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浅谈3

时间:2019-05-13 03:5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浅谈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浅谈3》。

第一篇: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浅谈3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美”教学浅谈

武穴市实验小学吕美春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个人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但古诗词教学历来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关键原因是由于古诗词所具有的特殊性,它凝练、含蓄、变化的语句和深奥抽象的意境,再加上作者所处的遥远陌生的时代环境,现代的学生很难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很难让学生找到共鸣点,容易使小学生感到学习的乏味。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我试图从古诗词的绘画美、语言美、色彩美等方面入手,以期使古诗词教学中充满韵味,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一、想象联想——再现绘画美

诗与画是相通的。苏东坡评价王维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玩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是诗词毕竟是语言艺术,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所以诗词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真正理解和品味诗歌的内涵和主旨。

(一)创设诗境,感知绘画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我采用吟诗赏画的方法。在弄懂诗意后,让学生欣赏一幅深秋山林图,学生边吟诵诗,边欣赏画,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悠然漫步在弯曲深远的石径小路上,两旁枫叶似火,随风摇曳,阵阵凉爽的秋风吹来,多么惬意,多么舒畅!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必须用小学生能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从而为学生体验到诗歌的语言美打下基础,铺好水到渠成的基石。

(二)展示意境,欣赏绘画美

意境,是诗词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词的作者往往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这也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引导学生到一个特定放入场景,然后用耳朵听一听,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的联想。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引导帮助学生想象: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

古诗词的绘画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领会诗词中的绘画美。

二、诵读品味——感悟语言美

古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古诗词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一)强化朗读,感知语言美

小学古诗词教学首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通过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在一般情况下奇数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一是划分节奏,如《题西林壁》的可以这样划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是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咏柳》应把“妆”“一”“谁”“似”读成重音。三是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不知细叶↗谁裁出?↘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渐次减弱,语速平缓。

其次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抒情杰作。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创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

2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业有成,有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业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词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古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或是对仗,或是呼应,总能感受到语言的凝练美。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歌描写池塘景物,不但构思巧妙,生动有趣,而且字字到位。一个“才”字,表现了仅在初露端倪之时,而一个“早”字则充分表现了蜻蜓敏锐的观察力。

三、比较分析——感受色彩美

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碧空,银星素月、丹枫金菊、绿叶红花等色彩之美在古代诗词中是比比皆是。感知古诗中蕴藏的色彩美,有助于在古诗教学中,以色彩的感知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这是一个有效而实用的手段。

(一)色彩对比中感悟美

许多古诗词中,往往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衬托古诗词的美感。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这些表示色彩的词,去体会这些词在诗中所传达的意思。

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把夏日的湖光景色写得明艳如画,其艺术秘诀就是运用了极为浓重的色彩对比词。一个“碧”字和一个“红”字既是对偶,又给人以视觉美感,“莲叶”和“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丽生动。

(二)多色配合中感悟美

在有些诗词中,诗人会很巧妙的运用多种色彩,而这些色彩虽然多却不杂,相反却能体现一种和谐的整体美。

如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诗中“绿”字,表面上看只是形容蒲草之色,用的平常;但细细品味,却大有妙处。蒲草生长在水中,又是在夜里,诗人却清清楚楚地见到它的绿色,并且感到它那么肥嫩,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这就巧妙地暗示出月色的皎洁、明亮。全诗仅二十字,就写出了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纱之亮,浣溪女之美。这一幅笼罩在月光的银纱中的绿色风景画,给人以清朗、明净、纯洁的美感。

总而言之,要改变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乏味的局面,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引导帮助学生想象联想,再现绘画美;诵读品味,感悟语言美;比较分析,感受色彩美。使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进入诗境,领会诗意,体验诗情。通过古诗教学的情境营造,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受到美的感化和陶冶。把学生带入到诗人创作时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在感受到古诗的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美。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论文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日历中的天气符号来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和云量等(复习各种天气符号,会识别、会画)

3、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数据。

4、天气日历: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5、气温: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以风每秒种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熟悉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蒲辅风力等级)的特征,特别是3、6、9等级

同学们要熟记用旗子表示风速等级(0为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方位图书P9.红旗往东吹,刮的是西风,此时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

7、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自制雨量器要用直筒、透明的杯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雨量等级表(6个等级)书本P13页,雨量器测量的是24小时内的降水量。

8、天空中漂浮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者冰晶组成的。云也能看做是天上的雾。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1/4(四分之一)时为晴天,1/4~3/4为多云,超过3/4为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往往和雷阵雨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形成,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的就是积云。

