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恐龙世界
《恐龙世界》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我首先以《侏罗纪公园》的影片片段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外型,上课时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恐龙玩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能摆出有意思的情节,在学生摆放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恐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大小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难点。课堂中特别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恐龙,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恐龙的外形特点,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也都能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以充分体现和展示他们的个性。另外,我还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同学们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恐龙世界》的作品。这样既提高了作业质量,也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我展示了几幅优秀的恐龙题材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前提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评价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学习效果良好。
画中的线条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线条是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语言,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
理解线条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让三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不同线条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上课时我准备了几件物品,如铅笔,树枝,树叶、苹果等让学生用线表现出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感性地认识线条,感受线的魅力。在课堂中我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参与有趣的美术游戏,增加了直观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会动的线条
会动的线条》一课教学让我感触很多。首先从题目上看,力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蝗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编人的敦煌壁画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画中的人物形象为什么给人会飞的感觉,体验曲线的作用,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很早时期就会用动态的线条表现一种动态的美。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导入学习的过程,如:谁能让你的丝带动起来?丝带动起来时是怎样的线?谁能画出动起来的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表现的能力,从而通过古代的,现代的,学生创作的,动画的作品欣赏,展开扩宽学生的思路。会动的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通过我们的观察、联想与想象都能表现造型。
美术教师既是美学知识的播种者又是美术技能的传播者,更是舞台上充满灵感和魅力的“魔术师”,小手轻轻一点,就要让孩子燃起对美的憧景和热爱。
卵石动物造型 本节课是造型设计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描绘、拼摆、组合等多种手法进行卵石造型的设计。在设计、制作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并表达自己的创意。导入部分我提了一个问题: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多数学生对这个问题很陌生,个别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对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整合,让学生感觉到美术学科不是一个个体,它于各个学科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在这节课中只是交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构图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想象力。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十分活跃,把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有的学生把单一的作品做成了一个连环画的故事,生动有趣。如:猫鼠大战、小熊的一家„„
当然,课堂上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带的石头太小,用毛笔涂色非常困难,还有的孩子颜料水分太多,没办法在石头表面上色,还有一些孩子的石头表面比较粗糙,涂色后效果不是很好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课前准备时就提醒孩子一些他们预计不到的困难,事先给他们提示,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这些作品不好保管,我把学生的作品都用相机拍好相片,存在电脑中,作为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小足迹。总结本课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学生的构思不够新颖,大部分同学都是参照书本中小动物的形象把它照着画下来的,只有个别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画出来的。但是,在自己的作品没办法达到自己理想的程度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非常大的失败感,这个时候老师的适当帮助能马上让孩子情绪一下子提起来,老师只要帮助学生画一笔点睛之笔就可以了,不能包办太多。往往有时候能力差的孩子老师帮了太多其他学生都会说那是老师的作品,不稀奇,非常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老师的帮助要适可而止,不要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权利。
威武的盾牌
《威武的盾牌》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六册中的第六课。盾牌是一种古老的战争武器,它最初的功能是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的,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呢,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从这一课中,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编者的这个意图。教材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从美术角度来阐述的,告诉我们盾牌除了具有防御功能以外,还可以通过盾牌上的动物头图案设计使盾牌增强威武感,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从而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本课主要是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来表现动物头图案的威武感。最重要的是通过盾牌这一渠道,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它的独特作用,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播放战争场面的音乐,力求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通过直观感知,给学生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受古代人民的勇敢和智慧,引导师生共同进入良好的参与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角色。
然后通过学生介绍关于盾牌的资料,了解盾牌的古今发展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较是提高观察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欣赏动物的头像,请学生分析威武的表现方法,老师创设悬念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以“悬”牵住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认真地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突破了本课重难点。
然后在欣赏丰富的学生作品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开放,思考能力更广更宽,并从中吸取到了新的美术营养,老师的角色就是只点燃鞭炮的小火引,让串串鞭炮爆发出去。通过有序的分工及合作,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
在作品的展评部分,让自己认为很棒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可以通过学生的介绍,在普通的作品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时,也能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这堂课上完,从学生的作业反映出了他们较强的合作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而且也体现出了他们强烈的创新精神。但同时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渗透了盾牌文化,仅仅是蜻蜓点水,教学方法过于单
一、直白,应加强艺术性,听了领导对我的评课,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美术教育上的浅薄。面对机遇与挑战,到底如何上好美术课,有待于不断学习,探索、实践。为人师者,要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光辉!会变的盒子
盒子会变吗?这是我在上《会变的盒子》这一课的开始提出的一个问题,孩子们一开始就被这个问题所吸引了。盒子会不会变?回答有会的也有不会的,盒子如果会变会变成什什么?可以根据什么、怎么变呢?这一节课我们一直围绕这些问题来寻找这些答案,解决掉前一个问题会有一个更有趣的问题等待这孩子们去探索,这些问题环环紧扣。在肯定了盒子会变之后,拿出“变”了之后的盒子看看他们是怎么“变”的,从而得到盒子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将盒子改造,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而这一个一个的问题的解决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的集中了。《会变的盒子》这一课我和学生一起解决了盒子“变”形的这一系列问题,这一过程孩子们都带着探索求知的心情逐一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里学生有了展示了自我的机会,体验了成功快乐,这让他们觉得学美术并不难,很多问题他们都知道,只是平时没有去发现而已。而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们觉得学美术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也让他们乐于去发现生活中一些美的事物,这不正是学美术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吗?
彩墨游戏
彩墨游戏》这节课是根据我校学生学习国画的情况,结合5、6册教材中的彩墨游戏进行研究、深入和拓展的一节课。这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在这节课中,我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带着学生游戏的方式,以“启发、诱导、交谈”为主要教学手段创设想象情境。通过对水墨画中点线面的想象,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空间里,引导学生不受限制地、敢于打破常规地、自由大胆的进行尝试,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有力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采用了通过游戏的方式层层深入,激发了学生对彩墨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到了中国画笔墨浸润变化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根据想象来添加外形,使画面更有趣。在作品的呈现形式上,结合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衣服。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美术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运用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与学生作品对比的时候,可以适当时加入对画家吴冠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吴冠中是一个什么人,让这个课堂深入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最后作品展示形式可以再丰富一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体验创作的快乐。
大嘴怪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一个是教师精简了3个不同方向的简笔画嘴巴作为示范,能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住|“大嘴怪”的“大嘴”,但在夸张上还不够深入挖掘;二是设计了一个情境,能让低年级学生马上进入教师预想的“助人为乐”的思想上去,避免学生给大嘴怪加上破坏、作恶等不良特征,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缺点与不足之处有:
1.整节课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在其中加入小组学习,让学生会的自己解决,节约时间。
2.课上应该再加些大嘴怪的学生作业欣赏,不在多,是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避免最后作业千篇一律。3.课堂节奏掌握的还稍有欠缺,可以请学生摒弃铅笔,直接在作业纸上大胆的用勾线笔画出大嘴怪,或直接用颜色画出(前提是学生在平时课上习惯直接绘画)。
中国龙
中国龙》一课是融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龙是中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象。它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关龙的文化、知识有很多,不能一股脑的倒给学生,我选择了用彩色卡纸制作龙(利用纸卷制作龙头、龙身)这个活动形式,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对中国龙文化艺术的兴趣。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们能根据制作的需要去主动的观察龙的特征,对用彩色卡纸制作的立体的龙的形象充满了好奇。并且在老师简单有效、各种不同的做法的引导下、鼓励下,学生们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我比较好的抓住了这些问题,通过与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教学的重难点得以更好的突破。
在此基础上我再辅以龙的古今不同造型的形象图片、龙的不同的艺术品图片等为载体,学生们在比较直观的过程和方法中,更进一步的认识了龙形象构成、理解了龙的造型特点和寓意、欣赏了龙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艺术品,了解了一些有关的龙的节日,体会中华人民的创造智慧与表达的美好愿望,走进中国的龙文化,感悟中国龙的昂扬精神,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十分浓厚
吉祥图案
一我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题材是多样的,并且蕴涵着丰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搜集,带来了剪纸、绘画、工艺品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准备。课堂中,教师结合教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再出示一些吉祥图案,让学生讨论猜测一下,都蕴涵着怎样的美好祝福,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在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欣赏同学们带来的各种工艺品,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最后,小组探讨如何制作吉祥图案。在这节课中,我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去动手动脑,去探知创造。
橙色的画
在《橙色的画》一课教学中,橙色是间色,是由原色红色和黄色相调配成的颜色。于是我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观看欲望。魔术很简单:红色的水倒入五杯同量的黄色水中。学生目不转睛,兴趣浓厚。从魔术中很快便发现颜色产生了变化,并观察到由于加入红色水的量的不同,颜色还有了深浅的变化。一个小小的魔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就感受到了颜色的变化,水到渠成地接受了“橙色”这个概念。
