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姓名:李英凯 性别:男
联系电话:***
邮编:030800
【摘要】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历史的必然产物,以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为代表,使民主与科学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学术界众说纷纭。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成性问题 策略 新文化运动
引言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中如何处理教材、设计问题、学生互动等,形成一个优秀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业界,没有以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因此,希望通过简单的分析来,为本课的学习提供新的借鉴。
主论
一、关于《新文化运动》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概况及其时代特征,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感受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初步学会运用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和评价新文化运动。
2.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的具体安排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专题三第2节《新文化运动》;(3)大象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新文化运动》;(4)岳麓书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新文化运动》。
二、案例展示与分析 1.案例展示
(1)《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我给学生提供了如下两则材料。材料一: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陈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示了六条“新青年”准则。1916年9月自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就作者而言,《新青年》第一卷几乎是清一色的皖籍。第二卷虽然突破了“地域圈”,但仍局限于陈独秀个人的“朋友圈”内。1917年8月,《新青年》出完第3卷后,因发行不广,销路不畅,群益书社感到难以为继,一度中止出版。早期《新青年》没要多大影响。每期印数仅1000本。1917年1 月,陈独秀到北京就任北大文科学长。1918年1月,《新青年》再中断四个月之后重新出版。从第四卷起该同人刊物。一批北大教授加盟《新青年》,使杂志真正以全国最高学府为依托。1919年初春,《新青年》声名大振。杂志的最高印数约为一万五六千份。1919年5月,《新青年》决定重印前五卷。自1920年9月第8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有陈独秀主编。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出季刊,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迁至广州。自1925年4月改为不定期刊物,次年7月停刊。
材料二:《新青年》涉及的论题包括礼教、“欧战”、白话文、世界语、注音字母、女子贞操、偶像破坏、家族制度、青年问题、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工读互助团、易卜生主义、罗素哲学、俄罗斯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与社会主义讨论等众多话题。1918年12月和1919年1月,《每周评论》和《新潮》的相继创刊,结束了《新青年》孤军奋战的局面。三刊同声协唱,同气相求,很快产生了群体效应。五四运动发生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400种白话报刊。数百种报刊的群体响应,意味着“新文化”由少数精英的鼓吹,发展为知识大众的唱和。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新文化”才真正成为一场空前规模的“运动”。
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新青年》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刊物(办刊宗旨、发展阶段、作者队伍、社会影响等方面)?材料中哪些内容改变了以前的看法?
通过这些材料,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高二(5)班的姚靓同学说:“关于《新青年》的介绍,让我知道了太多以前不了解或误解的东西,如他并非一开始就是‘名刊’,也并非初期既有很多名人参与,而且很多人实在五四运动以后才逐渐成名的。刊物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众多社会问题,并非指与中共的思想相关。”张金同学说:“《新青年》等刊物通过传播新思想而孕育出了五四运动,但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显然不曾预想五四年后将引发一场全国规模的‘新文化运动’。故上述诸话题不可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办刊过程中逐渐‘寻觅’‘发掘’出来的。时代赋予了改看成长的养分。”还有学生指出教材所说的“1917年《新青年》每期发行量达到16000多份”,明显的错误。另外由学生道出感慨:“读一本刊物,品一本刊物,品一段历史,原来历史是这么的丰富和具体。”
(2)历史课堂生成性问题应对策略
生:在新文化运动中,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不阻止危及他们统治的言论呢?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历史课代表回答。
生:如果是我,我会阻止的,我还没想好为什么……
师: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知道袁世凯以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但是各个派系谁也没有绝对权威控制中央政府,他没关注的焦点是军事,是如何控制政权,这使得中央政权相对架空,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期,这和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也有相似之处。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令你满意?
