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我国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5篇)

时间:2019-05-13 03:3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代表建议我国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代表建议我国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

第一篇:代表建议我国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

代表建议我国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 http://.cn2012年03月10日17:36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王橙澄、王新明)“暴力犯罪中的受害人如果在判决后无法得到补偿,其实是对生命的二次伤害。”全国人大代表姚晓英在全国“两会”讨论中说,建议国家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切实保障受害人基本权益。

姚晓英说,她的这条建议源自她的微博。记者看到,众多网友在微博上支持她的观点,其中网友“吉四六”就说:“结合‘花季少女周岩毁容’的案例来看,这的确是中国法律的空白。受害者与施害者都无力承担如此巨额的治疗费。”

“判决后的执行为什么这么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姚晓英说,她在法院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暴力犯罪、交通肇事案件无法执行判决的原因,在于加害人及其家属根本不具备依法进行赔偿的能力。

姚晓英说,以贵州省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年审判的案件为例,当年依法判决的赔偿约400万人民币,真正执行的仅100万人民币。暴力犯罪中,能够支付赔偿的犯罪人仅占约三分之一。

“执行难”造成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断增多,给社会和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应该为此类案件设立受害人救助制度,使受害人的利益最大化能得到体现。”姚晓英说。

第二篇: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

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

作者:王永东 王少华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 日期:2012年9月30日

早在二战以后,新西兰和欧美等国就出台了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制度,日本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国家赔偿委员会,并颁布了《犯罪被害者等给付金支付法》。而这项制度的宗旨就是不管采用政府拨款还是慈善募捐等何种形式,都要设立一种公共基金,对暴力犯罪的人身被害者进行救济。即由国家代那些确实拿不出钱的刑事被告人给被害人以应得的补偿,既让被害人切切实实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维护了国家法律的尊严。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的立法模式,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制定一个单独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二是制定一个刑事被害人保护法或救助法。在后一种立法模式当中,除了要规定被害人国家补偿这方面的制度内容以外,还要规定被害赔偿、被害救助等内容,这种立法模式,相对于前者来讲是一个大立法。通过调研得知前一种模式更加适宜,但同时也要考虑后一种模式。因为,如果只考虑到被害人的国家补偿,而对其他与被害人保护相关的制度没有设计或者没有通盘考虑,那么保护和救济被害人的初衷就很难达到。所以,只有以成文法形式规定我国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济制度,才能真正达到保障公民和法人的法定权利与合法权益的目的。无论采取何种立法形式,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则是如何完善这一救助制度的相关环节。

一、基本原则

考虑我国的国情,依据司法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和补偿实践,我们认为,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加害人赔偿前置原则。所谓加害人赔偿前置原则,是指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因加害人的犯罪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在没有通过法律救济途径(一般是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途径)要求加害人赔偿,并就加害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得到赔偿前,无权申请国家补偿。也就是,如果加害人有责任有能力赔偿,则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无权再要求国家补偿。因为,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害,直接的侵权主体是加害人,是加害人直接的犯罪行为所致,按照“行为责任理论”理应由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而国家补偿虽体现了一种国家责任,但更多的则是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国家并不是直接的侵权责任主体。因此,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申请国家补偿前必须先行要求加害人实际承担加害赔偿责任,否则,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放弃对加害人要求赔偿的权利或者在对加害人的财产没有实际强制执行仍不能得到赔偿前,无权申请国家补偿。

2、国家适当补偿原则。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国家承担的只是一种国家救助补偿责任,体现的是对弱者的救助理念,更多的是一种道德责任。因此,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金额应坚持适当补偿原则,并且国家救助金额和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实际从加害人处获得赔偿金额之和,一般以达到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为准。司法救助具有补偿性和抚慰性,它不同于国家赔偿;救助不是阳光普照式的福利,只有在符合救助条件确有必要时才能进行;对被害人的救助也不是全额补偿,仅仅是部分救助;救助金的确定要区别不同情况,综合考虑被害人的受伤害程度、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各种因素,以彰显救助制度公平合理之本色。

3、司法救助从属性原则。被害人从其他法律途径获得赔偿的应先予扣除,禁止重复赔偿。关于应扣除的“其他法律途径获得的赔偿”有着不同理解。台湾《犯罪被害人保护法》第11条规定,“依本法请求补偿之人,已受有社会保险、损害赔偿给付或因犯罪行为被害依其它法律规定得受之金钱给付,应自犯罪被害补偿金中减除之”。德国暴力犯罪赔偿法规定首先要从赔偿金中支付医疗保险公司为被害人治病或进行治疗所预付的医疗费用,有人不无幽默地称该法为“医疗保险公司赔偿法”;瑞典刑事损害补偿法也规定应扣除保险金。

4、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原则。司法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国家财政收入一般都是为了大型的国家公共利益建设和国家安全防护设施的需要,如果一切都要国家财政开支,势必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并且犯罪是一种社会风险,每一个社会成员应风险共担,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理念。因此,被害人补偿制度应坚持国家补偿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成立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基金会等组织,收集社会捐赠,予以救助。