绿色和紫色的画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兴趣。认识绿色、紫色,感知以它们为主的画面带给人们的不同美感,了解与其相关的其他颜色。并学习利用一种主要颜色来表现画面的简单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欣赏美术作品,并动手调色、染色,尝试用一种主要的颜色(绿色或紫色),绘制一幅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色彩美感意思,增强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色彩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魔术小游戏),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用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我利用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媒体复习以前的知识点吸引学生的视觉,使他们进入情境,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观看完色彩小实验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色彩变化,直观又生动,这时我拿出色环请学生指出两种原色相应的间色,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通过对绿色和紫色的感受适时的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绿色和紫色。让学生动手调色,了解不同的间色。接下来我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在绘画中如果两种原色用的数量不一样,它们调和出的色彩就会不同。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让学生尝试做做调色游戏,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为画好绿色和紫色的画打下了基础。接着课件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绿色和紫色的画。在学生做完调色游戏后,播发课件,目的是: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借鉴大师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并在欣赏中获得新方法、新思路。最后展开创作过程。教学评价我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吃虫草课后反思
《吃虫草》是人美版第六册教材 14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向学生介绍了自然界中奇妙的植物——吃虫草,从教学内容来说非常生动有趣的,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图片的介绍了解吃虫草这种植物的奇妙,更是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在设计上,我采用了直观欣赏式,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吃虫草,有助于学生思维受到启发、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导入部分,我运用了一段小录像,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还有一种植物靠捕捉小虫子来制造养分生存。此时学生已被小蚂蚁精彩的表演深深的吸引,为教学奠定了基础。后面我又采用了,欣赏不同种类吃虫草捕捉小虫子的过程→各种形态的吃虫草图片的欣赏→学生吃虫草范画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吃虫草奇特的外形、鲜艳的色彩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为作业设计起到了铺垫。不足之处是:
美术课总会限于学生学习时间不充足的情况,往往要留一半的时间给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只有15分钟的时间教授学生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时间上很紧张,如何更好地用好课上的新手的每分钟,给学生更多的学生空间,是我今后追求的目标。在最后的展示评价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孩子亲自介绍自己的作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是我一味的自说自演,造成了授课环节的不完整,今后我一定在这方面多多学习改进。
有趣的造型课后反思:在上这课时,我深深的体会到老师的的指导在关键时候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的作用。
一般,在上手工课时如果跟着老师做,课堂纪律会好些,每一个孩子都会完成一件作品,但是缺少孩子的想象力,没有个性,做出来的东西全班一个样,只动了手没有动脑。如果,把制作的过程示范一遍和要点讲解了,让孩子们自己发挥想象力制做,孩子们的五花八门的问题都出来,有的是工具不够好,或是用具准备不够,有一些孩子的想法太多,却又做不出来,以失败而告终。
我在上这课时,把关键的步骤带着同学一起完成后,就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做,自己来回的巡视,看看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那些问题,一会就发现一个同学在以乒乓球为人头的上面计划贴两个大眼睛,明显球太小,眼太大,我拿起眼睛和头对照给他看,他也发现了问题,于是就打算把两只眼睛都改小,我看他做的眼睛其实已经很是精细了,怕他再修改就时间来不及完成作品,就启发他,是不是一定要两只呢,可不可以做成独眼大侠呢?这个孩子幡然大悟,不再局限于平常的形象来制作了,后来,我看到他完成的作品时,有个性,很是高兴,老师的指导就应该出现在关键的时候。
还有一个孩子,想做一个帽子,可是他设计的帽子太复杂,做的又太小了,及时发现后,我就帮着他制作了一个和他的小人很搭配的帽子,和他一起克服这个难题,他就继续制作其他的部分,当我看到最后的作品时,我觉得老师的帮助应该是出现在最需要的时候。这样,老师的教学或许会累些,但是孩子们就会按照自己个性化目标成长起来,而不会千篇一律。一张奇特的脸:是一节陶艺制作课,同时也是一节浮雕头像的制作课。头像虽然是雕塑造型中比较难的题材,但是,本课涉及到的造型并不是严谨的写实造型,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幻想,所以本节课无论是从题材的选取还是造型的难易程度,都是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点的让学生逐步进入到研究探索的学习氛围中。这节课要求是用泥塑的方法制作一张变形的脸,在制作过程中又适当添加如线绳、牙签、玻璃球等,将各自喜欢材质进行塑造。由于艺术家们的作品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所以多数作品看上去很恐怖、很丑陋,这么丑的形象需要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帮助他们认识理解这些造型,不仅靠学生的感受,重在引导和启发,使他们发现“奇特”之中蕴含的美。在制作方面,由于没有泥,所以我让学生带的面团,我鼓励学生大胆的将面与其他材料结合,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结果呈现出了许多具有个性化的作品,似乎每一件作品都孕育着一个奇特的故事。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泥塑的过程,掌握泥塑的方法,体会泥塑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这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热烈地讨论、踊跃地创作,小组分工明确。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索学习相互融合、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喜人场面。
电脑美术—模版帮我们作画:三年级学已有了一些浅显的电脑绘画知识,但是经验还不够足,因此,这堂课主要还是让学生感受体验电脑绘画所特有的功能与效果,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他们表现得都十分投入,有的学生一堂课完了还不肯离开,从中可以感受到电脑绘画强烈的吸引力。
变垃圾为宝:这是一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绝佳机会的课。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更懂得了废物再利用的科学知识,并且,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的垃圾处理器在外观与功能上都各有特色。只是在想象能力的激发上,还可多一些手段,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的开发。
第二篇: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
《生命花树》中,抓髻娃娃位于画面中心,在奇花异草的簇拥下,手持象征富贵的牡丹花,两只寓意长寿的鹤在空中飞舞,给画面增添了雍容华贵的喜庆气氛。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有个特别招人喜爱的想象就是(抓髻娃娃)。民间传说,抓髻娃娃能(镇住妖魔鬼怪)能让(家族多子多福),所以他深受人们喜爱。
剪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希望同学们能“传承民族艺术,剪出美好生活。”
剪纸的特点:
⑴、对称式构图,使画面饱满、充实。
⑵、采用阴刻、阳刻、混合刻等表现手法。
⑶、使用“隐喻”的手法表达情感。
如:“牡丹”寓意富贵、荣华;“鹤、桃、松”寓意长寿;
“鸡”寓意吉祥;“蝙蝠”寓意幸福;“喜鹊”寓意喜庆。
以下内容是对本课的思考与拓展教学的反馈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们不只局限于课本仅有的这一幅作品的赏析学习,我们将在拓展学习与思考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民间美术剪纸的魅力与生活气息。因此我们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剪纸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风貌,领略民族艺术初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领略我国剪纸艺术的多姿多彩,以激发传承民间艺术的情感。
通过本书与以往的学习《百变团花》、《吉祥图案》、《剪纸中的阴刻阳刻》等课,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但如何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出发把握教材脉络?如何达成让学生更好的解读剪纸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这一目标?通过多次研读教材,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挖掘人文内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才能让他们获得持久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例如:我们可以歌曲《蝴蝶妈妈》以苗族古老传说为创作背景,婉转的曲风正与南派剪纸的风格相得益彰。借这首歌来导课,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同时,艺术的“通感”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南派剪纸的风格。
2.巧用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本节课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突出以下教学重点:
(1)课件出示:库淑兰剪纸《抓髻娃娃》与苗族剪纸《蝴蝶妈妈》
通过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感受《抓髻娃娃》(北方农村的保护神)、《蝴蝶妈妈》(苗族人的祖先)不同的形象特点,感知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感悟多样的艺术风格,体现“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
(2)出示课件:
纵向梳理教材脉络,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剪纸知识:
表现形式内容 : 剪纸纹样表现手法:
《百变团花》 中心对称式剪纸
《生命花树》 不对称式剪纸
《抓髻娃娃》 轴对称式剪纸;
《吉祥图案》 涡纹柳叶纹混合刻;锯齿纹(以谐音表达寓意)
《剪纸中的阴刻阳刻》 圆点阳刻:线线相连; 月牙纹阴刻:线线相断
3.问题学习,引导自主探究:
从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远比从老师那里得到的间接经验要深刻的多。大胆尝试中的“失败”比墨守陈规中的“成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突破教学难点: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抓髻娃娃》,
设问:“这幅剪纸的表现形式与以往什么不同?
你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尝试制作吗?”引入二方连续剪纸的学习。
(2)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折、剪方法。
(3)大胆尝试:任选一种剪纸纹样,尝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4)汇报成果:
(5)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作品,找出失败原因。
(6)形成经验:留好连接点,保持连续性。
4.立足生活,发展审美想象:
艺术源于生活。“剪花花”也正因为植根于劳动人民深厚的土壤中,才能开得如此鲜活。
怎样让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作富有童真童趣的二方连续剪纸作品?我找到了“花朵 ”这个切入点,鼓励他们以“花朵飘飘”,表现六年学习生活中最真切的友情,最难忘的故事。学生的奇思妙想的作品,带给我莫大的惊喜,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孩子们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为传统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
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了解其特征,课堂上由学生自己主动参与,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依据自己所带物品的形象特征进行联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二,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按照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首先对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第三,体现了美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把握住美术学科的三维目标,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注意培养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3
我觉得学生在制作底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节省制作底座的时间,也为了让这节课的重点造型设计更突出,我决定改变原来单纯用卡纸制作底座的方法改为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我让学生带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比如瓶盖、废纸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时也带了一些装饰性材料,比如旧毛线、废布角、卡纸、彩泥等。这样一来,这些半成品的底座学生直接用透明胶一粘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在造型上因为材料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参与的机会,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上了这一课之后,我也发现了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引导学生想象时,虽然学生设计的造型新颖奇特,五花八门,但是有时候他们所带来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们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在前面加个条件就好了,即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就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时间关系,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去发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长短及形状决定了所造型的形象,决定了蛋壳是做头部还是做身体。总之,通过这次的一课多研活动,更增强了我上好美术课的决心,上好一节好的美术课,是学生愉悦的体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4
《有趣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再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动手实践。小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节课安排了大量动手操作的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机会。如教学过程中的“摸一摸、玩一玩”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与同伴交流。而把立体图形的面搬到纸上,又是一个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的操作活动。后面的“剪一剪,分一分”学生已经能根据图形特征给图形进行正确归类。 “拼一拼,展一展”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展开想象,拼出了美丽的图案。学生通过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等活动获得美术知识,
2、本节课不足之处是过度不是很圆滑,课堂组织语言还不够生动,不能及时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作业评讲时,就出现了我在上面讲,它们在下面做得情况。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的种类,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动的立体棋子,设计并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2、培养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条不絮的办事能力,并在活动中能尽情投入。
3、让学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统一,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棋的种类,并能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展示棋类,了解历史
1、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棋。
2、你知道下棋的历史吗?请你与同桌说一说。
三、理解巩固
1、你玩过哪些游戏棋?它们的棋子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来变一个魔术,使平面的游戏棋子立体起来。
3、请同学们思考怎样使棋子立体起来。先与同桌交流,后动手试着做一做。
四、抓住特征制作棋子
1、引导学生注意主体材料和装饰材料的配合,表现出对象的特征。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提建议。
五、交流评价
1、欣赏同学做得较美观的棋子成品。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棋子最漂亮?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3、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什么材料来装饰这些棋子,使他们变的更美观,更讨人喜欢。
六、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社会调查,去发现身边的民间故事、历史,还有什么有趣的民间事物让你感兴趣,试着跟同学、朋友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 观察、体验
1、请你们看到书上的四个棋盘,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与同桌或前后桌试着玩一玩。
2、这个棋盘有趣吗?它包括哪些部分?
A、新颖的主题
B、曲折的路线
C、巧妙的关卡
D、设定起点终点
3、棋盘上最醒目的是哪部分?(路线)它是如何分布的?
