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焦炭企业如何在社会中发展建议
论焦炭企业如何在社会中良好发展建议 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将为中国中长期发展提供较为明确的发展思路,对城镇化、基建投资等钢材消费主要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事实上,近期高层已经提出了不少增加钢铁和焦炭需求量的利好方面。中国是个高消耗的发展中国家,国家的GDP在不断刷新,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保障房方面,习近平要求,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适当加大财政性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铁路投资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近期宣布将增加今年的铁路建设计划,增加开工项目,加快铁路建设投资。
国家建设发展需要资源,社会发展需要改革,生产提高需要更新。面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和政策的的鼓励刺激,我们应该更好的准备打好这一仗。
战略发展的关键是技术更新,重大技术装备的项目,是创新驱动的一个很好途径,用这个工程任务,带动整个创新的机制。比如说设备的生产能力,不能说设备能生产就是发展就是产能达标,我们应该研发出它的最大生产能力创早出更多的产能。领先的技术需要人才的支撑,任何的工作岗位都养需要人才配合,产的增加同样需要人才的配合,能够赶超世界的水平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生产关系的构建者,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但是缺少了人才,生产力就制约了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人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导者,我们的发展需要人才推进的推进。技术的更新人才的配合造就了一个新的血脉,血脉的运行造就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载体的承载,有发展就会有淘汰不需要的资源和环境的污染,焦炭属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商品,为促使焦化行业符合节能减排大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近年来在设立行业准入条件、提高环保要求、限制出口等几个方面加强了宏观调控。我们要在激流中勇往直前,就要加快环保科技的运用于开发,运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开发焦炭周围的产业,赶超世界行业的领先地位,更好的把握焦炭行业的动向。
所以说我们的发展是需要良性的循环,科学的发展道理这样我们才能立于社会发展的不败之地。
第二篇:论焦炭企业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焦炭企业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北京水清天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蓓
摘要:焦炭企业的生产模式是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落后产业经济模式,其发展必然会随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增加而落后于时代。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环保已经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动力。目前,新兴环保产业也正逐步深入到传统产业中,为焦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利用环保技术对焦炭企业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进行合理处理,并创造一定经济效益,更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保技术、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急速加剧了矿产、淡水、耕地与森林的消耗。从我国的煤化产业来看,其高能耗的实际情况由来已久,尤其是焦炭企业从生产工艺技术到排放控制均体现出高能耗、高污染的态势。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开始引起人们的警觉,工业化欠下的环境“债务”也已经到了必须偿还的地步。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个现实,决不能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割裂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即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在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执行的牵头部门是国家发改委,“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在今天环保呼声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环保化改造也成为了焦炭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与目标。从根本上看,企业推动环境保护和相关措施的发展是有利于企业自身的一件好事,因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环保来源于市场的需求。能源的供应紧张促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市场表现为:资源的枯竭与对产品的低碳化需求。这是推动企业进行环保化改造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推动市场经济进一步向着低碳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传统高能耗的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是向大自然进行无度的索取,焦炭企业的生产模式正是建立在这种对矿产资源不断消耗的基础上,此种生产与发展方式受到资源的限制日益明显。同时,该类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足造成了如今污染排放超标的局面。在整个社会倡导环保低碳的今天,此种生产与发展的模式显然不会长久。现今阶段,焦炭企业还不太可能马上改变已形成的生产模式,只能在环保方面下功夫来促进企业发展。如此,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就成为了现阶段焦炭行业能采取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其次,环保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实现环保目标,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与材料的改造与更新,而技术革命往往会带来整个市场格局的转变。进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若成功实践将带来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革。市场需求指导技术发展,当然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进而将影响经济的格局和发展方向,焦炭企业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和众多的资源消耗型企业相似,其发展的空间是依靠资源和市场,如果在产业技术上不利用环保化这个契机,企业的发展将受到更大的局限。