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更本没有介绍,这就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前充分的备课预设。很多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这就促使教师去读书,不但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日益活跃的思维。如果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可下查阅资料,继续思考。
2、案例点评与分析(1)学界视点
在生成性教学中,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谈话、讨论、共同探究等方式倍受青睐。互动,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在互动中,不仅师生关系由“我——他”关系变成了“我——你”的关系,而且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关系也由“我——他”变成了“我——你”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恰当运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必须以对话的理念贯穿始终。对话不是简单地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会话、语言交流,而是指师生以平等的关系、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来交换彼此的思想,探讨对文本的理解。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是达成共识,而更多得是视野的拓展、精神的会通、人格的交流。理解不仅是接纳,而且更多的是心胸的宽阔与豁达、思想的广博与精深。所以,在罗蒂(R。Rorty)的对话中,他“要求对话者平等、开放、富有创造性、具有多元价值观”。
教学案例1中设及“新文化运动中标志性刊物——《新青年》”,通过几段与《新青年》相关的材料来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及其影响逐步扩大的过程。其中有些较好的做法。教是在预先设计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新青年》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它为什么会从上海迁到北京?他又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多大影响?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疑问,教师选取了几段材料来补充学生的认识。在预设中准备好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这也是生成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补充材料完成师生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正文部分的结论,在学生看来有相当高的权威性,所以很难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在顺利成章的接受教材结论的过程中也很难产生生成性问题,补充适当的材料就显得格外重要。案例中选取的材料让学生认识到,《新青年》并非一诞生就取得成功,而是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与其说是《新青年》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不如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认识对学生的传统思维冲击很大,所以容易引起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之间交换彼此的思想,从而达成共识。案例中,教师在读完几段材料后,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这些课堂笔录来看,学生表现的非常活跃,从而生成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认识。例如,姚婧同学开始转变对《新青年》的误解,明白了其内容的广泛性;张金同学认识到《新青年》的产生和发展时时代赋予的;更有同学依据材料指出了,教材中的错误,颠覆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盲从;还有同学从中体验到历史的丰富多彩。
教学案例1为生成型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通过补充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并且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想交流中来,从而生成各种新认识。接下来。该把零散的知识串接起来,回归到教学预设的主题中来。本案例教师之所以高度重视《新青年》,理由有三点:一是它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二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影响大,当时很多的新思想、新观点都是通过《新青年》发表出来的,深刻影响了后来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青年,它是与旧派势力做思想斗争的主要阵地;三是对《新青年》在教材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存在一些困惑。而通过这些补充材料,究竟想让学生得到什么样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本课的主题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在处理本课生成性问题时必须考虑清楚的。
我想本课教师应该是想让学生们得出这样一些认识:①《新青年》的影响力与它迁至北京,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本案中学生们似乎没有关注到。②《新青年》涉及的话题广泛,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问题很多,不仅仅局限于民主与专制之争、新旧文学之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等,它是各种思想内容、术流派传播,“百家争鸣”的时代。由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的影响,《新青年》逐渐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并且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思想宣传的主流。③之所以以《新青年》的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因为它引领时代的潮流,在它的带动下,全国范围内出现办刊的浪潮,“新文化”才真正为知识大众所接受,从而对五四运动产生宣传和动员作用。这些认识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变化以及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问题抛出去提以后还需要对学生中产生的生成性话题进行收拢、汇聚,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教学案例1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在预先设计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惑,提供一些补充材料。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面对补充材料可能会产生的反应,即生成性问题,预先设计好处理方案;补充的材料实际上是为学生的思想交流搭建平台,叫时应以真诚、开放、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的言论中发现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到位;对思想上生成的火花,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需要把他们桂英到课本的主题内容中来,即回归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中。
在教学案例2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北洋政府对待新文化运动的态度问题上,它属于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性问题,这位教师处理方式比较好,既然学生感兴趣,就先抛给学生讨论,看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思考的缓冲时间。历史课代表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反映出学生对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普遍存在欠缺,所以教师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出现思想界异常活跃局面的原因,并把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作比较,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思想文化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案例2较成功之处在于:①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兴趣对教学行为和思路进行机制性调整,不完全由教学预设牵着鼻子走;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不是通过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而是集思广益,先征集学生的看法,从学生的发言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再加以解决,做到对症下药;③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首先,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当做话题供大家探讨,这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其以平等的身份对话,尊重学生,在处理学生生成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
