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
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
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13年07月10日03:1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字号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新华社南宁7月9日电(记者陈二厚)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主席陈武和湖南省长杜家毫、广东省长朱小丹、贵州省长陈敏尔、陕西省长娄勤俭汇报了本地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提出了建议。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李克强说,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主要指标仍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但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
李克强强调,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十分重要。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则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此相适应,要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针对经济走势的不同情况,把调结构、促改革与稳增长、保就业或控通胀、防风险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采取的措施要一举多得,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李克强说,面对当前形势,要坚持依靠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难题,通过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把握好、运用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政策和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使市场主体有稳定的预期。同时,要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做到稳中有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要统筹“新四化”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
化深度融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发展服务业、创新驱动、淘汰落后产能等为抓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行政管理、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有效地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更显著地增强市场活力。
李克强指出,把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是区域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应有之义,国家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经济政策,中央财政将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迈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李克强最后强调,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坚持民生优先。发展要让人民满意、使人民受惠。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参加座谈会。
(责编:崔东)
第二篇:温家宝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讲解
温家宝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
7月4日至11日,温家宝总理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部分省政府负责人、企业界负责人和经济专家意见和建议。温家宝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波动。继续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重点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温家宝要求统筹做好关系全局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二是坚定不移地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到实处;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四是抓好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相关工作;五是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
国务院五举措促生猪生产
温家宝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2010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恢复至25亿元,对养殖户(场)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加强生猪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强化信贷和保险支持;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年底前,各地要全部建立起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加强生猪等“菜篮子”商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统计、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生产状况和市场变化。
国务院: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温家宝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有的城市调控力度有所放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开工率较低。会议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巩固和加强调控效果。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要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抑制租金过快上涨。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新开工超过500万套,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50%。
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新问题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中国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是: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劳动年龄人口缓慢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面临结构性短缺;人口流动迁移活跃,城乡人口分布出现根本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与会专家称,目前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独子高龄化”趋势,可能会陷入“低生育陷阱”。
铁道部:全面检查火车站电梯
日前,铁道部下发《关于立即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铁路局自7月7日起,积极消除隐患,确保电梯安全。铁道部要求,督促、检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安排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安全检查;对停用电梯也要进行检查,以保证在电梯重新投入使用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铁路局电梯安全检查结果、隐患消除情况应由电梯管理单位主管领导与维护保养单位主管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对于暂时无法消除隐患的电梯,坚决停止使用。
《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书发表
国务院新闻办7月11日发表《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书,回顾总结西藏和平解放6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全面展示新西藏发展的巨大成就。白皮书全文约1.9万字,分为5个部分,包括“前言”“
一、西藏和平解放的实现”“
二、和平解放60年的发展历程”“
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结束语”。白皮书指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事实清楚地证明,所谓“西藏独立”完全是新老帝国主义侵略者炮制出来的,是西方侵略势力瓜分中国领土阴谋的一部分。
各部委公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
商务部公布“三公经费”:7月15日从商务部获悉,2010年,商务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6171.41万元;2011年,商务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5624.07万元,比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减少547.34万元。
审计署公布“三公经费”:审计署7月11日在其网站公布,2010年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的财政拨款预算数2711.65万元、决算数2488.79万元;2011年预算数2687.06万元。
