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基本原理
管理学原理
附录:
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如下:
目前还没有一套普遍公认的完整的管理学原理体系。不同版本的管理学教科书和辞书,各有一套不同的管理学原理体系。
朱新民、李永春、周吉主编《现代管理科学词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中提出了下列管理原理体系:
(1)系统原理:为了达到最佳管理,必须进行系统分析,抓住系统的三个环节: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
(2)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地综合。
(3)反馈原理: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必须做到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
(4)封闭原理:任一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5)能级原理:将不同的个人,根据其能力大小,分别安排在适当层次的组织机构中,做到人尽其才,能者多劳。
(6)弹性原理: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适应各种可能的变化,实现动态管理。
(7)动力原理: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才能持续有效地进行。
张正河、陆娟主编《管理学》的原理体系为:
(1)人本原理:以人(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
(2)系统原理:将组织看成一个系统,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循环原理:在一定的管理回路上进行管理。
(4)择优原理:通过不断择优来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
(5)反馈原理:任何管理都要有一个反馈过程。
(6)权变原理: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四版第31次印刷)中提出了下列管理原理体系:
(1)系统原理:包括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综合性原理等。所谓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所谓动态性原理,是指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所谓开放性原理是指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所谓
环境适应性原理是指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周围发生各种联系。这些与系统发生联系的周围事物的全体,就是系统的环境,环境也是一个更高级的大系统。如果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能够保持最佳适应状态,则说明这是一个有活力的理想系统。否则,一个不能适应环境的系统则是无生命力的。所谓综合性原理,是指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2)人本原理:主要包括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等观点。
(3)责任原理:主要包括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合理设计职位和委授权限,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等观点。
(4)效益原理:认为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管理应确立正确的效益观,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效益等。
(5)伦理原理:认为一个组织要想维持足够长的生命力,不仅需遵守法律,还需要遵守伦理规范或讲究伦理。
黄津孚著《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三版)的原理体系为:
(1)系统原理:把企业视为社会技术经济系统,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建立组织与环境、组织内部各部分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实现企业系统的高效能、高效率。
(2)人本原理:把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建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制定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战略,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
(3)管理职能原理:以计划为第一职能,通过有效履行预测、决策、组织、控制等各项职能,以达到预定的企业目标。
(4)科学管理原理:通过调查研究管理的规律,提高标准化水平,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5)权变管理原理:从实际出发,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扬创新精神,灵活选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及时组织管理变革,以适应管理目标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使企业不断发展。
姜克芬、王双振、吴一平主编《现代企业管理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1)系统原理:现代管理的任何对象都是一个系统,都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评价、设计、优化、决策和实施,进行系统管理。
(2)人本原理:人是管理系统的核心,管理活动应在对人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充分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3)动态相关原理:管理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运动变化的,应在动态中把管理工作做好。
(4)效益原理: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主要追逐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杨善林主编《企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9月版):
(1)人本原理:以人(职工)为中心,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
(2)规律性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性认识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研究,达到按照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来管理企业的目的。
(3)系统性原理:为达到最佳管理,必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
(4)控制性原理:通过不断接受和交换内外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差,采取有效措施,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预期目标。
(5)弹性原理:指管理在客观环境作用下为达到管理目标的应变能力。
(6)激励原理: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每个人都能做到尽其所能,展其所长,自觉地努力工作。
(7)效益原理:以尽量少的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提法,如“许诺原理”、“航道原理”等不一而足。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认为,仔细观察上述不同版本的管理学原理体系,可以从中发现以下问题:
(1)原理与原则混淆。笔者理解,“原理”应该是指客观存在的规律,而“原则”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客观规律和自身的利益目标制定的行动准则和规范,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2)原理与具体操作指南混淆。如许诺原理,实际上不过是一些非常具体的经验性操作指南,提示人们如何进行许诺等,称之为“许诺定则”可能更为妥当一些。
(3)片面性。各种版本的原理体系都局限于管理活动某些个别环节的规律性,没有全面系统地反映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局限于企业管理活动,没有全面系统地反映各类管理活动所共有的基本规律。
(4)表面性。许多所谓“原理”实际上不过是表面现象和具体技巧的简单概括,如权变原理、效益原理等。
(5)无序性。一套原理体系中不同原理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顺序,如系统原理、能级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动态相关原理、„„等,实际上是同一个原理不同的重复表述。
