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一个镇发展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对一个镇发展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4月1日至2日,我们来到**市桃江县灰山港镇,着重考察了该镇工业发展情况,感受颇深。桃江县灰山港镇距县城30公里,全镇106平方公里,辖46个村,6个居委会,常驻人口约7万人,流动人口l万人。近年来,该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紧扣发展主题,不断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工业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的可喜局面。据统计,现有各类上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169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工业经济年总产值近10亿元,上交县级财政收入3000万元,占县级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泥产品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先后组建了**万鑫水泥有限公司、**东方水泥有限公司等大型水泥集团公司。全镇共有大小水泥厂12家,水泥总产量200万吨,是有名的水泥之镇。
一、灰山港镇发展工业的成功经验
(一)树立“工业强镇”思想。灰山港镇工业经济“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全镇大力营造发展工业经济的浓厚氛围。他们认为,要保证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经济发展,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发展工业经济。没有工业的发展和振兴,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没有工业的大踏步发展,就没有小康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来,他们每年召开一次有村民小组长以上骨干参加的全镇千人发展工业经济大会,会上统一全镇上下加快经济发展、依靠工业强镇的思想认识,表彰服务经济建设的先进单位,重奖领办或创办企业的经济能人。
(二)实施经济能人带动战略。思路决定出路。他们把挖掘和培育有管理才干、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老板,引导他们领办或创办民营企业,作为带动整个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万鑫水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外合资的**市亨达(香港)水泥有限公司,于96年7月动工,先后投入资金2200万元,但由于种种原因已停建5年,搞成了一个“半拉子”工程。为了盘活这一呆滞资产,2001年8月,灰山港镇经济能人刘连良筹资818万元买下亨达公司全部资产,成立万鑫水泥有限公司,续建30万吨水泥立窑生产线,2002年2月建成投产,现可实际年产水泥40万吨,实现产值7000万元,利税700万元。为肯定经济能人领办或创办企业所取得的成绩,镇党委政府给该公司奖30多万元的奥迪A6轿车一台,这一重大举措对经济能人带动战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实施经济能人带动战略,该镇涌现出了象刘连良的万鑫水泥有限公司、贺再全投资8700万元兴建东方水泥有限公司、文福兴投资400万元兴建福兴化工厂等一批经济能人和明星企业。
(三)实施园区聚集带动战略。在工业企业布局上,灰山港镇走集中连片发展的路子,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把工业企业引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园区发展。目前,该镇已形成了三大工业园区和一个商贸小区。一是镇东南的跑马坡工业小区,面积5.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建材、化工,现在已有8家企业落户该区,年水泥生产能力达120万吨以上;二是镇西北的桃江县科技工业园,面积1.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食品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现已有桃江具葛食品公司落户该园;三是镇西南的志溪河沿河工业走廊,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冶金、五金制造企业,现已有金沙冷轧有限公司、飞马家私有限公司、宇友五金制造有限公司落户该区;四是镇城区商业小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现已有鸿运来、家佳乐、五星家电等3家大中型超市和商业步行街、盛世娱乐城入住其中,一个定位明确、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镇已初具皱型。
(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针对以前存在的企业有事找政府或者企业办事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灰山港镇党委政府转变为经常上门找企业,实行干部驻(联)企业制度,进行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党政一把手亲自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理顺关系,出土意,想办法。贺再全、贺佳全两兄弟靠办企业起家,先后把水泥厂办在广东、广西等地,2002年两兄弟看好家乡的水泥市场,经过科学论证后,决定在灰山港镇投资8700万元,新建一座30万吨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镇党委政府领导十分重视,组成专门班子,搞好协调服务工作。镇政府把贺氏两兄弟新建水泥厂的消息向全镇发布,哪个村政策最优惠、基础条件最好、投资环境最优、群众积极性最高,就把企业建在哪个村。消息一发布,全镇共有5个村竞争这一项目,有的村自愿把土地划拨给贺氏两兄弟,一分钱不要;有的村愿意以最抵价格把土地卖给贺氏两兄弟,并负责修筑进厂公路。考虑到综合因素,最后,贺氏两兄弟以6000元/亩价格,购置了120亩土地,于2002年8月破土动工,今年7月即可竣工投产。年可生产高标号水泥 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33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五)全民参与办企业。吸纳民间闲散资金,兴办股份制企业是灰山港镇实现该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他们通过引导闲散资金流向经济能人来创办民营企业,真正实现“公司+农户”的模式,把公司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结起采,从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农民支持办企业和参与办企业的积极性。万鑫水泥有限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就筹措民间闲散资金1700万元,东方水泥有限公司吸收民间资金2000多万元。发展工业经济的浓厚氛围、宽松环境、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经济能人回乡兴业,激发了股民只齐声响应,使他们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大家比着干。据统计,2002年以来,全镇累计新增投资2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可新增产值2亿元左右,新增税收1500万元。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作用十分明显,当地的农民偿到了发展工业的甜头。
二、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
左右。全镇建立了三个工业小区和一个商贸小区。其中跑马坡工业小区初具规模,面积5.6平方公里,有8家企业落户,形成了水泥生产聚集区,年生产水泥能力达120万吨,产值2.42亿元。
(五)创优发展环境,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加快“工业兴市”步伐。
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第一职责,努力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当前,软环境硬,硬环境软,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思想再放开,政策再放宽,管理再放活,一切为发展让路,一切为发展服务。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一是在政策环境上,做到投资者怎么遂心怎么办。灰山港镇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他们的政策很优惠,特别是老百姓对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很高。加工业用地,他们只要2000-3000元钱一亩,老百姓愿意出土地,愿意为企业发展创造一切条件,提供一切便利。我们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对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毫不犹豫地借鉴吸收;对各种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要敢于突破,大胆创新。要千方百计降低企业门槛,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办事环节,真正实现投资“零障碍”。二是在法制环境上,做到投资者怎么安心,怎么办。要严肃查处“三乱”,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问题,真正实现投资“零忧患”。三是在服务环境上,做到投资者怎么方便怎么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实行失职责任追究制,努力做到服务“零抱怨”。市里要做到,不变环境就变人,不管是什么部门、什么人,只要你破坏了吉首的发展环境,你就是吉首人民的罪人,都要从严查处。绝不允许少数单位、少数人破坏环境,影响吉首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第二篇:对一个镇发展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对一个镇发展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月日至日,我们来到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着重考察了该镇工业发展情况,感受颇深。桃江县灰山港镇距县城公里,全镇平方公里,辖个村,个居委会,常驻人口约万人,流动人口万人。近年来,该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紧扣发展主题,不断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工业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的可喜局面。据统
