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作文引导之我见(推荐)
小学四年级作文引导之我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四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小学四年级,可以说是一个阶梯,是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当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作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既爱又恨,既不陌生而又不甚理解的东西。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是一个令许多语文老师头痛的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学难点。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都会面露难色,有的还叫苦不迭。部分学生甚至想逃避作文。因而,作为指导老师,找准一定的指导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激发兴趣,勤练笔,亲近生活 营造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对于刚接触作文不久的四年学生来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地体验和感受生活,细心地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现实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人和事,尤其是学生自己身边的、自己参与的事。以真实生活为写作背景。只有这样,学生的话匣子才会被打开,他们才有话可说。
比如: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一个笔记本写日记、周记,一周两则,多则不限。坚持写日记、周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读完一本书,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周记的形式写出来。对于学生的日记和周记,教师要定期检查。开始在检查时,我降低要求,只要学生动笔了就行,哪怕是只写了一两句话,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这时再提高要求,看谁写的句子美。对写得好的,可以拿到课堂上,读给学生们听,让其他同学也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生活当中练笔的题材数不胜数。在练笔中培养写作兴趣,在短文中积累写作经验。只要开动思维的机器,运用广博的社会资源,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的人物和真实的事件来提起学生的创作激情。比如: 与其要求学生写命题为《立交桥》的文章,到不如让他们写写《脐橙花》。后者更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更有发言权。而《立交桥》对农村孩子来说,他们生活远离城市绝大数学生没有真正目睹过立交桥的颜容,是无法用他们稚嫩思维去想象立交桥是怎么样的,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仅局限于平时在电影里或电视中略知的一些画面,没有真正去感受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那么,这篇文章里就可能不会出现什么生动画面和感人的场景。而《脐橙花》这一题材,学生要说的和想说的话就多了,脐橙花是每个孩子最熟悉的花,感受最深得花,写起来就更得心应手。生活,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只有反映真实的生活,才能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才能体现出他们的童真、童趣。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感人的场景,积累和提炼丰富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生活,就是用笔墨来描写你、我、他的故事,来描绘美丽的大自然和我们的幸福生活。
二:丰富阅读,积累和整合词语,巧妙地穿插运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阐述了阅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习作教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人们不是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诚然,要想“破”万卷书,就得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感悟文本,积累语言,积累情感,与作者共鸣,最后才有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写作的最高境界。
词汇的积累也是要广泛的利用社会资源、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好马配好鞍。一篇好的文章,假若没有好的词语来加以修饰,那么就会显得干干巴巴,苍白无力。正确引导学生在合理的位置,合适的场景和一定的环境变量当中,灵巧地运用修饰词语来对语句进行雕饰,使所描述的情、景血肉更为丰满,更为真实感人。一篇好的文章,有时能促人奋进,有时可以催人泪下。一样的故事,往往因为作者的渲染方法不同,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感染力。一样的产品,广告词杜撰的不一样,宣传的效果也就会不一样。有些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往往会忽略中文词语的广义性,在一词多义的妙用方面尚不能轻松驾驭。用词不当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改进。老师要提倡学生平时多读书看报。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修养。只要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出文章才能够锦上添花。
三:反复修改,精雕细琢石成金,多元评价激励为主。
巧妙地构思,精辟的语言,干练的文笔,紧凑的结构,是小学生作文练习的几大要素。然而,学生终归是学生。因此,老师不能以学者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作品,也不能以欣赏作家文章的角度来权衡学生作品。小学生作文可以说只是粗制品,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加工和精提炼。文章的增、减、删、接就好比电影的后期制作,只有通过去伪存真,层层筛选,方能把最精华的一面展示出来。老师必须督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多读多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诵中修改,在修改中读诵。让学生在文章修改当中锻炼文字的编辑和再处理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还可以采用两个同学交换互相修改作文,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当然,教师的评价对学生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教师对学生的文章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求精”。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只要“求通”,这样跳一跳都能够到桃子,能让一些后进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教师应努力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总之,小学生的作文指导,是一个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的授课难题。如何创新思路,开阔视野,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停的去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去发掘各种不同的指导切入点,以达到最佳的的指导效果。
