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的宏观透视
历史的宏观透视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书评
法学院二班田松2010/12/
1摘要:黄仁宇先生可说是当今海外史学界在中国大陆影响最大,名声最著的一位,而其《万历十五年》更是其代表之作。他以“大历史”观闻名,以崭新角度透视历史,为历史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的看历史的方法。
关键词:《万历十五年》﹑大历史﹑礼治﹑道德﹑“阴”﹑“阳”﹑数目字管理
一
《万历十五年》成书于1976年夏,是黄先生的成名代表作。当时他已62岁,却已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颇具戏剧性。而此书完成后,出版却经过无数挫折。因为当时美国出版界对书本商业性的和学术性的分野极为严格,而此书在各方面讲,都在两者之间。商业性的书局认为此书有许多学术性的内容,当属学术著作。而大学出版社认为此书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又缺乏分析与解剖,实在是不伦不类,也不愿承印。实际上可折射出当时主流学术界对黄先生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的偏见。不过,在1979年耶鲁大学出版社毅然排除成见,答应出版。这样,一名犀利的分析,冷静的笔调的海外历史学家在大陆红火起来。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也即“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作者如此命名,确实有点耐人寻味,因为历史上1587年确实无所大事。作者解释到“这些小事,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的因果关系,恰为历史的重点”①。全书共七章,分别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李贽、戚继光以及一大串人物组织在一起,又互相杂糅介绍,展现出一个历史大失败的总集。其间有大量细微又切身历史环境的人物描写,如在描述万历皇帝与申时行时,对其心理描写非常详细。特别是万历皇帝的细微心理描写,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他作为一名守成之君,在面对礼教﹑宗法与群臣劝谏的束缚时,“这样的一个皇帝,实际上已经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处置国事的一个权威性的象征”②,而此君臣对立所引发的皇帝长达三十年的“罢工”,对整个明帝国甚至后来中国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证明,黄先生所开创的清秀俊朗的文笔使学术著作成为大众精神美食,适应时代潮流。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同时又能让大众愿意去接受,引人入胜的笔法去掉了历史的枯燥无味。丰富历史人物以真实的情感,刻画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使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斋中之物,而把历史从少数研究者的手中释放给全体大众。这也是我读
他的书的最直接的感受,也是我认为其成就最高与影响最大的一点。当今的易中
天,王立群,石悦(当年明月)等,无不受其影响。
二
作者在书中序言就点明到:“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③这是这本书作者的核心论述问题,全书涉及的万历
﹑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李贽﹑戚继光等,都或正或反,或明或暗的来解释这
个问题。
我们的帝国为什么需要运用礼教道德来作为治国原则?首先不得不从王朝存
在的合法性谈起。王朝的存在与运行,需要向全体臣民承认,否则其权威性就会
受到质疑动摇。早在夏商时期,为解决这个问题,就产生了“神权”思想。它解
释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神”,王权是“神”或“天”赐予的,这为其后整个政
治文化奠定了一个历史基点。后来西周时期,对神权思想作发挥,对个人的价值
加以重视,更加强调以“德”配天,君王有“德”才能受命于“天”。这样,礼
教道德治国的原则,“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也就逐步建立起来。其间虽有冷漠,不过经儒家学说的解释发展,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成为古代
中国的传统思想,至明朝而极。“本朝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臣民,而是以‘四
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正是这些原则为天下人所普遍承认,我们的帝国才在精
神上有一套共同的纲领,才可以上下一心,臻于长治久安。如果仅凭法律的条文
作为治国的依据,则我们立国的根本就成了问题”④
其次,“统治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
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⑤,这就是政府统治的可行性问题。我们不得不说,在封
建社会相当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政府是不可能有一套高效的运营机制办法的。
在此条件下,古代政府不得不是一个低能的政府。要想统治长久与稳定,最好是
用外在的形而上的意识如宗教来束缚大众,使人民保持统一的精神生活方式以便
于统治。在这点上,中西方相通。欧洲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就是依靠基督教的有
力支撑。而中国,就是靠不断提倡儒家思想来实现的。从而使儒家近乎有宗教的实质,只不过无宗教的外衣罢了。
为了适应礼教道德的需要,我们的法律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是非评判标准,对
挣执纠纷加以除裁,有时也只能以习惯或祖宗成宪作为根据,而这些规则都是从
道德转化而来的。可是,这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吗?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活动的商品化和货币化发展,民间产生大量的诉讼。
而政府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只低能低效的处理着,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了。因而,有一个人看到了这一点即“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人就是张居正,他力倡改革,改变文
管机构的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改革财税制度以富国强兵。在改革时,执行严格,对这个已经腐朽的帝国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如各地为交足税收,出现官敲扑
小民的情况,这是和政府一贯提倡标榜的仁厚精神相背的,也就遭到了一些文官的反对,因为“他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⑥明朝以文官治国,这是为加强
君权实行科举取士的历史必然结果。唐宋以来,进士文人已成为统治集团的主力。
为确保文官集团的忠诚与统一,科举内容逐步变窄,至明代而极,出现八股取士。
可以说,在这样浓厚的儒家观念教育下的文人,心中始终会留存一些家国理想,也即书中多次提到的“阳”。但同时,人性也有欲望的“阴”的一面,这就是文
官集团的双重性格。儒家道德要消除“阴”的一面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都
认为做官是一种发财的机会。同时,明朝在文官管理上又过于极端,给以官员的俸禄极低到不切实际,官员们需要取得额外的收入就不可避免了。因而,要想保
持文官集团的统一性,就又需要用精神力量来弥补技术的不足!这样,儒家道德
与帝国官僚们,就永远不可扯散的交织在一起了。而张居正的改革恰恰没有妥善
解决这一点,因而他死后,其改革措施便趋于流产了。
同时,这种文官的双重性格中“阳”的一面,对万历朝有名的“立储之争”
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万历想要立皇三子为太子而不立皇长子为太子,遭到了
群臣极为激烈的反对,使的君臣严重对立起来。虽然其间皇帝罢免了许多首辅与
百官,但依然没有让群臣妥协,因为百官坚持礼法,坚决认为不能废长立幼。最
后万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打算,但结果是万历对政事的怠倦,长达三十年的“罢
工”。在这事件上,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有看到遏制君权的倾向,但也可反映出
落后守旧的官僚集团的深刻的顽固性,顽固的根源就是如儒家伦理道德,使得其
集团日益落后于时代的需要,使着明清逐步坠入历史的深渊。且看清朝后期在民
族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数量庞大的顽固分子就可心惊。
而要想改变其“症结”问题,不是没有办法,其中就有一个平衡点,即“法
制”。此法不是传统礼法,而是在商业社会化条件下催生的法律,即把传统农业
社会改造为“数目字管理”⑦社会。只有“以技术看问题,而非道德看问题” ⑧,才是解决“症结”的关键。
三
大历史,即“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 ⑨的方法。而此观念的形成,其间确经过一段长时期的周折,抑或时代命运
之安排。
黄先生可谓学术另类,进入大学学术之墙前,早年从南开大学肄业,后从军
参加抗日战争,到缅北作战,最后以少校身份退役。解甲之后,负笈于海外,去
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治学于“哈佛学派”与“剑桥学派”之间,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在研究界可谓罕有,这些经历对他的学术研究也有重要的影响。他说
道:“首先要解释明白的是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可以看到的,尤其是不以个
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熬,才体现出来的。” ⑩“因为我有了这些经验,开始立
场就复杂,乃不能对一般人所作的近代史的观点雷同„„受过被裁失业,与家人
一起感受经济危机和被人歧视的景况,才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
限。生命的真正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
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的出来。”⑾正是这种影响,形成了他