计,现有各类上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家,从业人员万余人,工业经济年总产值近亿元,上交县级财政收入万元,占县级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泥产品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先后组建了益阳万鑫水泥有限公司、益阳东方水泥有限公司等大型水泥集团公司。全镇共有大小水泥厂家,水泥总产量万吨,是有名的水泥之镇。
一、灰山港镇发展工业的成功经验
一树立“工业强镇”思想。灰山港镇工业经济“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全镇大力营造发展工业经济的浓厚氛围。他们认为,要保证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经济发展,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发展工业经济。没有工业的发展和振兴,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没有工业的大踏步发展,就没有小康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来,他们每年召开一次有村民小组长以上骨干参加的全镇千人发展工业经济大会,会上统一全镇上下加快经济发展、依靠工业强镇的思想认识,表彰服务经济建设的先进单位,重奖领办或创办企业的经济能人。
二实施经济能人带动战略。思路决定出路。他们把挖掘和培育有管理才干、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老板,引导他们领办或创办民营企业,作为带动整个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益阳万鑫水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外合资的益阳市亨达香港水泥有限公司,于年月动工,先后投入资金万元,但由于种种原因已停建年,搞成了一个“半拉子”工程。为了盘活这一呆滞资产,年月,灰山港镇经济能人刘连良筹资万元买下亨达公司全部资产,成立万鑫水泥有限公司,续建万吨水泥立窑生产线,××年月建成投产,现可实际年产水泥万吨,实现产值万元,利税万元。为肯定经济能人领办或创办企业所取得的成绩,镇党委政府给该公司奖多万元的奥迪轿车一台,这一重大举措对经济能人带动战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实施经济能人带动战略,该镇涌现出了象刘连良的万鑫水泥有限公司、贺再全投资万元兴建东方水泥有限公司、文福兴投资万元兴建福兴化工厂等一批经济能人和明星企业。
三实施园区聚集带动战略。在工业企业布局上,灰山港镇走集中连片发展的路子,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把工业企业引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园区发展。目前,该镇已形成了三大工业园区和一个商贸小区。一是镇东南的跑马坡工业小区,面积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建材、化工,现在已有家企业落户该区,年水泥生产能力达万吨以上;二是镇西北的桃江县科技工业园,面积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食品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现已有桃江具葛食品公司落户该园;三是镇西南的志溪河沿河工业走廊,面积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冶金、五金制造企业,现已有金沙冷轧有限公司、飞马家私有限公司、宇友五金制造有限公司落户该区;四是镇城区商业小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现已有鸿运来、家佳乐、五星家电等家大中型超市和商业步行街、盛世娱乐城入住其中,一个定位明确、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镇已初具皱型。
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针对以前存在的企业有事找政府或者企业办事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灰山港镇党委政府转变为经常上门找企业,实行干部驻联企业制度,进行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党政一把手亲自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理顺关系,出土意,想办法。贺再全、贺佳全两兄弟靠办企业起家,先后把水泥厂办在广东、广西等地,××年两兄弟看好家乡的水泥市场,经过科学论证后,决定在灰山港镇投资万元新建一座万吨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镇党委政府领导十分重视,组成专门班子,搞好协调服务工作。镇政府把贺氏两兄弟新建水泥厂的消息向全镇发布,哪个村政策最优惠、基础条件最好、投资环境最优、群众积极性最高,就把企业建在哪个村。消息一发布,全镇共有个村竞争这一项目,有的村自愿把土地划拨给贺氏两兄弟,一分钱不要;有的村愿意以最抵价格把土地卖给贺氏两兄弟,并负责修筑进厂公路。考虑到综合因素,最后,贺氏两兄弟以元/亩价格,购置了亩土地,于××年月破土动工,今年月即可竣工投产。年可生产高标号水泥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万元。
五全民参与办企业。吸纳民间闲散资金,兴办股份制企业是灰山港镇实现该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他们通过引导闲散资金流向经济能人来创办民营企业,真正实现“公司+农户”的模式,把公司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结起采,从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农民支持办企业和参与办企业的积极性。万鑫水泥有限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就筹措民间闲散资金万元,东方水泥有限公司吸收民间资金多万元。发展工业经济的浓厚氛围、宽松环境、优惠政策
吸引了很多经济能人回乡兴业,激发了股民只齐声响应,使他们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大家比着干。据统计,××年以来,全镇累计新增投资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可新增产值亿元左右,新增税收万元。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作用十分明显,当地的农民偿到了发展工业的甜头。
二、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通过对桃江县灰山港镇发展工业情况的考察,反观我市工业发展的现状,感到形势逼人。究竟怎么办本人认为,我市下一步工业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施“工业兴市”战略。
全市要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切实树立“工业兴市”思想,营造“合力兴工”氛围。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目标拉动、精神推动、责任驱动,营造合力兴工的浓厚氛围,真正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工业兴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加快工业发展上来,形成合力,催生动力,激发活力。坚持用大目标、大思路、大手笔、大举措凝聚人、激励人,鼓舞士气,增强斗志。要建立全市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工业企业制度,明确分工、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合力兴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健全完善为工业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工业兴市的重大意义,宣传发展工业的先进典型,宣传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关心工业、支持工业。
二明确目标,加快“工业兴市”步伐。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产业优势,适应“入世”形势,利用政策优势,把握发展大势,明确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总的要求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市属工业和乡镇企业两个“两手抓”,力争通过年努力,使工业成为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使吉首成为全州工业发展的龙头。具体目标是:
——确保“一高一领先”。工业经济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总量保持领先全州各县,实现三年翻番。