第二篇:四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四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一、注重生活积累,激活写作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可见生活对习作的重要性。因此,只有立足生活,激活学生写作的源泉,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体会,才能题材丰富,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知识来自实践,作文来自生活,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是不可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的。目前,小学生的作文总是缺乏真实、新奇、有趣,可以看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极为单薄,尤其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体验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教师应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与学生共同开发生活的习作资源,利用学生喜爱的活动,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提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写作素材,构建课内外联系、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全方位开放自我的作文教学状态,引导学生或与学生共同参与生活的体验,以获得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
经常引导他们按一定顺序、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事物。引导他们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大量的信息以充实自己的写作题材库。这样,当学生遇到习作时,平时积累的素材就能“随手拈来”,运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了。
二、、创设多种情境,进行写作训练
先观察后作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他们观察生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学会采撷生活之树上片片充满生机的绿叶,选取生活之河中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激发兴趣的同时,相机进行写作方法的点拨,如:认真细致地观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采用多种感官观察;边观察边想象、边观察边记录等。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材料,作文时有话可说。
先体验后作文叶圣陶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作文就诞生了。”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如果下笔前没有心灵的体会,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
抓时机巧点拨作文教学中,可以针对习作内容提前组织观察、活动、游戏、搜集资料等,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参与习作全过程。但生活的丰富多彩,体现于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中不断涌现新鲜事物,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不断地改变。小学正是充满好奇的年龄,孩子们最容易被这些新鲜事物所吸引。如果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不可多得的精彩瞬间,如运动场上的精彩表现,同学之间的争执相持,课间的小小“意外”,等,抓住时机训练学生描述看到的情景,适时点拨学生交流独特感受。这不但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还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出来的前提下,他们才能在自己的作文内容中产生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因此,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巧妙地向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醒目的标题、感人的内容、离奇的故事、巧妙的安排、精辟的措辞等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唤发学生写作激情。
第三篇:小学作文之我见
小学作文之我见
主题词:教学 作文 指导 研究
论文摘要:构建一个系统的作文教学工程,为断改进“积累、命题、指导、改评”教学环节,有效地转变学生习作心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这是一个直困师生的难题。
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谈谈对小学作文的一些体会。
一、积累,作文的基石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能有片言只语。当然,要想写好作文,学生不但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我们要注意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并重。生活积累如土壤,语言积累如根基,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发达的根基,语文这棵大树大才能枝繁叶茂,作文才能“开花结果”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就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酸甜苦辣。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家长消除“孩子参与各类活动会吃苦受委屈”的顾虑,让孩子们尽可能地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为写作开辟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就必须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新编教材阅读量虽然增加了1/3左右,但毕竟有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通过这外例子让学生获得读书的方法,但决不能让学生的目光只停留在教材上。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适合学生读的书目,可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背诵比赛,读书成果汇报会等,激励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为写作磨制生花妙笔。
