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19-05-13 02:3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彭辉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而作出的重大举措。2007年永顺县被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力,当年全县参合农民达365314人,参合率达84.89%。全县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826.6万元,其中农民自筹资金365.31万元,各级财政配套1461.29万元。截止10月底,全县已有25841人次参合农民获得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偿1148万元,参合农民受益面达7.15%,人均住院补偿额为444元;门诊报销18593人次,补偿金额59.82万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病贵问题。经过全县上下努力,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越来越多的参合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为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在2008年度新农合宣传筹资督查调研工作中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定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影响了农民参合积极性。督查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参合农民反映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存在药价偏高,在参合与非参合农民住院、门诊治疗过程中实行两套收费标准,同时,存在用药、检查不和合理和小病大治现象,导致部分参合农民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影响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二)农民积极性不高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当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不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民缺乏健康投资观念、共济观念和风险观念;二是新农合保障程度低,补偿手续较为烦琐;三是对新农合管理者不信任,怀疑新农合政策的稳定性;四是受文化素质、家庭经

济状况和家庭结构等影响。永顺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890元。农民希望有新农合,但对医疗消费存在侥幸心理,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三)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及医技水平现状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步伐的加快,各乡镇卫生院就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但在医疗设备和医技人才配备等方面严重滞后。督查调研发现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现有的人员编制、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住院床位、业务用房等难以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需要,少数乡镇卫生院仍然依靠“老三件”来维持,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偏僻村由于没有合格的村医而无法建立村卫生室,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定的“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目标难以落实到位,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四)收缴参合资金行政成本较高影响基层工作积极性。督查调研中发现,在新农合筹资过程中,各乡镇为了完成上级确定的参合任务,采取主要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方式,制定严明的奖罚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新农合宣传筹资工作。从2007年宣传筹资情况看,各乡镇投入筹资工作经费在1至3万元不等,各乡镇投入新农合宣传筹资工作经费与收缴的农民参合资金比约为1:10,新农合筹资行政成本较大,增加了乡镇负担,同时,由于新农合筹资每年都需进行,大多数乡镇对新农合宣传筹资工作存在畏难情绪。

二、对策建议

(一)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体,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参合的能力和积极性才会提高。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筹资机制。筹资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现有的进村入户收缴方式不仅存在行政成本高,而且因农户整户外出务工多造成收缴难度大等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政策、简便易行、农民认可的个人筹资办法显得尤为迫切。能否考虑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由乡镇向县财政部门上报愿意代扣代缴的农户花名册,再由县财政部门直接从农户的粮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中扣除代缴,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行政成本,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参合率。

(三)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新农合监督委员会和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始终把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督促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基本诊疗项目等规定,降低自费药品与项目的费用比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定期督导和年度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定点资格动态管理挂钩,严肃查处定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

(四)加大对农村医疗设施投入和农村医技人员培训力度。医疗卫生设施和医技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和医疗水平的现状还难以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各级财政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检查治疗一般疾病所必需的医疗设备,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步伐,实现一村一室目标;卫生行政主管门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和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医技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医技人员的医技水平,为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定的“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顺县人民政府督查室)

第二篇: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开展以来,各级政府统一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在我国各地稳步推进。较大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随着新农合工作的推进以及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该项制度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10月我国首次做出了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策;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贫返贫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及取得的成效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

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不改变大多数农民无法充分享受到医疗保障的现实,就无法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从而势必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增加人力资本是减轻贫困的关键之一,要求增加医疗卫生、营养保健方面的投资,改善和提高人口的素质,为谋求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加大对农民健康保障的支持力度,使其有同等的就医机会、适宜的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和提升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作为最大的医疗群体,农民的健康状况如何,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但是,与城市居民医疗待遇差距明显,国家在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方面的投入还相对较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变了过去的集体和个人的责任主体筹资模式,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国家可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二元结构的一元化,从而促进城乡可持续和谐发展。

