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探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的探讨
初探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的探讨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尹村镇中学 宋璞玉(053900)
摘要: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作为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抓起,培养其兴趣。
1、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
2、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关键词:培养兴趣 审美能力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
初中美术课是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但由于长期受本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美术课堂教育以及学生的美术兴趣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对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几乎所有孩子对绘画都有浓厚的兴趣;从小学一年级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对美术的兴趣呈锐减趋势;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到如此地步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
一、学校外在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出“分数”,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在我们衡水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多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改观,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及时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七年级《人类的朋友》的美术课上,如果老师一味要求学生按书上要求去做,按书上的表现方法临摹书本上提供的范画,肯定会有一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绘画积极些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范画,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循序渐进。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降低学习难度,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目前,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美术课程不能很好地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这显然是有悖新课改要求。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八年级的《陶艺创作》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言传身教,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美朮教师也要象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一样多做示范。它既形象生动,又直观,易于理解、领悟,是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教学方法。最好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师的肢体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 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如:七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知难而退。练习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2010-4-8
第二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从实验设备条件,课堂的实施,以及学生的学习探究这几个环节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教育资金的不足,教师观念陈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课时安排不足,应试教育急功近利的影响等,农村初中物理老师只要克服以上困难,转变教学观念,肯于钻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一定会完成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使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有限的条件下得到提高。关键词:实验教学
观念
延伸
验证式 探究式
设施
实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验,为突出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应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养成学会实验验证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一、当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滞后于城市物理实验教。
目前在农村中学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与城市教学的差距,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客观条件方面的因素
大多数农村中学物理实验仪器、实验设施极度缺乏,甚至很多仪器都还是十几年前的,象我所在的初中,现在用的天平和弹簧测力计还是十多年前的器材,天平和砝码有的生锈了,弹簧也生锈了,学生难以调平天平和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与现在所用的教才根本不能适宜。虽然部分学校经“普九”对物理仪器进行了配备,但部分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致使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或很少开展。
(二)来自老师自身方面的因素
首先,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实验素养参差不齐,实验技能技巧、设计实验的能力不强,部分物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实验培训,没有实验操作经验。现有的物理教学一直沿袭过去的模式,几十年来,变化不大。从总体看来,物理实验基本上从属于物理理论教学,给人的感觉只是为了验证物理理论的正确性而存在的,教师的演示实验不是以“趣”、“疑”、“难”为诱导,而是老师在台上做,学生在台下看,当然这样做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无法替代学生的自身活动。学生实验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少;在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量技术的实验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深化教学的实验少;各自独立的实验多,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少;实验内容范围窄,与生活及生产实际结合得不够。这一状况明显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式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改革。
其次,有些老师对实验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意开展实验教学。这主要表现为:
1、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不如做实验练习题”;
2、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考试时又不考学生实验操作,即使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查也不影响笔试成绩。
3、认为物理现象简单、司空见惯,没有重做的必要;
4、有些实验以前做过,但效果不好,不愿意设计新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学;
5、有些实验准备费时,不愿意多用时间去准备;
6、有些教师怕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损坏仪器。
再次,有些教师因在思想上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从而不愿意钻研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单一,这样防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造成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实施的原因(一)经费投入不足,实验仪器短缺