二、命题,作文的兴奋剂
作文命题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科学合理的命题是小学生作文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构思、立意、选材,更能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厚积薄发,以题激趣,以题激思。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学生上下求索,倍尝艰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
1、作文命题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语言正在发展中,对周围人、事、景物的认识不够。因而作文题目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换句话说,作文命题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最好能一下子抓住学生。如《那次,我真开心》、《暑假见闻》等作文题目学生就乐于接受。
2、作文命题要顺应儿童心理需要。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对外界都有一个独特的认识,而这些只有讲清了才会满足,心理才会平衡。这种强烈表现自我的欲望就是一种心理需要。命题时,应以学生心理需要为切入口,从儿童心理需要出发去拟题。如命题《一件难忘的事》我就从孩子渴望成长的需要出发,把题目拟为《我长大了》
还从孩子们渴望表现的需要出发,把题拟为《那次,我真难忘》
这样的命题充分挖掘了学生心理需要,3、作文命题要激发儿童情趣。
“趣”是个总要求。命题要有趣,要特别具有童味,让学生一见就喜欢,一见就想写,一见就跃跃欲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情绪。这样,他们在作文中就会说真话诉实情,一吐为快,就会真情自然流露。如《家给我××》要求补充“爱、幸福、欢乐、希望、烦恼”等,这个命题就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作文时,孩子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盘托出,自然,他们所做作文篇篇都声情并茂,有趣且有真情。
三、教师引导,作文的指南针
目前,不少教师对传统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有的把单一的班级教学改为分组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有的变“教”为“导”
有的用典型例文集体评议、互相评议„„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但我认为,作文指导课的教改还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
1、读写结合,读中学写。作文指导课必须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从阅读入手,进行写作训练。不在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作铺垫,创设条件,只是在作文教学中为写作而谈作文,实际是舍本逐木,不会有好的效果。
2、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期基说:
学习,会扼杀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向。
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时,日常生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喜怒哀乐事,就会涌向笔端,从而主动地写作,且文章富有真情实感。
3、坚持“口头作文”与“笔述作文”并重,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改相结合。根据,、《今天、我当家》等。我、《让我告诉你》等。学生作文时就得心应手了。,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主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就是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小语“大纲”要求,小学作文教学应十分重视口头作文的训练,在训练时体现由说到写,从述到作。因此,学生每次组材构思完毕后,我总是指导学生照着自己的写作提纲口头叙述文章内容,再启发其他学生进行评议,各抒己见,然后我总结论述。在口述作文课上,我有计划地鼓励学生大胆说文,特别是对一些口述能力较差的学生,更给予较多的机会,以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笔述作文”即学生口头作文后,根据师生初评意见用书面语言叙述文章的全部内容。笔述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充分启发学生写作的创造性,尤其是要铺导笔述困难的学生。同时,要分类抽查,以发现学生口述作文时的问题和学生笔述时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教师先指定1~2名中上等学生朗读自己的初稿,并再次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指出缺点,使大家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改评,作文的催化剂
作文批改和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要采取最适宜的方法,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批”有眉批和总批两种,批语应该是“爱心批语”,要富于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有的老师采取启发设问式的“批”,比如:“这儿可以简略吗?”她眼睛里的目光是怎样的?可以具体形象地写写吗?这种批法具体明了,又没有包办代替。也有的老师采取设计练习题的方法,如某句某段删去了或改得精彩,老师拟出诸如“为什么要删?有何好处?”“这么精彩是怎样改出来的?”等题目,要求学生回答在作文本上,这虽嫌费事,但对开阔学生思路,加深认识,训练其改文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改”包括增、删、调、换等,批改要内容和形式并顾,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多就少改,提倡“面批面改”,增强实效。讲评,要文道统一,突出重点,找出共同问题,肯定成绩,热情表扬,慎重批评,指点迷津。一般以老师以主导,组织学生参与修改评价,也可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从旁启发、引导,其方式有综合讲评、专题讲评、佳作讲评、对比讲评等。
实践证明,构建一个系统的作文教学工程,不断改进各个教学环节,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习作心态,使学生由过去的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变成了现在爱写、善写,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篇:小学作文之我见
小学作文之我见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向萍
目前,小学生的作文不尽人意,让人感叹。他们对作文无兴趣,觉得是负担,甚至讨厌、害怕;写作中没有打开生活的空间与思维的天地,写不出丰富多彩的东西,甚至无话可说。他们东拼西凑,写出的文章可想而知。最为突出的表现是:
一、空话、假话、套话盛行。
写好人好事,总少不了虚构帮人推车子,路上拾钱包,走路扶瞎子,上车让位子。写人,千人一面;记事,编造故事;抒情,言不由衷;议论,千篇一律。总之,视作文为胡编乱造。
二、宿构、抄袭成风。
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的诀窍,就是“一读、二抄、三套”,预先写几篇文章,或从作文集子里找几篇范文来熟读背诵,在考场上生搬硬套。
怎样帮助小学生走出困境,唤回作为富有个性的人的“自我”呢?