4、每个棋盘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你能很顺利的通过到达终点吗?为什么?(中间设了惩罚关和奖励关)
三、画棋盘
指导学生合作画出路线、关卡、起止点、背景。用色要考虑对比。
四、玩棋
1、向同桌介绍你设计的棋盘,请他给你提些建议。
2、在四人小组中挑选一副你们最喜欢的棋盘,然后在组内试着下这盘棋。
心得体会
学生对关于棋子的历史故事很感兴趣,特别是在我讲一些关于棋子历史故事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在制作棋子时我看到了学生积极创作的场面,但是,由于我在讲解制作方法时讲得简略了些,所以在手工方面有些粗糙。
有极个别学生做的棋子只有一种颜色,原因是他们怕麻烦。颜色多了,在做完后难整理橡皮泥。在我再三强调下,他们才肯多用几种颜色制作。这让我认识到,以后在上课前就要跟学生说清楚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我在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森林之王时,得到的答案多是老虎、狮子、大象。学生认为只有体积庞大的动物才能做国王,忽略了当国王所具备的特质。比如说,要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样子,让其他的动物见到它后就自然有一种尊敬、害怕的感觉。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的多是温顺的身体庞大、戴着王冠的森林国王,而不是威猛的形象。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6
《蜗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二课。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对蜗牛的丰富的直接认识。蜗牛身体的观察可以使孩子们经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观察蜗牛壳的过程会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蜗牛吃食物的观察,又可以使学生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问题,发现更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大胆质疑,指导学生合理的猜测、推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运用简单工具观察的能力和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动性较强,对小动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能够及时地质疑,并用猜测、推测等方法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科学探究: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并且对他们的发现进行一些猜测、推测。
3、科学知识:
了解蜗牛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在观察活动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教学准备
1、个人或小组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援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设计理念
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观察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发现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有所收获。
教学流程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2-4分钟
1、谈话引入对蜗牛的观察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观察过蜗牛?能说说蜗牛是什么样的吗?
2、提出观察方法师:你们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1、引入——了解学生对观察蜗牛的兴趣基础及学生对蜗牛的了解情况。
2、学生往往对观察工具的使用感兴趣,此时提出用放大镜观察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8-10分钟
1、确定观察目的和要求(生拿出准备好的蜗牛)师:我们先来观察蜗牛的身体,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生说)师:用放大镜依次观察它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个人用放大镜观察)
2、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及猜测、推测师:观察蜗牛头部,有什么发现?(生说)师: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提出:蜗牛嘴里有舌头吗?触角有什么用?蜗牛有没有耳朵、鼻子等)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推测或猜测)师:观察蜗牛的腹部、尾部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你是怎样想的?
1、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明确提出目的、要求,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展开。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一些猜测、推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蜗牛壳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师:你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壳是怎样的?小组讨论一下,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学生汇报)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师:蜗牛壳上有一条线,该怎样描述这条线呢?你能给它起个合适的名字吗?(生描述并起名)师:观察自己的蜗牛,看蜗牛壳上的螺线旋了几圈?怎样数好呢?
1、大家容易忽略的蜗牛壳成为观察对象,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会施加积极的影响。
2、通过设问、追问,推动学生思维,在问题中引领学生的观察活动向着更深入处或更广阔处拓展。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师:同桌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蜗牛,看你们的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展开方向一样吗?两种展开方向不同的螺线该怎样描述它呢?师解释左旋、右旋。师:谁的蜗牛是左旋蜗牛?展示一下。谁的蜗牛是右旋蜗牛?展示一下。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左旋或右旋的现象呢?(生试说)师出示具有螺线结构的照片。(生了解)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怎样吃食物师: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生猜测或推测)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是仔细观察一下吧。(生认真观察吃菜叶或黄瓜的蜗牛,观察嘴、齿、舌时用放大镜)师:说一说蜗牛怎样吃食物的?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2、观察研究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师: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如小块的黄瓜、面包、葱等。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吗?(想)用什么方法呢?(生小组研究方法)师:用哪种方法最合理?(生讨论最佳方法)师: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师: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生可能会提出:蜗牛靠什么发现食物?在多远能发现食物等)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今后就要不断研究。
1、在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新的层面上会提出更多问题。
2、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观察活动,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是个锻炼。在观察活动中,学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能直接导致新的观察研究和新的观察研究设计。
五、交流与小结2-3分钟师:
说一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指生说)师: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通过交流,进一步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六、课外延伸2-3分钟师:
想继续研究蜗牛吗?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可饲养蜗牛,在饲养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师结合书中20页左下的图,向学生介绍饲养蜗牛的基本要求。让孩子们在科学观察活动中产生浓烈的兴趣,并且延伸到课外,自主地继续自己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兴趣,不要求每个学生都饲养蜗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如: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圈数与蜗牛的年龄有关系吗?蜗牛在多远的地方能发现食物?蜗牛壳就像蜗牛的家,如果蜗牛壳碎了,蜗牛会怎样?在问题生成后让学生自己去推想、猜测,自己去分析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他不能回答,也不可能回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教师也不应该成为学生获得答案的机器,而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方法的引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励者,点滴成就的欣赏者。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7
我这一节课优点在于教学比较紧凑,比较简练、明确。重在充分发挥学生以小组合作创作的精神。课堂上,我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想到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语言也运用的比较好,对优秀的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观点和看法,能够清晰的表达清楚。我也能把握整个课堂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本节课中我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学会用彩线制作贴画的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此外,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本课展示作品的时候,应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充分的时间去展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反思整个课堂,感受自己驾驭课堂能力和应变能力还需要加强,教学语言有待于进一步简练和提高。多向其他教学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使自己早日成长。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8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到的直接以色彩知识为主题的课。蓝色黄色还都认识,但本课有更多的要求: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相邻近的其他颜色,感受颜色的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地、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去运用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这节课的内容很多,要三年级的学生同时接受黄色和蓝色这两种原色的所有知识点有些难,我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图片使学生能在感观上理解黄色和蓝色,并知道黄色和蓝色分别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去深入让学生明白,黄色是属于暖色调而蓝色是属于冷色调,一幅黄色为主的画面是不是所有黄色都一样,一幅蓝色为主的画是不是所有的蓝色都一样呢?从画中让学生明白无论黄色还是蓝色,都随其深浅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蓝和黄,在作业中让学生能了解到画一幅黄色或蓝色的画,不是从头到尾就一种颜色,而是随着深浅的不一样,有变化。
由于这是一堂知识性比较强的课,课堂气氛有些呆板,学生在主体参与课堂中来,虽然能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但缺乏活力。美术课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植根于生活。如果教学能让学生多接近自然,多从孩子生活出发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9
通过认真钻研设计周密的教学环节和绘制美观实用的教学范画,以及课堂上与学生密切协调的合作,这节课上得很成功。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闪光点:
1.教态自然、语言简练,教学充满激情,课堂的导言和结束语设计的巧妙自如。
2.教学环节设计的清楚而巧妙,衔接自然。
3.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的突破方面做得很好。通过观看视频“三原色”flash巩固三原色红、黄、蓝知识;欣赏图片、联系生活充分感受红色给人热烈、欢快、温暖的感觉。再通过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比较不同画面在构图、用色上的不同,学会用三种以上红色来创作的方法。学生作业时鼓励学生用红色的砂画纸完成练习,同时提醒学生大红色不能用,因为色彩显现不出来。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作业效果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的思路开拓,不仅画出了水果、汽车等常见红色物体,还画出了飞船、布偶等被忽略的事物。
4.评价作业时不仅让学生根据作业构图、色彩等进行评价,教师还针对某位同学以往的表现提出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教学难度比较大,教学时间不充足,所以在语言设计和过渡方面不够精美,在以后教学上要多加改善。另外在感受色彩的运用时如果尝试让学生自己拿实物欣赏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之,又锻炼就会有成长和进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锻炼自己,不断总结,扬长补短,使自己取得更大进步。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难点是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学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我的解决方法是先用《乌鸦喝水》动画片导入,让学生发现动画片讲故事更有趣,但是在人们还没有发明动画片之前,儿童也都很喜欢看故事书,用图画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从而导出课题,激发了学生想深入探究的兴趣。之后通过观赏连环画发展来增强课程的文化价值,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住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并较好的用绘画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形象的连续性,解决了课堂的重难点。
但是,这节连环画并不如我所期望的效果,不满意的地方多多:作画的时间很紧张,完成质量不高。初次讲公开课,时间超了3分钟。自己过度语言不专业。老师讲的时间有点长。
表演是一门遗憾艺术,总觉得不够完美。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不会有完美的课堂,想完美总有改进之处。加油,下次不求完美,目标加进步。超越自己!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1
本节课以 “看”“想”“说”为教学主线,通过大量直观的鞋子图片和作品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鞋子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把视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并通过动手“做”,创造出了各式各样有趣的鞋,达到了教学目标。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很高,制作鞋子时小组之间合作得很好,许多学生在装饰鞋面时采取了很多种方式,如粘贴、绘画、染色、印小印章、贴小饰物等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独特,色彩和装饰美感很强,学生学得开心,做得更开心!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自由环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觉得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还要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做他们的好朋友。在与孩子玩耍、交流的过程当中,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并与他们一起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新环境,同时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带他们去观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激发的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随意创作。保护孩子创作的多样性,就是培养他们兴趣的广泛性,让他们兴高采烈的去画各自乐意画的形象,这样孩子的兴趣才会与日俱增。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2
《去游乐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乘法的教学,按照以往的做法,教师把这节教学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铺路搭桥,逐字逐句地分析过程,认真细致地归纳方法。但是,这样包办代替的最终结果却是以牺牲学生独特的个性、自主探索的能力换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我调控、感悟方法、比较分析、内化吸收,最终所获得的比教师教给的方法和机械的模仿要有意义得多。
整节课我以故事为线索,创设了“去游乐场”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场里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通过让学生合作,既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本零乱的、具体的感性信息进行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清晰的表象,为后面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不同,因此为了能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我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先安排的是同桌合作学习,再小组合作,给学生留有足够完成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对于班上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3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了。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一节好的美术课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学在其中,疑在其中,乐在其中。
<线的秘密>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线的秘密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一、课初的激情导课
在起初备课时我一找朋友和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对陶罐形的解决,但是经过推敲之后觉得直接以课件呈现,进行图片对比,会更快更好的让学生自己对陶罐“形”的理解。导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课堂的目标实现方面
