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趣·互动·培养·激励——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尝试
激趣·互动·培养·激励——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尝试
【摘要】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面对城镇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参次不齐,面对人多机少的现状,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
【
关键词】激趣;互动;培养;激励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国政府正在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作出了“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已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地开展起来。
信息教育课程按教育部的规划已成为了中小学的必修课。我校亦于2002年9月起向四——六年级学生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虽然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已开设,但仍然存在许多关键性甚至是尖锐的矛盾问题未得到解决。如学生问题,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这些农村孩子,对计算机接触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同样家长也如此,有电脑的家庭少之又少。据统计,我校四年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的不足百分之二。又如学校的计算机问题,现在我校有计算机房二个(其中一个是今年9月分新配备的),每个机房内设计算机30台,但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都超过去40人以上,多的班级人数达到五十几人,这种人多机少,几人合用一台电脑状况势必会减弱学习兴趣的浓度。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几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下述几点尝试。
一、激趣,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根据调查许多小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而学的,作为计算机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一)课前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诸如发问式: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听歌曲的吗?你能用计算机为你画出美丽的图画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另外,可以用“范例”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笔”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班级通讯录……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课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玩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玩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对于微机原理,抽象难懂。而小学生知识里越形象就越容易汲取,又加上孩子们喜欢动画、卡通形象的特点。我自制《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利用动画、音乐、图案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环境,把静止的、孤立的、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整体的、具体的画面、声音等,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对学生进行感官综合的刺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更认真,因而其效果有单一途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教师又能及时收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进迅速调整或修改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和教师都知己知彼。
又如,我在教学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中的“橡皮”工具时,讲完橡皮如何使用之后,让学生自己去玩,有的学生就会发现橡皮太小,擦得太慢,教师适时鼓励怎么办?引导学生使用“ ”和“-”号,如何将其变大变小,让他们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在临近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尝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初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把信息技术真正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能,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确实施,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直观激趣、创新合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也从默默无闻的背后走上了新课改的前台。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信息素养、创新精神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结合课程大纲要求和学生特点,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直观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句话是至理名言。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他们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爱学,从而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一)课前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工节课成功的基础。于是课前的导课部分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一节课,往往会因这个环节设计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导课的设计不仅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还要能使学生愉悦心灵,在轻松快乐中保持高度精力集中而进入主课的学习。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激起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画图时,首先我拿出来几张同学们在美术课上的作业予以展示,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便被吸引过来了,不知道我这个电脑老师在计算机课堂上拿美术作业干什么?我顺势问孩子们这些同学画的漂亮吗?想不想看看用电脑画出来这些画是什么样的时候,孩子们眼中已经流露出求好奇的、求知的光芒。当我打开电脑幻灯片,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时,教室里便沸腾了。在这样的情景下,顺理成章的新课就导入了。
另外,可以用“范例”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欣赏用“画笔”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班级通讯录 „„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上新课之前,想法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愿意、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新的内容。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课中保持求知欲,且让学生在玩中学
导入新课后,如何保持孩子的求知欲呢?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程设置上要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喜欢听、愿意学。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学习起来效率便会事半功倍。比如在“Powerpoint编辑幻灯片背景设置”讲解中,我只是讲解了利用外来资源(网上下载背景图片)设置背景的方法,当孩子们还沉浸在这种背景设置完成的自喜中时,如何能进行背景设置中按自己设想的两种色彩的渐变呢?我把这一疑问抛给大家,马上大家的目光又重新聚拢过来。除此之外,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新知 2 识,掌握新技能。比如,在教学指法练习时,学生既要保证指法正确,又要按规定的姿势使用手指,再加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如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等又要求学生熟记硬背,不仅学生学起来提不起精神,老师教起来也感觉很费劲。这时,我找来了《趣味指法》、《金山打字通》、《青蛙过河》等几款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学软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看到屏幕上不断跳出的字母,就快速地在键盘上寻找,努力提高自己的输入准确率和速度。而电脑游戏就象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当他们完成得不理想时就会安慰他们“努力呀”、“加油哦” ;当学生速度快,正确率高了,就会送上“好样的”、“太棒了”等等话语,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这时老师再来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些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他们甚至会向老师提出挑战,要和老师来场比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
