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美术三年级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森林王国
发现问题、来小学上课是第一个学期,很多方面都在学习阶段,甚至从零开始。在课堂里存在许多的问题,下面也将其总结一下。
第一,专业语言的用词上。不论是教师自身,还是同学们的评价词都比较单一:我觉得漂亮、很好看、颜色很鲜艳„„.实际上他们是缺乏一些书面的、专业的用词,例如:色彩搭配、外形设计、构图饱满、注意观察、有创意、效果突出、很特别、吸引、与众不同„„.等等,印象深刻的:泰禹小学的傅岳宏老师的《坛坛罐罐》在对彩陶文化作讲解的用词,配上古典的音乐给人感觉很美,很动人。第二,丰富互动的环节上。本课情境的创设,令学生课后好像还意犹未尽地沉浸于情境之中,我感受到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愉悦,体验更加丰富、感悟更加深刻。所以,活动时同学们不仅把自己心中森林之王的特点说了出来,还能演绎当选国王后的威猛神情,进而在作业时避免出现森林之王高大强壮的身躯温顺地带着王冠的画面了。说到演绎这个环节,我觉得还有待改进。如果我能让更多或全体学生都分组表演,可能会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更为深入的体悟。整个教学模式的结构还有待于调整,时间尚需科学地安排,只有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融进去,才能算是教的成功,学的成功。
第三,课件的清晰思路上。首先,在这次比赛的观赛中,让自身强烈的体会到了,许多老师课件制作的用心,丰富的效果上,都记忆很深。尤其是天华的石艳老师的《鸟之王》的课件,还有李欢老师的课件利用上了制作的FLASH小动画,都特别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而且专业的例子给学生很直观。特别是陌生的老师执教,可以增进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亲切感。在这方面需要好好加强学习。《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这节课作为公开课我作了教学,所以这堂课整个环节都牢记脑海之中。
反思这节教学设计,我对学习者进行了分析,找准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学生喜欢的过生日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都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符合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第二环节中通过猜四个小朋友的生日,既然要猜,就要说出你的理由,看是游戏,实则需要对着单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同时把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回顾与整理,而且这一环节的学习,作为教师的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在猜得过程中加以回顾,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教师起了一个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风来了》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其对象“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又摸不着,对它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对象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这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学中,我让学生步步深入,“体验、探索、想象、表现”是我上这节课的设想,1、2、3、从感官的直观感受到记忆的挖掘,最后得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整个过程主要环节安排较为合理,环环相扣。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再现了风来时事物的变化,通过看、听、说、画的结合,建立起清晰的主观感受,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体现了新式课堂的特点。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不同姿态:飘动、旋转;及速度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不同变化。通过画面色彩的渲染,使作品更加生动吸引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新的教学的境界。有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部分绘画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增强自信心和逐步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2、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更要培养他们关注生活,随时收集资料储备自己能力的好习惯;
3、鼓励学生对画面的构图、情节构思大胆创新,大胆发挥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风格。《拼拼摆摆》的教学反思上完这节公开课后,纵观整节美术课,我应该思考的有很多。备课做的很充分,但是在评价环节还需要认真思考和学习。如何正确评价美术课堂作业的中的“象”与“不象”。出现在师生口中最多的词就是“象”了。有“象”反之就有“不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形象思维的发展还有一定限制。因此,少部分学生的作业并不能做到很具象。对于这些孩子的作业,是不是就用一句“不象”给全盘否定呢?如果不行,又该用怎样的方式巧妙的处理呢?使之既不影响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又不打消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持创作的热情呢?拼拼摆摆其时是根据现代图案“平面构成”的原理,结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美术教学实际而选用的课题。因而,对于作业标准的评价已经不再是“象不象”了,而应是‘美不美’。因为,评价平面构成作品的优劣,看的是美学法则下应用的准确和创新。因此,在作业评价中,我认为用‘象“来评价有点欠妥。包括教学中出示的范列都有意识的把学生的创作引向了追求形似这一层面上来了,这势必会影响一些后进生的创作积极性。我觉得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抽象形态的作品供学生参考,让他们发掘到“美”这一层面上来。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学习应淡化知识技能技巧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相对于绘画作业,平面构成的一些作业更是需要“美”来支撑,如对称美,均衡美等。改编前的老教材方形分解构成一课所引用的几个例子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两种美,虽然他们是抽象的,但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能感受到这种美。本堂课,我也借用了这些范列,意在表达并不是具象的就能产生美,抽象的作品也许更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大胆创作,反复拼摆,力求寻找出最美的作品来。从学生的作业效果来看,也确实如此,有的很具象美,有的则具有抽象美。虽然对于他们三年级孩子来讲,有些作品还不尽完美,但正是这种象与不象,体现了他们创作的美。一句话来概括,美在象与不象之间,妙在象与不象之间。我的教学激情不够,整个堂课缺乏起伏,太过平淡。亮点不够突出。教师个人基本功还要加强。
以上内容就是我学习和反思的情况综合汇报,我还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
深入反思下去,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要请教各位老师给予我及时的批评和指正。
线的秘密
教学反思
线条的表现力是无穷的,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线条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是这堂课的主线。为此,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先欣赏几幅精美的大自然图片,观察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线条,感受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的变化,并感受大自然的美,紧接着用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几个陶罐,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对陶罐有所感知,通过触摸、观察老师带的实物罐子,对陶罐的历史及结构做了了解,为学生作业打下了基础。在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在制作PPT时用符号圈出这节课要学的几种常见的花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让学生多次以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探讨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分析总结出常见的花纹:波浪纹、旋涡纹、网状纹等;总结出线条排列的规律:重复、交叉、交错排列,从而解决了这节课的重难点。通过欣赏教师及课本优秀学生范作解决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重点强调线条组织时应注意疏密、粗细、曲直的搭配以及点、线、形的组合。贯穿整堂课教师始终以鼓励、赞美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是教师设计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最后学生作业效果都非常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极大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文具小管家》
《文具小管家》是湘教版第六册的内容,属于美术造型·表现的范畴。引导学生将一些废弃物作为材料,辅之以其他附属材料,运用剪切、粘贴、捆绑等简易的工艺加工手段,制作成为一件漂亮又实用的工艺作品——“文具小管家”,用以收集、整理自己的书、笔、尺、剪刀等学习用具,使学习活动更轻松而有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应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但我引用的这些环节,是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的引导与欣赏部分:从这里可以看出,以教师引导为主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在此,我反思如下:
1、创设美的情境。主要是引导学生不知不觉的在教师创意的情境引导与启发之下进入角色。在这里我们的教师要真正的做好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教者用心去寻找一个最佳欣赏的情境切入点,如:一段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音乐、视频,或者一首优美的童谣、儿歌、诗词,或者一组有趣的律动游戏等等。总之,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的内容,又有价值的情节来创设美的有趣情境来,为欣赏教学铺设一个良好开端。
2、现场精彩示范。主要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找准示范的切入点(媒体示范、现场示范、启发示范、简略示范等)。即,找准能令学生折服的示范点,这时学生内心钦佩的外在表现。用范作的直观的展示,启发与引导的价值远远胜于滔滔不绝的说明。
3、语言情感激励。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情感激励是教师教学的法宝,是启迪学生的心灵,品质、思维想象形成的载体,而更为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掌握和运用语言情感能力的表达与培养的重要性。
第二篇:湘版美术三年级《线的秘密》教学反思
【案例再现】:
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要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听音乐画线条!
1游戏规则:同学们会应到两段不同的音乐,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老师可以用手指在空中引导学生画线条)并请出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完成。
播放音乐(舒缓的,跳跃的)让孩子感受音乐
2画完之后小结我们为什么要画出这样的线条:孩子们首先画出比较平缓自由的波浪线,第二个画出了活泼的高低起伏的折线,同学们伴随着音乐画出了线条音乐是有节奏的,我们的线条也是有节奏的!
