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刘娜娜
《6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
刘娜娜 《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王晓芳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往往有些学生能记住“6的乘法口诀”,但有可能不明白其形成过程。因此王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其实在编6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王老师在设计新授中采用同桌合作,先让他们自己探讨6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习惯与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中教师应勇于“让位”给学生!为此教师应改变“一言堂”的讲课方式,要勇敢地让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节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中,王老师不是把知识讲给学生,而是注意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口诀,探求口诀的奥秘。从而发现了“几的口诀就有几句”“是
几的口诀,第二个字就是几”等诸多的规律,并相互质疑、启发着。努力以最少的知识去唤起学生最多的思考与探索,以自己的思维去探索,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在书写板书力求做到认真,划等号用尺子。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王老师还存在以下几点应该进一步改进之处:
1、引课的活动,能够把学生学过的2、3、4、5的乘法口诀进行有效复习,但如果把“一一得一”这句口诀加上并加以应用就更完整了。
2、学生合作学习研究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理念,但应考虑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分几步进行,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调整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
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相信我们知道了哪些学习习惯对学生是有益的,然后按照正确的培养方法坚持不懈的去强化训练,总有一天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学生是那样的优秀。
第二篇:《7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
《7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师: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她是谁呀?(白雪公主)她有几个好朋友,又是谁呢?(七个小矮人)
七个小矮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气球,气球上的数字是怎么排的?
生:7加7是14,再加7是21。
师:第一个气球是1个?(7)1个7是几?(7)
2个7呢?(14)21是怎么得到的?
接下去是怎么排的?
生:21后面是28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21+7=28
师:几个7相加了?(4个)
师:下面(35)怎么算的?(28+7=35)接着呢?(42)最后一个一起说!(49)师:我们看这些数,14是几个七相加?28是几个七相加?35里面有几个七?42里面有几个七?49呢?
师:我们来看着屏幕说一说:一个7是7,2个7是14……
师:这些数都跟什么数有关?(7)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口诀的话,你们想想是学?(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分析】学习的兴趣很重要,新课的导入部分又是全课兴趣的源头,导入得好学生的思维集中的快且兴奋点高。本课教师以学生所熟知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作为情境的创设背景,不仅一下就调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与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并且让七个小矮人人手一个气球,在气球上出示7、14、21、……、49。通过分析得出这些数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与7的关系:7的1倍、2倍、……、7倍),以此出示课题。这样的导入不仅调集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过渡自然,不生硬、突然,学生能比较快的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你会不会自己编7的乘法口诀呢?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自编口诀)师:你们编了几句?(7句)
谁来展示给大家看看?(学生展示)和他一样的举手。
请大家看着你编的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师出示口诀)
大家本领真大,一下子把7的乘法口诀编好了,让我们再来自豪地读一读。师:这些口诀,你能把它背出来吗?
试着背一背(学生背口诀)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学生背口诀)
师:背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我几句口诀特别好背。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
师:二七十四为什么好记?(指名说)
师:有没有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指名说)
有没有办法记住它。
师:三七二十一有没有办法记?(指名说说)
其实三七二十一很好记的(出示孙悟空语句: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
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师:在这里有两句口诀,你找到了吗?
【分析】自编7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记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教师通过自编、自背、齐读、互背、分析、再齐读、齐背以及后面小结时再背、师生对口诀、生生对口诀等丰富的形式对学生学习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全面细致且行之有效的训练,从后面的练习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这个训练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分析部分,教师的分析非常的细致,她能首先让学生分离出这七句乘法口诀中最好记的,比如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并能结合着语文学科中的佳句、美文解说这是我们平常就见得熟的内容,所以同学的印象会特别深,就会好记;然后她也能对不容易记忆的另外四句乘法口诀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路来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大家一齐参与共同解决问题让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情绪高涨,恨不得拿出浑身的解数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阶段有很多知识是需要形成技能的,比如九九乘法口诀,这样的知识要形成技能最好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形成的技能比较容易掌握也才能灵活运用。本课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可以想见,只要过后再能进行适当的练习,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会非常深刻,运用的思路会非常的清析且灵活。
第三篇:《6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
《6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
姜楼镇中心小学韩彩霞
片段一:
师:要想知道这些星到底有多少颗,我们必须得怎么办?
