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大全

时间:2019-05-13 02:0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大全》。

第一篇:《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大全

《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江苏省泰州市胡庄初中史根银邮编:225329 电话:1377574379

2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J-622)。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名称:

《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已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就历史课程资源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我国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教科书,参考书等文字材料,而没有想到其他可用的课程资源。

许多中学生说他们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另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历史感、对我国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了解甚少,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多。这些情况的很大原因在于历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的不当,致使他们对历史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怎样使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历史课程、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历史课程内容。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

我校领导阶层关注科研兴效策略,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投入到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研究中去。借助我校地处黄桥老区丰富的历史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基于此,我们提出此课题进行研究,旨在强势推进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

以《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为依托,立足于本校的教育实践,依靠全校教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低耗高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我校自身发展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模式。

其意义在于:

1.从我校的角度来说,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我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地方历史校本课程资源,从而为我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2.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吸收教师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帮助教师成长,促使其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3.从农村学校的角度来说,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家乡、热爱本土历史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成为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人,从而促进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4.从推广的价值来说,我校探索出的选择、吸收、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民间资源于农村学校

1课程建设的具体方式、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各种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农村学校中如何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为其他农村学校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的经验。

三、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编写地方历史校本课程,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深远意义,功在当代,利国利民,光照千秋。

基于以上原因界定本课题。加强地方历史资源挖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只有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宝贵物质资源和强大精神财富,才能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历史资源挖掘中自觉产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地方历史资源挖掘,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我们定位在:坚持实施“书本与校本结合,挖掘地方历史潜力,构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自主获取知识,不断提高整理收集能力,真正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探讨提高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调控的有效性策略,达到“让教学更有效”的目的。老区历史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主要类型有旧址或遗址纪念馆,即以保存和保护较好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原有建筑为纪念馆主体。

本课题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充实

地方史开发为各种知识携手进入课程体系提供了可能和机遇。在开发实践中,要树立知识平等的民主思想,尊重各种知识的价值。人文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以人为本”是现代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人性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是对人文知识的尊重,是一种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协调发展的知识建构。可以说,地方史开发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携手走进课堂,滋润学生的心灵提供了契机。因此,地方史开发能在重视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最大亮点是:一是师生共同参与,反映时代特点,关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需要;二是具有新内容,如在采访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从历史文物、烈士证等物件上,补缀历史事件,整理历史材料的能力;三是寻找新角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新的地方课程。

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有一定特色的课堂教学,并能在本区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通过课题研究,挖掘历史资源,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课堂,并以此弘扬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3.通过地方历史课程研究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影响历史的主要因素,探讨提升地方历史含量,使地方历史教学成为可调控的、可检测的、有效率的教学,达到“让教学更有效”的目的。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1.引导学生参观旧址或遗址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陵园,非物质革命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回归教育原点,返璞归真的体验教育。

2.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采访,探索师生共同参与编写历史教材,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3.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改进原有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创新。

4.在学习时空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机会的研究(学习时空调控)。

5.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探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6.通过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监测,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反馈测评调控)。

7.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和观察法;诸种教学策略调配、综合运用的研究。创新之处:

从构建地方历史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性研究,把历史地方课程研究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重实效,这是本课题研究对“建构主义”的创新之处。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我们的课题与同类课题相比较,我们没有停留在现有的文献记录上,而是更多的去搜索那些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和事,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著名人物、特级英雄(像国际主义战士、特级英雄杨根思),更为重要的是关注更多的“小人物”,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牺牲,我们要为这些普通人物树碑立传,用家乡的英雄人物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反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这是本课题的实践创新之处。本课题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案例法、比较法、调查问卷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2月

1.成立课题组,认真布署研究工作,确定参与教师,拟定整体方案,组织相关理论学习。

2.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3.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

4.初步研讨整体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实施方案。

(二)实验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1.进行实验研究,收集资料,做好研究记录。

2.定期交流研讨,举行公开课展示。

3.定期撰写实验报告,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调整研究方案。

4.参加优质课、论文、历史故事、教学案例等一系列评比活动、探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4月

即成果形成阶段: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存档工作,组织观摩活动。总结验收阶段: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七、研究人员分工与预期的成果表现

(一)研究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机构:

组长:史记敏

副组长:史根银

成员:刘荣成刘小琴杨小玲 王艳程美娟陈晶晶胡晓萍 张进军刘连成栾文东

2、参研人员职责

为使研究工作顺利、稳步、扎实地深入开展,特制定研究人员职责如下: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

务;遵循科学规律,讲究研究方法,高效优质;

(2).服从组长的领导和管理,与本组成员分工合作,互通信息,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创意,敢于坚持原则,及时记录研究心得体会。

(3).及时整理资料,搜集信息,处理个案。

(4).做好个人总结。

3、参研人员分工

为加强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课题由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构成。为使研究人员任务明确,便于操作,有利于责、权、利更好的结合,研究成果的认定,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1).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供必要的研究环境、时间和经费保障。

(2).研究小组由部分主管领导、副组长、备课组长和科任老师组成。

(3).研究组全体人员应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人就研究内容、进展情况、经验教训、研究心得经常交流总结。对工作中的困难,全组共同想办法克服,确保研究工作按计划开展。

4.课题组人员分工:

⑴主管领导(史记敏):理论指导,督促、检查研究进程,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参与研究工作,并随时关注课题研究。

⑵主研人员(史根银):大课题的撰写方案、主持研究、分配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注意:所有课题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对各自子课题的学生作品及其他资料要注

意收集。成员的研究成果可以是一篇文章、一份调查表、一个案例、一段录

像等。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部分,由课题组最后整理,统一上报或推荐给有

关部门。“向满堂灌宣战,让学生实现快乐的自主学习”是我们课题的宗旨,利用工作特点开展研究工作。

学校副校长史记敏负责通联工作,史根银老师负责课题的布署和组织实施工

作。栾文东、刘连成、程美娟负责历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收集地方史的有关文字资料与实物图片。刘小琴等人负责文字资料的统筹工作。

