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学生一起快乐写作
和学生一起快乐写作
—— 初中生英语写作兴趣及能力培养策略
陈景琳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双语学校(山东省潍坊市261061)
【摘要】:社会生活的日趋国际化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本人在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20年中,注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扩大信息渠道、加强写法指导、改革评价方式等措施,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在这里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文化意识;信息渠道;写法指导;改革评价;持之以恒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国际化,涉外活动日益广泛、深入地融入日常生活,使英语不再仅仅是求学深造的条件,而是作为语言工具,成为高素质公民所必须的技能,这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现在许多学校,特别是双语学校,在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效的尝试,学校都在重视英语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主题活动,搭建学生学习、应用英语的平台,使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但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社会同样需要较高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注重听说能力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水平,对写的技能目标要求是:能根据写作的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依照学过的体裁或话题,根据所给情景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多数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都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害怕写作,考试中失分也较多。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普遍原因是:一是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二是没得写,三是不会写。为此,我在教学中潜心探索,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文化意识,让学生敢写。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每个教学单元都含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在平日的教学中,对每个话题背后的文化背景我都与学生一一探讨、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对不同文化必定会产生强烈的新奇感和研究的欲望,通过“听”“说”“读”逐渐地丰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如东西方姓名的不同表达方式、东西方家庭结构、学校教育、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消费观念甚至价值观的差异等,使学生胸有成竹,轻而易举便能够将谈论过的内容记录下来,也会产生将自身情况“写”出来的强烈愿望。另外我还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主张任何文化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任何文化都既有先进的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逐渐拥有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创作意识。例如在写“我的家庭”时,许多学生都对“我有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有很强的认同感,认为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是非常和谐、快乐的,通过对家庭成员不同特点的介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亲情,老师在欣赏时倍感欣慰。
二、扩大信息渠道,使学生能写。
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认为把这句话的精髓运用于英语写作也非常适合,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阅读,学习相同文体的写作共同点,也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如在讲解一篇以马克·吐温为主人公的阅读理解短文时,我没有仅仅把这个小幽默翻译给学生并告诉他们正确选项,而是和学生一起了解了马克·吐温的生平及代表作品,并且绘声绘色地为学生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在学生听得入神时戛然而止,让他们“欲知后事如何,自己课后品读”,许多学生不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还读了《竞选州长》等其他作品,许多学生也因此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作为即将走向国际大舞台的现代中学生,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也非常注重引导他们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如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各种媒体获取最新、最全、最准确的第一手材料,为自己的写作服务,久而久之学生也培养出了上网多学习、多搜集有效信息的习惯,并且有效的补充了已明显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世界的课本知识。如在写作“我崇拜的人”时,学生写的著名人物从中国古代的诗人、近现代的作家、流行歌手、奥运冠军,到莎士比亚、达芬奇、居里夫人、门捷列夫、笛福、西奥多·罗斯福、比尔盖茨、巴菲特„„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偶像,他们查阅资料并合理筛选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每个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偶像也让其他同学了解了更多的名人轶事,同时还起到励志、自强的作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我也经常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外出旅行,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开阔眼界,也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素材。
三、加强写法指导,助学生会写。
在对话学习和阅读短文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赏析经典佳句和写作方法。英语写作首先需要培养英语思维,而初中阶段背诵和仿写是培养英语思维的最佳方式,通过原文的输入形成良好的语感,逐渐积累内化为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形成输出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学会了用学过的语句表达自己熟悉的话题。例如在学习“过去的旅行经历”时,通过不同文章的对比阅读,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了描写过去旅行的基本写作要点和顺序,虽然学生去过的地方五花八门,但每篇文章都遵循了相同的写作要点:When and where I went.--What I did.--How I felt./ What I learnt.(何时去了何地-做了什么-感觉如何或学到什么),自然少走了很多弯路,写作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不断提高。