——实施“扶优扶强工程”。年内培育家以上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航母”,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年培育上市公司家以上,实现我市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建好“两园四区”。即州市联动的乾州科技工业园、市办为主的吉庄工业园和雅溪大学科技工业小区,以乡镇为主的吉首大田工业小区、河溪工业小区、双塘工业小区。同时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形成重点园区突出,乡镇企业全面开花的工业经济网络。
——实现“三年倍增”。即实现个私经济、招商引资、技改投入三年个翻一番。
三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兴市”步伐。
全市上下要下大力气搞好项目建设。项目是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载体,也是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加快发展靠项目,没有项目难起步。事实证明:没有大项目作支撑,没有一批项目作保证,抓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市发展比较缓慢,财政困难,大项目、好项目少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思想,努力营造全党动员、领导带头、部门发动、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一是要招项目。要调动全市万人民的积极性,形成全市人民跑项目、上项目的热潮。在全社会树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新观念,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党政主干挂帅,四套班子分工负责,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全面参与,主动走出去,到长江三角州、珠江三角州,到港、澳、台,到国外招商引资。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离退休人员,无论是何种职业、何种身份,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能为我们招商引资,我们都欢迎、都支持、都奖励。以大项目促大投入,以大投入促大发展。二是要建项目。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靠项目优化结构,靠项目增加效益,靠项目增强后劲,靠项目加快发展,千方百计围绕优势企业,新上一批潜力产品项目、技改项目、高科技项目。要突出抓好工业项目,特别是在建工业项目实施工作,按照领导挂项目的分工,为企业业主提供全程跟踪服务。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推行行之有效的“一线工作法”,即了解情况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前不久,在陪同徐书记到老爹公司、打叶复烤厂调研时,徐书记要求我们分挂项目的领导每半个月到项目建设工地去一次,调查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他自己也争取一个月下企业调研一次,这对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非常管用,对在建项目的建设非常管用。企业的早日建成投产,不仅是企业的效益,也是全市的经济效益。三是要贮项目。要搞好项目储备库建设,努力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投产一批”,形成重大项目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推进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兴市”步伐。
我们要把园区开发建设作为“工业兴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二园四区”的建设步伐,即州市联动的乾州科技工业园、市办为主的吉庄工业园和雅溪大学科技工业小区,以乡镇为主的吉首大田工业小区、河溪工业小区、双塘工业小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市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的主要载体。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搞好园区功能定位,要立足我市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优势、绿色食品优势、中药材优势、矿产品优势等来确定产业定位,重点招引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扶持冶金化工等为主的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生态制药等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环保企业入园,通过园区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搭建平台。月日,我们到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考察时发现,他们的工业发展特别快,全镇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家,年产值亿元左右。全镇建立了三个工业小区和一个商贸小区。其中跑马坡工业小区初具规模,面积平方公里,有家企业落户,形成了水泥生产聚集区,年生产水泥能力达万吨,产值亿元。
五创优发展环境,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加快“工业兴市”步伐。
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第一职责,努力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当前,软环境硬,硬环境软,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思想再放开,政策再放宽,管理再放活,一切为发展让路,一切为发展服务。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一是在政策环境上,做到投资者怎么遂心怎么办。灰山港镇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他们的政策很优惠,特别是老百姓对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很高。加工业用地,他们只要元钱一亩,老百姓愿意出土地,愿意为企业发展创造一切条件,提供一切便利。我们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对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毫不犹豫地借鉴吸收;对各种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要敢于突破,大胆创新。要千方百计降低企业门槛,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办事环节,真正实现投资“零障碍”。二是在法制环境上,做到投资者怎么安心,怎么办。要严肃查处“三乱”,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问题,真正实现投资“零忧患”。三是在服务环境上,做到投资者怎么方便怎么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实行失职责任追究制,努力做到服务“零抱怨”。市里要做到,不变环境就变人,不管是什么部门、什么人,只要你破坏了吉首的发展环境,你就是吉首人民的罪人,都要从严查处。绝不允许少数单位、少数人破坏环境,影响吉首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第三篇:加快工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近期,我对加快新田工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作了一些思索和思考。
一、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新田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吹响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号角,拉开了架势,搭建了平台,取得了成效。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02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9亿元,同比增长33.9%;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4.93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工业增加值4.8亿元,同比增长19.8%。2010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509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0家。基本形成了设施比较完备、功能比较齐全、管理比较规范的“一园四区”发展格局,即龙泉工业区、循环经济工业城、方达工业区、石羊工业区,规划面积共23平方公里。
尽管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总量小。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5.02亿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10.09亿元,仅占全市的3%,是祁阳县的20%;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2.6亿元,居全市倒数第二,是全市的2.4%,是冷水滩区的10%;全县工业用电量1598万千瓦时,居全市倒数第一,是零陵区的3.1%;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仅30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5.3%;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仅1家,占全市的1.9%;年产值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只有3家。