第二目标是: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在这里想谈的是对图片的分析要有深度,在目标中“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看似简单,但涵盖得的内容却很多,如果分析图片时不到位,那么学生的绘画就毫无目的去进行了。在选定图片中首先要有代表性,我选择其中一个《舞蹈纹彩陶盆》,首先是盛水用的器具,当时人们席地而坐,在罐口的部位,把人们生活中载歌载舞的场景绘了进去,有主次有节奏的表现人们为美好生活庆贺或祈福的记载。聪明的古人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用概括的方式,将复杂的具体物象概括成抽象又简单的几何形象,再经过有疏密、有节奏、有规律的排列之后,将主要部分突出,展现除了美丽的彩陶文化。
三、深入探究部分
只有学生理解了彩陶装饰中有“先人来自生活中美的感受”,而装饰美化陶罐是将学生引入对线条的排列的一种形式美的法则中,将无意识无想法的去随意装饰变成对美的感受表现。所以线条表现的粗细、长短、排列的疏密与点线面的重复、变化构成的美丽图案。
在此环节中,只有教师有取舍,有深度的合理安排,才能将装饰陶罐作为审美和传承历史文化并存的一堂好课,才能从学生参与、分析到画陶罐和装饰陶罐成为一种自然的审美与表现美的过程。
在检测与拓展部分,更多的形式与生活相联系的拓展应体现,这样在传承方面会让学生思路更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能落实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对美术的学习是一种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4
任何方法的教学都会有一定的结果,我对小学学科的认识与小学美术的反思。
一、实践教学的应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速写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在对《速写游戏活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游戏活动,学会了如何构图进行绘画。抓住了游戏活动的特点进行描绘。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
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
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六、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七、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1、音乐情景激发兴趣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5
生活中美术作品虽然随处可见,可学生并不知道这是工艺美术,那是建筑艺术,甚至也不知道美术与生活中很多事物有密切联系,学习它有何用处。三年级教材中有建筑艺术欣赏,色彩三要素的练习,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园林、宫殿以及颜色的感情色彩知识很感兴趣,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技能差而眼光水平高,求知欲强的特点,在高年级教学中不妨加重欣赏课比重,一方面可减轻作业练习的压力,另一方面拓宽知识面,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虽然学生作业是幼稚的,粗糙的,可并不影响他们了解丰富的美术知识。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反过来,通过美术欣赏艺术也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其他内容的学习兴趣。欣赏课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绘画技巧欣赏,了解美术家的绘画技巧及表现手法。
2、从身边熟悉的艺术形式欣赏。如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特色欣赏,可把学生带到园林中去具体体会。
3、儿童画与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儿童画和成人作品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各自特色。
4、美术四大门类作品欣赏(指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使学生知道美术包括很多样式,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重绘画学习而轻视手工制作学习的认识错误。
5、中国美术与西洋美术比较欣赏,让学生体会中国书画艺术、建筑艺术、工艺制作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第三篇: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
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了解其特征,课堂上由学生自己主动参与,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依据自己所带物品的形象特征进行联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二,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按照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首先对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第三,体现了美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把握住美术学科的三维目标,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注意培养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
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通过讨论 -- 欣赏 -- 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验教材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了解卡通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处处到能见到卡通作品,也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于是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出了实验教材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以这样的方式上课以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我的“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挖掘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和卡通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运作卡通画的表现语言表达生活的方式以及卡通与情感、生活之间的联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使用这套实验教材的时候,作为执教者的我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拓展课本内容,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就是,教师自身的卡通知识和技能积累积少,平时对卡通的发展关注得不够,所以教学准备比较仓促。这一点充分说明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美术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提高。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3
我这一节课优点在于教学比较紧凑,比较简练、明确。重在充分发挥学生以小组合作创作的精神。课堂上,我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想到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语言也运用的比较好,对优秀的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观点和看法,能够清晰的表达清楚。我也能把握整个课堂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本节课中我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学会用彩线制作贴画的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此外,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本课展示作品的时候,应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充分的时间去展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反思整个课堂,感受自己驾驭课堂能力和应变能力还需要加强,教学语言有待于进一步简练和提高。多向其他教学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使自己早日成长。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4
我觉得学生在制作底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节省制作底座的时间,也为了让这节课的重点造型设计更突出,我决定改变原来单纯用卡纸制作底座的方法改为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我让学生带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比如瓶盖、废纸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时也带了一些装饰性材料,比如旧毛线、废布角、卡纸、彩泥等。这样一来,这些半成品的底座学生直接用透明胶一粘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在造型上因为材料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参与的机会,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上了这一课之后,我也发现了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引导学生想象时,虽然学生设计的造型新颖奇特,五花八门,但是有时候他们所带来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们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在前面加个条件就好了,即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就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时间关系,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去发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长短及形状决定了所造型的形象,决定了蛋壳是做头部还是做身体。总之,通过这次的一课多研活动,更增强了我上好美术课的决心,上好一节好的美术课,是学生愉悦的体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5
《拼拼摆摆》是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六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节手工创作课。本课的内容是学习圆形、方形图片的分解、组合的方法,然后试着选择喜欢的纸片,分割拼摆,看能摆出多少做图形。这一课我共执教了两次,通过两次执教,我最大的感受是美术课,找准教学重点非常重要。
为了找准教学重点,我认真分析了教材,学习了教参。教材上只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对本课内容的总体概括。第三句话是作业要求,只有第二句话是对圆形分解的几点提示。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感觉教材暗示的重点应该是“分割”的方法。
在教参上对分割的的要求也做了较详细的指导,这也让我对确立“分割”这个重点有了深信不疑的依据。通过认真学习教参,我第一次的授课将重点确立在“分割”上,据于此我们认为如果“剪”不好,学生就“摆”不好。在“剪”的引导上下足功夫,“摆”学生自然而然会做到。在这种思考状况下,我第一次的授课将重点放在了学习“分割”的方法上:引导看书——自主观察——交流分割、拼摆方法——小实验证明是否剪得越细越好。由于魔术导入环节,示范的分割难度较大,给了学生分割很难的心理暗示,在引导学生看书自主观察时,学生完全没有深入观察,细致思考,没认真揣摩图片传达的信息——随意剪,随意拼摆,摆出图案。所以在交流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拘泥、被动,学生的回答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感觉效果不好,自己教的也很累。结果本堂课学生在拼摆作品时就出现了“纸片重叠、不完全使用”的现象。
第一次授课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教者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教者的角度、参考书的角度去找重点,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揣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的困难是什么。在第二次授课之前,我认真了解了学生课后的感受,学生普遍认为“摆”比“剪”要难,不知如何去拼摆,这使得我不得不认真思考找准重难点的问题,考虑引导的方法有效性问题。通过了解学生感受,我重新调整了课堂重难点:掌握剪切和拼摆的方法与技巧。调整了教学方法,创设有趣味的活动情景,运用逐层剥笋的方式设计了图例欣赏(激发分割的思维)、质疑尝试(探究剪割的要点)、玩中实践(合作探究拼摆的方法)的教学形式,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所有的知识点、技能、技法,教师只起了点拨、启发作用,学生均能自主探究后获得结论,本节课我感觉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愉快,作品的质量高。
本节课还有许多细节处理上遗憾,比如引导欣赏分割图样时没给足时间、评价性语言不够准确丰富、展示的作品不够多等。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虽然有诸多遗憾,但两次授课也让我收获颇丰,衷心感谢本次主题教研助我成长,感谢郑惠老师给予我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区全体美术教师对我的帮助!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6
本课是三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课,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编织”是指包括各种编、织、结等技法。“编”是将较宽长的纤维材料,透过交叉排列组合的方式而成,例如藤竹编及草编;“织”则是将更精细的纤维材料,以经纬线穿梭、编结而成幅的织品,如各种丝、绢、棉麻质料的织布;“结”是利用纤维材料或绳辫,以手工或棒针钩编相结合的手段制作而成,例如地毯和中国结。
编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有竹编或藤编筐、篓,藤编家具、草编帽席、绳编挂毯和结艺装饰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本课就是从“穿编”入手,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个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美术创作和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创造和美化生活,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
本节课开始我让学生充分欣赏编织作品,分析穿编手法,为编织打下基础,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穿编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大胆地运用不同色调的彩条进行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设计出别致新颖的穿编图案。
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材料的充分准备是关键。我很喜欢给学生们上手工课,通过观察发现它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1、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怎么利用现有工具、材料解决。提高了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锻炼。
4、对艺术的审美、设计。
学生们对这节课很感兴趣,只是时间不够用,由于学生年级较低动手较慢,尤其是细致穿编会出现费劲的感觉,我也进行逐一的辅导。但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整体效果不错,有编制手提包、笔筒、用穿编装饰服装等,学生们的想象很丰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7
《蜗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二课。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对蜗牛的丰富的直接认识。蜗牛身体的观察可以使孩子们经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观察蜗牛壳的过程会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蜗牛吃食物的观察,又可以使学生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问题,发现更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大胆质疑,指导学生合理的猜测、推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运用简单工具观察的能力和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动性较强,对小动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能够及时地质疑,并用猜测、推测等方法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科学探究: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并且对他们的发现进行一些猜测、推测。
3、科学知识:
了解蜗牛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在观察活动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教学准备
1、个人或小组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援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设计理念
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观察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发现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有所收获。
教学流程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2-4分钟
1、谈话引入对蜗牛的观察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观察过蜗牛?能说说蜗牛是什么样的吗?
2、提出观察方法师:你们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1、引入——了解学生对观察蜗牛的兴趣基础及学生对蜗牛的了解情况。
2、学生往往对观察工具的使用感兴趣,此时提出用放大镜观察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8-10分钟
1、确定观察目的和要求(生拿出准备好的蜗牛)师:我们先来观察蜗牛的身体,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生说)师:用放大镜依次观察它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个人用放大镜观察)
2、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及猜测、推测师:观察蜗牛头部,有什么发现?(生说)师: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提出:蜗牛嘴里有舌头吗?触角有什么用?蜗牛有没有耳朵、鼻子等)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推测或猜测)师:观察蜗牛的腹部、尾部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你是怎样想的?
1、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明确提出目的、要求,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展开。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一些猜测、推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蜗牛壳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师:你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壳是怎样的?小组讨论一下,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学生汇报)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师:蜗牛壳上有一条线,该怎样描述这条线呢?你能给它起个合适的名字吗?(生描述并起名)师:观察自己的蜗牛,看蜗牛壳上的螺线旋了几圈?怎样数好呢?