(二)预期的成果表现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2012.3至2012.12地方历史资源的挖掘与地方课程的开发论文刘荣成 22012.3至2012.12黄桥老区历史校本课程初探论文史根银 32012.3至2012.12乡土历史资源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杨小玲 42012.3至2012.12地方人文资源与历史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 论文刘小琴 52012.3至2012.12历史课堂与历史教育的融合论文王艳 62012.3至2012.12 《地方历史教育资源的挖掘》论文程美娟 72012.3至2012.12地方人文元素与历史教育完美结合的研究 论文陈晶晶 82012.3至2012.12历史教学中地方课程教育资源的研究论文胡晓萍

本课题最终成果:

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2013.2黄桥老区历史资源的构建研究研究论文刘荣成 22012.8至2013.1 黄桥老区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报告史根银 32013.2乡土人文资源与历史课程完美结合研究研究论文史记敏 42013.2地方历史与历史课程有效衔接途径的研究研究论文程美娟

八、保障措施

1.我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承担着国家、省、市级多项研究课题,充分调动了校内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通过科研实践的探索和锻炼,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现有部分课题已经结题。

2.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人员均有本科学历,对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经验,大部分人员均为省、市级教育研究课题的核心成员,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保障。

3.校内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培训科研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把转变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形成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还制订了奖励制度,对在国家、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刊登的优秀论文及课件予以奖励。

4.提出教研经费计划,我校每年都拨出款项作为课题研究的经费,这为本课题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

九、参考文献:

1.徐学俊.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优化配置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2(11)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3.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版(修订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陆安.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1(12)

5.王宏志.迎接新世纪.重视历史教育—关于历史课程设置的想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1(2)

6.陆安.让评价成为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动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7.刘繁华.历史教学资源库建设综述[J].中学历史教学,2004(6)

8.张汉林.由历史的本质反思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7)

9.罗凯.论历史课程与历史课程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2004(6)

10.王乐平.”行动研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2(9)

11.王泳.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2(9)

12.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论的两个重要议题[J]..中学历史教学.2004(3)

13.吴萌.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与方法[J], 中学历史教学.2004(3)

14.张静.新一轮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 历史教学.2002(5)

15.陈永华.美国、英国及我国香港的历史课程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4)

16.尹伟建.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应有的思维理念[J].青海教育.2004(3)

17.徐俊杰.初中历史学科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18.艾铁军.从学生作业中发掘课程资源--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初探[J].湖北教育.2004(23)

19.郭弘.地方课程资源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9)

20.陈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误区与对策[J].湖南教育.2004(2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第二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与研究

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报告

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 陈立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传媒手段等的突飞猛进,早已使学校德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高墙夷为平地,使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有一种对现时代学校德育无所适从的感叹与反思。德育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直接面对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互关系的新视角。社会环境(专指学校外德育环境)带有许多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普遍性与开放性。学校德育是系统和受控的,在一定时间、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环境则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道德的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于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使个体尤其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全方位的影响之中。二是文化性与隐蔽性。校园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社区、大众传媒和家庭影响,对个体道德成长的影响是隐蔽的、渗透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三是互动性和创造性。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影响时空及作用方式,而且塑造了一定阶段和一定国土之上的道德,决定了学校个体的内在道德需求和一定社会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方向。如果说德育的主要矛盾是道德施教者同受德育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则是社会文化所推动的。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中小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开发地方德育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一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这对于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针对了现行中小学德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让中小学德育从僵化的、刻板的、一统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贴近实际,通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探索出提高中小学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对传统德育脱离中小学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背叛,针对与时代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不良状况,开发既具有生活气息又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富有地方资源的德育课程,促进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本课题研究着力凸显了中小学学生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中小学学生在有着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得天独厚的地方课程德育资源中,通过立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课堂实践、活动实践、社会实践,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产生心灵火花,在心灵震憾中,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不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形成创新意识的优良品德。

本课题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从人出发回归生活,让德育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发展,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所处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充分考虑把德育课程地方资源充分发挥起来,让中小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形成优良的道德人格。

二、课题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一)课题的界定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但不能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根据课程资源所分布的空间不同,课程资源又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地方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学校所在地的课程资源就是地方课程资源。

本课题所研究的“德育课程地方的资源”指的是南京的德育课程资源。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著名的孙中山、周恩来、王安石等著名的历史人物的足迹;有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明城墙、中国第二历史纪念馆、梅园新村等历史场馆,这些地方德育资源是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具有地方德育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独特的资源。

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的开发就是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性,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感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杜威认为,这种使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因此,3 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的开发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学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形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生活教育理论