1.走进自然,丰富自我。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是非常丰富的矿藏,是养育我们的母亲。引导学生投身自然的怀抱,与自然对话,不只是身形的接近,而且是心灵的融入。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朱自清“那醉人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无论是花、草、虫、鱼,还是风、霜、雪、月,只要学生们能用心聆听,用情去交流,就能呼吸到它们的气息,就能倾听到它们的声音。徜徉林荫道上,可以听到月亮穿过树梢的声音;可以听到太阳落山的声音。真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我的情感也就丰富了,奇思妙想也就产生了。
2.认识自我,展示自我。
让学生认识到:那种仿套作文,那种言不由衷的表达,就是自我的迷失,是集体失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这一个”。我有自己的新人,老师和朋友,我有自己的苦恼与快乐,我有自己的愿望与追求,我有自己的特长与毛病,我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有自己留下的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引导学生借写作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血肉丰富的自我,展示一个独特的世界。
3.体验生活,抒发自我。
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是创作的源泉。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所获得的效果是课堂上夸夸其谈所无法达到的。到社会生活中去积累素材:被社会生活美景所感染,看到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心里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潜在欲望。这种欲望就是交流思想,交流自己的感受,希望同伴们来分享美的欢乐。这样,言语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时,老师用丰富多彩的语文词汇作一番描述,学生容易接受并掌握,而且很自然地用自己学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社会生活是语言学生的最好课堂。只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灵去感觉,去理解,丰富的语言词汇就在其中,美和乐也在其中,抒发自我也就水到渠成了。
4.阅读佳作,提升自我。
我们常说,一部好书,能够影响几代人的成长。的确,作品中闪光的思想能指明一代人前进的方向,激励无数人的奋勇向前。我们为学生推荐大量的图书,要求他们去大量阅读,为此应该努力引导他们去读好优秀作品。这里的“读好”,就是要有所获。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动笔:用一支铅笔圈、点、勾、画、批、注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或感兴趣的东西,同时这支铅笔能够使你全神贯注,思维敏捷。动口朗读:自发地模拟当时的情景,容易使自己身临其境,进入角色,能确切地理解作品。动脑:要求学生去找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句、段,让他们细细琢磨这些佳词妙句。然后,时常利用空闲时间以座谈的形式评议与交流,引导学生感悟,从而提升自我。
第五篇: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范楼小学 袁凤兰
1.要继续重视语言的积累
学生的语文积累还不够,必须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语言的积累。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重视体会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师要切实抓好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应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把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同时,教师应巧妙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把每一篇课文都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教材,使学生学会精读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等方法。
3、引导学生活学语文
我们的语文教师抓住语文教学本质属性,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也就是说,学语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既是工具,就不能当作摆设,而要用以参与种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拿它用于学习实践,用于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还要把
它用于生活和种种社会活动。学生学了一些字词,学了一些句子,读背了一些诗文,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它,把它储存起来,那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死读书”,必然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的思想僵化,才智被扼杀。“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我们要牢固地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对课堂的研究。本次检测可以促进我们从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入手,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探讨加强和改进语文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之我见
范楼小学 陈丽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想谈点个人对小学语文第三册后半学期教材教学实践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一、踏踏实实识字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雾里看花,被各种新潮、时尚和花哨的教学形式牵着鼻子走,其实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一条永存的真理,就是紧抓“基础”二字做文章,删繁就简,去粗取精,以学生终生发展所需的语文素养为培养的根本目标。直白地说,读书、识字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旋律。
传统“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实际上汉字的构字方法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让学生了解这四种构字法,察形体意会更深入。二上《识字 3 》的“尖、歪、笔、灶、尾、看”及《识字 7 》的“停、闻、鸣”即为会意字。“上、下、亦、本、末”即为指事字,因数量少,教材没有集中出现。二下《识字 4 》和《识字 8 》中的“月、目、鸟、隹”及三点水、两点水旁即为形声字的集中教学。形声字占汉字的 80% 以上,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理解形旁的意思,对学生察形体意所起的推动作用之大,不言而喻。但要特别提醒的是:具体教学中不是将构字法的术语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在感受汉字意趣的“快乐之旅”中,渐渐地领悟到深层的构字法。另外,要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寻找记忆方法,可利用知识的迁移,增减笔画、部首,例:大——夫、天,火——秋,等——寺;换部首,例:明——朋,把——吧;分解,例:意——立、曰、心;换位,例:叶——古,加——另。