现在农村学校的实验设备大多还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普九”验收时根据老教材配备的器材,部分农村学校的实验仪器已经损毁严重。尽管最近几年上级部门拨款为农村初中添加了一些设备,但相对于新课标要求的尚相差甚远,还不能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需。
(二)领导注重实效轻视实验教学
目前,学校教学工作压力很大,上级领导向学校要升学质量,学生家长看学校上省市重点示范学校的学生数有多少,学校领导和教师为了能向所有人有所交代,只能拓、反复研讨,向毕业班的教师提要求,给班级定目标,把上级要求的“精英教育”、“丰收计划”任务落实分解到班级。于是乎,毕业班的教师组织一轮一轮的复习,一次一次的联考,一番一番的“模拟”实战。毕业班的师生们整体都沉浸在“考”与“练”之中,以更加注重实效的“考与练”代替了“教与学”。
(三)教师自身因素淡化实验教学
首先是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农村初中教师,学历层次低,或不是本专业的,缺乏正规的实验技能训练,他们对实验教学的任务要求不明确,对仪器性能不了解,对实验操作规程不熟悉,加之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学信息量有限,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恶劣的教学环境,沉重的教学任务在思想上就淡化了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思维,更谈不上费时费力地去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三、解决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方法
改革实验教学课堂模式,探索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农村初中办学条件、学生认知水平、教师教学能力与城市存在差距,即使都是农村初中,发展也不平衡,享受教学资源也不平等。教师在组织物理实验教学时应该因地制宜,采用多样灵活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物理实验的操作能力,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的能力。教师的演示实验应以“趣”、“疑”、“难”为诱导,而不是教师在台上做,让学生在台下看,这样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根据实验过程的数据以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与论证。学生实验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少;在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量技术的实验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深化教学要求的实验少;各自独立的实验多,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少;实验内容范围窄,与生活及生活实际结合得不够。这一状况明显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式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改革。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大行动,应该要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
(二)强化实验练习从课堂到课外
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的矛盾,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将一些需要长时间探究才能有结果的实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原
理》探究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开展各种迷你小实验,如用废旧牙膏皮制作小船,用饮料做成溢水杯,来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也可以用橡皮筋这样常见的物品去了解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弹力大小等关系。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内容,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科普知识答辩等,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让实验从课堂到课外,延伸了知识的探索,又丰富了课外的活动,使所学内容得到理解和强化。
(三)、巧用身边之物,让物理贴近生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它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诸如推门、抬东西、跑步、划船、电梯、照镜子、喝饮料、等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都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构成了学生与科学最初的亲密接触,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巧妙地应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比如书、纸、牙刷、橡皮筋、饮料瓶、吸管、指甲剪等进行实验,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新奇感和熟知感。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动机。
总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前虽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教师难以组织实验教学,但随着政府的不断投入,教育状况的不断改善,加之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中考实验题型的改变,考查由“验证式”转向“探究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只要克服困难,大胆尝试,加强管理,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克服教学改革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多下功夫,一定能够完成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一定会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使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伯琴
《物理教学探讨》物理教学探讨杂志 2008(2)张希博
《贫困地区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3)候建平
《新课改下如何改进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4)史维文
《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杂志社
第三篇: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长期以来,尤其是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因为不属于书面考试范围而备受冷落和忽视,造成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2007年10月,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渭源县抽取了20个教学班,60余名语文教师和800余名1-5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可见一斑。
一、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1、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教学随意性强
有23.6%的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可有可无,这与提高学生成绩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根本不开设口语交际课。在被调查的20个教学班中,虽然有11个班在课程表中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课时经常被识字、阅读、写作课挤占,教学随意性很强。
2、口语不规范、不流畅
农村小学生说话时常常受方言的严重影响(据调查有37.4%的小学生从来没有讲过普通话),口语交际具有即时性特点,方言影响了口语交际的规范和流畅程度。
3、心理障碍影响着小学生的口语交际
在调查中发现约16.59%的小学生跟老师说话时感到“很紧张”,约37.07%的小学生当众讲话时“不知说什么好”,约3.51%的小学生在老师提问时“害怕得不希望叫到自己”。还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但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缺乏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存在“怕说”的心理障碍。
4、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1、强化素质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认识
在影响学生和教育过程中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借助正确的方法、手段,教导学生积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紧扣农村特色,多管齐下,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课本口语交际专题训练——授之以渔