2、发展慢。XX-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24.8%、20.6%、19.8 %,XX年年比XX年回落4.2个百分点;2010年,江华县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比我县高4.9个百分点。2010年,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排名全市倒数第三,比零陵区低14.1个百分点。XX年年我县没有新增的规模工业企业;2010年,我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家,是全市新增数的2.7%,是东安县新增数的20%。
3、贡献少。一是对gdp的贡献少。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4.8亿元,占全县gdp的17.7%,比全市低7.7个百分点。二是对财政的贡献少。2010年,工业税收1098万元,占全县总税收的11.5%,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8.1%。
4、后劲弱。一是企业融资难。银行对中小企业持慎贷态度,调查的14家规模企业中,近三年从银行拿到贷款的仅7家,总共不到3000万元,平均每家企业三年中只拿到400万元的贷款,其中有一家企业XX年的贷款现在还未到位。90%以上的企业认为银行的贷款门槛高,贷款难、融资难。二是自主创新差。90%以上的企业主学历较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企业中科技人才缺乏,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才不足20人,平均每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到1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很弱。三是土地制约大。土地审批越来越严格,土地征用越来越难,直接制约工业园区建设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如万家鹅业公司在工业园购地40亩新建屠宰厂和熟食加工厂,直到开工时仍有十余亩土地未征收,影响了该项目的进度。四是产业层次低。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很小,全县被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仅一家。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份额不大。
二、用理性的思维分析新田工业发展问题
上述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理性面对,科学分析,认真对待。
从客观上来讲:一是资源不充足。新田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水资源缺乏,也没有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还是永州市唯一没有220kv电网网络的供电区域;仅有的两回110kv网络电源都是从宁远县220kv桐山变电站供出,达不到n-1要求,供电可靠性大打折扣。据龙泉工业区的一些企业主反映仅2010年停电就达12次以上。仅有的两座110kv变电站都集中在城区周边,南部供电区域电压质量不足,石羊工业园因为没有稳定的电力保障,已签约的几家企业也无法按期入园。二是交通不方便。境内无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经过,没有航运,只有两条省道过境,柏新坦二级公路宁远县路段还未贯通。由于境内的公路建设标准较低,大型货柜车不能通畅运行。到广州需要8个小时车程,到长沙需要6个小时车程,物流成本较高。三是基础不牢实。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间资金严重不足,民营工业发展缓慢。同时,随着国有工业企业破产、改制,烟厂政策性关闭,目前全县除自来水公司外没有一家国有工业企业。
从主观上来讲:一是认识还不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但有的县直部门及乡镇对发展工业的认识还是不高,认为新田发展工业没有优势,缺乏信心,安于现状,甘于落后,全县上下还没有形成大张旗鼓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抓好工业的浓厚氛围。二是措施还不硬。比如,近年来,我县制订了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真正落实起来,还不够到位。又如虽然对发展工业实行了目标管理,制订了奖惩办法,但是没有严格执行,没有坚决兑现,齐心协力、争先恐后发展工业的工作格局难以形成。三是服务还不优。在引进企业时,主动为企业服务不够。如电力部门因故停电时只在电视上发布公告,没有通知到企业,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安排,特别是对冶炼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有一家冶炼企业正在生产时因突然停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余万元。企业引进后,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问题时,不能及时帮助解决,导致企业主不敢增加投资,甚至撤资。
三、用战略的眼光谋划新田工业发展举措
新田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必须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谋划新田工业发展,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1、要有分有合。分,一是功能要分区。“一园四区”每个区的产业布局要有所侧重,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龙泉工业区侧重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等产业,循环经济工业城侧重发展洗染化工、电镀、建材等产业,方达工业区侧重发展电子、制鞋等产业,石羊工业区侧重发展冶炼产业,每一个项目的落地必须符合产业布局。二是干部要分工。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以及整个新型工业化的调度、服务、考核均分别确定县级领导主抓。三是产业要分类。全县工业产业适当分类,明确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建材、轻纺、冶炼、外向型(电子)加工等六大重点发展产业。要围绕现有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建材、轻纺、冶炼等相对优势的产业招商引资,扩大聚集,形成链条,尽快培植成有新田特色的产业集群。四是任务要分解。把新型工业化的任务分解到“一园四区”、相关职能部门,并实行分类量化考核,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小结,年终结总账。
合,就是形成发展工业的合力。工业发展是一个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牵涉到上上下下,必须有统一的领导,统一的规划,统一的调度,统一的考核。全县工业经济由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总负责、总调度、总服务、总督查、总考核。“一园四区”分头抓实,工作相对独立,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强大合力。
2、要有攻有守。攻,一是主攻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工业的重中之重,不断丰富招商手段,采取领导招商、专业队伍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不断拓展新渠道,做到第一时间了解信息,第一时间研究对策,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组织专门力量做好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包装,切实建好招商项目库,并及时更新,将项目的开发和储备情况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既要引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做大工业总量,又要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做强工业支柱。二是主攻园区建设。园区建设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要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上有新的突破,让引进的项目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新园区建设投融资机制,通过引资开发、垫资开发和贷款开发等方式,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管理模式,使园区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工业、抓招商、抓项目中去。三是主攻产业集群。认真实施既定的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培植壮大支柱产业,确保主导产业真正发挥支撑作用。围绕产业延伸上项目、搞技改,不断提高集群化发展水平。