有调查资料显示,目前,疾病依然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约占贫困户总数的30%—40%。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难以承担日益高昂的医疗费用,农民收入低——患病——贫困——患病可能性仍然很大。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组织广大农民团结互助,共同抵御疾病风险,对患病农民给予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避免农民再度因病致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实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贫困的根源,使农民摆脱贫困的羁绊,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成效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以来,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和完善,已初见成效。以2008年为例,我镇参合人数22691人,参合金额37.211万元,参合率达90.85%,全年就医人数达14039人,报销药费110.495万元(住院837人,报销药费64.8615万元,门诊13202人,报销药费45.6335万元),其中,因大病住院补助上万元的有16户。由此可以看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了农民抵御重大疾病的风险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小病扛、大病拖”是普遍现象,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据了解,我镇住院及门诊人次前几年同期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一些选择性手术如疝气、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等手术人次明显增加,有先天性心脏病等一些重大疾病的患者也开始选择外出手术治疗。农民的健康意识、卫生观念有了改变,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的目的就是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通过我镇实施情况来看,总体上看运作平稳,进展顺利,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农民群众 “看病贵”的问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筹资难度大

一是部分农民参与意愿不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农民健康投资观念、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淡薄;同时,存在对新农合管理者不信任和对政策稳定性的怀疑。客观上,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增长的卫生需求;再就是新农合门诊补偿额度低,以2009年为例,参合农民自筹20元,而门诊补偿仅为25元;另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各方面都对参与意愿有一定影响。在农村经济条件还不富裕的地区,农民希望有新农合,但对医疗消费又存在着侥幸心理,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随机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二是存在逆向选择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调自愿参加。显而易见,老弱病残者愿意参加,但是他们收入通常较低,缴费能力有限,每人每年从2007年的10元到2008年的20元,一家人一年就要为此花费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对于一些家庭,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年轻健康者收入较高,支付能力较强,但是参加意愿较低。同时,因为强调自愿原则,政府在推行新农合中还需支付很高的宣传和管理成本。

三是农民个人缴费的收缴难度大。合作医疗缴费主体是一户一户分散的农民,且基本上是只能采取现金收缴方式,大量外出打工人员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缴费。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镇村干部替农民垫资等方式垫付农民个人缴费的情况。这些做法失掉了农民自愿选择这个根本立足点,同时也增大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

(二)经办机构编制和经费不足,办公场所缺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是一个服务型机构,工作量大,但从目前正式运转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大都由乡镇内部调剂,由计生办、财政所、民政所等部门抽调兼职组成。由于工作面广且服务群体整体素质较低,而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经费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之都是抽调人员,本身还承担着其它工作,致使大部分乡镇新农合机构建设落后,出现工作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低等情报况。严重了影响新农合作的开展。

(三)部分医疗机构费用和药品价格管理不规范

一是“小病大治”现象依然客观存在。有极少数医疗机构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看到参合群众就医,认为反正合作医疗基金多,就小病大治,重复检查等就来了。小病大治行为不仅浪费了基金,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从而妨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二是参合病人医疗手续费高于一般病人的医疗手续费。三是药品价格不规范,参合患者的药费普遍高于一般患者的药费。四是意外伤害补偿调查取证难度大,有个别医疗机构和患者共同弄虚作假,而合管办又无人手进行调查,因此,存在骗取补偿的情况。

(四)政策对慢性病门诊补偿病种较少

现实生活中,导致家庭贫困的大病除了一些急性病种外,有些慢性病种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如:风湿、类风湿、乙性肝炎、癌症患者、中风病人等,他们不仅一年四季都要跟药为伴,有的还被大大削弱了劳动能力,不仅如此,有的还不能生活自理。这些病患者不仅给家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还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而按现行制度规定,这些病种不在补偿范围之内,因此,他们即使参合,也不能享受补偿待遇。从而形成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性,以致于背离制度本身的初衷。