口语交际是一种互动的动态言语实践活动,必定需要语言方面的知识、交际方面的技巧、思维的灵活,这使交际能随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可充分利用课本口语交际专题训练,教给学生以方法,授之以渔精心设计每一次口语交际专题训练,认真指导,注重教给方法。一般做法是:
一、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营造氛围;
二、提供形象可感的交际范例,教师相机引导,渗透方法与技巧;
三、学生分组尝试实践;
四、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2)课堂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得来全不费工夫 课堂教学是师生主动探究的互动过程,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最佳途径。我们在教学时,必须认真挖掘教学中可用于口语交际的因素和时机,精心设计,让学生动起来,扎实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教学《跳水》时,我这样设计:让学生分别扮演船长、水手、孩子,表演孩子被救起以后的情景进行口语交际。扮演船长的学生就像一位严厉的父亲边安慰孩子边耐心地教育扮演孩子的学生;扮演孩子的学生真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在父亲面前先是低头不语,尔后是小声认错;扮演水手的学生,先是忙着救孩子,后来是相互埋怨,争着给船长道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孩子情绪高昂,主动进入交际角色,自然愉快地交际。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效果肯定不错。只要我们有强化口语交际训练意识,认真挖掘,精心设计,也同样可达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的境界,使学科间巧妙地融合。
(3)利用实践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双赢的选择
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要思考、动手,还要合作、交流。这里孕育着诸多口语交际的时机和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口语交际的时机和因素。抓住这一有利因素,边指导学生实践边要求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如指导学生制作贺卡,先让学生说说:贺卡送给谁,为什么?怎么制作的?在制作好后,又利用互送贺卡的有利时机,要求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这样既教会学生制作贺卡,又强化了口语交际训练。尤其农村小学生参加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场景。
(4)利用特殊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失时机
在生活中,有许多诸如开家长会、过生日、教师节„„类似的特殊情景。教师应抓住这不可多得的特殊情景,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在特别的日子里,特别的气氛中,当然会主动地进行交际。如:同学过生日,作为好朋友,当然会主动地表示祝福。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友谊,同时又强化了口语交际训练。
(5)利用家庭生活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拓展的途径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拓展的途径之一。但是学生在交际时,教师无法亲临指导。这就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教师,督促孩子进行口语交际。为了保证口语交际训练的落实,我们采取了积极鼓励、联系卡监督的办法。要求家长依据孩子在家进行口语交际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教师则每周检查一次,根据进行交际的次数给予奖励,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对语文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上述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自由、和谐、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有意识地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四篇: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工作的得要途径,这对于启发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教育部近几年进行教育改革时全面强化了素质教育,学校的美术教育也得到发展和恢复,但是农村的教育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独特,所以实际的美术教学工作还存在的一些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 现状 思考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美术课没有得到重视
受到农村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普遍认为美术是副科,所以很多学校的美术课时都相对较少,甚至没有美术课,很多学校即使有美术课很多情况下也会被其它课时占用了,特别是临近考试的时候,美术课根本就形同虚设。
(二)教学投入匮乏
教学设备单一是农村的学校最突出的问题,而作为不受重视的美术课,教学设备就更加短缺,甚至简陋,除了彩色粉笔、单调的石膏模具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有些学校有些学生甚至连教材都没有,再加上有些美术老师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自己本身对美术课都不加重视,对教学方法的钻研不够,对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等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就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落实,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美术课内容安排随意
很多老师对于每周的美术课内容设计都没有规范的计划,而且从现实考虑,看学校有什么就教什么,内容随意安排,最好笑的是居然有老师问学生要画什么的情形出现。而且教学内容多偏重于技巧性的,而忽略了审美教育,美术课变成了“绘画课”。
(四)老师的专业、学历都有待提高
因为很多农村的学校对于美术课都不够重视,在师资的安排上也很少有科班出身,很多美术老师都是半路出家,而且老师学习、进修的机会也很少。很多老师为了掩饰自身专业能力不强的尴尬,在美术课上只得只讲不做,学生对于老师就会产生质疑,从而质疑美术课,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资源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本就相对匮乏,而农村学校对于具有乡土气息的教学资源也未加重视,其实农村有很多本真的资源可以帮助老师、帮助学生进行美育教学,比如田间的花草树叶、五谷鲜果,还有民间的剪纸、泥工、编织等,都可以进行开发利用。
二、造成农村美术学校以上现状的原因
笔者归纳原因有三:一是美术不在中考的统考范围,是非考试科目,这是根本原因,除了要考取美术专业院校的学生会认真学习外,其它学生根本不会用心学习;二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美术教育,在管理上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开展,很多农村中学受到经费、师资等方面的影响,对于美术教育更加不重视;三是美术老师的专业水平,上述也提到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没有经验的老师很难教出高质量的美术课。
三、改善农村初中美术课现状的教学策略
(一)相关部门要足够重视
虽然美术课不是考试科目,但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能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主管部门对于农村中学的师资配备、教育经费等问题要生视起来,比如组织老师进修学习,加强老师的专业技能,添加教学设备等。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老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的训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管美术是一门非考试课程,也要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钻研如何使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如何上好美术课,让美术成为学生的兴趣,从而将兴趣转化成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是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方式,老师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充分发掘出美术课的潜力,强化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内容、课程设置、课内外的关系、教材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比如传授技能的同时也讲一些美术史,让学生更加了解美术的发展,利用节假日组织课外写生,不必拘于技巧,旨在培养兴趣等。