守,就是要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环保底线。不管利益诱惑有多大,环保底线必须死死守住,这既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创新环保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不断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另一条是用地底线。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宝贵的财富。现在中央和省里对土地管理越来越严,控得越来越死,每批一亩地都不容易,必须始终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守住底线。对达不到每亩土地30万元投资强度的,只给予所投金额相应的土地,剩余土地要予以收回;对一年内不动工建设的,依法收取闲置费;对两年内不动工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3、要有破有立。破,就是要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的难题。一是破解交通难题。以打通出县通道为重点,加快二广高速两个互通的连接线、京珠高速复线新田连接线建设,争取柏新坦二级公路嘉禾县和宁远县路段、省道s323改扩建工程早日完成,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二是破解电力难题。抓紧实施循环经济工业城和石羊冶炼工业区的用电设施配套建设,加快220kv变电站建设项目的申报和石羊110kv变电站建设,加强电网改造升级,为工业用电提供保障。三是破解供水难题。抓住国土资源部和国土资源厅对口扶贫的机遇,开发利用我县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同时,加快两江口水库的供水工程建设。四是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认真落实省政府有关扶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向国家、省市争取企业贴息资金等各类政策性扶持资金。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规模。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参股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规模。积极组织银企座谈
第四篇:关于对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王耀辉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是决定一个地区、一个行业质量竞争力的关键变量,是衡量经济发展活动的重要因素。今年,我们在对全市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123家企业的质量状况进行了普查登记的基础上,对全市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行了调研分析,经分析表明,全市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质量状况堪忧。
一、总体情况
在普查分析的123家企业中,产值在5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51家,1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65家,超过亿元的企业7家。国有全资企业2家、股份合作企业9家、民营企业40家、集体合资企业18家、有限责任公司51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通过ISO国际标准体系认证的企业64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7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47家。
1、产品实物质量总体不高。在被调查的123家企业的324个主导产品中,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2种,占3%,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5种,占8%;其中41家出口企业中,采用国际标准的企业只有5家,占4%,其余均为协议合同生产交货;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适应能力不强。
2、产品合格率较低。近几年在国家级、省级监督抽查中,产品合格率都不高,从2004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市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情况看,6家冷饮生产企业,抽样合格率为72%,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抽样合格率为63%,7家化肥生产企业,抽样合格率为70.7%,这已经是我市历年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最好的一次。
3、产品档次偏低,名牌、品牌产品少。全市目前仅有18个省级名牌产品,33个市级名牌产品,尚无中国名牌。原来颇具影响的部分老品牌(如铁阀)也多数风光不再了。我市相当多生产企业的产品属加工产品、初级产品或农业深加工产品,约占全市生产企业的26%,档次较低,竞争名牌能力不强。
4、质量保证能力差。据初步调查,全市有500家左右企业生产的产品属工业许可证调整的产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必须获得许可证方能生产、销售。但到目前为止,尚有24%的企业因生产条件落后、检验能力不足或质量保证能力差等原因未能获得生产许可证。铁岭市曾经是全国著名的橡胶城,拥有橡胶厂、橡胶制品厂、橡胶密封件厂等企业300余家,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全市仅有36家企业办理了生产许可证,而近几年刚刚起步的江浙地区已有90%以上的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铁岭橡胶城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了。
5、生产规模小,缺少创名牌产品的冲击力。《铁岭市名牌产品管理办法》中规定名牌产品评选的主要条件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额应达到1000万元以上,利税100万元以上;生活资料产品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利税50万元以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生产企业,只占全市企业的15%左右,并且在辽宁省名牌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排名中,我市也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企业进入。而中国名牌的评选条件则更高,仅规模一项要求,我市目前尚没有一家企业能达到,我市产品冲击中国名牌难度非常大。
二、产品质量不高的原因
1、人员素质不高,人才匮乏,缺少科技人才。在所调查的123家企业中,共有职工1925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只有4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20人,初级技术职称的263人,技术人员总数仅占职工总数的2%。人才队伍的匮乏不仅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或难以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新产品的开发,尤其是中小及民营企业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2、质量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对“质量就是生命”缺乏足够的认识,质量意识淡薄,质量责任不落实,缺乏有力的质量管理措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进厂原材料不检验,产品出厂不检验,不合格产品出厂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3、标准水平低,计量检测设备落后,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进行产品检验的依据。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谁制定或采用了先进的标准,谁就抢占了市场的主动权,产品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目前标准的竞争已成为产品竞争、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而在全市质量普查登记的324个品种中,采用国际标准的仅有5个,占普查标准总数的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得多;产品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仅为31个;多数企业执行企业标准,而且标准作为依据用来指导生产和检验的作用大都未能发挥出来,相当多的企业仅仅把标准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计量检测工作是提高工业企业素质,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检验设备档次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档次和精度。而我市很多企业计量工作无人管、无人问,产品出厂凭感觉;一些企业配备的计量器具陈旧落后,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工业生产需要。政府设立的计量检测机构,几年来,由于经费不足,社会公用标准器水平低,更新慢,设备水平不高,能力不足,已制约了量值传递工作的有效性。
4、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当今世界质量管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质量体系认证、卓越绩效标准已成为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在我市普查登记的123家企业中,仅有64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占52%,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质量体系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贯ISO90000标准流于形式,不扎实,虽然编写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制定了质量方针和目标,获得了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但未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有效运行,没有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有些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没有建立质量否决制度,有许多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被撤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不懂质量,不懂管理。
