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纲要(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3 02:0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纲要(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纲要(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纲要(xiexiebang推荐)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授课时间:26课时

授课教师:张丽珍

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目标:

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知道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及其概况,认识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2)知道“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能对唐太宗的历史作用作出初步评价。

(3)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能理解其主要影响。

(4)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5)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基本史实。

(6)通过学习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理解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7)以赵州桥的建造和雕版印刷、火药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知道唐诗的繁盛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2、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建立及其先后并立的情况。

会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藉此理解宋元时期民族融汇的进一步发展。

(2)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有关史实,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初步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初步了解宋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

(4)以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为例,体会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5)知道《资治通鉴》这一重要史学成就。

(6)知道宋词、元曲的繁荣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初步认识强化专制统治造成的影响。

(2)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主要史实,从中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知道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与巩固。

(4)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客观评价郑和的功绩。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能初步分析其历史影响。

(6)以北京故宫、长城为例,初步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帝国特点在建筑艺术中的反映。

(7)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认识这一时期在科学技术发

展方面总结性的特点。

(8)知道明清小说的繁盛和“四大古典名著”。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教材简析:

中国古代史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的是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3个单元、22节正课和4节活动课。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内容讲述6—10世纪(581-960年,共380年的历史)。隋唐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历史主要特点:1.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期。2.位居世界前列,亚洲地区中心。3.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讲述:960——1368年(400年历史)。包含三个阶段的历史:

1.宋与辽和西夏并立。2.南宋与金对峙。3.元朝大一统局面。这一时期历史主要特点是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讲述1368——1840年(472年历史)明朝与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为什么以“巩固”与“危机”来概括?

三、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影视作品、歌曲、网络资源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学习方式让学生收集照片、票证和物件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三)课时安排

每一节课为一课时,(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通过拟订访谈提纲、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整理记录、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精神和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1第一课

2第二、三课

3第四、五课

4单元复习测验

5第六、七课

6第八、九课

7第十、十一课

8第十二、十三课

9期中复习

10期中考试

11第十四、十五课

12第十六、十七课

13单元总结测验

14第十八、十九课

15第二十、二十一课

16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17单元复习测验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学校应有意识地调整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如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外学校,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历史

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盛 与 开放 的 隋唐

1、杨坚建立朝,定都,再次统一南北,结束分裂,杨坚就是。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开凿了全程2000多千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以北至,欧洲早年,被誉为“”。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在 隋朝。唐朝以高度的文明影响着周围各国。

18、隋唐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他被后世尊称为“。

19唐朝三大诗人: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的诗人是,是”;身经“安史南抵今()。沟 通 了 五 大 水 系。分 为 四 段:、、、。目的:了南北的;了全国的;意义作用:了南北的交流。

3、唐太宗任用贤才被称为

4、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曾说“水能载舟,即民心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原因)① ②;③;④;⑤。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

5、唐太宗把,密切了汉藏关系。之后唐蕃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为。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6、得到发展。

7、唐玄宗任用、为相治理国家。

8、唐玄宗统治前期,被称为“”。

9、唐朝的都城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分为市 区;坊 区。

10、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始创于朝,完善于朝,武则天设立,创立,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天下英雄,尽入吾嗀中矣);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科举制强调以作为选官的标准。

11、唐朝科举考试主要科目:考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文史方面的知识的是科;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是科。科举制的作用:了;了;了。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 多年。清代1905年才被废除。

12、少数民族的祖先: 即维吾;就是彝族和白族。

13、唐太宗时期》。唐玄宗时期6次东渡日本;他设计的唐招提寺是日本建筑的的明珠。这些都促进了中外的、、交流。唐朝留学生以为最多,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外来文化。

14、唐朝实行 的民族政策和对外的国际关系,对外交流空前频繁。

15人为。

16、隋朝时设计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拱桥,至今已有年历史,比

之乱”,的诗人是,是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其诗被称为。生活在晚唐时期,通俗易懂的诗人是,代表作有、。

20、唐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有“

21、吴道子被称为“”其作品有;善于画人物的是其作品有、。隋朝的,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山水画。

22、隋唐时期最大的艺术宝库是甘肃西部的。

23、唐朝时期发明了筒车(水

车)和曲辕犁。瓷器以青瓷、白瓷、最为有名。

24、《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法律。

25、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26、唐代饮茶之风实盛行,写了《》,被奉为。第二单元民族政权并立的辽、宋、夏、金、元与民族融合的高峰——元朝。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建立。

2、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①把中央权力一分为三,以掌管财政;②军事上杯酒释兵权后实行与分离的政策。