5、效率原则。需要国家补偿的被害人通常处于经济上的窘境,迫切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帮助,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被害人再度受害,国家补偿应该在被害人提出申请后及时、迅速进行,不得无故拖延;补偿程序的设计和运作要科学、高效、方便、快捷,能够切实保障被害人补偿权的顺利实现。

二、救助的对象及范围

绝大多数国家的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救助对象主要是暴力犯罪的被害人,但从我国实际来看,非暴力犯罪被害人得不到充足赔偿的现象大量存在,只限暴力犯罪被害人不利于国家救助制度的有效开展,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被害人救助的对象也应当包括两种:一是因遭受犯罪侵害生活极端困难的被害人或者因遭受犯罪侵害而导致严重人身损害的被害人和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不包括单位;二是因帮助执法官员而受到伤害的人,即在企图阻止犯罪发生或者企图抓捕嫌疑犯的过程中受伤或死亡的人。其他人一律不予救助。近亲属只限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以及被害人生前的法定扶养对象。受到救助的近亲属可以排列顺序:第一顺序为被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和被害人生前的扶养对象;第二顺序为被害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有前一顺序补偿对象的,后一顺序的不能补偿,但确有特殊情况的例外。同一顺序的救助对象为数人时按比例分配,但不得代位受偿。至于犯罪的类型则无需细分,无论故意与否,只要犯罪行为侵犯被害人生命健康权并导致被害人死亡或重伤或者是被害人生活陷入困境即可。行为人被决定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或终止刑事诉讼,不影响被害人等的受偿权。同时救助对象一般应排除以下情形:(1)被害人诱发犯罪的;(2)被害人的死亡或重伤应归责于本人的;(3)具有补偿资格的近亲属是伤害被害人的行为人或对被害人曾经实施过犯罪行为的;(4)被害人死亡前,具有救助资格的近亲属故意使申请救助金的先顺序或同顺序的遗属死亡的;(5)被害人死亡后,具有救助资格的近亲属故意使申请救助金的先顺序或同顺序的遗属死亡的;(6)具有救助资格的近亲属因实施其他犯罪行为正在服刑或者正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包括囚犯、假释者、缓刑者、共犯、有组织犯罪的成员等。

在救助范围上应坚持有限范围补偿原则。首先应坚持犯罪类型有限化,也就是不是所有的受到犯罪侵害而得不到加害人赔偿导致生活极度困难的被害人都应得到国家救助,救助的犯罪类型应坚持人身受到伤害造成死亡或重伤致残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原则。被害人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自身和其近亲属的生活困境,并且其近亲属本来也没有劳动能力,也不能通过其近亲属的努力改善家庭的生活困境的,这时国家应伸出救助之手进行补偿。如果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没有丧失劳动能力,虽然没有得到加害人的赔偿,但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其生活困境的,国家完全可以不进行补偿,或者只帮助其走出一时的生活困境即可。其次应坚持过错责任化,也就是国家补偿也要考虑被害人的过错,被害人在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过程中无过错的优先赔偿,有过错的降低赔偿数额,有严重过错的,可以不予救助。对因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符合国家补偿标准的应优先救助。再次应坚持有限对象受救助,也就是实际应当得到补偿的当事人的范围应有所限制,一般应是被害人本人及其近亲属和有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人,范围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范围大致相同,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救助项目上应限于:(1)被害人的医疗费用。(2)对被害人扶养对象的救助,可以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最低生活标准,再乘以若干倍数,实行分期发放;该扶养对象还有其他法定扶养义务人的,应当扣减其他扶养义务人应当承担的部分;该扶养对象获得了其他社会援助或者补偿后又取得赔偿的,应相应减少补偿金额。(3)基于特殊需要而救助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的特殊救助金(比如死亡补助金、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一般不考虑生活或医疗的实际开支,实行一次性定额补偿,具体金额可以以上一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额乘以法定倍数计发。(4)死亡被害人的丧葬费,可以参照目前民事赔偿的数额确定,但不能太高,以不超过3000元为宜。

三、救助金额的确定

1、资金来源和管理

设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国家一般都设立专项补偿基金,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联合国《基本原则宣言》第13条提出:“应鼓励设立、加强和扩大向受害者提供补偿的国家基金的做法。在适当情况下,还应为此目的设立其他基金,包括受害者本国无法为受害者所遭伤害提供补偿的情况。”我国也应该设立被害人专项救助基金,基金的来源渠道可以多样化,除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外,还可以考虑如下来源:(1)对罪犯适用附加刑中的罚金;(2)监狱服刑者的劳动收入的一部分;(3)犯罪人的犯罪所得或其财产依法没收后的变卖所得;(4)考虑将管制和拘役“以罚代刑”;(5)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的一部分;(6)国家代位求偿所得;(7)社会捐赠等。

