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课作文教学方法谈
中学语文课作文教学方法谈
高文娟
(西安市户县南关中学,陕西西安710300)
摘要:要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就要把学生从学习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让他们亲近美丽的大自然,把孩子们从反反复复的抄写中解脱出来,尽情的体验自然之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强调他们把自己的情感、个性,通过想象移入物、景,写出“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真切感受来。并要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动静结合的进行观察,从而让自然之美在学生的作文中闪光。关键词:中学;语文课;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作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表现和反映伦理亲情等社会美,也应帮助学生发现自然美。“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尽管大自然的美到处皆有,但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发现,也就得不到美的感受。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眼,集中地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从学习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让他们亲近美丽的大自然
“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也就无从谈起。”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困在由家庭到学校,再由学校到家庭的单调的直线式的生活里,大自然的风霜雪月、花鸟虫鱼,他们可以熟视无睹;周围的车来人往,世事变迁,他们可以漠不关心。美丽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都因压力而无情地隔在他们的身外。切断了学生与自然的联系,阻截了作文之源,导致脱离实际的作文四处泛滥。在他们的笔下,天空或是晴空万里、瓦蓝瓦蓝,或是乌云翻滚、大雨瓢泼,他们一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就想起了烈士的鲜血;一看到黄河就想起了父亲;一看到长江,就想起了母亲。让学生年复一年地炮制这样的伪作,能不愧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美妙的大自然么?叶开说“语文教育流水线,会把一个个像乔乔这样原本爱读书的孩子,在读教材做习题的过程中,完整地教成废品。”人们现在都说民国时期的学生作文清新自然,却不知道当年忘情于山水的一张张幼稚的面孔现在却被学习的重压压得无法抬头。所以要让学生发现自然之美,首先应把孩子们从反反复复的抄写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尽情的体验自然之美。正如刘白羽所说:“我像把美的世界拥抱在自己怀中了,我真想能有更多的人与我一同去体验这种感动,去感受东山笔下的风景,去欣赏风景之美”,所以才会写出那么美妙的文章。
二、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
我们的学生一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缺乏的除了上面所说的体验之外,还缺乏敏锐的感受力,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人们观赏自然往往是自然与人兼顾,人们赞美山的雄伟、海的宽广、松的坚贞、菊的高洁、鹤的傲岸等,不仅在于赞物,也在于咏人。正是由于有了人的品格,物才显得美。通过这样的阐释,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练习以独特的心理来观照物和景的能力。不仅要启发教学中教师还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尽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尝试在作文中表达美。
有些学生不善于发挥自己的审美主动性,他们的想象力被束缚住了,感受力也较差,在物景面前显得很被动,因而美之所得也贫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培养他们的感受能力,强调他们把自己的情感、个性,能通过想象移入物、景,写出“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真切感受来。例如:茅盾的《风景谈》,描写北国情晨,朝霞粉红,喇叭嘹亮光,两个战士如雕像一般站在岗位上的情景,则烘托了作者对这些英雄战士由敬仰之情。再如《故乡的榕树》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引出故乡情,通过对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如“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思想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这哪里是对榕树说的?分明是呼唤着故乡的亲人,作者是面对榕树捧出一颗赤子之心,抒发感人肺腑之情。
三、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
观察一个事物,游览一处风景,应注意物景的多层次性和完整性。观察时要学生注意顺应自然面貌因时而变的特点。同一景物,在不同时刻,不同节令,不同气候、风貌各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文字:“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段文字极为条理地记述了琅琊山朝暮晨昏、春夏秋冬景色的变化。观察还要学生注意因地而变的特点,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景物,观察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方位地进行观察,以达到发现美的教学目的。
其次,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因为观察总是在时间的流动中进行的,如刘白羽游览长江三峡时,既有长时的游览,又有短暂的驻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对瞿塘峡的壮美与优美是分层描写,对巫峡的壮美与优美是合写的,如“抬头望处,已是巫山。上面的阳光垂照下来,下面的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阳光”、“雾”、“云”、“霞”,这些都是属于阴柔范畴的景物,但在“雾”前加了“浓”,在后加了动词“滚涌”,在“云”、“霞”后加了动词“蒸”、“蔚”,便使景物由静变动,由优美变为壮美,这时刚柔便融为一体了。又如写第一峰:“山如斧削,隽秀婀娜。”前者是刚健,后者是柔媚,这正是苏轼讲的“刚健含婀娜”的那种刚柔相济的美。又如写巫山十二峰的诗意:“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前者令人恐怖、惊惧,这是壮美的最高效果;后者令人愉悦、陶醉,这是优美的本质特征。二者合而为一,令人张而后弛,其乐无穷。又如“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这时的壮美优美也自然融为一体了。刚柔相济,能创造出一种完美的意境,能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能给读者以多层面的艺术享受。教师这样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他们既能宏观把握,又能有所侧重,便会发现更多的美。
