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19-05-13 20:0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作文改称为习作,取消了以往大部份都是命题作文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作文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作文就是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一种书面语言形式,要有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说、想说、愿说,说真话、抒真情。那么,如何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从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精神呢?

一、观察生活,培养创造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为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因势利导,力求做到:

1、多阅读

语文课本的句篇佳作常令学生手不释卷,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去鉴赏品味,让他们针对具体篇什畅所欲言,或谈写作手法,或谈遣词造句。丰富知识,增加积累。如学习了“初识鲁迅”这组教材,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关于鲁迅的文章,了解鲁迅,走近鲁迅。学习了“父母之爱”为专题的一组课文,可让学生阅读反映父母之爱的文章,如苏霍

姆林斯基的《睿智的父母之爱》《傅雷家书》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升华对父母的深挚感情。学生不仅读名家巨著,也读短小精美的散文,培养阅读能力,增强语感。另外,教师可创立书香班级,创设阅读情境,在班级开展“捐一看多”读书活动,让学生利用自习时间博览群书,写读书笔记,精选阅读储备。老师要大声地读给学生听,与学生热烈地谈论书,让学生各抒己见,号召学生家中储备好书,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中,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写作方法,提高了文化素养,开创了新的习作思路。

2、善观察

古人云:“事事留心皆学问”,这说明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是形成新思维的前提。“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外貌、心理也会有细微差别,只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就是与众不同的文章。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如:观察老师手中点燃的一根火柴,展开想象;出示一幅漫画,让学生自己去描述,去提炼观点;让学生亲临一个场面,写一段场面描写。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自然会有话可说。教师还可以带学生们走出课堂,到附近的山上去看看枯黄的落叶、清澈的河水、苍翠的松柏,到校园周围观察自己平时熟视无睹的事物,学生只要以满腔热情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写作中就会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通情而达理。

3、勤实践

教师要力求作文的新颖,就要想办法不断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如假期让学生自办手抄小报,动手剪纸,做小制作,搞小发明,把班级的花拿回家管理,喂养小兔,炒菜做饭……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动手中提高能力,既增加了生活阅历,又丰富了写作的素材。如让学生写主题日记,给出一定的内容和时间,让学生持续地去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主题对象,每天及时把观察到的记下来,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把这一内容的日记整理出来,认真修改后就成了一篇文章。如学习描写动物的一组课文,开课的同时,老师就布置学生去观察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动物,每天坚持观察,坚持记录。当这单元学完了,学生对自己的观察对象也了解得比较全面了,这时让学生去修改自己的日记并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自然水到渠成。为了保证观察和记录的实效性,教师每天要对学生的日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和粗线条的指导。

二、激发情趣 引发创新欲望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有趣的素材,设计有趣的情境,将有助于激发创作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学中,除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外,还可以紧扣教学训练项目,大胆设计一些新颖有趣、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情景,解决习作难的问题。如我在一次习作教学时,先用电教媒体播放一段婉转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境。开始,随着悠扬的乐曲,自己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突然音乐陡转变化,仿佛自然界中发生了一场恶战。听完音乐之后,全班同学自由发挥,畅谈自己的想象;接着小组讨论,每人练说,然后全班交流再下笔成文。正因为这种习作形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情境生动,寓玩、乐、笑于一体,因此,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能畅所欲言,达到预期目的。以趣引入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轻松作文,还会插上想像的双翼,打开思维,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完成作文。

三、鼓励求异,塑造创造灵魂。

求异也是创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教师要针对作文教学中的疑点、难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争论,既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如一位同学在习作《我心目中的孙悟空》中说:“孙悟空的本领并不大,每次遇到危险,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化险为夷。”这可与众不同。我在作文评赏课中,专门为这篇作文中孙悟空的形象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评议。有的说孙悟空就是本领大,他大闹天宫没人挡得住;有的说孙悟空之所以请别人帮助,只不过是想让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同学们各抒已见,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小议“班门弄斧”》一题时,经过教师一番点拨引导,有的学生认为“为人必须谦虚,班门切忌弄斧”;有的则认为“在日新月异的年代,每个人都应该创新,班门偏敢弄斧”;还有的提出“作为一个年轻人在班门要先学斧,再弄斧”。面对学生的种种意见,教师只有及时给予指导、总结,才能使学生思路开阔,立意增多,写作时才会感到得心应手。