鉴于上述问题,张建华先生认为,在构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全面系统。一套完整的管理学原理体系应该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管理全过程的基本规律。
(2)简明深刻。作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着重回答管理实践中最基本的规律性,避免纠缠细枝末节性的问题。
(3)客观科学。作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体系,应与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观原则有所区别,客观地反映管理实践活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4)严肃审慎。在构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体系时,应持严肃认真的审慎态度,不应随便将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个别经验诀窍,冠以“原理”之名。张建华先生认为,考虑到各种管理实践活动的普遍共性,管理学的基
本原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哲学原理,并建议构建下列基本管理原理体系:
(1)环境决定原理:事物都是环境的产物,事物的能量和物质都来自环境,也即事物的内因全部来自外因,因此事物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周围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2)系统原理:事物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都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系统,事物内部各元素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系统结构取决于事物所处的环境并在外部环境因素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其各组成部分孤立功能之和。
(3)人本原理:人是管理系统内部诸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管理成败的主要因素。其中,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还包括用户、合作伙伴和社会大众。
(4)利益驱动原理:人们参与管理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自身的利益。
(5)随机概率原理:事物发展变化都是依据一定的概率进行的随机过程。
(6)随机否定原理:事物总是依据一定的概率在不断的随机否定中向前发展。
(7)黄金突破点原理:事物发展变化总是首先在旧事物相对发达之处实现突破。
(8)组织分化原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在外部环境因素推动下进行的组织分化过程,即事物总是通过不断吸收外来新鲜因素,在原有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地分裂分化,形成新的越来越复杂的组织结构。
(9)不可逆原理:事物发展变化是一个时间不可逆过程,一旦变化,就不可能回复原状。
(10)惯性原理:事物在环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总是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
以上10条原理,概括起来,集中回答了管理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事物发展的原因、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过程和内在机制,其中第1-4条主要阐明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第5-8条主要阐明发展的方向、过程及内在机制,第9-10条则是阐明发展变化的阻力和局限。所有这些都是任何一项管理实践活动都必须认真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
第二篇:管理学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管理学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直接指导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竞争愈发激烈,那么企业该如何让加强自己的管理呢,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的运用其中,从而促及企业的发展壮大。
首先对企业的管理要系统的管理。各系统简要分工明确,年都是为了某一目标而共同努力。要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不是各部门各自为阵,为了个部门内部的利益而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各部门应分工协作,互相配合,从而使整体达到最优。同时,各系统各部门应于市场接轨,要不断适应外部的新环境,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的功能。也应坚持开放性原则,企业是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生产的目的不是销售给生产者,企业是为了获取利润,要想获取利润就必须面向市场,这就要求坚持开放性原则。作为企业不仅要做到这些,最终要学会综合,总结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从而创新,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要遵循人本原理,即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就要求企业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利益,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而不是管理者是企业的主体,所有政策等都是为管理者而设,都对管理者有利,这样会让管理者凌驾一切之上,驾驭一切。然而却损害了职工的利益,这样的决策者会让公司面临破产或倒闭的危险,主客颠倒。就像我们在学校管理中一样,把学生作为主体,政策、制度的制定的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果仅考虑教师、领导而损害学生的利益,总有一天学生会反抗,这样还能称之为学校吗?在管理中,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关心都要能让职工积极参与,并且让她知道自己的价值不可估量。管理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给员工之所需,不仅给予物质,更多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让员工的精神状态更加健康。管理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企业要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从而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方向。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了解消费者目前的消费需求,同时要挖掘潜在的未被消费者认识的新产品。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改善和更新生产设备,减少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能让消费者用手中有限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还要研究消费者使用该产品要求得到的实现条件。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看其使用价值,所以消费者不仅要求合格的符合标准的产品,同时也要求相关的服务,如售后服务等。这样消费者才用的安心,用的放心。看看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企业做得越成功,他们的责任心就越强,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就越周到,这样的企业就做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企业要想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
