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之路上的感悟(本站推荐)
作文教学之路上的感悟
【内容提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重头戏,重在语文教学的结果,最后都体现在读和写上;难在教师尽力地讲,学生费神地听,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了最大问题——学生普遍厌烦。改变学生厌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小学作文教学历来被语文教师视为“难点”,被小学生视为“拦路虎”,可以说“学生难学、老师难教”。面对这些难点,我认为作文必须反映学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况,而且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更不允许东抄西凑。通过不断实践,学生由“害怕作文”变成了“想写作文”。那一篇篇美妙的作文恰恰是源于他们真实的生活。下面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感而发
针对现在的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和生活感受,勤俭节约观念淡薄等问题设计了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认识一元钱。在几周的活动中,我结合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活动之前,我让学生谈对一元钱的认识,学生感到无话可说,也没有多大兴趣,有的同学只能说出一两句,如一元钱只够买支雪糕吃。我让他们把各自的认识写下来,能写几句就写几句。接下来,我让各小组自己想办法,利用双休日去挣这一元钱,每天晚上及时记录下挣钱的经过和感受。两周后交流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不但谈了挣钱经过,而且谈了许多
体会。我让各人把发言稿整理后交上来,结果发现,不但叙事条理清晰,而且语言流畅感人。
一位学生写道:
周六的早上,我帮助别人去发放传单。到了街上,将传单发到别人手中,有的人根本就不理睬自己,有的发给他们,他们随手就扔了,有的还盯着我看,吓得掉头就跑。跑了几步,想到手中的传单,又只好硬着头皮回去。我满脸涨得通红,头都不敢抬„„ 唉!挣钱真难那,那些整日卖报的人多不容易!
文章多么真切感人!
整个活动结束,我让同学们把自己在活动中写下的日记、心得以及对一元钱新的认识整理一下,分别拟一个恰当的题目。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你们写出的最好的作文,修改后选几篇抄在作文本上,你们这一阶段的作文任务就完成了。” 同学们欣喜若狂,继而恍然大悟:原来作文这么简单,这么有趣呀!
二 培养学生学会沟通交流,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探索精神鸡蛋是大家所熟悉的,同学们却对我把鸡蛋带进教室充满好奇。一次作文课上我让鸡蛋“唱”起了主角,小小的鸡蛋能给孩子们什么启示呢?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们开始探索,鸡蛋在清水中的位置怎样?它在糖水中又会怎样?加了豆油后又怎样?加上食盐又怎样?互相讨论,然后请教老师。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啊!是浮力增大了!鸡蛋位置上升了,漂起来了,真神奇!同学们欢声雀跃,教室里一片沸腾„„”由此
可见,学生们的情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写作文时也就会一气呵成、“妙笔生花”了。
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想象作文的训练
想象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学进步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能力。我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下了苦功。有一次,飞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教室的平静,有的学生向窗外望去,我灵机一动说:“大家去看飞机吧!”同学们来到了操场,有的激动地说:“在那儿!你们看,飞得好低呀!”转眼间飞机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渐渐远去,同学们恋恋不舍地回到了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假如我是„„”,并说:“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遨游美好的未来时空吧!”大约过了 10分钟,铃声将孩子们“唤回”,我宣布下课。第二天,各种奇思妙想跃然纸上,有写《假如我是飞行员的》,有写《假如我是飞机设计师》的,有写《假如我是宇航员》的..有位学生写道:“祖国的蓝天真美!我驾驶着一架隐形飞机,不停地欣赏着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心中发出无限感慨,下决心一定保护好这神圣的土地!”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四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人重要而不可欠缺的一项基本能力,学习、生活少不了它。我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尤为重视。去年秋天下午有两节作文课,我打算带领学生去观察一下大自然。走进教室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让我们去寻找秋天吧!”话音刚落,同学们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心中的喜悦。走出教室,我让大家驻足远眺,走到山脚下,我让大家去各自寻找“自己的秋天”。回来后,我布置了作文:题目自拟,主要写
找到的“秋天”。单从题目来看,就觉得新奇——《秋》、《秋的风韵》、《秋天的美》、《秋色》、《秋的脚步》、《我爱秋天》„„几天后,我看到了几篇好文章,其中写道:“这座大山真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但她风韵犹存,不信你瞧!她的腰上还系着一条红绸彩带呢!”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说:“秋,我终于找到了你!你给枫树染上了红色,给小草点上了黄色!难道你也是一名‘超级画师’?”。通过这次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进一步提高。
五 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会发现:学生词汇量小,用的不确切,前言不搭后语。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我采用了“遣词写短文”的训练方法,以训练其遣词造句能力。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以下词语:“盛大、迎风飘扬、五颜六色、精彩、阵阵掌声”让学生写篇短文,要求用上以上词语。一学生写到:“儿童节到了,我校举行了盛大的庆‘儿童节’活动,校门上五颜六色的彩旗在迎风飘扬,校长精彩的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方法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在新课改不断推进、深入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应改变那些不适应新时期的传统教学方法,必须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为工作目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做好小学作文教学,以适应新时期、新课改的步伐。
第二篇:选调生路上之
选调生路上之“七要”
作者不详
来源:【选调生博客群-选调生考试】
出母校五邑大学的校门,已经九年。九年来,我从乡镇的最基层干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许多坎坷,也收获了很多欢乐。现在我可以对我至爱的母校说,感谢您给予我的一切,您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我也可以对自己说,我为自己当初选择作为一个选调生而自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会继续走好我的路。