面对类似案例2中的突发性生成问题也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当学生的看法如“我还没想好为什么”或者五花八门时,教师可以给出思考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接近事实真相。关于“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必修一的教材中已经涉及,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通过“军阀割据混战”的史实逐层剥析出当时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的关系,得出中央集权薄弱的结论。但如此处理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对这一生成问题有充分地理解,如果课堂生成问题是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不是以采用学生讨论、逐层引导等方式,只需向学生说明:“我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太清楚,不是以采用学生讨论、逐层引导等方式,只需向学生说明:“我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太清楚,我们都在课后查阅一些资料,下次课再来交流。”切忌老师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承认自身的不足也是平等对话的一种形式。但针对课堂生成问题,在下次课上务必解决,不要给学生留下遗憾。
对《新文化运动》一课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性问题包括以下两类。
一类是预设下的现象。对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可能存在困惑,如为什么以《新青年》的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间的联系,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等等;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可能存在的反应,如在讲到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时,如果只是简单罗列出教材谈到的三个方面,学生可能会感觉枯燥无味,甚至可能出现打瞌睡的现象,所以这里的处理方式最好是补充一些新鲜的材料让学生归纳出结论。讲到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时,学生很容易就陷入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困境,而没法真正理解结论的内涵,而且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看法也有所差异。
另一类是不曾预测到的现象。课堂上出现不带有普遍性的个案,如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简单的知识点存在疑惑或误解,其他学生可能发出哄闹声,面对这种意外生成问题,给学生鼓励,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使其重拾信心,非常重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些情绪性表达,如何平复学生情绪,如何指导学生,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学生在课堂呈现出的状态与本人的教学预设存在差异,如教师提供关于对新文化运动评价的材料太难,学生无法理解和归纳,此时,如何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地结论,这对教师处理课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课后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再设计。
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来预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对策。然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远远多过上述提到的问题。所以,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共同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丹东尼奥 M 贝森赫兹 PC 《课堂提问的艺术》、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③沃尔什 JA 撒特斯 BD《 优质提问教学法》、刘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④肖峰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姓名:李英凯 邮编:030800
第二篇:语文生成性问题
语文生成性问题解决方案
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生成性的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它们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很大一部分指向课堂中的非预设性生成,在面对这些资源时,更要以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策略真诚应对。
策略一: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劳伦斯·斯滕豪斯说:“当课堂上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秉持中立的原则。”课堂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绝大部分是非预设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此时教师加入争议的任一方,都会导致结果的倾向,与另一方形成对立。而一旦师生处于争论状态,教学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陷入“动态不生成”的状态。
策略二:点拨引导,推波助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语文课堂上,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如不加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可能会中断、流失,将会导致课堂的缺憾。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引导,引发讨论,启发思考,就能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策略三:另辟蹊径,巧妙变通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出以后,常常会在学生中出现“冷场”“分歧”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深钻教材,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巧妙变通,确保教学流程畅通无阻。在教学中遇到冷场或偏离主题的非生成性资源时,教师应适时了解、鼓励学生,并变换角度启发,把学生从“尴尬处”解救出来。做到以下几点也可以帮助老师们解决问题: 1.教师要有预设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多义的言语、多样的美感,甚至还有多向的价值追求;同样,面对文本的心灵也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变的。因此,当心灵和文本相碰撞时,就会呈现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
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做到详尽思考。首先,预设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一方面,结合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做出预设;另一方面,结合过去学生学习的实际来做出预设,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调查了解,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应对准备。其次,预设课堂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认知冲突。认识冲突可能来自学生个体,也可能来自同学之间,更有甚者来自师生之间。冲突的出现正是唤起学生学习活力、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契机。预设了冲突,也就能够预约精彩,冲突的解决往往就是课堂精彩呈现。
2.教师要有识别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更要有说话的权利。在他们的小脑袋中,总有着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令教师措手不及。
面对这种情景,教师要有敏锐的识别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学生的奇思妙谈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是否值得捕捉,是否值得延伸,是否让它来成就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的精彩。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因为倾听是师生之间内心世界的呼应,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对学生的期待。学会耐心倾听,捕捉对话点,顺学而导,实现发展人与完善人的最终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思想的交融,心灵的碰撞,自我价值的提高。教师还要善待孩子的提问。我时常对学生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我最喜爱提问题的学生,看谁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天长日久,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往往都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彰显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师生共同徜徉在语文那片色彩斑斓的天空中,释放自己的情感,成就我们语文课堂的魅力。3.教师要有评价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评价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教学效果进行的判定。教师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评价得法,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创造力,还可以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不是所有的精彩都是由预设而生成的,也不是所有的预设都会有精彩生成。动态生成性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课堂探险的过程,虽然有充足的准备,弹性的设计,但峰回路转,谁也不能预知前方有多精彩。万一遭遇失败,那就让我们把失败回炉,进行严格的审视和分析、改进后,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失败也同样精彩!