四、改革评价方式,促学生愿写。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刚刚开始接触写作时肯定会感到力不从心,为了不让学生的作文本成为“大花脸”,我采取了两次批改的方式。先让学生将习作写在纸上,老师批改讲评之后再誊写在作文本上,老师再次批阅,经过两次批改之后学生出错相对较少,出现在作文本上的分数也相对较高,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改错也变得相对从容,避免因分数低、出错多而出现过早放弃的情况。首次写作之后我会上一节讲评课,我的讲评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佳句鉴赏。我把学生习作中的精彩的句子输入PPT课件,并在每句之后署上作者的名字,并将同意句子的不同表达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并让学生将这些佳句抄写在自
己的作文本上。这样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同时使入选佳句的学生加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更加积极尝试创新;而其他学生在学习借鉴佳句的同时也会产生羡慕的心理,暗下决心要积极尝试,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例如我在讲述写作要点时特别强调一篇完整的作文必须要有主题句(首句或尾句),甚至很多文章需要有首句和尾句,因此我每次讲评都有“最佳首句集锦”和“最佳尾句集锦”这个环节,同学们将精彩首尾句记录下来,以后再写类似题目的时候可以参考。
注:现在进行时习作讲评PPT
2.错例辨析。我把共性的典型错误输入PPT课件(当然不会署上作者的名字),先引导让学生诊断、修改,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并修正表达中的错误,也让学生记在作文本上,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
注:现在进行时习作讲评PPT
3.反思提升。讲评习作不仅仅是为了告知学生本篇文章写作的成败或学习他人之长,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这种文体的能力。因此每次讲评完一篇习作之后,我都会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根据体裁归纳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注:现在进行时习作讲评PPT
除了改变讲评方式之外,我还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合着的作文本翻开来。我定期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打成电子稿,配上插图或照片,打印成册,放在教室的书架和宣传栏上展示,发在班级或个人的博客中,每个学生都成了拥有自己作品集的小作家,有的学生甚至已成为同学们公认的“名作家”。这既给了学生展示的平台,也给了他们相互学习的机会。家长开放日时家长看到孩子的作品都非常欣喜,学生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创作热情自然日益高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写作的引导和培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探索,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就能使他们加深生活体验.获得各种知识.促进观察思考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和灵活性,以熟练运用所学英语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第二篇:快乐写作
第一讲
快乐写作
美文欣赏
我学会了游泳
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到了。我把书包、课本什么的都塞进了抽屉。正忙着,爸爸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笑着对我说:“玲玲,暑假又到了,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什么话?”我漫不经心地问。“你不是打赌说到小学毕业还不会游泳,就把名字倒写吗?”“急什么,暑假还没过。过几天,我拜表姐为师,准能学会。”我胸有成竹地回答。
这一天,我和表姐来到了体育场游泳池。游泳池里人真多,大家兴高采烈,可我心里却直发怵。表姐瞟了我一眼,问:“害怕了?”我不服气地说:“我才不呢。你不是说游泳不难学吗?”“当然了,不过首先你得不怕苦才行。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听了表姐的话,我俏皮地伸伸舌头,心想,表姐还挺像小老师哩。
到了池边,我硬着头皮下了池,表姐让我抓住池边栏杆学“闷水”。我问:“水中能睁开眼吗?”“能。你先深吸一口气,再把脸埋进水中,来,试试。”我皱着眉头犹豫着,闷到水里那该多难受呀。表姐微微一笑:“我说你是个胆小鬼吧!”我火了,大声说:“你别门缝里看人!瞧我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管三七二十一,头一低,把脸埋进了水里。嘻,水好像并不那么可怕了。我试着睁开眼,只见一片碧莹莹的水。我这才抬起头来,冲着表姐说:“怎么样?看看我这个‘胆小鬼’!”“别高兴得太早。下面学打水。”表姐让我仍然抓住栏杆,用腿使劲拍打水面。我只打了几下,就没力气了。表姐就叫我休息休息。我想:“我得好好练呀,要是怕苦怕累,可要输给爸爸了。”于是,我把嘴一噘:“不休息,再练!”表姐疼爱地拍拍我的肩膀,我俩一边说笑,一边继续练习„„ 半个月后,我游泳很有进步,不但学会了“狗爬式”,还学会了“蛙泳”。
我得意地对爸爸说:“爸爸,你输了。”爸爸爽朗地笑道:“有志者事竟成。你不怕苦,又有决心,爸爸当然输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和表姐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赏析】
这篇作文记叙了小作者在暑假里经历的一件事——学游泳。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学游泳的经过写得相当生动具体。文章首先交待了事情的起因。这虽然不是文章的重点,但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通过父女之间的对话来展开的,不仅自然地交待了事情的起因,而且引起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事情的经过写得最为精彩。在记叙经过的同时,小作者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也适当地写了来:刚进游泳池时“心里却直发怵”;表姐采取激将法时,她不服气,硬着头皮下了水;在学闷水时,“我皱着眉头犹豫着”;而当表姐再次采用激将法时,小作者“火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头一低,把脸埋进水里”,这时作者的心里感到“水好像并不那么可怕了。”正因为在记叙经过的同时将心理活动也表现了出来,使得文章既真实可信,又生动具体,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记叙事情结果时,文章又采用对话的方式,用爸爸的话点明了中心,照应了开头。
写作练笔
(一)题目要求
暑假生活丰富多彩,从中选择一件有趣的事,比如参观、游览、钓鱼、游泳、回乡探亲、参加夏令营活动等。先把这件事的开始、经过、结果想一想,说一说,再写下来。要写得具体些,语句要通顺、连贯。题目自拟,字数400字以上。
(二)写作提示
要写好这次作文,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习作要求,确定作文范围。
2、选择适当的材料,确定写作的目的。
3、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三)写作提纲
(四)正文
第二讲
快乐写作
美文欣赏
爱的祝
福
今天是母亲节,老妈进货去了,要到晚上七点才能回来,正好我有充分的时间给妈妈准备礼物。该送老妈什么呢?老妈喜欢花,百合的花语是纯洁、幸福,就送百合吧!
