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语文课生成策略
有心插柳柳成荫
——谈语文课生成策略
摘 要:语文课程极具丰富性,正是这一特点要求课堂教学要努力激发生成性的内容。笔者主要从让学生满怀期待,让学生读出问题,让学生意愿达成,让学生个性张扬四方面例谈语文课的生成策略。
关 键 词:语文 生成 策略
新课程呼唤富有生成性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也必须实现呈现性向生成性的转变,即建设富有生成性的课堂。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即课程的丰富性。正是这一特点要求课堂教学要努力激发生成性的内容,课程已不仅仅只是教知识,更是师生双方、学生之间合作探究新知识的过程。这也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这在语文学科中正是应了‚人文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生成性,建设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实现教学的高境界。教学实践的生成性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意义的理论层次上,必须加强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这种价值也只有通过生成性才能有效的挖掘出来,因此,必须在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将生成性的思想予以落实。那么,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激发生成性有哪些策略呢?
一、让学生满怀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其实就是诱惑,是刺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产生兴趣,必然对文本充满了期待,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油然而生。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兴趣与学生的期待视角密切相关。期待视界是这样形成的:人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一般已在自己的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某种综合的包括鉴赏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在内的‚审美视界‛,这个‚审美视界‛是内在的, 是一种心理定势的鉴赏框架,一旦与具体作品接触,就会形成特定的‚期待视界‛。期待视界具有选择和定向两种功能,对人的兴趣指向是有影响的,表现在人的外在方面就是人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审美视界,以便有针对性地主动激发学生的期待视界,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这一点体现在教学中,主要是在主要教学环节做好‚导入‛这一步。
请看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段:
这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童年有朋友》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
教师: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朋友,下面请你们介绍一下你最好的朋友或者你所知道的(从生活中,或者从书本中)最好的一对朋友!
学生:……(学生兴奋地介绍)
教师:请大家根据那几位同学的介绍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她)们成为朋友?
学生:……(有说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有说他们互相帮助,有说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说是他们互相支撑,有说是感恩,有说是激励……)
教师:大家说得都很感人,都很对。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亲人之间,也存在着友情?
学生:没有想过!(异口同声)教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感受大文豪高尔基与他外祖母的那段特殊(“特殊”二字,教师重读,且略作停顿,以示强调)的友情吧!(板书: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在教师巧妙引导下,学生们的兴趣迅速满怀兴趣与期待投入到学习中)
这一环节,通过交流,引导出课堂教学的主题,实现了已有经验世界与新文本世界的自然过渡,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期待。伴随着兴趣,生成性的内容自然源源不断。不仅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可以这样,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这样。总之要记住,一定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让学生读出问题
古人云:‚学贵有疑。‛也有人说:‚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问题是学习的核心。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善教者总是努力营造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作预设;另一种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有生成。这两种方式,前一种是基础,后一种是境界。生成性的问题,完全是在师生的教学过程中自主产生的,是基于学生的兴趣指向和学习动机,是一时‚兴会之作‛,往往是最短暂的而又最明亮的,最有价值的,尤以学生生成问题为教学的最高境界。
要想在教学中催生新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请看特级教师严华银教《行路难》的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通过我们的自读、查找相关资料、研讨和交流,我们已经基本理解了李白《行路难》一诗中的诗句和大致的内容。当然,尽管 如此,我们还不能说我们已经读懂了李白的这首诗,我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分组研讨,请大家围绕全诗深层次地理解和提问,并请各组组长将问题归类以后传递给我。时间10分钟。
10分钟后,各级将集中过的问题陆续递上。
教师:综合各组问题,有代表性有是这样几个:……我们再进一步地看看,还有什么样的代表性的问题未能归并进来?