二、互动,利用合作小组进行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小男生们比小女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而且易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这种实际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不同长处的学生作出配搭,互相帮助,彼此模仿、示范,分享学习成果,从而达到同一水平,并且具备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效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解决电脑为人所垢的弊端――过于机械化、缺少人际关系的培养和感情的交流,还解决了人多机少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妨在学习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共同解难,多作互动交流。这比 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或一个学生利用电脑自己进行学习强多了。
三、培养信息“小老师”,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在每学期初,可从每班抽出一名信息能力较出色的学生作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教学中侧重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除了对学科知识的教学外,还可以对这些“小老师”进行课外的加深练习。这样,这些学生就会成为你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力臂膀,有些学生提出的小问题,他就会帮你巡视指导。你就不会被学生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而忙得焦得烂额,就可以腾出时间去辅导个别基础差的学生。
二、创新合作
新课程标准中,把创新作为了一个核心内容。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信息技术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的过程。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长期的追求。
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是成功。在教师的耐心启发下,学生脑海里具备了大致的形象,因此他们操作的过程实际变成了形象思维化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能会发现实际效果与预想的效果有所不同,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一些更好的办法也随之出现。因此,操作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由于每个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创作的画面效果也就不同。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各自的得意之作。我在讲 4 解利用PPT制作贺卡时,首先出示的是几张制作精美的成品,同孩子们说这些贺卡上都有哪些元素(图片,文字等)组成?这些元素的插入我们在WORD中有类似之处,你可以通过已往的知识自己试着制作贺卡吗?孩子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快,就有人制作出精美的贺卡。有一些同学平时知识储备不够,不能一下子完成作业,我就让他们组成合作小组,你会这个知识点,我会那个知识点,集思广益,很快大家就掌握了本节课内容。如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能完成,我则请一个小老师上台给大家讲解或者由几个小老师分小组辅导完成。平时教学中,我还有意加大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给全班分成几个教学组,进行不定期的作品竞赛,从确定主题到组织素材再到版面布置等工作皆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课后对他们的作品及时点评,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作品展示时,即使是一个不理想的作品,我也要找出其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在点评时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能起到示范的作用,使全体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学生也会努力去探索新的技巧和操作方法,以使他的作品是最棒的。这样逐渐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帮助学生树立 “求异、求新”的观点。同时,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合作创新。
三、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 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我在讲解利用PPT制作贺卡时,首先出示的是几张制作精美的成品,同孩子们说这些贺卡上都有哪些元素(图片,文字等)组成?这些元素的插入我们在WORD中有类似之处,你可以通过已往的知识自己试着制作贺卡吗?孩子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快,就有人制作出精美的贺卡。有一些同学平时知识储备不够,不能一下子完成作业,我就让他们组成合作小组,你会这个知识点,我会那个知识点,集思广益,很快大家就掌握了本节课内容。课后对他们的作品及时点评,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作品展示时,即使是一个不理想的作品,我也要找出其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在点评时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能起到示范的作用,使全体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学生也会努力去探索新的技巧和操作方法,以使他的作品是最棒的。这样逐渐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帮助学生树立 “求异、求新”的观点。同时,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合作创新。又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一定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尤其在英特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加要注意进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育。要教育学生计算机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种高档的游戏机。在教《规范使用计算机》时,教育学生要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 好习惯,应负责任地规范使用计算机;教育学生要使用正版软件,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学生要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不能仰慕电脑“黑客”。在教《遨游英特网》时,学生面对浩瀚如烟、良莠不齐的互联网,教育学生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进网吧,不沉溺于虚拟空间。
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多学习、多钻研,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信息技术的教学一定会变得举足轻重。
第三篇:浅议小学音乐教学应如何激趣
浅议小学音乐教学应如何激趣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应通过多种渠道,寻求更多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孩子爱上音乐,乐于上音乐。【关键词】:音乐教学 激发 兴趣 趣味化
音乐教学工作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青少年一代心灵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认识到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那么,教师应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课的开始就应该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状态,激起对课的内容的期盼和渴望。在教学二年级教材《小青蛙合唱》这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池塘边,住了很多只青蛙,它们在那儿进行唱歌比赛。看了动画以后,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于是我就引导:“小青蛙的歌好听吗?它们的比赛热闹吗?让我们沿着这条小路去比赛现场看一看吧!”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学生学习起来就投入多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二、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喜欢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是一种融洽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娱乐活动。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中,我采用音乐游戏“找朋友”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学习兴趣。具体方法是:把各种动物的头饰发给学生戴上(如小鸭子、青蛙、小狗、小猫等),让学生先模仿动物的各种叫声,接着老师拍出各种节奏。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动物朋友,即谁表演的动物叫声与老师拍的相同,谁就站起来,并拍出节奏。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有出色的表现,因此上课特别认真,高度集中了注意力。音乐教学中游戏的内容是否丰富,主要看老师应如何设计和组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音乐兴趣。