3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我们的画家是怎么来表现的(播放课件内容)
老师:同学们觉得线条神不神奇呀?那么线条有什么秘密呢,今天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索“线的秘密”出示课题:线的秘密
大自然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画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杰作(出示课件图片)沙漠的波浪线(风吹过后沙漠线条变成了婀娜多姿的曲线),绽放的礼花也是优美的弧线。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在生活中存在着线条吗?(引导)如:我们人身上的线条,黑板的线条孩子们书的线条等等。变幻万千的线条太神奇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线的世界去看看(出示视频“线是世界”)
师:比较上面的线条你们发现上面的线条有什么不同吗?
生:讨论,回答
原来线条有怎么多表现形式(课件)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并且有长短之分,疏密之分,粗细之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古人在6800年前就发明了线条,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出示陶瓶的图片。
师:你们发现这些陶瓶的图案都是由什么构成的?(线条,分别有直线,斜线,曲线,弧线,蛙型的折线)
2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花瓶,花瓶旁边有一些线条,我希望找个能干的孩子上来把线条插到花瓶里面组成一个完整漂亮的花瓶。(拿出空瓶模具,请一个孩子上来完成)
小结:瓶腹的线条和瓶颈的线条都可以任意的调换。(出示范画)今天老师也带了两个另外的花瓶,同学们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瓶腹的花纹不同,范画的瓶腹要复杂漂亮一些因为用了线条组织成了图案,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花瓶看起来更加美丽)
(示范)小结添画纹样的方法:
将瓶腹重新装饰(示范)
在左下方用曲线调加一个向日葵的图案,叶子我用粗细的对比效果更加强烈,空白的地方我可以用疏密的对比,最后呢就完成了(出示课件完成的范画)
教学反思:
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我的整个教学思路是:发现线→认识线→创造线。这次是我第一次上的公开课,也是第一次走出自己学校到别的学校学习,执教。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和憧憬的心情,在整个上课的过程和流程中还是比较挺顺流畅的,在陶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具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能画出自己心中“线的秘密”但是由于我之前对多媒体检查的不够也因为自己的经验不够,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投影仪和先视频连接中断,虽然我以最快的速度连接上了但是我的思路都有点紧张了,
第三篇: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
《生命花树》中,抓髻娃娃位于画面中心,在奇花异草的簇拥下,手持象征富贵的牡丹花,两只寓意长寿的鹤在空中飞舞,给画面增添了雍容华贵的喜庆气氛。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有个特别招人喜爱的想象就是(抓髻娃娃)。民间传说,抓髻娃娃能(镇住妖魔鬼怪)能让(家族多子多福),所以他深受人们喜爱。
剪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希望同学们能“传承民族艺术,剪出美好生活。”
剪纸的特点:
⑴、对称式构图,使画面饱满、充实。
⑵、采用阴刻、阳刻、混合刻等表现手法。
⑶、使用“隐喻”的手法表达情感。
如:“牡丹”寓意富贵、荣华;“鹤、桃、松”寓意长寿;
“鸡”寓意吉祥;“蝙蝠”寓意幸福;“喜鹊”寓意喜庆。
以下内容是对本课的思考与拓展教学的反馈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们不只局限于课本仅有的这一幅作品的赏析学习,我们将在拓展学习与思考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民间美术剪纸的魅力与生活气息。因此我们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剪纸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风貌,领略民族艺术初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领略我国剪纸艺术的多姿多彩,以激发传承民间艺术的情感。
通过本书与以往的学习《百变团花》、《吉祥图案》、《剪纸中的阴刻阳刻》等课,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但如何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出发把握教材脉络?如何达成让学生更好的解读剪纸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这一目标?通过多次研读教材,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挖掘人文内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才能让他们获得持久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例如:我们可以歌曲《蝴蝶妈妈》以苗族古老传说为创作背景,婉转的曲风正与南派剪纸的风格相得益彰。借这首歌来导课,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同时,艺术的“通感”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南派剪纸的风格。
2.巧用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本节课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突出以下教学重点:
(1)课件出示:库淑兰剪纸《抓髻娃娃》与苗族剪纸《蝴蝶妈妈》
通过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感受《抓髻娃娃》(北方农村的保护神)、《蝴蝶妈妈》(苗族人的祖先)不同的形象特点,感知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感悟多样的艺术风格,体现“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
(2)出示课件:
纵向梳理教材脉络,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剪纸知识:
表现形式内容 : 剪纸纹样表现手法:
《百变团花》 中心对称式剪纸
《生命花树》 不对称式剪纸
《抓髻娃娃》 轴对称式剪纸;
《吉祥图案》 涡纹柳叶纹混合刻;锯齿纹(以谐音表达寓意)
《剪纸中的阴刻阳刻》 圆点阳刻:线线相连; 月牙纹阴刻:线线相断
3.问题学习,引导自主探究:
从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远比从老师那里得到的间接经验要深刻的多。大胆尝试中的“失败”比墨守陈规中的“成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突破教学难点: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抓髻娃娃》,
设问:“这幅剪纸的表现形式与以往什么不同?
你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尝试制作吗?”引入二方连续剪纸的学习。
(2)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折、剪方法。
(3)大胆尝试:任选一种剪纸纹样,尝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4)汇报成果:
(5)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作品,找出失败原因。
(6)形成经验:留好连接点,保持连续性。
4.立足生活,发展审美想象:
艺术源于生活。“剪花花”也正因为植根于劳动人民深厚的土壤中,才能开得如此鲜活。
怎样让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作富有童真童趣的二方连续剪纸作品?我找到了“花朵 ”这个切入点,鼓励他们以“花朵飘飘”,表现六年学习生活中最真切的友情,最难忘的故事。学生的奇思妙想的作品,带给我莫大的惊喜,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孩子们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为传统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
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了解其特征,课堂上由学生自己主动参与,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依据自己所带物品的形象特征进行联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二,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按照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首先对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第三,体现了美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把握住美术学科的三维目标,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注意培养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3
我觉得学生在制作底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节省制作底座的时间,也为了让这节课的重点造型设计更突出,我决定改变原来单纯用卡纸制作底座的方法改为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我让学生带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比如瓶盖、废纸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时也带了一些装饰性材料,比如旧毛线、废布角、卡纸、彩泥等。这样一来,这些半成品的底座学生直接用透明胶一粘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在造型上因为材料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参与的机会,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上了这一课之后,我也发现了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引导学生想象时,虽然学生设计的造型新颖奇特,五花八门,但是有时候他们所带来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们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在前面加个条件就好了,即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就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时间关系,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去发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长短及形状决定了所造型的形象,决定了蛋壳是做头部还是做身体。总之,通过这次的一课多研活动,更增强了我上好美术课的决心,上好一节好的美术课,是学生愉悦的体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4
《有趣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再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动手实践。小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节课安排了大量动手操作的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机会。如教学过程中的“摸一摸、玩一玩”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与同伴交流。而把立体图形的面搬到纸上,又是一个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的操作活动。后面的“剪一剪,分一分”学生已经能根据图形特征给图形进行正确归类。 “拼一拼,展一展”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展开想象,拼出了美丽的图案。学生通过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等活动获得美术知识,
2、本节课不足之处是过度不是很圆滑,课堂组织语言还不够生动,不能及时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作业评讲时,就出现了我在上面讲,它们在下面做得情况。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的种类,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动的立体棋子,设计并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2、培养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条不絮的办事能力,并在活动中能尽情投入。
3、让学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统一,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棋的种类,并能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展示棋类,了解历史
1、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棋。
2、你知道下棋的历史吗?请你与同桌说一说。
三、理解巩固
1、你玩过哪些游戏棋?它们的棋子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来变一个魔术,使平面的游戏棋子立体起来。
3、请同学们思考怎样使棋子立体起来。先与同桌交流,后动手试着做一做。
四、抓住特征制作棋子
1、引导学生注意主体材料和装饰材料的配合,表现出对象的特征。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提建议。
五、交流评价
1、欣赏同学做得较美观的棋子成品。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棋子最漂亮?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3、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什么材料来装饰这些棋子,使他们变的更美观,更讨人喜欢。
六、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社会调查,去发现身边的民间故事、历史,还有什么有趣的民间事物让你感兴趣,试着跟同学、朋友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 观察、体验
1、请你们看到书上的四个棋盘,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与同桌或前后桌试着玩一玩。
2、这个棋盘有趣吗?它包括哪些部分?