西方不少学者对生活教育有过系统的阐述。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只是主观地设想儿童的未来,不考虑儿童的现在,不考虑儿童现在的生活,儿童的能力以及他的天性。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动力。他主张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不脱离生活,这样的学习易懂、有趣,对生活有用。因此,他要求“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师”。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他说:“教育即生活,生活的特征是生长,因此,教育即生长。生长只能有一个目的,更多的教育。”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他说:“教育即生活的过程,不是生活的预备。”他认为一旦把教育看作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必然要教以成长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儿童此时此刻的需要与兴趣,会导致儿童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他要求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一,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实际上他并不排斥“预备”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如果使得生活继续发展,‘预备’自然是需要的,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要用全副的力量,使得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这样一来,‘现在’即在不知不觉中掺入‘将来’,‘将来’也就同时照顾到了。”与“教育即生活”相联系,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一系列主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其成为现代教育之父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生活教育思想也源远流长。道家的“无为”和“顺乎自然”的教育主张,实际上体现了教育和生活两个过程的统一。魏晋时的嵇康以人性论作为理论基础,继承和发挥了老庄思想,针对儒家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主张,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虚伪的道德教育,主张以实现生命价值为目的的“养生教育”,教人顺人性情,循自然之则去认识和获得“生理之理”和“自然之理”,实现自身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开辟了一条人格自我完善、保全生命、坚持节操的教育之路。宋代理学家朱熹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十五岁受小学教育和十五岁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事”,“教之以洒扫、应付、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他专为蒙童编写的《童蒙须知》,就儿童在封建社会中的日常行为,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 4 扫应对”、“读书知识”以及“杂细事宜”等项,每项都作了细致的规定。可见,他的小学教育主张,包含了丰富的生活教育内容。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主张“知行合一”。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性,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他的这一主张,强调了教育过程和生活实践的统一。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反对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提出了“顺导性情”的儿童教育论,主张鼓舞兴趣,强调自求自得,提倡独立思考。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明末清初的颜元,提出了“行动教育法”,主张“习动贵行”,他认为,不仅要通过实际活动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且要通过实际活动去巩固知识。他对“格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事物,亲自做事,如同用手去格杀猛兽,身实习之,体实行之。通过格物的个体实践和亲身体尝而获得知识,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在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与之相联系,他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其教学论是“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会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便学都以做为中心。”可见,他强调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的,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取知识的源泉。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生活教育思想的集大成,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说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两朵奇葩,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将教育与生活等同,将学习过程与认识过程混为一谈,忽视了教育的自身价值。把学校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自然是一种生活,但不是杜威所说的“简化的社会生活”,也不是陶行知所关注的日常琐碎的生活,而是根据育人的宗旨,有计划地加以组织并对学生施加某种影响的生活,即教育生活。生活教育的理论起点,在于强调学校教育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世界为活动前景的,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是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是与儿童生活世界相融合的。这里所说的“儿童生活世界”是指儿童遇到的、与之进行交道的一切人、事、物、时间、空间,包括他们通过情感、思想、想象和其它任何感官所知道的东西,这是儿童一切活动的背景。在这样的教育生活中,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也在自己的活动中改变自己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不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达到成为具有创造性生活主体的目的。

2、情境教育理论

情境教育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从研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入手开创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用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途径。情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教育学中的情境概念始于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引起思维的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教育”中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使其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青少年学生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一是情境驱动原理。即情境教育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二是暗示倾向原理。即情境教育利用暗示倾向,通过周围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共鸣的过程,迅速推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三是角色转换原理。即通过“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检验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的角色转换过程,使青少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成了真正的角色。四是心理场整合原理。即情境教育作用心理场,形成推进教育活动的正诱发力,在顿悟中改变认识结构乃至心理结构。

3、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的主要研究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裴娣娜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等。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主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生成、发展和呈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二是自由、自觉地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活动可以使个体既有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现实因素。三是主体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 6 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成果

(一)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我们发现在以往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能很好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更不敢谈及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很少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成为空话,更谈不上大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应该注意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原则,以达到我们的创新教育目标。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德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课程,一直担任着“德育主渠道的角色”。无论是原大纲或现行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品德课在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多年来,中小学思想品德在课程教学中,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小学生认识规律,以提高小学生思想素质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对该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给予高度地概括。因此,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坚持“五爱”的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分层次、分阶段,组织不同的教育形式,安排不同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

3、主体性原则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善于运用教育艺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师生间要平等地交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感受学生的兴趣,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学生中的典型。

4、实践性原则

开发地方资源德育课程要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基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出发,做到开展活动,教、学、做结合,增加情感交流与切身体验,加深对认 7 知的理解,发展实践能力。

5、有效性原则

由于德育课程资源的来源广,划分的标准不同,提取的课程资源的途径也不同,在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时,必须坚持有效性原则。第一,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道德认知。第二,能启动学生的真情实感。第三,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社会认识的能力。第四,能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发展。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或者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符合品德课程的特点,服务于品德课程的教学,我们应该清楚地区分:哪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教学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哪些有间接的关系?权衡筛选,按不同的价值取向录用,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内容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丰富的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纪念馆及其他文化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德育资源。我区科教资源丰富,有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南京分院等知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40多家,江苏省仅有的75名两院院士中,玄武区占了近半数。以新的德育资源观,整合、开发、利用特有的地方的人文资源、科技资源和新闻媒体资源,丰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独特的地方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1、开发博物展馆德育课程资源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博物展馆,如南京博物院、南京地质展览馆、南京历史博物院、南京古生物馆、云锦展览馆、科技博物馆等等,开发这些博物展馆的德育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了解灿烂悠久的民族历史,汲取丰富厚实的民族营养,增强坚定博大的民族精神。

如北京东路小学运用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江苏省气象台、玄武湖鸟类生态园、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紫金山天文台等地方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德育课程,成立了“北京东路小学娃娃科学院”,分设“地学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气象研究所”、“电学研究所”、“植物研究所”、“航模研究所”,利用活动课时间,让学生做科研的小主人,走向自然,走近科学,动手操作,大胆实践。学校多次在全国无线电测试、航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娃娃科学院两任院长分别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接见。与“娃娃科学院”并列,还有“娃娃电视台”、“娃娃书报苑”、“娃娃心语屋”、“娃娃图书馆”等“娃娃系列”。这一娃娃系列德育课程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热情,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又如昆仑路小学先后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率先建立了“院士科普点”,设立了天体物理,古生物学、地学兴趣小组,每周为学生开设一次科普(科技)课。免费向社区内的学生们开放《土壤标本陈列室》、《地理科研成果展示室》、《史前生物陈列室》等科普场馆。与省气象学会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家社区气象学校――北极阁社区气象学校,省气象局赵局长到场揭牌,省气象台老台长周振奎亲自担任气象科普辅导员,现已组织4批学生参观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每个寒暑假,都组织学生到古生物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玄武湖鸟类生态园、台城等地参观,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