当然,要帮助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还不仅仅是这些方面。比如说:自然景物往往是人品的返照,是人品和人类社会的暗示与象征。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给他们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发现美。另外,同样是用历史的眼光观照长江,在苏轼那里固然有大浪淘沙的豪迈,但不免流露出“早生华发”的人生无奈;而在毛泽东眼里,却是另一番美丽景色,长江浩瀚无穷,然终归为人类降服。历史文化素养不同,美的感受也不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我在这里意在强调,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发现美,让大自然的美点亮学生的作文。
收稿日期:2011-10-15
高文娟(1979-),女,陕西户县人,西安市户县南关中学教师,中教二级。
【责任编辑石晓博】
电话:***
第二篇:作文教学方法谈
讲座
(二)作文教学应知的理念及对策
孙宝琴2015、10、14
一、作文教学应知的三种理念。
(一)降低难度
回归原点
1.“真”是儿童作文的最大特性。学生作文难的原因肯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平时太过关注于写作技巧、言语表达、词汇积累,而忽略了作文最基础也是最本真的东西,那就是儿童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事。在管建刚看来,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担心“作文思想是否健康”而扼杀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童言无忌”。语文老师只有放下他们的“道德霸权”,才会让孩子们的真心话自然流淌于笔端。这是作文的基础,孩子们的真心话敢写了,才会逐渐从写作过程中感悟哪些语言更能自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而不是从开始就刻意强调“好词好句”的运用,这样只会让他们害怕作文。
2.从“学写文章”到“书面表达”。周一贯老师说:作文难,就难在作成“文”,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层次……种种繁杂周密,连成年人都感到头痛,更何况是小孩子。一定要试着突破传统的成文的老路子,从学写文章转向学会书面表达,降低难度,回归原点,才能帮助孩子放胆,进而切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什么是书面表达?我们可以理解为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只是变换一种表达方式而已,这样,是不真的就简单多了。除了个别极其内向性格的孩子以外,有多少孩子平时说起话来不总是滔滔不绝吗?如果就把他们想说的话写出来,这难吗?当然容易得多了。为此,“把学写文章转向学会书面表达”这种思想应该让所有的小学语文老师都铭记在心,这是让作文回归原点的制胜法宝。
(二)用心观察
积累素材 1.生活无小事。
关于写作素材,越来越多的人感叹于今天的孩子生活太单调,白天上学,晚上回家写作业,有什么好写的?关于这一点管建刚是这样说的:“不要跟我说鸡毛蒜皮是小事,这个世界没有小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民族问题是大事,台海危机是大事,谁失恋了,谁拉肚子了,谁关节炎都是大事。肚子疼了,那是你的大事;和朋友吵架了,那是你的大事;被气个半死,那是你的大事;买了件称心的衣服,那是你的大事;每一天,我们都在演绎着自己的大事。”由此可见,写作文的事情不在大小,而取决于你投入感情的多和少。每一天当中,只要“让你欢喜、让你忧”的事情都是作文的最好素材。为此,这里的标题我用了“用心观察”,而不是“用眼观察”。只看不想的观察是没有意义的。
2.唤醒“故事意识”。
湖南省临澧(字音“里”)县第四完小刘昌德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每天都有“两巴掌”故事》,我读了之后真感触特别深。“两巴掌”故事是这样得来的,根据实际调查,学生们总爱把作文中要写的故事当作是有组织的活动,所以,每每要求他们写事的时候,便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多少可写的东西来。然而现实生活是由故事串联起来的,有人曾说:“儿童天生是有故事的人,他们就是故事的发生者、创造者。所以,他们每天至少有两巴掌(十个)故事要发生。”关键的问题在于,孩子们对于那些熟视无睹的故事不以为然罢了。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唤醒孩子们的“故事意识。其实,每一个观点的诞生到实施,都需要太多的智慧去完成。比如,要想培养学生的“故事意识”,那就要随之拿出一系列的策略和办法。如果通过你的办法让孩子们不再为内容而发愁了之后,再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让他们懂得故事只是习作的“源泉”,而非等同于“素材”,要想把习作的源泉上升到素材,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的提炼与加工。
(三)思想是写作的灵魂
如今,虽然已不过分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写作永远是思想感情的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是写作的灵魂。周一贯老师说:“孩子们不是没有思想感情要抒发,而是缺少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的意识和能力,对微小却真挚的感情视而不见。”孩子们缺少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的意识和能力,这才是我们目前作文难的根源所在。
二、作文教学应做的三件事情
(一)开发作文课型。
以往,作文课除了习作指导以外,可能还有的就是习作讲评课了。根据习作要求及学生的年级不同,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作文的课型,即:单元习作指导课、童诗创作课、儿歌创编课、读写结合课、日记指导课、生活作文课、随文练笔课、学科作文课、童话创编课、素材展示课、习作讲评课、习作展示课等。课型多了,可研究和探索的空间也就广了,师生可看、可想、可做、可写的领域也就宽了。以上任意一种课题,都可以是老师们着手研究的一个小课题,心有余力且感兴趣的老师们可以提前着手。目前,课题组的老师们正在研究之中。
(二)积累作文素材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的意识和能力,是目前作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里的“意识”与“能力”不但是两个概念的问题,也是两个不同阶段范畴的事。这就需要我们从最初的培养他们提炼素材意识开始逐渐提高他们观察生活及对真挚情感有所领悟的能力。
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作文,从根本上说,不只是“写”的事,更是“思考”的事、“体验”的事、“探索”的事、“发现”的事。可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唤醒生活、表达生活”是每个语文老师都要做好的事,正所谓的“文成于思、辞达于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挖掘“心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天生活下来,或喜或忧,总会有些心情的变化。每天要引导学生问问自己“今天的心情怎么样?”你高兴了吗?生气了吗?委屈了吗?难过了吗?伤心了吗„„,然后就围绕“心情”选择写的素材。只要有心情的变化,把它真实的记录下来即可,开始的时候不要提太高要求,重要的是为学生打消作文的恐惧心理。2.调动“感官”。每天都可引导学生问问自己:“今天你看到了什么?”看到哪些人、哪些事、哪些书、哪些故事了?他们让你想起什么、想到什么了?然后,可引导他们问问自己:“今天我做什么了?做的过程中,我想到什么了,有哪些人说些什么了?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由“做、看、听”到“想”过程,只要学生明白就可以。