市场对环保的需求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加入了环保概念的新科技、新产品作为朝阳产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此种变革来自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忧,而政府相关部门以提高“绿色GDP”为国家发展目标而联动出台的一系列环保政策,都给环保市场带来了划时代的发展机遇,同时环保的推行也极大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环保产业体现的经济价值
随着环保理念在我国的不断深入,一个新的产业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即是以环保为经营发展方向的产业——环保产业。它的出现与发展对资源消耗型企业及其相关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环保产业的本质
环境保护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技术性产品和工艺开发的产业,其涵盖了产品开发、商业化运作、资源回收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建等内容。环保产业化可认为是环境保护适应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标志着环保业正式进入市场经济。环保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新兴产业,此种产业并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产品和技术品类,其定义用狭义的方式来说明更加的准确,即实现终端控制,对产生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控制,减排和清理以及进行废物的再利用;从广义上讲就是利用清洁技术和节能技术使得产品实现全程的绿色生产。
2、环保产业的经济价值 1)环保产业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
环保产业在环保大趋势的推动下,产值增加速度较快,有效的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据统计,全球的环保产业经济增长从10年前的2500亿美元增加到今天的6000亿美元以上,每年的增长幅度到达了8%左右,远远超过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比率,已成为了全球经济链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几年的全球气候恶化,环保更成未来人们关注的话题,环保产业也随之成未来各种传统产业寻求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焦炭企业在此情况下,也应当对环保产业加以重视,促进自身的产业化调整,完成环保技术的升级,将焦炭企业融入到环保经济发展中。2)环保产业是经济产业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产值,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从粗犷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了更加绿色环保的持续化产业道路,并将环保产业融入到整个产业链当中,衔接上下游的企业构成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促进了资源的持续化开发。
3)环保产业可以创造更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高能耗的产业将被节能而高效的产业所替代,而产业的转型将造成大量的人力和资源的流动,此时需要新的产业来负责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人力和资源等有效的利用起来,并促经济的持续发展。环保产业所涉及的层面十分广泛,因此可以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推动力,可以实现推动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三、焦炭企业与环保产业相结促进经济发展
在实际的生产中,焦化厂排放的“三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与环保技术相结合,依托环保产业来实现对自身的技术化改造,既减排达标,又创收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以对焦化企业排出的废液处理为例,分析通过对环保技术的引入,给企业带来的环境、社会与经济影响:
1、该项环保技术的引入背景
焦化厂在改造中采用氨和碳酸钠为碱源的HPF法煤气脱硫工艺,所使用的脱硫液在含盐量达到一定值后,脱硫效率会大大降低。常规的解决办法是必须排放一部分,再补充新的脱硫液,使脱硫液中的含盐量达到煤气脱硫的工艺要求。排出部分称为脱硫废液。脱硫废液中所含的硫氰酸盐是对农作物和微生物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物质,它不能像其它工业废水一样直接排入生物脱酚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更不能直接排放。据统计,在我国每年将有近300万吨脱硫废液主要依靠排入煤场围堰存积,或掺入炼焦煤中进行简单处理。而且,该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降低焦炭质量,而且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及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
2、环保处理对焦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如果引入环保技术,对废液进行脱硫并且提取有一定市场价值的精盐(如提取的硫氰酸盐、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均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实现废液的零排放,无疑可以为焦炭企业带来以下发展机会:第一,改善了周边环境污染现状,使得附近居民重新拥有了干净的水质;第二,由于环保技术的引入,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附近居民的就业问题,为树立企业责任感带来新的力量;最后,通过对废液处理而提取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精盐可以形成企业新的效益来源。
通过以上举例可看出,焦炭企业提高环保意识,通过积极寻求新的技术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三废”,不仅节约大量资源,同时有效减少污染,还可能变废为宝,给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事实证明,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在当前国家重视环保、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焦炭企业基于对自身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考虑,势必将环保理念引入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实现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共同提高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德峥.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2]李研研,芦珊.论环境对经济的影响[J].现代商业, 2009,(06).[3]杨丽欣.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大众商务, 2009,(20).[4]鱼凤玲.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思考[J].甘肃林业学院学报, 2006,(01).[5]任智杰.生态环境服务与环保经济关系浅析[J].商场现代化, 2009,(02).[6]王华华,张利.市场经济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学, 2009,(06).