2、开发纪念场馆德育课程资源

南京曾经过无数次革命的洗礼,建起了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墓、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航空纪念馆等纪念场馆,这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好教材,开发这些的德育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把南京航空烈士纪念馆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不屈精神教育的教育基地。在航空烈士墓中安息的是名垂千古的抗日英雄,他们中间既有被称为“无敌勇将”的高志航、“中华之魂”的陈怀民、“中国红武士”的刘粹刚、被人们誉为“飞将军”的乐已琴、首中敌舰的梁鸿云、为周总理开过飞机的金雯等烈士,也有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捐躯的外国友人等。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步行前往烈士墓祭扫,开展凭吊英烈,缅怀先烈的事迹的活动,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面对着烈士的塑像,学生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一届届的学生在这里得到心灵的陶冶,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3、开发伟人教育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曾是孙中山、周恩来、王安石等伟人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地区内两所中小学的名字与与伟人有关――梅园中学、逸仙小学、半山园小学。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地方这一极佳的德育课程资源,引导青少年学生像周总理那样“立身为人”,全面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早在1986年,命名梅园中学初二(1)班为“周恩来班”,1998年5月,孙中山纪念馆和逸仙小学又共建了“孙中山班”。长期以来,“学习伟人风范,争做四有新人”的主题活动,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梅园中学多次组织学生举办了“树立起心中的丰碑”及“我爱南京、我爱梅园”系列活动,并将“学总理”活动系列化、经常化,如每逢周总理诞辰及逝世纪念日,就要组织学生在周总理铜像前献花蓝活动;“五·四”、“一二·九”新团员在梅园纪念馆宣誓活动;每年暑假“周恩来班”的学生们到总理的故乡淮安举办夏令营活动等。

4、开发文化景观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有玄武湖、紫金山、九华山、北极格和省歌舞剧院、南京市艺术中心、省美术馆、南京图书馆等丰富的文化景观,开发这些德育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名城底蕴,陶冶高尚情操,去追求真、善、美。

如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以玄武湖的状况与文化背景为内容开发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使学生了解了玄武湖的历史,欣赏玄武湖的迷人风光,提高了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激发了为玄武湖而自豪,要保护玄武湖,让玄武湖更加干净、美丽的激情!

又如九中、长江路小学等学校以省歌舞剧院、南京市艺术中心、省美术馆等地方文化单位为德育课程资源,用高尚的艺术感染学生。

5、开发驻地部队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是南京军区及南京空军的所在地,驻地部队多。我们充分运用这一独天得后的优秀德育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如各学校新生入学请驻地部队进行军训,上好德育第一课。通过军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的精神;增强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的观念;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的作风;营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再如樱花小学与83417部队学员三队开展了共建德育基地的活动,部队帮助学校成立了少年军校;玄武中专与军理工大自动化指挥学院、炮兵学院结成共建对子,经常性开展共建活动,学生们定期到部队进行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增强了国防意识,提高了组织性和纪社律性。

又如海英小学与海军指挥学院紧邻,他们充分利用这一地方资源开发了海洋国防教育德育课程。学校教学大楼与地面主题色彩为淡蓝色与浅黄灰相间,以显示海洋的宁静与博大;在校园北墙上设计了海洋国防教育主题文化墙,从“海洋国土”、“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军风采”、“海军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海洋国防教育,让学生在活泼鲜艳的画面中了解我国海疆,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校还专门设立国防教育宣讲教室,配合学校校本课程与校本读物,设计制作了国防宣讲展览,从文字、图片、实物(各种舰艇模型与海洋生物标本)等方面对学生国防教育。

6、开发社区街道德育课程资源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学校与社区携手共建,开辟生活化育德环境,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创建文明社区誓师会,提高主人翁意识;与社区街道联合开办学生模拟法庭,开展学法守法自我教育;与区法院青少年庭联合组织家长学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与南师大携手,构建大、中学生德育践行平台;开发社区的特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如半山园小学地处后宰门街道,而打腰鼓是后宰门街道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半山园小学就充分利用这一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德育 10 课程。在腰鼓训练初期,学生长时间地站立,腿酸了,脚麻了,烈日晒黑了皮肤,寒风冻裂了小手,有家长心疼不已,打起了退堂鼓,可孩子们谁也不愿退出,个个争先恐后,都想在活动表现自己。渐渐的,懒惰的孩子勤快了,聪明的孩子更能干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越打越起劲,一次次成功的喜悦,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体验了形体美、艺体美、健身美的乐趣。打腰鼓还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体验了集体温暖。打腰鼓时学生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在训练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促进,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艺术效果。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展,他们懂得了配合,协作,互相谦让。三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身心素质。腰鼓队为学生积极开辟了一个实践、体验的大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了参加省军区纪念抗美援朝100周年活动,多少个寒风吹拂的早上他们累得腰酸腿疼,多少个烈日当头的下午他们练得大汗淋淋,练了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虽然人练瘦了,皮肤晒黑了,但他们的意志练得更加坚定了。为了打好腰鼓,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学们就是在这种不留痕迹的教育氛围中,产生了心灵感悟,将说教与灌输变成了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枯操的道德要求,变成了无形的渗透和正向的激励,在腰鼓声中,学生的品德修养得到了提高。

(三)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应用的方法

1、实践体验法

实践体验法是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某一项实践活动,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内心深处留下刻骨铭心的烙印,不断地引发心灵的矛盾冲突,内化为自身的良好思想品德,外显为高尚的行为。此方法是从学生品德培养的行为入手,适用小学各年级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是一项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的活动过程为:引导参与 → 实践感受 → 体验内化 → 反馈外化。

如小营小学在教育学生远离危险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搜集交通安全标志,向交警咨询有关注意安全的事项。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教师只起一定的指导作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又感悟了远离危险、注意安全的道理。