来到花店,花店里香飘四溢,品种多样,我挑选了一枝粉色的百合,兴高采烈的奔回了家,把花插在花瓶里。我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替妈妈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心想,妈妈回来后肯定会非常的surprise,因为我这是第一次送礼物给她,而且也是第一次下厨,我心里暗暗自喜。
眼看到下班的时间了,老妈也快要回来了,我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数着,念叨着老妈快点儿回来。皇天不负有心人,老妈终于被我给念了回来,老妈一脸的倦意,想必是太操劳生意了,我跑过去抱住老妈,兴奋的说:“想死我了,您怎算回来了。”妈捏了一下我的鼻子说:“真的吗,只会甜言蜜语,玩了一天吧,作业写完了吗?”我拉着妈的手说:“写完了,妈,你等一下,我有惊喜给你哦。”说完,我去拿百合花,也许是由于太兴奋,我竟然有点害羞不敢亲自拿给妈妈,说句“母亲节快乐”,拿着花左右转悠,觉得心跳好快,想了好几分钟后,还是鼓起勇气送花给老妈,可没想到,老妈竟然在椅子上睡着了。看着妈疲倦的脸,想起了那些当夏天停电时,妈妈拿扇子给我扇风,让我安然清凉的进入梦乡,而妈妈的衣襟却湿了一大半;当雨天我没带伞时,妈妈拿着雨伞去接我,为我挡住了雨的淋漓,而妈妈却淋湿了一大半„„回忆那些温情的画面,我的泪不禁在眼眶滚动,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句:“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一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冬天。”妈妈您给我的爱实在无以回报,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不忍叫醒妈妈,把饭菜加热,等妈妈醒后就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了。妈妈,我由衷的祝福你: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还有一句要说的话那就是:“妈妈,您辛苦了,母亲节快乐。”
【点评】本文以“我”在母亲节为妈妈送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切中话题。全文紧扣母亲的“爱”来组织材料,凸显出我对母亲的“爱”的理解和感激,写出了“我”知恩,感恩的性格特点。另外,文章中的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成功。全文感情真挚自然,抒发了女儿对母亲浓浓的爱。
写作练笔
(一)题目要求
节日,是中学生生活中最普通,最熟悉的事情之一,小到个人的生日,大到中华民族的节日,这些都与我们紧密相关。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自己熟悉的节日。题目自拟,字数450字左右。
(二)写作提示
选择的材料浩如烟海,选材范围十分广泛,由于所写作的内容太多,太熟悉,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抓不住中心与重点,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择相关的节日,围绕选定的节日而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个话题呢,大家只要把握好一个原则;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写作思路,一定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思路一,讲述过节的经历。思路二,感悟节日里的情感。思路三,点击社会现实。思路四,介绍节日来历或习俗
(三)写作提纲
(四)正文
第五讲
快乐写作
美文欣赏
秋雨
无声无息,从天而降„„
秋雨带着凉意,从朦朦的空中,从浮动的云层中,从轻轻的秋风中,飘 然而下。
有人喜欢春雨,喜欢它们的温顺、恬静;有人喜欢夏雨,喜欢它们的豪 爽、开朗;却大都贬低秋雨,认为它的情调充满了忧郁、凄凉、消沉。而我却不这样认为。
秋雨,像一位温柔美貌的少女,笑着向你飘来,轻轻地抚摩你的脸,使 你感到清凉、舒适、快活。它随风飘洒,在空中展示出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朋友,你爱秋雨吗?
去看看秋雨吧!
细细的秋雨,密密地斜织着,像用银丝织成的纱,荡到田野里。远处的 树变得更加苍翠。
秋雨,洗涤了自然界,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了,仔细品一品,竟然还带着 醉人的香气。山更青,水更浓了。晚上,雨儿轻轻地下着,远处近处一片墨 黑,只能看见那树木、房屋高大的黑影„„影影绰绰,灯光从充满水气的雾 中透过来,从细细的秋雨中透过来,带着光晕,那么微弱、柔和。一切都像 梦幻中的仙境,显得那样的幽默而又神秘。
绵绵的秋雨,从前令人烦恼,现在却令人高兴,因为它为明年的丰收洒 下了甘露。
秋雨,愿你为人类多多造福!