民政部公布“三公经费”:民政部7月13日公布数据显示,民政部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合计1112.19万元;民政部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合计1114.52万元。
财政部公布“三公经费”:财政部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财政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实际发生额为4172.01万元;2011年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为4752.54万元,比2010年实际支出增加580.53万元。
陈炳德与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举行会谈
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7月11日上午在八一大楼与来访的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谈后达成五点共识:一是双方重申,一个健康、稳定、可靠的两军关系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推进两军关系发展,并一致同意,中美两军将加强合作,以应对地区及全球性安全挑战。三是双方重申,两军高层交流与对话十分重要,并将为此共同努力创造积极氛围。四是双方重申,中美海上军事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双方将加强两军之间的联合行动,提高军事海空安全,减少风险。五是双方同意,将继续在高层互访、机制性项目、非传统安全等领域有计划地开展交流。
我国将清理违规高尔夫球场
国务院11个部门联合组成的督导组,已前往包括北京在内的10个省(市、区),督导高尔夫球场的清理和整治。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12日说,变相搞高档房地产、曲解中央有关政策、高尔夫运动项目重返奥运赛场、规范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政策措施缺位等4大因素高尔夫球场建设7年“禁而不止”。他表示,对新建的高尔夫球场,新建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将配合发改委等部门共同研究规范高尔夫球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另悉,国土部7月12日通报上半年挂牌督办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698名相关责任人,这是一周内第3次集中通报问责结果,通报查处的责任人累计已超700名。
统计局:上半年GDP增速放缓
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4459亿元,同比增长9.6%,二季度GDP增速为9.5%,较前两个季度放缓;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2076元。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动力仍较强劲,经济快速回落风险小;加息短期内对宏观经济速度会产生一定影响,中长期看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投资性投机性需求得到遏制,大多数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收窄。
海洋局责令康菲停止蓬莱19-3油田BC平台油气生产
国家海洋局7月13日表示,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以后,尽管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采取了一定措施基本控制住溢油产生,但该油田溢油事态并未得到完全控制,特别是一段时期以来溢油源排查和封堵工作进展缓慢。国家海洋局责令康菲公司立即停止蓬莱19-3油田B、C平台的油气生产作业活动,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排查并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在溢油源未切断、溢油风险未消除前,不得恢复作业。同时要求康菲公司将有关溢油事故信息及时向国家海洋局报告,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作出责令康菲公司部分停产决定以后,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和中国海监总队有关负责人13日专门约见康菲公司代表,当面通知了国家海洋局的决定,同时要求康菲公司要严格执行停产决定,并再次要求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维护渤海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基层医疗债务两年内结清
国办日前转发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通知指出,在严格制止发生新债的基础上,用2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各地不得借新债还旧债、向群众摊派、挤占挪用其他医改专项资金。据悉,截至2010年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负债分别为55亿元和3.5亿元。
上半年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
国家旅游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突破一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国内旅游人数约13.3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约3200万人次。下半年,旅游业发展仍然机遇和挑战并存,旅游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基础设施和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国内通胀预期增加将影响旅游消费意愿,局部地区气候灾害将给旅游业带来一定影响。
中国人权行动计划的多项指标提前或超额完成
国务院新闻办7月14日公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报告》称,到2010年底,《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规定的多项目标指标提前或超额完成。报告说,到2010年底,《行动计划》规定的各项措施得到了有效实施,预定的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各项指标均已完成。其中有约35%的约束性指标、50%以上的涉民生指标提前或超额完成。两年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227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939万人,分别超出《行动计划》目标的26.1%和7.7%。截至2010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低于《行动计划》预定的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全国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均实现或超过《行动计划》的目标;在森林覆盖率、改良草地、治理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灌溉水有效利用、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湿地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行动计划》的目标等。
全国开展征地拆迁法规清理
国务院法制办、住建部、国土资源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对有关征地拆迁的现行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专项清理。清理重点是查找出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规定相抵触、不一致的问题,并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该废止的要坚决废止,该修改的尽快修改。清理工作要在10月1日前完成。
京沪高铁将全面检查隐患
7月14日,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公布了京沪高铁3起故障的原因并致歉,表示目前已展开安全大检查,全面检查设备设施隐患、动车组出入库质量、沿线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预案。此前发生的3次故障原因依次为接触网附加线烧毁、动车组后受电弓损伤以及动车组牵引变压器中的电线接触不良。从国际经验来看,高铁在磨合期故障相对集中,但铁路部门将力争缩短磨合期,尽快进入运营稳定期。
财政部: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055.76亿元
财政部7月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055.76亿元,比2010年同月增加2176.36亿元,增长27.6%。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459.51亿元,同比增长13.9%;地方本级收入5596.25亿元,同比增长41.1%。本月地方本级收入增幅高,主要是按规定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及部分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等一次性入库带动非税收入大幅增长,扣除这些因素,地方本级收入增长28%左右。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13526.03亿元,增长31.2%。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发布
民政部7月15日发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其中明确,慈善捐助者自主实施捐赠行为,自行决定捐赠的规模、方式和用途。禁止强捐、索捐、变相摊派等行为。充分尊重受赠人的尊严和隐私。慈善捐赠程序、善款善物的管理和使用方式、捐助效果评估等信息通过有效形式公开,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和社会监督。有关捐赠信息的公开,尊重捐赠人意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10年底发布的《2010中国慈善透明报告》表明,超过九成社会公众表示对当前慈善信息公开情况不满意或不太满意。专家表示,《纲要》中所提出的“完善公益慈善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制度”非常必要,要推动形成法律监督、行政监管、财务和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公益慈善组织监督管理机制。
网购将迎来立法时代