管理是追求效率和利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与此相应的责任。首先要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做好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责,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作用,让员工的能力和才华得到施展。同时也能提高效率。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不用盲目查找,而是责任到人。如果分工不明确,就会导致员工闲置,这样容易造成混乱局面,不仅把公司搞得一团糟,同时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甚至有员工“英雄无用武之地”。分工固然重要,但分工过程中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如果分工中权大责小,就会导致权利滥用,凭借手中的权利欺压人;权小责大,则会使属下频繁请示上级,同时也会让员工认为他们自己不用担太多的责任,即使遇到问题也会推卸给上级。会让他们形成一种意识,权小责任也小。如果在处理责任与利益的关系中,处理不当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弱责大力小,员工会认为他们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就会导致在职消费,用公款去办私事。就如许多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的消费完的发票等都让公司报销。这样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弱责小利大,则会导致权力恋栈。所以管理者要考虑责权利的严格对等。同时也要处理好责任与能力的关系,不要让员工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同时给他们太多责任,让他们觉得被上级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也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就如在大学中的管理,大多是学生自己组织的,这就给学生足够的平台发展自己。然而在选择时,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去干。奖惩要分明,根据员工所在不同岗位给予不同的奖惩,这样能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全心全意为公司作贡献。
一个组织,一个行业,一个公司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同组织内外的个人和其他组织发生关系,从而其行为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伦理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各国联系紧密的世界,一个组织,公司要想维持足够长的生命力,要想在行业经久不衰,不仅要遵守法律,还要遵守伦理规范,讲究伦理。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高度重视。要树立荣辱观,让员工都知道做有损公司形象的行为是可耻的,让他们感觉到做有损公司的事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同时也让员工明白他们的义务。成功的公司或企业不仅要对消费者负责,同时更多的讲求社会责任。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从而跻身世界五百强的行列。作为企业,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要考虑到消费者利益,要有一颗很强的责任心。
这些管理原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无论是在学习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处处留心,管理无处不在。当你运用它们时,要让这些理论充分发挥作用。只要你运用得恰到好处,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现在企业管理里我们有点远,但我们可以运用在学校学生会管理这个小平台上,小社会中以及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让她发挥得淋漓尽致,相信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余丹丹
外国语学院10翻译(2)班
第三篇:《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教学要点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6、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7、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8、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9、效益的概念。
10、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1、伦理的特性。
12、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13、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
二、习题(一)填充题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管理和战略,__________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_________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管理系统属于____________。
8.科学知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_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二)选择题
1.系统有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客观性
B.集合性
C.层次性
D.相关性
E.稳定性
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A.集合性
B.层次性
C.相关性 3.责任原理要求________________。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 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4.________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5.________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
A.非强制性
B.非官方性
C.普适性
D.扬善性 7.下面哪些不是人本管理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B.人是“经纪人”,所以是要给予足够的物质激励,就能让他为企业卖力 C.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D.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E.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对此管理者要给以压制
8.职责界限要清楚,一般来说,在生产第一线的,应负哪些责任_______________。A.直接责任
B.间接责任
C.实时责任
D.事后责任
9.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___________。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10.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_________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
B.职责、权限、利益
C.职责、权限、能力
D.职责、利益、能力
11.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A.整体性原理
B.动态性原理
C.开发性原理
D.环境适应性原理
E.综合性原理
12.“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各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三)简答题 1.1.简要分析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2.简述研究管理原理有何意义。3.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原理。4.系统原理有何要点?
5.什么是系统的综合性原理,有何含义? 6.人本管理有何主要观点?
7.简述实现有效管理有何途径,并比较其差别。8.分工明确,职责是否也会明确?要注意哪几点?
9.列宁曾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怎样才能做到完全负责?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以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以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3.何谓“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4.何谓效果、效率和效益?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循效益原理? 5.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管理者如何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
6.与法律相比,伦理有哪些特征?伦理与法律及效益的关系各是怎样?