(五)市外就医报销过程麻烦

我镇在外务工人员较多,因此,在外就医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市外就医报销过程较为复杂,为得到报销,要带上杂七杂八的证件和证明不说,不熟悉情况的农民的有时到报销地去了几次也没有领到钱。这些繁琐的程序对参合的农民可以说是“拦路虎”,农民很可能会因为繁琐的报销程序而放弃数额较小的报销金的领取;就算是为了获取大额的报销金而大费周折,农民感觉也是十分苦恼的。繁琐的报销手续与农民意愿构成了一对难于调和的矛盾。

三、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新农合发展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让全体农民和广大基层干部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农合政策,卫生系统尤其是定点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与农民患者直接打交道的优势,宣传新农合政策。同时充分做好公示工作,要用典型的得到补偿的例子,宣传新农合给参合患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引导农民自觉参合。要对参合农民就诊、转诊、诊疗用药目录、补偿项目、补偿比例等规定加大宣传力度,使参合农民认清认透,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减少矛盾和纠纷,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参加新农合不应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而应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暂时的“不受益”意识着长远的最大受益,要使新农合参加者消除思想疑虑。

(二)确定机构编制及经费。建议出台相关文件及政策,确定乡镇经办机构的编制、人员及经费。

(三)加强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措施,加大对“过度”检查、重复检查、目录外用药超过规定要求的处罚力度,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和合理收费,因病施治。并采取积极措施,实行人均住院医疗费用总额控制,合作医疗病人住院人均医疗费超过控制总额的,超过部分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承担,从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同时,对于医疗费用合理,医疗服务质量好,药品管理规范的医疗机构,进行广泛的正面宣传。相反,对于医疗费用不合理,医疗服务质量差的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调销营业职照,取消行医资格。

随着新农合全面推进,一些新问题将会不断出现,完善制度和创新管理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运行以来,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仍需实践检验并不

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卫生行政部门尤其是经办机构及相关机构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审视、观察、实施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重点要在起付线、封顶线、分段补偿比例、受益面、受益水平、补偿范围、报销程序等几个关键点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参合农民的意见,完善和改进实施方案,让农民在有限的资金内最大程度地受益,使绝大多数农民拥护和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

二OO九年六月十七日

第三篇: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田尚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作者简介:田尚(1978—),女,湖北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

摘要:本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补偿标准、基金管理体制及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武汉市蔡甸区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对策

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的实施对于切实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启动和发展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转涉及到参合农民、医疗单位、卫生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等多方面的协调。特别是当前保证新农合制度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可忽视。本文就武汉市蔡甸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成绩及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武汉市蔡甸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情况和初步成绩

武汉市蔡甸区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辖11个街乡镇,全区总人口47.4万,其中农业人口34.2万,占人口总数的72%。2006年全区财税收入8.1亿元,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1.19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750元。2003年11月,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蔡甸区在全市率先正式启动了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程。三年多来,该区新农合建设不断完善,参合农民人数不断增加,筹资水平和补偿比例不断提高,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看病难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①参合率稳步提高。2004年全区新农合的参合率为49.7%,2005年为51.1%,2006年增至65.1%,如除去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参合率已达到88%。②筹资水平不断提升。2004年全区参合农民按照每人每年缴纳15元,市、区两级财政各补助10元的筹资标准,筹集资金657.72万元。从2006年开始,市级财政提高补助标准,2006年全年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002.2万元。③医疗费用补偿逐步增长。2004年,全区合作医疗基金补偿379.18万元,其中门诊共补偿费用42.28万元,住院共补偿费用336.9万元。2005年补偿553万元。2006年补偿731万元。④统筹模式由个人帐户积累模式实现向个人、集体、财政统筹模式的转变,新型统筹模式基本形成。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筹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新农合筹资水平不高,究其原因:①农户参保具有逆向选择性。对农民征集统一的、较低水平的费用,只补偿发病率低但支出额高的大病医疗费用,解决不了农民经常发生的小病费用问题。由于合作医疗的风险补偿与个人缴费不是一一匹配的,农民容易出现风险逆向选择(越容易得大病的农民越愿意参保,而自恃身体健康的农民放弃参保),这也是导致许多农民主动参与性不高的原因之一。②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蔡甸区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给予了一定补贴,即由财政部门帮助特困家庭、伤残人员和重点优抚对象交纳参加新农合个人应缴纳的资金。虽然财政部门负担了这部分特殊人