5、政府监管不到位,推动能力不强。对产品质量进行有计划地监督抽查,是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地方名牌,推动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受监督抽查经费不足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每年安排的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不宽,对产品质量低劣的生产企业制裁力度不大,使部分企业产生了产品质量高的不香、劣的不臭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在推动企业创建名牌、品牌方面尚欠有力举措。沈阳、大连、辽阳等市对创建名牌产品的企业不仅给予高额的奖励,而且还出台了非常诱人的扶持政策,企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市相比之下,则明显有差距。
三、加强质量工作的建议
提高产品质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尤其在我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过程中,重视产品质量,提升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应成为从政府到企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质量工作责任机制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各级政府在质量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目标,全面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和名牌战略;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振兴规划和名牌生产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名牌奖励制度,鼓励和扶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积极研发后续产品和新产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要重视和支持名牌产品企业的产品扩张,鼓励其实施有效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力争做大做强,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牵动作用;要形成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2、加强骨干企业管理,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要在名牌生产企业、骨干企业中加大推广《辽宁省质量管理奖标准》的力度。“辽宁省质量管理奖”是在深入研究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的基础上,由省政府于2001年设立的,其评选标准全面体现了现代质量管理观念,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为此,要有计划地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中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奖,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上档次、上水平。
3、由市政府出台争创名牌产品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全社会重视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创名牌意识,提高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市政府要对新增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继续予以奖励甚至提高奖励标准;
二是对符合“高成长性”条件的名牌产品经有关部门审定后,优先给予科技三项费用支持;
三是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购买“发明专利”或“专有技术”用于扩大名牌产品系列、壮大名牌产品规模的,经审核批准,市政府可研究给予一定比例的奖金补贴;
四是对符合信贷政策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由政府协调各商业银行积极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在符合授信条件下,优先满足企业生产名牌产品短期资金需求;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贷款,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实行基准利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五是对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项目上,优先向国家、省有关部门推荐,争取相关支持;
六是优先采购本地名牌产品。政府采购部门应将本地名牌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的重点产品目录,在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优先选用本地名牌产品;
七是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政府应协调市属各媒体对名牌产品及企业的广告宣传费给予优惠;
八是市政府设立名牌专项奖金,用于名牌产品奖励、补贴及名牌创建工作经费;
4、从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质量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
建立打假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打假目标责任制,建立打假协作网,把打假保名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打击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净化、规范铁岭市的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严格市场准人制度,加大市级监督抽查工作的力度。市政府应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增加打假和监督抽查费用,使监督抽查更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同时又增加为企业服务的有效性,使监督抽查这一保证产品质量的手段更扎实有效地运行起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铁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第五篇:开原市民营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开原市民营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开原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志勇
为全面了解我市民营工业发展情况,促进民营工业快速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深入典型企业和个体生产加工户座谈,听取相关部门和单位汇报等形式全面掌握了我市民营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市民营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营工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到2004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和个体生产加工户已达到14343户,注册资金87684万元,从业人员53017人。总产值654151万元,增加值156782万元,上缴税金11003万元。其中民营工业企业335户,注册资金22129万元,从业人员13534人,总产值180854万元,增加值45559万元,上缴税金6916万元。个体生产加工户14008户,注册资金65555万元,从业人员39483人,总产值473297万元,增加值11223万元,上缴税金4087万元。
1、总量规模扩大,主体地位突出。与2000年相比全市民营工业总户数增加8398户,增长141.3%,年均递增24.6%;注册资金增加45313万元,增长106.9%,年均递增19.9%;从业人员增加21482人,增长68.2%,年均递增14%;总产值增加421374万元,增长168.5%,年均递增28%;增加值增加99257万元,增长172.6%,年均递增28.5%。民营工业户数、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市工业户数、总产值、增加值的79.8%、93.6%、94.8%,分别增长了4.8个百分点、6.5年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增加7187万元,增长188.3%,年均递增33.3%;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0.5%,增长了25个百分点。从增长幅度看,总量扩张较快。从所占比重看,全市工业已基本实现民营化。从上缴税金看,民营工业已成为工业强市的主力。
2、企业不断增加,但个体户仍占主体地位。与2000年相比民营工业企业户数增加80户,增长31.4%,年均递增7.1%,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91%和109.2%,年均递增17.6%和23.3%,企业户数、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市民营工业户数、总产值、增加值的2.3%、27.6%和29%。其中,民营规模工业企业户数增加36户,增长327.3%,年均递增43.8%,占民营工业企业户数的14%;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140455万元和32305万元,均比2000年增长226.1%,年均递增34.4%,分别占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20.9%和20.6%。从增长幅度看,企业扩张较快。从所占比重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规模企业尚未做大做强。而个体户在数量上不仅占民营工业总户数的97.7%,并且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72.4%和71%。