1、大家容易忽略的蜗牛壳成为观察对象,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会施加积极的影响。
2、通过设问、追问,推动学生思维,在问题中引领学生的观察活动向着更深入处或更广阔处拓展。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师:同桌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蜗牛,看你们的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展开方向一样吗?两种展开方向不同的螺线该怎样描述它呢?师解释左旋、右旋。师:谁的蜗牛是左旋蜗牛?展示一下。谁的蜗牛是右旋蜗牛?展示一下。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左旋或右旋的现象呢?(生试说)师出示具有螺线结构的照片。(生了解)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怎样吃食物师: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生猜测或推测)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是仔细观察一下吧。(生认真观察吃菜叶或黄瓜的蜗牛,观察嘴、齿、舌时用放大镜)师:说一说蜗牛怎样吃食物的?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2、观察研究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师: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如小块的黄瓜、面包、葱等。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吗?(想)用什么方法呢?(生小组研究方法)师:用哪种方法最合理?(生讨论最佳方法)师: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师: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生可能会提出:蜗牛靠什么发现食物?在多远能发现食物等)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今后就要不断研究。
1、在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新的层面上会提出更多问题。
2、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观察活动,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是个锻炼。在观察活动中,学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能直接导致新的观察研究和新的观察研究设计。
五、交流与小结2-3分钟师:
说一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指生说)师: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通过交流,进一步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六、课外延伸2-3分钟师:
想继续研究蜗牛吗?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可饲养蜗牛,在饲养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师结合书中20页左下的图,向学生介绍饲养蜗牛的基本要求。让孩子们在科学观察活动中产生浓烈的兴趣,并且延伸到课外,自主地继续自己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兴趣,不要求每个学生都饲养蜗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如: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圈数与蜗牛的年龄有关系吗?蜗牛在多远的地方能发现食物?蜗牛壳就像蜗牛的家,如果蜗牛壳碎了,蜗牛会怎样?在问题生成后让学生自己去推想、猜测,自己去分析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他不能回答,也不可能回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教师也不应该成为学生获得答案的机器,而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方法的引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励者,点滴成就的欣赏者。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8
本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花”、“植物”实物的观察,让学生明白:平时我们随时能看见的植物,要把它画到纸上去还有这么多的讲究。本课大部分同学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9
一、课前交流,吸引学生。
课前交流时我很好的用语言吸引了学生,让他们喜欢上我;另一方面,我用“善思之星(就是能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绘画之星(就是能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很好的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小朋友)、小点评家(就是能用这节课的知识说出别人哪里画得好,提出恰当建议的小朋友)不知道谁会被评上呢?”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互动体验,活跃氛围。
1、丝带拉直是静止的,怎样让丝带动起来?此时,我让学生拿着丝带体验尝试,很好的拉近了师生距离。
2、老师也喜欢画画,瞧!老师还带来了自己的三幅作品,请大家来评评,哪幅画的:出示课件《三颗树》板书:疏密有致。通过让学生评价老师的作品,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3、课前歌,生唱师打节奏,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引导到位,配合默契。
1、动起来的线条我们都是用什么线条表示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会动的线条就是“曲线”。
2、欣赏谁的图片是我故意将三幅不同动感的水放在一起做对比,于是,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第一幅平静,第二幅舒缓,第三幅强烈。
3、正是这些舒缓不一、或多或少、有序无序的动感曲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和不同的美感。由于前面的情境创设到位。所以我接着抛出一个问题:如果生活中所见之处都是直线会怎样?很自然的引起学生想象。有的学生说:“大海将没有了波涛”有的同学说:“柳树都是直的”有的说:“裙子飘不起来了”我觉得把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出来了。
四、环环相扣,衔接紧凑。
1、在欣赏雷锋小学同学的作品时我说:“瞧!雷锋小学的小朋友用会动的线条让他们的画动起来了,你想用会动的线条让什么在你的画面上动起来?”这样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学生讨论作画。
2、在评价环节我用自己用曲线制作的小手当小礼品要送给表现出色的同学,故意只做了一个,可有很多同学画的不错,于是我说:“怎么办呢?老师有办法。其实它做起来非常简单,瞧!老师还用了什么线条?”这就一下子把学生引导了课外拓展上,感受曲线的多种作用。
当然,让我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也感受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最明显的就是:没把一节课的时间恰当的分配好,讲的时间太长。另一方面是,语言还不严谨,有时还重复啰嗦。这些都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当然,它们也都是我的经验。
总之,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但也不乏精彩之处,是我从教以来比较满意的一节课,以后我还会努力,相信自己是可以不断进步的。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
本学期,将克服以老师讲述为主,注重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的教学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界和美术作品做出自己的评述,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在欣赏齐白石作品时,我引导学生先描述画面的内容,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在欣赏齐白石的花鸟鱼虫作品时,有的学生说:“那只小青蛙像是要跳起来”,“小蜻蜓画的像真的一样,很逼真”,“小蜜蜂画的栩栩如生”,“齐白石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是画活了,像有生命一样。”这就是孩子的语言,虽不像评论家的语言精深透彻,但也是一语中的。在欣赏《荷花蜻蜓》这幅画时,学生能准确的说出荷花与蜻蜓表现方法的不同,并说出两种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效果。他们是这样说的:“荷花和荷叶是用写意的方法画的,显得奔放、大胆;蜻蜓是用工笔,细致精美、逼真,形成对比。”我很高兴,学生们能说出自己的准确感受。
之前,学生可能没机会说,不敢说,怕说错,或是不愿意说;慢慢变成不思考,没有感受。看来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提高感受能力,欣赏,评述能力势在必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1
《万花筒》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描述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用各种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由2个课时完成。我计划把前两个目标放在第一个课时完成。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万花筒里图案的形状和花的特征,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桶里的图案由于镜面的原因会产生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纹样,比较抽象,孩子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我准备借助课件来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却没想到电脑出问题,把我原来的授课思路完全打乱了,这确实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所以当时有些乱了阵脚,只好硬让学生观察万花筒,这样,难度着实增加了许多,在这一步中耽误了许多的时间。让孩子动手用纸探究获取六边形的方法,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不过,最终只有几个孩子做出来了,我想这就很了不起了。但是,下课后,我想不应该让他们自己探索,应该在我第一次看到学生自己操作有困难的时候,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就好了,还有,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带领学生好好地分析“6 的组成”运用到折纸中,在下节课中,我要再带领学生继续探究。这节课学生究竟是否获得了我预期目的中的能力,我自己把握不是很大,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2
这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难点是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学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我的解决方法是先用《乌鸦喝水》动画片导入,让学生发现动画片讲故事更有趣,但是在人们还没有发明动画片之前,儿童也都很喜欢看故事书,用图画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从而导出课题,激发了学生想深入探究的兴趣。之后通过观赏连环画发展来增强课程的文化价值,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住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并较好的用绘画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形象的连续性,解决了课堂的重难点。
但是,这节连环画并不如我所期望的效果,不满意的地方多多:作画的时间很紧张,完成质量不高。初次讲公开课,时间超了3分钟。自己过度语言不专业。老师讲的时间有点长。
表演是一门遗憾艺术,总觉得不够完美。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不会有完美的课堂,想完美总有改进之处。加油,下次不求完美,目标加进步。超越自己!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3
生活中美术作品虽然随处可见,可学生并不知道这是工艺美术,那是建筑艺术,甚至也不知道美术与生活中很多事物有密切联系,学习它有何用处。三年级教材中有建筑艺术欣赏,色彩三要素的练习,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园林、宫殿以及颜色的感情色彩知识很感兴趣,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技能差而眼光水平高,求知欲强的特点,在高年级教学中不妨加重欣赏课比重,一方面可减轻作业练习的压力,另一方面拓宽知识面,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虽然学生作业是幼稚的,粗糙的,可并不影响他们了解丰富的美术知识。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反过来,通过美术欣赏艺术也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其他内容的学习兴趣。欣赏课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绘画技巧欣赏,了解美术家的绘画技巧及表现手法。
2、从身边熟悉的艺术形式欣赏。如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特色欣赏,可把学生带到园林中去具体体会。
3、儿童画与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儿童画和成人作品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各自特色。
4、美术四大门类作品欣赏(指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使学生知道美术包括很多样式,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重绘画学习而轻视手工制作学习的认识错误。
5、中国美术与西洋美术比较欣赏,让学生体会中国书画艺术、建筑艺术、工艺制作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4
本课力求掌握教学内容,突出创新教学的特点,引导同学自主体验,充沛体现主动探究学习的优势。
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纸片的叠加》的第一课时,因为第三册教材中涉和的以彩色卡纸为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与第一册教材《形状的组合》中仙人掌的立体制作局部有重复,所以我将纸牌叠加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同学在统一资料——纸牌的基础上,学习简单裁减纸牌以和卡口插接的方法,为第二课时的拓展教学作铺垫。
本课通过同学尝试练习、教师示范等教学环节让同学在尝试、创作活动中学会考虑、发现、体验和发展,使同学从中体验美术造型的乐趣,在探究创作中提高综合能力。教师例举了最简单的纸片叠加后,同学尝试别的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同学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尝试之后,知道了相同造型纸牌如何叠加,然后再将教学环节过渡到不同造型的纸牌如何叠加,同学的学习经验也随之上升到另一个层次,纸牌的造型开始向多元发展,丰富了创作内容。
在经过了形状分割拼搭、黑白留空移贴、剪贴空缝留白等一系列“形状的游戏”学习后,借助纸牌叠堆造型的形式,本课同学的学习内容是: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发明出漂亮的纸牌立体造型。
相比较前面的平面造型,这个立体构成范畴的学习内容,对三年级小同学而言确实较难,所以,在本课优秀教案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同学学会造型表示的方法、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并籍此进行大胆创作。
在课的结尾教师已经向同学展示了由其它环保型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造型,同学回家搜集资料后可以在下一节课进行更大胆的尝试。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5
这是一节立体造型表现课。这样的课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尤其是面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学习面塑不仅要求学生会用面塑的方法制作小动物,而是要通过面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动手造型能力。
首先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其次在制作环节,我对制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演示,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揉、捏、压、粘等方法,有的学生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面塑是典型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在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介绍。
缺点:在本课中,由于我讲解的不够详细,学生在制的过程中,有的工具使用的不充分。还有我在板书书写上,没有提前试好笔,写的不够清晰,在后面看不清书写的字。这些细节都是我在今后课堂上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四篇: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
我觉得学生在制作底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节省制作底座的时间,也为了让这节课的重点造型设计更突出,我决定改变原来单纯用卡纸制作底座的方法改为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我让学生带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比如瓶盖、废纸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时也带了一些装饰性材料,比如旧毛线、废布角、卡纸、彩泥等。这样一来,这些半成品的底座学生直接用透明胶一粘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在造型上因为材料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参与的机会,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上了这一课之后,我也发现了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引导学生想象时,虽然学生设计的造型新颖奇特,五花八门,但是有时候他们所带来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们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在前面加个条件就好了,即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就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时间关系,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去发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长短及形状决定了所造型的形象,决定了蛋壳是做头部还是做身体。总之,通过这次的一课多研活动,更增强了我上好美术课的决心,上好一节好的美术课,是学生愉悦的体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
任何方法的教学都会有一定的结果,我对小学学科的认识与小学美术的反思。
一、实践教学的应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速写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在对《速写游戏活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游戏活动,学会了如何构图进行绘画。抓住了游戏活动的特点进行描绘。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
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
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六、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七、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1、音乐情景激发兴趣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的种类,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动的立体棋子,设计并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2、培养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条不絮的办事能力,并在活动中能尽情投入。
3、让学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统一,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棋的种类,并能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展示棋类,了解历史
1、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棋。
2、你知道下棋的历史吗?请你与同桌说一说。
三、理解巩固
1、你玩过哪些游戏棋?它们的棋子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来变一个魔术,使平面的游戏棋子立体起来。
3、请同学们思考怎样使棋子立体起来。先与同桌交流,后动手试着做一做。
四、抓住特征制作棋子
1、引导学生注意主体材料和装饰材料的配合,表现出对象的特征。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提建议。
五、交流评价
1、欣赏同学做得较美观的棋子成品。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棋子最漂亮?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3、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什么材料来装饰这些棋子,使他们变的更美观,更讨人喜欢。
六、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社会调查,去发现身边的民间故事、历史,还有什么有趣的民间事物让你感兴趣,试着跟同学、朋友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 观察、体验
1、请你们看到书上的四个棋盘,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与同桌或前后桌试着玩一玩。
2、这个棋盘有趣吗?它包括哪些部分?