冷峻的笔调,新颖的剖析。而其间的两点缘由,我不得不提。
黄先生早年作为一名军人,被灌以军人的国家意识,这对他始终以“国家”的宏观高度来看问题。但他又能逃脱当时盛行的意识形态束缚,又不能不说是个
奇迹。他的方法以重归纳,重综合,试图从长时段看历史为主,从技术角度看历
史,不是从道德角度检讨历史。不同于美国汉学界主流的“显微镜”眼光,倒是
与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相似。
同时,与黄先生去美有关。当时的西方历史研究深受“社会学派”,“新分析学派”,“新自然学派”等几大哲学流派影响,盛行系统研究与计量方法研究,他自创的“macro-history”(大历史)⑿,不可置否受当时美国铺天盖地的“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的方法的影响。至于后来黄先生多次提及的且争议很大的“数
目字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有统计意味的词。
《万历十五年》中,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
研究里去” 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
深远。“他对中国史实﹑甚至是司空见惯的史实所做的深刻、新颖的剖析
和解释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
力的‘通史’之才。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所做的独到思考,已经影响了并
将继续影响许多中国学人” ⒀。黄先生与他的“大历史”,已成为史学界不可
多得奇葩。
“大历史观”是黄先生留给我们研究方法和一把钥匙,《万历十五年》作者
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了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看
历史的方法,着眼虽小,意涵却大,见微知著,现实了认知的深度和理性的智慧。
我们需要跳出当前视野的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
历史,正视现在,开创未来,以了解真正的历史。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5月版,定价:18.00元﹞
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001页
②: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2页
③: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005页
④:同上,第100页
⑤:同上,第025页
⑥:同上,第72页
⑦:同上,第315页
⑧: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005页
⑨:同上,第001页
⑩:同上,第307页
⑾: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001页
⑿:同上,第001页
⒀:方舟子:《悼念黄仁宇先生》,载《新语丝》月刊2000年第二期
第二篇:宏观透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北京師範大學
珠海分校
期中课程论文
题 目 宏观透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学院(部)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指导教师
2013年6月4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内容摘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末酝酿, 60年代出台以来,可区分为广义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政策两类。新历史时期,该政策模式无论从政策理念、控制效果,还是具体执行方式都面临转型的需求。人口控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要进一步发挥人口政策的调节作用,除胎数放开外,还应当考虑对现行政策的方向进行调整,在尊重生育意愿的基础上,以鼓励型控制替代限制型控制,以宏观政策配合替代单一人口政策调节。从更宽泛的意义来说,这一转型也有利于消解不同社会政策间的概念分歧,促成彼此一致性的达成。
关键词:计划生育;公共政策理念;人口控制;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目录
1.浅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3 1.1.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3 1.2.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确立的两个阶段.......................................................................3 1.2.1.政策酝酸阶段................................................................................................3 1.2.2.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3 1.3.90年代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政策的转变与最终确立..........................................3 1.4.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3 2.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5 2.1.有效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5 2.2.缓解了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 2.3.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贡献.......................................................5 3.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负效应...........................................................6 3.1.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导致我国人口结构恶化...........................................6 3.2.削弱了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6 3.3.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6 3.4.导致新生人口素质不高...........................................................................................6 3.5.损害女婴、弃婴合法权益的问题...........................................................................6 4.计划生育政策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探讨及政策分析.......................................................7 4.1.政策宜传方面...........................................................................................................7 4.2.政策环境与政策的可行性方面...............................................................................7 4.3.政策执行方面...........................................................................................................7 4.4.政策发展设计方面...................................................................................................7 4.5.配套政策方面...........................................................................................................7 5.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型方向...........................................................................................8 5.1.从限制向鼓励型政策转型.......................................................................................8 5.1.1.限制型人口政策概况....................................................................................8 5.1.2.鼓励型政策....................................................................................................8 5.2.从单一人口政策向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引导转化...................................................8 5.3.着重建立保障与福利的利益导向性机制...............................................................8 6.结柬语.................................................................................................................................10 7.参考文献:.........................................................................................................................11