【点评】 本文的作者一下子抓住秋雨的基本特点:“细细”、“密密”、“连连 绵绵”,柔柔地洗涤着大自然使大自然山青、水绿,空气清新。同时运用比 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秋雨的风姿、美好、可爱,在秋雨中的世界更加迷人,肯定了秋雨为了人类造福的品质。
写作练笔
(一)题目要求
仔细观察一处秋天的景色(如田野、公园、校园)然后抓住特点,写一个片段。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
(二)写作提示
1、这次作文要求是要我们观察一处秋天景色,来写一个片段。要求对这次 作文作了多方面的限制,范围是一处,不是几处,时间是秋天,不能写春夏 冬几个季节。还规定了写景色要按顺序写等等。
2、景色描写要有选择,抓住最突出而又独特的现象,写出景物的形状、颜 色、声音、运动和变化,还要运用恰当的比方和摹声方法,才能把景物写得 生动具体,有真实感。
(三)写作提纲
(四)正文
第七讲
快乐写作
美文欣赏
给表姐的一封信
亲爱的表姐:
你好!当你收到这封信时,学校早已开学了。刚开学的时候,发生了一 件有趣的事。
有一节体育课是跳山羊。山羊有一米来高,我望着这山羊,心想:这是 男孩子们做的游戏,女孩怎么行呢?可转念一想:男孩能干的事,女孩凭什 么不能干呢?我见男生们一个个朝我挤眉弄眼地笑,还说:“娇娇小姐也能 跳山羊吗?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哈哈哈„„”我气坏了。“怎么不可 思议呢?人家居里夫人还不是女的?”我反驳他们,他们想了一会儿,又大 笑着:“你能做居里夫人么?”我可气坏了。
亲爱的表姐,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看不起我们女孩呢?我想:一定 要争气。男生们一个个都顺利地过去了,只剩下我们女生了,他们不屑一顾 地看着我们,那一双双眼睛似乎充满疑惑地问:我们班的女生能行吗?我是 第二个跳。我见伍倩很顺利地助跑,过马,落地,心里更踏实了。谁知,我 过马时,没有过去,还坐在“马”上了。这时,男生们大笑起来:“真有趣!看,咱们的‘居里夫人’怎么骑马了?”我气得肺都快爆炸了。我又瞪了他 们一眼,心想:下一回一定要跳过去。我跑着,离目标越来越近。我用手一 按“羊鞍”,两腿抬高,一越就过去了。我稳稳当当地落在地上,我在归队 的时候,把头抬得高高的,似乎对他们说:“不要小看了女孩子嘛!”表姐,我终于跳过了山羊,我用实际行动向男孩子们说明:女孩子也能行,男孩子 能办到的事情,女孩子也能办到的。
表姐:你说,我们女孩比男孩差吗?我看不见得!
好了,时间有限,就此搁笔!
祝身体健康!
表妹:何 佳
×年×月×日 【点评】 这篇习作具有一般书信的格式:开头结尾有称呼和署名,还有问候和祝愿;字里行间呼唤着表姐,用谈心的语气对表姐诉说着心里话,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小作者叙述自己在体育课上鼓起勇气跳山羊获得成功的经过,说明了男孩子能办到的事,女孩子也能够做到。她在叙述中夹叙夹议,描绘了“我”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和当时的情景,曲折起伏,颇有趣味。这确实是一件最有意思的事。
写作练笔
(一)题目要求
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二)写作提示
写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写信要符合书信格式。
1、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
2、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写一段。
3、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话。
4、最后写上名字和日期。名字写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写上“弟”“妹”等称呼。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
5、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别忘了一定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把信封好,贴上邮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三)写作提纲
(四)正文
第三篇: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快乐写作
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快乐写作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习作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为了让学生在起步阶段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掌握写作方法,培养写作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三年级的学生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
习作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活动,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阶段,明确要求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只有看清了题目,弄清了题意,即弄清楚是要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状物,然后动笔,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符合要求。
二、确定主题,正确选材、剪材
明确要求后,要确定主题,再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剪材。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讨论中确定最优秀的材料为主题服务。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将文章写生动;写景的文章又如何通过眼观、耳闻、鼻嗅等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描写得很美的等等。如写人,首先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然后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选择的这件事必须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写景,要抓住具体景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就必须有具体的特点;写事,首先要确定这件事要突出的中心是什么,那么,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中,能确定主题后,为主题选择材料。
三、重阅读,多积累,学写法
阅读与积累。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认识,丰富学生词汇,还可以学习写作方法,只有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交错训练,才能把从读中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才能使学生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因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写结合,对优秀的篇章段落多读,甚至熟读成诵。读与写的联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语言表达方面,通过阅读学习积累运用好词佳句,学习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接段成篇的写作规律。在思想表达方面,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表情达意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将其写作技巧自然地运用到写作之中。