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快速成长,成为社会消费和流通领域的显眼的新增长点。与此同时,网络购物也滋生出一些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15日表示,下一步将开展网络购物领域立法工作,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网络购物健康有序发展。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网络购物将进入有专门法律法规规范可依的发展阶段。
商务部四措施稳定肉价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表示,猪肉价格和供应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市场调节,政府调控手段是辅助的。商务部门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市场动态监测,发挥市场供应和市场价格的引导作用;适时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生猪肉品市场供应;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监管,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保障质量安全,防止注水肉、病害猪肉流入市场。
商务部发言人:对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不实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7月15日举行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是不实的指责。姚坚表示,中非合作历史悠久,早期中国对非洲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据统计,中国目前在非洲援建铁路2000多公里、公路3000多公里,援建了100多所学校和60多所医院,共计减免债务200多亿元人民币。他表示,近年来除了对非援助外,中国在非投资和生产合作越来越多,中方也注意到了个别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中国重点加强了对企业在非洲投资的管理,进一步强调了企业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实施互利共赢,要关注民生、承担社会责任,应当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检察机关将制定案件宽严政策标准
7月16日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检察机关将研究制定主要案件适用宽严政策的标准,统一执法尺度。加强和改进涉检信访工作,逐步推行视频接访工作。会议要求检察机关重视保护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法定权利,重视保障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阅卷、调查等执业权利,突出加强对社会广泛关注、容易引发矛盾的放纵犯罪、侵犯人权等问题的监督。另外,检察机关将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严惩受贿犯罪的同时,依法查处行贿犯罪。
中方就奥巴马见**严正交涉
美国东部时间7月16日,美方无视中方坚决反对,安排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会见**喇嘛。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17日晨在北京紧急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王晓岷,提出严正交涉。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也在华盛顿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中方指出,美方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和严正交涉,执意安排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会见**,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方核心利益,损害中美关系。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中方强调,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决心坚定不移。
公众最关注住房就业医疗
中国社科院7月17日公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表示,住房、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与公共卫生是当前中国公众最关注的三大民生问题。增加三者的供给,应成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方向。全国基本公共服务中,公众评价最高的是“文化体育”,最低的是“社会保障和就业”。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客观评价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拉萨。
上海工商局认定达芬奇家居“三宗罪”
上海市工商局已初步认定达芬奇家居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部分产品不合格、多数产品不标注产地和材质这三大问题,据称问题产品在沪已被停售。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7月14日公布,上半年达芬奇家居通过上海口岸共“进口”了11批国产家具,它们先出口至保税物流园区后,再进口至达芬奇在上海的仓库。按此推算,上半年上海口岸近10%的达芬奇“进口家具“为国产家具。据报道,13日下午3点,达芬奇在京召开发布会,承认所代理的部分美国家居产品为国产,但仍坚称其所代理的意大利品牌均为意大利生产。总经理潘庄秀华声泪俱下诉说了创业史,却没有给记者提问的机会。
本篇文章来
源
于
http://
第三篇:习近平主持经济形势座谈会强调尊重规律科学发展
习近平主持经济形势座谈会强调尊重规律科学发展
来源: 央视网 作者: 2014-07-0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8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座谈会上,王战、刘世锦、李扬、林毅夫、胡鞍钢、樊纲分别就国际经济形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金融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经济治理等谈了看法。他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经济运行基本面是好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需要冷静观察,对各类风险隐患早做准备、加强防范。他们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期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大改革落实力度,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不断开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夏宝龙 来源:《政策瞭望》2014年10期
发布日期:2014/10/2
3一、坚持认真学、深入学、系统学,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和指导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实现稳健发展、良好开局。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和重要论述,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经济思想体系框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正确道路。我理解,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和重要论述,主要包含五大方面内容:
(一)科学研判经济发展大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论述经济工作时多次提到“大势”这个词,并且一再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总书记对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大变动作出了三个科学判断。他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从国内情况看,经济环境出现复杂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具备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发展中就是机遇,不平衡就是潜力。他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我国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有的隐忧扩散,新的问题正在产生,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形成了稳中有忧、稳中有险的局面。当前我国所处的“三期叠加”时期是高速发展后必然会经历的阶段,出现一定困难和风险是难以避免的,同春夏秋冬循环交替一样,是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现象。他提出,要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总书记多次讲到“新常态”这一新概念。最早是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提醒我们要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既防范增长速度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今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他再次指出,要辩证看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不必大惊小怪,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5月在河南考察、7月在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和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时,他都强调这一重要概念和观点,并对“三期叠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放大的情况作了深入分析,明确提出,要从国民经济循环流转的角度,准确把握“三期叠加”阶段风险的多点性、叠加性、关联性特点,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要采用“保守疗法”和“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法应对不同风险。他还特别强调,跨越“三期叠加”阶段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发展。关键是把握好多重目标的平衡。