第三篇:浅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定稿)
浅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王益乾
【内容提要】:课堂生成性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实践中常被忽视,或被简单否定,或自由放任,或生搬硬套。鉴于此,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树立重视生成问题的意识,及时捕捉生成性问题,依靠教师的教学机智,巧妙利用生成性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成性问题处理误区具体对策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也就是突破教师原有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见到的,实施课堂教学时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作为教学预想之外产生的教学资源,利用的好坏不仅体现教师素质的高低,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积极行,拓展教学内同的深部和广度。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处理生成性问题时的常见误区。
1、生成性问题被忽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想法和要求,这时往往需要教师及时做出反应、迅速捕捉和处理。忽视学生的这些想法和要求,会使学生产生火花,却没有点燃知识。如在一次《文化生活》的公开课中,老师让大家回顾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一学生在下面大声回答“六一儿童节”。大家起哄式地大笑,而这位教师没有理睬,采取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冷处理方式。想必回答问题的那个学生在这节课上有被忽视,大家的“笑”被忽视,这显然是本节课的遗憾和败笔。如果我们能针对这个同学的回答,针对同学们的笑,拓展、加深分析,我想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会的另一方景象。
2、对生成性问题进行简单否定。懵懂阶段的中学生遇到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时,难免产生偏颇的观点,这时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正确分析、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而不能简单地就行世俗性地否定。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90后”的高中生,他们更加排斥世俗的观念,而追求新颖的、独到的见解。在一次公开课中,教师在讲“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时,教师在课件中列举了一系列先进人物通过自己的行为为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讲到我在上学的途中经常看到一些公交车站牌被人损坏,路边垃圾桶变得缺胳膊少腿,从报纸上看到长江大学的学生勇救落水者,却无人对他们施救。教室里边的气氛骤然紧张,学生说的也是事实,但这可能是教师很不希望学生举的案例。对这样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又是怎样处理的呢。那位教师只是简单地说这是特殊情况,是现实社会中的极个别现象,粗略地对学生的渴望进行搪塞。这样简单平淡地化解生成性问题,缺少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和正误搏弈的精彩,课堂失去了学生认知领悟的过程,学生也不能真正心悦诚服地接受教材观点。
3、对生成性问题采取自由放任的方式。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式构建,生成性问题是在师生共同参与下的生成、解决和处理,而不是“随波逐流”的自由放任。如一次公开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生在列举了很多消费现象,大部分是积极的消费心理指导下的消费行为,但也有人提到“攀比心理”“超前消费”等负面现象,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同时分清主流与支流的辨证思维方法看问题,然而上课的教师却附和式的讲,现实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现象,比如还有……这显然就没有对课堂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处理,放任自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会不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也不知道以后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社会现象。
4、对生成性问题采取生搬硬套。不同是生成性问题,由于出现的条件、时间不同,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不具体分析而生搬硬套。如讲到“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引进了这样的课堂案例:《士兵突击》主演王宝强成功的原因分析。有的学生说其成功是他自身条件适合扮演农民,另有学生说他自身条件不好,怕别人笑话,背水一战是他成功的原因。对第一种观点学生们都觉得无可厚非,在预料和期待之中。而第二种观点就有点突发而来。面对这个出乎预料的答案和不少学生的赞赏,教师点评为:能出于现实实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创意。显然教师对这个答案的点评和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痕迹和嫌疑,并未真正处理。
二、处理政治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对策分析
1、强化意识,及时发现生成性问题。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这种交往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主导作用的发挥就需要教师要在课堂上主动创造产生生成性问题的氛围和环境,努力提供产生成性问题的条件,通过课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提问和留足学生提问的时间和内容空间等保证措施来实现。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时刻警惕和准备着根据教学的进展和动态,把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利用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
2、发挥好教学机智,巧妙利用生成性问题。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政性,因此是更具有发展性,需要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如一节高二的政治课课题是“学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有“违法必究”的内容。有学生提出在“违法必究”的要求下“未成年人保护法”能落实吗?其实,此时学生已经有了疑惑,那就是法律制定好了,难道就是法制社会了吗?由此恰恰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法治社会的建设。教师迅速引导学生思考“法制社会的建设包括那些方面?”“法制建设能否一触而就,为什么?”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比较,学生在辨证思维指导下消除了迷惑。这节课中老师敏锐而机智地抓住并运用了生成性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课堂讨论中的激烈碰撞声多了,学生思维活跃了,对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这成为了本节课的亮点。