学生(大部分):我们没有了。
教师:这样的话,大家再用5分钟时间,对这些问题中的新出现的你没有研讨过的部分,作一些分析研讨,准备大组交流。
(5分钟以后。)
教师:下面请大家围绕上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也可以借题发挥,引发新的问题;至于说你想具体讨论问题中的哪一个问题则悉听尊便。总之,随心所欲,畅所欲言。
……
从上可见,严华银老师是位创设问题情境的高手,他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拿出合理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起来去生成问题,自己则尽可能地回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问题意识是当然是非常强烈的,课堂的生成性必然是非常丰富的。严华银老师自己也说:‚‘问题解决’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且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内容是‘活动’。‛
要想在教学中催生新的问题,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文本中有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往往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比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一般的理解是无产阶级英雄大众,好像 是毫无疑问,但只要引导学生注意上文中的‚英雄‛,让学生思考:这里的‚风流人物‛能否换成‚英雄人物‛?讨论后,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不能换的,在毛泽东的词中,‚风流人物‛是能文能武能建功立业的人,是比英雄还要‚厉害‛的人。到这里,《沁园春〃雪》才被读透了。
催生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怎样,问题一经生成,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用这一点火花去照亮整个课堂。
三、让学生意愿达成
当在课堂中教学中出现偶然性的问题,教师不能以不与教案相符合而进行武断地压制。其实,如果教师能顺应这一情况,让学生意愿达成,课堂往往因为这一生成性的内容而变得精彩异常。比如,我教学杜甫的《登岳阳楼》,已经讲到尾联,我提出一个问题:这两句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就有人回答:因果关系,表明诗人心忧国家。我表扬了这名学生,觉得这首诗到这里就应该讲完了,刚准备要作小结,就有一学生举手站起来说:‚我觉得诗人‘涕泗流’的原因不止这一点。‛我很欣喜学生能有惊人之语,便问还有何因。他说上面两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也是诗人‚涕泗流‛的原因,‚涕泗流‛将诗人忧国忧家忧身的情怀统一起来了。——我觉得课堂到这里出现生成性内容了——他的话一出,下面就有很多学生议论纷纷,不消片刻,就有人站起来反驳,说作者明摆着就是说因为关山北有战乱才涕泗流,前面写的是自身情况,诗圣具有古仁人情怀,不可能因为自身的苦而流泪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在这里是起衬托作用,更突出诗人的忧国情怀。至此,课堂又产生了新的生成性内容,变得精彩起来,所以我没有去评判谁是谁非,只说他们讲得都有道理,他们都读懂了诗人伟大的心灵。当然,为了能有效地把握学生在课堂里的实情,教师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环境、智能发展。这就需要在课前,尽量做好预测学情工作。
四、让学生个性张扬
课堂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充满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没有哪位教师能精确地预测出课堂中下一分钟将发生的事件和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预见课堂教学即将发生的众多因素,进行弹性化教学设计,努力开放课堂环境,为课堂教学的生成留下空间。
为让学生个性张扬,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见仁见智是个性化阅读的根本标志。教师必须知道,学生的阅读个性在课堂中外化为四种形式:一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性理解,二是对课文内容的差异性的理解,三是对课文内容的选择性的理解,四是对课文内容的批判性理解。在这四种形式当中,以第三种最为常见,师生惯用的句式是:‚我最喜欢的……是……,因为……‛‚我认为最……是……,因为……‛。课堂因此而变得异常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呵护学生的这些个性,那些精彩的生成,也就产生在对阅读个性的呵护之中。为让学生个性张扬,教师还要树立对话意识,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化的,必然在理解上会产生碰撞,唯有进行充分对话,才能让这些碰撞成为课堂教学生成性内容的有效部分。不过,我们要反对那种无原则的开放,失去教师主导地位的开放。始终要记住,开放课堂的基本原则是‚开放有度‛,无度的开放,绝非是生成性的内容。
新课程呼唤富有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我们只有不断地面临挑战,因时 而变,顺情作动,积极应对,让课堂的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细节,成为富有价值的生成信息,促进学生元认知发展。
第二篇:如何上好语文课随谈
如何上好语文课随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语文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语文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语文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语文课到底有什么作用? 语文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语文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则事例:某几位专家学者到一所学校做实验,到某班时,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老师们说:“他们几个将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简单,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时常充满信心,而正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学习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第三篇:语文课导入例谈
语文课导入例谈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得失。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入如同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引领学生积极求知,乐于探索。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0余年,在传统的直入式课堂导入和介绍性课堂导入的基础上,探索实践,将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复习旧知,寻求联系
我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绿满大地的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生机。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舟》中又是怎样描绘的?。。。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看看他是怎样描绘春天景物的。”这样的导入,感情真挚,内容丰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紧密,启发性强,吸引了学生的心。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因为这些文章从作者到内容与现实都比较遥远,且文字艰涩难懂,因此课前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周总理的故事。有一次,美国代表团访华,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
