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改革思路探讨(原)(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20:0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体育教学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改革思路探讨(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体育教学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改革思路探讨(原)》。

第一篇:在体育教学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改革思路探讨(原)

在体育教学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改革思路探讨

正文4500

摘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学定教”被提出以来,许多教育界人士和研究者对此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体育课程采取“以学定教”后,因为有明显的原则性、规范性和实践性,在教学方式、策略、内容的制定等方面都出现了可喜的转变。本文针对以往体育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谈一下根据“以学定教”的理念,有的放矢地进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体育课,以学定教,教学改革,有的放矢

1.“以学定教”的理论内涵和意义

1.1以学定教理论内涵

根据资料,“以学定教”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1994年第3期的《课程.教材.教法》期刊中,是由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教研员杨福海老师提出来的,后来,先后经过众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探索,终于使这一提法从鲜为人知到广泛接受,从概念模糊到有了相对明确的定义。

根据最新的理解,所谓“以学定教”,就是首先要以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规律作为重要依据,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作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为最终目标,按照科学的教学原则组织教学,力求让学生在快乐、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立起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科学、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养成持续、稳定、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培养出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和谐、持续性发展。

1.2“以学定教”的意义

“以学定教”的实质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并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教师的任务是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最终解决的问题,给出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并力求实现知识传授和课堂教学的高效运用。

“以学定教、有的放矢”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

解,有的放矢,提供有效的知识和结构框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学生可以有选择地针对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难点来进行学习;教师除了要强调全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共同点,还要注意发现并抓住学生出现的闪光点,突出知识的难点和重点,从而能极大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也给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更加彻底、全面地了解所有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情况,从而使教学变得得更加准确有效,更加切全学生的实际需要。

总之,“以学定教”最大的意义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位,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在的创造性

2.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升学的压力下,学校和教师普遍都把精力用在数、理、化等科目上,体育始终处于可有可无的“副科”地位上,学校不但没有相应的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器材,甚至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课大都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临时应付;甚至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把学生领到操场上就万事大吉,更有甚者,在有些学校体育课被完全取消,学生根本不知道上体育是为怎么一回事。在这种“体育理论研究和教学虚无化”情况下,关于中学体育的教学理论研究停滞不前,就见怪不怪了。

近些年来,虽然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形势的要求下,体育逐渐受到了重视,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毕竟在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中,依然存在着理论程度不高、对于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性等缺陷。比如,在理论上重照搬引进其他课程的做法、不注重消化、继承、吸收,研究的内容和主体单

一、研究的视野狭窄、侧重功利性以及研究的进展远远滞后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现实需要等,暴露出了诸如“搞形式主义”“赶时髦,”“教学过程中淡化运动技能”等不良倾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体育教师,竟然在教学改革也出现了迷失,提出了体育课不知道怎么上的困惑,更有甚者,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了“铁锨镐头进课堂”、“活报剧搬上体育课”、“模拟农村劳动取代体育锻炼”等怪现象。

针对体育课改革中出现的这些怪异现象,确实暴露出了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层面深层次的问题,同时也说明这和指导体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不深、理解不透有着必然的联系。当然,这

也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课程改革的理论上准备不足,给体育教学实践带来的严重影响。

种种迹象,都呼唤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走向深入和成熟。“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可以说是破解体育教学端着,使体育教学走向正规的一剂良药。在此基础上的体育课程改革,相信会让广大理念研究者和体育教师、关注教育的人们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来说,更是实现一个大转变的良好契机。

3.在“以学定教、有的放矢”模式下进行有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如上所述,“以学定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状态、兴趣和发展规律不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顺序,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可以这样说,“以学”就是要基于学生实际,为了学生发展。“定教”就是确定教学内容、方法、目标和策略。为了实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学习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出发点”这一指导思想,体育课程中的“以学定教”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3.1分析学生情况,确立体育课程标准

新一轮的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宗旨,其深远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体育课程教学是否真正成为增进学生健康的课程,却值得商榷。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对体育与健康的最新要求,对体育课程性质的描述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并且规定这“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这就说明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在实质上的不同之处。

