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

时间:2019-05-13 20: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

第一篇: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

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

如何获得点数?

近年来,我对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一改过去全力教学生全面审题,正确立意,如何使中心明确,材料充实,如何使语言准确生动的传统做法,把重点转移到深入学生实际,教学生认真体验生活,疏通源头活水,扩充阅读面,加强形象积累,学会现象思维,充分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上来,初见成效,反应良好。三年来,我所教的学生的作文有十几篇在市级或市以上刊物和竞赛中发表和获奖。

一、走出课本,疏通源头活水,深入学生实际,教学生认真体验生活。

现行语文教材是我们过去作文教学的基本依据,大多是鲁迅、老舍、冰心等名家的大作。毋庸质疑,用来进行作文教学当然有用,但它们的时代性强且有些语言让我们的学生难以接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文章写好,就须有活水源头。源头何在?不在课本名作中,那只是清源,而不是活水源头。真正的活水源头在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在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因此,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课本上的名家大作中走出去,深入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使作文之源头活水不断地流出。

学生目前的作文与其生活之源处于几乎断流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形成,我分析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分地依赖课本,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使学生成天地陷入其中,不堪重负,脱不开身;二是因为学生不认真体验生活。之所以过去同学

们写《我的爷爷》,都会把自己的爷爷写成鹤发银髯的老寿星,而且都会讲故事,其故事比爷爷的胡子还多呢!这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是因为不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表现。因此,我在作文之前,先把题目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对写作对象及其有关的事物作观察、记录,然后在课堂上限时完成。实践证明,这样作文,学生有东西可写,而且思想明确,语言生动。

我作为指导者,常与学生一道观察,并了解他们的生活、感情等。不懂得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不知道学生写的是真是假是正是错,就失去指导者的资格,否则又会走到老路上去。照本宣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我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写同题作文。为此每个学期我都写了不少作文。这些作文我并不摆先生的架子,而是有意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素质水平。我把我的作文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甚至有意识地选择性地模仿。

二、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取得间接经验,积累形象。疏通了源头,还不能写好作文。因为命题者并不完全依据某个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命题,而必然会涉及学生现实生活以外的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靠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是无法涵盖的。长江奔腾万里,波澜壮阔,是因为它不仅有天下第一的青藏高原为源头,而且还因为它是千支溪流的汇集。写作也是这个道理,过去有些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有的简

直是畸形。如有的数学可以考满分,而作文却错字错句连篇,惨不忍睹;有的连广东省会在哪里却不知道。因此必须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汇集知识,积累形象。否则就会使已经疏通了的源头活水因流程太长而断流。

我指导学生阅读,既要求学生既要读也要看。读书读报,看电影看电视,有条件的还可以上因特网,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增加新知识,积累新形象.坚持课内外结合以课外为主;古今中外,以中以今为主;概念形象相结合的以形象为主,一般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以个别为主,文科差的多看文史,理科差的多看科普。还根据学生的特别爱好来指导,我班有一个同学喜欢诗歌,我就指导他看诗词,他现在不仅散文写得好,还会写诗填词,这恐怕在中学生中少有。这样的指导,源头有活水,又能汇集各种知识,就不会腹内枯竭,而会文思泉涌,下笔通神。

三、教学生正确处理思维与表达的关系,发挥思维定势的作用。

过去我对表达内部的关系处理抓得比较多,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有关思维科学的书籍,发现专抓如记叙中的抒情,议论中的叙述等表达内部关系的处理是个失着,明白了表达与思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作文的全过程,表达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其实质是思维问题。叙述、描写、抒情、说明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依托的,议论是以抽象思维为依托的,要想写好,首先要想好,于是,我在作文教学中重点处理好思维与表达的关系,特别重视形象思维在作文中的运