A、新颖的主题
B、曲折的路线
C、巧妙的关卡
D、设定起点终点
3、棋盘上最醒目的是哪部分?(路线)它是如何分布的?
4、每个棋盘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你能很顺利的通过到达终点吗?为什么?(中间设了惩罚关和奖励关)
三、画棋盘
指导学生合作画出路线、关卡、起止点、背景。用色要考虑对比。
四、玩棋
1、向同桌介绍你设计的棋盘,请他给你提些建议。
2、在四人小组中挑选一副你们最喜欢的棋盘,然后在组内试着下这盘棋。
心得体会
学生对关于棋子的历史故事很感兴趣,特别是在我讲一些关于棋子历史故事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在制作棋子时我看到了学生积极创作的场面,但是,由于我在讲解制作方法时讲得简略了些,所以在手工方面有些粗糙。
有极个别学生做的棋子只有一种颜色,原因是他们怕麻烦。颜色多了,在做完后难整理橡皮泥。在我再三强调下,他们才肯多用几种颜色制作。这让我认识到,以后在上课前就要跟学生说清楚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我在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森林之王时,得到的答案多是老虎、狮子、大象。学生认为只有体积庞大的动物才能做国王,忽略了当国王所具备的特质。比如说,要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样子,让其他的动物见到它后就自然有一种尊敬、害怕的感觉。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的多是温顺的身体庞大、戴着王冠的森林国王,而不是威猛的形象。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6
《蜗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二课。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对蜗牛的丰富的直接认识。蜗牛身体的观察可以使孩子们经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观察蜗牛壳的过程会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蜗牛吃食物的观察,又可以使学生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问题,发现更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大胆质疑,指导学生合理的猜测、推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运用简单工具观察的能力和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动性较强,对小动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能够及时地质疑,并用猜测、推测等方法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科学探究: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并且对他们的发现进行一些猜测、推测。
3、科学知识:
了解蜗牛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在观察活动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教学准备
1、个人或小组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援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设计理念
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观察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发现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有所收获。
教学流程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2-4分钟
1、谈话引入对蜗牛的观察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观察过蜗牛?能说说蜗牛是什么样的吗?
2、提出观察方法师:你们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1、引入——了解学生对观察蜗牛的兴趣基础及学生对蜗牛的了解情况。
2、学生往往对观察工具的使用感兴趣,此时提出用放大镜观察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8-10分钟
1、确定观察目的和要求(生拿出准备好的蜗牛)师:我们先来观察蜗牛的身体,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生说)师:用放大镜依次观察它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个人用放大镜观察)
2、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及猜测、推测师:观察蜗牛头部,有什么发现?(生说)师: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提出:蜗牛嘴里有舌头吗?触角有什么用?蜗牛有没有耳朵、鼻子等)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推测或猜测)师:观察蜗牛的腹部、尾部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你是怎样想的?
1、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明确提出目的、要求,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展开。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一些猜测、推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蜗牛壳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师:你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壳是怎样的?小组讨论一下,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学生汇报)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师:蜗牛壳上有一条线,该怎样描述这条线呢?你能给它起个合适的名字吗?(生描述并起名)师:观察自己的蜗牛,看蜗牛壳上的螺线旋了几圈?怎样数好呢?
1、大家容易忽略的蜗牛壳成为观察对象,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会施加积极的影响。
2、通过设问、追问,推动学生思维,在问题中引领学生的观察活动向着更深入处或更广阔处拓展。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师:同桌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蜗牛,看你们的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展开方向一样吗?两种展开方向不同的螺线该怎样描述它呢?师解释左旋、右旋。师:谁的蜗牛是左旋蜗牛?展示一下。谁的蜗牛是右旋蜗牛?展示一下。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左旋或右旋的现象呢?(生试说)师出示具有螺线结构的照片。(生了解)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怎样吃食物师: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生猜测或推测)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是仔细观察一下吧。(生认真观察吃菜叶或黄瓜的蜗牛,观察嘴、齿、舌时用放大镜)师:说一说蜗牛怎样吃食物的?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2、观察研究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师: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如小块的黄瓜、面包、葱等。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吗?(想)用什么方法呢?(生小组研究方法)师:用哪种方法最合理?(生讨论最佳方法)师: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师: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生可能会提出:蜗牛靠什么发现食物?在多远能发现食物等)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今后就要不断研究。
1、在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新的层面上会提出更多问题。
2、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观察活动,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是个锻炼。在观察活动中,学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能直接导致新的观察研究和新的观察研究设计。
五、交流与小结2-3分钟师:
说一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指生说)师: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通过交流,进一步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六、课外延伸2-3分钟师:
想继续研究蜗牛吗?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可饲养蜗牛,在饲养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师结合书中20页左下的图,向学生介绍饲养蜗牛的基本要求。让孩子们在科学观察活动中产生浓烈的兴趣,并且延伸到课外,自主地继续自己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兴趣,不要求每个学生都饲养蜗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如: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圈数与蜗牛的年龄有关系吗?蜗牛在多远的地方能发现食物?蜗牛壳就像蜗牛的家,如果蜗牛壳碎了,蜗牛会怎样?在问题生成后让学生自己去推想、猜测,自己去分析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他不能回答,也不可能回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教师也不应该成为学生获得答案的机器,而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方法的引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励者,点滴成就的欣赏者。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7
我这一节课优点在于教学比较紧凑,比较简练、明确。重在充分发挥学生以小组合作创作的精神。课堂上,我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想到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语言也运用的比较好,对优秀的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观点和看法,能够清晰的表达清楚。我也能把握整个课堂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本节课中我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学会用彩线制作贴画的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此外,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本课展示作品的时候,应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充分的时间去展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反思整个课堂,感受自己驾驭课堂能力和应变能力还需要加强,教学语言有待于进一步简练和提高。多向其他教学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使自己早日成长。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8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到的直接以色彩知识为主题的课。蓝色黄色还都认识,但本课有更多的要求: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相邻近的其他颜色,感受颜色的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地、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去运用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这节课的内容很多,要三年级的学生同时接受黄色和蓝色这两种原色的所有知识点有些难,我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图片使学生能在感观上理解黄色和蓝色,并知道黄色和蓝色分别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去深入让学生明白,黄色是属于暖色调而蓝色是属于冷色调,一幅黄色为主的画面是不是所有黄色都一样,一幅蓝色为主的画是不是所有的蓝色都一样呢?从画中让学生明白无论黄色还是蓝色,都随其深浅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蓝和黄,在作业中让学生能了解到画一幅黄色或蓝色的画,不是从头到尾就一种颜色,而是随着深浅的不一样,有变化。
由于这是一堂知识性比较强的课,课堂气氛有些呆板,学生在主体参与课堂中来,虽然能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但缺乏活力。美术课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植根于生活。如果教学能让学生多接近自然,多从孩子生活出发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9
通过认真钻研设计周密的教学环节和绘制美观实用的教学范画,以及课堂上与学生密切协调的合作,这节课上得很成功。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闪光点:
1.教态自然、语言简练,教学充满激情,课堂的导言和结束语设计的巧妙自如。
2.教学环节设计的清楚而巧妙,衔接自然。