不可否认,公民的身体健康问题几乎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大势所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适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提出了“健康作为第一目标”的要求,恰恰也说明了社会发展对新时期体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这里的健康,指的不但是“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还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学习目标领域中则明确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目标”等各方面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课程的功能是确立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当然,学校所开课程除了知识传授处,还大多都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性,而在这些多重功能中,其文

化功能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传授知识或技能,体育教学当然也不会例外。

根据体育与健康的现实要求,认真、仔细地制定体育课程标准,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明确教学内容和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标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3.2 结合课程标准,编制校本体育教材

制定了课程标准,还要有具体的课程教材,才能在实践中把课程标准真正贯彻下去。按照“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理念,不可能全省、乃至全国共用一本教材。编制适合本地实际的校本教材,这对体育课程教学来讲,显得尤其重要。

体育教材内容和难度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技能而定,不同的地区,肯定有不同的差异。有些知识和技能在某些地方可以适当拓展和拔高,而在另一个地区则可能要适当降低难度,甚至可能要推迟进度或者不学。体育校本教材的制定原则是要让知识或技能的难度适合本地、本校的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勉强适合知识或技能。为此,体育校本教材就要求教师要把多种适合学生的内容和资源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之中去,结合本地实际、民族风俗、学生的身体状况等等,为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和资源,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拓展能力打下基础。

体育校本教材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本可依,有据可查,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方便他们预习和复习,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实现自主学习。

3.3 根据个体差别,制定体育教学策略

以学定教,首先要求教师要全面分析全体学生,不能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现实中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绝对不能回避,只有正确地了解这种差异,并能能够正视这种差异,才能更好地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是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教师对所教学生的状态、学习情况了解得越是清晰,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就越有优势,比如,不但要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如何,还要搞清楚那些技能是他们的薄弱环节,不仅要关注不同学生的现状差异,还要研究产生这种差异和现状的原因。

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特点应该说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好动,擅长表现自己,而有的学生则由于种种原因,身体素质相对差一些。另外,有的学生不太认真,有的则能在练习时非常刻苦,这些表现上的差异,也体现了学生中的不同的特点。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不同的学习差异,既要看到有利于教学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于实施教学的一面。

教师在了解这些差异后,就可以非常便利地进行因材施教。比如,对于身体条件相对较好、愿意表现自己特长的学生,教师就要鼓励他们在课程教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对于那些身体素质相对差点的学生,只要他们在练习时认真、刻苦,教师就应该给以耐心的指导和关注,对于他们的进步多进行鼓励和表扬。

另外,体育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还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差异。在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状态,不同深浅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进行一些连续动作的技能教学中,对于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运用分步教学法进行单式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好,掌握较快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运用完整教学法,对整套连续动作进行完整的讲解和示范。

因此,以学定教,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不但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强调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都能学有所获。当然,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还应把更多的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上,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方法、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良好的发展,系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在新课程改革中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科学、全新的理念。

3.4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 均衡课程评价标准

体育课程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也要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针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有益的激励和引导。而对于体育课来讲,教学评价更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在课程进行的初期、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和课程完全结束时的评价,更是不容忽视的。

在课程进行的初期,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体育动作的理解接受能力等。这是以学定教的基础和前提之一。而教学过程上,针对不同 的学生情况和差异,采取的评价标准也不应完全一致。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评价更为重要。

因此,评价的形式不但要求的多样的,而且要在评价中尽量发现、反映学生的优点,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此外,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或者相互评价,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恰恰当的标准去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4.结论

总之,采取“以学定教”的理论,改革体育教学中的弊端,不但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更为重要的是,“以学定教”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这一理论确实值得体育教学人员进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群.以学定教找准起点[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鲍银霞.以学定教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论丛,2008,(04).[4]魏耀发.有效教学离不开“以学定教”[J].现代教学,2009,(06).[5]王兴发.我们的常态体育课备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