第三篇:伦理道德在企业社会中得作用
伦理道德在企业社会中得作用
伦理道德是人际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用于调节人们之间关系到一系列规则,它是一种社会秩序,是为人处事到底线。正是因为有了伦理道德,我们人类才走到了今天:伦理道德也因为到传承而形成了一种道义的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区别着善恶美丑。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企业文化与伦理道德建设的关系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历史上已经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企业伦理理论的形成则是在本世纪50年代前后。尤其是近一二十年,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企业主导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也更为明显,于是企业伦理开始受到企业,政府和学术界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我们今天的社会脱胎于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旧社会,一定历史时期内,封建残余还不会被完全彻底地清除,所以,在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以德治国”作为“依法治国”的补充,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伦理化统治的历史传统的国家,就更有现实意义。和西方国家比起来,从人的思想入手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而不是从惩罚犯罪来警戒人们的行为,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所起的稳定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经济实用,科学的、高明的举措。当然,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和谐,社会也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美好。
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与员工、其他企业、社会各个方面纷繁复杂的关系,用以选择和调整这些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企业伦理道德。如制假售假行为,可能为企业带来暂时利益,但却损害消费者利益。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关系中,企业是为了目前利益制假售假还是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依法依德生产经营,伦理道德在其选择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企业成长期发展建议
企业成长期发展建议
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我公司从成立至今,经历了一年多的发展历程,处理了前期在管理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可以说已经逐步走入初创期的尾声,正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相衔接,现今公司有稳定的客户,已步入正轨。
但有一个客观的事实摆在眼前:大多数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有一群能干的人;绝大多数失败的企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用人不淑,或者是无人可用。我们不否认,初创企业或正在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会遇到很多发展上的困扰和障碍,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就会发现,只有“人”,才是这类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扰,也只有“人”,才是带领这类企业成功走出困境、安然跨越成长期一场又一场霜雪的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因此,着重于人,才能更好地打江山。
管理的有效性就是建立在清晰的游戏规则之上的,公司的游戏规则就是管理制度。公司在未来的成长期以及后来的成熟期,要处理好人力资源的关系,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除需要建立差别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对员工实行分类管理,科学构建有效沟通渠道,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对核心人才的挖掘与培养,积极构建员工关系管理机制,搭建学习型企业平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外,还应针对成熟期企业的特点,在员工关系的维护上,采取相关措施,第一、要保护与尊重企业员工的心理诉求。有助于企业决策层需要听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建议,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建立与完善企业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对企业、对员工、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建立企业承诺机制;组织承诺是个体体现出的一种对组织的感情倾向,以及对离开组织造成的损失的认知和对组织应负的道德责任。处于成长期以及成熟期的企业,应建立与推行承诺机制并能有效履行,员工对企业会心存感激,有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并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反过来,员工对企业的承诺并履行,将企业提供较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撑,最终形成一种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
第三、企强化与弘扬企业的价值与文化。并根据现实的情况的变化,注入新的思想,始终保持企业文化的创新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紧紧围绕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员工发展的新需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影响力,使企业更具生命力,以及未来更深发展的持续动力。
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员工的个人看法,希望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第五篇:在社会中成长
“激趣-自学-感悟-导行”教学模式
——《道德与法治》新授课教学模式
政
治
组
2018年9月
“激趣-自学-感悟-导行”教学模式 ——《道德与法治》新授课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通常以简化的标准样式表达出来。掌握了教学模式,就是掌握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念和原理,就不会在学习别人经验时,仅仅停留在一招一式的模仿上,就会抓住其精髓,在运用时举一反三。
一、“激趣-自学-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通过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和明确目标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机。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课文、展示自学成果、合作学习或者展示收集的资料、亲历体验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环节:感悟与运用——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本、分析材料、亲历体验的基础上,领悟道理,并归纳出道德认识。在感悟道理的基础上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
第四环节: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感悟道理、指导行动、巩固知识,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二、一般操作流程
环节一: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
[操作] 可采用直接导入、复习导入、情境导入、谈话导入等
[目的] 引入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点]①短小精炼②紧密贴近学生生活(2)出示学习目标
[操作]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
[目的]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环节二:自主学习
(3)自学指导
[操作] 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小黑板)让学生看。
[目的]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 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 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5)学生自学展示
[操作] 让优中差生尤其后进生展示
[目的]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注意点]
①要解放思想,真正相信后进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等。
(6)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操作] ①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②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③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
[目的] 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②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 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环节三:感悟与运用
(7)情景感悟或案例分析
[操作] ①情境再现,引发学生思考,从而领悟自学学到的知识点。
②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自学学到的知识分析案例,从而悟出道理。
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目的] ①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本所学观点,能够从情感上共鸣,思想上认可,达成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②让学生在感悟、分析、总结中提高思维能力。
[注意点]①情境最好源于本校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感悟。
②选择案例一定要典型,充分利用课本的案例。
(8)活动平台
[操作] ①对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我分析、小辩论等课堂活动
[目的] ①让学生把视角从别人身上转移到自己班级、自己的身上,为践行感悟到的道理做好准备。
②提高学生的观察自己所生活环境的自觉性以及自我剖析、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注意点] ①一定要引领学生进入状态。
②活动的要求一定要明确。
③时间一定控制好,注意适时引导到需要的方向。(9)课堂小结。
[操作]可以是教师总结,也可以是学生总结。
[目的]达到本课知识的总结和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知道自己本课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多少。
四、练习与巩固(10)当堂训练
[操作] ①布置课堂小训练。
②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目的]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达成知识目标。
[注意点]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典型课例:
在社会中成长
初二年级组 杨薇 【教材分析】
《在社会中成长》是教材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框内容,本课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探究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支持和帮助,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养成亲社会行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努力践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处于有儿童向青年过度的生理发育期和精神成长期。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正是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引导其过“健康积极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八年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但在生活态度和思想发展上存大将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从八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发展。来看他们已经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能够初步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
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 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2、能力目标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难点: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教学方法】
启发法、合作探究法、列举事例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发兴趣
(1)课堂导入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快乐,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都是在社会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行为,都是文明的行为。
教师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探讨我们在社会中成长这个话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2、能力目标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环节二:自主学习
1、什么是社会化?