精致的藤萝花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我问:大家看看,老师手里的藤萝花的外形像是什么?有的说像猫耳朵,有的说像鼓起的帆,有的说像一只小船。我就提醒大家阅读课文对藤萝花外形的描写,比较和自己最初的想像有何不同。
五、背景介绍,引人入胜
是指以介绍文章作者或相关背景的导入新课方式。如教授鲁迅的小说《故乡》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时代背景,写作缘由,表述的条理清楚,引人入胜。
一般来说,写作年代距今久远而又文意含蓄,不介绍有碍学生理解课文的,宜用此法介绍作者时,要语言简洁,突出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不可长篇大论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介绍相关背景时,力求条理清晰,突出重点。
六、制造悬念,扣人心弦
悬念,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电影戏剧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不马上解答,故事在读者心中留下疑团,产生一种诱惑力,使读者急于求知,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使作品峰峦叠嶂,摇曳多姿,曲折迷人,被人称为是“引人人胜的绝招”。
总之,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是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第一座桥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它将奠定整堂课师生互动的基础,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活泼,顺利进行。当然,课堂导入要切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捕捉到美丽的生成
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捕捉到美丽的生成
作为一线教师,经常听到老师们说本节课没有按照自己的教案来完成教学任务。经常听到教师抱怨某某同学上课过于调皮,问的一些问题偏离正确的答案,让老师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其实出现类似的状况,显然是如何处理课堂的生成出现了问题。现在的孩子思维越来越活跃,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已不可同日而语。课堂上出现老师意想不到状况实属正常现象。那么老师如何驾驭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如何将教学中的意外转化为教学资源,对于老师来说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是总认为: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教学。那种程序化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学起来可能压力较为轻松,但是对于学生的思维只能起到僵化的作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随时都可能生成新的状况。那么老师如何面对生成呢?探讨生成肯定离不了预设。生成与预设看似矛盾却又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预设是教学的内在要求,生成是教学的必然结果;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是杂乱无章的盲动;没有生成,课堂教学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预设与生成同构共融,我们的语文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
一、充分的预设学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质疑问难,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引导学生感悟,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相互启发,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如在《老人与海鸥》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生1: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什么事? 生2:为什么题目是老人与海鸥? 生3:这是怎样的老人,怎样的海鸥?
师:读书啊,抓住课题,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老人与海鸥》是一个词组式,现在请你们把它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老人与海鸥______________。生1:朝夕相处 生2:相依相伴 生3:永不分离 生4:亲如家人 „„
一个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个个有创见的想法不断迸发,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实在令我震惊,课堂成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天地,而这便是缘于“生成”。这样的多维预设及导向,体现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在预设中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从而也使课堂精彩纷呈。
二、充分的预设文本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魅力: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也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些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我们应屏弃以往教师机械的讲解,学生木纳的接受;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存在,根据学生的所需调控课堂,展开教与学。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与文本对话,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在个性化的感悟中理解课文、学习语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在“人”的活动中,在独具魅力的对话中展开。在上述教学中我就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借助图片引导孩子与文本多次的对话。先是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课文,让孩子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这是孩子与文本的初次对话,目的在与读通读正确。接着让孩子在此基础上,欣赏与文本相关的一些图片,再说说自己对江南的初步认识,这是孩子与文本二度对话。在孩子的各抒己见中对课文的字、词、句有了一定的理解。再让孩子根据这些理解,结合文本说说秋天的变化,这是孩子与文本的三度对话。在这其中孩子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孩子在与文本无数次的对话中真正走进了文本,融入了文本。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知识、技能目标自然达成,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情感自然萌发,价值观又得以提升。
三、充分的储备学识
一节充满生成的课堂,离不开老师与时俱进的广博的专业知识,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会有高品质的师生关系,才会出现精彩的生成型的课堂。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娴熟
第五篇:中学语文课作文教学方法谈
中学语文课作文教学方法谈
高文娟
(西安市户县南关中学,陕西西安710300)