四、激发想象,启迪创造思维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创新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要有意识地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心灵不断涌现创新的浪花。

1、敢幻想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创作灵感,把无意的感念引导到有意的创作上来,凭借某一个词、句、段或某一景物,某一感受进行扩散思维,展开想象,形成“词语麻辣串”。利用“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让学生根据词语,串写出一段话,甚至编写一个故事。好的作文题目如同开启心扉的一把钥匙,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奇特的想象,从而使他们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我到火星去做客》《假如我是……》。让学生想象成文。

2、补空白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教师应

抓住课文中的“艺术空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想象写文,把不具体变为具体,把无声变为有声。还可根据情节发展进行续写,如《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跃跃欲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拓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在临终时说的一句话:“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比较典型的人物语言空白。授课时可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联系上下展开想象,把母亲要告诉儿子的话说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总之,作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阔思路,打开眼界,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要教会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积累生活的素材,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写得出生动有趣,活泼鲜灵的。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利用作文教学这个有利条件,引导和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第二篇: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上传: 华冬霞

更新时间:2012-5-10 16:08:36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作文改称为习作,取消了以往大部份都是命题作文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作文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作文就是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一种书面语言形式,要有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说、想说、愿说,说真话、抒真情。那么,如何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从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精神呢?

一、激发情趣

引发创新欲望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有趣的素材,设计有趣的情境,将有助于激发创作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学中,除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外,还可以紧扣教学训练项目,大胆设计一些新颖有趣、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情景,解决习作难的问题。如我在一次习作教学时,先用电教媒体播放一段婉转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境。开始,随着悠扬的乐曲,自己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突然音乐陡转变化,仿佛自然界中发生了一场恶战。听完音乐之后,全班同学自由发挥,畅谈自己的想象;接着小组讨论,每人练说,然后全班交流再下笔成文。正因为这种习作形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情境生动,寓玩、乐、笑于一体,因此,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能畅所欲言,达到预期目的。以趣引入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轻松作文,还会插上想像的双翼,打开思维,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完成作文。

二、观察生活,培养创造精神

小学生习作是对生活的实践反映,生活实践是学生习作材料的源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如果不留心观察生活,捕捉习作素材,他们就会无话可说。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就引导他们接触自然,热爱生活,要睁大眼睛去看,用自己灵敏的耳朵去听,开动自己的脑筋去想,在实践中,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生活进入学生作文。例如:下雪了,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指导观察校园中、田野里的雪景,学生情绪高涨,有的三三两两谈论雪,有的用双手去接雪,有的还想捏个雪球„„然后,我让学生把观察到的雪景说一说,再写下来。学生的感受各不相同,有的从远到近写了雪中景色,有的只抓住树上的雪进行描写,有的则写了雪给他带来的乐趣„„这样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寻找习作的素材,文章才真实感人。可见,只有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合理想象,写出的文章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三、激发想象,启迪创造思维