3.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的突破方面做得很好。通过观看视频“三原色”flash巩固三原色红、黄、蓝知识;欣赏图片、联系生活充分感受红色给人热烈、欢快、温暖的感觉。再通过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比较不同画面在构图、用色上的不同,学会用三种以上红色来创作的方法。学生作业时鼓励学生用红色的砂画纸完成练习,同时提醒学生大红色不能用,因为色彩显现不出来。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作业效果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的思路开拓,不仅画出了水果、汽车等常见红色物体,还画出了飞船、布偶等被忽略的事物。
4.评价作业时不仅让学生根据作业构图、色彩等进行评价,教师还针对某位同学以往的表现提出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教学难度比较大,教学时间不充足,所以在语言设计和过渡方面不够精美,在以后教学上要多加改善。另外在感受色彩的运用时如果尝试让学生自己拿实物欣赏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之,又锻炼就会有成长和进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锻炼自己,不断总结,扬长补短,使自己取得更大进步。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难点是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学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我的解决方法是先用《乌鸦喝水》动画片导入,让学生发现动画片讲故事更有趣,但是在人们还没有发明动画片之前,儿童也都很喜欢看故事书,用图画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从而导出课题,激发了学生想深入探究的兴趣。之后通过观赏连环画发展来增强课程的文化价值,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住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并较好的用绘画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形象的连续性,解决了课堂的重难点。
但是,这节连环画并不如我所期望的效果,不满意的地方多多:作画的时间很紧张,完成质量不高。初次讲公开课,时间超了3分钟。自己过度语言不专业。老师讲的时间有点长。
表演是一门遗憾艺术,总觉得不够完美。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不会有完美的课堂,想完美总有改进之处。加油,下次不求完美,目标加进步。超越自己!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1
本节课以 “看”“想”“说”为教学主线,通过大量直观的鞋子图片和作品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鞋子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把视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并通过动手“做”,创造出了各式各样有趣的鞋,达到了教学目标。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很高,制作鞋子时小组之间合作得很好,许多学生在装饰鞋面时采取了很多种方式,如粘贴、绘画、染色、印小印章、贴小饰物等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独特,色彩和装饰美感很强,学生学得开心,做得更开心!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自由环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觉得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还要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做他们的好朋友。在与孩子玩耍、交流的过程当中,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并与他们一起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新环境,同时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带他们去观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激发的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随意创作。保护孩子创作的多样性,就是培养他们兴趣的广泛性,让他们兴高采烈的去画各自乐意画的形象,这样孩子的兴趣才会与日俱增。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2
《去游乐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乘法的教学,按照以往的做法,教师把这节教学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铺路搭桥,逐字逐句地分析过程,认真细致地归纳方法。但是,这样包办代替的最终结果却是以牺牲学生独特的个性、自主探索的能力换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我调控、感悟方法、比较分析、内化吸收,最终所获得的比教师教给的方法和机械的模仿要有意义得多。
整节课我以故事为线索,创设了“去游乐场”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场里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通过让学生合作,既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本零乱的、具体的感性信息进行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清晰的表象,为后面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不同,因此为了能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我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先安排的是同桌合作学习,再小组合作,给学生留有足够完成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对于班上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3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了。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一节好的美术课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学在其中,疑在其中,乐在其中。
<线的秘密>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线的秘密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一、课初的激情导课
在起初备课时我一找朋友和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对陶罐形的解决,但是经过推敲之后觉得直接以课件呈现,进行图片对比,会更快更好的让学生自己对陶罐“形”的理解。导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课堂的目标实现方面
第二目标是: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在这里想谈的是对图片的分析要有深度,在目标中“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看似简单,但涵盖得的内容却很多,如果分析图片时不到位,那么学生的绘画就毫无目的去进行了。在选定图片中首先要有代表性,我选择其中一个《舞蹈纹彩陶盆》,首先是盛水用的器具,当时人们席地而坐,在罐口的部位,把人们生活中载歌载舞的场景绘了进去,有主次有节奏的表现人们为美好生活庆贺或祈福的记载。聪明的古人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用概括的方式,将复杂的具体物象概括成抽象又简单的几何形象,再经过有疏密、有节奏、有规律的排列之后,将主要部分突出,展现除了美丽的彩陶文化。
三、深入探究部分
只有学生理解了彩陶装饰中有“先人来自生活中美的感受”,而装饰美化陶罐是将学生引入对线条的排列的一种形式美的法则中,将无意识无想法的去随意装饰变成对美的感受表现。所以线条表现的粗细、长短、排列的疏密与点线面的重复、变化构成的美丽图案。
在此环节中,只有教师有取舍,有深度的合理安排,才能将装饰陶罐作为审美和传承历史文化并存的一堂好课,才能从学生参与、分析到画陶罐和装饰陶罐成为一种自然的审美与表现美的过程。
在检测与拓展部分,更多的形式与生活相联系的拓展应体现,这样在传承方面会让学生思路更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能落实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对美术的学习是一种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4
任何方法的教学都会有一定的结果,我对小学学科的认识与小学美术的反思。
一、实践教学的应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速写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在对《速写游戏活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游戏活动,学会了如何构图进行绘画。抓住了游戏活动的特点进行描绘。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
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
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六、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七、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1、音乐情景激发兴趣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5
生活中美术作品虽然随处可见,可学生并不知道这是工艺美术,那是建筑艺术,甚至也不知道美术与生活中很多事物有密切联系,学习它有何用处。三年级教材中有建筑艺术欣赏,色彩三要素的练习,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园林、宫殿以及颜色的感情色彩知识很感兴趣,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技能差而眼光水平高,求知欲强的特点,在高年级教学中不妨加重欣赏课比重,一方面可减轻作业练习的压力,另一方面拓宽知识面,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虽然学生作业是幼稚的,粗糙的,可并不影响他们了解丰富的美术知识。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反过来,通过美术欣赏艺术也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其他内容的学习兴趣。欣赏课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绘画技巧欣赏,了解美术家的绘画技巧及表现手法。
2、从身边熟悉的艺术形式欣赏。如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特色欣赏,可把学生带到园林中去具体体会。
3、儿童画与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儿童画和成人作品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各自特色。
4、美术四大门类作品欣赏(指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使学生知道美术包括很多样式,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重绘画学习而轻视手工制作学习的认识错误。
5、中国美术与西洋美术比较欣赏,让学生体会中国书画艺术、建筑艺术、工艺制作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第四篇: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
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了解其特征,课堂上由学生自己主动参与,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依据自己所带物品的形象特征进行联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二,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按照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首先对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第三,体现了美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把握住美术学科的三维目标,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注意培养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
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通过讨论 -- 欣赏 -- 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验教材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了解卡通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处处到能见到卡通作品,也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于是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出了实验教材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以这样的方式上课以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我的“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挖掘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和卡通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运作卡通画的表现语言表达生活的方式以及卡通与情感、生活之间的联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使用这套实验教材的时候,作为执教者的我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拓展课本内容,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就是,教师自身的卡通知识和技能积累积少,平时对卡通的发展关注得不够,所以教学准备比较仓促。这一点充分说明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美术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提高。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3