回首走过的九年,今天也算是有了一些成绩,如果要我细说其中的经历,那可是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的。现在,我就简单地根据我的工作经历,和以有着九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选调生的身份,从以下的“七个要”谈一些我个人工作的体会和感悟,希望能给后来者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第一个“要”,是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念支撑着人生道路的始终。当初大学毕业时,我有两个工作选择,一个是珠三角国有企业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作,另一个是作为选调生要到偏远艰苦的乡镇工作。第一选择对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父母也希望我能在珠三角的国有企业工作。终究,我还是说服了父母选择了作为一个选调生,因为那时我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回到家乡梅州贡献自己的力量,到艰苦的基层去。基层虽然艰苦,但更能锻炼一个人能力,更能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基层对于一个有抱负的人来说,有着广阔的空间,在梅州这片热土上有着我人生的理想。但同时基层也是艰苦的,工资低,工作辛苦,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也常面对许多迷茫和遇到一些挫折,然而,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让我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第二个“要”,是要从基层做起。选调生,就是要到最基层的地方磨练,不仅是选调生,从事其他的工作也一样,最好是从基层做起。正如我上面所述,基层虽然艰苦,但更能锻炼一个人能力,基层对于一个有抱负的人来说具有更有广阔的空间。在基层里,更能直接接触到群众,也有更多实际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去面对。在基层里,也更能熟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我刚到乡镇的时候,感慨万分,虽然自己是一个那时还比较“稀罕”的有着本科学历的大学生,而处理起许多事情来,甚至还不如有着多年基层经验却只有初中学历的同事。于是,我下定决心,要从最小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即使很小的事情也要向同事学习,相信自己通过学习以后一定能超过他们。刚开始我只是一个最一般的党政办干部,我是那样做的,现在,我当上了镇党委书记,我也常提醒刚从学校毕业工作的干部说,基层是能锻炼人的地方,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艰苦的基层就是一块砺石,把有志向的人磨得更加锋利。
第三个“要”,是要有“野心”。说要从基层做起,那是因为基层能学到很多东西,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但是,千万不要满足于现状,在基层里,要有把基层工作做到最好的“野心”;有把基层作为基础,向上发展的“野心”;也要有追求一个能发挥自己能力更广阔空间的“野心”。广告词中所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这个野心,就是所谓的“上进心”,一个没有上进心只求安于现状的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人,不可能真正做出什么成绩。我从最开始镇党政办干部,九年时间里,做过党政办副主任、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镇长,一直到现在镇党委书记,正是因为我有着那颗永远不满足现状的“野心”。如果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满足于党政办干部,或者党委委员,我想我大概也只能在那狭小的空间里原地踏步。当然,现在我依然“野心勃勃”。
第四个“要”,是要一颗勇敢的心。在基层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也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或者接到一个似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时候,我只有一句话——无论怎样的挑战,都勇敢地去面对。举一个例子,在我做党委副书记时,恰逢国家进行殡葬改革,在农村,个别群众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偷偷埋葬尸体,有些还顽固抵抗政府,我就曾经带着手枪进到深山老林里面对着那些群众,把已经埋在地里的尸体挖出来送去火化。要知道,那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事情,做这些事情,没有一颗勇敢的心是绝对做不了的。而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自己没做过,感觉自己又似乎做不了的事情时,不要害怕,尽管大胆地接下来,领导叫你做,你就肯定能做,不能做就向同事请教。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只有不敢做的事情。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就经常做些没有任何经验的事情,但我还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把这工作做得很好。一个想做大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是一个勇敢的人。
第五个“要”,是要脚踏实地做事情。刚开始走上乡镇工作岗位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说,在乡镇工作,一定要“少说话,多做事”,我刚作为普通的干部时正是这样做的。无论是领导交代的事情,还是同事叫我帮忙的,我都认真地去做,并且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有时候,我还主动找事情做,把做事情看成是锻炼自己和向大家展现自己的机会。当自己把那些小小的事情脚踏实地做好后,以后的某个时候,领导一定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赏识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而是喜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认认真真做的人。
第六个“要”,是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人们说,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的创造的。任何一个有抱负的人都不会只把眼光局限于眼前,要抓住一切机会来提高自己,表现自己。刚到基层,可能做的都是些非常琐碎的工作,例如打字,搬东西,整理档案等工作我都曾经做过,开始的时候自己内心里也有些不舒服,难道自己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就做这些杂事么?很快,我就想通了。打字,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打一些文件,这是我学习文件撰写的机会;而搬东西、整理档案这些事情,做好了,是向领导表明,即使再小的事情我也可以把它做好,树立自己脚踏实地工作的形象。领导交代的每一个任务其实也是重要的机会,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展现自己的机会,命运的转折往往就是在于一两个机会里。这些机会转瞬即逝,抓住了,人生就可能有很大改变;没有,就永远错过,而自己大概也只能原地踏步,空叹命运。
第七个“要”,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说基层是一块砺石,能锻炼人,也能把一个人许多特质磨掉。但是,我想,再怎么磨,都不要把一些东西磨掉。比如,在内心深处向善的心、正直的心、感恩的心,这是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赤子之心”。没有了这些东西就不是真正的人,也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真正的为人民做事情,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官场里,经常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这时候,我们就不要失去那颗“赤子之心”,不要失去善良的心、正直的心和感恩的心。
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九年的“老选调生”的肺腑之言,我只希望用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给后来者们提供一些参考,一些启发,让你们少走一些弯路和错路。路,终归要自己走,生活,也要自己去感知,而我,在以后的道路上也还需要去努力探索。