摘要:要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就要把学生从学习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让他们亲近美丽的大自然,把孩子们从反反复复的抄写中解脱出来,尽情的体验自然之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强调他们把自己的情感、个性,通过想象移入物、景,写出“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真切感受来。并要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动静结合的进行观察,从而让自然之美在学生的作文中闪光。关键词:中学;语文课;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作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表现和反映伦理亲情等社会美,也应帮助学生发现自然美。“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尽管大自然的美到处皆有,但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发现,也就得不到美的感受。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眼,集中地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从学习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让他们亲近美丽的大自然
“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也就无从谈起。”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困在由家庭到学校,再由学校到家庭的单调的直线式的生活里,大自然的风霜雪月、花鸟虫鱼,他们可以熟视无睹;周围的车来人往,世事变迁,他们可以漠不关心。美丽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都因压力而无情地隔在他们的身外。切断了学生与自然的联系,阻截了作文之源,导致脱离实际的作文四处泛滥。在他们的笔下,天空或是晴空万里、瓦蓝瓦蓝,或是乌云翻滚、大雨瓢泼,他们一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就想起了烈士的鲜血;一看到黄河就想起了父亲;一看到长江,就想起了母亲。让学生年复一年地炮制这样的伪作,能不愧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美妙的大自然么?叶开说“语文教育流水线,会把一个个像乔乔这样原本爱读书的孩子,在读教材做习题的过程中,完整地教成废品。”人们现在都说民国时期的学生作文清新自然,却不知道当年忘情于山水的一张张幼稚的面孔现在却被学习的重压压得无法抬头。所以要让学生发现自然之美,首先应把孩子们从反反复复的抄写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尽情的体验自然之美。正如刘白羽所说:“我像把美的世界拥抱在自己怀中了,我真想能有更多的人与我一同去体验这种感动,去感受东山笔下的风景,去欣赏风景之美”,所以才会写出那么美妙的文章。
二、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
我们的学生一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缺乏的除了上面所说的体验之外,还缺乏敏锐的感受力,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人们观赏自然往往是自然与人兼顾,人们赞美山的雄伟、海的宽广、松的坚贞、菊的高洁、鹤的傲岸等,不仅在于赞物,也在于咏人。正是由于有了人的品格,物才显得美。通过这样的阐释,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练习以独特的心理来观照物和景的能力。不仅要启发教学中教师还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尽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尝试在作文中表达美。
有些学生不善于发挥自己的审美主动性,他们的想象力被束缚住了,感受力也较差,在物景面前显得很被动,因而美之所得也贫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培养他们的感受能力,强调他们把自己的情感、个性,能通过想象移入物、景,写出“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真切感受来。例如:茅盾的《风景谈》,描写北国情晨,朝霞粉红,喇叭嘹亮光,两个战士如雕像一般站在岗位上的情景,则烘托了作者对这些英雄战士由敬仰之情。再如《故乡的榕树》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引出故乡情,通过对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如“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思想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这哪里是对榕树说的?分明是呼唤着故乡的亲人,作者是面对榕树捧出一颗赤子之心,抒发感人肺腑之情。
三、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
观察一个事物,游览一处风景,应注意物景的多层次性和完整性。观察时要学生注意顺应自然面貌因时而变的特点。同一景物,在不同时刻,不同节令,不同气候、风貌各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文字:“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段文字极为条理地记述了琅琊山朝暮晨昏、春夏秋冬景色的变化。观察还要学生注意因地而变的特点,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景物,观察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方位地进行观察,以达到发现美的教学目的。
其次,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因为观察总是在时间的流动中进行的,如刘白羽游览长江三峡时,既有长时的游览,又有短暂的驻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对瞿塘峡的壮美与优美是分层描写,对巫峡的壮美与优美是合写的,如“抬头望处,已是巫山。上面的阳光垂照下来,下面的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阳光”、“雾”、“云”、“霞”,这些都是属于阴柔范畴的景物,但在“雾”前加了“浓”,在后加了动词“滚涌”,在“云”、“霞”后加了动词“蒸”、“蔚”,便使景物由静变动,由优美变为壮美,这时刚柔便融为一体了。又如写第一峰:“山如斧削,隽秀婀娜。”前者是刚健,后者是柔媚,这正是苏轼讲的“刚健含婀娜”的那种刚柔相济的美。又如写巫山十二峰的诗意:“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前者令人恐怖、惊惧,这是壮美的最高效果;后者令人愉悦、陶醉,这是优美的本质特征。二者合而为一,令人张而后弛,其乐无穷。又如“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这时的壮美优美也自然融为一体了。刚柔相济,能创造出一种完美的意境,能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能给读者以多层面的艺术享受。教师这样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他们既能宏观把握,又能有所侧重,便会发现更多的美。
当然,要帮助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还不仅仅是这些方面。比如说:自然景物往往是人品的返照,是人品和人类社会的暗示与象征。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给他们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发现美。另外,同样是用历史的眼光观照长江,在苏轼那里固然有大浪淘沙的豪迈,但不免流露出“早生华发”的人生无奈;而在毛泽东眼里,却是另一番美丽景色,长江浩瀚无穷,然终归为人类降服。历史文化素养不同,美的感受也不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我在这里意在强调,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发现美,让大自然的美点亮学生的作文。
收稿日期:2011-10-15
高文娟(1979-),女,陕西户县人,西安市户县南关中学教师,中教二级。
【责任编辑石晓博】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