生:数一数。
师:好,用你们的方法,先数数这几颗。(电脑出示思考星、倾听星、合作星、计算星、创意星、发现星排一排)
生:6颗。
师:两排呢?
生:12颗。
师:现在呢?
生:18颗。
师:你们怎么数得那么快呀?
生1:三六十八
师:你会用口诀想出答案。
生2:用加法算式:6+6+6
生3:用乘法算式:3×6=18
师:真不错!又可以用口诀算出来,也可以列算式算出来。师:这是几个6,是多少?
生:4个6是24颗。
师:两人互相说说口诀,说说算式。
师:现在是几个几,是多少呢?两人再说说算式,说说口诀。师:那我们是不是还要这样6个6个地数下去呢?6个6、7个
6、甚至更多个6结果是多少呢?你能不能继续列出算式,编出口诀呢?每个同学有这样一张片子,在片子上继续列出算式、编出口诀,如果在计算或者编口诀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可以接着在下面画一画星星,再想一想。(学生独立写算式、编口诀,在学生独立编写后,个别学生汇报。)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写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口诀又是什么意思吗?
生:有6排,一排有6个,就是六六三十六,6个6就是36,7个6就是42,8个6就是48,9个6就是54。
分析:口诀的编写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教学时采用了由学生自己来独立编写后四句口诀,对于编写有困难的同学采取画一画这一操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独立编写出乘法口诀,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让每个学生在画一画的同时都参与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片段二:
师:我们发现这么多规律,有什么用?
生1:遇到一排有6个的,就能用乘法解决了。
师: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并且能算得特别快!计算星好想认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摘星星。(出示6×8、2×6、6×4、6×9、5×6、6×7、3×6、6×6分别让学生计算,发给计算星)
师:还想摘星星是吗?每人有一张小片子,做对了,计算星就会和你交朋友。(题目:6×2=、4×6=、6×8=、9×6=、6×5=、8×6=、6×3=、6×6=、1×6=、7×6=,都做完后,找学生订正)
师:用6的口诀能帮我们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呢?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1:有9排菊花,每排有6盆,求一共有多少盆菊花?就可以用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
生2: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用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更让你们兴奋的礼物。(教师出示实物金蛋,学生极为兴奋)哪个组帮老师解决了实际问题,哪个组就可以得到金蛋,下课也去砸金蛋。(出示问题:
一块蛋糕:6元一杯饮料:5元
我想买6块蛋糕和一杯饮料,请你帮我算算需要多少钱。)小组讨论。
生:六六三十六,一五得五,36+5=41(元)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6个6相加,再加上5。
分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摘计算星、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6的乘法口诀以及帮老师解决实际问题等相关练习,让天性爱动的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数学,使他们感受身边处处都有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分析、解决问题。
思考:
1、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
学生的现实是:很多孩子已经从不同的渠道知道了6的乘法口诀,甚至可以很熟练地背诵出来,但是否真正地理解其含义呢?我认为应由不知道口诀大家来编写,变为知道口诀大家去想办法验证。只有学生亲自走完由似懂非懂到真正理解的全过程,才会记忆深刻、长久。这样也培养了学生不仅对知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的主动探究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2、在学生探索过程中体现方法的多样化,体验学习的乐趣。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验证口诀的过程中应采用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合作交流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完善自我认知。通过讨论汇报实现信息与情感的交流,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3、使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口诀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口诀,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在练习设计时,应设计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乘法口诀以及帮我算算需要多少钱等练习,使学生感受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分析、解决问题。
第四篇:9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9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
任课教师:陈贵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索9 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赛龙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观察课本《赛龙舟》的画面?谁来说说画面上是什么?谁来说说你从图中得到那些数学信息呢?你还能根据画面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有的同学提出了“每条龙船上有九个人,那么九条龙船上一共有多少人?”大家讨论讨论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有的同学用数数的方法,有的用连加的方法计算的,这很好!大家想一想这两种方法简单吗?想不想用更好更快的方法计算呢?下面老师就交给大家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九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编出9的乘法口诀
1、过关:同学们我们要想顺利的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我们必须过小袋鼠这一关,请同学们帮小袋鼠算一算它每下跳多远
2、教学“一九得九”。观察教材插图: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3、教学“二九十八”。观察教材插图: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4、自编“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 师:口诀是……
5、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小组合作观察有关6至8条船的三幅图,运用刚才编口诀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6至8的相应口诀。
6.每条龙船上有九个人,那么九条龙船上一共有多少人? 师:通过对前八句口诀的学习,你知道“每条龙船上有九个人,那么九条龙船上一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简单吗?。师:9×9=81我们一起根据这个算式从总结一句乘法口诀好吗?