用,因为形象思维目前在学生中是个弱点。

关系明确后,我就着手抓训练。比如描写时,就试着把形象思维的分解组合与联想同修辞方法结合起来,当学生需要描写某一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就指导学生从记忆中分解出与陌生事物具有相似性的具体形象(表象)来,然后选择一个理想的同陌生事物用比喻词联结起来就成了比

喻......依类指导,用不着上什么思维课,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在训练中,我还注重给学生进行思维定势训练,作文的定势有点象下棋中的套路。多种多样,如议论文有“三三制”、“五步式”结构模式,修辞上的整句和散句的结合,写人物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事件的 结合,描写中的行为、心理、外貌板块,写事的完整情节与细节的结合等等。例如当学生在举例论证时,就指导学生立即联想一些与此性质相反的例子以形成举例论证与正反对比论证的组合板块。实践证明,这样训练有助于在作文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准备状态,有助于形成敏捷的直觉反应,对于限时写600字的短文非常实用。我的不少学生掌握了几种套路,写起作文来既不会写不满字数,也不会临场手脚无措。

第二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三点体会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三点体会

作 者:张爱华 等 级:★★★ 录 入:小灯审 核:小灯 更新时间:2009-4-14 14:54:1

4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爱国主义;远大理想;传统美德;奉献精神;弘扬正气;见义勇为;艰苦奋斗;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指导者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分块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⒈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

2.围绕联想材料来拟定文题

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联想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紧抱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

比性及对比度,从而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

三、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运用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如 1999 年全国考题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自拟题目,写出文章。有不少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记叙科学家不辞辛劳,终于完成人类记忆移植的发明过程,最后讴歌了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这样写,固然可以,但难出佳作。而一位考生,自拟题目:《伤心儿女》叙写三位不孝儿女,原想通过移植记忆,摸清母亲遗留下来的家底,可记忆移植之后,儿女们看到的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这样,作品就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考其原因,作者完成转未知领域入已知领域的思维过程,对平时训练的“传统美德”题材中“孝”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话

题进行重新审视,并取得较大成功。

以上三点体会,是我教学中的一些愚见,望同行们斧正。

第三篇: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尝试

作文不等于创作,它有自己的个性。作文教学的理想在于使每位学子皆能作一手好文章,在于使他们对作文有兴趣、有信心,这应该不是天方夜谭。

高中作文教学与小学、初中作文教学相比较,从实践看有许多先天性不足,有时让人感到就像在一颗老树上雕出精彩图饰一样困难。然而,这正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天职。

一、为写而准备

写作是一个系统,搞作文教学不抓住阅读,无异于以蚍蜉撼巍巍泰山。因此,可以说丰厚的阅读是写作成功的一半。围绕这个问题,我通常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正在读什么;二是需要学生读什么;三是要求学生怎样读。