A、新颖的主题
B、曲折的路线
C、巧妙的关卡
D、设定起点终点
3、棋盘上最醒目的是哪部分?(路线)它是如何分布的?
4、每个棋盘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你能很顺利的通过到达终点吗?为什么?(中间设了惩罚关和奖励关)
三、画棋盘
指导学生合作画出路线、关卡、起止点、背景。用色要考虑对比。
四、玩棋
1、向同桌介绍你设计的棋盘,请他给你提些建议。
2、在四人小组中挑选一副你们最喜欢的棋盘,然后在组内试着下这盘棋。
心得体会
学生对关于棋子的历史故事很感兴趣,特别是在我讲一些关于棋子历史故事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在制作棋子时我看到了学生积极创作的场面,但是,由于我在讲解制作方法时讲得简略了些,所以在手工方面有些粗糙。
有极个别学生做的棋子只有一种颜色,原因是他们怕麻烦。颜色多了,在做完后难整理橡皮泥。在我再三强调下,他们才肯多用几种颜色制作。这让我认识到,以后在上课前就要跟学生说清楚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我在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森林之王时,得到的答案多是老虎、狮子、大象。学生认为只有体积庞大的动物才能做国王,忽略了当国王所具备的特质。比如说,要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样子,让其他的动物见到它后就自然有一种尊敬、害怕的感觉。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的多是温顺的身体庞大、戴着王冠的森林国王,而不是威猛的形象。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4
本课力求掌握教学内容,突出创新教学的特点,引导同学自主体验,充沛体现主动探究学习的优势。
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纸片的叠加》的第一课时,因为第三册教材中涉和的以彩色卡纸为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与第一册教材《形状的组合》中仙人掌的立体制作局部有重复,所以我将纸牌叠加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同学在统一资料——纸牌的基础上,学习简单裁减纸牌以和卡口插接的方法,为第二课时的拓展教学作铺垫。
本课通过同学尝试练习、教师示范等教学环节让同学在尝试、创作活动中学会考虑、发现、体验和发展,使同学从中体验美术造型的乐趣,在探究创作中提高综合能力。教师例举了最简单的纸片叠加后,同学尝试别的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同学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尝试之后,知道了相同造型纸牌如何叠加,然后再将教学环节过渡到不同造型的纸牌如何叠加,同学的学习经验也随之上升到另一个层次,纸牌的造型开始向多元发展,丰富了创作内容。
在经过了形状分割拼搭、黑白留空移贴、剪贴空缝留白等一系列“形状的游戏”学习后,借助纸牌叠堆造型的形式,本课同学的学习内容是: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发明出漂亮的纸牌立体造型。
相比较前面的平面造型,这个立体构成范畴的学习内容,对三年级小同学而言确实较难,所以,在本课优秀教案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同学学会造型表示的方法、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并籍此进行大胆创作。
在课的结尾教师已经向同学展示了由其它环保型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造型,同学回家搜集资料后可以在下一节课进行更大胆的尝试。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5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了。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一节好的美术课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学在其中,疑在其中,乐在其中。
<线的秘密>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线的秘密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一、课初的激情导课
在起初备课时我一找朋友和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对陶罐形的解决,但是经过推敲之后觉得直接以课件呈现,进行图片对比,会更快更好的让学生自己对陶罐“形”的理解。导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课堂的目标实现方面
第二目标是: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在这里想谈的是对图片的分析要有深度,在目标中“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看似简单,但涵盖得的内容却很多,如果分析图片时不到位,那么学生的绘画就毫无目的去进行了。在选定图片中首先要有代表性,我选择其中一个《舞蹈纹彩陶盆》,首先是盛水用的器具,当时人们席地而坐,在罐口的部位,把人们生活中载歌载舞的场景绘了进去,有主次有节奏的表现人们为美好生活庆贺或祈福的记载。聪明的古人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用概括的方式,将复杂的具体物象概括成抽象又简单的几何形象,再经过有疏密、有节奏、有规律的排列之后,将主要部分突出,展现除了美丽的彩陶文化。
三、深入探究部分
只有学生理解了彩陶装饰中有“先人来自生活中美的感受”,而装饰美化陶罐是将学生引入对线条的排列的一种形式美的法则中,将无意识无想法的去随意装饰变成对美的感受表现。所以线条表现的粗细、长短、排列的疏密与点线面的重复、变化构成的美丽图案。
在此环节中,只有教师有取舍,有深度的合理安排,才能将装饰陶罐作为审美和传承历史文化并存的一堂好课,才能从学生参与、分析到画陶罐和装饰陶罐成为一种自然的审美与表现美的过程。
在检测与拓展部分,更多的形式与生活相联系的拓展应体现,这样在传承方面会让学生思路更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能落实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对美术的学习是一种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6
“花手帕”是湘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课,本课的设计吸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缬一方手帕。
在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很多的课前准备活动,尝试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会变淡,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就想到了用餐巾纸试试,不料效果非常好,干后色彩丝毫没有变淡,再说餐巾纸在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反复尝试,所以我让学生多带点餐巾纸和少许的生宣纸。
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制作纸手帕是成功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
在让学生了解纸手帕的步骤有哪些时,我采用了与学生一起合作演示的方式:首先我很随意的拿出一张纸巾折叠了几下,请一位学生上台随意用彩笔水染制。通过明显的分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先折后染。
纸手帕的制作步骤我一开始没有具体讲解,而是通过与学生合作演示,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演示,很轻松地就了解了制作纸手帕的制作方法。
启发学生有哪些折法时,问学生除了老师折的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折的方法吗,学生分组讨论折的方法并试着折叠。有的学生反映非常快,说:老师,不用折可以吗?我直接把餐巾纸的当中和两端用手捏紧,这样也可以染出很好看的花纹的。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很开心的制作起来并且做的很认真。其实这学生已经把后面一部分的扎染、夹染的制作方法在制作纸手帕中很好的运用了。学生创作出来的方法新颖、巧妙,为后面的染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我认为在美术课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效果我想应该会更好一点。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7
《恐龙世界》一课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喜欢看关于恐龙的书籍,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玩关于恐龙的玩具。“恐龙”是种神秘奇特的动物,没有任何人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人们见到的恐龙图案全是科学家们通过发现它的化石来还原它的形象。这给我们这些想像力丰富的孩子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
由于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共同点不好总结,因此本课教学大多以教师讲述、演示为主,其目的也是尽可能节省教学时间,为学生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但却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教学主体似乎有些错位。在绘画中,忽略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仅仅采用了独立创作的方式;同时也忽略了绘画表现的多样性,没有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多种绘画方式进行表达,大多数学生都以儿童画这一表现形式来完成作业。学习方式和创作方式都显得过于单一。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从孩子们的作业来看,都能表现出不同恐龙的外形特点。他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花纹和鲜艳的色彩对恐龙进行想象和装饰,他们的作业也都能给人们美的感受。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8
《对印版画》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版画系列课中的一个环节,易于操作、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热情。这节课要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此学龄儿童想象力丰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现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应该突出学...
