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历史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近年高考命题发展趋势来看,也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这就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必须要把提升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既适应了高考发展趋势的需要,又能培育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面就这一问题发表个人的粗浅之见:
一、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全面、系统的历史基础知识体系,就无从谈论能力的培养。因为分析、归纳、比较等认知活动均需要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为前提和支撑。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形成对一定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以及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横向与纵向知识联系的完整认知。学生头脑中有了纵横相交的知识结构体系,思维活动就有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基础。如讲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时,学生可能会质疑:文艺复兴为什么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就需要对“古代人文精神”的含义,以及对中世纪神学黑暗统治和文艺复兴表现出的精神内涵的理解,这需要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有较深刻的认知。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古代人文精神已经湮没,它不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如果没有掌握 “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当时欧洲社会状况的有关知识,就不能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线索、发展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形成这种体系的过程中本身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等能力。
二、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论基础。
历史思维能力包含对问题的分析、评价等活动,在分析、评价历史时,应该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史学理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生全面、客观和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史学理论,才能站在正确和更高的角度去分析评价历史。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的渗透,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地看待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理论;还要加强历史观的教学,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等史观。熟悉并正确地运用史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提升历史思维分析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如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史观来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给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世界带来的重大变化。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是文明的重大进步”;从“近代化史观”角度分析“它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它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榜样”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分析,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就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加深了对其意义的理解,还提高了在史学理论指导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配备有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有丰富的原始材料,历史插图、漫画,图形表格;许多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以及相对应的课后阅读思考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它们作为载体,结合课文所学知识,对其中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论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讲述“专制下启蒙”时可采用“资料卡片”中伏尔泰的话来
训练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伏尔泰主张“自然权利”学说的理解。通过课后“自我测评”中“启蒙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的表格”来探究“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及他们思想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必须要运用概括、综合、比较等方面的能力,在思考与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提高了。教材中的这类资源相当丰富,教师在利用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课程目标来选择课程资源,是选择图表、史料,还是选择知识链接?要根据实际需要,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全部资源解析透彻,应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资源,挖掘材料的内在含义,讲清分析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与能力,做到以点带面,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能力。
四、开展生动的课堂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好形式。
学生在课堂讨论、探究活动中,必须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还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同时在讨论中要表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需要学生具备历史学习的各种能力,因此,课堂讨论、探究是思维提升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开展课堂探究、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进行点拨与总结,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巩固基础知识,还可培养和提升学生能力。如讲述“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时,提出“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这一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进行分析,去提炼,并且提示学生从事件的时代背景去寻求差别的原因。学生在查找分析各种材料的时候也在进行积极思考、论证,并且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首先要精心命制探究题,重视题目的新颖性、可操作性和思维性。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思;要掌握时机、因势利导;要鼓励质疑,紧扣主题,不断将探究活动引向纵深。
五、精选、精练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升与巩固的,做练习题就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途径。通过练习把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具灵活性与准确性,这是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心由之路。教师在命制习题时,要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围绕练习的重点和能力要求精选题目,精心整合。如命制针对选择题、材料题、图表题、论证题等各类题型的专项训练,可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表述等方面的能力;亦可针对某种能力训练的需求来命制题目。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用好、用足每一道习题,变一题一练为一题多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如讲评选择题时可把其中的四个选项变成四道题目来讲解,亦可把题的知识点变式成材料题、问答题来演练。通过各种方式的训练,达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巩固。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告诉我们,能力高低是立足社会之本,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
第二篇:浅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佛山市高明区中小学教师2008年教育教学参评论文
题目:浅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工作单位:高 明 一 中 学 科:历 史 姓 名:何 云 耀 参评时间:2008年12月
浅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明一中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越来越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所重视。因此,历史学科为什么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何为历史思维能力?该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以上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重要性 历史学科能力 独立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我们知道,在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后,至今尚未形成新的国际格局,只是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我们今天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强健的身体和文明的行为习惯。特别是独立思考、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形成,要求我们应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而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起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任务,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就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