先谈第一个问题。不了解学生正在读什么,可以说我们所有的阅读指导全是白搭。通过对几届学生进行调查,我发现能保持长期课外阅读(指健康而有益的阅读)的学生不超过30%,这是令人悲哀的。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不少学生也有“长期阅读”的习惯。但他们读的是什么呢?是有意让人毛骨悚然的《魔戒》、《堕落天使》(杂志);是自称为曾经做过警察的网络小说《花心不是我的错》;是一脸洋相的英国人写的新的电脑游戏故事系列《龙枪编连史》;是宣扬稚气十足,怪异无比的动漫。高尔基曾有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今天应加上一句:书籍也是人类倒退的陷阱。曾经有位理科老师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你们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好学生的阅读方向,此言甚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结合优美的诗词,经典的戏剧,精彩的小说,潇洒的散文告诉学生,何为美何为丑,何为善何为恶,并借此向他们推荐佳作、名著,为他们打开阅读视野埋下伏笔。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需要学生读什么呢?我认为可以读两类书,一类是“小书”,即狭义上的书籍报纸杂志;一类就是“大书”即社会。先讲前者,能读的太多,但一定不能读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能读使学生目光短浅,功利市侩的。从目前的实际来看,高中生可读的分为三类:一为适合学生读的优秀的语文报纸,如《语文报》;还有适合他们读的杂志,如《辽宁青年》、《中学生阅读》、《读者》、《杂文月刊》。一为适合他们读的当代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如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一为读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但又有必要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及外国名著。如何让学生了解社会,这是目前高中实际教学没有解决好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除了让学生直接参与社会调查或其它的社会活动外,还有一个可以做到、可以充分利用的方式,那就是电视。比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可使学生了解目前发生一些令人关注的事情;《艺术人生》、《名将之约》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阅读他人的人生以丰厚自己的人生;《法治在线》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了解社会的法制状况;《新闻联播》也可以使学生较快地了解当今中外的大事与动态。我觉得这种通过电视对“社会”的阅读,对一直被禁锢在社会之外的高中生来说不仅可行,而且更为迫切需要。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这个问题可能是最重要的,但在现实却总是被冷落一旁。读报纸杂志,可以鼓励学生或组织学生订阅报纸杂志进行长期的阅读,也可以将一些佳作及时复印给学生;读经典名著,可将一些最基本的书目分置在各个学年的寒暑假和国庆节期间有计划阅读,并要求写读后感;读“电视节目”,可以与家长配合安排学生观看节目的具体内容及时间,也可以将其中一些优秀节目录制下来,安排学生在校集体观看。我相信:只要指导安排得当,尽管有高考压力,有社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不仅有时间读书,而且能读得广泛,读得有效。

二、如何愿意写

许多学生之所以作文水平一直没有上去,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没有正视学生不愿写作文的问题。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只有正视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才是唯一的选择。

1、从写日记开始

不少学生一直怕写作文,甚至到了高中阶段仍有一些学生怕作文。为此,不少从事小学、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师尝试让学生写日记,效果不错,这是因为小学生与中学生毕竟还处在学习语言可塑性较大的时期,那么到了高中阶段呢?我曾用一年时间对高一学生只写日记的尝试,从实践来看,尽管在高中阶段进行这方面的尝试难度较大,但只要坚持下去,效果应该不错。在进行尝试的过程中,我觉得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日记的要求要循序渐进。一开始要求可放低,不能过于急躁,只要学生天天写就可以了。此时,语文老师要能沉住气,要坚信学生的日记水平定会提高。二是要真正帮助后进生解决经常找不到写作素材的问题,这也许是后进生最急需帮助的问题。因此,语文老师要尽早及时地发现这些后进生,要长期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发现素材的能力。三是要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日记中的闪光点,因为后进生特别需要鼓励。

2、当然,在高中阶段只写日记是不现实的,因为高中作文教学目标比小学、初中难度大多了,要解决学生高考的问题。所以待学生对写作有了一定的兴趣与基础后,就要逐渐地对写作提出一些合适的要求。但在提要求时态度要民主,要尽量将高中作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交给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老师的想法与做法。

3、学生往往不喜欢老师的命题作文,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命题是命令,方式不民主。于是我在每学期初让每位同学出不少于五个他们最想写的文题。这样一来,有几个好处:一可以看出学生到底爱写什么、能写什么;二可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文题让他们写,从而解决他们不愿写老师命题作文的问题。

4、语言要追求个性化,要力求大胆想象与创新。现在的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大众化,没有自己的语言;在构思上又没有大胆的创新,想象的成分太少。而这些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达到的。但从我的实践看来,有不少学生并不是写不出语言个性化、富于创新、富有想象力的文章,而是因为我们语文老师平时在这方面的鼓励太少。我曾教过一个令很多教师看来头痛、语文也并不好的学生,他的一篇课堂作文,获得过一次全国性中学生作文竞赛高中组特等奖。后来我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我提出几个要求有关,我要求那次作文必须讲究语言个性化、富于大胆想象与创新,否则视为不合格作文,而那位同学的作文恰恰非常具有自己的个性。