为防止资金被挪用,保证专款专用,应由基金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并且在基金的管理上实行基金管理部门与救助决定机构相分离的原则,基金采取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帐务公开的管理办法并接受救助决定机构的监督。基于救助基金的补偿安抚功能,可以考虑由民政部门作为基金的专门管理机关,但救助基金应该与其它类型的救助金相分离。救助金的决定由人民法院承担,具体而言,人民法院内部设立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委员会,并吸收社会上的法律工作者(如律师、法学研究者等)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参与。

2、救助金额确定标准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是对被害人的补偿,是国家对被害人的一种救助或援助,具有国家福利的性质,而不是赔偿刑事被害人的一切损失。因此,在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时应对救助金额的总额根据我国财政情况进行适当的限定。同时,在救助金额时,既要考虑被害性质、程度,也要考虑刑事被害人在被害过程中的过错与责任。

四、救助管辖

各国一般以犯罪发生地的救助机构管辖为原则,因为这样有利于补偿机构审查核实有关案件事实。我国的补偿管辖也应以受理刑事案件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救助委员会管辖为原则,补偿任务较重的中级人民法院可以设立若干分支机构或委托有关机关协助核查救助证据;我国公民在外国受到侵害需要在我国提出补偿申请的,应该向被害人原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的救助机构提出,但犯罪发生地所属国已经予以救助的除外。

我国各级救助机构管辖案件的划分应以救助金的数额为标准,救助金不超过5万元的由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管辖,其中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补偿数额不超过3000元的可以由补偿委员会中的一人单独做出决定,超过3000元的由委员会成员3至5人做出,需要听证的则由救助委员会全体成员决定;5万元以上不超过10万元的救助决定由中级人民法院核实证据后报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决定;救助数额超过10万元的应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国家救助委员会决定。另外,对于社会影响很大、涉及救助人员很多、救助数额很高的特大型案件(比如石家庄棉纺厂爆炸案)的救助可以由国家救助委员会直接管辖。

五、救助程序

救助程序是指被害人取得犯罪损害补偿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救助机关作出补偿决定应该遵循的方式、方法和步骤。为避免刑事被害人在申请补偿过程中再度被害,必须建立方便、快捷的救助程序,使符合条件的刑事被害人能够及时、迅速地得到公平合理的救助。救助程序一般包括启动、调查、听证和裁决、执行、救济等几个阶段。

1、救助的启动

救助的启动以适合条件的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关机关提交救助申请表为标志,救助的启动应包含以下内容:

(1)救助权的告知。为了保障被害人及其家属救助权的实现,法律应当规定公安司法机关的告知义务,即负责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应当及时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有申请司法救助的权利,负有告知义务的机关没有依法履行告知义务的,被害人的申请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另外,对被害人进行援助的服务机构也应当负有一定的告知义务。告知的内容应当包括救助的条件、申请期限、申请应当提供的材料、申请提交的机构、补偿的救济等。在告知时,告知义务机关应该重点告知申请应该符合的前提条件。

(2)申请的前提条件。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申请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A、公安机关在立案后二年内无法侦破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B、检察机关做出的生效不起诉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C、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无罪判决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D、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定无法执行被告人财产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

(3)提起申请的期限。对提出救助的期限,国外有不同的规定。美国各州对报案时间的要求从1天到3个月不等,一般为3天,若超过时限,则不予受理。日本对被害人的补偿是由被害人或其家属在知道犯罪被害之日起2年内或从被害发生时起7年以内提出。法国要求补偿金的请求应当自犯罪之日起1年内提出,逾期将丧失请求权;对侵害人追究刑事责任的,1年期间应予延长自法庭对刑事诉讼做出确定裁判时算起,但逾期提出请求的人能够证明自己有正当理由时,委员会应当接受其请求。具体到我国,申请期限可以分两种情况设定:一是对被告人或其责任人单独或附带提起过民事诉讼的,自执行终结裁定生效之日起1年;二是犯罪嫌疑人不明确、下落不明或死亡而无法行使请求权的,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犯罪侵害之日起3年内提出,但最长不超过5年,逾期则不予受理;但超过申请期限的申请人确有正当理由的,有关机关可以受理。

(4)申请人提出申请的途径和应提交的材料。一般而言,申请人应当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救助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被害人援助机构或者服务机关提出申请的,这些机构应当将申请材料及时转交有管辖权的救助委员会。申请人提出救助申请时须填写申请表,救助申请表通常可以通过公安司法机关或被害人援助和服务机构获得,或者直接通过救助机构获得;申请人书写有困难的,有关机关应当按照申请表的内容询问申请人并代为书写。救助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职业状况、月收入水平、有无扶养人、加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的基本情况、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被害的程度、有无后遗症及其种类、已经和将要发生的治疗费用、被害人有无过错、损害赔偿情况、有无加入保险、目前生活状况等。申请人提交申请书应当附有相应证据,如个人身份证明、被扶养人情况、被害人医疗诊断证明及法医鉴定书、医疗建议书、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出具的生活困难证明、刑事判决书附加执行终结裁定书或刑事立案决定书附加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证明,撤销案件决定书附加犯罪嫌疑人死亡证明,不起诉决定书等。申请表填写完毕后申请人应当签名或盖章。