群的参合费,但由于我国目前诊疗机制是先交钱看病,再报销,这就使得弱势群体中的大多数家庭没有能力预付和承担看病钱款,实际上这部分人还是无力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③便捷、有效的缴费机制尚未建立。蔡甸区农业人口中每年有8万多人外出务工和经商,一方面造成部分农民想参保又无法及时缴费,错过参保时机;另一方面由于以户为单位参保,有些乡、村帮助其垫资,报销人员中未含打工人员,因此他们对垫资拒不认帐。

2、医疗费用补偿水平不高,补偿标准设置不够科学。新农合采取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发展思路,希望以较低的筹资水平来达到一定的覆盖面,但是,较低投入水平的同时只能享受到与之相对应的低水平保障。虽然蔡甸区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将住院起付线由原来的220元调整至150元,住院病种也适当放宽,但是平均报销率还是较低。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上半年蔡甸区加入新农合的农民住院费用平均报销率仅为23.8%,其中大病报销率不足10%。这主要是由于蔡甸区农民整体收入不高,财政财力有限,门诊和住院的报销比例设定偏低,报销还要剔除用药目录以外的花费,这些都造成农民实际受惠额过低和收益面过窄,与农民的心理期望值还有差距。按照现行医疗费用水平,还无法完全达到最初新农合制度设立的目标,对于防范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也明显乏力。

3、基金管理体制及监督机制存在潜在风险,有待健全。目前根据蔡甸区的区情和财力,新农合基金“钱账分离”的管理结算办法受机构、编制、经费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还难以实现。试点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区卫生部门和乡卫生院来管理,工作人员都是从系统内部抽调,经办机构既管账又管钱,直接进行账目审核和现金结算,基金安全存在潜在的风险。同时,在有的试点单位存在网络化管理还未完全推行,报销程序不完善、财务手段落后等问题,很难保证新农合基金的高效运转。因此,在这种“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以及落后的管理手段下,势必造成管理不顺和监督不力,久而久之,就会使农民失去信心,不利于新农合制度的长期发展。

4、乡镇卫生基础依然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农合作用的发挥。在调查的乡镇医疗机构中,整体服务和技术保障能力还十分有限:①部分农村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药品价格偏高。一些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比较突出,次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处方药物和检查项目超负担,加大了合作医疗基金支出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缺乏,不具备住院条件。③医疗服务水平偏低。大部分医务人员专业素质缺乏、学历普遍偏低,对稍微复杂的病情难以作出及时、准确地判断,医疗信誉不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就近就医的需求,大量的参合农民转而就诊于区级或市级医院,这无疑增加了农民的就医成本,打击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1、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是保证合作医疗正常运转的前提。①逐步提高农民的缴费额度。在试点期间,农民15元的缴费额度是比较合理的。而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以及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这一缴费额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②逐步调整收费标准。不能够也不应当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上“一刀切”,应允许从各村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避免逆向选择。③建立弱势群体财政医疗补助办法。农村特殊群体可以按照特殊程序申请新农合医疗补助,获得批准后,通过医疗救助给予医疗费用减免,使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医疗费用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④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鼓励各类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风险共担和互助共济意识。

2、逐步提高补偿水平和报销比率。补偿水平不高和报销比率偏低是影响新农合发挥其有效机制的主要原因,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增强合作医疗对农民的吸引力,有利于合作医疗的长期发展。①设计合理的补偿方案。补偿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及农民的意愿在住院、非住院的重大慢性疾病或对门诊的补偿之间进行权衡,以规定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方向。②设计合理的报销比率。报销的比率高低应与总筹资额的多少相一致,但一般补偿比应设定在30%~70%的范围内,才既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又可以避免卫生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