2、调查研究法

调查是指人们直接接触社会现象,搜集事实,数据和资料,它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研究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把感情材料,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调查是研究的基础,而研究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11 调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研究是探索“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调查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方法从学生的品德培养的“知”入手。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其基本的操作流程为:确定调查对象 → 拟定调查提纲 → 实在开展调查→结果分析处理→提出对策建议

如南京市梅园中学针对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弱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小组汇报等形式,开展“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调查研讨活动。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调查“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对几所学校200多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不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了解法律的程度的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对特定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认定和所持的态度,了解学生面对违法行为时的行为方式;还访问了检察院和法院的法官,了解专家对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的看法。这样把课本知识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切身体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自律与自保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防止并减少了校园内易被忽视的违法行为的发生。

3、参观访问法

所谓参观访问法一般地说,就是结合学校中教育的需要,组织学生赴基地进行参观访问,让学生置身于空旷无边的大自然,真切动情的人文环境、军整严肃的军营调节身心、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参观访问虽然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实践活动,但深受学生欢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如锁金中学全校大型秋游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南京这个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走进大自然,体验农家风情,浏览大江风光。让学生在云锦、山水、田园、农趣的参观游览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秋游为中心融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绘画摄影、采集标本、手工制作、怡心健体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影响激励法

影响激励法是利用德育课程地方资源,通过活动载体,转变为德育影响。如梅园中学综合利用梅园新村纪念馆这一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用伟人的高尚品德影响激励学生,努力将周恩来的精神内化为师生奋发向上的道德信念和进取向上的内在需要和精神支柱。他们争创光荣的“周恩来班”从第一届到如今经历了整整19个年头,历届“周恩来班”都是在全校争创先进班集体的基础上择优命名的,每届毕业时的合格率均达100%。学校还增设“双特爱心班”,招收特困特优生,免收学杂费,提供午餐和学习用品,用特困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影响 12 其他学生,在全校形成一种互动格局,使全校同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爱心班”已办了三年,非常成功,全市已多次在我校召开现场会,分管市长、市、区教育局长也十分关心这些学生。我校“周恩来爱心班”在全市产生了很大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资助。“周恩来班”、“周恩来团支部”和“双特爱心班”是我校德育特色的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模范行为的影响下,学校的“学习周恩来,像周恩来那样学习、生活、工作”蔚然成风。

5、心理疏导法

人类社会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前发展,使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一系列巨大而复杂的变化,人类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系列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不仅如此,中小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自身特殊的问题,威胁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拨开心理迷雾,提高心理素质,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南师大、南大、东大等高校的心理研究所和南京陶老师工作站等心理援助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多中形式对具有心理疑难需要帮助,存有心理困扰需要排除或患有轻微心理疾病需要治疗的学生进行直接的咨询或间接的帮助、启发和指导。通过心理教师的疏导,使求助者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心理困扰或轻微心理疾病得到排除或减轻,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健康。

一是认知发展疏导,使中小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的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常规或特殊指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智能优势,认识自身的不良认知,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

二是情绪稳定疏导,使中小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和两极化波动。使其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心理失衡,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三是意志优化疏导,使中小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以及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帮助学生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内部困难,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使其不为偶发诱因所驱使。学会应付挫折剌激,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避免偏差,具备果断、持久、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是学习适应疏导,使中小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

五是人际和谐疏导,使中小学生有意识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交往技术,在群体中能够与人和睦相处,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13 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有较强的人际知觉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帮助中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从而减少人际冲突,达到人际和谐。六是心理障碍疏导,使中小学生对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和认识,指导他们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高他们自我预防心理变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鉴别各种行为问题和轻微的心理障碍,并知道如何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加以矫治。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一)课题研究的结论

我们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研究中,从提高德育的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得出了以下结论。

1、鲜活的德育来自于身边

面对“重智轻德”、“重分轻人”的社会倾向,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欲成才先成人的道理,而道德品行作为成人的核心,必然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推上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某些社会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也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不切学生的实际,缺乏真实的内涵,知、行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为了让我们的德育改变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我校把整合德育资源,寻求鲜活的德育内容作为改革学校德育的切入口,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沟通,逐步形成了“活活泼泼、实实在在”的德育特色。

“基础教育应从书本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并通过教育对儿童生活方式进行建构,这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我们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让学生在身边的德育资源中接受教育,从而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真实的教育来自于生活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以实效性为思想灵魂,有助于转变落后的德育观念,科学地认识德育的价值;有助于摒除把德育视为管理学生的工具并强迫学生服从管理的观念,把德育看成不仅是进行社会整合的需要,也是进行个人驱动的需要。从社会学和价值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各种生动感人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社会整合和个人驱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养成对社会有用且能自己负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人。

3、真切的感悟来自于实践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博物馆墙上一句醒目的格言,其核心就是“我做了就理解了”。而做,就是实践。实践体验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前提。中小学生心理是在主体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 14 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是实现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亲身感受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能动的反映。通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极感受,不断体验,不断内化积累,使学生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反思

但是由于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性、教育与环境的不一致性和学校教育的滞后性,不少学校仍然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对象,用统一不变的德育规范进行灌输,不重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特定的情景,不重视根据各学校的实际去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内化,从而导致与学生生活脱节,造成德育的“高空作业”,难以真正收到实际效果。因此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克服智德分离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不可能离开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的。教育和教学无法分割,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现在学校里,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智德分离是个大问题。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具有其内在的道德涵义。现在学校存在的一个误区是,教数学的只管教数学的学科知识,教物理的只管教物理知识,至于德育,是由学校单独设课,由班主任或德育老师、干部来讲,学科教师不管。这种分割造成了德育的分散、割裂状态以及形式化、表浅化。要发挥学科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德育功能。

2、要改变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老师们是在一个脱离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的、相对封闭的德育课堂上讲德育。于是,德育课成了空洞说教的课,学生当然听不进去。许多学生在德育课上看课外书或是做数学、语文作业。教师往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把道德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甚至有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完全按照语文课分字、词、句、章来讲解,让学生反复朗读道德规范,死记硬背。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德育的困惑——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与学生生活脱节。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工作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