我注意到多途径识字是现代儿童的显著特点。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母语的海洋中,大量的习得已经让他们提前认识了好多的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我们应重视学前认知,教学中重点教学生不会的,既挖掘了学生的识字潜能,又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在进行词义教学时,我寓理解字义于语意之中,通过与词句的联系,理解生字词的意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必须看它、听它、感觉它。”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读书去感悟,在此基础上,寓识词于生动形象的活动之中。显而易见,此环节把发展语言同识字词互相贯通,视语言环境为发展语言和识字词的沃土,置自觉能动地识字于阅读之中,这不仅科学、便捷、有效,而且这种能力本身就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识字教学才真正进入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境界:“识字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生动的形象,充满音乐和旋律,非常好的、非常有趣的事情。”
二、认认真真写字
写字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课标”要求小学“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注重激趣环节
“爱好是成功的一半”。充满稚气的小学生练习写字的需要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学情境中逐步形成的,并由此而产生兴趣,催生情感。如果练字无趣,勉强应付,非但难以达到练字的目的,反而会成为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一种负担。在教学过程中,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故事激趣
古今书法名家有许多练字的轶事趣闻,如“王羲之练字”、“张芝临池”、“欧阳询夜宿观碑”、“ 卫 夫人学书法”等等。这些故事是写字教学的“调味品”,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奋剂”。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穿插讲述这些给人以启迪的故事,对学生能起到励志激趣的作用。2.歌诀激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一些易记的儿歌或口诀。笔者曾自编使用了几则,如:“身正肩平脚平放,一尺一拳一寸不能忘,指要实,掌要虚,不急不躁心思全在写字上。”“田字格,四道边,字写中间不沾线,上下左右一线牵。”“点似水滴轻到重,横像扁担两头顿,竖若悬针笔直下,捺如燕尾掠水面。”“三点水真可爱,上点不偏又不斜,中点偏偏往左拐,下点顿笔挑上来”等等。类似这样的儿歌,是小学生喜闻乐记的,念起来琅琅上口,先说后写,写字的兴趣往往陡然倍增。3.欣赏激趣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包括优秀的写字作业)给人以美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欣赏书法艺术,让学生评头论足,不仅可以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欣赏能力,而且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强烈的练字欲望;对于那些自己的“作品”被大家欣赏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激励,其练习兴趣则不言而喻了。
(二)注重读帖环节
“帖读百遍,其妙自现。”写字是视觉艺术。小学生练字时往往不能揣摹字帖中范字的书写规律,如布白规律、比例规律、对称规律等,也不明白运笔走势,会导致练写时变样、走形。因而教师应从读帖入手,培养学生细心揣摩的习惯。
1.读透注释
字帖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有简要概括的书写说明,那是编者根据多年经验积累的书写规则,对范例的解释,语句简练、精当。对于这些规则,教师应当让学生细心去读,带着说明去观察范字,只有将这些经验注释具体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经验时,它才能正确地指导书写过程。
2.善用课件
影像画面给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觉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服务写字教学。如:观察“王”字三横变化,将字投影在幕布上,每横的起笔与收笔可以看得更清晰(上横略向右上斜;中横平正、稍短;下横向右下收笔,长一些)。然后再覆上“田字格”或“米字格”,让学生观察其在格中的位置等。
3.准确示范
学生从阅读或观察得来的认识是浅显的,往往理解不够深刻,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示范讲解。我们可以利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书写,或用明胶片放在投影仪上书写等方法,边写边讲解运笔的过程、书写的要领,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书空”同步,加深学生的认识,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践、观察去领悟范字的书写规则。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范楼小学 袁凤兰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
———题记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六个多月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半年下来,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这次市里组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细细读来,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里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在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以“三个代表”精神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
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科技富国是我们党在近期以来的发展战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间高科技、高水平的多样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多种人才的竞争。传统型的、简单的手工、高体力支出低收获的劳动方式已经落后,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工作作风扎实、师德优、业务精、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针对以往在教育行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范楼小学陈丽
通过学习树立了向模范人物学习、当好人民教师的信念。通过学习,我认为:
一、搞好教育工作要有恒心。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一生一世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有成效地工作。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不小,它会破坏教育这座大厦的基石,影响教育大业的发展。我们要像邹有云老师那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恒心,邹有云老师三十多年在大山深处的黄岭村小学太阳山教学点坚持教育教学工作靠的就是这颗恒心,才能真正“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邹有云等五位模范教师也都是靠着这颗恒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几十年,把几乎所有的生命时间奉献给了祖国的未来。
二、搞好教育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
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学校领导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师生,尽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体会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让爱充满校园。重庆市开县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体现出来的是他们对学生的高度的爱,在那生死关头,学校、教师想到的是学生,他们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爱带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高的精神。盘振玉教师二十多年把青春献给大瑶山、献给了孩子们,心甘情愿在大山中工作,在大山中贡献,他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充满了大瑶山。重庆市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和盘振玉老师他们的模范事迹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典范,我们要向模范学习,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积极工作,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爱充满校园,让师爱温暖孩子们的心。