其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大势所趋,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
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最终目的应不在于让学生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在于引导他们利用历史知识这个厚重的载体,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认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他们作为一代新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其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犹为重要。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能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出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所以我们要凭借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创造力。
再次,历史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历史高考成败的关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决定并非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于是就有选拔性考试——高考的必要,只有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大学。为适应形势的需要,高考也朝着重视能力的方向发展,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历史学科的好成绩,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也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具备了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相关学科,如政治、语文等。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会历史”,更有助于他们“会学历史”。因此,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学科的核心目标,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内涵
什么叫历史思维能力?虽然在史学界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历史思维是一般思维活动与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活动的融合,是实现由对历史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揭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思维过程,它散现于历史学科的各种能力之中,如历史材料的搜集应用能力,历史事实的理解阐释能力,历史现象的再现再认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历史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等。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历史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出就是历史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离开了历史知识这个载体去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那是空谈。然而知识的掌握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知晓,指“由不知到知”,即晓得知识所反映的事物;二是理解,指“知其所以然”,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三是运用,指“行”,即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历史知识的掌握亦然,最终衡量的标准应是活学活用,而不是要死记硬背,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不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对一切事实的了解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没有这种了解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有学识的人”。
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关键在于备课时如何处理教材,如何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例举三方面加以说明:
(1)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仅记住零星的历史知识,不叫掌握历史。在教学中应防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见到森林,但那是杂乱无章的森林,一走进去就迷失方向,不知东南西北,而是要让学生不但见到森林,且要能明了森林纵横交错的关系,知道这棵树与别的树的枝丫是如何连接的,这样才能出入自如。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处理教材,把教学内容系统化,在明确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本章节在整体中的地位,注意历史的前后纵横联系,如果说把整个人类历史作为一个大系统,把其中 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作为子系统,那就应让学生明了子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严密性系统性的培养。
例如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概念的学习,就应让学生从它形成的背景、途径、影响,体系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矛盾以及它是如何瓦解的,它的瓦解说明了什么问题,它与维也纳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又有何异同点,它对我国历史又有何影响等方面加以把握,这样才完整,思维才严密。
2、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仅仅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与完整是不够的,不仅要求全求细,而且要求深求透,多角度审视,多层次挖掘,多形式设问,全方位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吃深吃透,培养其探究性的思维习惯。所以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的分析并揭示其本质。
例如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应从它的内容入手加以分析,才能认清其本质。①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实质上是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取悦英国的政策,因为当时英国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而取悦英国的目的是为了使他支持美国的政策;③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的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运费,实质上美国企图凭借在全球首屈一指的经济实力,得以插足任何一国的势力范围,最后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可见其狼子野心。如果能坚持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两种。总结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会学的境界。
例如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可总结归纳出工业革命的产生需要一个政治前提和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资源等条件,把此上升为方法论进而就可分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确立和发展;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市场等物质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还可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思维的变通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总结历史规律性的认识还可“以史鉴今”,例如对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进行分析,即可得出这样规律性认识:战争 中往往正义者、得人心者胜;社会形态制度优越者胜;经济上技术先进者胜;智者勇者胜;反之则败。这可在实际战争中供借鉴,也可助你预测战争的成败,思维的灵活性也由此得以培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1、挖掘教材的深度是培养学科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和途径,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的前提。
如:我在讲述“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唐朝灭亡。”这一史实时,通过设计优化教学方案,来挖掘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设问有: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生产发展,因而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之为什么?而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出现了怎样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有哪些?上述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它为什么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还有哪些因素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又是什么事件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段历史的学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样设问式的教学方式,既保持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又加强了学生对唐朝“强盛——衰弱——瓦解——灭亡”这段历史的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深层思维的能力。
2、注意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启智是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关键一环