我这一节课优点在于教学比较紧凑,比较简练、明确。重在充分发挥学生以小组合作创作的精神。课堂上,我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想到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语言也运用的比较好,对优秀的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观点和看法,能够清晰的表达清楚。我也能把握整个课堂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本节课中我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学会用彩线制作贴画的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此外,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本课展示作品的时候,应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充分的时间去展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反思整个课堂,感受自己驾驭课堂能力和应变能力还需要加强,教学语言有待于进一步简练和提高。多向其他教学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使自己早日成长。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4
我觉得学生在制作底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节省制作底座的时间,也为了让这节课的重点造型设计更突出,我决定改变原来单纯用卡纸制作底座的方法改为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我让学生带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比如瓶盖、废纸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时也带了一些装饰性材料,比如旧毛线、废布角、卡纸、彩泥等。这样一来,这些半成品的底座学生直接用透明胶一粘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在造型上因为材料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参与的机会,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上了这一课之后,我也发现了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引导学生想象时,虽然学生设计的造型新颖奇特,五花八门,但是有时候他们所带来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们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在前面加个条件就好了,即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就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时间关系,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去发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长短及形状决定了所造型的形象,决定了蛋壳是做头部还是做身体。总之,通过这次的一课多研活动,更增强了我上好美术课的决心,上好一节好的美术课,是学生愉悦的体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5
《拼拼摆摆》是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六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节手工创作课。本课的内容是学习圆形、方形图片的分解、组合的方法,然后试着选择喜欢的纸片,分割拼摆,看能摆出多少做图形。这一课我共执教了两次,通过两次执教,我最大的感受是美术课,找准教学重点非常重要。
为了找准教学重点,我认真分析了教材,学习了教参。教材上只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对本课内容的总体概括。第三句话是作业要求,只有第二句话是对圆形分解的几点提示。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感觉教材暗示的重点应该是“分割”的方法。
在教参上对分割的的要求也做了较详细的指导,这也让我对确立“分割”这个重点有了深信不疑的依据。通过认真学习教参,我第一次的授课将重点确立在“分割”上,据于此我们认为如果“剪”不好,学生就“摆”不好。在“剪”的引导上下足功夫,“摆”学生自然而然会做到。在这种思考状况下,我第一次的授课将重点放在了学习“分割”的方法上:引导看书——自主观察——交流分割、拼摆方法——小实验证明是否剪得越细越好。由于魔术导入环节,示范的分割难度较大,给了学生分割很难的心理暗示,在引导学生看书自主观察时,学生完全没有深入观察,细致思考,没认真揣摩图片传达的信息——随意剪,随意拼摆,摆出图案。所以在交流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拘泥、被动,学生的回答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感觉效果不好,自己教的也很累。结果本堂课学生在拼摆作品时就出现了“纸片重叠、不完全使用”的现象。
第一次授课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教者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教者的角度、参考书的角度去找重点,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揣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的困难是什么。在第二次授课之前,我认真了解了学生课后的感受,学生普遍认为“摆”比“剪”要难,不知如何去拼摆,这使得我不得不认真思考找准重难点的问题,考虑引导的方法有效性问题。通过了解学生感受,我重新调整了课堂重难点:掌握剪切和拼摆的方法与技巧。调整了教学方法,创设有趣味的活动情景,运用逐层剥笋的方式设计了图例欣赏(激发分割的思维)、质疑尝试(探究剪割的要点)、玩中实践(合作探究拼摆的方法)的教学形式,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所有的知识点、技能、技法,教师只起了点拨、启发作用,学生均能自主探究后获得结论,本节课我感觉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愉快,作品的质量高。
本节课还有许多细节处理上遗憾,比如引导欣赏分割图样时没给足时间、评价性语言不够准确丰富、展示的作品不够多等。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虽然有诸多遗憾,但两次授课也让我收获颇丰,衷心感谢本次主题教研助我成长,感谢郑惠老师给予我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区全体美术教师对我的帮助!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6
本课是三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课,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编织”是指包括各种编、织、结等技法。“编”是将较宽长的纤维材料,透过交叉排列组合的方式而成,例如藤竹编及草编;“织”则是将更精细的纤维材料,以经纬线穿梭、编结而成幅的织品,如各种丝、绢、棉麻质料的织布;“结”是利用纤维材料或绳辫,以手工或棒针钩编相结合的手段制作而成,例如地毯和中国结。
编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有竹编或藤编筐、篓,藤编家具、草编帽席、绳编挂毯和结艺装饰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本课就是从“穿编”入手,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个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美术创作和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创造和美化生活,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
本节课开始我让学生充分欣赏编织作品,分析穿编手法,为编织打下基础,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穿编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大胆地运用不同色调的彩条进行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设计出别致新颖的穿编图案。
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材料的充分准备是关键。我很喜欢给学生们上手工课,通过观察发现它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1、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怎么利用现有工具、材料解决。提高了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锻炼。
4、对艺术的审美、设计。
学生们对这节课很感兴趣,只是时间不够用,由于学生年级较低动手较慢,尤其是细致穿编会出现费劲的感觉,我也进行逐一的辅导。但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整体效果不错,有编制手提包、笔筒、用穿编装饰服装等,学生们的想象很丰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7
《蜗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二课。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对蜗牛的丰富的直接认识。蜗牛身体的观察可以使孩子们经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观察蜗牛壳的过程会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蜗牛吃食物的观察,又可以使学生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问题,发现更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大胆质疑,指导学生合理的猜测、推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运用简单工具观察的能力和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动性较强,对小动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能够及时地质疑,并用猜测、推测等方法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科学探究: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并且对他们的发现进行一些猜测、推测。
3、科学知识:
了解蜗牛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在观察活动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教学准备
1、个人或小组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援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设计理念
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观察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发现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有所收获。
教学流程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2-4分钟
1、谈话引入对蜗牛的观察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观察过蜗牛?能说说蜗牛是什么样的吗?
2、提出观察方法师:你们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1、引入——了解学生对观察蜗牛的兴趣基础及学生对蜗牛的了解情况。
2、学生往往对观察工具的使用感兴趣,此时提出用放大镜观察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8-10分钟
1、确定观察目的和要求(生拿出准备好的蜗牛)师:我们先来观察蜗牛的身体,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生说)师:用放大镜依次观察它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个人用放大镜观察)
2、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及猜测、推测师:观察蜗牛头部,有什么发现?(生说)师: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提出:蜗牛嘴里有舌头吗?触角有什么用?蜗牛有没有耳朵、鼻子等)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推测或猜测)师:观察蜗牛的腹部、尾部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你是怎样想的?
1、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明确提出目的、要求,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展开。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一些猜测、推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蜗牛壳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师:你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壳是怎样的?小组讨论一下,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学生汇报)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师:蜗牛壳上有一条线,该怎样描述这条线呢?你能给它起个合适的名字吗?(生描述并起名)师:观察自己的蜗牛,看蜗牛壳上的螺线旋了几圈?怎样数好呢?