3、916年,首领,定都上京,他就是

4、辽太宗统治时期,石敬瑭将建立西夏。

5、辽宋议和:宋每年给辽。

6、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以会宁府为都城,阿骨打就是

7、开英勇的东京保卫战,打退了金军。

8、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南宋建立,定都。

9、南宋英勇抗金、精忠报国的名将是,在郾城大败金军。岳飞抗金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正义战争。

10、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以“”罪名杀害了岳飞,与金议和,给岁币,双方以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经济重心已从。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宋朝时,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12、在宋代,棉花的种植范围从两广、福建扩展至长江流域。

13、南宋时,、是主要的稻米产区,水稻产量占全国首位;唐朝时从越南引进了。

14、宋代的丝织业中是、。号为 品冠天下。

15、瓷都是最大的制瓷中心。哥窑出产有。大的港口造船业发达的有和。

16、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7、描绘北宋都城开封商业繁荣的是的《》。元朝书法家的“赵体”被称为,其绘画作品有。

18、宋代由于”既是演出中心,又是商

业中心,瓦子里的是中心。这些是为了适应 中下阶层市民 需要而产生的。城里居住的旅店叫。富人乘轿。妇女开始缠足的陋习。宋代称春节为,最为重视。

19、1206年,推举。他就是。

20、忽必烈建立青”的悲壮诗篇。

21、忽必烈强化中央集权制度:①在中央设置地方上设立十个简称;③另外,设置管辖吐蕃地区;西藏正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部分。④设立管辖台湾和澎湖;⑤在西南和西部的民族聚居区实行制度。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

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世纪。宣扬了国威,促进了中外友好和交流;加强了中外联系。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 商品经济 空前发展,在苏州、松江等地的 纺织业 中,出现了许多以 生产商品为目的 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表现形式为“机工出资,机工出力”。机工是早期的 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们之间是 雇用与被雇用 的关系,是一种新的 资本主义性质的 生产关系,即出现了萌芽但由于 封建所有制经济 的束缚被扼杀。

7统一女真,建立后在沈阳称帝,改,改国号为。

8、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号称“”。

9、清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清初设内阁和六部,雍正时设立顶峰。康雍乾三朝大兴狱。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危害:了;了;了。

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元世祖为方

10、清清朝实行政策的原因: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和统治者的自满自足;表现:清初实行指定一便,开辟了海运(从刘家港——直沽<今天津>)和河运,修建了元朝大运河,从杭州——大都(今北京)。

2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朝。

23、在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24、北宋年。

25、世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时,阿

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把它传入欧洲。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并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大百科全书。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

13、康熙帝为了保卫领土完整抗击沙俄入侵的战争是双方于1689年签订了《。

26、时,火药被炼丹家发明并开始用于军事,时,火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

27、司马光,记载了从的历史。用于给统治者提供借鉴。

28、是南宋豪放派的代表。

29、的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深沉哀转婉约,是婉约派的代表。

31、北宋四大家指、31、宋徽宗以“”书法自成一家,尤

其见长。

32、元曲四大家指、、、。最著名的是的。第三单元君主集权加强的时代——明清1、1368建立了明朝。明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集权:①在中央,废,废,设部;②在地方,废除,设立司,;③制定《》和《》,完善司法制度;④科举以取士。

5、设立特务机构监视臣民。

2、明成祖朱棣通过 皇权,并将都城从迁到,进行,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并设立。(明朝君主集权高度的强化的表现)

3、明成祖正式设立协助办理政事。4、5、6、我国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 曾次下西洋,从出发,最远到达 红海和规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是我国的领土。

14、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清廷设置。加强了同祖国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乾隆时期率蒙古族东归祖国。

15、明长城巩固了边疆,西起,全长多6300千米,被世人称为“。

16、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是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建筑。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

17、明朝 《;

18、《著,《》,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地理学专著《》。

19、四大名著:明代》是第一部历史剧。明代》;是最充满精

神的神话小说;③描述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是明朝写的《》。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④清代《》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地位。20、明代制瓷中心景德镇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形成徽商晋商;明朝戏剧家作;明朝绘画善于泼墨的是,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是。清中期绘画以郑燮为代表,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纵横笔法,号称“”。代表作有等。国粹在清朝时期形成。

个对外通商口岸;设立管理对外贸易;历史影响:限制了;阻碍了;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在世界上了。11、12、顺治册封置和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新疆。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下面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的“朕”是谁?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举一例说明“朕”对“夷狄”是怎样“爱之如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汉族和少数民族。

(2)唐太宗。天可汗。

(3)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4)如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霞我国都。

材料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1)材料一中“文皇”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夷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 中“贵主和亲”指什么事件?“一半胡风似汉家” 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个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什么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皇“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夷狄”指北方少数民族,“夷狄千群趋”说明了少数民族首领都来朝拜他,称其为“天可汗”。