3、要让学生体验内化

我们的德育从内容到方式都要进行大的改革。德育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有些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一旦面临现实情境 15 却难以付诸有道德的行为。这是德育的悲哀。道德教育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价值观总是与个体经验相联系的,实践体验是形成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必然过程。我们能够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离学生近一点,再近一点,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再小一点,让学生去实践体验,使学生通过自己实践体验内化,自我调节、自我矫治、自我完善,感悟人生。

第三篇: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申请

《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结题 申 请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

《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是宣城市2005年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宣城市教研[2005]11号文件),课题立项编号

14。该课题计划结题时间为2006年12月。本课题在区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按计划完成了研究方案,形成了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申请结题,拟请方建福(宣城市教研室)、熊献武(宣城市教研室)、袁长清(宣州区教研室)等专家予以成果鉴定,恳请批准为盼。

申请单位:宣州区养贤中心初中

课题负责人:张铸

2007年1月20日

第四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因此,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为学生的探究性、开放性、合作性学习提供了支持系统,这必然带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2.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参,内容来源于地方和学校的自主开发生成,需要师生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对各种资源进行积极的探究、开发。在日本,“综合学习时间”纲要仅仅规定了“课题研究学习”和“社会体验性学习”,而各个学校具体设计和实施何种活动项目或活动领域,则应视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定。在我国,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及优化问题正逐渐被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因此,开发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成为课程实施的必需。

3.我们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课程的推进及实施过程中,提出了“整合”的策略,要求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与地域文化有机整合,与特色学校建设牵手,根据实际,有意识地在项目、主题选择上有所侧重,进一步彰现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课程的独特功能。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确立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1.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课题涉及的“资源”即“课程资源”,为狭义的课程资源。

2.乡土特色资源,指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或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也包括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或学校特色建设中形成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3.开发,是指教师在充分认识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功能、结构、内容、评价的精神及理念下,主动有创造性地发掘、挖掘资源,为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课程的实施服务;研究,指师生充分利用特色课程资源,共同创生课程内容,有效地开展活动,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我们平阴二中地处济南市的西南部,南与东阿于阁老遗址、西与翠屏山千年佛塔相邻,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我们开发活动校本课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丰富内容。我们在有计

划地开展了校本活动课程《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研究人员与全校教师、学生一起,深入挖掘当地多种形式的乡土教育资源,经过科学整理、反复实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方法,在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有广泛借鉴与推广价值的成果。

三、研究的目标、方法和假设

㈠研究的目标

根据总课题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将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探索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资源体系。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访问、调查研究、分析评价、资料收集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

2.以地方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资源,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行热爱科学、主动创新的思想教育。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资源选择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形个性的发展。

3.促使学校和老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课程开发和运用的能力,构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4.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初步探索特色课程资源的程序、策略、方法和途径,形成一些可推广的个案以及经验。

㈡研究的方法

根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我们采取以下方法展开研究工作:

1.调查: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提炼与分析以校为本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教师采用的指导策略的多样性、统一性与实效性。

2.比较:开展对比实验,比较不同指导策略的特点、优势与劣势、适用范围与条件。

3.文献研究:广泛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相关情况以及研究的趋势;编印《校本课程》,利用学科论坛等渠道,开展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课程培训活动。

4.行动研究:近一年来,我们以小组研讨的形式开展活动,以课堂观摩和交流讨论的形式,针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整理活动资料开展研究与探讨,并及时将研究情况做小结,撰写论文,交流发表。

5.个案研究:本学期我校开展了课程研讨活动,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一子课题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性汇报交流。

四、今后研究的措施

1、立足“知行意合一”,制定课程“三维目标”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它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而乡土历史是在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绎的,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一片瓦当、一块残碑、一座建筑,都蕴含着历史信息。学生参与其中,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在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中,勾画对未来的美好情景,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

以乡土历史资源《民族团结》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例:

1.知识和技能: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的第一个自治县。

2.过程和方法:利用天祝经济信息网和天祝文史提供的资料,让学生选取乡土资源作为素材来了解我县的县情,了解民族区域自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我县的状况,学习民族区域自治这项基本国策,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期望学生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即预期的有效的教学效果,实现知识、情感、行动的和谐统一。

2、立足课程“二次开发”,选择课程内容

平阴的乡土历史资源极其丰富,哪些内容可以引用?以怎样的原则进行整合?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立足于历史课程的“二次开发”,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

选修课程资源的校本化研究,要求教师结合学生提供的学习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研发,以学习主题形式加以实施。其方式一是新课程教科书的补充与改良,使之适合本校学生要求和学习水平。二是发挥本校教师特长的选修课程资源研发,主要根据

3、立足“学以致用”,转变课程实施方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经验从做中学。因此,我们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师教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立足“学以致用”,多途径地推进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

途径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重难点适当补充乡土史课程资源,可缩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时空距离,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途径二: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史以专题的形式,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在节假日或其它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走访历史遗址,展示学生的成果(如:历史小论文、专题小报或专题图片等)。以加深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也能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途径三:举办专题讲座。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文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途径四: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主题应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发掘;研究侧重从“是什么”向“为什么”过渡,即深入解释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的客观史实,进而做出评价。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年多来,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表现为:

(一)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

一年来,我校有多篇关于活动育人课程开发的理论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更为重要的是,很多老师能按照课程的过程开发模式,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进行统筹有序合理的规划。

2、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重要改变。

教师通过参与活动课程的开发,自然形成了新的课程理念,也自然地向其他课程领域逐步渗透。这种新课程理念的生成,是一般的培训和行动研究达不到的。可以说:活动课程的开发使教师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质疑批判的能力,进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与同学、老师和社会成员的交流合作中,学生的交往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