(二)深刻阐述经济发展方略和重大关系
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是说不要经济增长。我们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他还强调,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同时,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我们的战略谋划力和战术战役执行力都要强,同时二者要有机有效结合。想的事要做,做的事要围绕战略谋划做。所谓战略谋划和战略落实,就是要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提出正确的目标,做正确的事情。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
(三)系统阐明经济发展动力之源
总书记强调,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市场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消费是起基础作用的,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投资是起关键作用的,在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发挥好投资作用的关键是调整和稳定社会预期,引导好投资方向。出口是起支撑作用的。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做好经济外交工作,加快走出去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外需,保持传统出口优势,提高出口产品创新要素比重,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和障碍,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大推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当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要把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推动政府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使他们增强信心、施展才能。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四)明确提出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工作重点。正所谓“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不能再拖了!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要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必须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摆到突出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总书记提出的“两美”目标催人奋进、“两个清醒”发人深省、“两山”论述精辟深刻、“两大统筹”系统科学、“两个依靠”纲举目张。要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维,统筹各个方面。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不要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政府不能包打天下。要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此外,他还在不同场合强调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范化解风险等相关工作。
(五)突出强调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总书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要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议大事、抓大事。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本地区经济工作的领导,把握客观规律,结合地方实际,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实处。要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增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做到厚积薄发。对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要提出明确指标和刚性约束,尽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要有干劲,不怕困难,勇于开拓,敢于担当,善于统筹协调,做好经济工作。要发扬“钉钉子”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折腾,不反复,切实干出实效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植于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的伟大实践,是对党的几代领导人经济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应用、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全局、统筹兼顾,贯穿着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比如“两只鸟”、“两只手”、“两种人”、“两座山”等论述,体现了“两点论”的思维方法。“三个点”、“三个规律”、“三个发展”等论述,体现“重点论”和“系统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处理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善于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自觉运用矛盾分析原理,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充分体现了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洞察全局、审时度势,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洞悉国情又把握世情,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体现了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的气度和智慧,彰显了谋定而动、沉着应对的战略定力。特别是在冷静观察、客观分析“重要战略机遇期”、“三期叠加”和“新常态”等宏观形势基础上,强调既“有守”又“有为”,强调既不要“大惊小怪、草木皆兵”,又不能“裹足不前、无所作为”,强调要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大国政贵有恒”的定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顺应大势、抢抓机遇,未雨绸缪、应对挑战,守住底线、不破红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三是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境界。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特点、遵循规律,着重强调要深入分析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诸多特点,切实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比如,因势利导推进城镇化、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形成的机遇、对经济增长速度合理区间的确定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善于透过纷繁复杂表面现象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内在规律的意识,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能力,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自觉认识和深入分析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域性特点,更好地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充分体现了造福百姓的理念和情怀。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人为本、为民务实,重点强调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强调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还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这充分体现了“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取向,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人亲民爱民的高尚情怀和心系群众的真实情感。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切实将民生改善摆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理念,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华而不实的虚功,以实实在在的利益惠及于民,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二、坚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积极适应新常态,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稳定性
总书记一再强调新常态,展现的是新理念、新智慧、新方法。可以说,新常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与时俱进,是对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动态把握,就浙江来讲,也是对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把“八八战略”作为浙江适应新常态的总部署,持续推进、不断深入,努力取得新常态下的新成效。具体来说,要在认识和实践中思考和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新常态?