感谢我至爱的母校五邑大学,希望母校的未来更加美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师弟师妹。“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相信,无论是还在母校正在学习着的还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师弟师妹们,你们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程,祝福你们!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选调生之家论坛 http://www.xiexiebang.com/bbs,原文地
第三篇:习作教学之感悟
习作教学之感悟
教
师:王 毓 霞
工作单位:河口中心校 电 话:*** 2009年11月9日
习作教学之感悟
据了解,目前小学作文教学问题颇多,导致学生的作文能力不如人意。一般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对小学生作文定位不准,要求过高;大多数都在写给命题作文,而且一般情况下,题目都出的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在作文讲评时,老师很少激励、鼓励学生,大多以教师讲为主,很少有师生交流……这样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没有愿望,即使写成了文章也是缺少丰富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纯真的语言。然而,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随着小学生接触信息量的不断扩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习作教学越来越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地探讨研究,如果再固守以前作文的“写景、记事、抒情、状物”四大块来进行习作训练,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新课标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让学生知道习作就是写话,就是想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而且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长久保持。从小学生学会写字那天起,就鼓励他们写话,不会写的字可以问人,也可以用拼音,甚至可以用画图代替。
三、四年级写作方面的目标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进入三四年级以后,仅靠一点写话是不够的,这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生活:
1、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比如:春天,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有所发现;夏天,带领学生拥抱 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快乐;冬天 ,带领学生滑冰、玩雪,得到放松身心的愉悦。又如:组织学生种植、养殖活动,开展扶老助残活动……总之,使学生总能感到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生活是这么美好,从而争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小主人。
2、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体验、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这些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习作的材料。这样去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作文才有写不完的内容。总之,要教学生做一个有心人。
五、六年级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 当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去不断读书,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激发学生读书、藏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通过广泛读书去增长见闻,增加文化储备,学会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收集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语言储备。同时,要教他们养成随手摘录,写点心得体会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势必知识丰富,思维活跃,他们的作文也就会各具特色。在整个小学阶段,以上三个方面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可是我们不能把他们互相隔离开来进行训练、培养。其实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搭配训练,这样才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文字; 说它是难点,是因为习作要求学生应运用字、词、句、段、篇等语文方面的综合知识,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人、事或景物等有中心,有条理,形象、生动地写下来,而当前学生往往脑海里能浮现出事物的形象,但笔下却形容不出来,一篇文章写下来,要么是选材不典型,中心不突出,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如记流水帐,要么是说空话、大话,胡编乱造等毛病。要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改革以往教学面窄、低效、老师指导无侧重等旧的习作教学模式。把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落脚点,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本人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经过认真探索、总结,摸索出一条习作教学改革的新路子。下面关于习作教学的改革我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应树立大语文观,拓宽习作教学之路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大量的事实表明:把习作教学只局限于两节习作课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习作所包含的知识包罗万象。只有拓宽习作教学之路,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此我注意把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和生活实践等有机结合。即习作教学必须加强四个联系:首先,要加强习作与阅读教学的联系,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利用教材这一载体,抓住契机,及时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训练写作。小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写景散文,如《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这些经典的写景文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欣赏的美感,还会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可以抓住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再创造,如改写成小诗,按照 文章的模式进行迁移性练习。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含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说明文,教师也可以利用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如让他们展开想象补充内容,重组语言进行改写练习等。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我便利用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兴趣,鼓励他们为文章补充段落,训练学生过渡句的运用,学生非常有兴趣,而且想象力丰富,对课文的再创造得心应手,根本体会不到写作有多难;其次,要加强习作与课外阅读的联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充学生的积累,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和阅读空间里积累习作 素材,加强语言、思维和表达的训练。