不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配备哪些教学设施,最终都应设疑,才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古希腊学者亚理斯多德所说的“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当然,历史问题的提出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有目的性,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的设计应注意梯度,由易到难逐步推进,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都能开动脑筋,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跳起来摘桃子,能力强的能摘到大桃子,能力弱的也能摘到小桃子,让他们都有所获。
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善于设疑,而且要善于启智,有时如果问题提得太难,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出来,那么教师就应由难化易分解成问题组,例如讲“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可变为如下问题组:
(1)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派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2)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其实质是什么?(3)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 局面的出现?不杀蒋呢?(4)可见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
总之,教师应善于点拔、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回答问题更全面、思维更严密。
3、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史学观,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 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中学历史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编写的,对历史的认识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如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例,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理论上认识,两国革命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同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革命后两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表明革命后建立的新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认识和掌握这些观点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原因和结果,阐述历史发展规律,并掌握解决具体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比如,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和当时的孤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如果光绪皇帝是实权皇帝,中国也许能够实现君主立宪;如果没有袁世凯,辛亥革命前后的局势恐怕也会大不一样”。这些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只看到历史的偶然性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仅看到现象而未能抓住历史的本 质,片面夸大了个别历史人物的作用。只有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现象与本质结合起来,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因为农民阶级自身的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只有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本质去分析问题,才能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确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辩证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史论结合,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4、精练精讲,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巩固和反馈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应通过练习、测验来加以巩固,并了解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取得反馈。但练习、测验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精练,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来精选题目,最好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分层次布置练习。教师通过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做练习时反馈回来的思维水平,然后结合学生存在的失误加以讲解,注意分析失误的原因,教给避免失误的方法,引导学生朝思维的正确方向发展。
此外,还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加以培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肯学、乐学到会学、善学。
总而言之,时代需要我们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仅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达到“无师自通”的 目的。从而把自学引入到教学过程,把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转变为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三篇:浅谈初中化学培养学生三种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初中化学培养学生三种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南昌县莲塘七中万保生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很早就提出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通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这三种思维能力呢?下面就化学中列举几种方法和途径。
1.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富有联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沟通各部分化学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联想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路的好方法,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开阔。启发学生进行联想的思路很多,启发学生从实验现象去联想,例如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还可以引导学生由此联想到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特性。启发学生从相似或相反哦问题去联想例如: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风化和潮解,物理变化和物理过程等,通过联想,可以开拓思路,活跃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能力。
2.鼓励学生勤思善问,敢于质疑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不划框框,不定模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相反意见,把学生的思路搞活。例如:在化学解题教学中,可以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广阔性。
3.帮助学生分析对比,归纳小结
分析对比和归纳小结都能使化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记忆,并能及时联系有关化学知识,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维,例如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三节谈到硝酸的氧化性很强,它跟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反应情况比较复杂,学生一时不易掌握,教
师在做好浓硝酸和铜反应,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浓、稀盐酸跟金属反应的知识和浓、稀硫酸根金属反应的知识,启发学生着重对比这三种酸跟铜反应的情况,通过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浓盐酸、稀盐酸、稀硫酸都不能和铜反应,然后再启发学生分析浓硫酸根铜的反应,突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所以浓硫酸跟铜发生了氧化,进而启发学生对于硝酸跟铜反应的实质,然后对比浓硫酸根铜反应和稀硝酸跟反应的不同产物,是学生通过活跃的思维来加深对这两个反应的印象和记忆,又如通过归纳小结在离子化合物和在共价化合物如何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揭示出无论是在离子化合物还是在共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物的代数和等于零的规律,进而启发学生运用这个规律去分析和掌握根据分子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写出分子式等问题。
总而言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应予充分的重视,绝不能重视求同思维而忽视求异思维,重视顺向思维而忽视逆向思维,重视模仿思维而忽视创造思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鼓励求异思维、启发逆向思维,引导创造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第四篇:初中生历史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历史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姓名:陈艺虹 班级:2013教育学方向本科三人行班 学号:130737651
指导教师:陈伙平
摘要:采用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提出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教学重点,必须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三方面入手,达到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深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层次的目的。关键词:初中历史;发散性思维;创造型;培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21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也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成为时代赋于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优化和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个体各种素质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其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影响到潜能的优化和发展。因此,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有意识地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