9、生物也能预报天气:干燥的日子里,松果的鳞片会打开,下雨,则松果的鳞片紧闭。

复习作业本是试卷中折线图和柱状图的画法,作业本P9页第4、5两题。

第三篇: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培养_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培养通用版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情感培养教学出现的问题

1.语文教师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欠佳,找不到正确的培养方向由于情感的提炼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主观意识,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缺乏一定的了解,其自身的情感调控能力也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培养,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找不到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培养方法。2.教学模式不够灵活,限制学生情感表达的途径对于小学生情感的培养方式的定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小学生性格多种多样,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即使语文教师有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意识,也很难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所以就出现教师盲目培养的现象,部分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过多的灌输给学生学术性的情感描述,或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失去了探寻个人情感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领悟诗词之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语言简练,拥有优美的韵律,通过对景物、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或者当时的心情。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容,除了掌握古字词的含义、作用以及古诗的中心思想外,还要学会如何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情感,要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养成一种提炼诗词情感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将它的情感、语言等元素领悟出来,或者通过相应的手段发挥古诗词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教材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选自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在这首诗中利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词将自己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时候喜极而泣的心情,又运用“即从”、“穿”、“便下”、“向”等动词来描述自己幻想中归家的情境,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2.通过表演古诗词来领悟其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古诗词,对于这些古诗词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诗词中的内容进行演绎,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例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描写的是儿童生活的场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表演时,主要注重对后两句的演绎,在保证学生对古诗的意思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教师要制造一种乡村春季的意境来协助学生进行表演,比如可以播放一些春意盎然的音乐或者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春景,在现场找几位衣着比较艳丽的学生在表演春天的花花草草,通过一些小动作的提示,使学生的表演生动活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情与景的真实再现,深切感受到童趣与春天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乡村情趣的喜爱之情。3.通过“画诗”来培养学生情感同上文中的表演诗词相同,对于诗词中情感的领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的形式来实现。图画中的色彩、线条、人物的表情也是可以展现诗人情感的途径之一,所以如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将其描画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情感培养方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是表达诗人情感的主要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前两句中“生”和“挂”的描述来对这首诗的场景进行描画,画出瀑布的珠帘垂空,通过教师的引导,在雄起壮丽的“情景再现”中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验诗人创作时开阔的胸襟和超俗的精神面貌。

三、结束语

优秀的古诗词,都是在作者内心饱含丰富的情感时创作出来的,学者们就是要在作品中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将这种情感的表达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调理能力,科学利用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中深层掌握古诗词的学习能力。

第四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论文WORD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

幸福源小学

张伟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这是一篇描写诗人回故乡的情景的诗。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具体理解这句诗,儿童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离开了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离开家乡的?为什么.回来?回来做什么?如今回来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当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样和诗人打招呼的?说明了什么?乡音和鬓毛都说明了什么?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得到提升。.

第五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言文大全

第一册

1、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二册

4、《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村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所 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三册

8、《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9、《山行》杜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赠汪伦》 李白

/ 7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四册

12、《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4、《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绝句》 杜甫

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五册

16、《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9、《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

第六册

20、《咏 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1、《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2、《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3、《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七册

24、《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八册 / 7

28、《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9、《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0、《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1、《乡村四月》 [宋]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2、《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3、《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九册

34、《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5、《秋思》 宋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成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6、《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7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7、《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十册

38、《牧 童》 [唐]吕 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9、《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40、《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十一册

41、《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4、天净沙·秋 [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5、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第十二册

46、《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7、《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8、《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9、《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0、《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1、《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 7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3、《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4、《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小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沿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6、学弈《孟子·告子》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57、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 7

下载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浅谈3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浅谈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部) 【小学一年级】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集锦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集锦【一年级上册】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静夜思 唐·李白 山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杜牧 举......

    小学语文古诗词检测

    班级姓名学校 中余乡中心小学小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古诗文检测试卷 一、诗句接对。(36分) 1、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__。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理解诗词大意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

    小学语文古诗词答案

    小学生古诗文复习题参考答案 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 》中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周寨小学祝军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内容摘要】 针对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研究。从诵读理解古诗、想象感悟古诗......

    最新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大全

    最新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大全 【一年级上册】(第1册) 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

    古诗词论文

    姓名: 学号: 科目:古代诗词鉴赏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他一生创作的诗歌有二千六百多首, 其中被称为“讽喻诗”的有172 首。白居易向来以“儒家”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