新常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同于以往的平常状态。在西方国家,新常态通常用来形容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这个新常态,有点像开汽车时的“上坡减挡、减挡上坡”。我们要沉稳换挡、平稳爬坡、握稳方向,开好新常态下浙江经济运行的列车。
新常态,就是要切换速度,调好预期。增长换挡减速,是当前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特征。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如果还是像过去一样迷信高增长,既不符合规律,也不符合实际。逆规律而行,就必然适得其反,会吃苦头。当然,不惟GDP不等于任由增速滑出合理区间。没有一定的速度,就很难说经济工作做得好。我们要理性看待增长速度,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过于悲观,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新常态,就是要练好内功,优化结构。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浙江经济是否到了可接受的新常态,更为关键的是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转型、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关系有没有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具体就要看各项经济指标的匹配度,看转型升级的进展度,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看生态环境的改善度。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的增速换挡不是周期性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是趋势性的,难以逆转。新常态下,我们要把握趋势、调整节奏,加快转型升级,使浙江经济这辆列车行稳致远。
新常态,就是要看好路况,握稳方向。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路况,作出合适的反应,修正方向,踩好离合,稳妥开车。认真分析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不动摇,坚持加快转型升级不动摇。具体来说,速度把握要更从容,从盯住增速转为区间调控;问题解决要更前瞻,从事后救急转为底线思维;应对措施要更精准,从大水漫灌转为定向滴灌,切实把中央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第二个问题,如何适应新常态?
发展中就是机遇,不平衡就是潜力。新常态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动力也有压力。我们要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抢抓机遇、创新举措,有效发挥浙江已有的优势,充分挖掘潜在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变劣势为优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适应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必须更加坚定,把认准了的事干好。要坚持这些打法,不折腾、不迟疑、不翻烧饼。
适应新常态,必须更加清醒,把矛盾和风险化解掉。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高度关注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注重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避免经济大的波动。从国内外大势看,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从我省经济运行看,企业经营难度在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和调优产业结构还要狠下深功夫,房地产市场和金融领域仍然存在潜在风险。这背后实质是发展中的“五个过多依赖”问题,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积极作为,防住风险,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适应新常态,必须更加有为,把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做扎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谋长远、增后劲,不搞短期行为。要看到的是,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是喊“同志们冲啊”这种大干快上、盲目追求GDP的时候了。要清楚的是,新常态不等于眼下的现状,中高速的增长也不是躺着就能来的。我们要实现8%左右增速的目标任务,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明白的是,新常态既要有一定的速度,又要有好的质量效益,其实是工作要求更高了,难度更大了。明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部署之年。我们要认真分析新常态下浙江经济发展所处的环境,总结好“十二五”,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
(二)加快构筑新优势,着力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
“八八战略”是大战略,涵盖了“五位一体”各个方面,强调要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当前,要增强浙江经济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关键在于激发改革和创新两大动力,进一步发挥现实优势、转化潜在优势、培育新的优势,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在全省形成改革的披荆斩棘之势和创新的铺天盖地之势。这里,我重点就构筑新优势讲五个问题。
一是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要紧紧抓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核心,着眼于今年重点推进的22个具体改革项目和各类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切实抓好“三张清单一张网”的落实,抓好土地等五大要素资源配置改革,抓好改革试点扩面。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但现在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摆脱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提升发展层次和质量,这一艰巨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要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广量大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浙江制造”向“品质制造”、“浙江创造”转变,加快形成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要进一步推进创新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品牌创新,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逐步把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要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国有和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步伐,推动联合兼并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进一步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提高精准度,当好“店小二”,切实做到尊商、亲商、兴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形成省内浙商提升发展、省外浙商回归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优势。最近,我围绕产业升级,到丽水、衢州、金华、宁波、绍兴和省旅游局等专门作了调研,对这方面的情况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产业升级,必须做好减与增的文章。我们现在不要什么样的产业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现在关键是要什么,这个主要应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但我们可以做好引领、服务、政策支持和环境创造的工作。省政府已经提出要培育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7个大产业。我认为方向是对的,要加大力度、早见成效。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甚至可以从中再精选3—4个产业加以重点突破。