2、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和大自然与社会的接触和体验中培养起对自然和社会广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共同学习中树立更好的合作意识,彼此之间相互认同、尊重、理解和宽容,初步的形成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3、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经验性、综合性和方法性的知识。

4、校本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主要由基础性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及本校的办学理念,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开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拓展型校本课程。

六、主要参考文献、著作目录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案例》(人民日报出版社)

3.《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陈树杰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五篇: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重视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美术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课标提出“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的要求,各地结合区域历史文化的特点,注重挖掘身边的美术资源,历史遗迹,文化的遗存,民间美术特色资源等,有效提高了美术课程的形象性、直观性、生活性与地区特色,丰富了课程内容,促进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具有丰厚的历史、自然、文化与民间美术资源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美术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和校外美术课程资源。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活动资源、相关学科资源几大板块。校内资源中应以美术教师为主体,在领导和教学辅助人员的配合和参与下,以物质资源为基础,以学校的人文环境为背景,融合各种相关的活动和学科课程资源,形成整体教学力量,以实现学校美术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而校外课程资源则可弥补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我们应充分、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地方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以促进学校美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美术教学资源。

一、要发挥教师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积极作用。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的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是新时期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练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也许很多事物学生们经常接触,只是没有从艺术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引导、提醒,加之收集材料、巧妙利用材料的实践,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比纸上谈兵式的书本传授,更直接、更具趣味性,易于吸收,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和学生走得更近。资源无处不在,有资源意识的教师,在他们的眼里,再平凡不过的东西都富有情感的、有艺术价值的,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没有资源意识的人,虽然每天都是那样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好像地球天天那样转,日子天天那样过,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资源就在你身边,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光了。

美术教师应用心地来发现蕴藏在身边的资源,将其引入课堂,使美术课成为有源之活水,有根之大树。一个善于利用美术资源的教师,在教学生认识色彩的时候,不妨让学生看看窗外的景色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观察一下可以发现多少色彩,这个窗外色彩资源的利用可以说就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与观察。

自然、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我们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资源真是无处不在的。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了资源意识,就不会对教学感到茫然的状态。要寻找资源、获取资源并不难。因为人一旦有了某种想法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目光就会变得特别敏锐的。生活中的文字、声音、图片、物象、艺术作品„„可以说比比皆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智力、物力等资源。学校的黑板报、镜框、橱窗、宣传栏、、校务公开栏、校园文化以及各种设施设备等都属于条件性资源,它们虽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与课程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学校是三乡合一的学校,文化底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有香山寺和东山庙等一批老建筑,这些都是艺术价值很高的建筑物,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如上透视课的时候,我就带学生来到南北通道,引导学生去观察,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了。欣赏古代建筑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香山寺,学生们被那些精巧的设计,庞大的气势所震撼,家乡自豪感油然而升。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特别是我们安化富有神秘色彩的香山文化,只要我们注意收集,在美术方面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都可以加以利用。如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那些具有艺术价值而暂时没有被人们发现或理解的美术作品,要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现在正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香山,告诉同学们怎样去辨别当地一些有开发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加以保护。大家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谁不愿意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好起来呢?当我们的美术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的时候,美术课程资源实际就已经开发起来了。

(三)、书籍和网络是一个大资源库。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流的教学资源空间。包罗万象的书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资源库。将书报、杂志、报纸等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学生喜欢看书学习是开发学生智力、启发想象和创造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经过学习之后,选取和摘录大量的资料为我所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本身就是一个对文化资源重新组合和合理利用。这个组建资源的过程就是一个资源在发生质变的过程,美术教师要多利用书本上的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美术鉴赏能力。互联网的运用和交流,可以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习和开发资源的效率,可以说,网络资源的合理开发,为课堂教学打开了极其方便的大门。我们知道,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信息,网络资源都可以帮助我们去寻找和发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搭建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平台。如在学设计生活标志的时候,我就要同学们上网把以前历届奥运会的标志都找出来,并从中分析奥运会标志的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对奥运会的标志设计有了基本的了解,很容易就掌握了生活标志设计的方法,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很高,效果也非常理想。

(四)、善于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一个成功教师重要标志。

教师“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材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除了合理利用一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之外,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开发资源的高手,就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吧,在平时,电影、电视、图书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无论谁都不能否认这个事实。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关注热点新闻、遇事多思考、随时随地地留意生活中与美术相关的点点滴滴,并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搜集、积累上课资源„„一个懂得利用、善于开发资源的教师一定是好教师,一个好教师一定是善于开发课程的高手。相反,则会被新课程所淘汰。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教师是开发课程的主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必须树立好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逐步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留心生活,善于观察,伴随新课程一起成长。

二、充分开发利用好校内外美术资源。

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要。

2、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新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共有五个系列,提供了多种让学生选择的机会,可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美术课程资源,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新课标期望的价值目标: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我们应充分、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地方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以促进学校美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走进博物馆欣赏古今优秀美术作品。

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学习课本上的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还要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参观调查,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是让学生“理解祖国优秀艺术”的重要场所。参观时我们可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调查笔记。如:“写出你喜欢的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陶器、玉器或古代绘画作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列举出几位著名书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美术作品观后感”等,我们应充分利用各地的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受美、鉴赏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实践证明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或美术馆,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然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不可能经常外出参观,教师去博物馆或美术馆时可利用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将参观实况有选择的记录下来,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给学生看,也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通过互联网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

信息时代,网络世界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快速进入国外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及各大著名美术院校,及时了解当前的美术动态,欣赏最新的艺术作品。这在以前很难实现的事,在网络上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应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引导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收集、整理美术作品和相应的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并大胆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科学求同,艺术求异,面对一幅美术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我们要让学生多讨论,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在《画蔬果》一课中,我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意大利卡拉瓦乔的静物油画《花果篮》与我国艺术大师齐白石的《蔬果图》进行比较、讨论。同学们对两种不同的画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及不同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参观商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现代都市到处都散发出时代的气息。各种电器、日用品、服装等都体现出设计师以人为本,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体现出艺术与科技的新的结合。参观商场,可让学生与现代设计作品零距离接触,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时,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使他们对工艺设计的过程及评价标准有清楚、直观的了解,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来欣赏,学会如何评价产品设计的优劣,可结合“美观、实用”两大原则进行讨论。商场成为设计应用课的又一重要校外美术课程资源。