第二篇:分层教学,以学定教

分层教学,以学定教

长期以来,“两极分化”现象是制约我国教学的一大顽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多及其难易程度的加深,我们注意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及为进一步学习打下的基础开始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很显然,常规的教学活动在简单的“全面发展”目标的统一导向下,难以找到适合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子。如何因势利导,但又不是消极地助长这种趋势,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淘汰式”教学结果,让“优势”生乘势而上,“弱势”生摆脱困境、迎头赶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一、分层教学的设想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实践证明,许多教学方法在某一方面或某个层次上的效果明显,同时,这些教学方法的效用只是局部地参与解决教学问题。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得到整合优化,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法包揽天下”的局面。

在课堂教学操作上,我们可以将全班学生按“两极现状”划分成两个小组,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小组都“各自为政”,分别是一个“独立王国”。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也是一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因为有了差异,就会存在动态的学习水平结构和学习动能。我们不是只保证先进的更先进,让落后的更落后,而是倡导互助共进,共同发展。建立“一帮一”的伙伴关系,不失为一种互助共进、发展合作学习的好形式。比如:优秀生与学困生结对子,以优秀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示范,帮助学困生优化学习方法;优秀生与优秀生结对子,两者交流学习方法,共同讨论问题,争取更大进步;中等生与中等生结对子,共同克服困难,向优秀行列迈进;优秀生与中等生结对子,使中等生提高其学习品质,取得更快的进步等等。除此以外,在课堂教学中,同桌合作练习课本里的对话;小组合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表达活动,如表演小剧等;全班学生对某一主题展开议论,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等等,不仅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新课标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分层教学,以学定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与学生的发展有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学定教”呼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

1、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制定明确、集中、适切的教学目标。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从了解学生入手,以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比如汉语是母语,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学习了,他们的听、说、理解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即使是一年级刚入学新生的语文学习也不是零起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心中有学生,不能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学生的意愿,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学习制定明确、集中、适切的教学目标。明确是可操作、可评价,集中是突出重点,适切是不随意降低要求,也不任意拔高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和完成,也有利于部分学生更好的发展。

2、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组织多样、综合、有效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一时间,好象探 2 究性学习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式。其实不然。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课堂教学也历来存在着“讲解-接受”和“活动-发现”两大理论派别。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接受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而学生自主活动的探究式学习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因为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功效,运用得不好也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综合、有效的学习方式,使之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采用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之上。只要学生得以发展,就是合理的好方法;学生得不到发展,哪怕教学手段花样再多,也只是教师在作秀,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如今教学条件的改善给教师提供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师如何运用好这些设备,还得以学生的实际和发展来确定。新课程提倡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途径,教师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使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更有感染力。还可通过网络,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更可以发动学生主动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分层教学,以学定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一味地“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变知识的存储器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

1、“以学施教”提倡教师以学生的实际作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重要依据,3 适合学生发展。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预案机智地作出调整,改变并确定新的教学手段,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投入地学,有效地学,做到了生生互动,要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的理念。

2、“以学施教”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引领者、辅导者,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引领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识记的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聪明才智,让成功的喜悦荡漾在孩子们的脸上,使他们在想学、愿学、乐学中知、情、意、行同时得到发展,符合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

3、“以学施教”呼唤教师要以尊重、欣赏、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

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让学生教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和欣赏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独立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也正是新课程所要体现的思想之一。

由此看来,“以学施教”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教学不能只围着教材、教参、教案转,而不顾及学生的实际;也不能只把传授知识,学生完成作业作为全部的教学活动,而不考虑学生的情感、能力与学法,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

2010年6月28日

第三篇:以学定教语文教学反思

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了谁?是为了展示老师的“博大精深”?为了让老师“口若悬河”?当然不是,以前的教学模式早以淘汰,现在的我们是该静下心来,以儿童的心去解读我们的语文文本了。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地进行学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处理教材,切实把教材中那些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文因素发掘出来。有的时候,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标点,都会链接处一个话题、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缕情思,那么语文课堂上都要呈现出来吗?不是,我们要回筛选,筛选出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揣摩的写法等。力求使课堂深入浅出,高效简洁,让有效的课堂学习发生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教学设计前,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是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可以有:

1、有效的学情分析可以通过观察、个别访谈、群体座谈、做预习卡等方法,提前预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要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能够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滋味。