3.细嚼“书本”。书是人最忠实的朋友,只要你喜欢,它愿意永远陪伴你的左右。所以,引导学生从书中挖掘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每天引导学生问问自己:你从书中了解了哪些人物、哪些故事、哪些其它事物?这些人物、事物使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所有这些,只要是心有所想就可以写。
4.走进“生活”。生活是广阔的舞台,不要说今天的孩子生活的空间太小、范围太窄,而是他们缺少发现的眼睛,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观察便思考的习惯。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引导。街头巷尾、电视网络、手机微信,家庭、亲戚、朋友、社区、广场、商场、超市„„哪里都会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凡是遇到的人或事,只要你用心去想了,作文素材便无处不在。
(三)打通读写界限
占据语文教学时间最多的是阅读教学。近些年来,课外阅读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不仅学校、语文老师,就连很多家长也认同了多读书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如今,阅读课外书籍已经不仅仅是课外的事了,“群文阅读”也已“合理合法”地走进了语文课堂。可反观学生的写作,为什么多读了仍不会写?这是让老师、家长都为之烦恼的事。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读写脱节的现状,需要我们成人,尤其是语文老师为孩子们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彩虹桥。
读书的目的有很多,其中不乏功利性地读书。很多时候,如果硬是让学生带着任务读书反而会削减他们的读书兴趣,所以,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典型的文章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加以指导,久而久之,让他们养成读书便思考的习惯,写的能力自然会提高。那么,应该如何指导,才能把这座美丽的桥架起来呢?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读中六问”的习惯。
1.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立意。因为情感表达永远是写作的灵魂,所以,明白立意极其必要。
2.根据本文的立意,如果让我来写,我将选择什么素材?这是学会选材的好办法。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养成一种从生活中搜集、提炼素材的意识和能力。
3.文章的遣词造句好在哪里?对于那些自己认为好的、感兴趣的地方可适当记下来,以丰富语言积累。
4.文章在表达上好在哪里?这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法。一篇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可能不止一个,但只要他们有意识地观察,找到哪怕一点也好。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用智慧的双眼学会观察文章写法的习惯。
5.如果我写这类的文章,我将怎样写?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平时我们太过重视“写什么”,而不重视“怎样写”。其实,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过后,这只需一个深度思考的问题。如果读后能想一想“如果让我写,我将如何写”的话,自然会养成向别人学习表达方法的好习惯。
6.在本文立意或选材的启示下,我想写点什么?在本文立意或选材的启发下,最好能产生“我也想写”的意愿。倘使能够仿写一篇文章或哪怕一个片段,那将是大有裨益的。
读书本是学生的主业,如果在读书的过程中养成爱问的好习惯,写的能力自然会提高。那么,这座彩虹桥也就算是架起来了。也只有这样,阅读才有可能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当然,今天我所讲的,都是根据当前我校作文教学现状确定的内容。而且里边的一些理念需要老师们加进自己的思想才会变得更加丰满。比如:轻松阅读、无负担阅读、浅阅读、为了写作而阅读、去功利化阅读„„种种说法都包含着一定的思考在里边,也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究竟应该把握怎样的度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关于学生写字的问题:
第三篇:谈教学方法
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心得体会
教学方法得当与否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通过认真阅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尤其是其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之后,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一部分内容,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的确是受益多多。
虽然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可是不变的的中考高考选拔制度,还无法让学校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并不是在空谈什么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真正能发挥自身价值的教师。以下就自己所读的关于五种教学的关键行为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关于清晰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课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并不突出,对此讲解的还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使得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规律性的检查作业在弄清学生是否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方面做的都不够好。
关于多样化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偏差,虽然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试图利用各种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要解决多样化教学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矛盾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揣摩和探索。