(四)、从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韵味。民间美术的种类及其丰富,主要有:剪纸、年画、皮影、泥塑、玩具等。各地都有典型的民间美术,我们应充分利用各地民间美术资源来充实课本内容,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收集到的民间美术作品,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校曾组织学生去缸瓦窑厂参观,了解其渊源和民间传说,了解陶艺制作的材料要求及制作工艺,熟悉了一些民间陶泥艺人,了解了陶艺制作的发展现状及其传承情况。不仅学生去实地参观,老师们还拍摄了影像资料,回来制作成教学课件供学生欣赏学习。该课件曾在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实际教学中可直接播放给学生看,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受学生青睐,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就在身边,美就在民间”。

(五)、投入大自然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校区外面风景优美,绵延起伏的山川、喧嚣热闹的平双公路、,悠悠的古阴河,挺拔的现代建筑群,都会让我们情不自禁拿起画笔,描绘这美丽的风景,学校可结合春游、秋游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写生,回校后作修改整理,举办小型展览,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写生时不应注重专业性,要求不宜过高,旨在让学生体验绘画过程,不必太注重技法技能的训练,校园写生也是行之有效的训练办法。另外,田间地头的秸秆、种子、粘土、石子、树叶、树根、花草等也是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资源。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带有明显的原生性和零散性,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筛选和验证,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作为美术教师要认真甄别和选择,并做必要的加工和改造,注意把好课程资源的质量关,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真正作为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三、要让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学习的主人。

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在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加深对地方资源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继承者、学习者、实践者、创造者,增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整体认识,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资源实践中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阵地,也应是与乡土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在课程的实施中,美术组的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乡土资源文化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厚美术素养。

(一)、创新实践,继承拓展。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虽然儿童的思维与民间艺术造型思维很相似,这样的思维层面的结合也十分自然,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但让孩子们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一味的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拓展,有新的突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民间艺术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在民间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创作。

1、继承学习。

临摹、复制民间艺术,如农民画、剪纸、泥塑,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上色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取其糟粕,存其精华。

2、创作融入。

在儿童创作中融入民间艺术的元素,让孩子们在积淀了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上,尽量降低难度,将传统的木版雕刻印制,变成用现代材料吹塑纸制线板,用水彩纸代替原来的粉笺纸手工绘制;在构图上采取了圆形式、对称式、方形式、S形式等形式;在人物造型上,除保留原来的娃娃胖、妇女美、勇士壮等特点,更多地体现儿童那质朴、夸张、大胆的造型特点;在色彩搭配上,采用鲜艳强烈、乡土气息浓厚的色彩进行表现;在内容选择上,更多的是表现孩子们熟悉的儿童生活题材。用这样的方法,我校学生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彩陶、豫剧人物、开封盘鼓、„„或以水彩、国画、线描等绘画形式呈现,或以栩栩如生的泥塑制作形式呈现,内容广泛,手法灵活多样。作品既有古朴的美感,又闪烁着时代的气息。2010年六一前夕,我校举行了“立足本土,传承文化”艺术节作品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综合实践,在特色活动中传承文化。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美术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增加学生学美术的实践机会,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厚美术素养。乡土资源文化,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传统特色,是当地精神文化之根,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热爱乡土文化,无疑是丰富学生美术知识和经验世界,培育“精神家乡”的有效之途。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践活动:

1、走进家里去寻宝。

一个布老虎玩具、一双虎头鞋、一片古遗址瓦当、一块古建筑残砖、一只彩陶花瓶、一张年画„„当每个孩子把一件件家里的宝物汇聚在课堂的时候,课堂俨然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是让他们认识民间美术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2、走向自然去寻根。

香山、东山旅游景点如同一个天然的民间艺术宝库。引导孩子在旅游中带着一双发现民间美术的眼睛,随时收集、记录蕴藏在民间的艺术:那里有画栋雕梁,有石刻砖雕,有威武的门神,还有神秘的佛像„„让孩子在旅游中去探访东方文化之源,去追寻中华民族之根,去解读华夏八千年历史文化的奥秘。把生活变成我们的大课堂,也是学习民间艺术最有效的方法。

3、走进节日去体验。

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莫过于“过大年”,年画对联,灯笼挂笺、剪纸窗花,舞龙高跷,唱大戏,扭秧歌,敲鼓撒灯,活动丰富多彩,简直是民间艺术的“满汉全席”。

4、走近艺人去学习。

进入民间艺人的工作室,与老艺人们一起玩泥巴、做陶罐,捏泥人,试着摆弄泥玩具,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

5、走进网络去拓展。

网络是个更广阔更丰富的空间,当孩子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走进网络去领略更丰富的地方美术资源,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新的课程资源帮助我们走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与学生达成一致,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师的心灵也受到童心、童趣的洗礼。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再现,也是师生情感、心灵交汇的体验,同时也是教育思想观念在学习方法上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使我们深深感受到课程资源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活力和乐趣是无穷的。它让学生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下载《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日期:2012-11-16]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 开题报告 执笔人:佟莉 一、本课题的申报及立项 2012年4月,在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由亳州九中历史组长佟莉老师牵头, 亳州九中何彦冰、李......

    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报告(合集5篇)

    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吴江市七都中学 “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谢进如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进入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整......

    农村小学数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数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当作重中之重。随......

    “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

    多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   多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  2011-6-1 浏览(240) 【大 中 小】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詹兆华 兴化市板桥初中自2002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已整整走过了八......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和实践活动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和实践活动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