3、坚持方向性引导,拓展动态生成教学的内在张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质上是进行国家意识形态和公民教育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都应该朝着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方向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变化、发展。简而言之,要注意思想政治课的方向性。在一节高二的政治课上教师为了强调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分析了一个案例:我国高级驯兽师李正丙对动物比对人还好,创下了能够在一个星期内驯服成年老虎登台表演的世界纪录。然而教师话音刚落,便有学生脱口而出:“那是因为对老虎不好的话,老虎会把他吃掉。”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生成问题,恰恰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硬朗朗地立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信息重组、不断地催化和引导教学资源的转化、不断地创造和开发。
4、深化开放式教学,追求课堂教学鲜活和精彩。
只有全方位开放的课堂教学才能具备“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源头活水。如,同样是讲“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内容,另一个教师执教,就是另一番情景:教师面对阳光照在教室里多媒体屏幕上,学生看不清字幕的课堂现场实际情况,转身拉上了教室的窗帘后,手臂一挥,风趣幽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我现在的这个行为应该算是哲学家的行为吧?(满堂爆发出会意的大笑)教师借机要求学生就他的这一举动说说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由于教师本身根据课堂情景和需要提供了生成性问题产生的条件和示范,并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学生生成性的问题就源源不断,有从自身学习的实际状况,讲自己选择文科班学习的原因的;有从自己兴趣特长、爱好和理想举例的。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动态深入的生成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目标。真是活力源于真实,魅力源于方法。
教学不只是知识、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知识、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利用好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
参考文献:[1]吕敏霞《生成性教学探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春梅《高中政治新课改之我见》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4期 [3] 席中华.对政治新课改的认识[J].广东教育教研,2007,4期
邮寄地址: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 王益乾 邮编:832000 电话:***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的美丽生成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美丽生成策略
金亦挺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浙江 苍南 32580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静态弹性预设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有效生成。
一、预设中的教学生成策略
(一)预设开放性问题
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被调动起来,教学的“动态生成”也就呼之欲出,将呈现丰富态势。
1.预设多向评价问题。
【教例一】在教学《项链》这篇小说时,我提出:“到底怎样评价玛蒂尔德还债的‘十年艰辛’?”并引导学生结合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读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去思考。部分学生认为,玛蒂尔德的遭遇是她爱慕虚荣造成的,爱美也要基于现实之上,付出十年艰辛的代价是应得的;有的学生则认为,“十年艰辛”固然是她爱慕虚荣造成的,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况且这“十年艰辛”也体现了她“诚实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学生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2.预设丰富想象的问题。
【教例二】教学《归园田居》,在学生品味、体验陶渊明的情感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想象生活情节的开放题:“各自发挥想象,设想一个表现陶渊明恬静、闲适、自在的生活画面。”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想象可谓丰富多彩,课堂成了学生驰骋想象,进行思想交流与分享的大舞台。学生通过想象,丰富了文本,激活了人物,走进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走进了陶渊明纯真而又自由的心灵世界。教师的开放性课堂问题策略,激活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生成并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资源。
(二)创设体验性情境
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地体验学习,促使其强化积极的心理体验,经过主体的思辨与参悟,最后形成或重构自我的精神
世界。
【教例三】教学《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为了让学生体验史铁生母亲那深沉而不张扬的母爱,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母亲为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个细节?”实际上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再把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在默默地呵护着我们,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事?你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学生们完全沉浸在对伟大母爱的感悟中,表述时,他们语调低沉,动情地抒发了心中的感情,讲述了一个个真挚感人的故事,个性化情感得以激发。教学向生活回归,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了课堂资源的生成,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在情感体验活动中渐渐得以培养、完善。