2、救助调查

救助委员会接到申请后需指派一名或数名委员会成员单独或组成合议庭进行调查,救助调查主要以书面方式进行,必要时还可以派专人或请求有关组织、单位进行调查、询问,申请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调查人员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被害人接受检查、复验。被害人拒不合作或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的,救助委员会可以驳回申请。调查的内容包括程序性事实和实体性事实两个方面:

(1)救助的程序性事实包括:A、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B、申请是否符合申请时效的规定;C、案件性质是否属于救助的范围,申请是否属于受理的救助委员会管辖;D、申请手续是否完备,申请表的内容和所附材料是否明确具体。

(2)救助的实体性事实包括:A、被害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收入、受养人的有无及基本情况;B、加害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收入、受养人的有无及基本情况;C、被害情况:包括原有的健康状况、被害的程度、已造成的物质损失及远期影响、后遗症的有无及种类、治疗费的数额、被害者与加害者的关系、被害者责任的有无及程度,被害人同司法机关的合作情况等;D、被害后的影响:包括由该犯罪被害引起的被害者职业变化、收入变化、家庭成员生活变化等;E、损害赔偿的状况:被害人是否受领过损害赔偿金和紧急补偿金,损害赔偿金和紧急补偿金的受领额及方式,是否参加保险,是否接受过社会捐助等;F、犯罪的性质:国外对犯罪性质的要求一般限于严重暴力犯罪,基于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我国对犯罪性质限定不能太严,只要是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犯罪都应该包括在内,但财产犯罪一般应排除在外,除非财产犯罪造成了被害人生活极端困难;G、救助委员会认为需要查明的其他事实。

3、听证和裁决

救助委员会在审查后应当及时作出是否救助的决定,对于符合听证条件的,救助委员会应申请人的申请举行听证。

(1)听证。为确保司法救助的客观公正,5000元以上的救助在作出决定之前,应当告知救助申请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救助申请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救助委员会应当在20日内组织听证。救助委员会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救助申请人。听证一般应公开举行。救助委员会应当指定调查该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听证主要围绕救助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主持人应听取各方的陈述意见,审查各方提出的事实、证据并组织各方进行辩论与质证,在此基础上查明事实。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救助委员会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公平合理的补偿决定。

(2)裁决。救助委员会应在受理申请后30日内或听证程序结束后10日内做出是否支付救助金的决定,决定支付的,必须同时决定支付的具体金额。救助金额应综合考虑被害人实际遭受的损失、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被害人过错程度、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及经济赔偿能力、当地的生活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对于被害人是老弱病残或者未成年人的,国家应根据其生活来源情况予以适当补偿而不必考虑其责任大小。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申请人即取得受领救助金的权利,此权利的时效期限可定为6个月,并且不得转让。

4、救助决定的执行

对于救助委员会做出的救助决定,申请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给付救助金,有关部门应当执行;执行救助决定主要是指基金管理部门依照救助决定发放救助金,这涉及支付方式、先行支付、支付救助金三个方面。

(1)支付方式。各国救助金的支付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次性支付、定期支付或部分支付;有些国家为防止被害人逃避付账,救助机构直接把救助金付给救助被害人的主体(比如医院)。具体到我国,除残疾赔偿金可以分期支付外其他费用应坚持一次性补偿原则,丧葬费等其它费用可以直接付给申请人,必要时,医疗费救助金可以直接支付给医院。

(2)先行支付。救助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因无法查获加害人或者被害人的伤害程度一时无法确定而不能迅速作出是否支付救助金及其具体金额的决定时,如果被害人的生活状况已因其受害而极度恶化或被害人急需抢救而需治疗费用时,救助委员会有权在审查核实后作出支付紧急救助金的决定,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一次性或数次临时支付的方式先行支付。此后,如果救助委员会作出正式救助决定,则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支付或退回。

(3)救助金的支付。救助委员会作出救助决定书后应该在10日内抄送基金管理部门和送达救助申请人,救助申请人接到救助决定书后应当在法定期间内持该决定书和其他相关材料(比如身份证)请求基金管理部门支付救助金,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出申请的则不予救助;基金管理部门接到救助委员会抄送的救助决定书和救助申请人要求救助的申请后应当在7日内进行审核并予以支付。基金管理部门应当每半年定期向救助委员会书面报告支付情况。被害人取得的救助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5、救助的救济程序

申请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或者对决定的救助数额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救助决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救助委员会申请复议,上一级救助委员会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后20日内做出维持原决定的决定或变更决定。复议期间应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六)救助金的返还和国家的追偿权

救助金的返还是指被害人得到紧急救助金或救助金后,又从罪犯或其他途径得到赔偿或救助的,应主动返还救助金,被害人不主动返还的,救助资金管理机构有权要求返还。

国家的追偿权是指在被害人得到紧急救助金或救助金后,如果其他负有赔偿责任的人或单位有赔偿能力而没有赔偿或者被害人没有要求赔偿,国家有权在救助金范围内追偿。但国家追偿并不妨碍被害人要求罪犯赔偿除国家补偿以外的应该得到的其他损失。国家对犯罪分子的追偿权无时效限制,即当犯罪分子刑满出狱参加劳动取得收入有了偿债能力时,救助资金管理机构有权随时向其追还为其承担的补偿款项。