要教会学生学会通过社会生活和利用网络、媒体搜集 资料,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把探究社会、自然、自我与习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建立 多元文化的体验,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并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 握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再次,要加强习作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联系教师应分外珍视学生对语文材料和现实生活的多元反应,珍惜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 和理解。教学的着力点首先不是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而要创设开放心灵的学习氛围;最后是加强习作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所有的文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反映真实生活的,小学生习作也一样,它真正的本源是现实生活。因此习作教学要紧紧地与小学生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习作训练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要引导孩子参与生活,观察生活。与孩子家庭联系,转变观念,让家长把孩子带进多彩的生活之中,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学 校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借助各种形式体验生活。让孩子们了解人生百态,让孩子尝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窥视生活的真实面目,使他们对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了丰厚的生活基础,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资源。特别是丰富的生活给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精神体验,这都为习作这种精神活动打下情感基础与动力基础要引导孩子们积累真实的生活。这里面第一是材料的积累,生活实例的积累,第二是思想的积累,情感的积累。要加强它们之间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着重找准“阅读教学”、“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生活实践”与“习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学生优美词句的积累 “厚积方能薄发”,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即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熟读文章,去理解、积累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教给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方法。要多请学生进图书室,让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要求学生每人配备优美词句的积累手册,每当读到好词佳句,无论是课本上的,还是课外读到的,都必须熟读成诵,随手摘抄下来,以丰富词句的储备,老师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评比。同时告诉学生背诵华章是积累语句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增强学生背诵训练的意识,加强学生背诵训练的力度。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在日后习作时,方能做到信手拈来,用语丰富,妙语连珠。(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应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应教给学生内化和运用已积累的优美词句的方法 优美词句积累下来之后,为防止学生生搬硬套,使他们能积极地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灵活巧妙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内化优美词句的方法,举出一些文中优美的词句,通过“移用”、“删除”、“改换”或“仿照”等方式,把它内化运用到相似的习作中去,从而使学生触类旁通,提高习作时灵活运用优美词句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第十一册《鸟的天堂》一文时,文中描写“榕树”的句子很优美:“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教学中我启发引导学生这一优美的段落经“改动”后可运用到写景这一类的习作去。如:写杨树时,经改动后变为:“杨树长得很茂盛,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杨树,一丛丛一簇簇,几乎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景色多美呀!”经幻灯片打出比较后,让学生抄下来并背诵,以后遇到此类的习作时就可应用。
(三)注意读写结合 只在习作课上讲习作、写习作,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不多。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利用教材这一载体,抓住契 机,及时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训练写作。小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写景散文,如《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这些经典的写景文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欣赏的美感,还会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可以抓住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再创造,如改写成小诗,按照文章的模式进行迁移性练习。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含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说明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如让他们展开想象补充内容,重组语言进行改写练习等。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我便利用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兴趣,鼓励他们为文章补充段落,训练学生过渡句的运用,学生非常有兴趣,而且想象力丰富,对课文的再创造得心应手,根本体会不到写作有多难。
1、可以是文章写法之类宏观的。如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作者的观察方法如何,文章是如何写具体的,在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布局谋篇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等等。通过讲解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把习作写得更好些,以便习作时加以运用。如果阅读教学和习作互不联系,习作课才讨论怎样作文,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难以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见缝插针地渗透写作训练,结合阅读教学搞一点课上的小练笔。如:学了写人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让学生用几句话刻画某人的外貌;学了写景的课文《镜泊湖奇观》,就依照其写法写一处较简单的景等。这样读写结合,在堂上挤出时间进行小习作训练,这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更多的可以是微观的。如,写读了课文的感受、启示,续编故事,8 把课文中概述的内容写具体,为写景的课文拟游人须知、写导游词、编广告语,为写人记事的课文增加细节描写等等。