三、习题答案(一)填充题
1.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人,物,信息; 3.要素;
4.战略,管理; 5.利益相关者
6.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伦理原理; 7.自然系统,人造系统,人造系统; 8.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实践经验; 9.系统目标,系统实施方案选择;
(二)选择题
1.BCD 2.A 3.BCE
4.C
5.A
6.ABCD
7.BE
8.AC
9.A
10.B
11.ABCDE 12.C
(三)简答题
1.⑴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和客观规律的表述,因此,它与管理工作中所确定的原则有严格区别。⑵概括性,管理原理是对包含了各种复杂因素和复杂关系的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描述,或者说,是在总结大量管理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舍弃了各组织之间的查别,经过高度综合和概括得出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⑶稳定性,因此,管理原理能够被人们正确认识和利用,从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取得成效;⑷系统性,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系统内部,以人为本,通过确定责任,达到一定的效益。
2.⑴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⑵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⑶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3.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4.管理者理解系统原理要掌握以下要点,⑴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⑵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⑶开放性原理,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在管理工作中,任何试图把本系统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做法,都只会导致失败。⑷环境适应性原理,环境可以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系统,系统也可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环境。⑸综合性原理,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
5.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6.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7.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⑴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取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⑵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企业全体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
两条途径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上的客体,职工处在被动被管的地位;后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的主体,使职工处于主动地参与管理的地位。当企业职工受到饥饿和失业的威胁时,或受到政治与社会的压力时,前一种管理方法可能是有效的;而当职工经济上已比较富裕,基本生活已得到保证,就业和流动比较容易,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时,后一种方法就必然更为合理、更为有效。
8.一般说来,分工明确,职责也会明确。但是实际上两者的对应关系并不这样简单。这是因为分工一般只是对工作范围作了形式上的划分,至于工作的数量、质量、完成时间、效益等要求,分工本身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必须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方式对每个人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⑴职责界限要清楚;⑵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⑶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
9.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⑴权限,明确了职责,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力;⑵利益,任何管理者在承担风险时,都自觉不自觉地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⑶能力,这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职责、权限、利益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能力是等边三角形的高,根据具体情况,它可以略小于职责。这样,就使得
工作富有挑战性,从而能促使管理者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注意发挥智囊的作用,使用权限也会慎重些,获得利益时还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但是,能力也不可过小,以免形成“挑不起”职责的后果。
(四)问答题
1.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具有⑴集合性;⑵层次性;⑶相关性。
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⑴整体性原理,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⑵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⑶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⑷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⑸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2.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⑴明确每个人的职责;⑵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⑶奖惩要公正、分明而及时。
3.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主要特点。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4.效益是与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实践中,效益与效率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这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应把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
5.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效益的追求是有规律可循的。
⑴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综合评价管理效益,必须首先从管理主体的劳动效益及所创造的价值来考虑。⑵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管理效益总是与管理主体的战略联系在一起的。⑶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⑷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⑸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6.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而法律是指一整套前后一致的,公开的、披广泛接受的、带有强制性的昔遍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如何行动。而为了了解伦理的特性,需要对伦理与法律进行比较。⑴非强制性,伦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体现了自觉性和内在性。⑵非官方性
伦理是约定俗成的,不像法律那样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或法定程序来制定或修改。个人的伦理评判也无须官方的批准。⑶普适性,除了少数不具备行为意识的人(如精神病患者和婴幼儿),所有人都要受伦理的指导、调节和约束。⑷扬善性,伦理既指出什么是恶的、不应该的,也指出什么是善的、应该的。它不仅对不符合伦理的行为予以批评、谴责,也对符合伦理的行为,尤其是高尚的行为,予以褒奖、鼓励。
伦理与法律不仅有前述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伦理与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伦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伦理规范往往是法律制定、修改、废止的依据。许多法律起初只是伦理规范,后来随着问题严重性和公众呼声的提高,这些伦理规范升格为法律。
伦理与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伦理可以用来防范尚未发生的违法行为,而法律可以用来制止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伦理、法律是调节和规范非经济组组的行为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企业的伦理经营不仅使除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者、竞争对手、社区和政府等)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而且使企业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⑴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⑵伦理与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尽管在伦理与效益的度量上存在一些困难,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在企业的伦理经营与长期效益之间有某种程度的正的相关关系。⑶周祖诚对美国、日本、中国已被历史证明的、长期成功的优秀企业或企业家所做的个案研究表明,效益与伦理具有兼得的可能性。⑷厉以宁对效率与道德的关系有如下的看法,“效率实际上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一个是道德基础。只具备效率的物质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有了效率的道德基础,就能产生超常规的效率。”这说明,效率与道德可以而且应当结合在一起。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