3、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改善,但仍以私人独资企业为主。从民营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看,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增加,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到5户,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到56户,与2000年相比,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加5户,有限责任公司增加21户。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为18.2%,比2000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但由于私人独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达75.8%,所以私人独资企业仍是目前民营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4、行业布局向区域集中,块状结构基本形成。从同类企业在各区域的分布看,老城街、城东乡集中了大部分建筑机械行业的业户,新开街集中了大部分起重机械行业的业户。八宝、业民、三家子集中了大部分造纸行业的业户,新城街集中了大部分纺织、服装、塑料、彩印等轻纺行业的业户,新城街、中固镇集中了大部分冷饮食品行业的业户,老城街、新城街集中了大部分建材行业的业户,庆云镇、新城街集中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城东乡为中心的建筑机械、兴开街为中心的起重机械、新城街为中心的轻纺、老城街为中心的建筑材料、庆云镇为中心的农产品深加工、八宝镇为中心的造纸等块状经济结构,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5、企业分布向行业集中,支柱行业基本形成。从民营工业企业在各行业的分布看,集中企业比较多的行业依次为机械制造行业63户,建材行业43户,农产品加工行业42户,冷饮及食品行业15户,纺织服装行业14户,以上五个行业共集中了177户企业,占民营工业企业户数的52.8%。从各行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看,比重较大的依次为机械制造行业占24.9%,农产品加工占行业22.2%,纺织服装行业占11.7%,建材行业占5.6%,冷饮食品行业占3.8%,以上五个行业的总产值共占民营工业总产值的68.2%,已成为支撑全市民营工业发展的支柱行业。
6、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较快,牵动作用日益增强。到2004年末全市民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8户,比2000年增加7户,形成了以雨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猪、以赢德和胜利肉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鸡、以凯祥鸭业为龙头的鸭鹅、以圣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蔬菜、以鹤采谷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绿色水稻、以东羽和明光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奶牛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相连的产业化链化条,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牵动作用。
7、民营工业贡献突出,产业支撑作用明显。2004年民营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7%,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6.2%,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53.6%,民营工业已占全市经济的三分之一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和从业人员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分别达到85%、89%和94%。从民营工业的贡献率看,民营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从民营工业在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看,民营工业已成为支撑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和分析看,民营工业在自身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外部条件上还有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致约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1、发展上存在“小、弱、低、散、偏、乱”问题。“小”就是经济总量小,2004年民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7%,而我市工业已基本实现民营化,按照工业立市和工业强市战略,民营工业所占比重还比较低,说明民营工业总量还很小。与经济发达县(市)区相比,我市民营工业则总量更小。“弱”就是民营工业企业尚未做大做强。2004年全市规模民营工业企业仅占民营工业企业的14%,总产值、增加值仅占20.9%和20.6%,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更少。“低”就是发展水平低。2004年民营科技型企业仅有22户,占民营工业企业的6%。企业科技人员少,很多企业没有研发机构,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高科技产品少,名优产品少。“散”就是同行业的业户还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行业联合。冷饮食品和建筑机械行业前两年虽然成立了行业协会,但现已名存实亡,没有发挥作用。“偏”就是地区分布不平衡。民营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区的新城街、老城街、兴开街和西部平原的庆云镇、八宝镇、业民镇、三家子乡及102国道沿线的中固、金沟子两镇,东部山区相对较少。“乱”就是同行业无序竞争。特别是在建筑机械行业存在同行业户互相拆台,同类产品互相压价,标准不统一,为降低价格而偷工减料等问题。
2、组织管理上存在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落后问题。全市民营工业企业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仅占18.2%,并且这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大多是家族式组织形式,企业管理比较粗放。很多企业仍采用作仿式生产、家庭式管理模式,一些由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的民营企业还是沿袭旧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3、在业主思想上存在观念陈旧、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不强问题。部分业主品牌意识淡薄、创新意识差,有些业主小富即安,把积累的资金用于购置门市楼,坐享租金。一些业主瞒报产值,偷税逃税,违规招工、用工。个别业主制假造假、欺骗客户,有意骗取贷款,故意拖欠货款。
4、在人员素质上存在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问题。从调查看,大多数业主只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没有接受过培训,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土生土长”的居多。管理人员中初高中学历的占主体。从业人员中小学、初中学历的占绝大多数,许多来自广大农村,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特别是个体生产加工户的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不少人难以适应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更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5、在生产经营上存在融资难和执行难问题。从调查看,一方面受金融政策影响,民营工业企业普遍遇到融资难问题,众多个体生产加户由于缺乏有效抵押资产,也很难得到贷款。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高,尤其在抵押资产评估收费上,按评估额比例收费,比例高,额度大,加大了融资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益。特别是在利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一些短期贷款的融资成本与盈利相抵消,甚至超过盈利,使企业不敢贷款。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严重致约了民营工业的发展。致约民营工业发展的另一问题是货款拖欠问题,很多民营工业企业受到货款被拖欠的困扰,一些民营工业企业应收货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特别是一些货款通过诉讼渠道追讨需支付很大比例的费用,增加了经营成本,并且有些外欠货款经法院判决胜诉后又遭遇执行难,使企业苦不堪言。