第 2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1.浅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1.1.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60年代,中国进入了新中国建立后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从1962年至1972年,中国年平均出生人口2669万,累计出生了3亿。1969年中国人口突破了8亿。从60年代开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鉴于这种情况,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考虑中国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揭示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中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确立了计划生育工作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1.2.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确立的两个阶段
1.2.1.政策酝酸阶段
1954年至1957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处于酝酿阶段。然而1958年至1959年,中共中央上层领导人对于施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思想发生反复,导致计划生育政策迟迟未正式出台。
1.2.2.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年至1969年,我国确定限制生育政策并开展工作;紧接着,1970年至1984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限制生育政策,即“晚稀少”政策。接下来,在1984年至1991年期间,我国先后完善了生育政策并形成地方计划生育条例。
1.3.90年代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政策的转变与最终确立
计划生育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00年代以后,一些地方除了利用行政强制以外,还引入了利益导向机制。在此墓础上,“两个转变”被作为重点提了出来,即由孤立地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的机制转变。这一整套的基本经验构成了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的先决条件。
中国计划生育的立法经历了1978年、1982年、1988年、1993年四次论证,但皆因条件不成熟而没有出台。1998年,计划生育立法第五次被摆到了台面上,经过三年的努力,2001年12月29日终获通过,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由羞本国策上升为法律,其核心是按照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既不收紧也不放松。
1.4.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 3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干部职工和城市居民除特殊情况外,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农村中有实际困难的夫妇,包括生了一个女孩的“独女户”,可以有计划、有间隔地生两个孩子;少数民族可以适当放宽,具体政策由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决定。
第 4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2.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国城乡普及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的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体现在: 2.1.有效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徘徊在5.8左右,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生育政策的全面推行,促使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90年代末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我国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这大大缓解了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压力,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2.2.缓解了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里平均每年少生约1500万人。这缓解了国家在资金、旅游、粮食、能源、交通、墓础设施、教育、服务、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需求紧张和资源短缺状况,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3.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贡献
生育率下降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份额在13%以上,对我国人均GDP增长的贡献份额约为26-34%,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份额约为13-24%。此外,人口的有效控制使得人均总消费水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提高1.653.0个百分点,并且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至少有25%是生育率下降的贡献,它也为我国的资本积累也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 5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3.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负效应
3.1.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导致我国人口结构恶化
由于计划生育只能减少小孩的数量,而不能把老、中、青的人口同时按比例减少。也就是说,计划生育使得人口规模在自然萎缩的同时还会伴随着年龄结构的不断恶化,这导致了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及中高龄人口比例的增加,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的增大和社会保障系统的负担加重。
目前我国总人口的负担系数呈现一个先降后升的U 型趋势,而谷底就在今后的10 年左右。如果中国继续维持现行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至多到2040 年,中国65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40%,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其实,现在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常驻人口中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初露端倪,有的家庭已经不堪重负。
3.2.削弱了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
在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肯定是农村家庭养老的主要形式。大多数农民生儿育女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老有所养。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特别是一些家庭没有男孩子。然而,在现行的婚姻居住方式下,子女数量的减少和未生育男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
3.3.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有资料统计,我国近几年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达到了117:100,国际公认的正常比例为不超过107:100。过高的出生性别比意味着在2020 年, 我国将会有4000万男性找不到配偶,成为“光棍”。而男性比例过高,除了会造成婚姻压力外,还会加剧性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的出现,从而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4.导致新生人口素质不高
当然,现在的人口素质与二三十年前相比还是提高了很多,但目前农村的人口出生率明显高于城镇,而城镇的教育水平要优于农村,这在客观上阻碍了新生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假如没有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理应当比现在还高,因为家庭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竞争意识更为强烈,心智成熟更为顺畅。
3.5.损害女婴、弃婴合法权益的问题
由于多生孩子面临着巨额罚款,在农村,一个家庭因为交不出罚款,而被“牵牛扒房”是常见现象,这导致少数家庭在分娩之后如果发现出生的婴儿的性别不如所愿,便会选择弃婴,而被抛弃的一般都是女婴。虽然,有些家庭希望领养孤儿弃婴,但是难度很大,条件苛刻,原因竟是民政部门担心有的家庭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将亲生的子女谎称为弃婴或孤儿,这些限制给那些真正的弃婴、孤儿带来了生存困难。
第 6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4.计划生育政策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探讨及政策分析