小学阶段的作文,要做到有的放矢,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写,又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无论写什么都要求能够表达准确、清楚。因此,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
四、多修改,重讲评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我们的同学,作文写完大多只读一遍,有的甚至一遍也不读,才会导致在改作文时出现的那些语句表达、标点符号不恰当闹出的笑话。有些作文我们能读出选材不错,感情很真挚,但由于表达问题,读来总不够舒畅,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好好修改会是一篇佳作。
对于三年级初学作文者,最好的办法是集体修改作文。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将学生的一篇在语句、标点、用词上均有毛病的典型作文展示出来和学生一起修改,他们七嘴八舌,将此篇作文的错误一一改过,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有很大差别。经过集体修改后,学生既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又明白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作文讲评在作文指导中尤为重要。我在上作文课时,一节课起草作文,一节课讲评作文,各小组成员共同找出优点和不足,全班汇报交流,分析原因,扬长避短。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推敲,用好每个词语的良
好习惯,为以后的命题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四篇:“新派作文”,让学生快乐写作不是梦
“新派作文”,让学生快乐写作不是梦
【摘 要】作文一直是学生的“老大难”,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它呢?“新派作文”给了学生无比的信心。因为:思维发散图打开思维,有物可写;图示符号法简单易学,充满趣味;教学过程注重情景创设,轻松快乐。所以,“新派作文”,让学生快乐写作不是梦。
【关键词】新派作文;思维发散;符号法;快乐写作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在考试中所占分数最多的一道题。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但是,“作文难,难作文”,一直以来,学生写作犯愁、老师教学犯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总是唉声叹气,没有几个很乐意去写,大多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就东拼西凑了事。老师也觉得作文课难上,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指导要么以教师为重,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依葫芦画瓢,失去了作文的真实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笔,以至学生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对写作充满畏惧、排斥的消极心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质量的提高。
所以,作文成了学生语文成绩路上的一座翻不过去的高峰。
而“新派作文”,就让学生看到了希望,有了翻越高峰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快乐写作不是梦。那么,“新派作文”是如何让学生快乐写作的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维发散图”打开思维,有物可写
广西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区教研部特聘专家、新派作文改革负责人之一袁刚认为,“作文写不好,关键原因有两个:一是思维打不开;二是句子写不美。每个孩子都有写作潜质,一旦这种潜质爆发,能量超乎你想象。”《新派作文基础理论》中也说:“思维的发散,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思维的分级发散,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效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解决学生有得写的问题。” 思维发散中的分级发散是打开学生思路的关键。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分级发散呢?
首先,要找准发散源。这个源找到了,我们就可以开出滚滚潮水。《新派作文基础理论》说:“作文思路可以由具体的事物或某个话题、场景引入,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线性的思维,也可以进行发散思维。”这个具体的事物或话题便是我们给学生指点的发散源了。而这源必须是学生所熟知或所能了解的,即是题目中的“题眼”。有的题目本身就是发散源,如“母爱”;有的是题目中的“人物”,如题目“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中的“你”就是发散源。
其次,做好第一二级的发散。《新派作文基础理论》说:“一二级发散十分关键,它决定着后续发散的广度和深度,是后续发散的重要基础。”一二级发散得好,后面的发散就能进行下去。每一级的发散一般都能发散出三个词语以上,发散到四级的话就有八十一个词语,即八十一个写作信息、素材了。在这么多素材当中一般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写的信息、素材。比如“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个题目,“你”为发散源,一级发散可以有“人”“物”“景”等;进入二级发散,由“人”可发散出“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刚认识的人”,由“物”可发散出“动物”“植物”“实物”,由“景”可发散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景观”等等。一二级的发散都是比较抽象的、概括的,进入三级发散,就比较具体了。比如由“熟悉的人”可发散出“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再由“亲人”进入四级发散,可以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了。所以,思维分级发散图可以引导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发散思路,打开学生的思路,并让他们找到写作素材,从而有物可写。
二、图示符号法简单易学,充满趣味
新派作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图示符号来表达内容,简单易学,又很有趣味。
1.思维导图画“圈圈”就如走迷宫。学生对画“圈圈”很有兴趣,觉得像走进迷宫,充满神秘感,勾起好奇心。
2.符号训练法易记又有趣。例如:《新派作文实验教材》中把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人动句)用符号“D”表示;描写人物语言行为的句子(人说句)用符号“S”表示;还有“人看句”用符号“K”表示;“人听句”用符号“T”表示;还有“人感句”用符号“G”表示。比如说在描写一个人物着急的情形时,可以用人动句加人说句来表达。如:小明急着大喊:“我的课本到底在哪里?(D+S)”这样就会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描写一个人物的状态„„还有,不同的修饰手法也有不同的符号代替,平时学生只要记住这些符号,写文章的时候就如同玩拆分组合游戏,这样一来,既降低了难度,又细化了训练内容,学生就会觉得简单多了,又趣味性十足。
三、教学过程注重情景创设,轻松快乐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新派作文指导课注重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和作文的距离就拉近了。
如何创设情景,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呢?