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睡觉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上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效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要做的:
一、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
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四、教师要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教学语言要有特色,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无效。
第四篇:谈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
谈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操作和实践为基础的学科,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爱听、不爱学,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太好。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是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置课堂亮点,激发学习兴趣
完美的课堂往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是现实而可行的事情。在备课活动中,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自己的每一堂课“亮”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讲《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这节课时,笔者设置了几个亮点,其中一个比较具代表性的是在总结归纳搜索的技巧时提到: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当搜索不到理想的结果时,试着用另外一个搜索引擎,例如:百度、谷歌。当这两个元搜索引擎展示在学生面前时,立即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对于一个页面同时实现百度和谷歌的关键字搜索,学生们感到非常新奇有趣,同时又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要多进行实例演示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要求70%左右的时间是上机操作,30%左右的时间是上理论指导课。但30%的理论课却指导着70%的上机操作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对于很少接触计算机的中学生来说,对其内容和形式都缺乏了解,一句话:没有理论指导,学生面对计算机会觉得“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因此,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要多做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任务要去完成,怎么去完成等等。精彩、新颖的演示还会使学生对新学科产生极大兴趣,激励学生对新学科的热爱。例如,在键盘指法的教学时,教师就要先进行一次高速度的指法实地演示,当学生看到教师运指如飞时,就会产生一种敬慕心理,就会产生一种“让我来试一试”的心理,就会对本来比较枯燥的指法练习产生很大兴趣,从而促进学习。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若能抓住中学生这些特点去进行引导,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又如,讲解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讲稿时,教师先演示,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演讲稿,从而产生一种感叹、想象,激发其思维,觉得“如果我认真学好,也会做出这样的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演讲稿”。这时,教师再去讲解演讲稿的制作过程,学生就会很认真地听课了。我觉得这种先操作演示,使其产生兴趣,然后讲授课本内容,从而使其认真听课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比较适用的。
三、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要依靠教师的,但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因此在教学中设计相关任务,通过学生自主操作、讨论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
跟其它学科相比,它的软件不但众多而且变化更新很快,如果仅仅单独的讲授一些基本操作,当学生遇到不同软件时会感到无法入手。这时教师通可以用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把这些操作串接起来讲,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并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类似的问题自己去进行分析解决。例如在教师将一张已排版好的较为复杂的文章或表格发给各个学生机上,然后让学生尽量做到与样文或样表一致,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脑的兴趣。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伙伴教学法
伙伴教学法是指由一个学生教另外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多用于课外活动,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对于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伙伴教学是由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好(特别是家庭经济相对较好、家里有计算机的学生)、学得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经过适当培训,和基础差、学得不好的学生的“伙伴”结对,进行学生间的互助教学。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
伙伴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助,特别是课外的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门特殊课程。要确保上好计算机课,还须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