3、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监督和管理。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保证新农合基金发挥其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的关键。因此,①要坚持推行新农合基金的“管办分离”。建立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参保者和医疗单位三方制约机制,应明文规定管理机构不能设在医疗机构内部,以进一步明晰管理机构和办理机构的责任。②要建立公正独立的新农合医疗监督机制。可由区医改办或区卫生局联合财政系统统一建立新农合医疗监督机构,不定期到各区县检查定点医院对参合农民采取的医疗方案或医生开具的处方单,重点视查药品的选择、用药量和自费项目的控制情况、是否存在诱导性住院、药品价格执行情况等,对违规医疗单位和个人实行从重处罚。③要建立健全资金筹集、报销公示制和审计制。定期检查、监督基金的使用,增加基金的收支、使用透明度。对报销的医疗费用进行公示、审核,听取各方意见。④要建立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采用手续简便的结报方式,建立经费运营系统、预警系统和决策系统,从收费到结报、分析,实现自动化管理。新农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收集合作医疗相关的各种重要卫生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有效地为合作医疗管理服务。

4、提高乡镇医院的服务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吸引农民参保,促进新农合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乡镇医院的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应该做好:①加快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医疗环境和服务条件,使得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能上一个台阶。②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为农民提供全方位、连续性、优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关键在于医疗卫生人才。应加大对城市卫生人才下乡和农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投入。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素质,针对日常工作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采取逐级培训的办法。针对农村卫生需要,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基层和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朝才.关于“三农”政策的思考.财政研究,2006;(5)

[2] 邓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运行、问题与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05;(2) [3] 张红梅.武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经济论坛,2007;(10) [4] 洪志强,童智敏.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5)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6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2012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0326人,参合率98%。截止2012年10月20日,共有2416人次享受到住院报销,实际发生费用475.7万元,报销金额355.6万元,其中在镇卫生院住院2343人次,实际发生费用371.2万元,报销费用310.6万元,报销比例90%;镇外住院73人次,实际发生费用104.4万元,报销金额44.9万元,报销比例43%;住院分娩39人次,实际发生费用5万元,报销金额0.78万元;门诊126546人次,实际补偿122.3万元。

现将我院运行存在问题自查汇报如下:

1、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到目前为止,还有少数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报销范围和比例,就诊与转诊程序不够清楚。

2、入院指征把关不严。少部分病人存在挂床现象,入院身份审核未认真与身份证相核对。入院网络登记不全,部分病人入院后未在网络进行登记。

3、住院单病种费用增多,表现为检查增多,抗生素运用过多,如部分阑尾炎病人费用超过2000元。

4、出院病人结帐不及时,部分病人出院较长时间后才进行结算。

5、外伤调查未能及时调查,调查情况与村证明材料不完全吻合。

6、公示制度未落实到位,未按每月到各村进行公示。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院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如下:

1、加强领导。成立以院长周茂雄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合作医疗监管,高度重视,落实新农合各项政策与制度。

2、全员动员。与医生签定新农合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把患者入院身份审核、入院指征关,加强住院患者管理。

3、规范行为,控制单病种费用,执行住院一日清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4、加强合管员职责,实行管办分开,坚持合管员查房、入院资格审查、外伤调查,定期到村卫生室对新农合进行公示。

5、进一步对新农合政策进行宣传,提高参合率,使广大参合农民切实享受到新农合政策带来的好处。

沈集镇中心卫生院 2009年4月6日

第五篇:20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体验省情 服务群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锻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我校开展了“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