3、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对学生付出更多的“情”。在设计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学情分析,能够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4、反复研读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预设。如,学生兴趣点会在哪里?学习的重点是什么?难点会是在哪里?疑点和盲点又会是在哪里?学生会喜欢怎么学?怎样为学生营造自由而宽松的学习氛围?有了这些思索,有了针对性的问题,就可以减少课堂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试着将关注点从“他们还缺少什么”转向“他们已有了什么”。找准自己教学设计的起点,不断地给予学生们新的起点。

第四篇:立足学生实际,以学定教,实现课堂教学高效能

立足学生实际,以学定教,实现课堂教学高效能

——鲁甸县

2012年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交流研讨活动暨课堂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总结 茨院中心小学 阮殿举

2010年8月,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工程启动,我县六所学校参与了现代教育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我市也提出了高效课堂的创建要求。我县更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了高效课堂的建设,确定县一、二、三小为全县高效课堂示范基地学校,各乡镇中心小学为本乡镇高效课堂建设示范学校。各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有益探索,基地学校更是卓有成效。

高效课堂的实施,力图实现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更广泛应用;力图实现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的真正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其成长的乐园;力图实现“唯知识”的传授,实现“重过程”的知识再建构;力图实现教学策略的多元化,改变单

一、枯燥的课堂手段。

一、从教学实践交流研讨活动中看——成果显著

县三小2011年开始招生,他们在艰难中起步,在夹缝中生存,结合本校实际创立了“导学案”预习法。课堂教学的效果起步于高效的预习,此预习法能实现课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掌握,能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转变,能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此预习法不仅适用于城镇,更适用于农村学校,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县二小在尝试“15+25”课堂教学模式中初步建立了有效地保障措施和实施策略,特别是其听课评课制度、学习制度、骨干教师引领培养

制度,更是长效开展,有效实施,为该校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精英人才。县一小立足课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科研工作,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产出有效。

此次活动中,基地学校六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精湛的课堂教学技艺。交流课均充分体现了“导”为主轴、“学”为主体、“课文(或章节)”为主线,实现了三者有机统一。也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导促学”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高效展开。《鸟岛》的教学打破按顺序学习教学常规,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段落——鸟多(第三自然段),教师课件展示学路建议,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鸟蛋多”、“鸟窝多”的相关段落和语句;在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了“陆续”词义后,随堂用“陆续”说话;在充分朗读了含“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的基础上也练习说话,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建构。在《恐龙》一文的学习中,教师也重视学法引导,在学习了描写“雷龙”的语句,总结了“学路”之后,让学生用类似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描写其他恐龙的相关语句,实现了学习过程由“扶”到“放”的迁移,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培养了学习能力。学习语文,离不开有效的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教师导得声情并茂。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自由读、配乐朗读、示范读等,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在读中理解词语运用的精妙。

在数学教学中,再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植树问题》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猜测→产生质疑→操作实验→得出结论,验证猜测。在合理猜测环节,从实际生活出发,还原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产生了亲切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也有效发掘了身边的教学资源。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目标清晰、明确。在操作试验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观察分析,得出了“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再找到“间距与总长”的关系,结论由学生总结得出,猜测得到验证。这样生成的知识,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牢固而久远,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怎样学习。

二、从课堂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中看——课改长足进步 在15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交流展示中,各位教师各领风骚,个性张扬。

1、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实践运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很好的实践运用。“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进行哗众取宠、流于形式的合作;对于需要集体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很好的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每一节课上,我们都能看到,学生动手操作的精益求精,收集整理数据的一丝不苟,学生学得活,也把知识学活了,不再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新课程倡导开发校本资源。许多教师在导入阶段,都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参与的积极性就特别高涨,学习效果刻骨铭心。许多教师都能灵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掘身边的教学资源,活用教材而非唯教材是尊。樱桃已经成为我县的一张名片,充分运用,可为自己的教学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2、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能制作课件,使用课件。课件的使用将枯燥无味课堂的变得丰富多彩;能将抽象的逻辑推理形象展现;能顺畅地实现从就知到新知建构。课件的运用有效增加了课堂容量,才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从而也实现了有效学习,高效课堂。自己制作的课件,凝集了个体或集体的智慧,劳动后得到的果实更香甜。