三、搞好教育工作要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造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 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师德师风学习,就是要使全体教师真正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教育法令法规、提高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和规范行为品德;通过学习模范事迹,掀起学英模促工作的新局面,树立信心,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提高二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范楼小学 王雪琴
推荐
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五、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六、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七、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八、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学习师德修养师德风范体会
范楼小学王雪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师德师风对于教师而言是多么重要。对于师德师风问题,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地方都要为人师表。”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该从以下几个地方自觉加强师德师风修养,努力做到敬业律已,以德育人。
一、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教育者先爱教育。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立志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给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企业学校的教师,在企业效益欠佳,造成企业办学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学环境和设备有待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得不到提高的情况下,应该把教育事业的忠诚作为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支撑自己不懈努力的精神动力,积极进取,立足本职,努力工作。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在中国教育事业发生重大变革的新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重视加强各地方的学习。首先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
政策、法律法规,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业务学习。今日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心理学也有了很大的成长,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做法,才能适应时代的规定,适应教育新形势和需要。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爱是教育的别名,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是培养精英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对象,千百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不歧视体罚学生;关心学生各地方的成长;严格规定学生,积极为他们解决现实问题,保护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教育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宽容学生。传统师德也讲教育之爱,但今日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承担责任任的,是彼此能感受的。在今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的缘故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更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善于宽容。因为宽容是对被教育者的爱护、信任,它体现了关怀精神,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宽容意识是教师必须具备 的一种素质,如果没有了宽容意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爱学生和被学生所爱的好老师。大凡威信高,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无不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精神。那些心胸狭窄、没有宽容精神、缺乏爱心的人,很难成为一名通过的教师。因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对那些有过失的或者是调皮的学生开展教育要理智、冷静,学会“热” 问题冷处理,尊重人格,既要严格规定,对学生认真承担责任,又不要感情用事,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做法世范,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做法世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做法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在教育的历史成长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规定,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导致利益关系和分配方法的变化,使得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的权利、他的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他应当承当的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不平等的竞争、金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与教师内心应当遵从的操守之间往往发生冲突,导致个别教师不注意师尊,做法不检点,职业道德滑坡,不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生中都造成不良的影响。要纠正这些不良现象,教师不仅需要言传,而且需要身教。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应该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规定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作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教师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老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成长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精英的造就等艰巨任务。我们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树立当代良好的师表风范,为振兴中国教育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