(2)贵主指的是松赞干布,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结婚。“一半胡风似汉家”,说明西藏风俗习惯已趋于跟大唐相同了。

(3)充分证明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的效果,唐藏不再交战,和睦繁荣的景象。

(意思对即可)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贾寨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荆蕊

使用年级:六年级下学期

授课时间:课文

38课时

古诗词背诵

5课时

综合性学习

15课时

口语交际

5课时

习作

11课时

回顾拓展

10课时

机动时间

24课时

总计

108课时

一、背景分析

本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同时也是第三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老师们已经使用过小学高年段的前三册教材,为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7习作5次,6次小练笔,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学写读书笔记和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等常见的应用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三、内容安排

第一组:人生感悟

(12课时)

1.《文言文两则》……………………………2课时左右 2.《匆匆》……………………………………2课时左右 3.《桃花心木》………………………………2课时左右 4*《顶碗少年》………………………………1课时左右 5*《手指》 …………………………………1课时左右 《语文园地一》……………………………4课时左右 第二组:民风民俗(13课时)

6.《北京的春节》…………………………2课时左右

7* 《藏戏 》…………………………………2课时左右 8*《各具特色的民居》…………………… 1课时左右 9*《和田的维吾尔》 ……………… 1课时左右

《语文园地二》……………………………5课时左右 第三组:深深的怀念民风民俗(13课时)

10.《十六年前的回忆》……………………3课时左右

11*《 灯光》…………………………………1课时左右 12.《为人民服务》…………………………… 2课时左右

13* 《一夜的工作》…………………………2课时左右

《语文园地三》……………………………5课时左右 第四组:外国名篇名著民风民俗(15课时)

14.《卖火柴的小女孩》……………………………3课时左右 15.《凡卡》……………………………3课时左右

16* 《鲁宾孙漂流记》……………………………2课时左右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2课时左右 《语文园地四》……………………………5课时左右 第五组科学精神民风民俗(10课时)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2课时左右 19*《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左右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左右

21*《我最好的老师》……………………………1课时左右 《语文园地五》……………………………4课时左右 第六组难忘小学(19课时)

一、成长足迹

……………………………7课时左右

二、依依惜别……………………………7课时左右 古诗词背诵……………………………5课时左右

四、实施建议

1.围绕专题,重点训练

教材继续按人文专题组织单元,但每个单元都有读写训练的重点。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每一个单元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学习重点联系起来。人文专题,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读写训练,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2.敢于放手,凸现自主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上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亲历阅读过程,得出结论,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方法的总结。3.重视读书,培养语感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读书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或作者的立场,读出自己的感受。4.积累语言,加强练笔

继续重视积累,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多种形式熟读成诵,完成教材规定的读背内容,而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精彩语言。同时,教师要重视由读到写的迁移,可根据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如仿写句段、续写课文、写读后感,使学生在练笔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水平。

五、课程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针对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珍视友情的特点,更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同伴搭配,学习不累”,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对于更具有实践性的学习领域,如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贴、公示等静态形式,更注重动态形式:朗读比赛、读书交流、设置情境交际、参与实际交际、辩论、信件往来等,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

特色:

本纲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意见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描述,尤其在课程目标方面,细化到各个方面,让人看了一目了然,能对本册内容的教学有全面的把握。其次,在实施建议方面,每项建议也都条理清晰,言之有理,让人对教学能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最后,在评价方面,注重评价的深刻性、有效性和多元性,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所学。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

2012—2013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年级:七年级

间: 2012-2013学年下学期 授课时数: 72课时

所在学校: 黄店第二初级中学 设计教师: 蔡珊珊 课程目标:

编写课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站在学科思想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课堂上通过细化解读课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互助中参与教学过程,获得人生感悟,从而培养自己的学习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力,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下7—9年级学段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确定本册课本的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逐步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能有一定的速度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3、临摹、欣赏颜体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逐步养成默读的习惯,学会快速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正确的复述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7篇浅易的文言文,背诵本册课本涉及的优秀诗文13篇

4、了解汉语词类中实词的用法和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了解常用的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6、学会制订本期自己的阅读计划,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4万字,完成名著《童年》和《昆虫记》的阅读。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根据表达的中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运用联想和想像,进行扩写、续写或改写,丰富表达的内容。

2、学会独立完成写作,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3、本期写作不少于7次,其他练笔不少于2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说话时能做到注意对象和场合,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与人交流,并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话做到连贯、得体、不偏离主题。

2、耐心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表情、手势、语气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讲述见闻,内容具体,复述转述,做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或搜集资料,用文字、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各单元的课程目标:

第一单元: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

2、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3、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感知《方仲永》的内容,能明确说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和文章所阐明的道理。