5、适当写些时事,抓住与社会互动的机会。比如2002年的“非典”曾横行中国一时,弄得人心惶惶。作为高中生,当然不能回避这一重大问题。于是我们组织学生课前自己搜集有关“非典”疫情的资料,然后写文章,再进行评比。有一位语文老师干脆发动学生给广东省中医院写一封信,并寄出,结果广东省中医院真的给他们全班同学回信,这件事对全班同学乃至全校都产生了极大的好影响,其中有一段写得较感人:“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你们向我们医务人员送来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我们相信:有你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夺取抗击‘非典’这场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6、定期现场作文竞赛。水平较高的学生参加每学期一次的现场作文竞赛,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他们本来就有一种优越于他人的感觉,这种优越感可使他们愿意将自己最好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对水平一般的同学而言,这种办法不一定效果好。

7、语文教师有时不妨自己也来写点作文。比如一般的学生都怕写诗歌,于是我干脆也来写点诗歌,读给学生听,然后再请学生自己尝试写诗。这种办法有时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时完全可以激起学生更高水平的发挥。比如我教过一位学生,他有三首诗一次性发表在《少年文艺》上。他还写过一首题为《圆明圆》的诗,语言不仅是有较强的美感与浓郁的滋味,更写出自己对圆明圆独特的理解。

三、善待学生的成果

学生的作文完成后,不论好坏,都应慎重对待。我的做法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互批

通常每次给学生具体的批改作文的标准,使他们细致、全面地批改同学的作文,使他们在批改他人作文时能学到他人的长处,也能从他人的不足中吸取教训,通过几年实践,我发现只要我们坚持这种做法,很多学生是完全可以批改很认真、较有收获的,而且可以大大加快批改作文的速度,使学生能很快看到大家对自己集体成果的评论。

2、重写与比较

对有些在某些方面总是犯错误的同学,有时必须宁可让其少写几百个字,也要让其重写,比如有些学生总是很马虎对待审题,这时候如果有几次重写的机会,定会使他对审题体验较深,而且也渐渐地学会如何审题。

有时候,我们可以将优秀的作文与问题作文,直接进行比较,让学生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文章,进行评论,从而体验到怎样写才是好文章的道理。

3、抓住闪光点

有时候,有些后进生作文在整体上并不优美,如果仅以此而不去发现其闪光点,时间一长,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写好作文的信心。

4、推荐发表

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推荐到校刊、到省级各类中学生报纸、杂志。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最好能及时地将学生习作,往外推荐。因为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而且他们希望这种承认来得早些更好。我曾教过一些生源不好的普通高中的学生与生源相当差的职高的学生,在近两年时间里,他们共发表获奖的文章近30篇,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成功。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的三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善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于各个环节中运用新教法。

《羚羊木雕》中,学生围绕着该不该拿羚羊木雕送人,以及既然已经送人,又该不该要回来等问题,各抒己见,争论不休。遇到这种情况,我没有简单地给出唯一或标准答案,而是启发引导、展开讨论,把学习效果扩展到课文之外,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任何事物不能简单地用“对”“错”“好”“坏”来作绝对的评判,合理的东西也包含着不合理的因素,不合理的东西也可能会有存在的必然因素,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事实证明,学生是喜欢自己动脑而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

二、让情感进入课堂,创设生动情境和想像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理性地呈现文字的“静态”,但“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课文的教授中展现生活的情思,学生才感到新奇有趣、活力倍增。

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为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精神与爱国情怀,课前我有意识地提及学生熟悉的《上甘岭》,让学生重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美;然后配以悲壮的音乐,介绍当时国内国际形势;最后转入深情地介绍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此,课文未“动”,学生已经沉浸其中。这种引情入境,使学生仿佛看到黄河“金涛拍岸”,长江“滚滚东去”的壮美,也使他们仿佛听到“山润幽鸣”,“小鸟啼叫”的清新。情境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形成直接印象,从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想像,拓宽课堂的意境。