长久以来,那些刑事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脸上,总是写满了极度悲怆的表情。犯罪分子带给他们的痛苦,会成为他们心灵永远抹不去的烙印,每一次碰触都会带来锐利的疼痛。而且,这样的伤害,往往又是同时赋含于肉体、精神以及经济等等多重因素之上。对刑事被害人群体来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他们很容易陷于更为困顿窘迫、更为边缘的境地。当那些苦难的犯罪被害人处于国家法律遗忘的角落,我们必然也就离“司法和谐”会越来越远。显然,正是因为相关制度的阙如,才使刑事被害人很难获得及时的权利救济。在司法和谐的现实语境下,建立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现在才提上了重要日程。希望本课题能对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些许促进作用,让那些遭受不幸的刑事被害人通过获得国家制度性的救济,感受到国家应有的人文关怀,实现社会正义与司法和谐。有一句话,很经典:你可以保证自己一辈子不成为刑事被告人,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生不成为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尚任重而道远,更需要不断试验,期望有关方面特别是我们法院担负起更大的国家责任,勇于实现制度进步,以为民谋生存、与民造安康。(编辑:余孟临)

第三篇:关于设立困难职工救助基金的管理规定

关于设立困难职工救助基金的管理规定

为建立关心和帮助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切实帮助职工解决部分困难。弘扬万家心系员工、关怀员工、关爱员工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成立公司困难职工救助基金,为使其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特订立本管理规定。

一、救助原则

实行自救互助为主、公开公平的原则。

二、救助对象

因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情况造成家庭困难的公司在职员工。公司计划每年救助3~4名。

三、成立救助基金委员会

1、组成人员 主任:总经理

委员:行政经理、财务经理、生产经理、销售经理、技术经理、燃料公司经理

2、工作职责

1)调查审核并上报救助申请; 2)组织募集、捐助活动;

3)对困难职工救助申请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救助意见上报; 4)救助款公示、发放。

四、救助基金的筹集

1、公司财务部建立困难职工救助基金专账,专款专用。

2、基金主要来源:

1)公司每年提取营业额的1%作为此专项基金。2)公司全体员工自愿捐款。

五、救助基金的使用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使用原则,接受全体员工监督。

2、救助活动原则上每一次。

3、申请救助条件。属公司在职员工(工龄至少一年以上)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可申请救助:

1)员工患重大疾病或因意外事故死亡或致残,给家庭造成特殊困难的;

2)员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患大病给家庭造成特殊困难的;

3)员工家庭因意外灾害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涝、火灾等)给员工家庭造成特殊困难的;

4)员工因保护公司、国家、人民生命财产死亡或致残的。

4、救助标准

由救助基金委员会评审确定救助对象、人数,结合救助基金余额形成救助意见(含救助标准)上报董事会。

六、救助基金的申请及给付

1)职工有发生符合本规定救助条件的,由职工本人向所在部门提出困难救助的书面申请,并由所在部门责任人确认上报行政办。2)行政办组织救助基金委员会进行调查审核,形成救助意见书,报总经理审核,董事长批准。

3)经批准的救助意见书需在全公司范围内公示一周后,方可予以发放。

七、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湖南万家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2015年元月

第四篇:浅谈公立医院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的设立

浅谈公立医院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的设立

沈崇德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摘要: 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要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的建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解决目前公立医院欠费困扰、切实帮助弱势人群的需要;是顺应国际惯例,为慈善资金帮助医疗弱势人群搭建平台的需要;是解决民政部门实行的医疗救助基金医院无法受益的需要;也是树立公立医院良好的公益现象,为合法赞助提供渠道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基金建立的可行性和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基金的建立、管理、募集等一系列设想。

关键词:公立医院 慈善基金 医疗救助

The Opinion on the Set Up of the Charity Aid Foundation in Public

Hospital Shen Chongde

Wu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214001

[Abstract]The foundation of medical aid should be set up in public hospital is been specific mentioned the very first time at the National Hygienical Conference in 2006.Such medical aid charity foundation can solve a lot of current problems which bothered a lot such as the owing fee problem in public hospitals, it also can bring significant help to the weak-group population, adapt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for the need to construct the platform to make charity foundation help the weak-group population get medical ai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hospital can’t get any benefit from the medical foundation which be built by civil administration, build the good commonweal impression for the public hospitals, besides it can give a way to make the sponsors to be legally and etc.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ossibilities of building the foundation and the major difficulties which we will face on.Gives some assumes about the building, the management, the collection of the foundation.[Key words]Public Hospital, Charity Foundation, Medical Aid,多年来,病人的医疗欠费问题、经济困难病人的救治问题一直困扰着医院管理者,能否在公立医院设立医疗慈善基金,切实帮助弱势,更好地树立公立医院的良好公益形象因此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2006年初,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要建立医疗救助基金,部长的讲话将这一问题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半年多来进展并不明显。本文就公立医院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的设立和管理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公立医院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的建立 1.1基金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公立医院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的建立十分迫切,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贯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政策要求的需要,作为一项切实措施帮助弱势人群。高强部长要求公立医院建立医疗救助基金[1],目的在于帮助解决弱势人群的特殊困难。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公立医院从事特需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除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外,应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对于危重病人和需要救助的病人,要坚持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绝不允许见死不救。属于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一般通过民政部门救助经费解决;不属于救助对象的,通过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或社会捐助资金解决[1]。