1.用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写作训练的内容适当安排一些小活动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七年级指导学生训练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写出人物的性格时,我先组织学生玩一个小游戏“点鞭炮”。分别假设是一个胆子大和胆子小的人去点鞭炮,让两个学生进行不同的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说出他们的动作,并用上一些修饰词。同学们高兴极了,不但抢着当演员,还争着说出动词和修饰词,学习兴趣非常深厚,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用讲故事来创设情境。学生爱听故事,特别爱听那些当代名人故事和老师自己的故事。根据他们的这个特点,可以在指导他们写作时,讲述一些当代名人的故事,比如习近平总书记、马云、比尔盖茨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故事来感染他们,以教师的自身感受来创设一种情境,诱发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励志作文时,我没有急着让他们动笔,而是先讲了我小时候因为害怕做辛苦的农活而立志誓要脱离“农门”的故事,学生听得非常认真,也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目标。
3.用?教手段来创设情境。一段意义深刻的视频、一些引人深思的图片和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也能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兴趣。
新派作文的课堂上,可以说,每一节课的情境创设都不相同,都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获益匪浅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新派作文强调的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的理念。
总之,“新派作文”是通过将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紧密联系,教授孩子们用情感去发现、体味、运用语言,使学生愿写、会写、有东西可写、写得好,从而在实现快速作文的同时也能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1]陆云,袁刚.新派作文基础理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陆建辉.新派作文实验指南[M].广西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谈文色变。这是小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的畏惧心里。原因是小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更不愿意去多写周围事物的缘故。很多值得一写的事物,往往是小学生平时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物。由于他们不去注意,也有的则认为是极平常的小事,不值得一写。因而他们的头脑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所以一碰到作文时,有的面临题目,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则马虎应付,三言两语;有的干脆拿《小学生作文选》中的文章乱抄一通,造成文不对题;还有的怕被老师发觉是抄袭来的作品,则把他人的文章改头换尾,断章断句,随意舍去,使得一篇本来是通顺的文章成了有头无尾或脱节、重复、矛盾重重。往往使老师批改时大费心思,大费精力。
如何使小学生提高作文的兴趣呢?关键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要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习作,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对事物的感受、思维、评价;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大量的习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就有待老师平时的多方面引导。
在感受事物中指导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谓作文,简单地说,不外是立意、选材、构思、起草等几方面。因为小学生谈的东西不多,加上平时对周围的事物少于观察存忆,头脑单纯。所以对辅导刚刚起步学习作文的小学生,指导作文时,教师可以不必把“中心思想”“选材”“组材”等抽象的名词点明,如不然,会使小学生感到作文神秘莫测,高不可攀。教师指导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心里,让小学生在感受事物立意,在形象思维中选材,再在评价选材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作文。
如何把辅导小学生作文立意呢?这也是教师指导的关键。在教学命题作文《快乐的星期天》写作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回想一下,星期天自己亲身干了那些事,或看到、听到那些事,并从这诸多的事中选一 件自己觉得印象最深、或受教育、启示最大的事例口述出来。这样,学生因不是“谈文”所以不“色变”。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讲与朋友一起钓鱼;有的讲到公园游玩,看到什么什么的;有的讲在家看电视,忘了完成作业而被父母责骂等等。我从中选取两三件较有代表性的事,指导学生如何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何选材,如何编写提纲,并板书出示本次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按所议提纲作文写下来。学生作文写出来的文章,中心明确、选材得当、行文通顺、有条理。学生也不再是“谈文色变”了,而是越来越对作文感兴趣了。
在形象思维中指导学生作文时如何选材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口头述说的见闻,虽然有一定意义,但所讲的材料不一定尽善尽美,教师更应作有机的引导,引导方法不但要具体实际,还不要损伤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方法不一。如用“合零为整”的指导方法。何为“合零为整”呢?这要结合教师平时经常的辅导,指导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事物零碎地积累起来,全过程也好,一个章节或片段也好,多积累,在指导作文时,指导学生对号入座。如要求写一个人,我先运用课材中的文章为例,然后结合小学生平时习作中写爸爸、妈妈、哥哥弟妹等内容,对照课本,加以具体指导。这样,学生作文就不再是空洞无物了。再者是当学生写文章有了明确的立意,且又有了亲身感受的素材,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如何整理、选择,分清主次,哪些内容应该略写而写了太多多余的话,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对作文的重点材料,或要认真的回忆,或应展开联想,插叙。并通过自思、自说、自评的方法,在自我反馈自我权衡中作好把握。
在评价选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列写作文提纲
学生作文时,提纲列得好与坏,当与不当,是作文优劣的决定因素。因为作文有了恰当的材料,不等于言之成章。还必须理清记叙顺序、指导学生时,要按不同学生各人所选材料的实际。如学生的口头表述合乎章法,则可令其按原文章列提纲作文,如果对学生的章法中有该删、该补、该调整写作顺序的地方,教师应针对问题的所在进行具体的指导、修改后再作文。作文列提纲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综合训练,有了“有物、有序、有理”的写作提纲,也就不难写出各乎章法的文章了。
总之,小学生起步“谈文色变”的畏惧心里是教师的过急、过高要求或脱离实际的指导分不开的。如能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立意,引导选材,教导立纲,然后才让小学生作文,教为顺理成章,符合小学生习作的特点,既能消除小学生“谈文色变” 的畏惧心理,又能收到较好的作文效果。
提起作文,大多数中学生大伤脑筋,总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却又非写不可,只好硬着头皮胡乱写几句应付老师。不少老师对此毫无办法,不知从何入手去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结果形成了学生不愿写作文、老师不愿讲作文的局面。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愿意写作并努力写作。激发起兴趣再施以正确合理的指导、练习,一定会写出好的作文。