比如信息产业,既代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未来,我省又有很好的基础,必须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比如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和潜力加快释放,我们要抢抓机遇,培育健康新业态,发展健康服务新模式,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比如高端装备,我省既有需求,又有基础,要与“机器换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结合起来,在智能化、成套化上下功夫,尽快实现实质性突破。比如旅游产业,现已进入大众休闲的新阶段,人们去旅游不仅欣赏美景,还要放松身心、享受生活,要着力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旅游产品品质,扩展旅游内涵,推进旅游开发转向山水与文化并重、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三是构筑城市经济新优势。要落实好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建设,统筹都市区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真正形成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县域经济是我省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功不可没,但现在形势在变化,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普遍存在节点功能弱、集聚能力弱、资源整合能力弱和传统产业升级难、大企业大产业形成难、高新产业发展难、现代服务业发展难的“三弱四难”问题。要按照产业集聚、要素集约、产城融合、功能集成的要求,大力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加快形成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布局和发展方式。尤其是杭州、宁波这两个副省级城市,更要在这方面充分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构筑海洋经济新优势。要在海洋资源优化配置上有新突破。按照优化配置岸线、滩涂、海岛等海洋资源的思路,切实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收储、利用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努力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实现海洋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在港口一体化发展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不断深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等“四统一”工作,努力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推进港口联盟建设,构建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港口腹地。要在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上有新突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招引国际性大项目,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是构筑生态经济新优势。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把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绿水青山要变成金山银山,一条路是减少资源消耗,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提高产出效率,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另一条路是把绿水青山作为新的资源合理用好,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带动山区居民增收致富,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把这两条路结合起来走,建设美丽浙江的生态经济新优势,才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着力增强新本领,不断提升新形势下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把握新思想,适应新常态,构筑新优势,都需要有新本领。能否做好浙江的经济工作,关键在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驾驭全局、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战胜困难的斗志和本领,特别是有没有与当前形势和任务相适应的学习能力、谋划能力和执行能力,来保证与时俱进地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学习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对领导干部来说尤为如此。首先要搞清楚为何学?学习是使命担当,要带着责任去学。领导干部的学习责任应该高于学习兴趣。领导干部无论职务大小,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神圣责任,必须确立领导能力的核心是学习能力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和一种生活方式,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新,努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第二要明白学什么?学习有机会成本,也有投入和产出问题。要带着目标去学,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抓紧补什么,工作需要什么就学好什么。第三要掌握怎么学?学习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思考去学。有所思才能有所得,思之越深,所得也会越多。我认为,思考的结果有三个层次:一是知,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二是解,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悟,温故而知新,发现新情况,想到新问题,达到新境界。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必须是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要提高谋划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善于抓住关键。就是要选择好干什么事。当前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必须要搞清楚,才能作出取舍。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搞对方向,就会跑题,劳而无功,累死三军。要善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大家轻车熟路。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如何增强听到真话、掌握实情的本领很重要。要善于运筹决策。现在有一门学问叫运筹与模糊学。这门学问认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不是单纯由物构成的,而是包含物与事两个方面,物有物理,事有事理,要把自然科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定量分析移植过来解决事理问题。像这种决策理论,我们要了解一些,至少有这个意识,需要时可以为我所用,应用于谋划工作之中。
三要提高执行能力。提高执行力,就是要不当评论员、裁判员,争当运动员。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线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要大力建设“狮子型”干部队伍。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以选拔“狮子型”干部为重点选好配强“好班长”,以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为重点建设“好班子”,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好梯队”。要引导干部勇当战士、不当“绅士”,着力建设一支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干部队伍,锻造过得硬打胜仗的干部队伍。要大力推动工作在一线的具体落实。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必须转作风、接地气,走在前面,冲在一线。政策要向一线倾斜,资源要向一线集聚,舆论要给一线鼓劲。各级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以及代表和委员,也要一如既往,再接再厉,进一步树立一线意识,追求一线作为,冲到全省工作的一线,担负起更高的责任,展现出更好的风貌,发挥好更大的作用。
尊重规律,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思辉
解读专家:陶良虎