二是解决目前公立医院欠费困扰的需要,以弥补公立医院运行费用的亏空,尤其是由于医院救助行为产生的巨大医疗欠费。避免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因为无人付费而不自觉地出现瞻前顾后的现象,甚至出现将无人认领的“三无”病人弃臵路边的极端例子。后者虽然不该发生,是医疗道德良知所不容的,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公立医院基本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体,并且经济十分脆弱,独自承担医疗救助产生的医疗欠费已经超出了它能够承受的范畴,也超出了它的职责范围。就拿我院来说,虽然SARS三年过去了,但SARS期间疑似病例留观的医疗费用到目前仍然欠数十万元,而每年因为急诊救治困难病人造成的[1]医疗欠费又要达到数十万。每年财政对我院的实际投入仅占医院全部支出的2%左右,欠费对医院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也使医院碰到困难病人需要救治时常常顾虑重重,畏首畏尾,医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也常常会觉得难以协调好治疗与患者费用的困扰。

三是顺应国际惯例,为慈善资金帮助医疗弱势人群搭建平台的需要。国际上目前有许多社会个人愿意本着慈善的目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慈善捐赠和慈善受赠都需要一个平台。国际上已经有许多类似的用于医疗目的的慈善基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基金的建立可以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共建爱心和谐社会。

四是解决民政部门实行的医疗救助基金医院无法受益的需要。民政的医疗救助基金主要用于需方补偿,即直接面对病人,各级医疗机构从这笔救助金里难以直接获益。

五是树立公立医院良好的公益形象的需要。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的建立和良好运行,对树立公立医院的良好公益形象有更直接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以往医疗机构实际是暗中帮助困难病人而不为社会所知,现在光明正大地以慈善救助的形式直接帮助困难病人对公立医院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六是为合法赞助提供渠道的需要。医院原来有许多友好单位或业务合作伙伴愿意以折让、赞助等形式支持医院的发展,但目前因为有商业贿赂之嫌,并没有打开这样的渠道,从而成为广大医院管理者的一块心病。捐赠进入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用于解决医疗欠费或进行人道主义补偿等既可以让利于社会,又可以不让医院吃亏,企业赞助也有了合法的途径。

1.2基金建立的可行性

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是目前国际上常见的慈善救助项目。在政府办医院和慈善医院中往往都有慈善基金项目支持,我国香港地区就有很多种类。东华三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国许多城市卫生系统也开始启动类似做法,城市层面如沈阳、重庆等地的“急救医疗救助基金”[3],医院层面如“济宁慈善附属医院医疗救助基金”、[2]“济宁慈善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救助基金”、“济宁慈善妇女儿童医院医疗救助基金”[4]。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愁,协调公平和效率,缓解深层次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困难尽最大责任。政府之外,吸纳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慈善事业应是大势所趋。许多有识之士都在积极呼吁慈善事业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杨方方博士曾说“多元化应体现在慈善事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慈善组织机构的多元化、慈善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慈善资金筹集方式的多元化等诸多方面。”[5] “慈善事业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复杂多样,用单一的思路、统一的形式是难以满足各种慈善需求的。” [5]

民政部门也已经开始调整有关政策。民政部一官员曾告诉媒体记者,国家目前正在开展和完善慈善医疗援助,需要健全和创新慈善组织形式,当然也希望民间参与。

另外,目前教育界、体育界接受捐赠赞助的行为比比皆是,许多做法值得借鉴。众所周知,教育界接受捐赠建校舍、实验室,捐赠图书设备,捐赠设立奖学金等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学问题,许多大学又开始设立由社会捐赠构成的慈善助学基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先富起来的社会阶层成员富而思源,回报社会,可通过慈善事业关心和救助社会困难群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慈善事业中来,潜在的慈善资源越来越丰富。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海外联系和合作的增加,慈善资源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为建立医疗慈善救助基金在内的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的建立已经具备十分广泛的社会基础,社会公众和众多医院管理者早已盼望着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

1.3基金的建立方式:

一种方式是由公立医院单独建立医疗慈善救助基金;另一种方式是建立区域性的主要针对公立医院等医疗救助行为的医疗慈善救助基金。1.4基金的名称:

名称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叫“***医院医疗救助慈善基金”,也可以由基金捐助人或机构冠名,如上海的“安济医疗救助基金”[6],或者以专门用途命名,如沈阳的“急救医疗救助基金”、江西在香港募集的“风湿、类风湿医疗救助基金”[7]、李嘉诚在广州设立的“警员医疗救助基金”[8]等等。