4.1.政策宜传方面
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之时对群众进行的宣传教育不够。尤其是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早期,乡镇干部去做工作时,群众不理解。这不是让人断子绝孙吗?城里的人呢,也有少数人为了传续香火而不择手段,典型的就是怀孕了就去做B超,查出腹中的胎儿是男,留下;是女,打掉!也就是说,由于对这项政策进行宜传的力度不够,广大群众并没有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2.政策环境与政策的可行性方面
自从1980年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以后,相比较而言,“一胎化”政策在城市得到了较为彻底的执行,但在农村就不一样了。
我国农村区域广大,针对农村的生产方式、社会福利状况以及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来说,对家庭成员的依赖也使得只生一个成为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4.3.政策执行方面
政策执行手段单一且不规范、执行方式粗暴。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就是行政强制力,几乎唯一的处理猎施就是罚款,计生工作人员很少到家庭中做思想工作,而只是在超生后积极地进行罚款工作,交不上罚款的怀孕妇女经常被计生工作人员强行带走。
4.4.政策发展设计方面
决策者应该看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首先是不得已而为的政策,其次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它要随着人口发展的态势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状况以及国家发展的全局来综合考虑。我们既要看到计划生育在一定时期内的有效性.也要看到计划生育的阶段性本质。
4.5.配套政策方面
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走的依然是单项突破、孤军深入的路径,没有注意到政策之间的系统性和连动性。要达到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目的,必须配合以相应的辅助政策。比如说,奖罚政策方面,为了免去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国家应当制定对这些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按原国家规定对独生子女家庭实行优惠政策。并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形成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为应付老龄化可能带来的杜会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里要切实解决好养老保险问题。
第 7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5.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型方向
5.1.从限制向鼓励型政策转型
5.1.1.限制型人口政策概况
2000年以后,计划生育政策的新转型已经开始把“奖优免补”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但目前限制性策仍然在大部分领域存在,如现行对违反独生子女政策的行为惩处:一是行政处分,对国家工作人员若干年内提干、提级、晋级的限制或一票否决,不给予评先进,扣发奖金,不得享受公费医疗,最甚者开除公职,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评优也有所限制:二是经济处罚,对个体或家庭罚交计划生育费;三是行政制裁,不给超生子女发准生证、上户,农村的还不给分宅基地、耕地份额以及不能正常就读等。
这些惩处措施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非常严格。事实上,至今为止,还有计生干部认为此类限制性政策应该进一步强化,如有人提出应加大处罚力度,和刑法、民法联系,对一般和严重违反者分别处以拘留、劳教或徒刑,并加强行政制裁力度,如工商行政管理上采取停业整顿、吊销、停发执照等措施;对所有违反者处以经济制裁。
5.1.2.鼓励型政策
然而,除“胎数”前提应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外,这些限制性举措在新历史发展阶段,也应该逐步考虑以市场性手段取代,比如对响应计划生育政策者在税收、学费、公共事业费上予以优惠。以柔性方式进行利益引导,更有利于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协调发展。
在未来的阶段里,应考虑如何以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对个体的生育行为进行理性约束,是计划生育决策部门需要继续重点思考并细化的问题。在本研究看来,独生子女政策在人口压力大的地区并非一定要废除,但可以鼓励性政策的方式作为二胎化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种补充存在,这样可以在尊重个体权利的基础上有效引导生育意愿。
5.2.从单一人口政策向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引导转化
未来计划生育政策还应该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通过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宏观层面政策去影响生育动机和原因。如利用养老政策、教育政策、社保和福利政策等配套措施去引导个体去控制生育愿望。
新历史发展阶段,以宏观社会经济政策为导向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形成自发内化的节制生育意识方面,更具备积极意义。因此进一步促进宏观层面相关社会公共政策的发展,应是计划生育政策今后的发展重心所在。
5.3.着重建立保障与福利的利益导向性机制
实现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衔接和配套,加快建立和健全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是国家计生委提出的目前计生工作的重点。
应该看到,计生政策其实在实施之初就有惠民的思想萌芽在内,如先于农村低保制度的计划生育奖补政策,最初起到的是一种替代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但即将全面建立的农村低保制度,从影响力度和影响面来说,远远超过独生子女奖励的力度, 2006年农村低保就已经平均达到70元/人/月,高于独生子女50元/人/月的标准,且此后这方面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强。而独生子女费长期以来很多地区20年如一日地维持同样水平,第 8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不随物价浮动而浮动。这种补助对于农村无男户来说,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也无法起到控制出生比上升的效果。
因此计划生育奖补制度在建设时需要进一步考虑向保障与福利转型的思路。计划生育奖励不仅起到最低生活补助的作用,还要承担起一定的福利化诱导作用。国家不应单纯从人口控制的角度,而应该更多的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提升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争取让福利增加最大化和福利流失最小化,使人们自愿选择一胎或二胎、自愿进行计划生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样才可能有效引导群众根据公共利益的不同需求,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节制或倡导生育行为,有效引导生育意愿,使计划生育成为一种跨时代性的公共政策。
第 9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6.结柬语
总之,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既有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育政策,创造世界生育率水平下降奇迹的时期;也有执行未考虑以人为本、脱离群众的生育政策,迫使计划生育工作及生育水平都陷入“怪圈”而经历曲折的时期。因此,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硬辙,指导未来。
第 10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7.参考文献:
田雪原.《出生性别比升高原因何在》[J].望新闻周刊,2004,(30),P59.侯东民.《需要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J].科技导报,2003,P41 詹宝全:“浅析提高计生依法行政水平”,选自《人口之声》杂志,2008 年4月总第 40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编,《计划生育文件汇编1981.3》,北京,国家计划生育委会.1987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谙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马尔萨斯著,朱决等译,《人口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英)蒂特马斯著,江绍康译,《社会政策10讲》,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年.]刘继同:《试论福利一民主一市场社会主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12](美)罗伯特.K.殿顿,林聚任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 11 页 共 12 页
第三篇:历史透视 法国大革命前后戏剧的流变
【历史透视】
法国大革命前后戏剧的流变
作者:詹娜《光明日报》(2016年09月07日 16版)
戏剧《爱国大家庭》中的革命标志
大革命时期的戏剧表演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以疾风暴雨般的速度推翻了近千年的封建王朝,在这样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戏剧作为旧制度文化艺术的载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又形成了哪些新特点呢?