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见这样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创新离不开想象,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选材的新奇和独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点新内容,发表一点新思想,吐露一点新见解,这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及时顺着作者思路让学生进行续写练习。如:学习《一束鲜花》之后,可以提出,开始“我”是怎样对待母亲的生日的?后来又是什么原因让“我”改变了主意?什么事让“我”改变了主意?当“我”拿着鲜花出现在母亲面前时,“我”和母亲都会说些什么?可以以《当我看到墓前的小男后》为题,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先口头叙述,再进行续写。也有些课文省略了文中的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猜测。如:《信箱》一文,作者并没有写出石铁潘诺夫给家里的信的内容,学完课文以后,启发学生猜想石铁潘诺夫给家里的信的内容。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书面练习。再如,学习了《坐井观天》一文后,学生们纷纷都说青蛙真没见过世面,什么也不知道。我抓住这个机会,设计了一个拓展性题目,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看到的景象。有位同学就写道:“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啊,天真的像小鸟说的那样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它知道自己错了,便去帮小鸟捉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靠近小鸟,重新取得小鸟的信任。由于这些练习是阅读之后进行的想象练笔,练笔内容迁移适时,学生易于接受。此时,孩子们的思维在撞击,智慧的火花在闪耀,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四、鼓励求异,塑造创造灵魂。求异也是创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教师要针对作文教学中的疑点、难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争论,既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如一位同学在习作《我心目中的孙悟空》中说:“孙悟空的本领并不大,每次遇到危险,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化险为夷。”这可与众不同。我在作文评赏课中,专门为这篇作文中孙悟空的形象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评议。有的说孙悟空就是本领大,他大闹天宫没人挡得住;有的说孙悟空之所以请别人帮助,只不过是想让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同学们各抒已见,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小议“班门弄斧”》一题时,经过教师一番点拨引导,有的学生认为“为人必须谦虚,班门切忌弄斧”;有的则认为“在日新月异的年代,每个人都应该创新,班门偏敢弄斧”;还有的提出“作为一个年轻人在班门要先学斧,再弄斧”。面对学生的种种意见,教师只有及时给予指导、总结,才能使学生思路开阔,立意增多,写作时才会感到得心应手。

总之,作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阔思路,打开眼界,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要教会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积累生活的素材,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写得出生动有趣,活泼鲜灵的。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利用作文教学这个有利条件,引导和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第三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夯实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创设情景,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氛围。认真备课,力求在教法上有所创新。抓住机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采取“愉快式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思维的保证。关键词: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 愉快教学 开放性问题融洽和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前苏联教育学博士赞可夫说过,“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在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坚持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来看问题,即培养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可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作为战斗在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夯实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近几年,我在一所乡镇初中担任数学教学工作,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而且学习能力的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数学有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我认为欲对其实施创新教育必先夯实其数学基础。首先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各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抓好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教学;再次要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教给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的方法;第四要精选例题、习题,通过严格系统地训练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最后要定期检测,及时反馈及时补救,确保学生“双基”过硬。

二、创设情景,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设法造成学生的“愤”、“悱”状态,使他们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然后引导他们去找“船”和“桥”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求教师要善于提问,提问时,一要考虑适时性,二要考虑针对性,三要考虑启发性。同时要兼顾问题本身的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既不能“越徂代疱”又不能使大多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挫伤其思维的积极性。

三、认真备课,力求在教法上有所创新。

万物在运动,教育在发展,教师的教法亦必须不断更新。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新颖的教法不仅能吸引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而且对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多维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认真地备好每一堂课,选择好最适合学生的教法尤其重要。教师备课时,一要备教材,二要备学生。不仅要弄清教材编排体系、教材内容、特点、知识点、知识结构、前后联系,而且要摸清学生的知识底细、智力水平、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把握教学的适度点,找准启发的切入点。从而选择出富有创新的、最适合学生的一套完善的教法。

四、抓住机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时表现出探索新知识、追求新知识的需求和意向,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利用“开放性问题”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讲完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几种测量水池宽度的方案吗?请先画出图形,然后举手发言!”话音刚落,不少的同学就举起了手,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边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边的一对相似三角形,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斜边的一个直角三角形,这几种方案只要再测量出所需几条线段的长都可以求出水池的宽度,但在实际操

作中,难度不同,于是我又启发学生比较,“上面几种方案,那一种更理想?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最容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比较归纳→得出结果的系列训练,不仅让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调动了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思维的全面性。

五、采取“愉快式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核心;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往往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愉快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数学。所谓愉快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轻松愉快、情绪饱满、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实施愉快教学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学校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力等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事业的成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所激发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智力因

素方面的不足,同时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除生理方面产生较大的变化外,心理方面的变化更会对其成长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在其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推动创新思维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思维的保证。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教给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师生关系好,学生的崇拜度高,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精神都给学生以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默契配合的最优化。保证了创新思维的有效实施。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渗透创新意识,并对其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从而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素质教育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市级论文