2.公立医院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 2.1基金的救助对象:

一是用于救助弱势人群、“三无”病人、患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但又没有支付能力等情况的医疗费、在院期间的生活费、医疗康复费用等;

二是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医疗欠费。例如香港东华三院在SARS期间设立的“抗炎紧急援助基金”,援助对象包括”受非典型肺炎打击而出现经济困难的家庭及在现有支援系统下仍未能获得适当援助的人士,抗炎的医护人员及其它有关人士”[9]。

三是用于指定患某类疾病没有支付能力的患者,如“白血病患儿”、“肾功能衰竭肾透患者”、“困难白内障复明患者”、“兔唇整复患儿”、“药物性耳聋患儿复聪”等;

四是用于出于人道主义的医疗纠纷补助款等。五是用于捐赠人指定疾病的研究工作。2.2基金的来源和募集: 2.2.1基金的来源

一是公立医院业务收入一定比例或特需医疗收入一定比例的直接投入; 二是政府或红十字会等的投入; 三是社会个人的捐款; 四是社会团体的捐赠; 五是发行专门的彩票收入; 六是基金本身的利息收入。

基金的启动资金可由医院支付,医院业务单位的特别折让、赞助费等也鼓励以捐赠形式进入救助基金。

2.2.2基金的募集

基金的募集一是医院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相应的长期的宣传来募集。二是组织专门的慈善活动如义演、义卖等吸收社会捐赠。例如香港东华三院集团每年大概可以得到慈善资金45亿港币左右,其中许多资金的来源于每年丰富多彩的善款募集活动。该院每年组织的大型慈善活动有“笙歌妙韵耀东华”慈善粤曲欣赏晚会、“东华爱心竞技同乐日”、“万众一心耀东华”慈善音乐会、“欢乐满东华慈善高球赛”等等[2][10]

。SARS期间香港“东华三院” 为医院新成立的“抗炎紧急援助基金”筹募善款,就与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办了一系列活动[9]。三是发行专门的彩票的收入或社会福利彩票按一定比例拨付。

2.3基金的管理

为规范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应制定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章程和办法,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吸收人大、政协、群众团体以及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管理机构成员共同参与管理,监督使用情况。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不得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任何单位和经办人员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医疗救助基金,并且应接受权威审计部门的定期审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审计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或相应网站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受助情况的确认与受助方的身份确认应有严格的程序与审核,避免有支付能力的人钻政策的空子等情况的发生。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指导意见,规范管理行为。3.公立医院慈善医疗救助基金建立的主要困难

一是法律瓶颈。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个人和民营机构不能随意接受社会捐款。二是政策瓶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办法。三是捐赠热情瓶颈。国家尚没有出台公益捐赠法,按照国际惯例优化慈善环境。例如没有实行免税优惠等种种鼓励性政策,这样就无法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和热情。如果没有解决捐赠的相应配套政策,就难以培育稳定可持续的慈善救助基金。

公立医院建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需要广大公立医院管理者积极探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全社会的共同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慈善救助基金将会在公立医院中建立起来,从而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06年7月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卫生部网站:http://.2006/06/08

7、民政部.打造慈善平台,创新筹款机制.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http://,2003/05/23

10、mimic.欢乐满东华慈善高球赛顺利结束.http://bbs.paulchun.net/archiver/?tid-1992.html.2005/10/18

第五篇: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研究

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研究

【摘要】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以国家为视角,忽略了社会的救助作用。在社区矫正兴起以来,社会的帮扶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社会角度,希望能够构建一个社会对被害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 被害人 精神抚慰。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生,各国对于被害人开始直接而全面的保护。首先,建立了国家补偿制度,对于那些因犯罪行为而受重伤或者死亡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予以金钱补偿;其次,建立了相应的被害人援助制度,从提供法律建议、心理慰藉、经济援助等方面保护被害人;再次,刑事诉讼当中也注重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增加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权。其中,对于被害人在受侵害后的社会救助与抚慰尚付阙如,亟待一套完备的体系帮助被害人更好的恢复。

一、社会对被害人救助的作用。

社会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体现在避免被害人受到“二次侵害”。二次侵害是指“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是第一次被害,犯罪之后由于社会的歧视、忽视以及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因为不当刑事司法行为所遭受的侵害是第二次被害。”i在现实生活中,被害人通常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惩治罪犯,获得经济赔偿,但其却不能因此得到彻底解脱,被害人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封闭心理倾向,强迫自己与社会生活分离。精神病心理学家桑德拉·布鲁姆在其《避难所的建造》一书中指出:尚未治愈的精神创伤易于被激发。如果没有对精神创伤加以妥善的处置,在经历此创伤的人、家庭甚至其后代的生活中,这些精神创伤都会被激发ii。精神创伤不仅是被害人的核心经历,而且也是许多加害人的经历。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实际上是先前经历了精神创伤而该创伤又没有加以妥善地对待,由此重新被激发。因此,恢复精神创伤对被害人来说是重要的。