《对印版画》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版画系列课中的一个环节,易于操作、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热情。这节课要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此学龄儿童想象力丰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现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应该突出学生的分析动手能力为主,注意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本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能体现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双主体作用,学生兴趣比较浓厚,最后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创作。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中认知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加强。
其实,我更想和大家交流本节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这节课的难点是巧妙的将印好的画作进行新的创意表达,这个环节探究的不到位,体会不到添加的重要性。如果在课堂中再联系一些对称的知识更能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第二、在选择学生上台展示作品时,要是能够多点时间把各种出现了问题的
作品和一些好的有亮点的作品集体评价并强化本课的重难点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三、教师的示范作品必须是精美的,而我在这方面有待提高。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9
《瓶子上的“花衣裳”》是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第1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启发学生大胆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装饰、变化瓶子,让孩子体验创造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本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饮料瓶,由于饮料瓶是生活中常见的废品,将无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在孩子们心目中,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而对装饰瓶子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欣赏、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瓶子上的花衣裳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进行了多次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从作品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强,对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了,且成功地制作出来了,孩子们把自己的智慧和心灵交织组合创作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形象,美丽的公主;漂亮的花边;圆圆的大脑袋等等,都赋予了作品无穷的魅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展示的作品摆放的位置不够理想,不太利于学生的欣赏和学习;时间的把握上还不是很恰当,从开课到学生制作前花的时间太多,以至于学生制作时间不太够,因而影响了最后的展示讲评;还有在同学发言时,要更注意培养孩子们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总之,感觉本节课上得不是太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教训,争取做得更好。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的方面在如何观察这一步骤。因为,凭空想象的画也是通过看到的事物有感而发的。此外,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写生写实的转换阶段。观察是画画的一切基础。通过看,产生想法,最后才通过画表现出来自己的感受。为此,特地将重点放在了教学生善于观察。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尊重为前提,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生命的良好发展。把教材中的《最受尊敬的人》课堂中,同学之间友好交流气氛,让人觉得非常温馨。
我应多多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建立一个学生资源库,以便更好地为创生美术课堂服务,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相约的地方。与学生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崇拜各种各样的人才,有乐坛指挥家的、有舞蹈家、也有善于朗诵演说的等等。这些人才我们都要及时了解并记录下来同样的人才,在美术课堂里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学生的一点一滴,教师都应该通过倾听和观察,及时把握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并想方设法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提出合理的建议,或给予必要的引导,做学生学习成长的见证人,更作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伯乐。
此外,我更多的以启发为主,建议他们如何更好的去表现自己的画面。从不同侧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就是在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刚开始要求提的过高。这点随着逐渐的了解了本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方法及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使日后的常规教学任务完成。最后,根据课堂教学的不断总结和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提高,使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提高为目标。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1
我这一节课优点在于教学比较紧凑,比较简练、明确。重在充分发挥学生以小组合作创作的精神。课堂上,我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想到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语言也运用的比较好,对优秀的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观点和看法,能够清晰的表达清楚。我也能把握整个课堂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本节课中我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学会用彩线制作贴画的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此外,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本课展示作品的时候,应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充分的时间去展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反思整个课堂,感受自己驾驭课堂能力和应变能力还需要加强,教学语言有待于进一步简练和提高。多向其他教学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使自己早日成长。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2
一、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鼓动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加以夸张,每个学生都心情愉快,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非常努力,三十多个学生没有谁和谁相似,谁和谁雷同,谁模仿谁。我想,他们心里一定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受到尊重的人是自信的,身心的愉悦对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有帮助的。如果我们整天挑他们的“缺点”,剩下的恐怕就是自卑和模仿了。学生在赞美中学习和生活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他们的“本真”受到了呵护,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是不会随波逐流的,不会一窝蜂去赶时髦,更不会以模仿他人为能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应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二、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还加强了与同学的交流,拥有了更多的朋友,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的心理。
三、在作业中,学生把眼睛画得牛眼那么大,有的眼距太宽,有的比例错位,头发就长在头顶一小撮,辨子画得象两只牛角……。此时我便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画,指出同学们画中非常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我十分谨慎地指出画中存在的不足,以商量的口气寻问学生这样是否更好,并给予演示。对学生的画进行点评,或与教师探讨,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过去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求知,因为我相信,著名教育家韩凤珍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3
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了解其特征,课堂上由学生自己主动参与,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依据自己所带物品的形象特征进行联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二,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按照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首先对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发展。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在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第三,体现了美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把握住美术学科的三维目标,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注意培养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4
《去游乐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乘法的教学,按照以往的做法,教师把这节教学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铺路搭桥,逐字逐句地分析过程,认真细致地归纳方法。但是,这样包办代替的最终结果却是以牺牲学生独特的个性、自主探索的能力换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我调控、感悟方法、比较分析、内化吸收,最终所获得的比教师教给的方法和机械的模仿要有意义得多。
整节课我以故事为线索,创设了“去游乐场”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场里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通过让学生合作,既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本零乱的、具体的感性信息进行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清晰的表象,为后面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不同,因此为了能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我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先安排的是同桌合作学习,再小组合作,给学生留有足够完成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对于班上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5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尝试使用水粉或水彩,体验调色。并通过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间色),说出由两个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学生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他们涂抹成一副绘画作品。为了更好的做练习,我提前要求学生准备A4白纸或素描纸2张,以及相关的辅助材料。
学生很熟悉色彩,但是对它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因而刚接触调色时,对它充满了好奇和兴奋,我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观察,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并理解原色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使学生发现色彩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然后鼓励学生放开手脚进行调色练习。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调色非常感兴趣,都愿意亲手尝试用颜料调配出各种颜色,我充分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实践自我发现,我适时给予引导和示范,使学生在实践中既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又学到了美术色彩知识。但是因为初次使用颜料绘画,所以大部分学生绘画时色和水的比例掌握不是很理想,导致下课时作业纸还没干,不能及时交业,到了第2课时要求他们带来作品、剪刀、胶棒对色彩练习作业进行创意造型剪纸、粘贴时,有的学生已经因种种丢了作业纸,导致作业没有能在作业本上很好的保留下来,留下了小小的遗憾,也有部分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不上了作业,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再补,当然,也不可能再占用课堂时间再重做练习,已完成此次作业。我想如果下学期美术课的课时安排可以调整为2节连上可能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每个学期放假前美术作业都会发下去,做为孩子们成长的一个小小纪念,要求他们保留下来的,我想若干年后,当他们再翻开自己童年时期的美术作业,看着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美好记忆在瞬间打开。希望我们的美术教学能引领孩子们走进一片开阔的天地......
第五篇: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
《礼品巧包装》一课,我共设计了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礼品包装属于商品装潢设计领域,这里面包含很多因素,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短,我把学习重点放在了礼品包装的方法和制作上。这期间渗透了礼品包装的审美知识,并通过把祝福语作为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同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装饰能力,还教育了学生过生日应当节俭,不应铺张浪费,增进了友谊。另外,通过小组制作,让学生体会到了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展示阶段,由班里的宣传员采访各组成员,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了解礼品过度包装的社会现象,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多媒体运用恰当,每位同学都学会了包装制作的基本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
同时,本课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重难点的部分,如果让小组互相商讨,并汇报总结礼品包装的不同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小组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有些学生事先没有进行设计,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礼品盒过大,包装纸不够用;只考虑创意,忽略了作品的精美度等;礼品包装已经形成了文化,如果将学生置身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会让学生对包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包装时也会有新的想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将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弥补不足。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3
我觉得学生在制作底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节省制作底座的时间,也为了让这节课的重点造型设计更突出,我决定改变原来单纯用卡纸制作底座的方法改为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我让学生带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比如瓶盖、废纸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时也带了一些装饰性材料,比如旧毛线、废布角、卡纸、彩泥等。这样一来,这些半成品的底座学生直接用透明胶一粘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在造型上因为材料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参与的机会,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上了这一课之后,我也发现了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引导学生想象时,虽然学生设计的造型新颖奇特,五花八门,但是有时候他们所带来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们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在前面加个条件就好了,即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就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时间关系,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去发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长短及形状决定了所造型的形象,决定了蛋壳是做头部还是做身体。总之,通过这次的一课多研活动,更增强了我上好美术课的决心,上好一节好的美术课,是学生愉悦的体验。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4
本课力求掌握教学内容,突出创新教学的特点,引导同学自主体验,充沛体现主动探究学习的优势。
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纸片的叠加》的第一课时,因为第三册教材中涉和的以彩色卡纸为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与第一册教材《形状的组合》中仙人掌的立体制作局部有重复,所以我将纸牌叠加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同学在统一资料——纸牌的基础上,学习简单裁减纸牌以和卡口插接的方法,为第二课时的拓展教学作铺垫。
本课通过同学尝试练习、教师示范等教学环节让同学在尝试、创作活动中学会考虑、发现、体验和发展,使同学从中体验美术造型的乐趣,在探究创作中提高综合能力。教师例举了最简单的纸片叠加后,同学尝试别的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同学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尝试之后,知道了相同造型纸牌如何叠加,然后再将教学环节过渡到不同造型的纸牌如何叠加,同学的学习经验也随之上升到另一个层次,纸牌的造型开始向多元发展,丰富了创作内容。
在经过了形状分割拼搭、黑白留空移贴、剪贴空缝留白等一系列“形状的游戏”学习后,借助纸牌叠堆造型的形式,本课同学的学习内容是: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发明出漂亮的纸牌立体造型。
相比较前面的平面造型,这个立体构成范畴的学习内容,对三年级小同学而言确实较难,所以,在本课优秀教案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同学学会造型表示的方法、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并籍此进行大胆创作。
在课的结尾教师已经向同学展示了由其它环保型资料制作的纸片叠加造型,同学回家搜集资料后可以在下一节课进行更大胆的尝试。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5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活动,其中活动二是课程图标设计课程。图标设计是从每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形式、工具等特征入手,抓住形象表现为主,文字符号色彩象征为辅的设计要素组成的图案,形象的表示一门课程,由于本课的内容较多,所以我请同学们进行了分组合作,两人一组,分工设计课程标志,后画成一幅完整的课程表。本课的难点在于图标的设计,针对这个难点,我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上出示的范作,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讲这是画的哪一门课程?你是怎么猜到的呢?通过这样的分析讲解同学们发现设计要素——我们可以通过用字母表示课程的方法,也可以用本课的学习活动来表示,还有一些学科有非常显著特征的学具,也可以表示这门课程。通过同学们的分析训练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教材中展示了一份中规中矩的正方形的课程表,但在收交作业时我发现了一位同学的作品非常特别,画了一辆巴士车将巴士分成二层,画了五个窗口,每一个窗口表示一天。这样的构图形式非常的别致、生动,让我大开眼界。
三年级的这册课本,我教了好几届的学生,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用这种方式去表现课程表的,这也是老师没有想到的一种创作手法。这给了我一些有趣的启发,于是我在其他班上这一课时对同学们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长方形的中规中矩的课程表的样式之外,我们还能想到哪些有趣的课程表的展示方法?抛砖引玉后,我发现同学们的思维非常的活跃 有的同学把课程表画成小花的样式,有的同学把课程表画成彩虹,每一种颜色代表一天。在接下来的作品展示中同学们展示出了他们超强的想象力,展出了形式各样创意无限的课程表。同学们的创造力让我惊讶,让我反思。我们经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们就是最棒的老师!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6
核心提示:小学生表现各种人物时,大多表现开心、活泼、顽皮、欢乐的一面,较少表现愤怒、悲哀等神态,因而在表现人物的表情时有较大的局限性。...