(四)引导学生多积累素材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通过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如:让学生找春天,编辑手抄报、举行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实践中典型的人、事或优美的景,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导学生用日记或随笔等形式把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东西写下来。这样,以后习作中遇到类似的要求时,就可以从中选取典型的素材写下来。
二、加强习作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习作的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过去一般操作是用两节课完成:第一节由老师作习作指导,第二节让学生堂上作文。写作的指导程序大概是:审题——明确写作要求——指导学生拟写作提纲—指导学生选材和组织材料——教师范文引路——学生习作。这种模式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较难得到提高。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可把习作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即:⒈激发兴趣;⒉创设情境;⒊尝试习作;⒋重点点评,指导内化;⒌结构成文,修改誊写。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离学生作文前几天,利用一点时间指导学生抓住习作要求中的关键词句,理清本次习作的范围及各项要求,9 提示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人、事或景等,让学生从心理上和材料上有所准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创设情境 学生的习作大多数是写自己身边的人、事或自己看过的景等等。这些内容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为此,老师可根据习作的要求,事先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体验。习作时,必能情动辞发,言之有物。老师可根据习作的不同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供情境:
1、以生活展现情境;
2、以实物展现情境;
3、以图画展现情境;
4、以表演体会情境;
5、以语言描绘情境;
6、以音乐渲染情境等等。例如:第九册一组的习作训练,要求是:认真观察校园里的景物,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生活展现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的实际情境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教给观察方法。然后,老师让学生带着老师交给的观察方法,凭自己的喜爱去实地观察自己最喜爱的景物。这样,把情境与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这一环节老师可根据习作的不同要求放在课前或课内进行。
(三)尝试习作 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经老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时,就在作文课上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前,老师可适当放出一点时间启发学生依照阅读教学中或课外读物中相似类型文章的写法进行定中心,筛选材料,布局谋篇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等 有条理地叙述下来。同时,在学生习作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发现面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另外,还要指导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同时选定起示范作用的习作和有代表性的病例为下一环节作准备。
(四)重点点评,指导内化 这一环节是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学生选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先讲评有代表性的病例,引导学生从选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评改文章,从而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然后把起示范作用的习作举出几个典型例子进行讲评,特别是能从优美词句的积累手册、课外阅读或阅读教学中通过“移用”、“删除”、“改换”等方式把其中的精彩片断内化运用到自己习作中去的学生,让他谈谈自己是如何灵活运用积累起的优美词句的。最后,老师把自己事先精心准备的范文或范段,通过幻灯片打出,重点讲解内化运用优美词句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内化运用优美词句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目的。例如:第九册八组的习作是写家乡的变化。在教学到这一环节时,我们可举出几个从课外阅读中摘取的优美段落,指导学生内化。如:老师可用幻灯出示例文的优美段落“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原来弯弯曲曲泥泞的公路,现在变成宽阔笔直的水泥路,路边原来破烂的房屋变成一幢幢崭新的楼房。你看,公路两旁的电话线、电火线、有线电视线像蜘蛛网似的伸向各家各户。往远处眺望,四周的小山丘上爬满了 11 郁郁葱葱的果树。看着家乡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真使人心旷神怡!”通过老师启发,让学生说说如何内化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五)结构成文,修改誊写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经老师讲评之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学生把学到的修改方法及内化运用词句的方法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从定中心、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修改。修改时,可指导学生先自己修改,再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改。最后再把修改好的草稿认真抄写在作文本上。要求学生交给老师的习作不是写完的,而是改过的,是自己已经改不动了的。
三、多给学生写作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注意习作内容的选择,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多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题材供学生练习,多让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同时要求学生应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然,学生空话、套话连篇,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均不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按照“课标”的精神,我们应该让学生写出各自个性的习作,在课程改革的实验中,作文前的指导宜粗不宜细,作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走好自己的“路”。让学生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把“三自由”还给学生:
1、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选材,甚至为学生安排一些材料,如大扫除,送温暖等等。这样学生安排的材料怎么能给人以新鲜的感受。又怎么能写出学生的个性呢?我们每天都臵身于新闻事件的包围之中。耳闻目睹的奇人异事、奇景异物见于报纸、电视、网络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社会热点、文化类、休闲类等栏目,都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学生的作文内容开放,学生的素材资源就会五彩斑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把想象的自由留给学生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着了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景,让学生多写来自内心想象的东西,哪怕是异想天开。如在以保卫家乡环境为主题的班会课上,可让同学们纷纷讲述耳闻目睹的破坏环境的现象,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树木、垃圾桶、河水……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各自的经历与愿望。也从中谴责了一些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表达自己抱负美好家园的愿望。
3、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 新世纪的作文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承认个性差异,重视个体体验的具体表现。因为即便同一件事,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有不同的兴趣点,因此我们会选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入手,写出来的作文自原也各有不同。如在课堂上以学生一起玩“画龙点睛”的小游戏,活动过后,让学生自主拟题,自由写作:《画龙点睛》、《快乐的课堂》……学生们文章的内容也许让人忍俊不禁,就是五花 八门的题目也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创造性。让学生“必须寻到源头,方尝到甘甜。”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14
第四篇:学大教学感悟之四
学大教学感悟之四
寓“情”于教:学大教育的明显亮点在于它持之以恒地坚持教学过程以“情”统领始末。一位素不相识的家长及学子到来,他们得到的礼遇将是同等、公正的。咨询师、教师乃至校区主要领导都会俯下身子丢下手中的繁忙以特有的社会责任感与其进行近距离的心灵沟通,这种交流是平等、热情、坦诚、友善的。它定会让你首次触摸到学大大家庭带来的温馨。谈话的方式不拘一格,谈话的主题会因人因事而异。大的到对时代形势的认同,小的到家庭的油盐酱醋,但更多的是探讨教育下一代的有效途径。贴近生活的真诚沟通,产生的效果会让你难以执信,哪怕是一个行为偏激,还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内向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引领下变得百依百顺,敢于坦露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天真孩童。师生感情的拉近,学生对老师有了足够的亲情和信任,这种情感效应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言听计从,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它产生的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奋进
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奋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改的春风吹进语文课堂,教师的观念更新后,课程实施者的创造性工作多了,学生的生活更有朝气了,课堂气氛开始变了,课堂教学也更加精彩了!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让语文课堂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和近几年的研修,更为我打开一扇明亮的窗,为真正实现了高效优质课堂打下坚实基础。我不断解读对教育的种种新的诠释,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欣喜地发现自己长大了:能够把新理念成功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教育实践,现在我正尝试着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风格
为人师这么多年,应该说我很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渴望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于是满怀对学生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爱,我开始了语文教学的摸索。首先我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定位:在语文课程多方面特性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以“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所以,首先我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性”。因为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我不断融入人文精神,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其次,我在情感上“俘虏”学生。我真诚地与每一位学生交朋友,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和兴趣爱好,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课时可谓“其乐融融”。三是在教法上吸引他们。我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听音乐、猜谜语、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用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直奔课文等,每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激情,在合作中,自主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语文世界。许多学生反映:特别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不紧张也不感觉累,于趣味中就收获了许多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学习的好方法。四是在学识上“征服”他们。我积极地向富有学识和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经常听他们的课,琢磨他们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滋养自己,使自己的课趋于完美;此外,我还广泛阅读先进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教材,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曾记得多少次,为备好一堂课,我要精心准备好几天,以至于其他老师常说:“你怎么天天这么忙啊!”。
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唯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引领,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支撑,需要更新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时俱进是时代对每一个现代人提出的要求,更是新时期教育对每个教师的要求。我时时有提升的欲望,时时有“充电”的渴望。这几次的研修就为我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让我更加清晰明白研修的必要,学习了新的理念,学习了各位教师的好经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衷心的感谢省给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
奋斗没有终点,追求永无止境。这些年来,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奋斗。我愿化作一片云,遨游语文教学的蓝天;我愿化作一片雨,滋润语文这片土地;我愿化作一棵小草,点缀语文美丽的殿堂。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优势,我要继续奋斗,攀登理想之塔。带着对语文充满激情的爱,我又整理行装启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