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表现在职权性、物质补偿性、条件性。首先、国家的任何行为都是依职权所作出的,该行为具有合法性无疑但欠缺合理性。对于已经受到伤害的被害人更需要社会中有爱心的群体给予温和的、恰当的帮助与救济。其次,国家对被害人的抚慰与救济是以惩罚犯罪、给予被害人补偿金实现的,而对于被害人精神上的伤口却无法安抚,也无法帮助其更快的恢复与融入。在此,社会的功能则能更好的体现,特别是在帮助被害人弥补精神创伤、融入社会方面。最后,国家对任何救助行为都有严格的规定,符合一定条件和标准方能作出,也就是说,有很多被害人会因为救助标准的不合理而得不到救助。因为有的被害人虽然遭受的犯罪侵害较轻,但造成的伤害却很重,由于国家的严格规定,不能法外施恩。

因此,从上看出我们绝不能忽视社会对被害人恢复方面的作用,它是国家这个主体无法替代的,在救助方面具有人性化、温和化、全面化的特点。

二、构建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对犯罪人社区矫正已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社会的矫正与救助作用得到认可。建立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被害人服务机构。我国尚无被害人援助机构,考虑到我国目前庞大的被害人队伍,这类机构很有建立的必要。同时这些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社会团体、民间组织iii。可以根据受侵害的犯罪种类不同,组建不同的服务机构,例如性犯罪被害人服务机构、未成年人被害人服务机构以及被拐卖妇女儿童亲属的服务机构等。

其次,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由于社会中存在对犯罪事件的反感,使得无论是被害人还是犯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歧视现象,因此被害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同情和应有的治疗或在医药费用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不但被害人的伤情得不到有效治疗,其心理还会受到进一步的创伤。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待被害人应比一般的病人要重视。

再次,提供有效的经济援助。被害人受害之后,由于突然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或因治疗身体遭受重大损伤而支付巨额医疗费,往往在经济上会遇到困难,虽然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被告人赔偿和国家赔偿,但由于具有滞后性且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我们应通过保险赔偿、社会援助、社会捐助等途径对其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这类经济援助是非常必要的,是社会救助对国家救助的必要补充。因为国家只有在判处被告人有罪后才能启动附带民事诉讼和国家赔偿,而在之前的一段诉讼关键时期却得不到物质补偿,这是很大的漏洞。

同时,应为被害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应当在被害人受害之后及时向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消除和缓解被害人所受的心理损害,被害人的亲友、邻居、同事、刑事司法人员、医疗人员和其他人员及新闻媒体应对被害人的被害经历表示理解与同情,不能对其进行歧视,而应向其提供感情上的支持。尽量发挥社区的矫正、修复功能,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修复被害人的损失。

最后,尊重被害人的人格。应对司法人员、医疗保健人员、自愿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受害者心理健康的需要,对受害者不应抱有轻蔑甚至是指责的态度。对涉及被害人隐私的案件不应传播,并限制新闻媒体公开报道。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被害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包括生活、就业等方面,以促进被害人人格尊严的恢复,使其重归社会。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对被害人的保障体系并不能代替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制度,国家仍然是主导。只有国家以其强制力为保障,才能实现惩罚犯罪、追索赔偿金,即“矫正的正义”。而且社会救助体系应当形成与国家救助制度相配套的补充体系,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从而营造一个包容、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孝福著。《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冯卫国著。《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陈彬,李昌林。论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4月。

注释。

1参见刘会平,《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10月。

2霍华德·泽赫。恢复性司法[A].狄小华,李志刚。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3参见孙孝福著:《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69页。论文关键词:社会救助

下载代表建议我国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代表建议我国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实施方案

    关于设立《日喀则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 助基金》的实施方案各县(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局、委、处、室; 为了有效化解因交通事故导致损害赔偿得不到及时落实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切实......

    基金设立流程

    基金设立流程 1. 制作基金募集说明书、风险揭示书等宣传材料(如需); 2. 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投资者开展商业谈判,确定基金架构、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型、公司型或契约型)、基金规模、......

    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为了保证《济南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特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建议,可以联系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处(电......

    执行救助基金

    救助基金制度化解执行难困境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高勇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一种探索,是践行群众路线,贯彻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

    信访救助基金

    中共***镇委***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信访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 现将《***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年*月**日 信访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白血病救助基金整理

    白血病救助基金整理 ALL-演员 2012-05-06 19:48:36回复 转载到 1村委会,居委会有适当补助 当地民政部门可以动员捐助工作 2各地红十字会 http://.cn 美国国际白血病患者救助......

    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河南省国税系统重大疾病 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三条 救助基金专项用于全省国税干部职工身患重大疾病或久病不愈,导致其经济负担沉重,为缓解其生活特殊困难而给予的基本经济......

    关于设立高校的大病救助基金的调查问卷(高校卷)的定稿

    关于设立高校大病救助基金的调查问卷(高校卷) 您好!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医疗救助体系的逐步建立,学生身患疾病后的保障制度也得到了不断完善。然而,当在校大学生身患重大疾病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