三、从整个教学交流活动中看——机遇与挑战并存

1、现代教学手段还没有全覆盖,任重而道远。部分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他们来自比较偏远的学校,教学手段还在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使用实物投影和直观教具。虽然如此,他们的教学也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学习内容为主线,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怎样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如何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怎样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鉴于此,教育技术的培训,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更多学习提高,尽快追赶上时代的步伐。现代教学媒体的普及更

应该向村完小倾斜,让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现代科技的成果。

2、教学基本功的锤炼,非一日之功效,一蹴而就。

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粉笔字,也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从参与教学交流的老师来看,没有几人能把粉笔字写得工工整整,多数教师都存在间架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均匀等问题,这样写出的字只能说看得明白,而无美感可言。

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某一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不难发现,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很多是无效的,特别在合作学习中,问题指向不明确,学生就不知所措,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因而教学提问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板书能把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的信息展示在黑板上,从而弥补教学之不足。好的板书能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于一体。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的板书有的能反映教学过程的重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铺路。对板书的运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设计。

课时标题就是方向,就是目标。从人教版四(上)P99页的教学内容来看,有两位老师用“统计”作这一课时的标题,一位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作标题,一位用“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做标题。不难发现,最后一个标题最指向清晰、准确。虽然各位老师对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成竹在胸,但呈现给学生的信息越准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在学生的大脑中就能形成更加清晰的表象,进而内化形成自己独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也反映了备课的水准。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我们再次深刻地理解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转变观念,用心工作,生活中到处都是教学资源,教材就在我们身边,正所谓“态度一变,方法无限”。只要我们具有“花苞心态”,我们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是美丽的,而学生是最美的,我们要学会期待他们,赏识他们,关爱他们,相信他们。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平凡的,然而也是高尚的,亿万儿童的素质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决定着他们的命运与未来,决定着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

让我们每天问一问:假如我是学生,我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假如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我又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假如我是孩子的家长,我希望孩子从师于什么样的老师?让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完美一些吧!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学定教

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几点做法

作业内容:

(一)规范预习要求,为课堂自学奠定基础。

与中学生相比,小学中段孩子的自学能力尚处于形成阶段,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自学方法,但自学能力受知识水平、课文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直接决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地、逐步地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逐渐形成规律。并适时归纳、讨论好的预习方法,到了四年级,学生对识字、阅读、写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根据文本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例如:精读课文:

1.读熟课文,至少三遍,标自然段。

2.对照词语表,划出本课词语,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划好后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再连起来将课文读一读。

3.自学生字,给所有生字注上拼音,田字格中的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并仔细写两遍,口头组2个词。

4.对照课后题,再学课文,思考答案,用不同的符号标标,记记。5.读词语手册所有内容,弄懂词语的意思,并完成上面的作业。6.读字卡和词卡相应内容,两遍。

7.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用()找出来,背一背。

8.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或句,打个小问号,有不懂的问题或者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写在课后。略读课文:

1. 读熟课文,至少三遍,标自然段。

2. 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根据提示中的学习任务逐步理解课文,找出答案,读懂文章。

3. 读词语手册所有内容,弄懂词语的意思,并完成上面的作业。4. 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用()找出来,背一背,能模仿、改编或续编的文章,可口头进行写作练习。

5. 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或句,打个小问号,有不懂的问题或者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写在课后。

(二)转变角色,为课堂自学创设平等、民主、轻松、研讨的氛围。1.让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的自主权。“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以往我们的教学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学习。而现在认识到,只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虽然,这在起步阶段会产生“费时费力”的现象,但那只是暂时的。只要你不断反思、总结,锲而不舍地愿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下功夫,那么,用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慢慢地学会学习,而且在“学习”这条路上他们和我们都会越走越轻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先学后教”,就要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充分相信学生有此能力的前提下,我把时空还给学生,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这种“先学先练”不同于传统的预习,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自发活动,我不是无视学生自主阅读的结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授课,而是从学生阅读情况出发,把它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独立环节,学生也就能重视这讲授之前“先学先练”的机会。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少讲精讲。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20%,即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人在路上行走,如没有路灯,就不明方向;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路灯”、当“路标”。的确,我们教师要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我在课堂上是主要这样做的:

(1)开始上课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准确地揭示自学任务,并将关键词用小黑板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慢慢地,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开始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读课文,是独立地围绕课后题朗读课文,找答案,还是边读,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当然,课堂的学习任务也可以是同学们自己提出的。学生通过自读自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问题由学生中来再由学生来解决。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或仔细读课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经过归并、筛选后将问题呈现作为课堂主要研究的方向。这样的方法学生会仔细地去读课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努力地解决问题。而教师的最大功劳就是引导学生读题,发现疑问所在。

(2)在学生自学时,我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并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有时也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范写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带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3)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先前狭隘的课堂语文教学了,它还包括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课后的延伸阅读。四年级的孩子所知有限,看过的书不多,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课外书阅读,因此,在一篇课文结束后,我就会根据本课的内容、文体、作者的其他作品等因素,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资料和书籍。阅读不能止于课堂,课堂应是阅读的开始。

(三)精心设计练习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保证。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其课堂基本结构是:课题——教学目标——自学提示(包括自学内容、自学方法、时间和思考题)——师生互动学习(即学生依据思考题汇报自学情况,确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巩固练习——课堂检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是紧扣教材内容的习题,即自学思考题、巩固练习题、课堂检测题。教师在这些习题的依托下指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能理解的疑难问题及时点拨指导。学生在这些题目的引导下,读懂教材的知识结构层次,理解所学内容,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并找出自己自学的疏漏之处,及时补缺。可见习题设计对一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备课时设计好这3个层次的习题,是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我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力争做到:

1、重视预习后的反馈(即前测),根据前测的结果布置课堂自学的任务。我一直重视预习后的的反馈工作,即新授课前了解孩子对课文的基础程度。或找一组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看法,或出几道简单的前测题,或写几个生字扩词、或组织小组自学等等。

2.根据课文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巩固练习题,以检测课堂学习质量。3.逐层提升练习梯度,把好课堂检测关,做到“堂堂清”。有时做一些分层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设定学习任务的能力。要完成“先学后教”的操作,就要让学生自主阅读。而要学生自主阅读,就要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环节如何确定阅读目标;如何独立学习(包括独立阅读、独立练习、独立评改等);如何进行小组学习(包括结组方式指导、交流讨论、互帮互学、互评互改等合作学习指导)。2.阶段性总结或期末知识汇总的学法指导。即把与语文学科相关内容的学法进行归类概括,以系统化结构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包括生字表、词语表、字卡、词卡的合理利用。

3.质疑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背诵课文的方法、好词好句的积累方法、遣词造句的方法等等。这些学法的指导往往渗透在各教学环节和学科内容的学习中,要求具体化、可操作化,有时也可单独训练。

总之,在学习永威学校“先学后教”教学经验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及时总结、实践,适时地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业分数:9

分数:9评分人: 卢爱玲 评语:

下载在体育教学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改革思路探讨(原)(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体育教学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改革思路探讨(原)(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整体......

    后“茶馆式”教学学习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后“茶馆式”教学学习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后“茶馆式”教学学习体会:以人为本 以学定教 近日,非常有幸在上海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教育功臣的讲......

    以学定教教学观念的学习体会(5篇可选)

    过这段时间的国培学习,其中让我感受和受益最多的就是“以学定教 ”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学定教”体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辩证统一思想,是符合和真正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_先学后教

    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自从听到这句话后,我就一直在反思:教学中我是否讲的太多了。后‘茶馆式’教学”,简......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看了张人利校长的讲座——《后“茶馆式”教学》。脑海中马上反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教学方式,仿佛看到了茶馆里,边喝边聊的逍遥场景,与现实......

    “后茶馆式”教学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后茶馆式”教学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后茶馆式”教学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近日,非常有幸在上海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教育功臣的讲座,特别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以学定教,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形式(★)

    以学定教,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形式 摘 要: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宰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师要立足学情设置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等教学策略来......

    “以学定教,同伴互助”在语文教学中的环节管理

    “以学定教,同伴互助”在语文教学中的环节管理 摘 要:“以学定教,同伴互助”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让优秀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变得更优,中等生在互帮互助中自身能力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