学生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诱发学生情绪,营造美感环境,产生共鸣效果。用电脑将所需内容进行整合,给学生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学生们由此被深深地震撼了,融情于音乐艺术之中。
四、拥抱自然,刺激感官,陶冶学生的兴趣。
各种艺术创造同样如此,它同样拥有大自然胡萝卜特征,让学生拥抱自然用自己的感官去贴近自然,体会作者创作意境不但可以激趣,更是学习音乐的有效途径。《春天在哪里》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歌曲,作者就是因为看到、听到、闻到春天里的各种景象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教学时,我带领学生在学校的花坛.操场等各处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学找出春的踪迹,然后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他看到的是什么,听到什么,闻什么),随后我因地制宜就在花坛里教学生唱起这首歌,让学生用音乐伴着自己的感官尽情地感受春之美。
五、音乐知识的形象化。
音乐知识的传授一直是音乐教育的一件难事,但是只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途径,就能使原本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起来。例如,我在教学生掌握“sol”与“mi”的音高时,就画一个跷跷板,两头各坐一个小孩。高的小孩代表“sol”,低的代表“mi”,唱时就可跟着小孩的高低关系唱出“sol”与“mi”的唱名。如果在高的那头跷跷板上再加一个小孩,就可唱成“sol sol mi”,这里其实是暗示了“sol mi”与“sol sol mi”的音高与节奏的关系了。还有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训练,使每个音在孩子们的心里都留下了形象的记忆,复习起来也不会无从入手了。采用这些形象化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感知这条渠道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广泛、多层次的认识,探究理解和体验,这样不仅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我相信,音乐课不再是单纯的“唱歌课”了,而是学生爱上的艺术课了。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的心思需要挖掘,教学的方法需要研究。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有更多的人喜欢音乐,爱上音乐。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南芬小学周明望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刚开始学生兴趣盎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加深,畏难情绪的出现,加上有些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一些学生的兴趣将慢慢消磨。要想让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使得我们的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初步总结了一些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故事激趣
例如教学有关硬件的知识时,如果一开始上课就对学生阐述硬件的功能及名称分类,学生会觉得非常乏味。因此要引入这个新知识点的教学,我想由故事引入是个好办法,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听故事呢?于是引入了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故事。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可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研制成功同他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在短短三十分钟故事的讲述中,同学们也就了解到这50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躯壳”——硬件,也在不断改进发展,我们需要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通过插入一系列短小精悍而又贴切的故事,既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领悟到了这些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知识。
二、巧用比喻
为了能形象地解释一些概念,我常运用打比方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如现代计算机已把运算器和控制器这两大功能模块制作在一个芯片上了,被称作CPU(即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好比人的心脏对于人一样。因此当前计算机的档次也以CPU的速度来衡量。我把CPU比作人的大脑,它是计算机的指挥官。而输入设备,例如扫描仪,可以比作我们的眼睛;输出设备,例如音箱,可以比作嘴巴;存储器可以比作记事本等等。
通过采用打比喻的方法,我力求把枯燥的概念讲解得通俗、易懂、形象而又生动。
三、游戏通捷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
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例如:纸牌、计算游戏、弹珠游戏、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退格键等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
四、任务驱动
教学时把教学内容作为一个任务,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目的来进行教学,使教学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生学习有动力也易于接受。这样,教学目标和学习主题之间有一定的协调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Windows画图时,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基本操作,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一幅作品。这一作品为学生自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创作,完成作品很有特色。在这次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了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又例如,在文字处理模块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任务来完成有关的教学。输入和保存学生刚学习的词“忆江南”。
涉及的知识点:汉字输入、标点、修改、换行、保存、文字的格式化、修饰。编辑图文并茂的“忆江南”文稿。
涉及的知识点:文字的修饰、图片插入和编辑、声音插入。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第五篇:小学写字教学的激趣方法
小学写字教学的激趣方法
郭峪完小
成娟
写字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认识和重视,但是收效甚微,除了师资缺乏等原因以外,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的写字兴趣不浓。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呢?下面几种方法,求正于小学写字教学的同行。
1.故事激趣。我国古今书家留下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轶闻,如《张芝临池的故事》、《欧阳询夜宿观碑》等等,充分运用这些故事穿插在日常的写字教学中,无疑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2.儿歌激趣。儿歌通俗易懂,孩子们在吟诵歌唱的同时,也就牢记了靠说教很难做到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书写规则等方面的要求。如“两肩齐平坐端正,头正背直挺起胸,笔杆斜靠虎口里,一尺一拳记心中”。再如“田字格,四条边,把字写在正中间,上下左右不靠线,行列整齐一线牵。”等。
3.榜样激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写字教学中,老师首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老师的板书规范工整,讲究法度,学生就会心幕手追,自然要产生一种要写好字的兴趣。同时,还要为学生树立一些比较亲切容易追求的榜样,如经常奖励班级中书写水平较好的同学,激发学生想要赶上去的欲望。
4.比较激趣。有比较才鉴别。每次写字练习后,要让学生记下日期,一段时间练习后,拿现在的作业与几天前、几个星期前的作业比较,使他们看到进步。还要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比找出差距,树立新的奋斗目标。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写字水平就会呈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趋势。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我们在写字教学中,如果能够经常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再加上正确方法的指导,坚持不懈的努力,小学生是能够写出一手正确、端正、整洁、美观的汉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