1、大家容易忽略的蜗牛壳成为观察对象,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会施加积极的影响。
2、通过设问、追问,推动学生思维,在问题中引领学生的观察活动向着更深入处或更广阔处拓展。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师:同桌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蜗牛,看你们的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展开方向一样吗?两种展开方向不同的螺线该怎样描述它呢?师解释左旋、右旋。师:谁的蜗牛是左旋蜗牛?展示一下。谁的蜗牛是右旋蜗牛?展示一下。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左旋或右旋的现象呢?(生试说)师出示具有螺线结构的照片。(生了解)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怎样吃食物师: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生猜测或推测)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是仔细观察一下吧。(生认真观察吃菜叶或黄瓜的蜗牛,观察嘴、齿、舌时用放大镜)师:说一说蜗牛怎样吃食物的?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2、观察研究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师: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如小块的黄瓜、面包、葱等。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吗?(想)用什么方法呢?(生小组研究方法)师:用哪种方法最合理?(生讨论最佳方法)师: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师: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生可能会提出:蜗牛靠什么发现食物?在多远能发现食物等)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今后就要不断研究。
1、在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新的层面上会提出更多问题。
2、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观察活动,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是个锻炼。在观察活动中,学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能直接导致新的观察研究和新的观察研究设计。
五、交流与小结2-3分钟师:
说一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指生说)师: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通过交流,进一步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六、课外延伸2-3分钟师:
想继续研究蜗牛吗?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可饲养蜗牛,在饲养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师结合书中20页左下的图,向学生介绍饲养蜗牛的基本要求。让孩子们在科学观察活动中产生浓烈的兴趣,并且延伸到课外,自主地继续自己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兴趣,不要求每个学生都饲养蜗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如: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圈数与蜗牛的年龄有关系吗?蜗牛在多远的地方能发现食物?蜗牛壳就像蜗牛的家,如果蜗牛壳碎了,蜗牛会怎样?在问题生成后让学生自己去推想、猜测,自己去分析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他不能回答,也不可能回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教师也不应该成为学生获得答案的机器,而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方法的引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励者,点滴成就的欣赏者。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8
本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花”、“植物”实物的观察,让学生明白:平时我们随时能看见的植物,要把它画到纸上去还有这么多的讲究。本课大部分同学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9
一、课前交流,吸引学生。
课前交流时我很好的用语言吸引了学生,让他们喜欢上我;另一方面,我用“善思之星(就是能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绘画之星(就是能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很好的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小朋友)、小点评家(就是能用这节课的知识说出别人哪里画得好,提出恰当建议的小朋友)不知道谁会被评上呢?”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互动体验,活跃氛围。
1、丝带拉直是静止的,怎样让丝带动起来?此时,我让学生拿着丝带体验尝试,很好的拉近了师生距离。
2、老师也喜欢画画,瞧!老师还带来了自己的三幅作品,请大家来评评,哪幅画的:出示课件《三颗树》板书:疏密有致。通过让学生评价老师的作品,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3、课前歌,生唱师打节奏,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引导到位,配合默契。
1、动起来的线条我们都是用什么线条表示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会动的线条就是“曲线”。
2、欣赏谁的图片是我故意将三幅不同动感的水放在一起做对比,于是,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第一幅平静,第二幅舒缓,第三幅强烈。
3、正是这些舒缓不一、或多或少、有序无序的动感曲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和不同的美感。由于前面的情境创设到位。所以我接着抛出一个问题:如果生活中所见之处都是直线会怎样?很自然的引起学生想象。有的学生说:“大海将没有了波涛”有的同学说:“柳树都是直的”有的说:“裙子飘不起来了”我觉得把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出来了。
四、环环相扣,衔接紧凑。
1、在欣赏雷锋小学同学的作品时我说:“瞧!雷锋小学的小朋友用会动的线条让他们的画动起来了,你想用会动的线条让什么在你的画面上动起来?”这样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学生讨论作画。
2、在评价环节我用自己用曲线制作的小手当小礼品要送给表现出色的同学,故意只做了一个,可有很多同学画的不错,于是我说:“怎么办呢?老师有办法。其实它做起来非常简单,瞧!老师还用了什么线条?”这就一下子把学生引导了课外拓展上,感受曲线的多种作用。
当然,让我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也感受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最明显的就是:没把一节课的时间恰当的分配好,讲的时间太长。另一方面是,语言还不严谨,有时还重复啰嗦。这些都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当然,它们也都是我的经验。
总之,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但也不乏精彩之处,是我从教以来比较满意的一节课,以后我还会努力,相信自己是可以不断进步的。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
本学期,将克服以老师讲述为主,注重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的教学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界和美术作品做出自己的评述,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在欣赏齐白石作品时,我引导学生先描述画面的内容,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在欣赏齐白石的花鸟鱼虫作品时,有的学生说:“那只小青蛙像是要跳起来”,“小蜻蜓画的像真的一样,很逼真”,“小蜜蜂画的栩栩如生”,“齐白石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是画活了,像有生命一样。”这就是孩子的语言,虽不像评论家的语言精深透彻,但也是一语中的。在欣赏《荷花蜻蜓》这幅画时,学生能准确的说出荷花与蜻蜓表现方法的不同,并说出两种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效果。他们是这样说的:“荷花和荷叶是用写意的方法画的,显得奔放、大胆;蜻蜓是用工笔,细致精美、逼真,形成对比。”我很高兴,学生们能说出自己的准确感受。
之前,学生可能没机会说,不敢说,怕说错,或是不愿意说;慢慢变成不思考,没有感受。看来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提高感受能力,欣赏,评述能力势在必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1
《万花筒》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描述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用各种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由2个课时完成。我计划把前两个目标放在第一个课时完成。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万花筒里图案的形状和花的特征,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桶里的图案由于镜面的原因会产生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纹样,比较抽象,孩子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我准备借助课件来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却没想到电脑出问题,把我原来的授课思路完全打乱了,这确实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所以当时有些乱了阵脚,只好硬让学生观察万花筒,这样,难度着实增加了许多,在这一步中耽误了许多的时间。让孩子动手用纸探究获取六边形的方法,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不过,最终只有几个孩子做出来了,我想这就很了不起了。但是,下课后,我想不应该让他们自己探索,应该在我第一次看到学生自己操作有困难的时候,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就好了,还有,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带领学生好好地分析“6 的组成”运用到折纸中,在下节课中,我要再带领学生继续探究。这节课学生究竟是否获得了我预期目的中的能力,我自己把握不是很大,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2
这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难点是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学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我的解决方法是先用《乌鸦喝水》动画片导入,让学生发现动画片讲故事更有趣,但是在人们还没有发明动画片之前,儿童也都很喜欢看故事书,用图画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从而导出课题,激发了学生想深入探究的兴趣。之后通过观赏连环画发展来增强课程的文化价值,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住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并较好的用绘画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形象的连续性,解决了课堂的重难点。
但是,这节连环画并不如我所期望的效果,不满意的地方多多:作画的时间很紧张,完成质量不高。初次讲公开课,时间超了3分钟。自己过度语言不专业。老师讲的时间有点长。
表演是一门遗憾艺术,总觉得不够完美。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不会有完美的课堂,想完美总有改进之处。加油,下次不求完美,目标加进步。超越自己!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3
生活中美术作品虽然随处可见,可学生并不知道这是工艺美术,那是建筑艺术,甚至也不知道美术与生活中很多事物有密切联系,学习它有何用处。三年级教材中有建筑艺术欣赏,色彩三要素的练习,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园林、宫殿以及颜色的感情色彩知识很感兴趣,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技能差而眼光水平高,求知欲强的特点,在高年级教学中不妨加重欣赏课比重,一方面可减轻作业练习的压力,另一方面拓宽知识面,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虽然学生作业是幼稚的,粗糙的,可并不影响他们了解丰富的美术知识。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反过来,通过美术欣赏艺术也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其他内容的学习兴趣。欣赏课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绘画技巧欣赏,了解美术家的绘画技巧及表现手法。
2、从身边熟悉的艺术形式欣赏。如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特色欣赏,可把学生带到园林中去具体体会。
3、儿童画与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儿童画和成人作品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各自特色。
4、美术四大门类作品欣赏(指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使学生知道美术包括很多样式,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重绘画学习而轻视手工制作学习的认识错误。
5、中国美术与西洋美术比较欣赏,让学生体会中国书画艺术、建筑艺术、工艺制作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4
本课力求掌握教学内容,突出创新教学的特点,引导同学自主体验,充沛体现主动探究学习的优势。
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纸片的叠加》的第一课时,因为第三册教材中涉和的以彩色卡纸为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与第一册教材《形状的组合》中仙人掌的立体制作局部有重复,所以我将纸牌叠加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同学在统一资料——纸牌的基础上,学习简单裁减纸牌以和卡口插接的方法,为第二课时的拓展教学作铺垫。
本课通过同学尝试练习、教师示范等教学环节让同学在尝试、创作活动中学会考虑、发现、体验和发展,使同学从中体验美术造型的乐趣,在探究创作中提高综合能力。教师例举了最简单的纸片叠加后,同学尝试别的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同学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尝试之后,知道了相同造型纸牌如何叠加,然后再将教学环节过渡到不同造型的纸牌如何叠加,同学的学习经验也随之上升到另一个层次,纸牌的造型开始向多元发展,丰富了创作内容。
在经过了形状分割拼搭、黑白留空移贴、剪贴空缝留白等一系列“形状的游戏”学习后,借助纸牌叠堆造型的形式,本课同学的学习内容是: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发明出漂亮的纸牌立体造型。
相比较前面的平面造型,这个立体构成范畴的学习内容,对三年级小同学而言确实较难,所以,在本课优秀教案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同学学会造型表示的方法、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并籍此进行大胆创作。
在课的结尾教师已经向同学展示了由其它环保型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造型,同学回家搜集资料后可以在下一节课进行更大胆的尝试。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5
这是一节立体造型表现课。这样的课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尤其是面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学习面塑不仅要求学生会用面塑的方法制作小动物,而是要通过面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动手造型能力。
首先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其次在制作环节,我对制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演示,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揉、捏、压、粘等方法,有的学生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面塑是典型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在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介绍。
缺点:在本课中,由于我讲解的不够详细,学生在制的过程中,有的工具使用的不充分。还有我在板书书写上,没有提前试好笔,写的不够清晰,在后面看不清书写的字。这些细节都是我在今后课堂上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五篇: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
我觉得学生在制作底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节省制作底座的时间,也为了让这节课的重点造型设计更突出,我决定改变原来单纯用卡纸制作底座的方法改为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我让学生带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比如瓶盖、废纸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时也带了一些装饰性材料,比如旧毛线、废布角、卡纸、彩泥等。这样一来,这些半成品的底座学生直接用透明胶一粘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在造型上因为材料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参与的机会,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上了这一课之后,我也发现了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引导学生想象时,虽然学生设计的造型新颖奇特,五花八门,但是有时候他们所带来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们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在前面加个条件就好了,即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就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时间关系,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去发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长短及形状决定了所造型的形象,决定了蛋壳是做头部还是做身体。总之,通过这次的一课多研活动,更增强了我上好美术课的决心,上好一节好的美术课,是学生愉悦的体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
任何方法的教学都会有一定的结果,我对小学学科的认识与小学美术的反思。
一、实践教学的应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速写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在对《速写游戏活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游戏活动,学会了如何构图进行绘画。抓住了游戏活动的特点进行描绘。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
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
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六、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七、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1、音乐情景激发兴趣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的种类,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动的立体棋子,设计并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2、培养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条不絮的办事能力,并在活动中能尽情投入。
3、让学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统一,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棋的种类,并能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展示棋类,了解历史
1、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棋。
2、你知道下棋的历史吗?请你与同桌说一说。
三、理解巩固
1、你玩过哪些游戏棋?它们的棋子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来变一个魔术,使平面的游戏棋子立体起来。
3、请同学们思考怎样使棋子立体起来。先与同桌交流,后动手试着做一做。
四、抓住特征制作棋子
1、引导学生注意主体材料和装饰材料的配合,表现出对象的特征。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提建议。
五、交流评价
1、欣赏同学做得较美观的棋子成品。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棋子最漂亮?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3、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什么材料来装饰这些棋子,使他们变的更美观,更讨人喜欢。
六、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社会调查,去发现身边的民间故事、历史,还有什么有趣的民间事物让你感兴趣,试着跟同学、朋友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 观察、体验
1、请你们看到书上的四个棋盘,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与同桌或前后桌试着玩一玩。
2、这个棋盘有趣吗?它包括哪些部分?