初中数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临泉县城关镇邢塘中学

马居良

第四篇: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实施创新思维教学是以创新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塑造创新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获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其思路如下:

一、优化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在设计中要做到,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成“会学”再到“创新”。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

三、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经过实践与探索,学生在课堂上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还有游戏法、竞赛法。做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深受同学的欢迎。轻松、自由的气氛使学生消除了紧张,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发展创新思维。通过竞赛,迅速联想来训练学生快速的发散思维和求同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在课堂中经常设置活动场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组织交流语言。例如,要求两位同学假设相互碰面,某 A向某B提出某种活动的建议(说明活动的时间、地点)

A: ××,are you free tomorrow?

B: I think so,why?

A: Would you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B: Oh,thank you.I’d love to.What time shall I come?

A: About half past three tomorrow afternoon,ok?

B: Ok.Where shall we meet?

A: Let’s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B: All right.At three thirty tomorrow afternoon,outside the school gate,see you later.A:see you later.通过这种训练学生逐渐会从单纯的方法模仿,发展到思维模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每学完一个对话除了让学生扮演外,还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和旧的知识创设情景,自编一个新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总之,创新思维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不能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方式训练,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创性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有独创性、发散性、广阔性、变通性品质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从而为学生能创造性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第五篇: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

卞恩干

(阜宁县公兴初级中学)

指导教师:

[摘要]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二、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

三、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创新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中学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又是我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应该贯彻的指导思想。从心理学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的过程非常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创造出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能担当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笔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过程”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再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获得了

参与创新性思考的机会,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3)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有“问”,才有所思、所想,才有发明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百万,起点是一问”。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路,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中学数学教材重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引发探求欲望与动机。

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为人刻薄吝啬,常常扣克在他家打工的人的工钱,因此,附近村民都不愿到他那里打工。有一天,这个财主家来了一位年轻人,要求打工一个月,同时讲了打工的报酬是:第一天的工钱只要一分钱,第二天是二分钱,第三天是四分钱......以后每天的工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这个财主听了,心想这工钱也真便宜,就马上与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可是一个月后,这个财主却破产了,因为他付不了那么多的工钱。那么这工钱到底有多少呢?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猜测结论。这时,教师及时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同时,告诉学生,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算出,这个财主应付给打工者的工钱应为1073741824分≈1073(万元),学生听到这个数学,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非常惊讶。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开始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以上例子说明,在课堂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

理想的环境。同时,让学生从活生生的具体材料中明白:要有新的发现,首先要积极地思考问题,多角度地解决问题;其次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培养直觉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说:“只会推理,缺乏数学直觉是不会有创造性的。”直觉思维在创造的关键阶段上,起着重要作用。爱因斯坦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科学创造实际得出结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一再强调,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灵感和直觉。被誉为“纯粹之皇冠”的数论,实际上也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在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甚为重要;要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有所发现,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出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适当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果的猜测,对深层次关系的预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创造性素质。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思维创新水平。

三、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支点,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一个人的创新,无非是想到别人还未想到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别人思维尚未扩散到的领域,被你的思维扩散到了。比如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什么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他的思维尚未扩散到能够完成解题的思路上来。所以说,我们实施创新教育,大量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发散思维的本质就是想象力的充分自由,发散思维是最为活跃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创造性。数学上的许多重大发明,发现都离不开数学家的发散思维。

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发散思维,实现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转向机智及思维的应变性,实现提高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把习题通过变换条件,变换结论,变换命题等,使之变为更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从而应用更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多题归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收敛性。任何一个创造过程,都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优秀结合。因此,收敛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收敛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多题归一的训练,则是培养收敛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很多数学习题,虽然题型各异,研究对象不同,但问题的实质相同,若能对这些“型异质同”或“型近质同”的问题归类分析,抓共同的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就能弄通一题而旁通一批,达到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摆脱“题海”的束缚。