4、根据需要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与“成长的烦恼”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3、能复述《木兰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全诗,能说出木兰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4、搜集、整理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歌曲等,或组织一次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或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或写一篇关于黄河的文章。

第三单元: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杰出人物的精神。

2、了解《资治通鉴》,能从《孙权劝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3、正确追“星”,选择合适的文体写一篇以“我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的文章。

第四单元:

1、在理解课文的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了解口技这一民间艺术并体会文章是如何描写这一场精彩的表演的。

3、通过查找资料、举办知识竞赛、观看演出、学唱听议等多种形式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特点等,试着编写一个戏曲小故事或把自己在看、听、学戏过程中的感想、有趣的经历写出来。

第五单元:

1、通过学习探险的文章,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2、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3、背诵《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发挥想像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谈谈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4、写一篇以探险为话题的文章,体裁、字数不限,但要尽量写得生动有意思。

第六单元:

1、通过阅读与动物有关的几篇文章,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了解《聊斋志异》这部古代小说及清代作家蒲松龄和他的作品,能合理的展开想像,把《狼》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4、通过了解我国古代“马”字的不同写法和借助工具书查找“马”偏旁的汉字,了解这些字与马的关系,或收集有关的马的成语故事、俗语、传说、图片、雕刻、绘画等,举办一次以“马”为主题的墙报、图片展览活动,然后写一篇关于马的文章,不少于500字。课程内容:

这是学生进入第四学段的第二个学期,面对新的语文课本,学生将追寻丑小鸭的苦难历程,聆听《黄河颂》的雄壮旋律,瞻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光辉形象,欣赏文化艺术的奇光异彩,感受探险英雄的壮志豪情,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在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中继续体会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学会运用学材学习语文,体会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会审美,培养其语文的基本素养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同时借助于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本册课本按主题内容——成长、爱国、杰出人物、文化艺术、探险、关爱动物等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一单元中又编入一篇文言文和一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成长)计13课时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课时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2课时

3、丑小鸭(安徒生)

1课时

4、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1课时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1课时

5、伤仲永(王安石)

2课时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第二单元(爱国)

计11课时

6、黄河颂(光未然)

1课时

7、最后一课(都德)

2课时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课时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课时

10、木兰诗

2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 口语交际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第三单元(杰出人物)计12课时

11、邓稼先(杨振宁)

2课时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2课时

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1课时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1课时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课时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第四单元(文化艺术)计12课时

16、社戏(鲁迅)

2课时

17、安塞腰鼓(刘成章)

2课时

18、竹影(丰子恺)

1课时

19、观舞记(冰心)

1课时

20、口技(林嗣环)

2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 口语交际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第五单元(探险)计12课时

21、伟大的悲喜剧(茨威格)

2课时

22、在沙漠中心(圣埃克絮佩里)

2课时

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1课时

24、真正的英雄(里根)

1课时

25、短文两篇

2课时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第六单元(动物)计12课时

26、猫(郑振铎)

2课时

27、斑羚飞渡(沈石溪)

2课时

28、华南虎(牛汉)

1课时

29、马(布封)

1课时 30、狼(蒲松龄)

2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 口语交际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名著导读:《童年》、《昆虫记》

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

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及开发、利用

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主要学材具体实施课程纲要,落实目标的达成。

2、充分利用班班通网络设备、工具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平台,以便学生根据需要收集相关资料。

3、结合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或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让学生了解生活、参与生活,丰富个人的人生体验。

4、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更丰富的视野或方法上的指导。

二、课程实施策略

1、以导学案的编写为抓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明确一个观念:评价课堂教学好坏的标准已经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也说是说一堂上得是好是坏,不是看教师讲的多与少、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参与了多少,因此积极探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体现“先学后教、以学促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探讨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小组建设模式,让学生在自学、互学、质疑、探究中学会学习。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品质、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握好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课程评价:

评价是导向,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程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方面进行,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注意突出各学段的目标重点。

1、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

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品质方面,包括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其主要评价的方式是ABCD或很好、好、一般、较差。

2、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主要包括阶段性测试或终结性测试。主要以分值方式体现,考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下载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纲要(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纲要(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2018年春季学业发展水平阶段性评价监测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卷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

    七年级历史下册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工作计划 龙世雄 2015年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主体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5课) 一、主要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1842年 背景:鸦片输入目的――英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禁......

    七年级下册历史问答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问答题 1. 科举制的影响是什么? 答:⑴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⑵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要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七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

    21-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学段历史学科自我诊断评估( 开卷考试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1.历史课上,老师讲述了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某同学心想那儿不就是我的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篇1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结合学校工作要求及学期、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本计划:一、学生情况从上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看......

    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 重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宰相制度,元朝行省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统治,五个盛世局面 1、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措施: ⑴隋朝①创立三省六部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