信贷货币总量。而选择性在发展滞后的部门中使用财政政策有利于调整市场的供给结构,使其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提高有效需求,而缩小财政赤字,避免赤字货币化,进而作用于消减通货膨胀压力,减少税收,能适量增加有效需求。并且我国财政政策需要在较长时期内承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和为改革提供财力保障的历史任务,不到非常时期,不宜实施过分紧缩的财政政策,因此,近期在紧缩总量的调控方面应以货币政策“从紧”为主导,财政政策发挥适当配合作用,使其在总需求调控方面的影响尽量保持中性,并在增加有效供给方面更多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3.我国处于开放型的经济体系中,国际性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自然会对我国有很大影响,且难以控制。因此,我国应加强有效的监管,及时作出多变的对策,同时加快币制改革和汇率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其适应多变的国际形势。针对中国投资率较高、资源消耗比重大、上游价格易受国际初级产品变化冲击的特点,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尽早尽快改革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同时考虑尽量考虑到本国所能承受的因油价上涨带来的对相关产业、行业上中下游可能产生的通胀压力,同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调控国内粮价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国际粮价震荡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对主要因国际油价和粮价的持续攀升带来的输入型通胀才能有所防范与抵御。

4.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例如改善农业基础措施,增加农业装备条件,农业创新科技与应用,培养高素质农民等,从根本上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同时也可以通过减免税费额度,给予农民一定补贴,加大对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减免过路过桥等各项费用等措施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一旦农产品价格下降,将会有利于整体物价水平的下降,稳定消费者信心。5.政府应妥善管理公众通货预期行为。一方面在国内健全价格监督预警系统,及时发布相关价格信息,增加政策的透明度,通过不断地释放政策信号,对公众的心理预期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在建立完善对国际性热钱流动的检测预警机制的同时,通过对汇率稳定性的管理,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减少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套汇操作,消除热钱流入意愿,稳定资产价格。

6.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与其密切相联系的必然是通货膨胀。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放低对经济增速的要求,更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适应”。

下载浅析当前我国易遭反倾销调查的成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当前我国易遭反倾销调查的成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产品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产品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及其原因分析摘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强,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贸......

    我国当前商业保险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当前商业保险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商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保险供需总体水平落后,发展不够充分 1995年我国保费收入为615.7亿元,约合74亿美元,不及美国的1%;保险深度为1.0......

    当前我国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分析

    忆百孝心网关于我国养老院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正在快速的进入老龄化社会。2011年,中国8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000万。当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

    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治理

    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治理 一、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成因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就当前的情况而言,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对我国反倾销条例的看法[最终定稿]

    对我国反倾销条例的看法 《反倾销条例》的出台,是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法律逐步进行修改的一个方面,是我国立法技术不断提高的一个证明。应当说,反倾......

    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学 生 指导教师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工作单位 二零一二年二月 独......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问题。因此......

    2014年中国多晶硅市场反倾销调查浅析

    2014年中国多晶硅市场反倾销调查浅析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随着《国务院发布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光伏产品品质的要求有所提升,从上游的多晶硅到下游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