(三)激发学生质疑发问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只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和判断,很少有发问的权力和机会。这无疑削弱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利于提问习惯的养成,从而影响了学生作为主体性的参与。把提问权交给学生,使原先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交往变成双向交往或
多向交往,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
【教例四】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在学生熟悉了内容后,我鼓励学生说说“你读出了哪些疑问”,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如,“刘兰芝这么好,为什么还是遭到焦母的遣归?”“刘兰芝对爱情是忠贞的,可为什么后来还是允婚了?这会不会影响刘兰芝的形象?”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一方面是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质疑的结果。这种主动提问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探索的展示,这比被教师提问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明显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这些凝聚着学生认知、情感和智慧的问题成为了课堂教学新的资源,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气氛,成为教学的亮点并丰富了课堂。
(四)挖掘课文的价值点
教师应充分思考、挖掘课文中值得拓展的信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找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价值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抒发情感,激发想象。
【教例五】《孔雀东南飞》凄惨的爱情悲剧使学生发出了深深的叹息,然而,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就此停住:结局为什么是这样?难道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走向毁灭吗?我能够理解学生压抑的心情,于是引导学生把对人物的感情、想法倾泻在文字中,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选取人物进行评析,与书中人物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心声:有的对焦仲卿的软弱表示愤慨,有的对他前“孝”后“不孝”的矛盾做法提出质疑,有的对他的两难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也有的对他的忠贞表示赞赏,更多的则是为焦仲卿出点子;对刘兰芝这一人物,大家对她的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纷纷从焦仲卿、焦母、刘兄、封建观念等角度寻找原因,进行批判,以表达自己对刘兰芝的支持和钦佩;还有学生认为兰芝以死殉情不可取„„激活了的思维丰富多彩,放射出教学生成的美丽与生动。
二、课堂中的即时生成策略
关注预设,是为教学生成提供充分的实施准备,而课堂的非线性,又决定教师必须关注课堂的即时动态,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必须善于倾听、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一)利用错误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轻易打断或否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
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
【教例六】教学《蜀相》时,我提问:“丞相祠堂的环境中有哪些景物?表达出怎样的特点?”一学生说:“苍松翠柏、碧绿的春草、婉转的黄鹂叫声,写出了祠堂的生机、热闹。”这种错误理解就成了我教学的切入点,以之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抓住文中的“自”“空”,理解了借景物的生机来反衬诸葛祠凄清、冷落的写法,我再让学生想象画面,充分感觉、体会作者的伤感、嗟叹。
(二)捕捉‚意外‛生成
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对那些与教师预设不相吻合的内容,或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对预设作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更丰富而又灵
动的资源。
1.文本理解“盲点”的“意外”。学生理解文本时会遇到一些无法明白的词语或句子,或不清楚表达的效果和作用,而这些恰恰又是教师没有列入预设内容的。教师如能坚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这些“意外”的问题,并以此为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肯定能使课堂教学更富有针对性,更能体现动态生成的真实与活力。
【教例七】《拿来主义》第一部分
学生体会了送去主义和听凭送来的危害,教师正想亮出观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而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对把握作者的思想及语言特色很有帮助。于是,我让学生从时代背景、篇章布局、语言特色、感情倾向等角度思
考,谈谈个人的见解。
学生一:没有深意,表达作者的无奈。
学生二:作者对这种种现象深感不满,但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采取巧妙的战术,含蓄的笔调,隐隐约约地提到,让人们自己去体会。如不这样,可能文章不能发表,严
重的话,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学生三: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平淡的语句中蕴含着作者对当时政府的做法强烈的批评态度,对种种卖国行径的愤慨。
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与分享中变得细致而又深入,理解渐趋全面。
2.质疑评价的“意外”。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思考、质疑能力的提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见解,而不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观点,会和书中的人物、作者和教师进行对话,这些对人对事的个性评价一旦呈现在课堂上,都会给课堂带来生动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例八】《记念刘和珍君》第六、七节
教师:鲁迅先生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能从血的事实中,冷静地总结出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这时,一个学生问道:‚鲁迅先生在事件发生后两星期,才主张不用徒手请愿的方式去斗争,这是否有‘事后诸葛亮之嫌’?‛
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我肯定了问题的探讨价值,让学生充分深入文本,在心灵深处和鲁迅先生进行对话。