(三)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历史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未摆脱灌输式教育模式,未完全把能力的培养渗透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学重照本宣科,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推理,轻发散求异。培养出来的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实践能力弱,缺乏求异、求新、求实的创造精神,甚至形成了“高分低能”这样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如何积极营造有益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氛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进行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二、发散性思维含义和特征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多向思维,它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大特征。流畅性,是指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变通性,即灵活性,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独 1 创性,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看,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就应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
(一)扩大知识范围,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记忆品质,增强思维流畅度
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度主要依赖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知识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使发散思维流畅。中学生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于教本和课外阅读。教本中的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精学的内容,是发散思维流畅性的基石,也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的教学中,要注意揭示历史现象、历史过程和历史事实的本质,让学生掌握其精髓。在此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扩展知识,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使之全面、深刻地掌握历史概念和规律。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用教学手段帮学生或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到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启发学生思考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①灿烂文化历史的原因是什么?②灿烂文化的内容是什么?③灿烂文化的影响是什么?④灿烂文化的意义是什么?⑤有什么重要的启示?这样通过展现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判断,各抒己见,广泛开展各种信息间的交流,让各种思想和念头有充分闪现的机会,然后通过比较、鉴别、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求本质,认识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再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1)根据历史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如课后的“ 北宋时的四种磁性指南针”小阅读,这些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消化;《历史课课练》中的趣味介绍引导学生作业后自己阅读;提一个问题,让学生网上搜索或到图书馆查阅等等。(2)引导学生兴趣,授予他们如何对待历史科学前沿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方法。如以美国总统选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美国总统制形成历史;认识当前美国总统选举的现状和实质;把历史的学习和政治等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形成更饱满的知识结构,开阔了视野,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不再或较少受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思维得到释放,发散思维流畅性的基石也愈加坚实。
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也是发散思维流畅性的保证。教师在平时应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加学生的记忆量,并使学生在需要时,能使知识保持、重现、再认。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呢?下面试根据笔者体会,浅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1.增强记忆目的性、培养记忆自觉性。心理学实验证明,记忆依赖目的和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设定一定时间让学生完成一定记忆任务。如教师习惯性在课堂最后五分钟进行课堂总结提问,或课前五分钟进行复习提问。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渗透前途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直接的、间接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更多地、自觉地进行记忆。
2.正确运用识记方法。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能使学生记得牢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对于历史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意义识记,并正确组织复习。充分理解知识点是发展意义识记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有关历史知识点,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编写提纲,列表格和图示来识记。还可指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比较,寻找出异同点来识记,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类,然后分别采用“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和“重点记忆法”进行识记。这样可以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识记效果。另外,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组织复习应注意参考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并注意复习方式的多样化,避免枯燥、单调,以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更透彻、更灵活。
3.引导运用多通道协调记忆。记忆本来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调动心智器官和心理机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古人强调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综合运用挂图、提问、板书等手段,让学生耳、眼、口、手都调动起来投入学习,在各种感觉的综合作用下,记忆会特别清新。
(二)优化知识结构,设计引导性提问,鼓励一题多解,提高思维变通度
优化知识结构其实是前面所叙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变通性的基础。因为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及时有效地联系有关历史知识,从不同方向进行思维。教师在单元小结或复习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整理(由基本史实、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所组成的历史知识结构),而且要帮助学生分析、对比、归纳、小结已学过的知识,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其内在的联系。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列强发动的四场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四场抗争”,分析、对比、归纳、小结“四场战争”和“四场抗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这样既复习了多个知识要点,又掌握了比较学习的方法。
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对提高学生思维变通的能力和思维变通的意识将大有好处。教师提问要重在启发学生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操作。如在探究“洋务运动的评价”时,通过“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制度有什么影响”、“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什么影响”、“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科技文化有什么影响” 等这类引导性提问,使学生把握问题实质,思考不拘泥于一个方面,引导自由变通,自然地从一个思维过程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极为有益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斟酌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使提出的问题不唐突、不做答案式提问,真正做好引导思维变通的角色。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提炼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解题方法,建立必要的解题思路,并提供模仿的程序、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养成按一定程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克服了思维活动的盲目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但是有时负面效果随之而来:不少学生总习惯于搬用已有的经验,机械模仿,思维上表现出了依赖性、呆板性。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觉察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这个阶段,引导思维变换。最常见的方法是鼓励和引导一题多解,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在习题中结合历史知识特点,利用并转化集中思维向发散思维发展,当需要运用集中思维寻求答案时,要尽量向各个方向、各个角度拓展,以形成 3 多条不同的思维链。例如指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教师总是引导学生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三个维度和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但是在评价一些世界历史人物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来思考,比如评价拿破仑,还应该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和本国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让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广开思路,用多个历史规律去处理同一历史问题,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度。