那么如何指导中学生写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指导阅读,初步练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讲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广泛的阅读,才会拥有广博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才能有话可说。阅读不是盲目的、无选择的,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典型性的文章进行范读或放录音,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美,然后指导学生默读或有表情地朗读,指出典型的词句,让学生理解其在文章中的意义和色彩,激发学生联想,领会词句的妙用。例如:在《芦花荡》这篇小说中,“自负”本来是一个贬义词,但确实是文中主人公的主要性格所在,并不是贬低主人公。可让学生试着写写这样的句子,训练他们运用词汇的能力,从中体会文字的无穷妙用。在阅读过程中,可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反复朗读,在讲解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使学生感到理解一篇文章有章可循了,自然会增强阅读的兴趣。课内的阅读是有限的,还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扩展到课外,例如读书、看报等。这里所说的阅读,一方面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另一方面还应大量阅读当代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学生只有在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习作时,才会产生浓厚的作文兴趣,因为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反映的生活是学生所熟知的,语言风格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读过以后很容易产生模仿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良好的作文兴趣的开端),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课内外阅读形成互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
二、教会观察,体验生活
要想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写,阅读必不可少。但光靠阅读是不行的,教师还必须教会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的素材。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写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三、逐步渗透,说写结合
课内外的大量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知识增加了;仔细体验观察生活,让学生有话想说了。但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某一件事或某一观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设置疑问,启迪学生的智慧,或者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可由其他学生给予解答。教师对主动提问、解答的学生给以充分肯定的同时,还应指出学生口头表达的一些不足,如语言不连贯、逻辑性差、词语选用不当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感到自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且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下指导学生把提问解答的内容在笔记本上归纳总结,把口头表达的内容加以整理,加工落实到书面上,自然就是一篇小文章了,书面表达能力也就相应增强了。在教学中逐步把说写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言、自由想象、互相讨论。这样一来,说得多了,口头表达自然会增强,活动结束后再把自己或别人讲述的事或者阐述的观点加以补充和完善,一篇小记叙文、小议论文就蕴育而生了。
四、多写多练,功到自然成
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说写训练使其掌握了一些写作技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掌握写作规律,还应多写多练,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文章。教师可以布置周记,让学生把每天听到、看到、读到和想到的一切用最贴切、最恰当的语句,以最合理的顺序记录下来,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学生自会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写成文章了。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写、胡乱应付了,因为学生已经愿意把一切诉诸文字、展示心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
指导中学生写作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但是只有培养了写作兴趣,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所以,指导阅读、留心生活、说写结合、多写多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运用文字,创造出佳句,写出井井有条、文采飞扬的好文章。
如何搭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平台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宾中学 谢佩华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论述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观察生活,广泛阅读,技巧上生趣,评改升华。教师只要不断灵活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生动活泼的写作局面就一定能形成。
关键词语:培养写作兴趣
目前,作文难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投入多,收效甚微,学生怕写,教师难教。如此状况,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致命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可见兴趣在学生作文中起着支配作用,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的突破口,是学生写作入门的向导,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理当充分挖掘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观察生活,做有心人