经济利益是剧团生存和戏剧发展的基础,因此对戏剧赞助人的考察成为探究戏剧流变的首要因素。17世纪的法国剧团没有固定场地,只能坐着大篷车到处奔波,在露天剧场演出,演员收入低下,社会地位卑微,剧作家也备受盘剥,剧团生存状况十分艰难,依靠一些贵族捐赠勉强维持。直到路易十三统治时期,黎塞留为加强政府对文化的控制,亲自雇佣戏班,建立马雷剧场,国王赠予该剧团1200锂,此后巴黎主要剧团开始得到政府的资助。路易十四亲政时期,戏剧得到宫廷的大力支持,条件也大大改善,王室成为戏剧最大的赞助人和庇护者,国王专门给剧团发放津贴,演员和剧作家的收入得以增加,地位也不断提升。莫里哀剧团曾受到菲利普·奥尔良亲王的庇护,后来又得到国王的青睐,获得每年6000锂的津贴,并授予剧团以特权。为了得到更多资助,剧院竞相上演符合王室、贵族口味的戏剧,剧目也受到严格审查,国家禁止剧团在享有特许权的舞台以外演戏,戏剧为王室垄断。
大革命爆发后,戏剧赞助者们或解散剧院,或破产移民,将他们的投资转向其他领域。1791年1月13日,制宪议会公布了一项重要法令:取消法兰西喜剧院、歌剧院的演出特权,废除王宫的戏剧审查制度,从法律上保护了戏剧的自由,戏剧转向大众化,演员也有了合法的社会地位。受到大革命的洗礼,剧院从私人转为公共状态,其数量成倍增加,从1789年的数十个剧院增加到1792年的40多个。剧院的名称也有改变,1794年6月巴黎最大的法兰西喜剧院更名为“平等剧院”,此外还有众多剧院改名为“爱国者剧院”“自由剧院”“共和国剧院”等。戏剧作为革命者的喉舌,宣扬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1773年罗伯斯庇尔在议会上宣称“戏剧是有觉悟人们的初等学校,也是国民教育的有益补充”。革命政府积极支持爱国剧作家的创作,并给予相应的补助。演说家在戏剧中导向着民众的公正,指引着人们对革命事件的评论。1793年8月,政府规定每周一次免费开放革命剧院;1793年10月,救国委员会给予巴黎歌剧院15万锂的资助;1794年1月,国民公会决定资助“人民创作、人民观看”的剧目上演,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剧院作为社会活动的公共空间在革命前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旧制度下,剧院主要受到王室、贵族的资助,大多服务于宫廷,成为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剧院布局也体现出等级特权,在观众席周围叠加起多层华丽的包厢,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皇室有专门的隐秘包厢,国王与其亲密的随从来去自由,不会被观众看见。宫廷人员按政治地位的高下、得宠的程度决定包厢在哪一层,以及与国王包厢的接近程度。戏剧演出时,舞台工作人员、仆人的数量几乎与观众相当。剧场陈列着场面宏伟、变化多端的意大利式布景,此时已经开始使用大型机器来制作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关布景,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在空中来去自由,仙女在不同背景下翩翩起舞,人物魔术般地出现、消失等。皇室贵族有时还参与到戏剧演出中,如路易十四经常亲自上阵,阿图瓦伯爵曾扮演过费加罗的角色,皇后玛丽·安托瓦内在《塞维尔的理发师》中扮演罗西娜等。戏剧演员们竞相模仿宫廷的穿戴,他们购买众多华丽的戏剧服装,有锦缎的、真丝的、天鹅绒的,配上五颜六色的羽毛,镶嵌金丝、花边等,这些手工织物在当时都是非常昂贵的。如此,戏剧通过美化剧场,制造精美的布景,华丽的服饰,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以供皇室贵族娱乐。
大革命后,包厢和观众席分离的理论被废除,每个到剧院来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特权,古代的圆形剧场成为平等的象征,革命期间莫里哀剧院、路瓦剧院、费度剧院等都是如此设置的。在剧院中,舞台上出现了刻有强调性的词语、象征性明显的装饰和布景,由此来广泛传递革命的精神,如正义、平等、自由等,同时也口耳相传一些标语,比如“保卫祖国为荣”“人民是最高统治者”“不自由毋宁死”等,旗帜在剧中广泛出现。枪声、炮火、喊声、警钟、玻璃破碎的声音等都成为戏剧新的表现方式,令戏剧舞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具有更为逼真的效果。这些在《爱国大家庭》和《共和国内部事务》剧中都有所运用,红、白、蓝三色在剧中反复运用在旗帜、花环、绘画甚至是家具上,服饰更是突出这三种颜色,还在胸前佩戴三色胸章等。此时期监狱成为经典的戏剧布景,比如占领巴士底狱、攻打堡垒等,成为反抗压迫的象征。
戏剧剧目的内容和创作在大革命前后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旧制度时期的戏剧以古典主义为主,从古希腊、罗马的史诗、神话中选取素材,内容主要集中于宗教、君主和贵族,如高乃依的《贺拉斯》描述一位宽宏大量的君主,《西拿》颂扬为基督教事业献身的精神,《熙德》讲述西班牙贵族青年的爱情磨难等。当然也不乏对贵族阶层的嘲讽,但剧目内容却始终不离当时的上层社会,如拉辛的悲剧《昂朵马格》和《费德尔》叙述皇室、贵族的宫廷情杀,《贝蕾妮丝》讲述继承罗马皇帝的提图斯对爱情和责任的选择,又如莫里哀的《唐璜》《愤世嫉俗》《贵人迷》等。在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创作处处仰仗皇室和贵族的鼻息。黎塞留曾把高乃依吸收到他领导的“五作家社”,秉承其意进行创作,给高乃依提供丰厚的年俸,然而高乃依与其意见不合,不久就退出了。在《熙德》演出后,高乃依受到黎塞留组织的法兰西学院的强烈抨击,沉默了好几年,此后他改变了创作倾向,严守三一律。同样,莫里哀也曾得到路易十四的大力支持,但他的《伪君子》触犯了教会利益,公演第二天就被禁演。此后,莫里哀的戏剧内容坚持对上层社会的批判,最终失宠于路易十四,晚年凄惨。拉辛也是如此,他的杰作《费德尔》受到保守贵族的攻击而停演,由于国王干预,事态平息,但拉辛却因此辍笔达十二年之久,后被任命为国王的史官,放弃了戏剧创作。
启蒙运动以来,戏剧开始从小故事入手,更加世俗化,并涉及废除三个等级、冲破阶层束缚等内容,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谈论时局。大革命开始后,剧目越来越关注政治时事题材,特别是攻占巴士底狱,为人们上演一出出逼真的戏剧,还邀请当时攻打巴士底狱的士兵来证实戏剧的真实性,并减少人物对话,鼓动观众上场,如《攻陷巴士底狱》《第三等级的胜利》等。1791年国王出逃被人民抓回后,上演了《沃姆斯旅馆》;为了更好地揭露宗教对人们自由思想和国家意识的侵蚀,1791年上演了《进入修道院的受害者们》;1792年8月人民起义后,逮捕了路易十六,摧毁了封建专制,上演《1792年8月10日当天》;1793年1月处死路易十六,上演了《国王最后的审判》。1793年法国内忧外患、陷于战火,戏剧则关注派系斗争、战争动员,如有战士牺牲,则更是在戏剧中被放大,如《夺回土伦》。大革命后政治剧目不断涌现,制宪议会时期创作了近855件新剧本,共和二年约500件,复辟时期约200件,真切地呈现出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