学生一:我认为鲁迅并没有‚事后诸葛亮之嫌‛。文章中说:‚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当时也没有意识到当局竟会这样凶残,他觉得爱国青年只不过是徒手请愿而已,不至于会发生什么不测。
学生二:鲁迅先生对发生‚三一八‛惨案表示了自己最大悲痛和愤怒的同时,也作了深刻思考,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血的教训更加明确地提醒人们,徒手请愿只会带来无辜生命的损失,警示着那些充满激情的青年人,不要贸然行事,做无谓的牺
牲。
学生三:我觉得鲁迅先生的出发点并不仅仅是对惨案本身,更是着眼于未来的。要斗争必须讲求策略,要认清敌人的本质,指导今后的革命;否则只会给斗争带来生命的损失。这更能表明鲁迅先生的斗争策略: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短短几分钟,就使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没有把它及时纳入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没有这样的变奏,课堂上又怎能有如此意外的收获?愿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充满智慧和激情,充满生命的气
息与情趣,充满挑战和创新。
(责任编辑:胡 晓)
第五篇: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策略
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策略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他们的表现必然会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突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课堂突发事件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考验,但如果解决好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关键是教师要沉着冷静,运用自己的机智紧急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就一定能够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课堂突发事件
广义上来讲,突发事件可被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而课堂突发事件是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在教师预设范围之外的事情。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这些事情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完全处于教师教学计划之外,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完美地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保证教与学始终在师生的最佳情绪与最佳状态中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高的境界,就必须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好自己的教育机智,运用一定的策略,艺术的应对这些“突发事件”。
二课堂突发事件的类型
1、外部干扰型。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如,教室内正在上课,室外一辆汽车呼啸着奔驰而过,或几只麻雀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都可能是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教师失误型。这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引起的。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导致实验结果与事先的讲授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类似这样的失误难免会引起课堂的骚动。
3、学习困扰型。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由于有的教师口齿不清,表达能力不强;或者由于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于是他们就你看我、我看你,开始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尤其在进行某些较有难度的内容的教学时,就经常会出现上述情形。
4、“课堂异动”型。包括:
(1)分心型。由于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由于教师讲的时间过长,学生听得倦怠;或者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2)风头型。一个班学生几十人,难免有几个爱出风头的。如果平时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那么这几个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他们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恶作剧型。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这样产生的突发事件就属于恶作剧型。
(4)纠纷型。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正在认真上课,下边的同学也大多在专心听课,突然同座位或相邻的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这就属于纠纷型。
三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以变应变法。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式。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同学们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
2、借题发挥法。把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借题发挥大做“文章”。一位政治特级教师也碰到过麻雀飞进教室的情况,他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现,给大家讲了一个“麻雀的冤案”的故事:“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之后,他又以此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加以分析。同学们反应热烈,兴趣十足。有的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说明麻雀对人类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看问题应抓住本质和主流,有的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还有的从认识发展的角度,说明人类对麻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样,这位教师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现,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3、将“错”借“错”法。一位化学老师在油脂的教学中,误把“油脂”写成“油酯”,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是绝对要不得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借”错生智,来个将“错”就“措”,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这位老师发现自己出现了笔误,而学生却没有发现时,我立即对学生说:“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写的对吗?能不能把‘油脂’写成‘油酯’呢?‘脂’和‘酯’有何联系?”学生听后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发现了错误,进行了辨析,他们对“脂”和“酯”有了更深的理解。