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阔,感受社会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我们采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作文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带到室外或学校外让他们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获取素材的机会,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我捕捉灵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如我在教学“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时,改变了以往单纯局限在教室里,空洞地教给学生要如何去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教法,而是组织学生分组搞一次秋游,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果园里,让他们投入到所写环境中充分感受,把田野、果园里的植物,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去观察,去贴近。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鸟儿,兴趣极高。连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也留心起来了。秋游结束后,各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时,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这次作文同学们利用视觉、触觉和听觉效果,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把难以捉摸的自然景象,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课后,我调查了几位同学,他们都觉得此次作文活动挺有趣,写起来得心应手。我觉得应该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作文才能有感而发,有内容可看、可说、可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栩栩如生。
平时我注意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开辟感受生活的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如登山,举行体育竞技活动,参观展览等有益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生活面,大大丰富了写作题材。
二、广泛阅读,加强积累
杜甫曾立下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誓言,他也确实为此而博览群书,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的阅读能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广泛阅读首先应立足于语文课内的阅读。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美文,我指导学生通过课内阅读,学习名家的先进的写作技巧。
其次,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我建议学生订阅《语文报》、《作文报》等有益刊物。对于一些好的作品,就组织开展集体阅读,并讨论它在写作方面的闪光点。
当然,为提高阅读质量,我告诫学生要有选择地阅读,要读好书。对于一些名言警句做好摘抄,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和精练的句子,积累多了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作自然会出现质的飞跃。
三、技巧上生趣
平原上的小溪难引人注目,高山的泉水会招人喜爱。细而究之,山泉在崎岖的峭壁上流淌,善于表现自己的风采。学生不喜爱写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技巧。纵然有了写作兴趣,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犹如过河渡水缺舟桥。为此,就有必要对学生加强技巧的专门训练。训练则可采用多种方法:一种是专项训练,像如何写开头,如何过渡,如何选择典型事件,如何描写人物等等。另一种是综合训练,这要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无论何种训练,都是有计划的进行,应宏观训练和微观训练相结合,制定好学的训练计划。练前有明确目标,练中恰当引导,练后合理评析。特别是重视训练后的导向性评价诱导,使学生感到他们在写作技巧上不断进步,在“天天向上”,企盼着下次写作课的到来,人人产生出强烈的表现欲。
四、评改升华
学生的阅历少,但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都很强。肯定成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信心,并产生动力。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首先看的是成绩,然后看的是教师的评语。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当然,如果你的评语中尽是一些批评的语句,必然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作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写评语必须注意艺术性、启发性和鼓励性。
(一)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正面鼓励为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学生作文后,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积极的评价,以得到情感的满足。教师在批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作文时应带着一颗宽容的心,练就一双善于捕捉学生优点的慧眼,及时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如一个学生对写作很感兴趣,文笔很生动,我就在一次作文的评语中这样写道:“好好努力,发挥优势,汲取养分,老师祝愿你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个学生在一篇写人的文章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很到位,我就写道:“你很成功,人物的音容笑貌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人物的高尚品质也让我们深深感动。”又如一位学生作文的结尾写得很好,就可以这样写评语:“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将文章提到了一个高度,升华了文章主题。”
总之,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珍惜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成功之处,多给他们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应委婉批评,重在引导
当然,学生作文中也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批评,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切忌“一棒打死”,不注意学生的感受。我们应以商量的口吻心平气和地、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提出批评意见,让学生乐于接受。如某个学生的抄写不认真,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能认真抄写必能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如某个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特多,就可以写这样的批语:“好好利用你的学习助手——《新华字典》,让它帮助你改正作文中写得不恰当的字。”一个学生作文没下功夫写,教师就可以说:“下点功夫修改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可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注重鼓励性,有亲切感的评语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一定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就感。
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学习上的潜在动力,它是可以开发的一种资源。我们应该十分重视这个学习的内在因素。兴趣激励法,能唤醒和调动、诱导学生作文的兴趣,目的是要达到学生“爱写”以至“善写”的目标。实践结果证明,以上诸种方法坚持下去,主动写作的人增多了,厌作的人少了,写出好作文的人逐渐多了。只要重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生动活泼的写作局面就一定能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