三、记口诀
师:现在给五分钟时间,看看你能把所学的口诀都记住吗?大家想不想很快的记住口决呢? 检查记忆口诀:
1、谁愿意给大家表演表演?
2、同桌之间互相听听。
对口决的巩固记忆口诀。
四、小结 今天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案例分析]
1、本节课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我主要采用教材插图龙舟赛图来观察每条船9个人,原因是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氛围高涨,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3、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但由于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规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数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推理和概括的数学能力。
4、不足之处表现为,在教学“袋鼠跳格”题的时候,我让学生用加法计算出同数相加的和也就是几个9相加的和时,发现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些慢,还有出错现象,我及时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温习。
总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借助教后反思进行自我剖析提高,使自己的教学思路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更加吸引学生,从而提高教学目的。
第五篇:5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分析
《5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
锦山小学 张晓方
【背景介绍】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课,课上借助情境图通过数与动手摆学具等直观学习手段,帮助学生依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诀。通过学习,进一步为学生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
【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使学生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前几天我们看了魔术表演,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大家高兴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在欣赏精彩杂技的同时发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生:一辆车上有几个人? 生:一共有多少人?
生:一共有几个黄灯笼?一共有几个红灯笼? „„
【评析:让学生充分观察、分析情境图所给出的信息,并提问题。这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二、编儿歌,找答案。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有的同学说到一辆小车几个轮?上面共几个人?谁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生:一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师:那两辆小车该怎么说?
生:两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师:小组同学合作继续往下编,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学生在小组内摆学具,编儿歌,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评析:教材中呈现的儿歌,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其中蕴涵着2和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充分经历“编儿歌”这个过程,为学生编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三、自主探索,儿歌变口诀。
师:求1辆车上几个人?谁能列出一个算式? 生:1×5=5 或 5×1=5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你能不能想出一句口诀? 生:一五得五。师:今后计算1乘5或5乘1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五得五来计算。(板书)师:你能继续往下编口诀吗?小组同学合作编出来,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后)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生回答所编的口诀,师随着板书。
师:观察这五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后,交流发现的规律,得出其中的特点,并总结这五句都有5,因此这五句就是五的乘法口诀。
【评析: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学生在学前接触过乘法口诀,现在利用儿歌编出口诀这个过程并不难,因此让学生合作完成。而发现这五句口诀的规律也很重要,学生理解规律后,记忆就更扎实、更容易。】
四、运用口诀,自主练习。
师: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生提出问题,全班一起解决,交流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生自由提出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如:我们一天做两次眼保健操,一周做几次?
„„
【评析:让学生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最高兴的是什么?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对老师有什么建议?
学生谈自己这节课的感受,及体验到探索乘法口诀的快乐过程。
【评析:建立多元的评价目标,让学生谈感受,不仅是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更主要让学生谈出数学课上探索新知的快乐。】
课后反思: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从一下方面作了考虑: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在设计时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有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利用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编儿歌——列算式编口诀——寻找规律的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使新知识在小组的讨论、争辩、交流中得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集体精神。
3、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活动的机会,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回答问题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正确都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都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做好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的角色,将评价的权利与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评互评。不但重视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习过程、学习情感的评价,体现学生学习目标价值追求的多元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