——读《矛盾论》有感
摘录——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著和互相影响著。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这样,唯物辩证法就有力地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外因论或被动论。这是清楚的,单纯的外部原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的运动,即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增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事实上,即使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也要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植物和动物的单纯的增长,数量的发展,主要的也是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同样,社会的发展,主要地不是由于外因而是由于内因。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
读完毛泽东的《矛盾论》,很有回到高中时期整天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感觉,熟悉的理论,熟悉的句式,熟悉的观点。但或许是在大学中浸淫了2年,对社会,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猛然觉得那些关于矛盾的理论,能够很自然的解释一些问题,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关于矛盾,《矛盾论》中首先提到的是它的普遍性与绝对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换言之,没有了矛盾,世界也就停止发展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将不存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当一个物体停止运动和发展了,那么它也就没有绝对存在的理由了。
所以有时候经常会看到,我们去怪罪政府很多事情没做好,甚至都没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于是我们在网络上、在现实中去揭露一些政府的丑陋与罪恶。这可以看成是政府与人民群众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站在了互相对立的面上,虽然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情况的。但换个角度想,只有通过这样的矛盾,政府才会将执政于民的理念贯彻的更加完善,而人民群众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政治素质,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使本来看上去不存在矛盾的两方,其实也是存在矛盾的,因为他们都在发展,而有发展就必定有矛盾的推动。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理论的精髓所在,即便你总想找个例子出来去推翻矛盾的普遍性存在原理,但最终还是会无功而返。而这件事本身何尝不是一中矛盾呢?你始终想找,却始终找不到。所以,矛盾的世界是奇妙的。
聊完了矛盾的普遍性,再来看看矛盾的特殊性。“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在我看来,毛泽东对于矛盾特殊性的解释是很到位的。既然矛盾的普遍性推动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那么与之对应的矛盾特殊性必然也存在与所有事物中。若没有特殊性,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同一的,而同一的世界又怎么会有发展的源动力?
这就好比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情况都不一样,这才构成了五湖四海,各色皮肤、千姿百态的大世界。如果这个世界被一个国家统一了,那么结果会怎么样?整个人类也许就丧失了竞争意识,整个社会也许就会停滞不前。讲述这个例子,其实可以更好的理解为,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是同等重要的。可能这一点毛泽东在文章中没有细说,但我在这里指出来,是觉得矛盾的特殊性既是对于矛盾普遍性存在的证明,也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至此,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它们的关系便陈述完了,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和理论,缩在这草草千字的文章中着实也难讲述清楚。
那么,既然矛盾有着特殊性,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也要从这个理论中引申出来,这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在文章中说“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或许很多人根本没有学过矛盾论,也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理论,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把钥匙只能配一把锁。这说明在人大脑的深处,对于矛盾问题的解决是有一个天生的潜意识的,那就是所有问题都要经过分析,只有正确的锁才能打开正确的钥匙。然而在历史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是《矛盾论》的创作者毛泽东本人,也犯下过很大的错误,比如文化大革命便是典型的不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操作,最后酿成悲剧的例子。这里再插一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其实也是矛盾的,拿毛泽东来说,他很好的诠释了矛盾论,很好的诠释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自己却也因为没有按照理论去做而犯下过错误,所以矛盾真的是无处不在。
话题在回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来,我们在现实中能够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甚至包括一些自古就有的成语,如“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也揭示了这个道理。法院判决每一个案子,都要根据案情的不同来定罪。比如同样是杀人,最近最热的两名杀人犯——药家鑫与夏俊峰,一个是撞伤人之后拿刀继续捅死伤者的学生,一个是因为城管执法暴力,为了维持生计而被逼杀人的小摊贩。在网络上,我们看到的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对于药家鑫,人民群众发出了“此人不死,王法不在”、“杀人偿命”、“十恶不赦”的声音,而对于夏俊峰,更多的人则是同情这样一个小贩子,同时还怒斥城管暴力执法是罪有应得。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同样的杀人犯,他们有不同对待方式,但是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却是一样的——死刑。这其中首先牵扯到了矛盾的特殊性,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杀了人;再之后,人民群众与法院都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群众对于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法院对于这样重大的案件更是分别采取了慎密的调查与仔细的取证;最后,我们也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他们的二审终审判决都是死刑,因为他们的行为无论出自何种原因,都触犯到了人类道德的底线,他们夺走了别人的生命。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道: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我们在之前讲述的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到不止一对矛盾的存在——杀人犯与被害者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法院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被害者家属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当然,我们说杀人犯与被害者之间的矛盾是所有矛盾中最重要的,因为这对矛盾直接导致了案情的发生以及后面所有的矛盾,这便是主要矛盾。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习统筹兼顾。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法院在判决的时候,是以基本事实为准绳、以主要矛盾为重点来进行的,在两人杀人的既定事实成立的基础上,做出了死刑的判决。但同时我们也相信,法院的判决绝对不仅仅只是光看案情的本身,案情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人民群众对于案情的看法以及案情之外的一些联系都是法院在判决时候所要考虑在内的因素,这也就是对待次要矛盾时的一种统筹兼顾的方法。
拿我自己来讲,在整个大学四年里,会有一个终极的目标,而我这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就会为这个目标而奋斗,那么这个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便是主要矛盾,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这一个主要矛盾并最终达到目的。当然,在整个大学四年中,你不会只为了那一个目标而做事,期间我们会碰到很多有意思、很精彩的事情,拿我自己来讲便是像参加广告比赛、参加实习这样的机会。而你在萌生去做一件与终极目标无关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去衡量这件事对完成终极目标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如果参加一个比赛会耗费我很多精力与时间,那么在计算这件事的性价比的时候,我会考虑放弃它并继续走回正常的轨道。这便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只有牢牢抓住重点,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
《矛盾论》中的理论是具有极强现实指导意义的。正如毛泽东自己在原文中所述:“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其实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还提到了很多其他关于矛盾方面的理论,但我认为已经将自己深有感悟或者体会的几点陈述在了上文中。
《矛盾论》是一篇关于矛盾的总论,作为一个涉世并不深的大学生,想要参透其中的道理、原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拿他另一篇《实践论》中的观点来说,有些理论纸上谈兵不行,必须要在实践中去认识它,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体会到这个理论的真谛,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五篇:马克思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有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的4、唯心史观的缺陷是什么?
答: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
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群众观点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
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想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V)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
削的实质。(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
据。(3)为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7、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
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是:
(1)克服了社会化在生产和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国家调节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
界限。
(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再生产的要求。
(4)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
(5)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协调和发展
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
答: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0、简述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的对社会主义的思考。
答:(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2、简述苏联模式的功过。
答: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
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
导机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力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二、辨析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
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有些事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
反映或者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们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的反应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
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
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的精
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内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
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
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
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就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
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5、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
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
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即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寡
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6、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应为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
物主义的。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
吸收,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时才
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住,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
科学社会主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辩证否定观的及其意义。
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一是否定式发展的环节,二是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
留。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2)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有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2、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
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
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的。
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在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了160多年的实践证实的真理,因而它具有
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
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
对性,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
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
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做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
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如何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
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3、试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基本
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
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它是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
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说单纯的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能自动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 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调节生
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的生产率‘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但价值规律在调节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
二战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欲值得变化是:一是国家资本所有
制形成并发挥作用;二是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
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二战后,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避免社会冲突和**,先后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变。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高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
增加,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二是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
趋势;三是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四是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力量。
(2)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作用是退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
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
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6、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一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
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
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建立了“以按劳分
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即民民主
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