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洞悉和准确把握,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审视,当下我们该怎么看待GDP?怎样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怎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陶良虎。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原文精要
2013.09
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中央看一个地方工作得怎么样,不会仅仅看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是要看全面工作,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
2013.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2013.1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2013.1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2014.05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科学认识这一命题,准确把握其内涵,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4.07
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我国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牢牢把握着我国发展主动权。转方式、调结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观点集萃
□ 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块头、这么大的底数,再追求两位数的快速发展是不现实的。而且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容许我们再盲目追求这样的高速度。
□ 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并不是说不重视经济增长了,而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排在世界前几位,但没有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所以说,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及时反映和协调农民各方面利益诉求,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全面、客观、发展地看GDP
记者: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全面认识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要简单以GDP论英雄”。这背后有哪些现实指向?怎样真正做到这一点?
陶良虎:这一方面肯定了GDP的统计学意义:GDP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是以GDP的总量来衡量的。另一方面也提示了GDP的局限性:GDP只是判断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项指标,而非全面指标。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简单以GDP论英雄。GDP本身并无原罪,但也不是万能的。对待GDP,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全面、客观、发展地看,既反对“神化”,也要反对“妖魔化”。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题下,GDP依然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精神不断完善、改进它,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有内涵的GDP。
一些地方对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认识不全面。有的放松对经济发展的追求,这是不对的,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有的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是硬道理”、“GDP增长是硬道理”,简单迷恋和崇拜GDP,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保护、民生福祉为代价,使GDP沦为“政绩枷锁”,致使地方发展误入歧途,这也恰恰是我们要反对的。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简单以GDP论英雄”,最关键之处在于,在新常态下,尊重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形势变化,“新”,意味着不同以往,“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至于尊重规律,最近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认识突破。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在尊重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尊重生态演替规律、生态系统循环再生规律、生态平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的进步;在尊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等基础上,抵达社会文明的新高度。
挤掉经济增长的水分
记者: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该从哪里入手?
陶良虎:首先要挤出经济增长中的水分。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有水分的增长就不是健康的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挤出水分的根本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彻底摒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化解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有时确实需要借助行政的力量去排除阻力,但根本上讲还是要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的办法,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决定的都交给市场和企业,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作出判断,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第三,加大对“注水”行为的追责力度。要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地方和单位造假的成本。对那些热衷“注水”的官员要严厉追究,甚至“摘帽”。只有这样才能打到“七寸”,真正挤掉经济增长的水分。
把两只手协调用好
记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陶良虎:关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总书记强调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史,就是一部探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史。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手段,现在我们的确存在一些“没有把两只手用好的情况”。
第一,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公司化倾向严重,热衷于追求本地区短期GDP的盲目增长,对环境和民生问题重视不够。有些地方政府把手直接伸向微观经济领域,直接介入某类产业发展。
第二,政府行政审批事项过多,审批环节繁琐,审批周期过长。公共选择理论以及现实告诉我们,政府也可能利用公共权力控制资源,进行“寻租”。比如,一些部门热衷于行政审批,追求部门利益,一些官员搞权钱交易,违法谋利等等。
第三,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真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表现在: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等。这些问题千头万绪,归根到底是经济体制不顺造成的,是政府的“手”压住了市场的“手”。
第四,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些歧视性规定,包括一些隐性壁垒的设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理当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更科学的认识。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做出更多探索。
防止高科技“九死一生”
记者: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改革创新,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升级。在科技创新上,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水平?还面临哪些根本性的障碍?