由此可见,大革命前后戏剧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大众,从王室贵族消遣娱乐、彰显特权地位的方式到宣扬自由、民主、平等的喉舌,戏剧的流变真切地反映出社会的变革,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同时,革命中戏剧面对最为广泛的平民大众,用最为直接生动的方式教化人民,承担着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由此戏剧创建了一个政治干预空间,但也引发了许多冲突。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第四篇:透视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平行透视
教学目的:掌握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并熟练运用该规律制作室内透视效果图。教学方法:讲授与辅导
教学重点:
1、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
2、正方体的画法
3、室内平行透视效果图的制作 教学难点:室内平行透视效果图的制作
教学内容
一、平行透视概述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我们在60°视域中观察正方体,不论正方体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可视画面平行,其他与画面垂直的平行线必然只有一个主向灭点——心点。这种情况下,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图1。
正方体的平行透视最少能看见一个面,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只要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肯定有一对竖直面与画面平行。
以立方体为例将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总结如下(图2-
2、图2-3):
(1)如果心点正处在立方体正面上或正面的边上,只能看到一个面。
(2)如果立方体的位置在视中线上、下移动或在视中线上左右移动,就可看到正面和另一个直立面两个面。
(3)如果立方体离开视中线和视平线就可看见正面、侧面和顶面三个面。(4)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离视平线和视中线越近越窄,越远越宽。
1(5)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正处在视平线和视中线上,这面就成了一条直线。(6)立方体如果处在视平线以下,远高近低,不能见到底面。如果处于视平线以上,远低近高,不能见到顶面。
(7)方形平面的透视形有两边是平行画面的直线,另两边在心点消失。
(8)方形平面上下位置移动时,越靠近视平线越扁平。如果与视平线重叠,透视形就成了一条水平直线。
(9)方形平面左右位置移动时,正对视中线时,近处两角成小于90°的锐角。一侧边与视中线重叠时,这一边就成了与视平线垂直的直线。在左右两侧时,靠近视平线的两角偏斜于心点。
(10)方形平面离视平线越近就越小。
在绘画与设计中,平行透视表现的范围非常广泛。一是因为它只有一个灭点,形成一个视觉中心,所以能较突出地表现主题形象;二是因为它能使画面产生平衡稳定之感,对称感和纵深感强,通常适于表现庄重、严肃的大场景或大场面题材,并为题材主题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视心点位置选择不好,容易使画面显得呆板。
图2-2平行透视规律
(一)第二节平行透视中正方体的画法
平行透视中正方体有一个由原线组成的可视的平行面,其透视形状不变;只有一种水平变线,而视域中心是它的灭点,并且位置永远不变,作图原理较为简单。作透视图的实质就 2 是如何表现各种线段在纵深关系中的距离和长度变化。在透视的纵深关系中,不同透视方向的线段有两类:一类是与画面成垂直关系的线段;另一类是与画面成倾斜关系的线段。平行透视图中,测定与画面垂直的线段透视长度可采用距点法。
所谓距点法,就是运用距点来测量的方法,即利用45°直角三角形原理,在平行透视图上来测量垂直于画面线段长度的画法。距点法又称测点法。距点用“D”表示,它到心点的距离和视点到心点的距离相等,位于视平线上心点的左侧和右侧。正方体的作图步骤(图2-4):
(1)定视点E,视平线HL,心点CV。画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ABCD。从ABCD四点分别引消失线至心点CV。
(2)延长CD线得E点,CD=DE„。由E‟点引线至距点D得F点(即D点CV点的连线与ED线的交点),DF的长度就是正方形伸向远方的透视长(深)度。
(3)由F点分别连接作垂直、水平线与B点CV点、C点CV点、A点CV点连线相交,各点连接形成图形,即正方体的平行透视图。
图2-4 正方体平行透视画法
第三节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以一个宽4米、高3米、深5米的房间为例,室内空间透视图的作图步骤如下:设定画面中的比例为4∶3∶5。
(1)定出视平线HL,心点CV,按比例定出宽度尺寸AB,AB线段为基线,过CV作A、B及各点的连线,确定距点D,D点CV点连线的距离等于视距(图2-5)。
图2-5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作图步骤
(一)(2)按比例作AB两点的垂直线,AC、BD即房间的真高线,连接D点CV点、C点CV点。在AB延长线上确定O点,BO线等于一个刻度。连线OD,与视心CV的各透视线形成交点,作各交点的水平线与A点CV点、B点CV点连线相交(图2-6)。
(3)接着作垂直线、水平线,完成房间室内空间透视结构图(图2-7)。
图2-6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作图步骤
(二)图2-7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作图步骤
(三)第四节 等距离平行景物透视图的画法
等距离平行景物透视图作图步骤:
先画最近第一根灯杆,从顶端和底端对心点CV点作消失线,确定灯杆的高低范围。从灯杆二分之一处对CV点作消失线。根据需要(或按实际比例)画第二根灯杆,过第一根杆顶端经第二根杆中点画直线,相交于杆底端消失线的点就是第三根杆的位置。依此类推,画出第四、五、六根灯杆(图2-8)。图2-8 等距离平行景物透视画法
第五节 地板方格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在作平行透视图中,可根据成45°对角变线必然消失于距点的原理,在原线上按原比例等分若干份,在直线上就可以形成透视的深度分割。平行透视的地板砖,就是实际应用中最好的例子。在图2-9中,我们会发现所有方格的对角线都与距点和视点的连接线平行,也就是说,在透视图中方格的对角线延伸后交于距点。另外,我们还会发现图中所有方格垂直边与心点和视点的连接线平行,这也说明,在透视图中方格垂直边的延长线交于心点。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绘制出地板方 格的平行透视图了。
作图步骤:
(1)在原线上,即方形的最近边,根据作画需要分成若干份。
(2)在原线的上方绘制一条平行线作为视平线,并在视平线上取一点作为心点。从各等分点向预定心点连线。这些线即为方格垂直边的延长线。
(3)确定视距后,以心点为圆心,视距为半径在视平线上作出距点。从原线的各等分点向距点连线。每条连接线与第2步做好的方格垂直边延长线的交点,即为方格 水平方向的顶点。
(4)过这些交点画水平线,就会出现近宽远窄,渐渐消失的地板砖(图2-10)。图2-9 地板方格平行透视原理 图2-10 地板方格平行透视作图步骤
第七节平行透视图中的常见错误平行透视图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
(1)距点过近,正方形图像失真(图2-17)。
(2)平行透视中各消失点不统一,或不在一条视平线上(图2-
18、图2-19)。
(3)线和面应有透视变化的没有,不应有的透视变化反而有了;物体未画平,后方或侧方高于另一方(图2-20)。
图2-17 距点过近
图2-18 各消失点不统一 图2-19 消失点不在一条视平线上
图2-20 物体未画平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平行透视?平行透视的特点有哪些? 2.从平常见到的图片和绘画作品中挑选出属于平行透视的范例,并分析其透视规律。
3.用平行透视的画法绘制一幅自己卧室的室内透视图。要求:按透视规律和步骤进行,布局合理。
第五篇:透视腐败
腐败是危害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直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腐败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尤其严重,不仅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着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直接侵蚀着党群关系,削弱着党的执政地位
在我国,诱发腐败的制度因素除了公共权力强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特别值得重视,即在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中,以公共资产形式存在的公共财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对这些资产不能有效保护并合理分配,那么必然产生公共资源大规模的流失,被私人或少数群体占有,不仅产生腐败,而且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差距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反腐败重点应该放在解决那些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和问题上,有效地发挥社会的力量和民主的力量,减少甚至切断权钱勾结的渠道和网络,增强社会公众对反腐败的信心和支持
腐败是危害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直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腐败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尤其严重,不仅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着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直接侵蚀着党群关系,削弱着党的执政地位。
在本质上,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和公共资源的私人或个别占有。在现代社会,随着国家管理社会经济职能的增强,公共权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干预这些领域的活动。如果对如此强大的公共权力不能有效制约的话,必然摆脱不了阿克顿勋爵的政治预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我国,由于计划体制的历史,公共权力有着干预广泛的传统。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以项目审批权、资金分配权等为核心的计划体制残余并没有清理干净,甚至在某些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因为相关管理部门并不想失去既得利益,以至出现了所谓的“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律化”以及“部门利益个人化”的现象,腐败蔓延到更多的领域,涉及到更多的部门。据2005年的调查,在过去近5年全国反贪侦查部门共查办的17万多件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生的领域已经从过去集中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权力机关和金融、海关等部门,逐步扩展到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和环节。在以前被人们认为是清水衙门的一些党政部门、教育系统甚至殡仪行业中,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现象也开始抬头。