第五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谈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谈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通过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互相修改作用和默写优秀文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技巧 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因此,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但是目前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知识面狭窄、素材积累不够、写作技巧缺乏等。因此,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人手。
一、积累写作素材,充实文章内容
首先要从课内外的阅读中积累素材。没有素材,就像无水之源,因此作文的写作首先要重视素材的积累,而语文课本是最好的阅读材料和素材最好的来源。比如在课本中的《我的五样》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写下他们生命中的五样,并按照其重要性去舍弃,留下最重要的一样,并让学生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我的五样》。
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语文课本的素材就成为他们写作的来源。除了语文课本的内容,课外阅读也是素材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学期初期,要为学生开月度书单,要求他们每学期要阅读两本优秀读物。同时通过开设阅读课,有计划的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俗话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积累了局够的阅读材料,写作的时候才能达到文思泉涌的境界。
其次还要从日常生活和电视节目去积累作文材料。文学家叶圣陶讲过,文章犹如溪水,而起源头就是生活,因此,生活是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才能有更多的写作素材。老师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去接触社会,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为写作提供直接素材。同时要学生多看经典电视节目,比如《百家讲坛》和《第二起跑线》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学生了解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二、掌握拟题写作技巧,提高文章吸引力
在拥有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还要运用一些写作技巧,从而为文章添彩。第一个技巧是设置吸引人的标题。作文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是作文的灵魂。因此好的标题能吸引入,为文章添彩。作文的标题,体现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因此作文的题目应该简单而精巧。首先运用修辞的方法,如比喻、对偶等手法拟定题目,提高题目的文采。其次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拟定题目。在作文中设置悬念,可以增加文章的魅力。最后可以使用个性化的题目。通过拟定个性化的题目,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从而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应该受到重视。
第二个技巧是写好作文的开头。在拥有一个好的标题之后,通过精彩的开头,可以继续吸引人的注意力。万事开头难,一个精彩的开头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目的,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首先可以引用名言名句。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可以有效提高文章的文采,使文章充满文化色彩。其次可以采用排比的形式。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增加文章的气势和文章的说服力,从而增强表达效果。最后通过设问的形式设置开头。一个好的设问,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因此,在作文的开头,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三、通过学生修改作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都是教师修改作文,学生成为了旁观者。这样的一个过程,导致学生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过程。这样的批改过程,师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也不了解为什么这样改,从而不利于作文教学。
要改革作文修改方式,首先是教师示范修改。老师通过修改,给出修改的重点和标准。比如标题是否具有吸引力,开头设置是否合理,语言文字是否顺畅等。二是学生之间的修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相修改。按照老师列出的修改标准,学生重点修改文章的标题、语句、中心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生之间的修改,促进他们之间相互学习,最后老师再做集中的讲评。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优点,从而提高作文的水平。三是学生进行自评。通过前面的过程之后,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按照之前的修改标准,来检查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
四、通过默写优秀作文,提高写作的整体感觉
通过让学生默写优秀作文,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出、默写和校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优秀作文的优秀,通过背诵,使这些材料成为学生的素材。通过默写,让学生去整体把握和理解作文的结构、语句等元素,加深印象。通过校对,让学生发现自己遗忘的正是自己所缺乏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反复这一过程,优秀的素材就会为学生所用,作文水平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要求学生每周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优秀作文,在规定的时间里背出、默写并校对。学生默写时遗漏的词句往往就是优美的句子,所以笔者要求学生校对好重新背出。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很多优美的词句会在学生的作文中自然流露,并且学生会学到很多写作技巧,作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阅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掌握技巧提高写作的吸引力,通过互相修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默写提高学生写作的整体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为教师要不断去实践这些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河北省元氏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