A、新颖的主题
B、曲折的路线
C、巧妙的关卡
D、设定起点终点
3、棋盘上最醒目的是哪部分?(路线)它是如何分布的?
4、每个棋盘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你能很顺利的通过到达终点吗?为什么?(中间设了惩罚关和奖励关)
三、画棋盘
指导学生合作画出路线、关卡、起止点、背景。用色要考虑对比。
四、玩棋
1、向同桌介绍你设计的棋盘,请他给你提些建议。
2、在四人小组中挑选一副你们最喜欢的棋盘,然后在组内试着下这盘棋。
心得体会
学生对关于棋子的历史故事很感兴趣,特别是在我讲一些关于棋子历史故事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在制作棋子时我看到了学生积极创作的场面,但是,由于我在讲解制作方法时讲得简略了些,所以在手工方面有些粗糙。
有极个别学生做的棋子只有一种颜色,原因是他们怕麻烦。颜色多了,在做完后难整理橡皮泥。在我再三强调下,他们才肯多用几种颜色制作。这让我认识到,以后在上课前就要跟学生说清楚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我在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森林之王时,得到的答案多是老虎、狮子、大象。学生认为只有体积庞大的动物才能做国王,忽略了当国王所具备的特质。比如说,要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样子,让其他的动物见到它后就自然有一种尊敬、害怕的感觉。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的多是温顺的身体庞大、戴着王冠的森林国王,而不是威猛的形象。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4
本课力求掌握教学内容,突出创新教学的特点,引导同学自主体验,充沛体现主动探究学习的优势。
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纸片的叠加》的第一课时,因为第三册教材中涉和的以彩色卡纸为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与第一册教材《形状的组合》中仙人掌的立体制作局部有重复,所以我将纸牌叠加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同学在统一资料——纸牌的基础上,学习简单裁减纸牌以和卡口插接的方法,为第二课时的拓展教学作铺垫。
本课通过同学尝试练习、教师示范等教学环节让同学在尝试、创作活动中学会考虑、发现、体验和发展,使同学从中体验美术造型的乐趣,在探究创作中提高综合能力。教师例举了最简单的纸片叠加后,同学尝试别的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同学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尝试之后,知道了相同造型纸牌如何叠加,然后再将教学环节过渡到不同造型的纸牌如何叠加,同学的学习经验也随之上升到另一个层次,纸牌的造型开始向多元发展,丰富了创作内容。
在经过了形状分割拼搭、黑白留空移贴、剪贴空缝留白等一系列“形状的游戏”学习后,借助纸牌叠堆造型的形式,本课同学的学习内容是: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发明出漂亮的纸牌立体造型。
相比较前面的平面造型,这个立体构成范畴的学习内容,对三年级小同学而言确实较难,所以,在本课优秀教案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同学学会造型表示的方法、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并籍此进行大胆创作。
在课的结尾教师已经向同学展示了由其它环保型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造型,同学回家搜集资料后可以在下一节课进行更大胆的尝试。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5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了。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一节好的美术课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学在其中,疑在其中,乐在其中。
<线的秘密>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线的秘密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一、课初的激情导课
在起初备课时我一找朋友和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对陶罐形的解决,但是经过推敲之后觉得直接以课件呈现,进行图片对比,会更快更好的让学生自己对陶罐“形”的理解。导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课堂的目标实现方面
第二目标是: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在这里想谈的是对图片的分析要有深度,在目标中“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看似简单,但涵盖得的内容却很多,如果分析图片时不到位,那么学生的绘画就毫无目的去进行了。在选定图片中首先要有代表性,我选择其中一个《舞蹈纹彩陶盆》,首先是盛水用的器具,当时人们席地而坐,在罐口的部位,把人们生活中载歌载舞的场景绘了进去,有主次有节奏的表现人们为美好生活庆贺或祈福的记载。聪明的古人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用概括的方式,将复杂的具体物象概括成抽象又简单的几何形象,再经过有疏密、有节奏、有规律的排列之后,将主要部分突出,展现除了美丽的彩陶文化。
三、深入探究部分
只有学生理解了彩陶装饰中有“先人来自生活中美的感受”,而装饰美化陶罐是将学生引入对线条的排列的一种形式美的法则中,将无意识无想法的去随意装饰变成对美的感受表现。所以线条表现的粗细、长短、排列的疏密与点线面的重复、变化构成的美丽图案。
在此环节中,只有教师有取舍,有深度的合理安排,才能将装饰陶罐作为审美和传承历史文化并存的一堂好课,才能从学生参与、分析到画陶罐和装饰陶罐成为一种自然的审美与表现美的过程。
在检测与拓展部分,更多的形式与生活相联系的拓展应体现,这样在传承方面会让学生思路更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能落实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对美术的学习是一种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6
“花手帕”是湘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课,本课的设计吸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缬一方手帕。
在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很多的课前准备活动,尝试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会变淡,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就想到了用餐巾纸试试,不料效果非常好,干后色彩丝毫没有变淡,再说餐巾纸在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反复尝试,所以我让学生多带点餐巾纸和少许的生宣纸。
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制作纸手帕是成功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
在让学生了解纸手帕的步骤有哪些时,我采用了与学生一起合作演示的方式:首先我很随意的拿出一张纸巾折叠了几下,请一位学生上台随意用彩笔水染制。通过明显的分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先折后染。
纸手帕的制作步骤我一开始没有具体讲解,而是通过与学生合作演示,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演示,很轻松地就了解了制作纸手帕的制作方法。
启发学生有哪些折法时,问学生除了老师折的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折的方法吗,学生分组讨论折的方法并试着折叠。有的学生反映非常快,说:老师,不用折可以吗?我直接把餐巾纸的当中和两端用手捏紧,这样也可以染出很好看的花纹的。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很开心的制作起来并且做的很认真。其实这学生已经把后面一部分的扎染、夹染的制作方法在制作纸手帕中很好的运用了。学生创作出来的方法新颖、巧妙,为后面的染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我认为在美术课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效果我想应该会更好一点。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7
《恐龙世界》一课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喜欢看关于恐龙的书籍,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玩关于恐龙的玩具。“恐龙”是种神秘奇特的动物,没有任何人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人们见到的恐龙图案全是科学家们通过发现它的化石来还原它的形象。这给我们这些想像力丰富的孩子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
由于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共同点不好总结,因此本课教学大多以教师讲述、演示为主,其目的也是尽可能节省教学时间,为学生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但却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教学主体似乎有些错位。在绘画中,忽略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仅仅采用了独立创作的方式;同时也忽略了绘画表现的多样性,没有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多种绘画方式进行表达,大多数学生都以儿童画这一表现形式来完成作业。学习方式和创作方式都显得过于单一。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从孩子们的作业来看,都能表现出不同恐龙的外形特点。他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花纹和鲜艳的色彩对恐龙进行想象和装饰,他们的作业也都能给人们美的感受。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8
《对印版画》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版画系列课中的一个环节,易于操作、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热情。这节课要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此学龄儿童想象力丰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现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应该突出学...