在我国,诱发腐败的制度因素除了公共权力强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特别值得重视,即在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中,以公共资产形式存在的公共财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财产包括国有企业、土地、矿产资源、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大量以各种形式体现的国有资产和资金等。如果对这些资产不能有效保护并合理分配,那么必然产生公共资源大规模的流失,被私人或少数群体占有,不仅产生腐败,而且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差距。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不平等的拉大是双重意义上的,既有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有财产分配差距的扩大。而后者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公共财产分配的不平等或者被少数人占用。有数据显示,从总财产来看,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59.3%的财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仅有2.8%的财产。
公共权力的滥用和公共资源的流失直接破坏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威胁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具体体现为:
首先,腐败造成了机会和起点的不公平。公平的机会和平等的起点是社会公正的底线。个别人或群体利用公共权力破坏社会竞争的基本规则,并通过侵吞公共资源来获得竞争的优势,从一开始就拉大了社会内部的差距,破坏了社会的基本正义。
其次,腐败也造成了分配的不公平。这尤其体现在公共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上。而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也是现代社会调整收入差距的主要手段。公共权力通过再次分配可以解决市场失效问题,缩小社会差距,并帮助弱势群体。在我国,由于制度的缺乏、监管的不力,少数人或群体通过低价甚至无偿占用公共资源,一夜暴富,不仅造成民愤沸腾,而且威胁着党和国家的威信。
再次,腐败诱发了社会道德的失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腐败分子基本上都是官员。官员作为社会的优秀分子,且掌握和使用着公共权力,遵守社会道德,成为社会表率,无疑是他们的天职。可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中央纪委向中共十五大、十六大提交的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1992年至2002年的两个五年间,全国处分党员数分别为669300人和846150人,后者比前者增加26.4%;开除党籍数分别为121500人和137711人,增加13.3%;处分县级领导干部数分别为20295人和28996人,增加42.9%;处分厅局级领导干部数分别为1673人和2422人,增加44.8%;处分省部级领导干部数分别为78人和98人,增加25.6%。腐败官员数量的增加虽然彰显出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但也说明了腐败问题的严重。
最后,腐败的存在和不断产生侵蚀着社会信任的建立。和谐社会也是信任社会。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把社会不平等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减少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国家的矛盾。然而,由于腐败的存在,不仅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存在着怀疑,而且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猜疑,彼此都担心对方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不信任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一个是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的不服从,另一个是政府内部政令执行的不通畅。
党和政府长期重视反腐败问题,并把它提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提出要通过制度建设来遏止腐败,并且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和深化。这些经验包括:从运动式反腐败转变为用制度来遏止腐败;从建立反腐败体制框架转变为重视制度细节、有效地落实制度;从体制内反腐败转变为体制内监督与社会监督、民主监督并举;从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反腐败转变为全面的反腐败;从国内反腐败协作走向国际反腐败合作;从约束官员行为走向提升官员素质,加强道德建设,实现自我约束。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反腐败重点应该放在解决那些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和问题上,有效地发挥社会的力量和民主的力量,减少甚至切断权钱勾结的渠道和网络,增强社会公众对反腐败的信心和支持。
在反腐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珍惜现有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不能让腐败破坏掉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理解,才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解决腐败问题,并从容地构建反腐败制度。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意识,抓住时机,扎实推进反腐败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