数学的创新教育不光是为了传授现有的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要体现课堂教学中的新奇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发现快乐,激发兴趣,启发他们对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加以引申、变化、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养成用观察、联想、类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思维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教法上有创新

教师应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教学观念。上课时,应在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旧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符合逻辑的发展。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得到新的知识,是通过引导、启发,而不是直接“传授”,更不是“灌输”;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所进行的高中数学“由教到导”课堂教学实践,就是通过对教法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

首先,在学习基础知识时,采用提纲阅读法,即教师先拟出阅读提纲或思考题,称之为导;学生根据提纲或思考题边阅读边思考,还允许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答疑,重点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后师生一起小结。即按“引导一阅读一思考一讨论一小结”等步骤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其次,上习题课时,大致按“审题一试作一评讲一演变一提炼”等程序进行。再次,上复习课时,按“回顾一提炼一典型例题分析一精选习题训练一变式训练”等环节进行。

总之,无论是新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始终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起指导学法,解答疑难的引导作用。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锻炼了思维品质,提高了心理素质,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y=sin(x+ф)的图象是由 y=sinx的图象平移而得到的。我们启发学生联想到y=lg(x+a)的图象是由y=lgx的图象平移而得,进而抽象出y=f(x+a)的图象是由y=f(x)的图象平移而得到的。这样,就做到了触类旁通,并由特殊现象抽象出了一般规律,并可以用这一般规律去处理各种特殊情况。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创造性理解的程度,自然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实感、美感。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旋转体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旋转体的形成过程,这样,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了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如果能根据课程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等,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都是“权威——依从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识,探讨知识,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以他亲身的体会说明实施平等讨论问题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处。钱学森的老师卡门教授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以后把哥廷根大学的民主学风也带到了美国。他每星期主持召开一次研讨会和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大家一律平等,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公开讨论。这给年轻的钱学森提供了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机会。在一次师生自由讨论中,钱学森和他的老师卡门发生了争论,他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毫不退让,令卡门十分生气,话语激烈而又尖刻。事后,这位世界权威经过思考,认识到在那个问题上,他的学生是对的。于是,第二天一上班,年过花甲的卡门来到钱学森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给钱学森行个礼,然后说:“钱,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我错了。”卡门 的博大胸怀令钱学森终身不忘。朱棣文教授作过这样的分析:进行公开的讨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讨论,相互补充思想,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往往在此期间,你能够产生新的观点。是的,你把一个苹果和别人的一个苹果交换,彼此还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把一种思想和别人的一种思想交换,各自就不是只有一种思想了。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还会诞生新的想法。

关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途径和方法很多,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应贯彻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立足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着眼于对教材内容的艺术化处理,而这些教学基本功正是有待于我们不断总结提高的。

[参考文献]

[1]任樟辉.数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2]张楚延.数学细则一百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唐松林.论创造性数学模式.外国教育出版社,2001年.[4]李红婷.数学创新教育中的教学原则探微.数学通报,2001(3).[5]胡勇健.“高中数学学生自主探索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实践.中学数学,2000(4).[6]刘邦耀.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8).[7]张以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尝试.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论文集,2004.[Abstract]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is the future of high-tech information society, a pioneering, innovative talent must have the quality of thinking.This article on how mathematics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put forward some ideas.Firs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be designed to create a certain context of thinking, clever suspense, so that students are kee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est to induce the students to create desire.Second, students' intuitive thinking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a bold conjecture, that conclusion, students create wit.Third,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a given problem, a problem variable,Many questions go first-class training, students of divergent thinking, improve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下载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结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结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结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对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提出......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5篇可选)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内涵及特征的同时,根据数学教学标准及特点,重点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适应时代发展——浅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创新思维俨然成为当下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共5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涟水县杨口中心小学 左丽)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具体实施创新思维的培养时,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有一个相应的变通,在方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全5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如何......

    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马山县永州镇州圩中心小学 农霞 摘要: 今日的教育是为了明日的社会。而明日的社会将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

    初探创新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初探创新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罗山县子路中学尹卫吉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