2、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3、为什么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4、什么是亲社会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5、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节三:感悟与运用 探究活动
(一)《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小城发现了“狼孩”,取名卡玛拉和阿玛拉。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6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式,2年后才会直立,6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
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年后才艰难地学会四肢并用。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4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7年时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几句话。在最后的3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她也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时,她死去了。据估计,卡玛拉死时已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师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生答: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教师总结: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探究活动
(二)探究人的社会化过程
(展示图片)
师问:这几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答:图1是母亲抚育子女,教子女学习知识。图2是几名好友在一起玩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图3是老师在教学。图4是学生在参加社会劳动。
教师总结:这四幅图片表明了我们成长的社会化过程。师问: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生答:我们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探究活动
(三)探究社会生活
(展示图片)
师问:阅读图片,分析我们从社会中获得了哪些需要的东西。生答:获得粮食,获得书籍、购买衣服、乘坐公交车等。师问:谈一谈我们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生答:如果没有这些从社会上获得的物品和得到的方便,我们是不能在社会上生存的,所以我们要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教师总结: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没给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探究活动
(四)播放视频——白芳礼的故事
以下是白方礼同志捐款的不完全记录: 1988年,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赠5000元;1989年,为天津市教师奖励基金捐款800元;1990年,为河北沧县大官厅乡教育基金捐款2000元;1991年,为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教师奖励基金、北门东中学和黄纬路小学等捐款8100元;1992年,为“希望工程”和家乡白贾村小学捐款3000元;1993年,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1994年,为天津市河北区少年宫捐款1000元;自1995年开始的3年间,为红光中学的藏族困难学生资助近5万元,为天津大学困难学生资助近5万元;自1996年开始,用“白方礼支教公司”的全部税后利润资助南开大学困难学生,总金额约3.4万元
师问: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生答:奉献社会、关爱学生。教师总结:这就是亲社会行为。师问: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向白芳礼老人学习? 生答: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的互帮互助中,向社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我们感受到快乐,体会到社会温暖。我们亲社会的行为表现在多方面:遵守规则、爱护环境、团结同学、互相谦让、彼此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师问: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生答: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探究活动
(五)欣赏故事《公益活动》
中学生可以参加的公益活动有:宣传环保、交通知识,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残,到社区打扫卫生等。
师问:我们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生答: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教师总结: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练习与巩固
1、实现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是()A.学习社会知识
B.帮助老年人
C.经常听广播读报纸
D.社会成员的影响
2、某学校在开展助残的活动中,许多同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脆弱的变坚强了。可见()A.人在社会中能够不断成长
B.我们应该多了解社会
C.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D.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
3、“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只讲奉献,而不能索取②人的一生若只是索取,人生就没有意义
③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不但享受现实生活中的给予,而且会积极地为他人、为社会去奉献
④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生命就有价值,人生就有意义。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板书设计】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实现社会化的方式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社会化的意义
在社会中成长 人离不开社会
亲社会行为表现及意义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亲社会行为
【教学反思】
《在社会中成长》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主要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评课建议】
1、典型例题配备的很好!
2、亲社会行的例子学生比较生疏,举例应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例 子出发。
3、时间分配不太合理有点主次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