(三)鼓励质疑问难,指导灵感引发,培养猜想能力,提升思维独特度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勇于提出疑问,敢于探究,是产生独特思维的前提。它要求学生不被成见、陈规所束缚,不人云亦云,使其善于从各个侧面感知历史问题,从而去发表自已独特见解。比如对义和团运动评价时,关于“义和团表现出来的无知狂热愚昧该怎么看”、“义和团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战斗精神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不惧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质疑。并且教师要善于消除学生在发现自己以及别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偏离常规以后感到的不安。
鼓励质疑问难的方式常有:自疑——围绕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疑——当学生无疑时设法激起疑问;辩疑——发动学生围绕疑点展开讨论;释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释疑问;存疑——有些疑问留给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关键是看教师要筛选哪些问题解疑和如何解疑。如果教师筛选的是只限于课本内容方面的问题,那么它就不属于创新思维训练,而只是传统的问答解疑。相反,筛选能反映学生跳跃式思维,逆向思维,甚至“反”内容,具有独特火花的问题,然后启发引导他们的想象力、联想力,就能让其独特思维得到激发,多维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耐心予以解释,不可挫伤他们的好奇心。假如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解决不了或一时不易说清,教师万不可以“将来你会学到的”、“怎么可能会这样”应付了事,而应视问题的深度,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探究、查阅资料等手段寻求解决,既培养学生自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在过程中迸发新思维的快感。总的来说,教师只有营造出让学生敢于疑问、乐于疑问的氛围,学生的思维才能脱离僵化,真正放开,产生出独特的火花。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蕴藏着大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时间、空间和课程资源,只要我们认识到位,努力挖掘,精心设计出一个个较好的发散思维情景,创造出一个个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激励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的框套、大胆猜想、积极探究,就能不断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深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层次。做为一线的历史教师,也就能为使学生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从“继承型”转化为“创造型”人才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尽历史教改应尽之力。
参考文献:
[1]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2-47 [2]赵克礼.中学历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5-140
文章略作修改。修改后不要再寄来了,打印成纸质文章,并配上论文的封面,在封面上抄上指导教师的评语与成绩,并签上指导老师的名字,最后,直接交给周老师。论文的封面找蔡老师要。
指导教师:陈伙平
评语:
选题符合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也体现出较强的时代特色性与实践应用性,全文结构基本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语言比较通顺,层次分明,观点表达基本准确,论据与论点基本上保持一致,但文章中属于自己的创新点还不够,部分论点的论证还缺乏说服力。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成绩:良好
第五篇: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中学数学是由概念、公理与定理等组成的一个逻辑体系。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建立、命题的组成、公式与定理的推导、数学题的证明与求解以及如何用文字准确地把它们表达出来,都离不开逻辑的规范和制约。因此,作为一个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掌握一些数理逻辑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运用逻辑规律,居高临下,深入浅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编辑。出地分析和处理中学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清楚中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什么样的逻辑思维,它主要指通过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明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的能力。其次还要知道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它主要指: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思维形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逻辑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与理解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的基本规律的能力。
下面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一些粗浅的看法: 逻辑与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逻辑形式,下面就关于如何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提一些看法:
1.1 从发展、运动、变化的角度讲解概念,正确处理概念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1.1.1 要注意到概念的确定性。为了使学生形成清晰、确定的概念,就要通过概念的限制与概括、概念的定义与划分等方法,揭示概念的内涵、外延。但需要指出一点: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概念的确定性是相对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1.1.2 要注意概念的灵活性。即随着数学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概念的涵义也在发展、变化,要使学生自觉地认识这个变化,适应这个变化。以“角”的概念为例。最初仅限于平面,并在180度以内,有锐角、直角、钝角;而后发展到180度,360度,进而可为正的任意角。规定方向以后,又有了负角的概念,及立体几何,又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等等。这样,角的概念就越来越丰富、充实了。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发展,了解这一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应当告诉学生发展以后的概念与已有概念间的联系,指出其共同点与区别,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1.2 从内在联系中去阐明概念。要从内在联系中去阐明概念,是因为:一是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因而,概念之间必然要反映这种联系。二是从概念的定义方法来说,多采用属种式定义,而其中的属种关系,正是内在联系的一种反映形式。所以,从内在联系上去阐明概念,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例如函数的概念:如果A,B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A到B的映射f:A→B就叫做A到B的函数。该概念反映了函数与映射的关系,函数实际上就是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f:A→B,其中A,B都是非空的数集。作为教师,应该在阐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与判断
概念建立以后,人们就可以进行思维活动,考察概念间的联系了,而这种概念间的联系反映到人脑中通常就形成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对思维有所判定的一种形式。
逻辑对判断的要求是恰当,要求判断能正确地、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判断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引导学生注意前提条件,例如立体几何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是一个假命题,但如果把前提条件改为在同一平面内,则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就是平行的了,因此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应该首先注意它的前提条件。第二,要教育学生注意研究问题的场合、范围。如讨论x2-x+1=0有无根,有几个根的问题,必须先要搞清楚:是在有理数集内研究,还是在实数集或复数集内研究;第三,要教育学生善于考察各种可能的情况。如研究a=?(a为实数),则必须分a>0,a=0,a<0三种情形,分别给予解答。总之,要教育学生注意从不同场合和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作出恰当的判断。逻辑与推理
推理是从已有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其任务在于揭露个别与一般怎样联系;一般怎样从个别中抽出;特殊怎样通过一般而相互联结等等。逻辑对推理的要求是:前提应真实,推理过程应前后一贯,不矛盾,并具有论证性。
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实性,常需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加以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证明。推理能力的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2 养成学生能完整、严密地进行推理的习惯。推理过程的前后一贯、不矛盾、有论证性,也是逻辑对推理的基本要求。但有时学生在这方面是注意不够的。比如,用反证法证明a>b,必须驳倒a≤b的两种情形。而有时学生却只对a
3.3 训练学生正确运用推理方法的能力。通过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重要方法,对于观察、类比等方法也要注意培养。
总之,中学数学教学培养逻辑思维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无论是代数还是几何,都应担负起这一任务。只有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工作,中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