小学生表现各种人物时,大多表现开心、活泼、顽皮、欢乐的一面,较少表现愤怒、悲哀等神态,因而在表现人物的表情时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单纯的人物表现方式,较全面地认识、理解和正确表达人物的心情世界,在教材中安排了《我的喜怒哀乐》一课。本课特别强调对人物表情神态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把人物眉毛、眼睛和嘴巴等主要表情特征加以夸张,运用多种形式加以造型表现,增添人物的艺术光彩。
《我的喜怒哀乐》一课是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教学时间为两课时:一课以线描写生为主,一课以色彩表现为主。第一课时学生都能对着镜子或照片用线描的的方式画自己。在第二课时的作业要求学生用一种合适的色调画自己的一种心情。在作画时,学生就说:“为什么要涂上那么多的颜色?”学生马上在座位上唧唧呱呱地议论开了……于是,各种答案出来了:“涂上那么多的颜色。就看起来漂亮啊!”“我看那是乱涂。”……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能注意到作品表现的细节,这是可喜的。那么需要对学生解释这是环境色、固有色、光源色等概念吗?我犹豫了一下,对学生说:“那么我们就来互相观察同桌的脸,看看你能找到几种颜色?分别是什么颜色?”学生们又开始激动起来:“我找到了肉色。”“我找到了粉红色。”“我还找到了青色。”“我找到了有点像咖啡的颜色。”“我找到了黄色。”“她的脸上有很多颜色呢。”……
经过观察,学生敢大胆地运用色彩进行表现了。
课后,我想:今天我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不错,可是在备课时我有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过“为什么要涂上那么多的颜色?”这个问题呢?显然我是没有想过的。所以虽然我用很好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在给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就让学生欣赏自画像系列作品,如凡高的作品等。通过欣赏讨论评述研究,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用各种丰富的色彩来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原理。创作时非常自然地运用多种颜色来表现了。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7
任何方法的教学都会有一定的结果,我对小学学科的认识与小学美术的反思。
一、实践教学的应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速写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在对《速写游戏活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游戏活动,学会了如何构图进行绘画。抓住了游戏活动的特点进行描绘。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
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
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六、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七、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1、音乐情景激发兴趣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8
《去游乐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乘法的教学,按照以往的做法,教师把这节教学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铺路搭桥,逐字逐句地分析过程,认真细致地归纳方法。但是,这样包办代替的最终结果却是以牺牲学生独特的个性、自主探索的能力换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我调控、感悟方法、比较分析、内化吸收,最终所获得的比教师教给的方法和机械的模仿要有意义得多。
整节课我以故事为线索,创设了“去游乐场”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场里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通过让学生合作,既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本零乱的、具体的感性信息进行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清晰的表象,为后面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不同,因此为了能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我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先安排的是同桌合作学习,再小组合作,给学生留有足够完成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对于班上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9
一、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鼓动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加以夸张,每个学生都心情愉快,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非常努力,三十多个学生没有谁和谁相似,谁和谁雷同,谁模仿谁。我想,他们心里一定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受到尊重的人是自信的,身心的愉悦对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有帮助的。如果我们整天挑他们的“缺点”,剩下的恐怕就是自卑和模仿了。学生在赞美中学习和生活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他们的“本真”受到了呵护,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是不会随波逐流的,不会一窝蜂去赶时髦,更不会以模仿他人为能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应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二、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还加强了与同学的交流,拥有了更多的朋友,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的心理。
三、在作业中,学生把眼睛画得牛眼那么大,有的眼距太宽,有的比例错位,头发就长在头顶一小撮,辨子画得象两只牛角……。此时我便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画,指出同学们画中非常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我十分谨慎地指出画中存在的不足,以商量的口气寻问学生这样是否更好,并给予演示。对学生的画进行点评,或与教师探讨,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过去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求知,因为我相信,著名教育家韩凤珍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
三年级美术第六册教材中的《恐龙世界》一课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往往提起创作,都是比较难上的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本课的作业要求是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创作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
观察是创作的前提条件,而恐龙在几百万年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有通过图片来了解它的外貌,而恐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家里恐龙造型玩具或画报及资料。上课刚刚开始,先由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恐龙的画面以及教材中的学生作业,然后让学生展示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资料,接下来环节我没有急着让学生直接创作,而是拿起学生带来的一个玩具说:“同学们,虽然真正的恐龙我们没有见过,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根据它的模型,来了解它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观察,它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它的每一个部位也是完全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的”。
说到这里,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先画出一个椭圆形,在它的上面画上了一个小圆,又加上两笔,这时学生就大声喊:“这是恐龙的头”,接着又画出它的身体,我这时便趁热打铁。“谁能到黑板前画出它的四条腿”。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在我的帮助下,一名学习中等的学生画出了这只恐龙,不用说,这节课的难点已经突破了。“下面该看看大家的表现了”。同学们都忙着拿起水彩笔画了起来,通过刚才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一些优秀生不用说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稍差一些的个别学生也只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就完全可以顺利完成作业。结果不出所料,在展示作业时,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到前面展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1
《我们来下棋》一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目,将绘画、手工制作和游戏结合起来,既布置了立体造型设计,又有平面图形设计,让学生充分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逐步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又要注意活动的功能与目的,本课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
活动一是制作立体棋子。活动二是与同学合作动手设计一幅有趣的游戏棋,并和同学玩一玩。 教材上展示的棋子均为立体造型,都采用拟人、拟物的方法将平面的文字转变为可视的立体形象。制作棋子的资料可谓多种多样。如小罐子、小瓶子、纸筒、球、小方盒等为主要造型资料,还包括彩泥、彩纸、线、绳、彩笔等辅助资料,方法更是不拘一格:有彩泥的塑、剪刀的剪、胶的粘合、笔的彩绘、纸的拼贴、纸盒的插接组合、线状资料的缠绕等等。其中,棋子“王”和“后”用的是彩泥、乒乓球和卷纸筒等资料,在造型上抓住了王的威严与睿智,后的雍容与大方的特点,使得角色身份一目了然,且诙谐有趣。制作“马”的棋子时,采用简化概括方法,只用彩泥塑出马的头部。“兵”则先用彩纸撕出士兵的盔甲、宝剑和坚盾,用胶装饰在纸筒上,这样,一位持剑持盾威风凛凛的蓄须士兵马上出现在眼前。
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尽量做到简单易懂,让学生一下就能明白,说话是有艺术的,掌握好说话的方法很重要。我会一直学习下去,因为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2
“花手帕”是湘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课,本课的设计吸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缬一方手帕。
在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很多的课前准备活动,尝试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会变淡,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就想到了用餐巾纸试试,不料效果非常好,干后色彩丝毫没有变淡,再说餐巾纸在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反复尝试,所以我让学生多带点餐巾纸和少许的生宣纸。
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制作纸手帕是成功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
在让学生了解纸手帕的步骤有哪些时,我采用了与学生一起合作演示的方式:首先我很随意的拿出一张纸巾折叠了几下,请一位学生上台随意用彩笔水染制。通过明显的分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先折后染。
纸手帕的制作步骤我一开始没有具体讲解,而是通过与学生合作演示,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演示,很轻松地就了解了制作纸手帕的制作方法。
启发学生有哪些折法时,问学生除了老师折的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折的方法吗,学生分组讨论折的方法并试着折叠。有的学生反映非常快,说:老师,不用折可以吗?我直接把餐巾纸的当中和两端用手捏紧,这样也可以染出很好看的花纹的。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很开心的制作起来并且做的很认真。其实这学生已经把后面一部分的扎染、夹染的制作方法在制作纸手帕中很好的运用了。学生创作出来的方法新颖、巧妙,为后面的染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我认为在美术课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效果我想应该会更好一点。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
[智育目标]:
用喜欢的方式描绘出自己心中最尊敬的人的样子
[素质发展目标]:
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物特征的描绘
[教学难点]:
不同职业的人物特征的描绘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
绘画用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或水粉、彩铅
2.教具选择:
绘画用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或水粉、彩铅
学生活动设计
结合祖国发生的各种事件理解战斗在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光辉的形象(如非典时的白衣战士,汶川地震中的解放军战士)请学生搜集个方面的资料了解时事关注祖国的发展。
一 师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师问:今天早上吃什么?谁做早饭?学生四答……师:引导……
你们身上穿向衣服谁做的?学生讨论回答……师;引导……
板书《受尊敬的人》
三、 分小组讨论哪些人,是受尊敬的人。学生讨论……师巡视参与。
1.学生分组发言……爷爷、奶奶,父母、教师、軍人、医生、警察等……
2.学生发言说一说:谁是受尊敬的人,为什么受尊敬?
学生发言、活动……
教师小结:老师这职业为社会上培养人才,辛苦的工作他们受到社会上的尊敬!
学生举例说说什么人、职业受尊敬?师引导……
警察 保卫人民生命安全
医生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农民 民以食为天
教师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清洁工 辛勤劳动美化环境
工人 制作的产品和我们的生活关系
播放多媒体图片、如、军人,这职业、人物有什么特征?
启发学生说一说。师引导,如;有军装,军微,背景应设、飞机、大炮、船、舰、来体现军人的特征等。医生、农民、工人、清洁工……启发学生根据职业形象说一说,学生活动回答……师:引导……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范例、图中是些什么人?做什么工作?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的?(学生分析、讨论、发言)
师:引导……
四、 课堂巡视指导。
a) 帮助学生构图安排画面,应设置背景。
b) 启发学生使用工具、颜料。
五、 总结、评价
a) 展示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作业的人物特征 、画面安排、及涂色讲评的同时引导学生参评、互评。
b) 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社会上受尊敬的人。
教后反思
关于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学生们的认识多局限于两种人:家中的老年人;社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人。而对于生活中默默无闻的为他人做好事,进行奉献的人,却被大家忽略了。于是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回忆:是谁早早起来为我们准备早餐,是谁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是谁为我们疏导交通,是谁每天晚上陪我们做功课,复习学习内容……经过一点一滴的启发,孩子开始感激身边为自己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由学会感恩到运用美术手段来表现、赞美这些人,有感而发,不再是强硬的制定学生画谁,作业效果虽然不够完美,但充满了感情。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4
这是一节立体造型表现课。这样的课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尤其是面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学习面塑不仅要求学生会用面塑的方法制作小动物,而是要通过面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动手造型能力。
首先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其次在制作环节,我对制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演示,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揉、捏、压、粘等方法,有的学生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面塑是典型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在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介绍。
缺点:在本课中,由于我讲解的不够详细,学生在制的过程中,有的工具使用的不充分。还有我在板书书写上,没有提前试好笔,写的不够清晰,在后面看不清书写的字。这些细节都是我在今后课堂上需要注意的方面。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5
本课是本单元对折剪纸的第一课,因此教师在提出教学任务之后,应教会学生如何将纸对折,以及对折后可以让学生先画好样子,然后再剪。这样就可以减低剪纸的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功能是靠移情和共鸣来实现的。情境对激发人情感有特定的作用。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成就动机,而成就动机来源于研究、探索、发现、挑战成功后的快乐体验和自信心。为此,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性的问题“找出教室里藏着的其它折法的团花,学着折一折,剪一剪,让你的团花多变起来吧”,让学生在寻找、研究、制作、交流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让团花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也就体会到了剪纸的价值所在。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课程标准》指出的: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因此我设计了挑战型的任务活动,“美化我们的生活…如杯子、服装、花瓶等,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鼓励学生选用不同方法,把期望带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设计说明: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满足孩子们欣赏与被欣赏的心理需要,呵护孩子们的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这个环节中,其实能剪出怎么样的造型并不重要,关键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凸现个性、合作交流、分享快乐。
为了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体现知识技能的延伸与延续,在课的结尾,我提出“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剪纸网中有许多关于对称剪纸的知识,点击一下鼠标,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旨在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让学生主动去亲近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剪纸民间工艺,去感受剪纸艺术。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