4、实话实说法。承认自己的失误,实话实说。有一位化学教师课堂实验出现失误,燃烧着的金属钠在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当同学们一脸愕然时,这位化学教师随机应变:“这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得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你说得对!”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实验结果证明了大家的预言。当化学教师宣布:“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化学教师坦诚的襟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5、因势利导法。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曾有学生在粉笔盒里放了一条冬眠的蛇,希望给新接班的女教师一个下马威。但那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成了积极因素。她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收到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睡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勇敢,至少有一定的捕蛇经验„„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批,却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非常难得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们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这位教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惊喜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康乃馨,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
6、暂时悬挂(冷处理)法。就是对教室中发生的突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方法,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时。因为发生突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教师也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在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这位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好,我们开始上课。”随着教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小王和小张也松开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场“龙虎斗”平息了下来。这种方法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教学时间,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解决纠纷,体现了这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7、爱心感化法。突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学困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谅解。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的要求”与“尽可能多的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更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8、巧给台阶法。课堂上,对于那些好出风头或恶作剧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给他们台阶下,千万不能闹对立,避免把矛盾扩大。对突兀犯错误的同学更应如此。有一位小学教师上课时刚出现在门口,正在舌战中的同学立即七嘴八舌地向他告状,说小王把沙子撒进了小丽的眼睛。小王矢口否认,小丽则边擦眼泪边嚎啕大哭,整个教室一片混乱。这位教师通过观察,很快做出判断:小王欺负小丽,但小丽的眼里并没有沙子。她大哭只是想借老师的嘴批评小王为自己出气。怎么办?如果当堂查问,势必影响上课。如果不问,小丽则会泣个不停。老师先叫同学们静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帕,帮小丽擦眼泪:“不要哭,让老师帮你把沙子弄出来。”说着,一本正经地检查小丽的眼睛,并且帮她吹了几下,边吹边问:“还有沙子吗?还痛吗?”“不痛了。”小丽巴不得趁机下台阶。这位教师进一步给她台阶:“不痛就不要哭了。哭鼻子不是坚强的孩子!——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下课再说。现在上课。”小丽真的不哭了,教室立即静下来,课进行得很顺利。
9、巧妙暗示法(个别提醒法、重点提问法、幽默调侃法)。这些方法多用在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身上。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可视情况用语言、眼神、手势等作暗示。如果暗示不起作用,教师可换用个别提醒法,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该生身边,或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或轻轻地敲敲他的书本和课桌。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见效,还可以尝试重点提问法,通过个别提问,强迫学生把注意力转移过来。当然,在课堂上适度地进行幽默调侃,也是唤起学生注意,避免学生分心的有效方法。如发现有学生打瞌睡,教师随即说了句:“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同学们一笑,那位同学睡意全无;再如对于个别开小差的学生,可提醒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唯有一心不可二用,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
10、停顿休整法。当学生精神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时,教师可暂时停下来,让学生闭目养神休息几分钟,或做做小游戏,或唱上一支歌,或讲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待学生精力恢复,注意力集中时,再讲课,效率会大大提高。课堂突发事件自然会五花八门、防不胜防;处理、解决的办法,也应当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具体问题,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