《对印版画》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版画系列课中的一个环节,易于操作、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热情。这节课要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此学龄儿童想象力丰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现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应该突出学生的分析动手能力为主,注意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本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能体现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双主体作用,学生兴趣比较浓厚,最后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创作。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中认知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加强。
其实,我更想和大家交流本节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这节课的难点是巧妙的将印好的画作进行新的创意表达,这个环节探究的不到位,体会不到添加的重要性。如果在课堂中再联系一些对称的知识更能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第二、在选择学生上台展示作品时,要是能够多点时间把各种出现了问题的
作品和一些好的有亮点的作品集体评价并强化本课的重难点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三、教师的示范作品必须是精美的,而我在这方面有待提高。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9
《瓶子上的“花衣裳”》是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第1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启发学生大胆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装饰、变化瓶子,让孩子体验创造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本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饮料瓶,由于饮料瓶是生活中常见的废品,将无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在孩子们心目中,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而对装饰瓶子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欣赏、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瓶子上的花衣裳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进行了多次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从作品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强,对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了,且成功地制作出来了,孩子们把自己的智慧和心灵交织组合创作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形象,美丽的公主;漂亮的花边;圆圆的大脑袋等等,都赋予了作品无穷的魅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展示的作品摆放的位置不够理想,不太利于学生的欣赏和学习;时间的把握上还不是很恰当,从开课到学生制作前花的时间太多,以至于学生制作时间不太够,因而影响了最后的展示讲评;还有在同学发言时,要更注意培养孩子们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总之,感觉本节课上得不是太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教训,争取做得更好。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的方面在如何观察这一步骤。因为,凭空想象的画也是通过看到的事物有感而发的。此外,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写生写实的转换阶段。观察是画画的一切基础。通过看,产生想法,最后才通过画表现出来自己的感受。为此,特地将重点放在了教学生善于观察。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尊重为前提,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生命的良好发展。把教材中的《最受尊敬的人》课堂中,同学之间友好交流气氛,让人觉得非常温馨。
我应多多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建立一个学生资源库,以便更好地为创生美术课堂服务,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相约的地方。与学生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崇拜各种各样的人才,有乐坛指挥家的、有舞蹈家、也有善于朗诵演说的等等。这些人才我们都要及时了解并记录下来同样的人才,在美术课堂里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学生的一点一滴,教师都应该通过倾听和观察,及时把握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并想方设法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提出合理的建议,或给予必要的引导,做学生学习成长的见证人,更作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伯乐。
此外,我更多的以启发为主,建议他们如何更好的去表现自己的画面。从不同侧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就是在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刚开始要求提的过高。这点随着逐渐的了解了本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方法及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使日后的常规教学任务完成。最后,根据课堂教学的不断总结和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提高,使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提高为目标。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1
我这一节课优点在于教学比较紧凑,比较简练、明确。重在充分发挥学生以小组合作创作的精神。课堂上,我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想到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语言也运用的比较好,对优秀的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观点和看法,能够清晰的表达清楚。我也能把握整个课堂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本节课中我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学会用彩线制作贴画的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此外,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本课展示作品的时候,应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充分的时间去展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反思整个课堂,感受自己驾驭课堂能力和应变能力还需要加强,教学语言有待于进一步简练和提高。多向其他教学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使自己早日成长。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2
一、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鼓动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加以夸张,每个学生都心情愉快,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非常努力,三十多个学生没有谁和谁相似,谁和谁雷同,谁模仿谁。我想,他们心里一定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受到尊重的人是自信的,身心的愉悦对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有帮助的。如果我们整天挑他们的“缺点”,剩下的恐怕就是自卑和模仿了。学生在赞美中学习和生活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他们的“本真”受到了呵护,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是不会随波逐流的,不会一窝蜂去赶时髦,更不会以模仿他人为能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应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二、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还加强了与同学的交流,拥有了更多的朋友,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的心理。
三、在作业中,学生把眼睛画得牛眼那么大,有的眼距太宽,有的比例错位,头发就长在头顶一小撮,辨子画得象两只牛角……。此时我便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画,指出同学们画中非常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我十分谨慎地指出画中存在的不足,以商量的口气寻问学生这样是否更好,并给予演示。对学生的画进行点评,或与教师探讨,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过去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求知,因为我相信,著名教育家韩凤珍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3
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了解其特征,课堂上由学生自己主动参与,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依据自己所带物品的形象特征进行联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二,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按照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首先对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第三,体现了美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把握住美术学科的三维目标,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注意培养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4
《去游乐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乘法的教学,按照以往的做法,教师把这节教学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铺路搭桥,逐字逐句地分析过程,认真细致地归纳方法。但是,这样包办代替的最终结果却是以牺牲学生独特的个性、自主探索的能力换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我调控、感悟方法、比较分析、内化吸收,最终所获得的比教师教给的方法和机械的模仿要有意义得多。
整节课我以故事为线索,创设了“去游乐场”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场里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通过让学生合作,既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本零乱的、具体的感性信息进行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清晰的表象,为后面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不同,因此为了能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我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先安排的是同桌合作学习,再小组合作,给学生留有足够完成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对于班上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5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尝试使用水粉或水彩,体验调色。并通过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间色),说出由两个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学生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他们涂抹成一副绘画作品。为了更好的做练习,我提前要求学生准备A4白纸或素描纸2张,以及相关的辅助材料。
学生很熟悉色彩,但是对它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因而刚接触调色时,对它充满了好奇和兴奋,我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观察,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并理解原色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使学生发现色彩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然后鼓励学生放开手脚进行调色练习。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调色非常感兴趣,都愿意亲手尝试用颜料调配出各种颜色,我充分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实践自我发现,我适时给予引导和示范,使学生在实践中既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又学到了美术色彩知识。但是因为初次使用颜料绘画,所以大部分学生绘画时色和水的比例掌握不是很理想,导致下课时作业纸还没干,不能及时交业,到了第2课时要求他们带来作品、剪刀、胶棒对色彩练习作业进行创意造型剪纸、粘贴时,有的学生已经因种种丢了作业纸,导致作业没有能在作业本上很好的保留下来,留下了小小的遗憾,也有部分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不上了作业,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再补,当然,也不可能再占用课堂时间再重做练习,已完成此次作业。我想如果下学期美术课的课时安排可以调整为2节连上可能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每个学期放假前美术作业都会发下去,做为孩子们成长的一个小小纪念,要求他们保留下来的,我想若干年后,当他们再翻开自己童年时期的美术作业,看着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美好记忆在瞬间打开。希望我们的美术教学能引领孩子们走进一片开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