为了解新农合的运行情况,借2012年暑假之机,与同学一起在重庆市大足区通过走访当地财政局,走访村委会,走访农户家庭,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做了相关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医院,农民等。通过调查,我对新农合政策的运行情况有了切身体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一、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同与旧制度,新农合主要加大了政府支持力度,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提高了统筹层次,明确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等。新农合的实施,帮助农民抵御了重大疾病风险,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有效的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

二、基本情况

通过在重庆市大足区的调查得知,自新农合实施以来,参合率逐渐上升,从2007年2月初开始,大足区24个街镇乡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各街镇乡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参合农民达56.5万余人,参合率达73%以上,农民个人缴纳参合资金565万余元,新农合工作总体运行平稳,态势良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县农村“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门诊医疗”的新农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缓解了广大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大足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几个月的实施,新农合制度已初显成效。自3月1日启动新农合报帐至4月底两个月时间,累计补偿医药费用233.6万余元,共有131318名参合患者受益。其中:县内新农合住院3620人次,住院补偿医药费用

1614606.49元, 住院次均医药费用1670.25元,住院次均报销医药费用446元,住院报帐比率为26.7%;县内新农合门诊127545人次,门诊补偿医药费用

534870.9元,门诊次均处方费用12.25元,门诊次均补偿4.19元,门诊报帐比率为34.23%;转县外就医和外出务工人员就医补偿153人次,补偿费用为186622元,次均住院补偿费用1219.75元。随着时间的发展,大足区的参合率已由2007年的73.39%增加到2012年的95.31%,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包括从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参合资金也越来越多。

三、出现的问题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纵使有很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1、监管力度不够,有待加强,少数定点机构还存在挂床住院、滥检查、滥用药、小病大治,导致有的医院费用增长过快,农民群众受益降低,甚至还存在假资料骗取基金的行为。

2、工作人员编制较少,工作量大,再加上有的乡镇人员不是很稳定,信息系统还未与医院管理系统顺利对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办事效率。

3、管理乡医较难。由于乡医人数多,管理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的。

4、统筹层次低,抗风险能力不强。农合实行以县为单位统筹,抗风险能力低。

5、新农合基金管理主题混乱,新农合基金以卫生局为管理主体,而卫生局本身又是医疗服务的管理者和提供者,期间的利益纠葛使其管理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不到位。政府调整过快,百姓认可度较差。

四、解决办法

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

1、建立管理监督机制,使新农合真正取信于民。一是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职责,切实履行组织,管理,指导工作,对定点医院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医院的办公是否符合规定。二是完善基金监管机制,确保基金运行的透明度和高效性。三是加强经办机构的建设,按该规定落实人员编制,改善办公条件,加强规范管理。

2、深化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了解,提高参合度,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满意度。

要大力宣传合作医疗的出发点,目的及农合的现实意义。使医疗制度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使其自愿参加合作医疗。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报销比例,让农民感觉到新农合的好处,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3、推进服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管理。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好地承担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提高服务人员的认识,把服务群众,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关心和服务患者作为第一职责。

五、总结

在这几天的以“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为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生病所产生的医疗相关报销,尽最大可能降低农民的医疗开销,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保障;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同时农民有多余的钱就会去消费,就会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家庭财政压力,抗拒社会风险。

通过这次“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的实践活动,希望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农民不会再为看病的问题发愁,为农民的利益最大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及建议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课题 上饶县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运行现状及建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的深切关怀。自2005年12月,我县......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5篇材料)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筠连县政府课题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运行汇报材料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07年元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一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良好,效果明显。一、农民参合情况。全县总人口422222人,其中农业人口342079人,参加合作医......

    宜宾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探索

    宜宾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探索 宜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谭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县自2006年实施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央和省、市委都相继出......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五篇模版)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自查自纠的报告 县卫生局并新农合管理中心: 我院是全县技术力量较强、设备较先进、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县级医院,职工总数252名,卫技人员占总......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5篇)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自2003年开始在全国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使广大参合农民实惠。部分缓解了农民因病返困返穷的现象。我市从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