(三)挖掘农村特有的乡土素材
农村学生的生活总比城市学生更加贴近自然,因此这一点可以被作为丰富的资源进行深刻挖掘。老师先传授一些基础的技能,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创造。比如粘贴装饰画,将树叶、瓜豆、石子等素材粘成美丽新颖的图画;或者用泥巴进行各种形状的泥塑;再者剪刀纸、编织等工艺,又实用又具备艺术性。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魅力,美术再结合生活再创新,二者相辅相成进入生活创造美的良性循环。
(四)优化美术教学结构
美术教学活动如何展开,美术教学的结构优化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个策略。农村的初中美术课可以分成必修、选修和课外活动三个模块。其中必修课是对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进行传授,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和审美认知;而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要与农村的乡土特色相结合,多开发具有农村特点的工艺品制作、野外写生等一系列的教学课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要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但统一的目标都是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实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总之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而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学活动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而美术教育更要得到广大师生及教育机构的重视,重分发挥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以实现美术对学生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浅谈目前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应对策略.doc(毕业论文
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李彩云
摘要:美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美育;现状;课堂教学;兴趣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但由于长期受本地“因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美术课堂教育以及学生的美术兴趣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现状不容乐观。
我对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几乎所有孩子对绘画都有浓厚的兴趣;从小学一年级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对美术的兴趣呈锐减趋势;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到如此地步呢?我认为有如下因素:
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出“分数”,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在我们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多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改观,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及时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
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教学抓起,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一、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七年级《人类的朋友》的美术课上,如果老师一味要求学生按书上要求去做,按书上的表现方法临摹书本上提供的范画,肯定会有一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
先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范画,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循序渐进。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一)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降低学习难度,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目前,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美术课程不能很好地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这显然是有悖新课改要求。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八年级的《陶艺创作》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 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言传身教,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美朮教师也要象语文老师写作文一样多做示范。它既形象生动,又直观,易于理解、领悟,是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教学方法。最好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师的肢体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例如:上《傲雪梅花》一课时,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同步演示法,即老师边讲边辅导,此法直观性很强,很适合国画的教学。但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各不相同,老师“断断续续”地示范、讲解、辅导,画得快的同学想“开快车”,而画得慢的同学又因跟不上而显得手忙脚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把这幅画的作画过程拍录好,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及解说,在进行同步演示前先放录像给学生看,让学生先看到了这幅画的作画全过程,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这样,画得既好又快的同学就可胸有成竹地作画,心里没底的同学也可跟着老师的示范慢慢进行。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
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电化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广。
(三)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如:七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四)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例如,在上《民间美术的奇葩——蜡染、扎染》一课时,以自己穿着的一件蜡染的衣服作为例子导入,让学生观察老师今天的着装有什么特色?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为新课的展开作好了辅垫。上《标志设计》一课时,正值我校学生运动会结束不久,我在课前先准备好我校学生运动的入场式的一小段录像及会徽图案,上课开始时,即播放录像之后,把图案亮出,逐个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发言踊跃,兴致很高,导入新课的同时,又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也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我在上《水与彩的艺术》一课是这样结课的:“今天我们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画了一幅水彩风景画。你们的家乡美不美?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告诉亲朋好友呀?(用水彩把它画下来)星期天,你可以运用手中的笔墨把家乡的山水,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对大家说说:家乡的山美,水美,人应该更美。我们要爱护它,”这样的结课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
造性,教学才会成功,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
(五)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景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学》,高师《美术教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通过艺术的教育》,[英]赫伯特·里德,湖南美术出版社。
3、李国庆著《美育原理》
4、肖川著《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