三、把质疑带进课堂,启迪创造性思维。

李政道教授在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座谈时曾说:“同学们,有没有在一些观念问题上提出过问题?比如对牛顿力学会不会问诸如„我为什么要学它,为什么它不可能是错的‟之类的问题。这种年纪不问这种问题,将来就问不出这种问题了。”李教授在此强调的大胆提问、勇于质疑的精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干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海阔天空、“胡思乱想”。我认为,一堂课有时虽被一个问题多“缠”了几分钟,但对学生而言,可能就“缠”出了真知,“缠”出了能力,“缠”出了创造性思维。这正是一种教育目标的达成。

质疑能力的调动,需要抓住学生心理,倡导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国外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若采取积极态度,学生的能力则可以发挥80~90%。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从易做起,及时鼓励、表扬和激励。积极的评价,能促进求新的动力,教师的热忱期待,也常常会促发学生的巨大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时以满怀期待的心态对待每颗求知的心灵,从而感染激发他们。

第五篇: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如高一开学的第一次作文,就是让同学们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的家族。高二第一学期有两个单元的诗歌,一开始学习,我就布置每人写一首诗、写一篇评论。世界杯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就以足球为话题作文。即使有时候是命题作文,我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对学生作文完成的时间也是比较自由宽松的,只规定一个大概时间。我不想由于时间的限定使学生的作文过程不完整,只是匆匆完成一个作业而已。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现代八股”。既然学生作文是其创作的艺术品,那么就必然允许他的自己的作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实践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学生欢迎,习作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而我多年来,更重视课外作文。所谓“为主”不是指课内作文的篇数比课外的练笔还要多,而是说主要看重的还是课内作文,把课内作文看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把课外的写作看作

是辅助手段;对课内作文花时间多,用心多,精心计划,精心批改,而对课外作文,则任其自由发展。我对这种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三、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我一向不认为作文知识和能力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姑且不举那些什么作文知识也没有的大作家为例,也不引用鲁迅先生不要相信文章做法之类的名言,单就我们自己的体会而言,知识到底在其中起多大作用,就很值得怀疑。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考写作知识不及格的人绝不是个别的特例。对我们写作有益的倒是一种沙龙式对话,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给大家写作得失的启发。基于这样的一些基本想法,我的作文评讲课是“沙龙”式的,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作文,展开广泛的对话。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我既据理力争,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不是纠缠于所谓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理论,包括教材的写作内容也绝不拘泥,甚至有时会把它作为我们批评的对象;而是以学生的习作为话题,以鲜活例子为讨论的出发点。人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在课堂中具体地体现就不容易,而且要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似乎很难。而我们认为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学生往往能成为“主体”,非常投入,学生和我自己都觉得效果不错。

下载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风险管理三点体会

    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基于铁路传统管理更高层次的安全管理,是铁路部门在铁路发展新时期实施的战略性新举措。笔者认为从三个方面可以说明安全风险管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创......

    学习新党章的三点体会

    学习新党章的三点体会 这几天,通过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党章,思想上受到一次教育和洗礼,党性上得到一次锻练和提高。下面结合个人思考和感受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主要是把自己......

    三点体会感言十七大报告

    10月16日下午,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一层西大厅热烈讨论十七大报告。十七大代表、商务部部长XXX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十七大代表、商务部部长XXX说:我谈几点体会。第一个体会......

    课外阅读指导的三点体会

    课外阅读指导的三点体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代写职称论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

    学习资本论的三点体会

    学习“资本论对现代企业的启迪”的三点体会 以前读本科的时候,没有学习过资本论,只知道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知识是资本论中的理论。学习了梅教授的“资本论对现代企业的启迪”......

    我谈三点体会(含五篇)

    我谈三点体会。 应该说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首先是得益于近年学校和各院系上下对教学这个环节的重视。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各项教学管理措施的严格完善以及各项教学活......

    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5篇

    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文在高考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高中作文由于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经常不能放开写作。针对学生写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