6、在服务环境上还有不尽人意之处。近几年,我们加强了软环境建设,与过去相比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业主比较满意。但与外地相比,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在服务上还有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有些垂直部门服务不到位,例如,在产品质量认证上,生产规模不够的不给认证,在提供发票上,有的需要到税务所开具,给业户造成很多不便。
三、民营工业发展战略思考
根据我市民营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按照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市民营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加快民营工业发展的思路。
1、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产业发展集聚化。我市民营工业块状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初步显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要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在产业集聚上,必须要有新的发展和突破。第一,继续寻求商机,开拓新的市场,建立更多块状区域经济,使各产业进一步集聚化。第二,注重发展纵向或横向关联度大的产业,通过同属于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存在生产过程的投入与产出联系,使产业链成为维系块状经济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更重要作用。第三,进一步发展区域优势所形成的产业集聚,这类产业群,通常由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组成,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形成各类专业化的小型产业群。二是产业发展融合化。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的渗透发展,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三种。三是产业发展生态化。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民营工业企业走生态化显得更加重要。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民营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各乡镇街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要建生态型工业园区,提倡3R制造法(减量法、再使用、再循环)。
2、优化行业结构,构建新型行业支撑体系。一是培育发展壮大支柱行业。围绕五大支柱行业,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牵动作用大的项目和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群体,扩大行业规模,增强行业支撑能力。同时在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培育新的企业群体,形成新的支柱行业。二是围绕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工业企业,建立新型行业,改善原有行业结构。三是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原有行业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发挥原有行业的优势,增强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3、优化企业结构,提高工业发展水平。一是扩张总量。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工业,新建一批企业;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企业;鼓励民营工业企业购买兼并国有集体工业企业,转制一批企业;鼓励个体户扩大规模,发展一批企业,加快总量扩张,改变目前民营工业以个体户为主体的地位。二是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以现有企业为依托,做大一批产品有市场,装备基础好,发展有潜力的企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规模企业数量,做大规模企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企业,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把企业做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产品出口。在保持原有出口优势的同时,大力促进优势行业产品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引进和新建出口企业,扩大外向型企业群体。
4、优化布局结构,促进区域工业协调发展。依托东部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型工业,促进东西部工业协调发展。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特色的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企业集聚化,优化工业布局。
(五)加快创新步伐,向现代企业迈进。一是制度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二是管理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式方法,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三是技术创新,引导民营企业搞好先进设备、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科研成果的应用,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四是观念创新。引导民营业主更新观念,转变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树立发展的观念,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
四、对策与建议
按照以上发展思路,针对我市民营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提出了加快民营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帮扶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重点扶持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及外向型企业做大做强。制定落实扶持政策和帮扶责任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2、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民营工业发展速度。在企业原始积累太慢,银行贷款很难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招商引资才能解决工业发展投入问题,只有引进项目才能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必须紧紧围绕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利用外资项目、资源开发项目、高科技项目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不断增加新的企业和新的生产能力。
3、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和货款拖欠问题,打破致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和“拖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注入担保资金,增强担保能力。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以补偿形式支持民间资本向民营企业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开展抵押资产评估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减少收费,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融资条件。对拖欠货款问题,有关部门要协助企业加强对拖欠货款的清收,积极与司法部门协调,加大执行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破解执行难。
4、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发挥自律和协调作用。根据各行业发展规模,组建行业协会。同时规范和完善原有行业协会,促进协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调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与政府沟通,反映业主意愿,传达政府要求,密切业主与政府的关系,形成企业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5、加强培训,提高业主和员工素质。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委托培养机制,培养各类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培训业主,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同时,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向企业输送高素质员工,为加快民营工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6、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落实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服务功能,营造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促进民营工业快速健康发展。