陶良虎: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这非常明确地定位了我们科技创新的品质。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整体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指出,中国的高科技产出已经接近美国,中国已经具备相当的创新能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根本性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创新环境不优。自主创新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征。有专家形象地说,高科技是“九死一生”,辛辛苦苦搞出高科技产品,很快就有“山寨版”出现,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创新环境堪忧。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生不快、长不大、活不长”的发展困境。有的民营企业存在“创新恐惧症”,甚至认为,“不创新是等死,创新也是找死”。
创新机制不活。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 当资源配置机制发生扭曲, 市场价格信号不能反映技术创新的努力时,企业技术创新就会缺乏动力。
创新链条不紧。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大量存在,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度不高,产业、技术、资金、政策等构成的创新链条不紧,存在脱节现象。
创新文化不浓。科技文化、人文文化、创业文化发展不足,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发展环境有待形成。
问题所在,正是着力点所在。我们要在上述方面着力取得新的突破。
解决好“三农”问题
记者:持续健康发展,也包含均衡、统筹发展的意思吧?
陶良虎:关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注重的方面很多。其中一个急迫的课题是统筹城乡。中国的经济现状提示我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把农村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他在多个场合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把握,值得我们认真领会。相对于城镇经济发展形势,现在“三农”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道远。
我们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几年时间了,我想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几年农村工作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进一步确保;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趋于成熟,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全面稳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化农民不断涌现。
第四篇: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__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__使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使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辽宁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座谈会上,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陈政高和浙江省长李强、安徽省长王学军、广东省长朱小丹、重庆市长黄奇帆汇报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谈了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李克强说,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经济发展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也要高度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能忽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风险。我们既要保持定力,又要主动作为,要看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回旋空间很大,而且我们拥有去年战胜经济下行挑战的成功经验,也为今年继续应对经济波动做好了政策储备。当前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有针对性地陆续出台相应有力措施。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促发展的关键之举,可以激发千千万万人的创造活力。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简政放权大有文章可做。国务院有
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地方政府也要抓紧全面清理审批事项,研究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切实为市场主体松绑,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把改革的红利真正送到社会的最基层,把市场的活力和增长的动力充分激发出来。
李克强指出,调结构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更具长远竞争力的新增长点。要围绕破解城乡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调整产业结构等要求,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及时拨付预算资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新政策性投融资机制,支持保障房建设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加快中西部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新兴业态发展,补上服务业这个“短板”,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李克强说,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今后的发展还要继续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适应国际市场的新变化,研究实施鼓励进出口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举措,实行更加统一规范的通关便利措施,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吸引外商投资,鼓励国内中高端产品走出去,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局面。
李克强指出,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有了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才能稳定运行。要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措
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就业创业,让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
第五篇: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
新华网广州12月10日电(记者 李斌)正在广东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9日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推动经济发展广泛听取广东省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强调,科学分析明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在座谈会开始时表示,这次座谈会主要是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央下一步安排经济工作做点准备。希望大家围绕如何判断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如何科学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方针和部署发表看法。我们不定基调,事先也没有要求大家提交发言稿,就是希望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畅所欲言。
座谈会上,广东省、东莞市、佛山市南海区、中山市小榄镇和广汽集团、美的集团、深圳研祥集团、东莞创科集团、广州白云电气集团、金发科技公司的负责人纷纷发言,结合本地本企业实际,举数据,摆事实,谈情况,提建议。他们就扩大内需、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推进金融创新、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扶持小微型企业、完善土地制度等谈了自己的看法。习近平一面认真听,一面仔细记,并不时插话,大家深入交流,座谈会气氛十分活跃。习近平表示,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央有关部门要进行认真研究,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治等措施来解决。
在谈到当前经济形势时,习近平指出,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充分肯定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的态势,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
针对大家提出的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建议,习近平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我们要继续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坚定不移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推动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
陪同考察的王沪宁、汪洋、栗战书,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